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进一步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被不断加强,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培养,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进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心;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1-01
一、造成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1、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
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问题,这与当前社会、学校等普遍存在的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选出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学生主动提问题,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的首要目标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历史教学的目的、方法、过程等都应当进行改进。
2、中学历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础,而中学的历史教学材料通常是以课本为主,且形式多为文字、图片等,教学材料过于政治化、理论化,缺乏生活化与时代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教材通常会设定固定的观点,缺乏对立、辩证的史学思维,从而让学生们的创造思维、问题思维被标准结论所束缚。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的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教学方法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畅所欲言的提问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更新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一切创造始于疑问。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要仅仅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而是应当大胆变革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们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开可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气氛。
2、提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讲解、思维方式培养以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历史歌曲、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使学生自己去接触历史、研读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让从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3、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历史教师还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事先设计好所要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流程进行提问,要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多样的史学观点和丰富直观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单单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中。
总之,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搭设问题平台,达到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不断思考、深入探究,以问题意识促进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 张陟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关于设置“提问卡”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01):587.[2] 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J].教书育人,2012(Z2):145-146.[3] 蔡铁权,蔡秋华.“科学素养说”和中学科学教育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328-329.[4] 谢龙运,施青.对“问题性教学”的初步认识和实践[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14(05):843.[5] 许中华.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琐谈[J].教育科学研究,2015(07):16-17.
第二篇: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创造源于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造教育的起点。高度肯定和重视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表现为无疑可问,不敢问,不会问,没机会问。通过物理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创造 问题意识 创设情景 物理课程标准
当今世界各国,处于激烈的人才竞争之中。什么样的人才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毫无疑问,是适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一、创造源于问题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着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近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的确,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二、物理课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该较容易提出问题,但是综观物理学教学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多数学生还是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是主动提出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无疑要求教师首当其冲就要转变观念。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个别学生会提出一些问题,由于有些问题可能和教学内容和进度不符,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没做解答或三言两语地打发,没有给与这些提问题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打击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三、物理课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好问,更是学生积极思维,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表现。
但是我们综观学生的成长经历,年龄越大,问题越少。小时侯没完没了的为什么,这种原本的独创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地被消失。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曾因为没完没了地问一些“简单”的问题,被师生讥讽为“笨蛋”、“傻瓜”,而被迫退学。
但在他母亲的精心爱护和鼓励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可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么重要。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创设和谐的师生平等的氛围有研究表明,只有在平和的气氛之中,人的思维才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更容易产生问题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2.创设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成长时期,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的持久性差,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如果课堂上问题的情景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能为创造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用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学习“细菌”一节的内容中,《课标》要求学生能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准备挂图或制作一个课件,来演示细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分裂过程,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一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制作了一张细菌培养液的临时装片,一上课,我就用显微投影仪展示给学生,投影幕上马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细菌在生活状态的动态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纷纷议论,这是什么?怎么这么多?。
现代教育学早已证明,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受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参与、实践、比较、思索、发现的过程,只有真正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有可能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将知识、方法、过程、能力内化为自己所有。
3.通过实验创设问题的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课更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课标》中第四个主题:物理圈中的绿色植物,对于绿色植物的一节要求学生能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课前一周,我给学生分发了一些植物种子(有完整结构的种子,也有缺少胚或胚乳的种子)让学生回去实验使其萌发,并让学生上课时带来。结果,几天以后,学生就纷纷提出:我种的种子怎么没有萌发呢?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自然就有解决问题的动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笔者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肤浅地谈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问题,主动探究,我将不断地探索。
第三篇: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议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杨福家在《学习时报》上撰文《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中说:复亘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李政道教授特别欣赏每句中的第二个字:学和问。学问就是要问问题,而不是答问题。然而,我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文化差异,英美的家长看到小孩子从学校回来问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却问:“你今天考了几分啊?”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玻尔曾说:“没有愚蠢的问题。”所以青少年要勇敢地提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是没有创造的。
何谓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养成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事实上,许多传统提问已无法激发学生思维。其表现为:一是呆板平淡,提出问题平淡无奇,学生没有兴趣思考。二是深浅过度,学生会因太难不能思,或者太易不愿思。三是无针对性,不关注学生需要,枯燥乏味,学生不乐思。这也远离了思想品德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使学生不易思。一旦它们形成恶性循环,不仅使提问题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也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从内心适应了这种禁锢,从而心甘情愿地拘泥于这种禁锢。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对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问题意识需要对问题产生的类型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有所了解。“问题是启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启动器和动力源,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渡形式、转换器、桥梁和中介,没有问题,就没有人类的创造。”美国教育家格泽尔斯根据问题内容由已知到未知,将问题分为低级型、中级型和高级型三种。低级型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解决方法也是已知的;中级型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可解决方法和结果是未知的;高级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以求得解决的结果。
