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神秘的河流》中的生存竞争问题和忏悔意识
浅谈《神秘的河流》中的生存竞争问题和忏悔意识
摘 要: 《神秘的河流》的作者站在回顾殖民历史的高度,讲述了19世纪初的英国,为了解决国内罪犯的安置间题,将新南威尔士(即澳洲东部)作为一个合适的流放地,新来的移民和当地的土著居民因文化的冲突,以及为了边界模糊地土地和由土地引发的生存危机,展开了生命的较量。通过对这一生存苦难人性化的书写,探索所有人的人性的真实面。
关键词:殖民,人性化关怀,边界模糊,生存苦难,忏悔
一、故事梗概及分析
《神秘的河流》是国际知名的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特·格伦维尔迄今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格伦维尔说,她母亲的曾祖父是一位伦敦穷人,在19世纪初因偷窃木材而被判刑至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到达悉尼后他拥有了一块自认为属于他的土地。令格伦维尔好奇的是,“我的祖先住的地方,原先曾是土著人的地方,我就开始想,他是怎么住在了土著人的地盘上的?他给土著人钱了吗?他劝说了他们?或者根本就是用枪解决了问题?对我来说,知道这些是很重要的,我的母亲当然不能回答我所有的问题,于是,我就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档案她在做了各种研究的基础上,从自己祖先的角度去想象,写出了《神秘的河流》。”
这样一个家族的故事,其实就是澳大利亚的故事,而且还是一个远大于家族故事的故事。《神秘的河流》也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再现澳洲早期历史的令人惊异、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实地描绘了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和白人殖民者之间复杂的关系。该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的英国和澳洲。男主人公索尼尔自幼家境贫寒,童年生话饥寒交迫。后来,他给女主人公萨尔的父亲当学徒,七年后,索尼尔成了泰晤士河上一名能干的船员,还和青梅竹马的萨尔结婚了。可萨尔的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们的日子越来越艰辛和窘迫,迫使索尼尔去偷窃以维持生活。在一次偷窃木材的行动中被人发现,他的弟弟在慌乱逃生中淹死了,自己被当时严 酷的政府差点判了死刑,后来被改判为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在新南威尔士,在一些他们认为“无人认领”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试图开始新的生活。但这些所谓“无人认领”的土地的主人,却是那些世代在此生存、却没有土地占有意识的土著居民。因此,索尼尔以及所有那些试图到此来寻找重新生活的机遇并梦想得到土地以及财富的白人,就这样不可避免地与土著居民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他们面对生存竞争和死亡威胁,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了一系列的争斗,最后,在双方残酷地厮杀中以白人的胜利告终。几年之后,索尼尔在获得了人身自由时,没有如妻子所期望的那样回到伦敦,而是在离悉尼不远的霍克斯布里河岸边安定下来,试图抛开那段血腥的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照这样来说,《神秘的河流》似乎就是一部叙述白人如何殖民的历史。早期的殖民文学如金斯利的小说《杰弗利·哈姆林的回忆》,马库斯·克拉克的《无期徒刑》,罗尔夫·博尔特沃德的《武装行动》等。“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学,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都具有移民文学的共同特点。它们的作者大多为英国移民,包括短期旅游、临时定居和长期落户者;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主要关于移民在澳大利亚定居的艰难曲折的经历和早期流放犯所受到的非人待遇;在艺术形式上它移植和借鉴了英国作家的创作的模式。从总体上来讲,移民文学中“舶来品”的成份较多,缺少尔后出现的民族文学所独具的澳洲[1]特色”。所以简单地把《神秘的河流》定性为叙述白人殖民历史的文学的说法是片面的。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万物是复杂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即便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也都可能隐藏着复杂的逻辑和鲜为人知的真相。在后殖民主义时代,文学中殖民主义的题材当然是敏感的话题,责难和批判殖民主义是必要的,但若对此仅停留在责难和批判的层面,可能无益于人们去思考殖民主义历史的形成原因,从而难以找到殖民主义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的内在原因。该小说站在回顾殖民历史的高度,在充分体验自己祖辈移民的故事的基础上,试图回到那样一个历史场景中去探索所有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人性。她不会似早期的殖民小说一样,仅仅站在殖民者的角度去对比欧洲文明与当时澳洲的落后愚昧,并以文化歧视为基础的“牺牲土著人利益的帝国主义扩张哲学”为依据,为殖民者的殖民行为辩白;她也没有完全站在土著居民的立场去简单的批判或筹划殖民者的侵入行为以杀戮行为,这两种观点立场都会遮蔽历史真实细节的。她是以19世纪初英国移民开拓澳洲为背景,以人性化的笔触深入的剖析土著居民或是看似残酷无道的殖民者的生存境地,从深层次上去挖掘开拓者背后所隐藏的复杂因素——双方都是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更着眼于被时间和早期殖民文学所遮蔽或是隐藏了的人的真实情感。这样宏大的叙事之下,小说深厚的意蕴和细腻的思想情感以及其独特的人文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别样的殖民历史,这就是它与其它殖民题材小说所不同的地方。
毫无疑问,小说反映了早期殖民者与当地土著居民在开始阶段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一方面,外来的白人要占领世代在此生活的土著居民的土地和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土著居民虽然不知道契约的定义和内涵,但他们在最原始的意义上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个意义上,双方的矛盾是尖锐的、不可调和的,因而,流血和牺牲就不可避免。双方在没有共同语言交流和沟通的情况下,都尽可能地利用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去打击对方、消灭对方,试图把对方赶出这一方土地,从而使自己可以在此休养生息。这时的人类本质上也就跟其他动物无二样差别,都是为了生存而战。
