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使记叙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1
如何使记叙文中的人物鲜活起来1、2 第一讲:写人物须有知识和技巧
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起来。——老舍
1、写事容易写人难,这是因为要把一个人和一群人的音容笑貌和思想行为写得明明白白,要从多方面下功夫。这里既有对人的观察、分析认识的能力,又要掌握写人的技巧。
2、写人与记事的区别:写人是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的高贵品质,记事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里活动记叙完整的一件事。
3、怎样写好一个人 [一]:突出人物形象:
1、外貌:身材、面容、表情、姿态、服饰五方面。
2、语言:言为心声,人物说话的内容常常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
3、动作:行动受思想支配,行动写得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才能立起来
4、心理活动:通过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思想品质。[二]:写好典型事例:
1、真实性:选择真实的材料。
2、典型性:有代表性的材料。
3、新颖性:选择新颖的材料。[三]:写人枝法:
1、欲杨先抑:要突出人物品质,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优点。
2、环境衬托:用环境来烘托气氛。
3、衬托法:包含正衬和反衬。
4、对比法:用相反的人或事进行对比。
5、误会法;先设悬念,然后解开误会。
6、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人和事的描写来突出主要人物的品德。
7、夹叙夹议:一边叙述一边议论。
8、双关法:“一语双关”突出人和事的两个方面。
9、题目新:题目新颖。
10、角度新:思维角度新。
[四] :写人物文章的结构:
1、一件事记人:用一件事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
2、多件事记人:
[1]、多件事一品质:
总分总、并列式、详一略几、线索式、先概括后具体。[2]、多件事多品质:
并列式、照应式
[五]:人物类型:
1、写自己;
2、写同龄人;
3、写父辈;
4、写老师;
5、写祖辈;
6、写陌生人;
7、写两个人;
8、写儿童;
9、写群体; 记人系列写作知识问答题目
1、怎样写好一个人?答:写好人物抓两点: 突出人物形象
抓好典型事例
2、人物形象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人物形象包括: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四部分。
3、人物外貌包括哪些方面?答:包括身材、面容、表情、姿态、服饰,五部分。
4、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答: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中心,不能面面俱到。
5、为什么要重视人物的语言描写? 答:“言为心声”人物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常常能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能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6、人物对话有几种形式?
答:人物对话有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用冒号;人+话,用冒号;
低年级可用:(2)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话+人,用逗号
;(3)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话+人,用句号;(4)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
话+人+话,用逗号。
7、人物语言描写有哪几条原则?答:人物语言要简练;要口语化;符合人物身份。
8、为什么要重视人物的行动描写?答:人物行动受思想支配,能体现人物的高贵品质。只有行动写得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才能立得起来。
9、描写人物行动有哪几种方法? 答:(1)、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2)、连续动作的间隔写法;(3)、不但要写好做什么,还要写好怎样做;(4)、写好动作细节;(5)、要精选动词。
10、从你学过的课文中举出写好连续动作的典范。答:《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记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连续动作是:“左手„„托„„右手„„拉„„顶住„„眼睛眺望„„喊„„ ”表现出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
11、从你学过的课文中,举出写好连续动作 间隔写法的典范。答:《今天我喂鸡》连续动作:
间隔写法 :
扫鸡栅栏————
插入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热爱劳动不怕脏。放鸡————
插入鸡群争先恐后出窝的情景增加情趣。和食————
插入心理活动表达让鸡多下蛋的愿望。
喂鸡————
插入鸡抢食的情景增加情趣。
12、怎样写好人物的行为?举例说明。答:要在动词前增加修饰成份。如:“走”可以写:
1、慢慢腾腾地走;
2、大步流星地走;
3、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
4、他在乡间小路上漫无目的地走。
13、在你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用得准确的动词。答:《林海》一课中:春天,树木抽出嫩芽,“抽”字就比“长”和“发”准确,它表达了树叶长得特别快。
14、什么是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有几种形式?答:就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方法有三:
1、直接描写;
2、内心独白;
3、寄托梦境
15、写人物文章的结构有哪几种? 答:
1、用一件事写人:结构:
1、按记事文章写起因、经过、结果写。
2、介绍人物;典型事例;总结人物。
16、用多件事写人的文章结构有哪几种?答:有二种:
1、多件事一品质;2多件事多品质。
17、多件事一品质的结构有哪些?答:
1、总分总;
2、并列式;
3、详一略几;
4、详一略一;
5、线索式;
6、先概括后具体。
18、多件事多品质的结构有哪几种?答;
1、并列式;
2、照应式;3总分总;
19、什么是文章的过渡? 答:文章从一层意思到另一层意思,常常在表现形式上需要一些标志,这些标志就是过渡。
20、文章有哪些地方需要过渡? 答:(1)、文章内容的转换处;[两个内容之间的过渡]。(2)、文章内容的开合处;[文章结构之间的过渡]。(3)、表达方式的转换处;[不同的表达方式之间的过渡]
21、文章过渡方式有哪几种? 答:
1、词语过渡:“由此可见”、“因为”、“但是”、“总之”、“不仅如此”。
2、句子过渡:在上一段结尾或在下一段开头,使用一句承上或启下的句子。
3、段落过渡:一般用在较大的转折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2、什么是文章的照应?有几种形式?答:文章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关照和呼应。形式:
1、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上下文之间的照应;
3、正文与标题的照应。
23、描写人物可以以哪些技巧?答:
1、欲扬先抑法;
2、衬托法;
3、对比法。
24、什么是欲扬先抑法?答:要想突出人物品质,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再写优点,使不足之处也觉得很可爱。例如:《老师,真帅!》文章一开始,就采用“欲扬先抑法”描写人物外貌:“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看上去有二十多岁,教我们语文。
25、什么是衬托法? 答: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先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一种写作方法。例如:〈话娄子同桌〉。详请看例文。
26、什么是对比写法? 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突出主人公的品质的一种写法。例如:〈爱管闲事的陈哲〉详请看例文。
第二讲: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
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学写人物外貌。
一《猜猜他(她)是谁?》
1、讲清观察顺序:身材、面容[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服饰;
2、观察在桌的同学,动笔写一写;
3、到讲台前描述“他[她]”的外貌特点;
4、大家猜,猜对了得一朵小红花;猜错了,告诉大家是谁,然后大家给人{她}修改文章,从而明确了怎样抓好人物特点。
二《猜猜我是谁?》
1、每个人对自己的外貌是最清楚的,所以,先让学生对着镜子给自己画像,(引起兴趣)并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特别强调要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不写姓名}。
2、学生准备好以后,我让专门人抄写在统一的纸片上,{防止通过笔迹猜人}悬挂在教室四周,让全班学生根据内容猜人名。
3、猜对的纸片摘下来,纸片逐渐地减少,最后剩下几张纸片,大家实在猜不出来,我便让这几名同学出来,让大家观察,帮他们修改文章。从而提高了同学的写作能力。
外貌描写为中心服务
小练笔
(一):《七品芝麻官》——卫生委员
{外貌描写}
1、正面描写:不含糊。小红是我们班的卫生委员,虽然官不大,但检查卫生却一点也不马虎。她眉一扬,你就合格了;倘若她双眉一锁,你就等着挨批吧!