要使学生的“问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需要老师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精心备课,改进教法,提高设问水平,消除传统设问的蔽端
(1)问题新颖奇特。用丰富、合乎学生实际的事例吸引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富有思维碰撞的设问激发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如在八年级上册教学中讲到“男生女生”时,我引用了一则《少男少女》中男女生对异性同伴的看法:男孩最欣赏的女孩;女孩最欣赏的男孩;男孩最讨厌的女孩;女孩最讨厌的男孩。这样以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立即设问:你最欣赏或讨厌的异性是什么?于是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基础上,轻松地完成了本框的教学内容。这种设问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他们的思维空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问题要难易适中。设问要使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并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教材知识连成一个整体。如在教学“礼貌显魅力”时,可以设问:①列举你所知道的礼貌用语,②谈谈讲礼貌的重要性,③培养有礼貌的途径。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问题要形式多样,切中要害。设问的形式、角度是多种多样的。就其类型而言有是什么类、为什么类、怎么办类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作用,教学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将问题落在重、难点之处,成为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切入点。
二、拓宽视野,扩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来源
爱因思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无数事实都说明了爱因斯坦这个论断是十分正确的。因此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1)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有各种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学生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问题,易于引导学生提出各自熟悉、了解的问题。例如:针对水、电、环境等。
(2)从社会热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所谓热点,就是人们比较关注、议论较多、影响较大的事件、事物、问题等。当今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事件、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此,可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这些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针对本年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我们可以提出: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怎样办好这届奥运会?我能为奥运会成功举办做些什么?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从学科生活中,从专家讲座中,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授人以渔,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提问从不敢问到敢问,从少问到多问,从提低层次的问题到提高层次的问题是有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运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但最主要的是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1)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创新一个情境或提供一个背景材料,不限范围,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从多角度、多视角鼓励学生思考。答案越多越好,鼓励发言,以打破思维定势。
(2)利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思维训练。采用解答辨析题,开展辩论会的形式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深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总希望获得及时、满意的答案,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老师在平时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只有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具备问题意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第四篇: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学人
摘要: 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意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途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造性思维
思维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宝贵的人才。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课题。
一、创造性思维的意蕴
人类的思维活动丰富而复杂。在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中,思维客体有着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偶然与必然的差异;思维主体在反映客体时又存在着方法、形式、结构和的不同,这就使思维大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形式。而本文要论及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以聚合、发散思维为核心的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结果,诚然也是各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带有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等特性的高级思维智能,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具有新颖性、多向性、批判性、想象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世界所进行的新探索,因此,在人类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创造实践始终具有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创造性思维存在于一切科学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那么,毫无疑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同样存在和需要创造性思维。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历史知识的巩固主要靠记忆和理解,这不无道理,但不全面。从短期看,记忆和理解可以巩固所学历史知识,而从长期看,历史知识的巩固还有赖于它的实际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记忆与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更高形式的记忆与理解。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也只有通过运用,才能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来。而要运用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实现这一切,没有创造性思维是不可能的。近现代史上的陈寅恪、范文澜、郭沫若等大家的治学和著述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宝贵思想几乎全部出自于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郭沫若运用创造性思维写出了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他的《屈原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一批影响深远的著作,反映出他不断开拓、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后人在学习研究他的著作时,无不为他的著作中所充分体现的“活跃的性格、跳动的思想、敏锐的思维和不①懈的追求”所折服、所启迪。
2、有利于新的知识领域的开辟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自我创造过程,人作为主体创造了全部人类社会,其中包括人自身。德国哲学家兰德曼认为:“人的文化本质包括历史性,„„然而各种文化最终决不仅仅是内在因素或对外在因素的反应的发展,它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文化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人自由创造的产物。因此,从人类文化知识的总量来看,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们的文化知识与经验只能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人类也就不可能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创造性思维可以鼓励他们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例如,学习历史,对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收获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通过学习,仅停留在对这一时期历史基本知识与内容的了解上;有的学生则悟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有的学生则会进一步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总结,借以观察今天的社会现实,用以指导今天的社会实践,更加坚定地沿着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其收获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上,不但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获知识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有把认真学习和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领域、获得新的知识。
3、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造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目前正在开展的通讯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在这里,它给我们深刻地指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今世界,能否进行科技创新、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成败。而这又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队伍,取决于我们的国民教育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要求,取决于我们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能否提高。所谓素质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探索和开辟新领域的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创造性人才。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式
