第一篇:简话近体诗
简说近体诗
如果说古代中华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么大唐盛世则应称为这个诗的国度的黄金时代,近体诗的悄然兴起又给这个时代诗的辉煌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体诗同古体诗于是交相辉映,流传千古,其中许许多多名篇佳作总是充盈着深邃的时空意蕴,散发着浓郁的经典馨香,至今仍然为人们广为吟诵,品赏,考评,研析。有关近体诗的话题,诸多诗话类文字已经多有述及,本文仅以介绍近体诗的大致眉目为旨趣,归纳几点简而话之。
名称·缘起
近体诗,是在它逐渐兴起以后唐宋时期人们
对它的称谓。近体诗不是“近代诗”,而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新近兴起的”诗,所以它也可以叫作今体诗。这一诗体较之于古体诗更讲究格律要求,所以近体诗也称格律诗。就其文学特征的主要方面来说,称它为格律诗倒是更为贴切。
近体诗的形成同音调论的流行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或者说,从永明体(又叫齐梁体)那里可以见到近体诗的初始形态。南朝齐梁年间,一些文人作诗强调形式之美,讲究四声和谐,平仄交错。吴兴沈约便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认为“妙于此者,始可为文”。他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即作诗必须做到“四声”(平上去入)调匀,“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尽去。于是声律之说形成了,声病之说风传了。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做“永明体”(永明为南齐武帝的年号)。其实“八病”尽去的主张并没有真正实行,连沈约这位始作俑者的诗作也犯着“平头”“上尾”的毛病。定律而悖行,除了遭人诟病外,还说明在创作实践中,此法行不通。文多戒律,必害其意,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从沈法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如作诗力求音律的平匀、章句的规整等等,这些都成为推进近体诗逐渐成型的积极因素。事实是,齐梁时期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介于古风与律绝之间的诗作,至隋初,许多绝句已经是近体诗的成熟形态了。律诗的出现还在稍后一些时间,一般认为它起源于唐初沈佺期和宋之问的提
倡;其实即使这样,也还缺少不了齐梁年间的酝酿过程。这说明诗的演变是渐近的,不是突然发生的,它在形成过程中,总要留下自己演进的种种痕迹。
绝句·律诗
近体诗具体分为两体,一为绝句,一为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一句者共二十字,称五绝;七言一句者共二十八字,称七绝。律诗每首八句,五言一句者共四十字,称五律;七言一句者共五十六字,称七律。律诗每首超过十句的称排律,它一般以五言句为常见式。这就说明,近体诗的篇章句字是约定了的,这也是它与古体诗的一个不同的地方。再一个特点是,近体诗的内在结构也十分严谨有序。比如绝句,它虽然体制短小,但四句之间的联系绵密紧凑,有助于作者以凝炼的语言文字表达鲜明的主题,深化蕴藉隽永的意境,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又如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四联各有专门名称:一二据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或腹联),七八句称尾联。四联之间起承转合,平仄交错,相对相粘。就是说,一联中的上句与下句要平仄相对,下联的出句要与上联的对句相粘,颔联与颈联还要求对仗。可见,无论绝句或者律诗(包括排律)都有规整的篇章,严谨的结构,再加上有序的节奏,协和的音韵,从而构成了一个美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人们尽可以因事起兴,托物言志,狀景抒情,为自我也为他人传递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调声·協韵
这里说的是有关平仄调谐与音韵协和的内容。因为它是近体诗音乐美两个重要的元素,是其格律要求的要点与难点所在,所以也是有兴作诗者必修的一门课程。
平仄调谐要求诗句中平声字与仄声字呈规律性的有序排列,以使诗句的格式多姿多彩。掌握平仄律一般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是说,七言诗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平可仄,但第二、第四、第六字则必须平仄“分明”,否则就违反了“游戏规则”,就影响了诗的节奏美。平仄调谐还要求在押韵句的主要节奏点(五言诗的第二字,七言诗的第四字)不出现“孤平”(两仄夹一平),有了“孤平”必须“拗救”。同时,押韵句
不可出现“下三连”(句后连续三个平声字)。近体诗(含绝句律诗)平仄调谐的格式,包括仄起首句入韵式、仄起首句不入韵式、平起首句入韵式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四种。这是正体。此外按照内容需要还须运用某种变体,但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交错进行这一主要特征不会变更。
至于音韵协和,可以说这是所有韵文制作的一个共同要求。唐诗宋词元曲也好,诗经楚辞汉赋也罢,或予吟咏或供歌唱,都缺少不了音乐元素,都提出了“音极和,调极谐”的要求,因而都有各自的韵律依据。近体诗的韵律,曾经经过从隋韵(如《切韵》)到唐韵(如《唐韵》)和宋韵(如《广韵》)以至清韵(如《佩文韵府》)等长期演进的过程。现在人们见到并通常检索使用的
一百零六部的诗韵,就是源于《平水韵》而又几经合并删节而成的韵书,名《佩文诗韵》。此韵的一百零六部中,上平声和下平声各十五部,上声二十九部,去声三十部,入声十七部(详见专门韵目表)。依照此韵,近体诗協韵须要掌握的要点是:①绝句和律诗通常都压平声韵。②一首诗内的韵脚限于同一韵部,而且一韵到底。③韵脚位置于偶句的末一个字。④同一首诗只选用同一韵部的不同韵脚,不可重复。⑤首句入韵式,韵脚用句可选同部韵,也可选邻部韵。
