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美术概论期末
安格尔的绘画主题多以()为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中国,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的佛教圣地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齐白石以画()著称。(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色彩的三大要素不包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历史不容篡改》一画与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有密切联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古代画家张叔厚的笔描方式属于以下哪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唐代画家韩干以画()闻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以下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梵高的作品通常会让人产生下列哪种感觉?()(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以下画家中,不属于威尼斯画派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鹊华秋色图》是以下哪位画家的作品?()(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中国的大学里,收藏拓片最多的学校是以下哪所?()(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的是以下哪种雕刻形式?()(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认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画家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林泉高致》中,将自然山水分为了四类,以下哪项不属于这四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明四家”中,画作风格与其他人差异较大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被称为“猎碣”的文字是以下哪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对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文学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事件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呐喊》是以下哪位画家的代表作?()(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从洛可可艺术以后,欧洲的艺术中心开始向()转移。(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巨石阵位于下列哪个国家?()(1.0分)1.0 分
我的答案:A
在意大利画家中,比较接近东方情调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中国古代早期的山水画特点不包括以下哪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绘画具有“大抵精于设色,浓艳如生”这一特点的人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陵墓的雕刻一般位于陵墓的哪一方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自由引导人民》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个历史事件而作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西方的美术史中,绘画对象是以()为主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绘画的特色不包括以下哪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伏羲与女娲手中拿的“规”和“矩”代表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A
元四家的作品中具有典型人文趣味的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上元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是为了纪念以下哪位人物而创作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中国当代艺术“F4”不包括以下哪位?()(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在山水画中,“皴”这种技法开始被普遍使用的时期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人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野兽主义承袭了以下哪个画派的艺术特点?()(1.0分)1.0 分
我的答案:D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人是()。(1.0分)1.0 分
我的答案:B
《宣和画谱》是在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完成的?()(1.0分)1.0 分
我的答案:C
赵孟頫、董其昌是中国古代的职业画匠。()(1.0分)1.0 分
印象派画家通常需要在景物现场作画。()(1.0分)1.0 分
在古典绘画中,十分重视环境色和光源色的表现。()(1.0分)1.0 分
中国的石刻艺术具有真实、立体的特点。()(1.0分)1.0 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理论既能运用在绘画创作上,还能运用于文艺创作中。()(1.0分)1.0 分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美术作品带有很强的宣传功能。()(1.0分)1.0 分
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要高于线条。()(1.0分)1.0 分
《父亲》是当代艺术家罗中立的代表作。()(1.0分)1.0 分
“华亭派”主要指的是沈周开创的画派。()(1.0分)1.0 分
《暴风雨》的作者是马萨乔。()(1.0分)1.0 分
中国现存的石雕多数受道教影响。()(1.0分)1.0 分
安格尔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1.0分)1.0 分
徐悲鸿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1.0分)1.0 分 在唐代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把最好的绘画作品称为“神品”。()(1.0分)1.0 分
马远《夕阳山水图》以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著称。()(1.0分)1.0 分
“没骨法”是一种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国画技法。()(1.0分)1.0 分
《清明上河图》上并无作者署名。()(1.0分)0.0 分
齐白石的画具有诗意、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1.0分)1.0 分
视觉与人类眼睛的生理构造无关。()(1.0分)1.0 分
北宋中期的山水画,不仅反映了画者对大自然的认识,还反映了他们将自然与社会结构相联系的观念。()(1.0分)1.0 分
第二篇:美术概论(范文)
一、通过视频学习,你是如何理解“美术”的概念。(不少于300字)
美术是艺术的一种,艺术无处不在,美术也一样。美术这个词,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人们把美化生活的一切技艺都称之为美术,如美化生活用品生活环境、首饰服装,以及反映和表现生活诸种表象的技术,都称之为美术。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翻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自此“美术”一词便成为专们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每种类型又可以根据表现的题材和使用的题材,再分成若干小类。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和美术有关,建筑、服装、汽车设计甚至是数学都可以和美术有关。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从生活中得到灵感,再经过进一步的想象发挥成为了美术作品。
二、你觉得美术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
美术展现了我们的思想。就像不同的人对美的理解不同,不同的人对美术的理解也不同。正因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些人通过美术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性格、想法、世界观。
美术也可以陶冶情操。通过对于美术的学习认识,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培养独特的气质。
美术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有的美术作品是抽象的,写意的,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无法学会欣赏它。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美术可以展现我们的个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没有拘束,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心中最美的东西。
美术可以拉进世界的距离。正如音乐无国界,美术亦是如此。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感受到作者在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
三、结合视频谈一下你认为美术与美术家的关系、美术与社会的关系、美术与宗教的关系。
1)美术与美术家相互依存。美术没有了美术家就无法得到发展,一切美术活动都无以存在;美术家没有了美术,他们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美术家从特定的精神,审美和文化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思考和创造性把握决定了美术是什么。2)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包括物质,精神等。美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让人们直观的了解社会现状以及社会动态。