二、主题分析
为了生存而战,作为动物,即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基于这样最基本的动机和目的,我们不能用通常的伦理和道德去约束土著居民与白人移民德行为,以及简单的判定他们的行为正义与否:在这里,野蛮与文明一样施行了残酷,罪恶与善良共同接受着苦难。这样悲剧历史过后,内心的忏悔则是人 性和道德的回归。
人之生存有两条底线,一条是最低生活水准,另一条是最低生存水准。这是人生而为人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生存权的维持,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维持生命所应具备的物质条件。它包括衣、食、住、行等项目,每一项目都是不可缺的,缺少任何一项都将使生存受到威胁,在许多物质条件
[2]中,尤以“食”更为重要。故有“民以食为天”的古语。人类在寻找其生存空间时,会优先考虑最合适其族群的生态环境,顺应自然的生存方式是相对轻松点的。而这种顺应环境,选择环境的行为,常会造成社会变迁与政治波动的历史因素。许师倬云即曾撰文指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政治与社会上的**,便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因当时的气候变化,长期的严寒,导致草原戈壁升级困难而南下牧马,纷纷奔入长城,向中原农业人民掠夺生计[3]。中原广阔地带物产丰富,当然更适宜于其族群生存繁衍。在此种情况下,你能说北方的游牧民族就犯了滔天大恶之罪了么?在澳大利亚这里亦能同理可证。
土著居民的领土无端被人抢占,遭人驱赶,甚至被人虐杀,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祸从天降;而那些移民的处境也不见得优越到哪里,首先是生活在温饱的边缘,更别说穿、住、用了;英国“议会确定了200余种死罪,范围
[4]包括反叛、纵火、抢劫、偷窃价值1先令以上财物和破坏路标等等。”“他们基本上都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只是受工业革命引起的经济压力所迫才走上
[5]犯罪道路,而且他们也是苛严无比的英国刑法的受害者。”这种说法虽说有点片面,但是也确有这方面的原因。故事中科勒伯恩以及索尼尔自己就仅是因为偷窃罪而被法律裁定处以绞刑的极刑!像索尼尔这么好运遭“宽赦”的人又能有多少?而所谓的“宽赦”也是被流放至万里之外的孤岛,为了生存下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与当地土著人争夺物质资料——土地和食物;他们被自己的同胞作为“社会上真正的渣滓”,“这一堆人寡廉鲜耻、行为不端且被社会所遗弃”[6],这又该是怎样的悲哀和不幸?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 人,不管土著居民和移民,不论罪恶或者善良,都遭受着苦难,都值得我们给予人道主义关怀。
小说中,作者以索尼尔为主人公,向我们细细阐述了他的个人历史:他是如何来到这片荒芜之地,又是如何产生了要在此地扎根生存的梦想的。我们看到了以他为代表的那群被流放的人们作为普普通通的人所有的生活的艰辛以及艰难困苦。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里早已是土著居民生活的聚居地了。在他们相对文明发达的世界中,土地的所有权是要有凭据的,如地契、房契、篱笆、围墙等等。可这片土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黑人们认为那些地方时属于他们的。他们没有用篱笆围起一片地表示这是我的,没有建一栋房子表示这是我的家,也没有开垦田地或畜养牛羊,以示我们曾在这里付出了劳动,洒下了汗水。”[7]这种模糊地边界概念为他们种下了争斗的原因。在这样的潜意识里,他们或无知或自我安慰的开始了他们的异地生活。可是,在土著居民各部落之间虽然没有划定明确的边界,但都有一条大家默认的界限,就像动物之间为了表明领地的所有权,可以以尿液或者粪便为依据。所以,事实上并没有随意任人占用的无主的土地,任何人要得到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必须取得当地的土著部落的同意。
而索尼尔他们到来后随意的侵入土著居民的领地,从事开垦、建房、种粮等等活动,当然引起土著人的不满和愤恨。索尼尔一家刚到这片土地的当晚,便与土著人展开了一次正面交锋,土著居民用威胁方式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和驱逐之意,叫他们“滚开”。但是他们是被本国人“仁慈的”流放到这里的,“这座监狱的围栏,是茫茫无边的万里海洋”[8],他们能“滚到”哪里去呢?他们只能选择在此地顽强的扎根生存下去。在他们被流放到此地的那一刻,矛盾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并且会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日益频繁而激化。所以到后来,“会有人被刺伤会有诸如此类的消息在居民区里传扬:某某此刻正躺在医院里,扎在身上的鱼叉还没有拔掉,医生摇头表示无力回天了;又有某某脖子上挨了一叉,眨眼功夫就咽了气儿,面色惨白,躺在那里像一块小牛肉。”[9]而白人也不会坐以待毙,本能的予以反击,并形成土著人是凶残、野蛮的形象符号的观念。所以,不难理解在《简·爱》中牙买加克里奥耳人伯莎的面容是简·爱噩梦醒后在黑暗中从镜子里看到的:“那是张没有血色的脸—那是张野蛮的脸。我但愿能忘掉那双红眼睛的[10]转动和那张脸上可怕的又黑又肿的样子!”所以斯迈舍·沙利文从他的船舱拿出皮肤黝黑骨头惨白的土著人的手时会是一种炫耀的姿态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认为这是自己勇猛击退敌人,保护财产的象征,却并没有将土著人当做是跟他一样的人来看待。
在小说中,我们既看到白人傲慢的占领和杀戮,也看到土著居民的偷袭和报复,双方都不是所谓的正义之师。故事的高潮体现在主人公索尼尔在与土著居民沟通无望的情形下,在面对自己想抱有一份守住自己圈定的那块土地无望的情形下,在白人与土著居民即将进行生死搏斗的时候,他最终还是加入了与后者决一死战的战斗之中。就在这场殊死搏斗中,索尼尔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同伴被土著人刺死,也目睹了他的仆人丹“脸上露出心不在焉的神
[11]色,如同一个正接着灯光修理马具的人”,亲手用棍子打死了一个黑人婴儿。此时,野蛮与文明已经毫无区别,罪恶与善良也已经模糊在一片灰色之下,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因为:他们都只是为了捍卫自己生存的权利而对他人施以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这尖锐的对立面中别无选择!