对仗·修辞
对仗,这是近体诗(主要是律诗)一项基本的格律要求。依照美学原理,两两相对,匀称谐和,是一种自然美质在诗歌文学上的体现。这大
概也只有汉语言文字才能做到。近体诗的对仗,就是用规范的对偶词语,将它们置于规定的位置,使之互相映衬,增强诗句的韵味,从而生发出诗的趣味来。南朝宋人刘彦和曾提出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四对”说,唐初上官仪又提出过正名对、同类对、联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和双拟对“六对说”。他们提出的这些法子无非说明,古代学者和诗人们久已发现并且研究了诗的对仗之美。我们今人可以取其精粹弃其弊端,却不能陈陈相因,生搬硬套。简而言之,近体诗的对仗着重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词语,一是句式。词语方面:要求词性同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义同对,如天文、地理、人事等分别相对。句式方面:要求出句与
对句平仄相反,如以平平对仄仄,或以仄仄对平平;语句结构一致,如上句主谓对下句主谓,出句动宾对对句动宾等。至于通常说的对仗工整只是一个相对的要求,能够严对固然好,不能严对宽对也行。总之不可刻意雕琢,因对凑词,更不能因词害意,应以反映自然匀称之美为好。
可见,近体诗的对仗,其实就是通过词语和句式的两相对偶,使得诗的内容与形式整齐匀称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恰当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手段。因此,结合创作实践学习并掌握一些语法修辞知识是很必要的。诗歌的语言文字应为反映和深化主题和意境服务,力求诗境中的人与事准确鲜明生动,可以尝试应用恰当的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等)进行创作,若如此,我们也许能够从中体味到修辞与作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创作·生活
史实证明,诗的源头在生活,生活本来就有诗。诗歌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原始也是最伟大的一个杰作。早在文字诞生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伴随他们的劳动生活,自然而然击缶而歌。他们或因猎有所获而欢唱,或为忘却疲劳而引吭;樵夫一面打柴一面放咏,村妇一面舂黍一面低吟;族人相约劳动的呼唤,勇士披挂征战的豪情;男女性爱的欢愉,悲喜情感的宣泄;加以神话的譬喻,悦耳的旋律,急徐的节拍…这些元素,随时随地都可以合成为生活的诗歌。这种口头诗歌文学曾经绵延了许久许久,大概直到文字诞生。随
着文字的出现,诗歌表达方式改变了,但它源于生活的实质并没有变。《史经》十五国的“风”,《楚辞》名篇《离骚》(屈原)和《九辨》(宋玉),还有《古诗十九首》、《敦煌曲子词》等等,这些脍炙人口千载吟传的诗篇,可说无一不是先民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字字行行都清晰谱写着实际生活的音符。说明人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歌,诗歌创作又脱离不开实际生活。所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彦和《文心雕龙》)云云,就是叙述着这个道理。老友们多半已是花甲古稀辈的年华,还在朝着髦耋朝杖的天年进发,饱经风霜雨露的旅途劳顿,遍尝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这是一份十分宝贵精神资源。如果大家有心发掘这份资
源,将它们同二十一世纪五彩缤纷的新生活加以整合,直面、审视、思考它们,又终于感悟了它们,那么我们就具备了进行诗歌创作的最基本的条件。前面说的那些内容,整个说来也不过提供了某种载体,诗歌创作更其需要的,还是那些有人有事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
怎样进行近体诗的创作,我想有了上面那些共识,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再加些注意体事项,真正做起来其实并不难:①诗歌当随时代,师古而不泥古,古体今用,推陈出新。②因事起兴,有感而发,言之由衷,不无病呻吟。③大体合乎格律,内容决定形式,重在意境,不必拘泥。④语言平实有味,自然流泻,不事雕琢。
⑤风格清新朴实,具有个性,平易近人。⑥提倡反复推敲,再三斟酌,拜“一字师”。
出律·禁忌
前文说到,近体诗是在古风基础上逐步演变进化而成的,它比后者更讲究格律要求。这些要求是一代代诗人长期创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近体诗之所以也称格律诗的重要特征,所以作品应该总体符合格律要求,否则就叫出律。在创作实践中容易出律犯忌应当力求避免的如:
孤平。押韵句中的主要节奏点(七言第四字,五言第二字),一个平声字孤零零地置于两个仄声字之间,叫孤平,是近体诗作品的主要禁忌之一,应予避免。避免的办法即“拗救”,意思是诗句拗口了,不顺了,把它救顺过来。例:“行客欲
投宿,主人犹未归”(唐张籍《夜到渔家》)。其平仄式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可它押韵句的第一个“主”字为仄,为使该句的第二字不成为孤平,就将第三字易仄为平,用“犹”字拗救,成为“仄平平仄平”,这就不犯忌了。
失对。律诗各联的出句与对句要求平仄基本相对,或平平对仄仄,或仄仄对平平,如当对未对,或变“对”为“应”,就叫“失对”。例:“三月入厨下,先手作羹汤。为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唐”王建《新嫁娘》)诗中第一二句主要节奏点的用词“月”与“手”、“谙”与“遣”都是仄仄相应而不是相对。这种情形在古体诗中较为常见,在律诗里就算犯忌了。