2、反衬:小红身材矮小,很瘦。小鼻子,小眼睛,平时性格内向,遇见生人就不好意思,可检查卫生却是特别认真,毫不讲情面。
3、正衬:小红身高力不亏,干起活来一个顶两。她爱劳动的性格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于是她当上了卫生委员这个“七品芝麻官”,她平时不仅常常清扫教室,而且管理严格,毫不留情面。不讲卫生的同学都被这个小官改造过来了。
小练笔{二}:一个学生迟到了,进教室后的尴尬场面:
1、连续动作:敲„„进„„低„„手搓衣襟„„眼看脚尖„„
2、表情:涨红了脸„„不好意思„„瞟着老师„„食指不停地放在嘴巴上,尴尬极了。
3、语言:“老师,我迟到了。”;
“早晨闹钟没响,全家都晚了,也许爸爸、妈妈也像我一样在向老板承认错误呢!” ;“我的东西不见了,我找了半天才找到。我以后„„不迟到了。”
4、心理活动:
{1}小红在心里骂着自己:“谁让你起来晚了,真是自作自受„„”
{2} 小红怀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心里怦怦地跳着——完了,完了,老师一定得批评我了!
小练笔{三}:突出何鹏“爱清洁”的特点,还应给下段人物外貌描写补充什么内容?
何鹏长得眉清目秀的,白净的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左嘴角上有一颗红痣,笑起来,就露出来满口洁白的牙齿,还带点小酒窝呢!
补充: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连他掏出的小手帕也叠得有棱有角,整整齐齐的。
小练笔{四}:读下段外貌描写,完成下面练习。
他(朱德)身材魁梧,腰间扎着一条皮带,脚上穿着一双磨光了后跟的草鞋。赤铜色的脸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1、这段话描写了朱德同志的{衣着
}和{ 面容 }。
2、这段话写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提示:描写了朱德同志衣着朴素,身体魁梧,表情坚毅,身经百战的形象。
小练笔{五}:具有下列人物品质的外貌怎样写?
1、开朗大方的女班长:
2、淘气大王——左翻天:
3、性格内向的小女孩:
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以下四点:人的感情,往往是通过神态反映出来的。作文时,如能恰当地运用神态描写,文中人物就能栩栩如生,文章就会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描写人物的神态,要注意以下四点:
1、神态描写要为人物的特点服务。例如:“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出坚毅的光芒。”
这样描写董存瑞在炸药包既将爆炸时的神态,充分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神态描写与人物的语言相结合。例如: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这表明了董存瑞对敌人仇恨的强烈和请求任务的态度。
3、神态描写与人物的行动描写相结合。例如:在《丰碑》一文中,当得知冻死在行军途中的竟是掌管部队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时,“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缓缓地举起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愣住”、“眼睛湿润”的神态描写和“举手”“敬了一个军礼”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将军对一心为公、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4、神态描写要和心理活动相结合。例如:《考卷发下来之后》
今天考卷发下来了。一路上我都在想:“爸爸看了了考卷准会瞪圆了眼睛,拉长了脸,一拍桌子,扯开嗓门儿训斥我:‘你真是越来越糊涂了,我算是白疼你了。’爸爸会越说越生气,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想到这儿,我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耳朵——爸爸每次打我总是先拧耳朵,再打屁股。我硬着头皮推门进屋,爸爸不在家!妈妈和奶奶迎了上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妈妈赶紧问:“谁打你了,还是挨老师批评了?”我连连摇头,跑进卧室,把卷子扔给门外的妈妈,然后锁上了门。一会儿,门响了,爸爸回来了。这次他意外地一点也没发火。他不仅没有打我的屁股,而且还心情愉快、和颜悦色地给我讲题。[后来我才知道,爸爸今天买彩票中了大奖。]奶奶一直都很紧张,随时准备拉架。这回却放心地织起毛衣来,还自言自语地说:“瞧这父子俩,一会哭,一会笑,就像股市一样!”我心想:爸爸总像今天这样高兴该有多好呀!
第三讲:如何描写人物语言
对话的四种方法
对话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文章中插入对话,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活泼,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对话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低年级可用:[人+话]。如:老人问:“姑娘,你是气象员吗?”
二、提示语在后,用句号。[话+人]。如“姑娘,你是气象员吗?”老人问。
三、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话+人+话] 如:“嗯,”姑娘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乡里气象站的气象员。”
四、没有提示语,单独成行。[必须交待是两个人物] 如:“老大爷,您买点啥?”“姑娘,给我称二斤苹果。”“您是自己吃,还是送人?”“是我自己吃的。”“您就买这个吧!”
~ ~~~~~~~~~~~~~~~~~~~~~~~~~~~~~
例
文
《借驴》
有人朝他的邻居借驴,说:“请你把你家的驴借我用一会,”“你来得太不巧了,我的的驴不在家。”主人答道。[一提示语在前]
[二提示语在后]“这„„” “真对不起!”这时,驴在厩里叫了起来。“咦,这不是你家的驴吗?”“唉,你这个人真是,”主人傲慢地说,“你竟相信我的驴,却不相信我。”
[三提示语在中间 ]
~~~~~~~~~~~~~~~~~~~~~~~~~~~~~~~~
小练笔:对话训练《借书》
小红敲了敲门,叫道:“小丽在家吗?”“在,谁呀?”小丽把好友迎进来。
“我想朝你借《安徒生童话故事》,行吗?”