3)美术与宗教相辅相成。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美术作品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最后的晚餐,我国的佛像画等。美术家们往往喜欢通过美术来表现自己的宗教信仰,也通过美术作品来宣传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原始社会有图腾崇拜之类的原始宗教,那些刻画在洞穴墙壁上的壁画就展示了他们的信仰。
四、你认为你与“美术”有什么样的关系,生活中“美术”对你的影响。
美术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日常生活离不开美术。每个人都需要穿衣服,服装需要设计,这时候美术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每个人都离不开。建筑设计也需要美术,如果建筑师没有一定的美术修养,城市里的房子都长一个样,生活一定会变得沉闷、无趣。
美术让我通过我的穿着打扮,家居摆设表现了我的个性,让周围的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也能让我更好的了解我自己。美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身边无处不在的美术让我修身养性,让我更好地认识到了这美丽的五彩斑斓世界,让我拥有了生动的想象力,乐观积极地生活态度。美术让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审视、品味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五、请谈下你对本视频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有何建议。
这次美术概论课的学习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视频课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视频可以让我们学生自由地选择上课的地点,上课的时间,随时随地都能学习这门课,很方便。这次学习的美术概论这门课让我系统地认识到了美术,甚至可以说是艺术。视频中的老师详细地介绍了美术的各个方面,让我这个门外汉体会到了美术的魅力。
美术不单单指的是绘画。雕塑、摄影、雕刻等等都可以划分到美术的范畴。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美术风格。西方的作品往往更写实,色彩更为鲜艳,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国的作品多为写意,往往更注重意境,不是很注重色彩,有水墨画这种独特的风格,画还会配上诗作,让意境更深一层。视频课这种学习方法新颖有趣,但是同学间以及同学与老时间的互动不足,比不上常规上课的生动。
第三篇:美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艺术美:指的是美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现实美:即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现实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
自然美: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即自然事物的美
审美关系: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美术的本质:指美术这种食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美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文学等的内部联系。
道德: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28.再现:是指美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或逼真,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29.表现:是指美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的情感的表现对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美术中表现的真实,即视觉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美术家的真诚与真挚。
30.思与境偕:是唐代的文艺理论家司空图提出来的。这意味着“意境”不仅仅只是情与景的融合,而且也是艺术家的思8.美术相同的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术作品的形式就是内容的存在方式,即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一定物质材料、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①意境与风格:意境:a情与景的交融b艺术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象当中,一种客观化的情感,即移情与物,托物抒情。风格:是一个以整体即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作品总体倾向的艺术范畴,他虽然与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使形式与内容以特定方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核心力量。②格调与品位:格调:是美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属性,16.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美术创作中的无意识与灵感?①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②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联想。灵感具有(易逝性、超长型、突发性)
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①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的唯一思维方式,艺术的认识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部门和主要部门的美术,其思维的方式当然也就主要是形象思维。甚至可以说,在形象思维上,美术创作比起诗歌、小说、音乐等其它艺术创作,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明显、更加具有2.3.4.5.9.17.6.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想、观念以及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31.再现:指美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响美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客观对象或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手法上偏重与写实或逼真,追求感性形7.人化的自然: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式的完美和现实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10.然界的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32.艺术典型:在美术中,艺术典型就是高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他一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人的审美能力。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8.主体意识:即是美术家对自己在艺术创遍性,同时,他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作中的作用、价值、地位等的觉悟,对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自己作为创作主体的角度在整个艺术过33.思维:指理性认识及其过程,是相对于程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是美术家对自感性认识而言的。
己在创作中的主宰位置的确认。34.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情感、合9.表现自我:指在美术家主体意识明确的乎逻辑的、创造性的想象。前提下充分表达美术家本人内心对外界一. 简答题 客观事物的真实感受,通过艺术的途径1.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使之转述为视觉的美术形象。环节?答:○
1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10.创造:即是运用全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性上是美术活动的完成○
2美术的接受与方法表达出新的艺术情感、形象和境界。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美术11.美术创作:是美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③美术的接是美术家对于她生活的现实的审美情感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过程生产活动之中。的一种表现。2.怎样理解美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所12.审美意象:这个再创造的个别,已经完谓美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全不是原来实际生活中的那个个别现象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而美11.的再现,而是一个典型化了的个别,是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经过两次否定的表象的复归,基本上是的产物”,就是人类对社会生活或对世界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这就是意象。的一种认识的物化形态。席勒和斯宾塞13.内心视像:即上存于美术家内心之中的等认为艺术是游戏的产物。“反映”,是视觉形象,近似郑板桥的“胸中之竹”。指对世界的“掌握”,是能动的,不是被14.表现技巧:是一种艺术技巧,一种进行动的,不是照镜子一样机械的反映。因精神生产表现审美意识,掌握物质媒介此,美术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能动的认的特殊能力。识,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并改造客体的艺15.物质媒介:美术家独特的艺术语言,亦术加工、提炼、创造的实践过程。即进行审美认识和艺术思维的直接现实。3.美术的社会本质: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16.直觉:指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认识过程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中的有机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12.等感性认识因素,他在美术创作中起着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重要的作用。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17.知觉:即反映事物特性的总和及其相互品,满足人的精神上的审美需要。联系。4.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为:
13.18.记忆:是在脑中保持映像的心理形成,①“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他表现为人对曾经感知过、体验过的事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物的记忆、保持和再现。和审美享受,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19.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了利润而生产,为了满足积累个人财富重现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的需要而生产。②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20.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的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艺术品记忆。的价值也以其现实赚取利润的多少作为21.联想:是由此物想及彼物的一种心理过评判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立,程,是在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艺术品变成了商品。③从事自由自觉的他具体表现在感觉、知觉、情绪、情感精神创造的艺术家成了像工人一样的受等心理的相互联系中。雇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了一种受22.理解:即是了解、领会,是通过揭露事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物之间的联系而把握新事物的心理过程。产。23.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5.美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
14.成,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思提出了四种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象的主观态度。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24.情操:是以某一类事物为中心的一种有神的”方式。15.组织的、复杂的情感倾向,是情感与操6.美术与哲学的区别:哲学反映从物质世守的结合统一,是一种高级的感情、一界到精神世界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包括种坚定的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哲学主25.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在特殊精神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美术则作用于状态下突然产生的一种顿悟式的飞跃的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的作用于人联想。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26.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7.美术与宗教的区别:宗教既是社会经济当做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基础的反映,也是政治、道德等“中间27.美术语言:指的是在美术中起类似文学环节”的反映,还是哲学与艺术的反映,语言作用的一切表现手段。因此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点上是与
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品味: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③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美术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受到的影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含义:包括这样几个大的方面:①美术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整体性②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总特性、这其中又包括具体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环境以及民族性格。美术家生活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得社会制度,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美术家的作品即使不是直接体现他所处社会制度的产物,也总会折射出特定的社会制度对他的影响,无论作品所表达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化环境即包含在现实社会中仍起着作用的文化传统,更是指具体现实中文化和艺术各门类自身的发展状况。作为又一种社会因素的民族性格对美术家的影响虽然是潜在的,但有时却起到非常深刻的作用。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上述诸多因素经历千百年的积淀而最终形成文档趋势。东、西方存在差异,与各民族性格特点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毋庸置疑的。美术家的主体性?美术家的主体性就在于:他在全部的艺术思维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识别、判断、理解、分析、吸收、批判和取舍的能力和自由;他在整个的具体创作过程中能够顺应自己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充分利用自己对具体艺术手段的把握,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意志,以最终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总之,他对自己的创作成果拥有自主权。①美术家在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②美术家的主体意识与表现自我③美术家的创造意识与创作个性 美术家的修养?①美术家的艺术天赋与专业技能②美术家的审美观念与艺术情趣③美术家的文化素质与思想修养④美术家的生活体验与艺术实践
什么是创作方法?①作为美术家在进行美术创作室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美术史上早就实际存在的,但作为美术理论的范畴,却是较晚才被提出来的。②创作方法不是这种狭义的艺术手法和技法,它是某种艺术思想在创作上的体现,是指导整个创作过程和创作活动的最后一般的原则。③创作方法是关于艺术认识的方法,继而是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它并且要受到一定造型手段和物质媒介材料的制约。④创作方法就是体现在美术创作上的被当作基本原则的艺术思想。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成为创作方法主流。
美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①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②内心视像的酝酿和孕育;③审美意象的形成。美术创作的心理活动?①直觉,指以实践为基础的整个过程中的有机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②记忆,是在脑中保持印象的心理形式,它表现为人对曾经感知国、体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和再现。③联想,是由此物及彼物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它具体表现在感觉、知觉、表象、情绪、情感等心理印象的相互联系之中。④理解,即了解、领会、是通过揭露事物间的联系而把握
代表性。②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想象,形象思维即运用形象来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如果承认形象思维,就应该承认它的逻辑性,因为它是理性认识活动。因此,形象性这个当然的特征外,逻辑性是形象思维的第二个特征。形象思维的第三个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形象思维的第四个特征,也是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它的想象性。所谓形象思维,在实质上就是充满情感的、合乎逻辑的创作型想象。③形象思维与审美意象的创造,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是以视觉形式语言为思维工具的形象思维活动,思维的成果是审美意象的创造。
18.如何理解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的唯一思维方式?艺术的认识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那么美术的思维方式也就主要是形象思维。美术不需要任何中介或转换,它直接运用线条、色彩、形体等构成的视觉形象来进行思维,视觉形式或形象是美术思维的直接物质外壳或直接现实。美术创作的思维活动中始终都不能脱离他的物质媒介和具体的视觉形式,抽象思维已无插足之地。虽然美术也传达情感和思想,但只能将思想与情感完全的寓于他所创造的形象之中,因此,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的唯一思维方式。