失粘。律诗还要求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平仄
相粘,否则就是失粘。例:“今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唐陈子昂”《送崔著东证》)诗中下联出句中以“王师”(平平)对上联对句中“白露”(仄仄),应“粘”而“对”,这就出律了。
下三连。近体诗的押韵句末连续用三个平声词,长音过多,难以谐和,不便吟咏,所以人们称之为“下三连”而列入禁忌之一。这种情形在古体诗中较为常见,如“一生好入名山游”、“鸟飞不到吴天长”等,近体诗就不可以如此。
趁韵。写诗时用了不切诗意的同部韵脚,虽然合律,但因词害意,言不由衷,有悖作诗的本意,故应力戒之。
第二篇:近体诗六首
《近体诗六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2、具体研习① 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② 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第二课时
欣赏品味《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第三篇:近体诗八首
近体诗八首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胜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在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及背诵情况
二、欣赏品味
1、《山居秋暝》
王维诗中有画,试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为例,说说他画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2、《越中览古》
试析对比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3、《登高》
重点讨论情景交融的特点。(略)
三、课堂训练
简析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分析两者,比较手法运用的异同。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题。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显出昔盛今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四、课堂总结
我们学习的这几首诗,千百年来,传诵不绝。对这些文学珍品,课后只要反复细读,还会吸收更多的艺术营养。涵咏于其优美的文句之中,还会有新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试写一首绝句,题目自拟,可以不管平仄,但读来要有一点诗意。
《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3、体会陆游两诗的不同风格。
参考答案:
1、这一关是写入祠后所见,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含有感伤的意味。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是“自”“空”。
2、上句用《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觉得自己真是蝴蝶了;不久梦醒,又觉得自己还是庄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现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下句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让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这句化用典故,表明作者的伤时之感、身世之痛,都只有通过哀思缠绵的诗歌抒写出来。
3、见“重、难点分析”。
第四篇:近体诗八首教案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把握本诗所寄托的高洁情操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玻学习并鉴赏本诗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诗情画意浑然一体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品味法
媒体设计: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仕途较为顺利,官居高位,却选择了亦官亦隐的生活方式。他的诗风直接继承了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能体现其诗风的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二、鉴赏品味
1、听录音:要求边听边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诵读:
(1)采取多种诵读方式,体会律诗的音韵美。
(2)结合本诗谈谈律诗的特点。
提示:学生自读课前知识段落,掌握理解律诗相关知识,然后与本诗比照,谈谈本诗有几联,如何押韵,哪里对仗等等。
3、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1)找出最喜欢(你认为最美)的一联,给大家描述一番。
提示:注意画面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等等。
举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一幅动静结合、色调清淡的很美的画。皎洁的月亮把清晖洒向松林,在地上投射出斑驳的影;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发出极轻微的声音,仿佛它也不忍心破坏这诗一般宁静和谐……
(2)如何理解本诗主旨?