这样的战斗改变了索尼尔。从那以后,新来的居住者把这里的土地都瓜分了,土著人被赶出了他们的祖辈曾经生生不息的家园,再也没有来找过麻烦。这里的生活越来越好。索尼尔的河运贸易也越做越大,还有了自己的别墅。他尽力让自己像个绅士,请人画肖像,甚至编造故事粉饰自己的过去,但他依然无法摆脱心中的空虚与愧疚。自从那场混战之后,他的儿子迪克离他而去,回来探望他妈妈也都是趁索尼尔不在家的时候,不愿意受他帮助,甚至都不愿看他的眼睛!索尼尔对土著人杰克特别照顾,给他划一块土地,给他工具和种子,给他建了一间温暖的小屋,给他吃穿物品,期待自己能够 忏悔赎罪,而杰克即便瘦得皮包骨头也不接受他的恩惠。同时杰克对于这片土地的感情,也震撼了索尼尔:“杰克的手重重地落在地上,荡起一片尘土,不一会儿尘土又飘散开了。这里是我的,杰克说,我的地方。他用手平整出
[12] 一小块儿平整的土地,就像他头上的伤疤。就坐这儿吧。”在索尼尔后来物质上舒适的生活里,最大的消遣就是坐在阳台的长椅上用望远镜观察对面悬崖峭壁上的风景,以及峭壁上的树林。他时常会产生错觉,觉得仍有些土著人生活在那里。他常常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期
[13]盼着在悬崖上再次看到土著人的身影,“每一次,都多添了一份空虚”,[14]“他说不出自己为什么要一直坐在这里”,他“时常会觉得坐在那把长椅[15][16]上就像在受刑似的”,“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全然没有胜利的感觉”,[17]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18]这是一种“畸变心理环境下的生活敏感”,是自觉的忏悔的表现,尽管这种忏悔的方式显得有点神经质和自虐。但是,忏悔本就是一个自虐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不只是承认自己的过错,更是被揭发了错处的以忏悔当作请求谅解的一种姿态,是人的一种自我救赎的自觉受刑。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有句名言:“忏悔是一种贞操”“一种道德”。这样的忏悔意识可以说是生命本色的回归。
在这残酷的悲剧性的历史面前,我们难以用道德或是文明去衡量它。“这是因为,长久根植在人类意识中的道德经验,使我们习惯于对人和事做出善恶的显性判断,而对在善恶的彼岸生活和心理的真实境域懵然无知。我们囿于世俗约定俗成的美丑界限,对生活的探察和人性的洞悉有了局限,只能停[19]留在某种表层。”就像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而非洲难民却捕食鲸鱼一样,难道非洲难民就错了吗?唯有铭记这段沉默的历史,在现今后殖民主义时代,以之为我们的前车之鉴,或许才是真正的自我救赎。参考文献: [1] 黄源深,《评澳大利亚殖民主义时期文学》,《文学史研究》 2 [2][3]毛汉光,《中国人权史生存权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24页 3 [4][5]潘兴明、许文岚,《英属澳洲殖民地流放制度论略》,《史学月刊》,一九九四年,第一期,第81、84页 4 [6]W·K·汉考克,《澳大利亚》,悉尼,1945年版,第4页。5 [7][9]、[8]、[11]、[12]、[13][15][17]、[14][16]摘自凯特·格伦威尔,《神秘的河流》,郭英剑、聂晓戌、张歌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8月,第88、3、302、323、327、328页 [10]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371页 7 [18][19]胡永刚,《交织着欲望和道德的忏悔》,《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10月31日,第A07版
第二篇:试析瞿秋白散文中的忏悔意识
试析瞿秋白散文中的忏悔意识 关键词:忏悔意识 俄罗斯文学 瞿秋白散文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的影响下,瞿秋白的散文具有了深刻的忏悔意识,在散文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散文《多余的话》中他做了深刻的阶级自我、个性自我、政治自我的忏悔。忏悔意识使瞿秋白的散文显现真诚严肃的品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堪称散文史上优秀的作品。与其他现代散文作家的作品不同,兼具文学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瞿秋白的散文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笔者称之为政治散文。瞿秋白散文的政治性体现在其散文中蕴含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审丑意识和忏悔意识。本文讨论的是其散文作品中的忏悔意识。
忏悔本是人类基于对原罪的恐惧和对天国的向往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宗教情结,忏悔意识是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在西方出现了众多体现忏悔意识的经典作品,如奥古斯丁、卢梭、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忏诲意识向来不强烈,对忏悔心理的描述也不多。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是“拿来主义”的功绩。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外文化接触、碰撞中,汲取和借鉴了外国文学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作家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过程中将忏悔意识注入中国文学中,使中国文学开始了自我认识和自我审判的旅程。