19.美术的视觉形象性:①视觉形象性是美术的基本特征②视觉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视觉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20.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与形式既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两个方面,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统一体。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并不是内容先行、形式后生的推移过程,而是形势与内容从生活形态向艺术形态的同时推移、转换、生成的过程。所以,从美术的创作过程看,形势与内容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无先后之分,更不是一种内容决定另一种形式的关系。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在接受活动中的表现方式不同于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方式
21.美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②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③高度真实的视觉形象与艺术典型:a意识典型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b艺术典型还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而且这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还要充分的、集中地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c艺术典型不但要表现出他所描绘的事物和任务的个性,还要体现出创作主体即美术家的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创造。22.什么是美感?美与美感的关系?美感: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在本质上是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关系:美感在本质上是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
23.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首先,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与独
24.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人与现实的各种关系中,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并不是审美关系而是生产关系或实用关系。正是由于生产劳动实践,人才在改造客观自然的同时,逐步发展起自身的各种能力,包括能够认识美的规律的审美能力。这样,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也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萌生出来,尽管它在一开始还不是独立的,还是人与现实其他关系的附庸。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感觉能力也越来越丰富,而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对象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审美关系之中。另外,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的需要。
美术的审美功能?首先,在美术的认识、教育功能中实际上已包含着审美的作用。其次,从美术作品的形式角度看,美术的审美功能更是体现在不同的美术形态中。在纯粹为了人们的精神享受而创作10.11.12.13.艺术生产的概念有两层含义:①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②是精神生产。美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首先美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作世界和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美术作为艺术生产,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实质)所以,美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美术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在这种审美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既没有审美主体,也没有审美客体,美对人来所是没有意义30.31.32.33.34.35.36.37.而上性质层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①意境与风格②品位与格调③艺术美以及美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审美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实践性与主体性②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③形象性④情感性
美术的特殊的审美性格:①形式美与形式感②技艺性与物质媒介性③历史文化的积淀性④独创性与首创性
美术的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①构思活动阶段(a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b内心视像的酝酿和孕育c审美意象的形成)②传达活动阶段 美术创作中的心理要素:a直觉b记忆c联想d理解 艺术美的特征: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美术审美功能:教育、认识、审美 “审美”的特点:实践性与主体性、合生活中个别现象更加鲜明、更加概况)、手中之竹(画家通过手用物质媒介材料和记忆手段及用笔墨把胸中之竹固定下来画在纸上使其成为一个可以凭视觉直觉把握的用手画出来的竹子也就是将画家内心的审美意象变成物态化的视觉艺术形象 的美术作品中,包括优美、崇高。怪诞等多种形态,可以肯定的说,他们给人们的审美享受也是有很大区别的。25.美术接受与美术批评:美术批评的对象主要是美术作品,这意味着美术批评自14.身就是美术接受的一种方式。首先,美术批评在美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其次,美术批评还能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美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美术的接受。第三,美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
26.美术接受是构成美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①美术接受和消费在其现实性上15.是美术活动的完成②美术的接受与消费在潜在的意义上又同时是整个美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③美术的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美术生产活动之中 16.1.马克思关于美术本质的解释:关于美术或者美术在内的艺术,马克思没有如过去那样孤立的看它本身,而是首先宏观的确定它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生产形态。2.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17.3.美术的本质:就是指美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美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文学等的内部联系 18.4.美术的创作方法:古典自然、浪漫现实 5.美术的认识本质:美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者说认识世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是运用视觉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19.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美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的反20.映社会生活。
6.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①美术是一种社21.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②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性③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④美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与经济基础。22.7.美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23.作用的关系。他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美术与经济基24.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政治与道德对美术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8.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美术反应全面25.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反映。所谓全面的社会生活,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美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26.人们的观点观念和思想,可以说,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在美术的视野之内。27.9.艺术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是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28.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把生产与艺术联系起来,从人的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把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看29.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这在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举。的。只有当人与现实建立起这种关系时,“自在的美”才能转化为“为我的美”,38.即具有美学意义的美,才能被人们认识欣赏。