明确:尾联已表明心迹—即使芳草衰败了,这里依然有美好的景色,是王孙隐居的理想境地。另外,我们从前三联诗人对空山秋景的美好描绘中也能品味出诗人心志。
三、延伸阅读
提示:显示王维其他诗作进行比较鉴赏。
四、布置作业
1、诵记本诗。
2、课外阅读王维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写写读后感,比如谈谈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雨后空山→王孙可留
景情
(清淡宁静)(淡泊出世)
教案点评:
1、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律诗的音韵美;
2、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鉴赏品味“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3、鉴赏王维同主题及特色的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
第五篇:近体诗声病
海西诗词网校课件
近体诗声病
近体诗声病就是声律上的瑕疵,主要有四种:孤平、三平尾、三仄尾和特拗 一、三仄尾:
诗句末三字,都是仄声;即仄仄平平仄仄仄(三仄)三仄尾例子很多: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刘慎虚:阙题)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
“石不转”三仄,出海曙、若可驻、一别后 都是
对待三仄尾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王力老师:既承认三仄尾存在,但有所保留,意思就是要拗救。林正三老师认为:董文焕之【声调四谱】中,已引为定例。近人邱燮友教授,亦以为可以不救。而如于对句作下三平以救之,则又形成上下联皆为古体诗之格律,反为不妥。林正三老师认为可以不救
我们再看看统计情况:有人统计老杜共628首五律,前300首里不完全统计已有38首三仄尾,约13%,杜甫诗以格律严谨称着,尚有13%,可见老杜对其的宽容态度。所以我也赞同林正三老师观点:三仄尾可以不救,当作准合律形式。
唐律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元兢提出对句以三平尾救之,但三平尾是严重的声病,所以后人不主张这样做。二、三平尾:
诗句末三字,同为平声;即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先举例子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李白)渥洼汗血种,天上麒麟儿。(杜甫)
昨日施僧裙带上,断肠犹系琵琶弦。(韦庄)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白居易)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白居易)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杜牧)
三平尾与三仄尾不同,在下句,想救没得救,有人做过统计,说在全唐诗里,五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256句,约占1%;七言格律诗中犯“三平尾”的共87句,约占0.2%。三平尾比例比三仄尾少了很多,所以多数人认为三平尾是声病.三平尾是个声律,学术界没有分歧
不管是王力 启功 林正三,意见都是一致的 什么情况下允许呢?,后面三个字是专用名词 如:知音人、琵琶弦
这个专有名词恰好又是三个平字,实属于无奈
三、孤平
孤平定义有两种
(1)王氏孤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王力先生在《全唐诗》里寻觅犯孤平的诗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百岁老翁不种田—李欣•野老曝背。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声病
(2)林正三和启功 的孤平:诗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我们称之“夹平”,不管位置在哪里,只要 仄平仄,就是孤平这种孤平例子太多: 欲存老盖千年意——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八首其二 百年世事不胜悲——秋兴八首其四
不贪夜识金银气——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洛城一别四千里——恨别 可怜后主还祠庙——登楼 五更鼓角声悲壮„
卧龙跃马终黄土——阁夜 舍南舍北皆春水——客至 老妻画纸为棋局——江村 映阶碧草自春色„
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上面的前三字都是 仄平仄,例子太多了。所以说王力老师的孤平才有现实意义
四、特拗:分为四种
以五言为例
子类特拗:平平仄平仄 丑类特拗:仄仄平仄仄 寅类特拗:仄仄平仄平卯类特拗:平平仄平平
所谓特拗 就是诗句平仄失替
我们常说246分明,有了特拗,就无法分明。所以123 246的说法,只是便于初学者的记忆 我们先看看特拗例子
(1)子类特拗: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仄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风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武侯祠)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大家发现不 这些都是名句
据王力先生统计,在《唐诗三百首》50首仄起五律中,第七句是“平平仄平仄”的有24首,是“平平平仄仄”的只有7首。古代科举考试的试贴诗对于格律的要求是极严的,那其中就已经把这样的句式视为“合律”,古人美之名曰“锦鲤翻波”,所以子类特拗现在也是视为合律,王力老师称之为“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2)丑类特拗: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
王力老师: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例子:
唐‧杜牧〈汴河阻冻〉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唐‧岑参〈胡歌〉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唐‧刘禹锡〈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
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据统计,贾岛诗集五律500多首中的丑类特拗共有19处,其中下一句不救有八处。所以救与不救在临界间
(3)寅类特拗: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平相对少,但也不是没有,例如: 送吴悦游韶阳 孟浩然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楚人不相识,何处求椅梧。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安能与斥,决起但枪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送卢少府使入秦 孟浩然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馀。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春中喜王九相寻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田家元日 孟浩然(唯尚,一作“尚忧”)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惟尚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孟浩然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下赣石 孟浩然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貌似孟浩然很喜欢这样,寅类特拗
王力老师没有提及到。(4)卯类特拗
只是一个概念,有人提出,我们就不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