瞿秋白的忏悔意识来自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瞿秋白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几乎都和俄罗斯文学联系在一起。瞿秋白的文学活动是在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浸润下进行的,不论其文艺思想、文学评论还是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摆脱不了俄罗斯文学的印迹。正如有人所说:“俄国和俄罗斯文学引导瞿秋白在寻求光明的道路上奋然前行。”忏悔意识是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特征之一,正如赫尔岑所说:“在俄罗斯精神中有一种特征,能够把俄国与其它斯拉夫民族区别开来,这就是能够时不时进行自我反省,否定自己的过去,能够以深刻、真诚、铁面无私的嘲讽眼光夹观察它,有勇气公开承认这一点。没有那种顽固不化的自私,也没有为了获得别人的谅解因而归咎自己的伪善态度。”忏悔意识渗入到俄罗斯文学中,主要表现为作家的自我反省精神、自我批判的态度或深刻的自我分析。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忏悔意识的作家比比皆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通过表现主人公的思考、追求和苦闷,显示出了贵族阶级自我反省和检讨的意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毕巧林对自己虚度一生的总结和批判,对自己生命的意义的拷问,以及对自己每一个行为都作了无情的解剖,体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反省;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更是被赫尔岑称为“现代俄国可怕的忏悔”;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是“无所顾忌地解剖自己”的最后的绝唱;托尔斯泰的忏悔意识集中在他晚期的作品中,在《我的生活》、《忏悔录》、《回忆录》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无情的自我暴露和深刻的自我忏悔;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同样可以看到以“灵魂的拷问”为形式的忏悔。
对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瞿秋白特别留意。他多次论述到俄罗斯文学中“忏悔的贵族”,赞叹“忏悔绮年”的普希金,敏锐地注意到美海洛夫斯基在《转变中》描写的非个人而是“社会的自觉”的“贵族的忏悔”。体现忏悔意识的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思索和文学观念。在《饿乡纪程》第二至五节中,瞿秋白以自传的形式记叙了自己的家庭、出身、谋生、求学、思想变化的经历,在读者面前坦露真我,在《赤都心史》中这种自我认识、自我忏悔更加深刻和自觉。而其在就义前所写的《多余的话》简直就是一
篇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忏悔书”。
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瞿秋白自称“忏悔的贵族”,说自己具有小布尔乔亚知识者的“自我分析的脾气”。实际上,这种自我分析,自我解剖,正是瞿秋白作为一个正直真诚的知识分子突出的性格特点,李泽厚说:“知识者除了歌颂,便是忏悔”。瞿秋白对自我的忏悔是全方位的、彻底的自我否定与批判,正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我愿意趁这余剩的生命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写一点最后的坦白的话”,“彻底暴露内心的真相”。
一、破产的士的阶级——阶级自我的忏悔
对阶级自我的忏悔首先表现在对自己所属阶级、社会地位的否定与批判。瞿秋白在提到俄罗斯“忏悔的贵族”时,尤为注重的是他们“自己牺牲家庭的幸福,上等人的特权”而“往民间去”的决心。作为中国的“忏悔的贵族”,瞿秋白首先否定了自己出身的阶级。他诞生于“士”的阶级的家庭中,旧时代在社会上享有特权,是所谓的“治人之君子”。对于这样的阶级,他清醒地看到了其丑恶、阴暗和腐朽的面目,因而他的批判便鞭辟人里:“好的呢,人人过一种枯寂无生意的生活。坏的呢,人人——家族中的分子,兄弟,父子,姑嫂,叔伯,——因经济利益的冲突,家庭维系——夫妻情爱关系——的不牢固,都面面相觑戴着孔教的假面具,背地里嫉恨怨诽诅咒毒害,无所不至。”(《饿乡纪程二》)对自己的出身阶级,对自己的家庭,瞿秋白给予了无情的揭露,暴露出旧的封建官僚阶级的无能、空虚和伪诈。对本阶级的批判表现了瞿秋白封建社会“逆子贰臣”的叛逆心态。
对成长于这种家庭环境中的“自我”,瞿秋白是很不满意的,对自己的弱点缺点,他毫不留情地揭发披露并加以自责式的批判。他忏悔自己“绅士阶级”的死要面子,无能无为。在《多余的话》中,字里行间透露着瞿秋白对那段生活的忏悔,对自己“始终没有脱掉的绅士意识”的谴责:虽然家境早已破落,但“绅士的体面„必须‟继续维持”,“士的阶级”的颜面还要维护。这一“必须”包含了多少辛酸、苦痛、无助、无奈,还有窘迫、届辱:家里没米煮的时候,还用着仆妇,积欠了她好几个月的工资;为了穿长衫,在母亲死后,还剩下40多元的裁缝债。而作为绅士阶级的“少爷”他自己“从没有亲手洗过衣服,烧过一次饭”。面对这样的生活,瞿秋白倍觉心虚无聊:“破产的„士的阶级‟大半生活筑在债台上,又得保持旧的„体面‟,不让说是无赖呵!”(《饿乡纪程三》)
瞿秋白毫不避讳破产的士的阶级的封建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他坦然地说,悲惨的环境,“家庭旧道德培植扶助”,将“我牢锁在心灵的监狱里”,“几乎没有把我变成冷酷不仁的„畸零人‟。”(《饿乡纪程三》)我心灵的“内的要求”与“这种最畸形的社会地位,濒于破产死灭的一种病的状态”相矛盾,这种家族带给“我”的是与生俱来的“痛、苦、愁、惨”。(《饿乡纪程二》)垂死的家族制给“我”造成的痛苦深入骨髓,“映射在我心里,影响于我生活,成一不可灭的影象,洞穿我的心胸,震颤我的肺肝,积一深沉的声浪,在这蜃楼海市的社会里;不久且穿透了万重疑网反射出一心苗的光焰来。”大家族之中道貌岸然的人际关系,使我感到人生的昏昧,怀疑人生的意义,导致“我心灵里虽有和谐的弦,弹不出和谐的调”。(《饿乡纪程二》)
二、中国之多余人——个性自我的忏悔
对于自己的个性,瞿秋白作了深刻的自我分析,称自己是中国之“多余的人”。“多余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是贵族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这些人厌倦了上流社会空虚乏味的贵族生活,希望寻求有意义的新生活。然而贵族教育并没有让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加之他们自身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以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最终成了一事无成、毫无用处的多余人。在《俄国文学史》中,瞿秋白认为这是当时俄国知识界的通病,他们“大概都不能实践,只会空谈,其实这些人的确是很好的公民,是想要做而不能做英雄的。这亦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期间的当然现象……他们的弱点当然亦非常显著:这一类的英雄绝对不知道现实的生活和现实的人;加入现实的生活的斗争,他们的能力却不十分够。幼时的习惯人人很深,成年的理智每每难于战胜,——他们于是成了矛盾的人”。