“行!,”小丽想了想,说,“下册让别人借走了,你先看上册吧。”
“好吧。谢谢你了!”
“跟我还客气!” 小红拿着书高高兴兴走出门,挥了挥手,说:“再见!”
“慢走!”小丽应声道。
习题:
1、找出对话的四种方法。
2、用对话的四种方法仿写《借我一只笔》
对话练习《五官争功》
一天夜里,五官闲来没事,便争起功来。眼睛首先发言:“我在五官中,本领最大。我不仅居高临下,而且是人类心灵的天窗,打开我,就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你再能耐也只有一个功能——‘看。’而我身兼二职,我不仅能嗅到气味,还为小主人呼吸新鲜空气。”鼻子不服气地向上看了眼睛一下,反驳道。“鼻子,你骄傲什么?”嘴哼了一声,瞪了鼻子一眼,“你身兼二职有什么了不起?我除了说话、吃饭,还能替你为小主人呼吸呢!”“你替小主人呼吸?”鼻子质问道。“对,怎么样?”“你那是害小主人呢!”“为什么?”“因为你没有鼻毛,把灰尘都吸到肚子里去了!”嘴气得脸通红,张了张嘴,无言以对。鼻子却暗暗发笑,抿着嘴乐。耳朵听了半天,实在忍不住了,竖起来说:“喂,吵什么,吵什么!我是你们的声音接收器,没有我,你们会听到声音吗?要算功劳,那应该是我!”
它们的吵闹的声音惊醒了小主人。小主人揉揉眼睛,说:“算了吧,争什么呀!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眼睛能看,鼻子能嗅,嘴能说,耳朵能听,我缺了谁都会成为残疾人的!只有你们团结一致,我才能是一个正常人。”
五官听了小主人的话,都觉得有道理,不再吵了。小主人也安静地睡了。
~~~~~~~~~~~~~~~~~~~~~~~~~~~~~~~~
对话练习:
1、我和姐姐聊天;
2、我和弟弟侃大山;
3、续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4、续写〈虎假虎威〉;
5、标点符号的争吵;
6、购物;
7、阿姨到我家做客
语言描写九种方法 “ 言为心声”语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是人物思想的外衣,因此,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写好人物的语言有如下九种方法:
一:语言要体现人物的职业特点.。人物的的语言体现他的职业特点是一个常识,否则就会牛头不对马嘴,闹出许多笑话。例如:《赶花》一课中,养蜂人说:“我们也和养蜂人一样,一年四季极少在窝里停,天南海北,哪里开花就往哪里赶。这极精彩的比喻,符合养蜂人的职业特点,如果换成医生、教师、工人、或者其它行业的人。这么说就不行了。
二、语言要体现人物的身份。人的身份各不相同,语言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例如:《列宁和卫兵》一课是这样写卫兵和列宁的对话:他非常不安,举手敬礼说:“列宁同志,请谅解,我耽误了您的时间。”列宁握住这位小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他们的对话符合各自身份。
三、语言要体现人物的地位。人物的地位是不同的,语言要体现人物的地位。老板的话就要体现老板的地位。例如:《高尔基的童年》一课中,老板娘絮絮叨叨地骂着走进厨房。一看见那支燃烧的蜡烛,就叫起来:“瞧,一支蜡烛全点完了,他不是要把房子也点起来吗?”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高傲、刻薄的老板娘的嘴脸,完全符合她的身份。
四、语言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千差万别,在语言上也能表现出来,语言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例如:《鲁迅先生》一课中有一段话:“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时候,鼻子和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你怎么能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段对话,鲁迅先生的幽默,对黑暗势力的抨击,与“我”的幼稚可笑表现出来,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五、语言要简洁。语言是为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服务的,话不在多而在精,前面引用的鲁迅先生和“我”的对话。列宁和卫兵的对话,老板娘的话,每一句都很简练.。
六、语言要口语化。口语一般少修饰,多短语。人物的语言要符合口语特点。《列宁和卫兵》一课中如下的对话就体现了口语特点:“同志,您的通行证?”“哦,通行证,我就拿。”“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你做得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七、不写套话。套话就是指标语口号式的说教。作文时,不能把自己认为是精彩的议论硬要给文中人。例如:“老奶奶,不用谢我,是红领巾让我这么做的。”这样的话偶尔用一次还行,如果不分环境,不看人物身份,到处用,成为套话就不好了。
八、不写废话。生活中的语言往往是啰嗦、繁琐的,或多或少地掺进一些废话。写人物的的语言不能实录生活中的语言,要摒弃废话,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话来写。
九、让人物自己说话。写人物的语言,由作者代替人物说话是小朋友们常犯的毛病,这样的语言失去真实性,人们就不信了。因此,应该让人物自己说话。下面是习作中赵爷爷向老伙计张爷爷诉说自己受虐待的一段话:
“老伙计,这话只能对你说说,当别人不能说呀。我那小刚他娘,在小刚二岁的时候,因患胃癌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了。我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儿子拉扯大。累死累活地挣钱给他娶了媳妇。如今,他老婆、孩子都有了,生活也好了,看我不中用了,三天两头地骂我。在这个环境里,我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所以打算去住敬老院„„”
这段话中,有几处明显地看出作者代替文中的赵爷爷说话。如“因患胃癌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了。”“在这个环境里,实在生活不下去了。”等。如果把前者改成:“得胃癌死了,”把后者改为:“这个家我实在呆不下去了。”就能够变“作者代替说话”为“让人物自己说话”。
如何写好提示语
描写人物语言离不开提示语。提示语交待清楚有助于准确地表达内容,突出人物形象。写好提示语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提示语要和人物的动作相结合。例如:
1、《穷人》:魁梧黎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鱼网,边走进来,边说:“嘿,我回来啦,桑娜!”
2、《小抄写员》:父亲瞟了叙利奥一眼,说:“既使有病,也是他自作自受„„”
二、提示语要和人物的神态相结合。例如:
1、小红眉飞色舞,眼睫毛都含着笑意,扬起手中的入场卷,大声嚷嚷:“妈妈,这是我今天演出的入场卷,你一定要去呀!”