39.审美意象的二重性:美术家在创作的构40.思活动中,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开始,到美得发现,再经过理性的思维活动,41.直到头脑中构成一个审美意象,从而完成了他的审美认识阶段。当这个审美意42.象还只是停留在美术家的头脑中时,它就始终带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有时43.甚至是模糊不定的,若明若暗。同时,44.这个意识中的审美意象,与一般抽象概念相比,又具有具体性、确定性。意境:宗白华说意是一个集“情、理、45.气、格”等多种因素的复合体。亘重光在《画荃》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神境三种境界。
格调:是美术作品中一个重要的属性,它既与作品的风格和意境、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又有自身特定的内涵,意境是意与象、情与景、有限与无限、46.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作品中的结构方式,风格是作品的总体倾向和主要特征,而格调则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如何解释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①坚持经济发展的支配作用②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经济与艺术之间存在复杂的中介环节
美术发展的自律性:①继承借鉴和改造47.革新,这是从美术内部的传承关系上说的②形式风格变化律,这是从风格形态的对立艺术价值上说的。
关于美术形态的流变,涉及以下几个层48.面:1传统美学思想对美术发展的影响和制约,2美学理论中的主要范畴与命题;3对于美术形态流变的研究。
美术的主要门类: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现代设计。
“美术世界”中提出贡献的各种意义上的主体分为:美术家、批评家、美术理49.论家和美学家、美术史家、一大批在各种美术机构中任职的工作人员
“艺术世界”包括:艺术主体、艺术机构、艺术规则和制度
美术世界的性质与功能:中介性、接受性、主动性、制度性与惯例性
美术接受的社会环节:①美术展览馆②新闻媒介③美术出版社④美术博物馆⑤50.美术市场⑥美术院校
美术接受的内在过程?①初级阶段:a定向与期待b审美态度的形成②中级阶段:a知觉—完形与弥散b知觉—错觉(空间错觉、物象错觉及其他)c知觉—“差异原理”与“陌生化”③高级阶段:a理解b体验c回味
51.美术作品中内容的构成因素:①客观因素:题材②主观因素:主题
美术作品的形式;①组织结构②美术作品的语言③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①内容a题材(客观因素)b主题(主观因素)②形式a组织结构b美术作品的语言c形式美 美术作品召唤结构的现实:伊加登在研究文学作品的结构时,把它分为六个层次①语言现象层②语义单位层③表现的客体层④图式化层面⑤思想观点层⑥形
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形象性、情感性 美术家生活在现实中受到的影响:社会制度、文化环境、民族性格
灵感性质:超长性、突发性、易逝性 形象思维特征:形象性、逻辑性、情感性、想象性
美术的基本原理:本质论、创作论、接受论
艺术形象的三大特点: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现实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
形象思维的基本过程?公式(表象(事物的直接印象)—概念(思想)—表象(新创造的形象))
中国艺术的三大美学价值①儒家的美学思想(“中和”之美、“雄健”与“充实”、“不忍人之心”与“宇宙心灵”)②道家的美学思想(“自然”之美、“虚静”与“空灵”、“玄”、“素”与水墨问题)③禅宗的美学思想(存在的追问、“冲淡”与“禅味”、悟与圆满)。
西方艺术的两大美学价值一希腊式的美学价值(1希腊人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 2人是宇宙这一大秩序中的小宇宙和小秩序 3希腊的古典美学思想表现为强调一种多样统一的形式观念)二基督教的美学价值(1希伯来的超绝宇宙观和上帝的绝对美 2基督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象征主义 3光和色彩作为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表现)
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①从美术家或者创作主体的角度解释②从美术与现实的关系或者主客体的角度解释③从美术的本体—形式角度解释美术。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①情感说(俄国列夫托尔斯泰)②表现说(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③无意识说(奥地利弗洛依德、瑞士荣格)④游戏说(德国康德提出席勒系统化斯宾塞进一步发展)⑤自娱说(宋代郭若虚、清代孔衍栻、元代倪瓒)
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①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古希腊柏拉图、德国黑格尔、六朝宗炳)②模仿说:美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达·芬奇)③巫术说:美术是巫术模仿(英国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法国萨蒙·雷纳克)
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①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克莱夫·贝尔、罗杰·弗莱)②媒介说(美国莱蒙特·格林伯格)③情感符号说(德国恩斯特·卡西尔、美国苏姗·朗格)④异质同构说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
*大题:立意:要有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然后用笔,用各种手段表现这一认识。认识的方式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审美认识中得一下三个环节:a对生活中得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 b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c 审美意象的形成。郑板桥的眼中之竹(是画家对现实生活中得竹子进行观察体验之后再头脑之中形成一个关于竹子的感性表象,这个表象忠实的反应了客体对象的外在特征)胸中之竹(这个形象称之为内心视像及尚存于美术家内心之中的视觉形象,它比原来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期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然可以,可以带一切和这门课程有关的复习资料。
是的,是你本学期学期的课程全部考完。这4天考的都是统设必修课。本课程开卷考试,主要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单选题、多选题占总成绩的50%,资料分析题占50%。复习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习指导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核说明
考试形式与时限
纸质试卷。开卷考试。90分钟。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条主义犯的是()的错误。
A.重视理论的作用
B.凡事从书本出发
C.凡事满足于自己经验
2.经验主义犯的是()的错误。
A.重视理论的作用
B.凡事从书本出发
C.凡事满足于自己经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坚持改革开放。)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分析论证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具体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30分)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中国外交原则的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
材料1.
中新网2012年8月15日电: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表的最新消息说,香港保钓人士已经有一部分人在当地时间17时30分许登上了钓鱼岛。据报道,日本警察厅一批警察已经准备登岛抓捕保钓人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5日就香港“保钓”船只前往钓鱼岛答记者问,称中方已向日方表达严重关切。
材料2.
人民网2012年8月15日电:据香港电台16:36发布的消息,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船员致电回港时表示,保钓船已靠岸,并且搁浅。部分船员已经上了沙滩,宣示主权。船员说,日方船只曾先后多次撞向保钓船头,船身毁烂,方向盘也损毁,要靠电脑导航。但所有船员安全。日方派出数十人在岛上戒备。
材料3.
中国新闻网转中新社香港电:2012年8月15日下午5时许,保钓船只“启峰二号”冲破日本海上层层阻拦,16年来首次在钓鱼岛搁浅,7名保钓人士毅然涉水登上钓鱼岛。共计34名日本佩枪警察,首先抢夺中国国旗,并迅速控制手无寸铁的保钓人士;2艘大型日本舰船两路夹击截停试图撤离的“启峰二号”。一行14人全部被抓。据随行记者蒋晓峰描述,日方以蛮横粗暴的方式抓扣所有保钓人员及船员,带上手铐送往那霸。期间,日方指责14人非法入境和非法进入日本领土,逼迫所有人签署相关认罪文件,但遭到拒绝。
材料4.
人民网2012年8月17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7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发表谈话称,2012年8月15日,日方在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抓扣了14名中国公民及所乘船只,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在拦截中方船只过程中,日方舰船采取了夹击等危险行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
中国政府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对中国公
民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非法和无效的,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长期以来,中方从发展中日关系大局出发,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钓鱼岛问题。中方要求日方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回到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以实际行动维护中日关系大局。
材料5.
中新网2012年8月18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日本昨天(17日)陆续放还香港保钓人士,台湾地区外事部门当晚发声明,肯定日方释放保钓人士有助维持区域稳定,但同时以近期罕见的强烈字眼,抨击日方“窃占”钓鱼岛。
材料6.