作为中国之“多余人”,瞿秋白把自己这种悲剧性性格特征的形成归结为“脆弱的二元性”。他认为自身的二元性格使其成为一个无用的、多余的、矛盾的人:一方面是生就的浪漫派,“时时想超越范围,突进猛出,有一番惊愕歌泣之奇迹。情性的动,无限量,无限量”;另一方面,内心却有坚固的现实派的倾向,明白“必须看着现实的生活,做一件事是一件。理智的力,强行制裁”。现实与浪漫相敌,浪漫是“无谓的浪漫”,现实是“抽象的现实”,两种性格倾向的互相牵制,相互抵触,“两派潮流的交汇,湍洵相激,成此漩涡——多余的人。”瞿秋白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社会的无助‟更斫丧„我‟的元气,我竟成„多余的人‟呵”(《赤都心史三五中国之“多余人”》)。
多余人的性格特征,在瞿秋白身上表现为脆弱、游移、软弱、过多的自我分析而不能见之于行动等。瞿秋白对自己的脆弱进行自我解剖、自我批判,对自己的要求达到近乎残酷苛刻的地步,连身体的虚弱都要忏悔。他感叹到:“我是多么脆弱、多么不禁磨练啊!”身体的脆弱是一方面,精神上无端烦闷、感慨、脆弱的特性让在生活斗争中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斗争的勇气,“我不能没有依傍。不但在政治生活里,我其实从没有做过一切斗争的先锋,每次总要先找着某种依傍。不但如此,就是在私生活里,我也没有„生存竞争‟的勇气,我不会组织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做极简单极平常的琐事。我一直是依傍着我的亲人。”他坦言,曾以为自己不凡,但回头看看实际也只“同于庸众”。思想上的脆弱则表现为思想摇摆、不坚定。他检讨自己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不纯粹性:虽然“时时刻刻压制绅士和游民式的情感。极勉强的用我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来创造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方法。可是无产阶级意识在我的内心是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的”(《多余的话》)。
瞿秋白把自己总结成一个矛盾、脆弱、一无是处、毫无激情的人,“我有许多标本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讲和气,希望大家安静仁慈些等等。固然从少年时候起,我就憎恶贪污、卑鄙……以至一切恶浊的社会现象,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做侠客。我只愿意自己不做那些罪恶,有可能呢,去劝劝他们不要再那样做;没有可能呢,让他们去罢,他们也有他们的不得已的苦衷罢?”(《多余的话》)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多余人”的性格特征。因为自己的“多余”,他忏悔,悲叹,感伤。
三、历史的误会——政治自我的忏悔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瞿秋白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然而在《多余的话》中,他沉痛剀切地反思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把自己的政治生涯归结为“历史的误会”,“十几年的一场噩梦”,一句话完全否定了自己政治上的一切。因为感到自己有负于中国革命事业,应当对党内一些错误负责,《多余的话》时时流露着愧疚、惆怅的心情。对政治自我的忏悔和否定,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全面自我否定、彻底自我批判的态度。
瞿秋白怀着负罪的心情回顾自己的政治道路,每一次都是勉强而为之。走上领导岗位更是因为当时领导人犯了错误,陈独秀退出中央后,没有别人来主持工作,就“轮到”他主持中
央政治局。瞿秋白把自己的政治生涯看作历史误会的机缘巧合,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历史的误会”,便是走上党的领导岗位。处于领导岗位上的瞿秋白可以说是诚惶诚恐,“„捉住了老鸦在树上做窠‟。这窠是始终做不成的。”具有文人性格的瞿秋白坦言自己做政治家的不胜任,反复强调:“像我这样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其实是一个很平凡的文人,竟虚负了某某党的领袖的声名十来年,这不是„历史的误会‟,是什么呢?”被推上历史舞台,他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心里苦不堪言却欲罢不能,“一只羸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的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我在负责政治领导的时期,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欲罢不能的疲劳使我永久感觉一种不可形容的重压。精神上政治上的倦怠,使我渴望„甜蜜‟的休息,以致于脑经麻木停止一切种种思想。”他这段坦白的话,使我们看到一颗饱受痛苦煎熬的心灵,在世人面前坦露自己的内心,暴露自己虚弱的一面,这是需要足够的真诚和勇气的。瞿秋白时时刻刻都处在自省自责颓然追悔之中。真心诚意地承认并忏悔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他自嘲偷来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的头衔,除了用“一知半解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来推论外,却又没有什么别的方法。事实上这些推论又恐怕包含许多机会主义,也就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在内”。他甚至不厌其烦地为自己列了一长串错误清单。军事上:“对组织尤其是军事非常不明了也毫无兴趣,所以只发表一般的政治主张,其余调遣人员和实行的具体计划等就完全听组织部军事部去办,那时自己感觉到空谈的无聊”;政治上:“1931年初就开始我政治上以及政治思想上的消极时期,直到现在。从那时起,我没有自己的政治思想”;“我就在敷衍塞责,厌倦着政治却又不得不略为问一问政治的状态中间,过了一年”;“最后这四年中间,我似乎记得还做了几次政治问题上的错误。但是现在我连内容都记不清楚了,大概总是我的老机会主义发作罢了”,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一连串的揭发显示了瞿秋白忏悔的彻底性。他的自我批评忏悔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赎罪意识。他近乎残忍地否定自己:“像我这样脆弱的人物,敷衍、消极、怠惰的分子,尤其重要的是空洞的承认自己错误而根本不能够转变自己的阶级意识和情绪”的人,“如何还不要开除呢!”