2、李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元的人民币和一些零用钱,非常自豪地在我面前晃了晃,问道:“晓光,你妈给你多少零用钱?”
三、提示语要和心理活动相结合。例如:
1、我得板着点,别让妈妈看出我得了一百分乐成这样,我把卷子藏在背后,装着不在乎的样子,对妈妈说:“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了。”
2、妈妈看着儿子的神情,就猜出几分,故意板着脸说:“准是不及格!”
※※※※※※※※※※※※※※※※※※※※※※※※※※※※※※※
小练笔:人物对话:《一枝圆株笔》提示语要写出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
内容介绍:某生捡到一枝圆珠笔,没有交给老师,老师发现了这件事,把他找到办公室,查问情况,教育他捡到的东西要还给同学。例文:
《一枝圆珠笔》
老师平静地问冯小钢:“放学后是你最后走的吗?”“嗯。”冯小钢不自然地用手捏着衣角,点了点头。“你见没见到王平的笔?”“笔?什么笔?我没见,没见„„没见”冯小钢低着头,口吃地回答道。“圆珠笔。”老师扶着冯小钢的肩膀,说,“你看,人家的圆珠笔丢了,写不成字了,多着急呀!你如果捡到了,就该还给人家,我还要表扬你呢。”“我,没捡„„”冯小钢仍然低着头,用脚搓着地。“你好好想想吧!”老师转身去批改作业了。办公室好一阵寂静,只听到老师的笔在沙沙作响„„过了一会,冯小钢抬起头,他咬着嘴唇,很艰难地吐出了四个字:“我„„捡到了„„”老师对冯小钢说:“捡到了很好,中午带来,听到了吗?”
这件事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可对冯小钢来说,可是记一辈子的。
※※※※※※※※※※※※※※※※※※※※※※※※※※※※※※※※
提示语和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相结合,就能细致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就很好地体现了冯小钢的转化过程和老师耐心而严肃的教育方法。
不要一说到底
有些同学在写人物对话时,往往习惯用“说”,一“说”到底,缺少变化,体现不出人物的个性和说话时的情态。如下面一段话:星期日早晨,我刚醒,妈妈就对我说:“快起来!”我小声说:“我还没睡够呢!”妈妈说:“我带你去公园玩。”我听了说:“我们去动物园吧!”妈妈说:“可以。”我说:“好极了!”
一个“说”字,在这么一小段话里就重复了六次,多单调,多啰嗦!如果把“说”字变换一个说法,把全段改成这样:
星期日早晨,我刚醒,妈妈就催我:“快起来!”我小声嘟囔:“我还没睡够呢。”妈妈说:“抓紧点时间,我带你去公园!”我听了,恳求道:“那得去动物园。”妈妈满口答应:“可以,可以。”我便一下子蹦下床,举起双手叫道:“好极了!”
你看,这是否比改前显得语言富于变化而又生动形象了呢?
~~~~~~~~~~~~~~~~~~~~~~~~~~~~~~~
人物语言小趣
《啰嗦先生》:从前有位先生,说话、写文章很不简练。人们称他为“啰嗦先生。
有一次,他到县城办事,临行前给哥哥留下一张留言条,上面写道:“吾在下月里回家。不在初一就在初二,不在初三就在初四,不在初五就在初六,不在初七就在初八„„不在二十八就在二十九。之所以不在三十,是因月小的缘故。家中有棉鞋一双,希望兄长替吾取出拍拍打打,之所以要拍拍打打,是因以灰尘太多的缘故。希望兄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不要忘记。”
书生的这段话,共有113个字,有许多是多余的。其实只要21个字就能表达清楚:“吾下月返家。家有棉鞋一双,请取出拍打一下。请勿忘。”
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应该得到启发:写作文语言一定要精练,把意思写明白即可,千万不要啰嗦。~~~~~~~~~~~~~~~~~~~~~~~~~~~~~~~
《庙中续诗》
从前,南方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在路边的庙中躲避的共有四个人:外出游玩的财主和他的管家,干活回来的农民,一位年轻文雅的秀才。秀才见景生情,吟道:“大雪纷纷落地。”
管家惯于拍马屁,接着说:“老爷一身瑞气。”财主有钱有势,不知穷人疾苦,只图玩乐,续了第三句:“下它三年何妨!”农民听了财主的混帐话骂道:“放他娘的狗屁!”
~~~~~~~~~~~~~~~~~~~~~~~~~~~~~~~~
“言为心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四个人所说的话,都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写作中,应该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
写作时切记:什么人说什么话,不可忘记人物的职业、身份、性格、年龄、经历及具体环境等等。
第四讲:如何描写人物动作
一、人物动作描写五种方法
动作是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人物的动作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发展。写人物动作常用以下五种方法。
1、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
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行动,往往是前后连贯的。写好人物的连续动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用连续动作写董存瑞炸暗堡:“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通过对董存瑞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董存瑞为革命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2、间隔地写好连续动作。
对人物的连续动作,有的文章不是连贯地写出来,而是间隔地写,例如:《今天我喂鸡》一课所写的扫地、打开鸡窝门、和鸡食、喂鸡,本来是一连串的动作,但没有连续地写下来,而是间隔地写:“我拿起笤帚扫地”这一节写了扫地,插入了心理活动;“我打开鸡窝的门”这节,写了放鸡,插入了鸡争先恐后往外挤和挤出后找食的情景;“我拿食槽去和食”一节,写为鸡和食,插入了当时鸡的表现和“我”的语言;“我把食槽放下”插入了鸡吃食的情景。这样间隔地写连续动作,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3、要写好动作的细节。
写人物动作时,要善于把一个动作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个别动作,写好动作的“细节”。如果丢掉细节,就使文章显得不具体。下面两节都是写修理三角板,一个注意了细节,一个没有注意细节,你看哪个好呢?