新华网2012年9月8日电: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9月7日说,不管日本是要“国有化”或“私有化”钓鱼岛的交易,“我们一概不予承认”。马英九当天下午搭乘直升机抵达离钓鱼岛列屿最近的台湾岛附属岛屿彭佳屿,明确宣示捍卫钓鱼岛。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三)论述题答题要点
联系实际分析论证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具体途径。
答题要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要做到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
1.把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
2.做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四个着力”指明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内容,明确了不断增强我国长期发展的后劲和路径,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全方位的战略选择。
3.“五个更多依靠”。一是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二是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三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四是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五是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四)材料分析题答题要点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2.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不可动摇。
3.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在捍卫祖国领土主权方面是一致的。
4.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绝不等于软弱可欺。
四、课程终结考试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命题以文字教材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提示的要点内容为依据。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的内容所占比例分别为:10%、40%、50%。
四、课程终结考试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命题以文字教材各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提示的要点内容为依据。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的内容所占比例分别为:10%、40%、50%。
各章论述题和资料分析题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地位? P13 答题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具有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因为:第一,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即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具有长久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不会因为今后情况的变化而过时;第二,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2)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应取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建立的基本原则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不是教条。实践中,应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从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认真研究中,作出合乎新的实际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推动理论与实践发展。2.请根据以下材料,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材料(1)
2013年1月16日《中国环境分析》报告称,不足5城市空气质量符合世卫标准,空气污染经济损失占中国GDP1.2%。报告指出: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5天严重超标,其他多地也持续受到雾霾天气困扰。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分别是:太原、北京、乌鲁木齐、兰州、重庆、济南、石家庄。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
报告以悬浮颗粒物为例介绍,在中国,最显著的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PM10)。超过三分之一的监测城市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标准,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超标的城市比例高得多。中国大部分地区的PM2.5浓度也很高,并成为严重的区域环境问题。
报告还特别指出,中国还面临着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挑战,但目前还没有对此进行持续或系统的监测。材料(2)
中国经济网2013年2月18日:亚行发布中国环境分析报告建议
记者陈颐报道:亚洲开发银行在日前召开的“生态文明与国际社会作用”研讨会上发布《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的中文版报告。这份报告是亚行的第二份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报告建议中国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并引入绿色税收制度。
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提出,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可以说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复杂,虽然中国环境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改善,但是由于环境压力增大,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在中国的环境形势达到转折点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材料(3)
新华网发展论坛2013年6月14日:近期,湖南大米不时被检出镉超标,“鱼米之乡”光环被罩上一层阴影。事实上,土壤污染已成我国众多地方的“公害”。很多业内专家认为,湖南的“镉米”危机是一场迟早要来的危机。
湖南省地质研究所专家童潜明认为,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0年发布的《我国稻米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称,我国1/5的耕地受重金属污染,其中镉污染耕地涉及11省25个地区。在湖南、江西等长江以南地带,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参考答案要点:
(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联系实际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主要说明:目前中国环境状况严峻,必须严格依据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3.联系实际论述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题要点:
P25-26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而言,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制定和坚持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其目的是为了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找出其固有的、能够作为我们行动向导的客观规律性,用以指导实践、求得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前者被实践证明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被实践证明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性的正确认识。两大理论成果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互相区别、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这两大理论成果的出发点、根本点和逻辑起点。其理论的创造过程、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这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和建构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论,是贯穿其中的“活的灵魂”。
4.请根据下述材料分析说明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辩证关系。材料(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又离不开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思想解放这一本质要求。正是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这一思想解放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去掉了精神桎梏,才把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中国人民探索了一条能够解决温饱奔小康的路子。正是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消除了长期束缚人们的许多困扰,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获得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它的直接历史成果就是十四大,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就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材料(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年财政收入达5万多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比1978年增长40倍和30倍。3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教、军事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们成功战胜了冰雪灾害,地震灾害、成功举办了奥运会等等,这些都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具体体现。在30年的发展中,我们积累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要点:
(1)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
(3)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使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我国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真理,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P36-38 答题要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2)基本内容分析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6.根据下述材料,联系实际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党制定现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重大意义。材料(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处阶段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是长期的。
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强调说:“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材料(2)
1998年,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国情;中国社会主义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这也是国情。”
材料(3)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007年党的十七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也一再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考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处阶段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索。党的十三大形成这一理论。十三大之后的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坚持这个理论。
(2)联系实际说明,党制定现行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重大意义。这一理论为党制定现行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7.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49-50 答题要点: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资本论》中就有论述。《资本论》第一卷中讲过:“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新概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是每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促进因素和支撑力量,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处于总体落后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科学技术上特别是在高科技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
(4)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当今中国讲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科学技术搞上去。当代大学生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的重任。
8.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目前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材料(1)中国的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地区为102万平方公里,占全部国土面积10.7%,西部地区为663万平方公里,占69.1%;西部地区在资源方面,草原资源占全国94%以上,森林资源占51%,煤炭资源占50%;各种有色金属矿藏量占90%;而东部上述资源奇缺,占全国的3-8%左右。应当说,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上,有相当的优越性。
材料(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6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会议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我国日益突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材料(3)中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李文蕊)日前,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主办了2013可持续消费论坛。论坛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就食物与可持续消费、环境与可持续消费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先生主持论坛。
联合国驻华系统气候变化与环境专题组主席 EDWARD CLARENCE-SMITH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可持续消费的目的是在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答案要点:
(1)我国资源丰富。但应看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2)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材料与现实都告诉我们:第一,我国加强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已刻不容缓;第二,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第三,我们必须按照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布局的具体安排,勤奋工作,推动社会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健康发展而奋斗。
9.联系实际论述你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P62--63 答题要点:
(1)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获得赖以发展的体制保障。第一,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并在整个改革历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改革。第二,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2)联系实际说明:第一,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第二,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就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10.请阅读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节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理论观点,说明你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的认识,并联系实际说明你认为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材料: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6~10页。
参考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党的先进性。
(2)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在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展开了,各个区域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包括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等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11.联系实际论述你对我国现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认识。P86-89 答案要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它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相联。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能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12.阅读下述材料,运用相关理论观点分析说明,为什么说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P89-90 材料1:毛泽东: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
材料2:邓小平: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材料3:江泽民: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
材料4:胡锦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要点:
(1)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改革开放以前,把共同富裕理解成没有差别,从而导致了平均主义。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即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4)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13.联系实际论述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的认识。P103 答题要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集中人民的共同意志,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14.请阅读下述材料,并运用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理论观点分析说明如何保障人民民主? 材料(1)
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每67万人分配1名代表名额,呈现出基层代表数量增加、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数量下降、农民工代表倍增等诸多特色和亮点。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摘自: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及“新华网”)
材料(2)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广东省政协在全国率先建立界别发言人制度,界别发言人是本界别群众的“代言人”,是沟通党委政府、界别群众和新闻媒体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调查研究、汇集民意、发布信息、当好“喉舌”的职责。(摘自:十八大报告及“中国新闻网”)
材料(3)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经完成8.9万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59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委员会的平均参选率已经达到95%以上。逐渐创造了 “民主恳谈会”、“居民议事会”、“院落自治”、“门栋自治”、“楼宇自治”等各种村民居民自治形式。(摘自:“新华网”和“求是理论网”)
参考答题要点:
(1)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民主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提供法律保障。《选举法》保障了人民平等的选举权,党的领导为拓宽民主渠道指引了方向。P99-100(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P102(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不仅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而且作为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P107 15.联系实际说明你对“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的理解。P129-130 答题要点:
(1)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2)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第三,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
16.阅读下述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你认为新时期应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126-127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8.6万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8000人。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的10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甘肃省会宁时全军3.3万余人。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以伦比的勇敢。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读懂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读懂了长征,就会知道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上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长征永载人类史册!