深刻的自我剖析批判,真诚的自我忏悔是瞿秋白散文的深刻内涵,他把自己的痛苦无奈、忏悔自责毫不掩饰、痛快淋漓地全盘托出,没有任何掩饰和辩解。他心怀坦荡,“我不过想把我的真情,在死之前,说出来罢了。”瞿秋白以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真诚和坦率,完成了一生的忏悔,这种忏悔丝毫没有减损他的形象,相反,正是这种忏悔使他的人格得到最后的升华。真诚的忏悔意识使他的散文显现出严肃的品格,表现出一种惊世骇俗的深沉与哀婉的凄美,给读者以涤荡心灵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多余的话》瞿秋白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11出版)
2.《瞿秋白文集》瞿秋白 人民出版社(1996-06出版)
3.《瞿秋白的这一生》高卫华、郭化夷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04出版)
4.《俄国文学史及其他》 瞿秋白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8出版)
第三篇: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
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以问题作为突破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为语文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力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致力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敢问。
当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最多的就是问题。天空、泥土、飞鸟,直到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究其原因,其问题在于教师。教师不能为学生主动提问创造条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主动提问,都成为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一种方法思想,树立自信心,对于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的,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讲座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引趣激思情境,使学生爱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引趣激思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课堂上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考试时,“答”代替了“问”。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我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先让学生看一组画面:半碗米饭、一盒水彩颜料,一枚中队员标志,蚂蚁搬家的动画、落叶纷飞的情景。学生不禁问:“这些教师常见的,老师为什么让我们看?”“这每一个情景也许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吧?”“我们能不能把其中的几个情景组合起来编一个故事呢?”不难看出,在本教学片断中,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我准备了一些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
三、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善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还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就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提问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教师要做好“总是的言传身教。如:”我在教《将相和》中的“绳池会”一段,只提了两个问题:(1)秦赵双方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赵国在渑池之会的胜利归功于谁?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还会表面化、肤浅化。
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
问题意识是促使学生自立学习的好方法,只要教师正确定位,正确引导,不断改进,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国历代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句话“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非常辨证地阐述学习中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老师要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提出深刻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探究知识的灵感,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习得能力的纽带,促进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怎样重要意义呢?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人师,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学生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也足以说明学生在学习时,最乐意接受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甚至“爱屋及乌”。学生若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而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或逼迫的,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持久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装的主体性。