“我来到教室,从讲台下面找到裂开的三角板,平放在讲台上,把裂开的地方对好,再用小木片蘸点乳胶,仔细地涂在三角板的裂隙里,使劲用双手挤紧,又用小刀轻轻地把挤出的乳胶刮掉,在接缝处压上一块砖,过了一会,拿开砖,三角板就完好如初了。”
“我来到教室里,把裂开的三角板对好,涂上乳胶,就把它粘好了。”
4、要写好“怎样做”。
写人物动作,不仅要写好“做什么”,还要写好“怎样做”写“怎么做”就是在动作前面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就拿“走”这个动作来说吧,可以用“慢慢地朝前走”、“大步溜星地朝前走”、“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懒洋洋地在江边走”、“漫无目的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不同的走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如果没有“走”前的修饰语,读者就不知道怎么走法。
5、要精选动词,把动词得准确。
动词运用得好,人物的动作才能写得准确。例如:《忆铁人》一课中的一段:“一下车,铁人就闯进门,四下找,发现娃已经洗了脸,坐在凳子上,抱着球玩呢。他一把举起小娃,看着看着,紧紧地搂在胸前。”作者精选了“闯”、“找”、“搂”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铁人因错怪了那位阿姨而产生的懊悔心情。也表现了铁人知错就改,严格要求自己的高贵品质。
二、人物动作描写小练笔《巧用动词》
1、巧用动词
在词汇的海洋里,动词是最有表现力的,动词用得巧,能以一当十,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小青石》“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活。”
这段话分别用“跳”“跑”“走”“踩”描写走路。它们有什么区别?能不能互相替换?只要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体会出其中的妙处。
穿布鞋的人为什么要从小青石上面“跳”过去呢?可能小青石附近比较潮湿,布鞋喜干怕湿,只好跳过去;穿草鞋的人,同样本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为生活奔忙,时间宝贵,走路也得匆匆忙忙地“跑”;有钱人穿皮鞋逛街踱步,当然是慢悠悠地“走”;赤脚走路,皮肉与地面接触,柔软而轻快,所以用“踩”。
读着这段话,我们仿佛看见许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走路,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一幅社会风俗画。可见这些动词用得巧妙。
小练笔:课间,你在玩跳绳。听到上课铃声之后,你的连续动作怎样写。
“铃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我们停止了跳绳。小红说:“记住,我跳了102下,你跳了99下,咱们再下课接着玩。”
我一边缠绳子,一边往教室跑,绳子不听话,缠着的那一头掉了下来,拍拍地打着我的鞋跟,绳子越来越长,我一不小心,踩到了绳子,差点摔了个跟头。我赶紧提起绳子,使劲往兜里揣。我喘着粗气,站到排里,用手摸摸绳子,心里对它说:“小东西,还敢和我捣蛋,好好听我的话,再下课让我多跳几下,胜过小红!”
上课了,那条绳子安静地躺在我的兜里,我也认真地学习了。
2、技巧训练:
一、选词填空。打、掏、背、走、擦、蹲、跑、踏
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下雨回不了家正哭着。小敏看见了连忙()过去,()出自己雪白的手帕,()干了那位小朋友的泪水。然后,他()开雨伞,()下身子,()起小朋友,()着泥水混杂的路面,向小朋友的家()去。
二、根据下面的总述句写一段话,并用上“先”、“然后”、“最后”四个词。《我和陈明一起修课桌》
班级有几个桌椅坏了,我约陈明星期日一起到学校修理。陈明高兴地说:“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件事呢,好吧,星期日我一定去。”我和陈明来到教室,先把坏桌椅挑出来,把好桌椅挪到一边去,把坏桌椅放在中间,查看坏在什么地方。然后,该钉的钉,该补的补,教室里响起叮当的锤子声。我和陈明累得汗流满面,汗水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们一边说着,笑着,一边热热闹闹地干着。只听陈明一声尖叫:“哎呀呀,”原来他的手被锤子砸了一下„„最后,我们把修好的桌椅摆好,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3、连续动作间隔写法
今天该我喂鸡。早上,我进了鸡棚走向鸡窝。鸡看见我来了,就就使劲往外挤,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我说:“你们先等一下,我打扫完了,就放你们出来。”
我拿起笤帚,边扫边想:快点扫干净,好放它们出来。正扫着,不小心踩上一块鸡粪。我想:唉,真倒霉,多脏呀!可是马上又想:不对,劳动不应该怕脏。我就继续扫,一会,鸡栅里让我扫得干干净净。我打开鸡窝的门,鸡争先恐后地挤出来。不好,“小芦花”和“猫头鹰”卡在门口了。我说:“慢点儿,别卡坏了身子!”忙把它们抱了出来。最后出来的是“金黄帝”。它抖了抖锦衣似的羽毛,拍了拍翅膀,就昂着头,喔喔喔地叫起来。那威武的样子,确实像个皇帝。“小老鸹”带头,别的鸡跟着它一窝蜂似的向食槽跑去。跑到那一看,槽里什么也没有,它们就朝着我咕咕地叫。我拿着食槽去和食,心想:多喂它们一点儿吧,好让它们多下几个蛋。我就抓一把高粱拌在鸡食里。我端着食槽走进鸡栅,鸡马上追了过来,围着我。又是“小老鸹”跑得最快,它挤到我跟前,跳起来抢食吃。我一边赶它一边说:“急什么,就你贪吃,批评你多少次了,还不改!”我把食槽放下,它们马上把头扎在一块儿抢着吃。“小老鸹”太淘气了,它蹦到槽里搅得别的鸡都吃不好。它吃着刨着,专挑高粱。“老好人”挤不进去,只好吃别的鸡刨出来的。我看了有些生气,就把“小老鸹”抱出来,让“老好人”挤进去。
过了一会,鸡全吃饱了。爱下蛋的“金皇后”“老好人”不慌不忙地向窝里走去。不下蛋的鸡在墙根下晒太阳。只有“金皇帝”像个卫士似的,来来回回踱着方步。
中午放学,我跑进鸡栅去拣鸡蛋。从第一个鸡窝里捡出四个;从第二个、第三个窝里各捡出一个。“一共六个!”我高兴地喊着,跑去告诉董洁。她看着我捧着的鸡蛋,说:“好呀!真多!上午下六个,下午再下六个,一共有十二个呢!”我催她说:“快给记上吧!”董洁翻开统计册,认真地记着:“老好人”一个、“金皇后”一个„„
连续动作的间隔写法:
1、扫鸡栅:插入心理活动;
2、开鸡门:插入鸡争先恐后往外挤的情景;
3、和食:插入鸡的表现;
4、端鸡槽、喂鸡:插入鸡抢食的情景。
5、捡鸡蛋:插入喜悦的心情。
小练笔:
1、《今天我值日》
2、《升旗》
3、《我第一次洗衣服》
第五讲:如何描写人物的心理
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心里想了些什么,包 括人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思想上的斗争及决心。因此,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要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神情等方面紧密结合,用多种方法来写。
一、心理活动类别:
1、第一人称:让人物自己表白心理活动和内心活动。这种方式只能局限于揭示“我”的内心世界,不能揭示他人的内心世界。例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的结尾就是通过“我”的自言自语,表明了内心世界。抒发了对周总理的敬佩之情:“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2、第三人称:用第三人称的方法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与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情的描写等相结合,完整地刻画人物的形象。常用“他想”。例如:《鸡毛信》一课,有一段文字写海娃的心理活动就是用第三人称写的:“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若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地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
二、描写心理活动方法: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进行心理剖析,直接表述人物的精神境界。目的在于准确的传情达意。它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描写心理活动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内心独白:常通过“自言自语”、“暗暗地„„”例如:《中国:卡塔尔的足球赛》一文:“0 :1的时候,我的心凉了半截,紧握的双手渗出了冷汗;1 :2的时候,我焦急的心情开始放松,如果有人看我一眼,那他准会发现,兴奋的红云涌上我的双颊。”
2、表情描摹:“4 :2中国队赢了!”体育场数万名观众欢腾起来,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有的笑着,有的喊着,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频频高举双臂,还有的手挽着手,唱起了国歌„„感情的潮水在奔流„„“笑”、“喊”、“舞、“唱”、“奔流”、“翻腾”,这些描写,把观众的喜悦心情描摹得多么真实、自然,合情合理呀!
3、展开联想:“如果说我有了一台电脑,我就会在知识的海洋里吮吸成长的甘露,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4、寄托梦境:“我怀着美好的愿望进入了梦乡,我看到了绿色的大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野花盛开,我放声高歌:‘我终于回到了故乡„„’”
5、借物写心理活动:“然而,走在路上,仿佛四周的一切都在指责我,垂柳使劲地摆动着它们那长长的辫子,仿佛在责怪我不应该这样对待小红;闪电划破乌黑的天空,又将划破的地方修好,仿佛在告诉我“无论同学以前做过什么,都不应该去计较”;雷声接连不断地“吼”着,仿佛在对我说“你这样做,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二、心理描写应该注意的问题
同学们常常在记叙文中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那么,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1、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情感。比如:课文《我的心事》中的心理描写,既符合“我”的年龄,又符合“我”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身份,突出了“我”不守信用后的十分后悔的心情;而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我”的心理活动则完全符合一个年轻战士的所思所想,所感。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一个六岁的小女孩站在长城上,抚摸着古老的城墙,思绪万千,想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等等。这显然不符合这个孩子的心理、性格及其情感。
2、描写要与环境相吻合,应符合人物的思维及情感的变化。比如课文《穷人》中在那个风雨之夜,当邻居西蒙死了,桑娜把她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十分忐忑不安,她怕丈夫回来后责怪她,甚至打骂她,这种心理活动就十分符合人物生活的特殊环境,因为他们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很难养活了。后来,当丈夫没有责怪她时,桑娜的心情又开朗起来,当看到两个孩子安然无事,她心中还有点喜悦,这种心理活动又完全符合人物的情感和思维变化。有些同学在人物心理描写中,就没有注意到环境及人物的情感、思维的作用。比如写到某同学在考场上遇到难题时,竟写到他想到雷锋或是想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其实,只要想一想考场上那种特殊的环境,想一想人物当时的思维状况,就不会出现这样虚假的心理描写的。
3、心理描写要为中心服务,要与人物的行为、表现结合起来。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基本上是不间断的,但是在文章中却不能随意地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文章中的任何描写都必须根据中心的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仍以课文《我的心事》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是告诉读者做人要守信用,根据这一中心,文章重点写了“我”失信后的后悔心情。如果说文章中大量地写“我”在看《大闹天宫》时,如何沉浸在紧张情节中的心理活动那就完全脱离中心了。此外,这篇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又是与情节的发展,与人物的行为、表现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比如冒雨买票、雨中呆立,又比如看电影时低头进门,溜墙根等,使人物心理与整个事件有机地融为一体。然而,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与中心无关的心理活动却是时有所见,有些心理描写虽然“紧扣”了中心,却脱离了环境和人物的行为表现,像是硬要“贴”上去的,这不但没有突出中心,反而削弱了感染力。
要想自然贴切地进行心理活动描写,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以上几点仅供同学们参考。
三、心理描写范文
《一块泡泡糖》
放学的时候,我忍不住又跑到小店里买了一块泡泡糖,一边嚼,一边走回家。我知道这个时候是不能吃泡泡糖的。可是舍不得吐,只希望今天的晚饭迟一点儿。“伊依,吃饭了!”不好,刚进门,妈妈就叫我吃饭,泡泡糖怎么办?若被妈妈看见了可就麻烦了。妈妈一连叫了好几次,我低着头不知声。趁妈妈转身的功夫,我赶紧随口一吐,拿了碗去成盛饭。妈妈生气地说:“今天怎么了哑巴了?”这时,盛好饭的爸爸走到餐桌旁,也生气地说:“下次再这样,就干脆不要吃了!”忽然,我呆住了,我刚才吐的泡泡糖正好吐在爸爸的椅子上。我想叫他不要坐,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怎么办?如果说了,非挨爸爸的“铁沙掌”不可;不说,那后果„„正在我犹豫不决时,爸爸早已坐了下去。“快点,还站着干什么?”爸爸的男高音又把我吓了一跳。我不安地坐到位子上吃起饭来,不时看看爸爸,心里不停地说:“吃慢点,吃慢点„„”可是天不知我意,爸爸很快就吃完了一碗,起身要去盛第二碗。他第一次没有站起来,第二次用力一站,只听“咝”的一声,爸爸感觉到裤子被什么粘住了,回头一看,原来是泡泡糖。我还没来得及把头低下,爸爸便对我怒目而视。我的脸上火辣辣的,赶紧低下头,一言不发。唉,今晚又要上一课了。