参考答案要点: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2)时代精神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
(4)联系实际说明:第一,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战胜千难万苦,建立了新中国;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期;第三,为了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17.联系实际论述你认为应如何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P141 答题要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就业是民生之本。
(3)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5)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18.请阅读下述材料,运用有关改善民生的理论分析说明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材料(1)
2013年6月7日傍晚发生的厦门公交车起火事件,共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事件被定为一起刑事案件,纵火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警方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据了解,陈水总与亲人、邻居关系不睦,且和妻子皆无固定工作,生活困窘,因外出打工,低保被取消,他为此多次上访。在这起公交车纵火案中,共有15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其中8名遇难,受伤的7名参加高考的考生,福建有关部门通过和考生及家长商量,决定按照第一天考试的成绩和平时在校成绩,照顾这7名考生到相应高校就读。(摘自百度百科“6.7厦门公交起火案”)材料(2)
据胶东在线报道:2013年6月7日,被称作“史上最严高考”的高考如期而至,很多家长选择全程陪同。与往年相比,今年陪考的家长有所增加。很多家长都是“全程陪同”,他们有的还专门请假过来。“我儿子学习情况一般,前几次模拟考都不是很理想,所以复习压力大,我怕出点意外,就一直在等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家长表示,现在就业压力大,尤其是男孩子更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实现这些的首要条件就是高考。(胶东在线6月7日讯,记者:魏琪)
材料(3)
据报道:2013年6月7日,高考语文科考前20分钟,四川宜宾一中一名女考生因痛经在考场内当场昏迷。同考场的一名男考生发现后,抱起昏迷女生往校外跑。将女考生交给交警后,男考生满头大汗返回考场,而昏迷的女考生打完一针后坚持回去考试,迟到了两分钟。(据人民网成都6月7日电,记者:宋艳)
后续报道:宜宾一中已授予黄子恒“宜宾市第一中学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学校向宜宾市人民政府为黄子恒申报市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四川省军区已通过宜宾军分区与黄子恒取得了联系,将在军队媒体广泛宣传他的事迹。如果黄子恒愿意报考军队院校,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2013年6月14日《成都商报》,记者:罗敏)
参考答案要点:P14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2)联系实际说明自己的认识。主要说明:第一,上述三个材料均发生在2013年高考一日,折射出很多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如友爱、法治、安定、教育、就业、健康和社会保障等;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着手,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可就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健康等方面进行分析)。
19.联系实际论述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P154 答题要点:
(1)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基本特征,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联系实际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从四方面努力:第一,合理消费,形成文明生活方式;第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第三,节约能源,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请阅读下述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论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意义。P149 材料(1)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变暖是毫无疑问的。”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绝大部分被观测到的全球平均地面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因为观测到的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而引起的。”(材料来源: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网站)
材料(2)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长江以南地区变暖趋势不显著;从季节分布看,冬季增温最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从地域分布看,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0~40毫米,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20~60毫米。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材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61688《中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哪些政策?》)材料(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一是资源约束加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淡水、耕地、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约束越来越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有的超过了环境容量,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普遍而严峻,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洋自然岸线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四是气候变化问题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所有这些表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P149)
参考答案要点:
(1)党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第三,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的深刻把握,对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结合本题材料,联系实际论述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主要说明:第一,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资源约束加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第二,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使GDP的增长大打折扣;第三,为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健康发展,每个人都应该自觉为保护环境在自己的贡献。
21.试述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认识。P174—175 答题要点:
(1)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现实依据:一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向和潮流,抓住机会发展自己;二是从我国现实需要出发,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更多更好的和平环境,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贡献。
历史文化和制度渊源:一是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理念。爱好和平、努力谋求与相邻各国友好相处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二是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对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可贵。决不会发动战争奴役他国人民,也决不会允许过去中国遭受外国统治和压迫的屈辱历史在当代重演;三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中国必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五项基本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力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22.请阅读下述材料,运用我国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有关理论观点分析回答问题:第一,我国对台湾主权的立场;第二,说明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台湾,对我海峡两岸以及对美国这三方的重要意义。
材料(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摘自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
材料(2)
伯恩斯坦和芒罗在《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中有如下观点:台湾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难题。如果中国进攻台湾,美国除了援救台湾之外别无选择,否则它就有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其他亚洲友邦中丧失信誉的危险,而救援就意味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交战。如果台湾人民同意与大陆和平统一,就会使中国得到另一块经济上的大肥肉,即美国第9大贸易伙伴和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地方,这将大大加强中国的经济力量和战略力量。(摘自〔美〕 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著: 《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材料(3)
邓小平说:“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统一,美国利益也不致受损害。”(摘自《和平共处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6、97页)
答案要点:
(1)中国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充分表明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2)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台湾,对我国海峡两岸及美国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海峡两岸而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第二,这一方针充分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对台湾是十分有利的。台湾可以依托大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快发展,稳定繁荣有保证。