2、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找到满意的答案,会积极地搜集材料,主动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各种猜测或假设,并寻找证据或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直到学生能合理地解释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类似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处理信息,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有了问题意识,学生才能处处发现问题,时时思考问题,人人提出问题,学生才能不迷信课本和权威,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新问题。提出问题后,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思维、探究,创造性地建立假设,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北京12岁的小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推翻了传统的蜜蜂飞行时的“嗡嗡”的声音是由于振翅造成的观点,证明了蜜蜂有自己的发声器官这一出人意料的结论。学生具有了问题意识,他们才会具有批判精神和求异思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不盲从,不迷信。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
国外教育家认为,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探索的潜能。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老师的质疑,缺乏主动提问的思维惰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问题的操作,流于流式。
3、问题的解答,追求统一答案。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有的问题很简单,思维含量低,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有的问题教师提的很有价值,问题提出后怕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不给学生思考时间,做完暗示做提示,有时干脆来一个自问自答,问题的利用价值降低;另一种倾向是一节课总是学生在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满脑子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法,更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1、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提问是人的本能。孩子刚学会说话,就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到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他们追问的对象。然而,就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迷信书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敢于大胆思考,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决不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超过学生现有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原因,提供解决问题可用资源;简单、幼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行解决。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2、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爱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教材中出现的课题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断创设既贴近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题的方法。
1、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要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知发现和提出问题;
2、在问题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
3、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善问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一个孩子如果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们的不幸”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机制,要对学生的质疑能力作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质疑。最初学生的疑问往往是零散的,浅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疑工作,使学生能将疑问设在重点处、难点处,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著名学者陆九渊说:“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4、指导提问方法,使学生会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提问,提高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对学生的问题应能及时分辨出哪些与文章内容有关,哪些是无关的。从而抓住关键问题逐步深入,而不是让问题成为一盘散沙,无所目的。