心理活动描写特点:1 心理特征:心中有鬼;2内心独白;3心理活动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
《惊喜》 “闻剑,到办公室去,老师有请!”好友张明冲进教室大叫,还朝我挤了挤眼。“嗨,你又犯什么事了?”一大帮同学围上来。“哈哈,你又要挨批了!”同桌幸灾乐祸。“我这几天的表现还不错嘛,能有什么事呢?”我在心里嘀咕。但“圣旨”难违,是福是祸只好由天定了。“报告!”我站在办公室门口,低着头,像等待被审讯的罪犯。“进来,坐下!”邓老师朝我招了招手。有没有搞错?老师还朝我笑?不会是笑里藏刀吧?我的心直发毛。“祝贺你,闻剑!你写的作文《烤山芋》发表了!这是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作为稿酬的几本书。”“不会是做梦吧?”我使劲掐了一下大腿,好疼!揉揉眼睛,发现老师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发什么愣啊,快去拿呀!”“哦,是,是„„”我清醒过来,双手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杂志,翻开一本,果然找到了我的那篇文章,顿时,„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到了上学期„“谢谢老师!”我朝老师深深地鞠一躬,朝教室飞奔而去。
第六讲:写人的技巧:
1、欲扬先抑写法例文
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看上去有二十多岁,教我们语文。
他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担任我们五年一班的班主任——”“主”字拉得特别长,他发现了我们捂着嘴在偷偷地笑。长得如此“困难”还帅呢,我这样想着,等他把最后一个字说完,我们的笑声像开了闸一样。“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瞧,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和吴老师在一起一点也不紧张。他有时做事能顺着我们的性子,挺现代派的。有一次,我们正上课,突然,一只淘气的小麻雀飞进了我们的教室,在屋子里盘旋,把房顶的尘土都碰撞下来了。“快看,麻雀!”“嘘,乖乖„„”一开始大家还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安静,安静!”老师用板擦敲桌子像打鼓,可仍无济于事,看来,课是上不成了。“同学们,下面我们暂停上课,让我们一起赶走小麻雀,好不好?”吴老师大声说。同学们立即欢呼起来:“帅老师万岁——”咦,“无”字怎么去掉了?大家自然明白,以前的老师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这样做的。
同学们使出各自的招数,有的站起来喊叫着,有的挥舞尺子驱赶着,姿态百出。帅老师也像个孩子似地和我们一起驱赶着小麻雀。小麻雀东飞西撞,慌乱中终于从敞开的窗口中飞了出去。这时,帅老师竟没有忘记他的本职:“下面,大家写一篇作文,把同学们赶小麻雀的动作、表情、语言写出来,题目叫《赶麻雀》”唉,早知如此,不如不赶麻雀了。
从此,吴帅老师就成了我们的帅老师。教师节快到了,又该给老师寄贺卡了。上面写些什么好呢?我想,就这样写吧:“吴老师:真想再叫您一声帅老师,真想再和您一起赶麻雀,真想再做一次您的学生„„”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使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真帅!”习作开门见山,首先介绍吴老师高度近视、长相“困难”、缺乏气质,第一印象不佳。但是,随着吴老师自我介绍那幽默诙谐的语言,我们发现他是一位非常理解儿童心理的老师。接着重点写驱赶麻雀的场面。由此,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因势利导”什么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不由得深深佩服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对老师称呼由“无帅”到“帅”的变化,对老师态度由嘲笑到喜欢的变化,都写得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而且语言风趣幽默,不愧是一篇优秀作文。
我的同学——孙志力挫群雄
孙志力是我的同窗好友。说起他的外表,既不是膀大腰圆,也不是浓眉大眼,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了。他个子很矮,黑瘦黑瘦的。脸略微有点长,本来不大的眼睛显得更小了,而额头颧骨却又十分突出,难怪有些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祖先”说白了就是类人猿。但我却很愿意和他在一起,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他在学习上刻苦认真,而且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他读课文的时候,常把卷舌音读成平舌音,像“春、用”这些容易读错的字,他没有一个能读对的,经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说来也怪,老师还常常让他读。他每次读课文,我都在一旁揪着心。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发现他读错的字越来越少了。有一次,我去找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里发出了单调的“YONG”的声音。我轻轻地打开门一看,原来他正在对着镜子练发音呢。他嘴张得大大的,眼睛挤得更小了。他一看我来了,连忙拉住我说:“你来得正好,听听我这个发音准不准。YONG„„”“对!”“我再读读句子你听听。”唉,放到句子里一读,他又读错了。发音,读句子„„我们这样练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把音读准了。我问他:“你常这样练吗?”他点点头。我望着他因兴奋而有些发红的脸,顿时明白了什叫“毅力”。
我更佩服他那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一次体育课测验跳绳,我虽然刚及格,但已经满足了。孙志力的成绩是良,我得去祝贺他。天呀,他还在练跳绳呢!唉,这也叫跳绳?你看他左摇右摆,双手无力地甩着绳子,绳子已经抡不圆了。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简直是从绳子上迈了过去。那样子真像个小狗熊在跳舞。我差点笑出声来。我还没有走到他跟前,他就踉踉跄跄地走到一棵大树前,扶着树干,“呼哧呼哧”地喘气。我看到他紫色的脸上,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似地落下来。我狠狠地对他说:“你不要命了!考了良还练什么?”他用手捂着胸口,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说:“我要的是优。”听到这里,我很惭愧。是呀!我所缺少的不正是这点吗?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象这样的事,真是说也说不完。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刻苦认真、自强不息的人。他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老师”。你说我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吗?