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革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必须革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场域,使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积极思维、建构知识,逐步养成大胆质疑、追求创新的思维品质。为此,在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应努力探索和创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质疑辩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不同思维方式的激烈碰撞中,在相互的讨论、争辩中不断克服思维定势。具体来说,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可以通过有关的趣味史实创设问题情景;可以通过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景;也可以通过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还可以通过对艺术品的展示,设置问题情景。例如,在讲授秦朝统一货币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秦朝为什么要用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的货币”这一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文中各诸侯国货币的插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之所以选用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的货币,不仅因为它是原秦国的货币,而且就形状与其他几国的货币相比,较为规范,便于携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统一货币,可以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这是通过艺术作品的鉴别、比较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典型一例。
2、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并不完全是历史本身,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②整理后的产物,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其中包含了记录史实的史学家的历史观点。尽管他们力图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但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会对历史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价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有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还以“太史公曰”、“臣光曰”的形式发表见解、评论,直接表达历史学家自己对客观历史的立场和观点。这种自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和鼓励学生的主体介入,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思想强行纳入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束缚和禁锢学生思维的作法,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学生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怀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养成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心态,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观点、看法,要给予积极鼓励、合理疏导,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3、注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训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过程式教学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一种开放的,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它注重的不是授予学生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捉鱼”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这种重视思维过程,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比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4、沟通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沟通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帮助学生运用有关历史知识,借鉴史经验,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核心与落脚点。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历史教学处于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汇点上,现实问题是历史教学的发,人们在追思历史往事中反思、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不断生成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沟通。第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与具体情况,搜集大量有关的资料以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客观、比较地追思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第二,面向社会实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为源头,指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如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为什么失败?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对照,从中分析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正确认识和展望当今中国的发展。
注释:
① 刘茂林:《郭沫若治史的个性特色》,历史研究,1992,(2)第58-62页 ②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第250-251页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范文模版)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数学是枯燥的数学,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趣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具有准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人才的需要。但实际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不能提问、不敢提问、不会提问的现象还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造成学生不能提问的根本原因;教师的权威性是学生不敢提问的直接原因;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形成学生不会提问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并喜欢提出数学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首先,我们要摆正师生的角色关系,明确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中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展示,让学生有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其次,我们要充分爱护小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当学生提问时教师应用信任的眼光告诉其这样做是对的,当其提问出错,绝不能打击批评,而应鼓励与启发。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一个发现问题的平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再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实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题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这就要求教师有
针对性安排具体生活情境。如在课堂上要出示一些学生平时喜欢而常见的一些活动,如春游活动的情境、运动会、六一节等,再针对这些画面,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春游时我们是步行还是乘车,怎样安排好;你带20元,怎么花好等?只要能消除学生心中的障碍,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毫无拘束地提出许多自己的数学问题,慢慢地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逐步增强,学习的参与度逐渐增大,长此以往,学生才敢于提问,敢于思考。
同时根据教学实践,问题情境设计要有较强的指向性。问题情境应是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或数学材料,结合学习过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越活跃、越深刻。例如教学“9加几”,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幅“学校运动会”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于是学生提出:“参加跑步的有8人,参加跳远比赛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跑步的比参加跳远的少几人?参加跳远的比参加跑步的多几人?”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让学生选取用辊法做的一种信息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中,想出多种算法,改变了过去只讲“凑十法”的单一做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了,学习的兴趣更加浑厚,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学习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再如教“圆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教师出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拴到草地中的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争相提出: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的草?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等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也特别兴趣,特别亲切。
三、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数学教学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旧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方法有尝试、猜测、验证法等,只要能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1、注重实践操作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可见,“行是知之成”。让学生自己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记得牢,而且能培养他分析实践能力。
2、从误引正法。
关注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特别是从学生现成的错误中为切口,以学生帮学生为主的教学,效果更佳。如在教学画圆这个环节时,我先由学生自己操作画圆,我一边巡视,一边收集那些画得不对的作品,然后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一看都说“这些都不是圆”。我立刻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错误的原因一个个都被他们找出来了。此时,他们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我忙问:“看样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呢?画量应注意什么问题?你们想一想,说一说。”不一会儿学生就总结并概括出画圆的方法。老师再给学生按这个方法画圆,巡视时,没有一学生出错。这种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舒心,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及自主探索思维空间的有效措施。
3、猜测验证法。
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我要学”的愿望。为了避免瞎猜,一定学会验证。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调整猜想,直到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的岁数与12的最大公约数是6,老师可能是多少岁?”先由学生猜猜,老师的岁数可能是18、30、42„„然后验证,分别求这些数与12的最大公约数是否是6,是的则正确,不是则错误。
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微妙,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孩子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