学生在预习或初读文章时,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涉及文章内容的,也有无关紧要的,而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是激发学生质疑的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读懂课文,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小说单元时,我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主旨的把握等方面提问,起初学生提的问题有些散,长期训练下来,学生的提问就越来越有价值了,而且,当学生带着自己所提的问题去自读课文时,他们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赞许需要阳光”。的确,每一个学生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小学生总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地想,尽情地说,勇敢地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第五篇: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创造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教育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表现为无疑可问,不敢问,不会问,没机会问。通过物理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创造 问题意识 创设情景 物理课程标准
当今世界各国,处于激烈的人才竞争之中。什么样的人才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毫无疑问,是适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创造源于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着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的确,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二、物理课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该较容易提出问题,但是综观物理学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是主动提出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无疑要求教师首当其冲就要转变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个别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有些问题可能和教学内容和进度不符,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没做解答或三言两语地打发,没有给与这些提问题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打击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三、物理课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好问,更是学生积极思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表现。
但是我们综观学生的成长经历,年龄越大,问题越少。小时侯没完没了的为什么,这种原本的独创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地被消失。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曾因为没完没了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被师生讥讽为“笨蛋”、“傻瓜”,而被迫退学。
但在他母亲的精心爱护和鼓励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可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么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和谐的师生平等的氛围有研究表明,只有在平和的气氛之中,人的思维才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更容易产生问题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2.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细菌”一节的内容中,《课标》要求学生能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准备挂图或制作一个课件,来演示细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分裂过程,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制作了一张细菌培养液的临时装片,一上课,我就用显微投影仪展示给学生,投影幕上马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在生活状态的动态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纷纷议论,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多?。
现代教育学早已证明,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实践、比较、思索、发现的过程,只有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将知识、方法、过程、能力内化为自己所有。
3.通过实验创设问题的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课标》中第四个主题:物理圈中的绿色植物,对于绿色植物的一节要求学生能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课前一周,我给学生分发了一些植物种子(有完整结构的种子,也有缺少胚或胚乳的种子)让学生回去实验使其萌发,并让学生上课时带来。结果,几天以后,学生就纷纷提出:我种的种子怎么没有萌发呢?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自然就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笔者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肤浅地谈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问题,主动探究,我将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