第三,这一方针充分考虑到国际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如果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美国利益并未受损害,这对于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是好事。
23.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中国搞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P190-192 答案要点: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因为: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找到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正确道路;第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合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军。
(2)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才能铸成一个坚强的整体。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24.请阅读下述材料,根据党建理论观点分析说明:(1)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如何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材料: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只有恢复到这种状态,党才能有战斗力。
这里有几个问题。首先,我们的党员现在有一部分不合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的新党员中,有一些因为一直没有受到党的教育,不能成为群众的模范,不合格。……过去我们党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大?打仗的时候我们总是说,一个连队有百分之三十的党员,这个连队一定好,战斗力强。为什么?就是党员打仗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生活上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这样他们就成了群众的模范,群众的核心。……现在有些共产党员不同了,他们入党是为了享受在先,吃苦在后。……所以现在我们提出,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九大.十大搞的党章,实际上不大像党章,党员有些什么权利和义务,究竟怎么样才算个共产党员,不合条件怎么办,都没有规定好,需要修改。对党员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我们需要通过讨论党章草案,对全党进行教育,然后在十二大正式通过党章。
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这是个复杂的问题。……现在的经济工作,问题比五十年代又复杂得多。条件不同,面临的任务也不同。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国际交流发展了,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一下。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党应该居于领导的地位,但是,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我想,我们党的下次代表大会必须着重地研究这些问题,现在就要做准备,大家来讨论,要系统地.切实地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节选自邓小平同志《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270页。参考答案要点:
根据邓小平的上述论述,可明确两点:
(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一方面,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改善党的领导是克服自身缺点的需要。
联系实际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总体上说,党的状况是好的,但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和差距、存在着不适应的情况。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必须善于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改善党的领导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2)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两者之间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联系实际说明:一方面,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对于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另一方面,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又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使党能真正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切实克服自身建设中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新生活。
第五篇:2013期末(旅游概论)
2013学年第一学期13旅游《旅游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25%
1,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有、、和经济。2,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必须是形式。
3,旅游饭店出售的产品就是,服务质量是旅游饭店成功的基础。4,发展旅游业,除了注重经济效益、效益外,还要注重效益,实现三者的统一。
5,旅游购物品的生产以富有和原则。
6,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凡是存在就有市场。
7,根据旅游者的心理看来划分旅游市场,可以采用、和三个细分标准。
8,发展旅游业要注重城乡互动,城乡互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互为,二是互为市场,三是互为。
9,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则。
10,次生态是指受到人类活动但又的生态环境。1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三者的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12,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分为市场两部分。
二,单选题:21%
1,在旅游接待工作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 销售业务B 计调业务C 导游业务D 财会业务
2,经营入境、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需交纳质量保证金()。
A 10万元B 160万元C 80万元D 100万元
3,在我国大多数居民外出旅游的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
A 航空运输B 铁路运输C 汽车运输D 水上运输
4,下列交通方式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是()。
A 航空运输B 铁路运输C 汽车运输D 水上运输
5,根据旅游饭店的规模分,把客房数在300间的旅游饭店称为()。
A 小型饭店B 中型饭店C 大型饭店D 超大型饭店
共4页,第1页
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审定和公布机构是()。
A 国家旅游局B 省旅游局C 国务院D 国家文化局
7,旅游区全景图应放在()。
A 出口处显要位置B 售票处显要位置C 入口显要位置D 停车处显要位置
8,旅游者对旅游购物品的最基本要求是()。
A 纪念性B 针对性C 艺术性D 礼品性
9,旅游购物品要利用传统工艺充分表现商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使旅游者购买商品具有美的享受。这说明旅游购物品的()。
A 纪念性B 针对性C 艺术性D 礼品性
10,()是国际和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A 旅行社B 旅游娱乐业C 旅游购物品D 旅游饭店
11,()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供给D 旅游需求
12,市场质量是指()。
A 市场的可进入性B 市场的规模大小C 市场的销售潜力D 市场的占有率
13,()地区市场一直是中国内地旅游业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A 港澳台B 欧洲C 美洲D 大洋洲
14,()已经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A 法国B 英国C 德国D 俄罗斯
15,()是我国目前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 公务旅游者B 休闲旅游者C 观光旅游者D 度假旅游者
16,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居首位。
A 生态旅游B 文化旅游C 参与性旅游D 休养保健旅游 17,世界环境日是在每年的()。
A 5月5日B 6月5日C 7月5日D 8月5日
18,1989年4月在()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
A 法国巴黎B 意大利罗马C 英国伦敦D 荷兰海牙
19,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国际旅游者的流向继续向地区转移。
A 欧洲B 非洲C 拉美D 亚太
20,在旅游业竞争中,()竞争是最高层的。
A 产品B 价格C 文化D 科技
2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预测,到()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A 2020年B 2005年C 2010年D 2015年
三,连线题:14%
1,将下列各种交通运输形式的优缺点连线。
舒适、安全、省时公路运输事故率高、易疲劳 费用低、较安全水上运输噪声大、票价高
舒适、方便、灵活航空运输时间长、灵活性差 运量大、悠闲铁路运输速度慢、噪声大
2,将生态旅游资源与其所属类型连线。
民族风情
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园林生态
冰川活动遗迹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
古生物化石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
四,名词解释:12%
1,旅行社:
2,旅游饭店:
3,旅游可持续发展:
五,问答题:18%
1,简述旅游景区的条件。6%
2,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旅游可
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6%
3,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哪些?6%
六,材料分析题:10%
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层次、更高要求、更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假日旅游将成为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志,也将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自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自主选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黄金周”的综合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截至2008年春节最新统计结果,22个“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总量达到20.4亿人次,旅游收入为8476亿元。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假日旅游?分析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假日旅游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