~~~~~~~~~~~~~~~~~~~~~~~~~~~~~~~~
习作:《我的同学》要求用“欲扬先抑”技法。本文一开始就写孙志力其貌不扬,然后就通过刻苦学习、努力煅炼身体的典型事例,让读者感受到孙志力具有坚忍不拔、永不自满、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从而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可仿此文练笔。
春蛾
春娥是我的堂妹。去年春节我跟爸爸回老家,我第一次见到她。说实话,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实在不怎么样:小眼睛,大嘴巴,一头又黄又稀的头发,黑黑的皮肤,确实有点丑。我打心里为她叹息。
春娥比我小一岁,整日里里外外地忙个不停。挑水,喂鸡,打扫屋子,样样都做得井井有条。在我回老家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春娥都为我端洗脸水,吃饭时又为我和爸爸盛饭,还帮我铺床,送开水,弄得我这个当姐姐的真有点不好意思。每次我要帮她时,她总是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说:“这点活算什么!没事!”春娥真是个勤快人。
一天,我正在屋子里放陈百强演唱会的录音带,正巧春娥挑着一担水进来,听了没两句,她嘻嘻一笑,对我说:“姐姐,这唱的是啥呀?一点都不好听!”“不好听?”我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这可是陈百强,香港的红歌星!”“我不懂什么歌星,只知道好不好听。”春娥见我不知声,又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姐姐,上次我跟爸爸赶集,听了一位大姐唱山歌,那才真叫好听呢!不信,我唱给你听听。”说完就唱起来。清脆的歌声盖过了录音机里陈百强的歌声,在整间屋子里回荡。听着,听着,我突然发现春娥的歌声是那么动听,那么美。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我要回庐江了,临行前,春娥送我一本她自己剪贴的窗花图案。
现在,每当我看到那一幅幅精美的窗花,眼前就会浮现出春娥那张黝黑的笑脸。啊,春娥堂妹,你的朴实是任何漂亮的外表都无法相比的美。
~~~~~~~~~~~~~~~~~~~~~~~~
写作技巧:小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突出了春娥的朴实的性格。文章首先描写春娥的外貌长得丑,继而用典型事例写了春娥的勤劳,多才多艺,从而让读者体会到朴实无华要比容貌重要得多。
习作“《记一个×××的人》
写前训练:认真读题,认为下面的说法是对的在()里打“∨”。
一、这篇作文的内容:
1、只能通过一件事来写一个人。()
2、一定要通过两件事来写一个人。()
3、可以通过一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来写一个人。()
二、这篇作文要写的人:
1、必须是你认识的,具有某种优秀品质的人。()
2、必须是你认识的,具有良好性格特点的人。()
3、必须是你认识的,具有突出性格特点的人。()
三、这篇作文的中心:
1、表现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
2、说明一个道理。()
3、赞扬人物的某种品质。()
2、环境衬托法写人
冬天的一个晚上,窗外刮着凛冽的寒风,飘着鹅毛大雪。
吃过饭,妈妈收拾完碗筷,便坐在炕上,穿针引线缝制一件棉衣。我坐在灯下做家庭作业。屋子里静极了,只有墙上的掛钟滴滴答答地响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做完了作业,便钻进暖乎乎的被窝,很有兴趣地看着妈妈做活。只见她埋着头,一针一针地缝着,那针脚又密又匀。不一会儿,线用完了,她低下头,用牙齿将线咬断,重新穿好线,把针尖在头发上蹭蹭,又埋下头继续缝起来。这件棉衣比较大,我猜想,那一定是给姐姐缝的。其实呀,妈妈也该给自己缝一件了,她那件棉衣也穿了两三年了„„不过这棉衣的面料看上去老气了点„„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睡着睡着,我被一阵咳嗽声惊醒。我揉揉惺忪的眼睛,定眼一看,都十二点多了,可妈妈仍然在灯下缝着。夜深了,窗外的风越刮越猛,雪花变成了雪粒,打在窗上啪啪直响。屋子里已经很泠,妈妈缝一会,就用嘴呵呵手。我心疼地说:“妈!您该睡觉了!”妈妈抬起头,吃惊地问:“吵醒你了?你快睡吧,我一会就好。”哦,我想起来了,明天姐姐要到县里开会,难怪妈妈要连夜赶制呢。
第二天一早,妈妈把我叫醒。我起床一看,炕上放着一件新棉袄,桌子上摆着热腾腾的饭菜。妈妈平静地对我说:“快洗洗脸吧,上学前,把这件棉衣给东头的五保户王奶奶送去。”我听了先是一愣,接着,一股暖流便涌上心头,我一下子搂住妈妈,激动地说:“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妈妈!”
写作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
1、窗外飘着雪,寒风凛冽,说明对棉衣的需要。
2、屋子静,时间晚,说明妈妈贪晚。
3、描写屋里、屋外冷,衬托了妈妈缝棉衣辛苦。
※※※※※※※※※※※※※※※※※※※※※※※※※※※
邻居麻大伯
唉,又下雨了!每逢下大雨,我家门前的小路,就成了一片污泥塘。雨越下越大。吃过午餐,我就匆匆上学去。在雨雾中,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矮小身躯,在模糊的雨帘中摇晃着。我踏着泥泞,走近一看,原来是邻居顾大伯。他正费劲地用铲子铲着软乎乎的淤泥,然后,铲来煤渣,填在水洼地上。他脸上挂满了水珠,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整个身体也任由雨水冲刷,握着铲子的手微微颤抖着。我看着这场面,心里很不是滋味。顾大伯因小时候生天花,留下了一脸麻子,我们小孩子背地里给他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麻大伯。过去我们这些孩子瞧不起顾大伯,可今天我却被他深深地感动了。
写作技巧:用环境衬托突出了顾大伯在雨中艰难的程度。人物的外貌和品质形成了反衬。
3、反衬法写人
“ 话篓子 ”同桌
我有一个爱说话的同桌,叫霍培。我们都称他“话篓子”
一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正要检查我们组同学的作业,霍培从门外走了进来。我连忙把头扭了过去,因为我知道,“话篓子”同桌又要和我说话了。我把全组的作业收齐后,便坐在座位上开始检查作业。我正在检查认真的时候,同桌终于忍不住了,她把嘴凑到我耳边,小声说:“喂,沈上,你看看,你们组的作业本有好多卷角的!”
我抬起头,对她笑笑说:“谢谢,你快读书吧!”说完,我继续检查作业。又过了不到5分钟,同桌把头上的发卡摘了下来,我知道她又要打开话匣子了。果然,同桌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看,我的发卡!”说着,她把发卡一拉,发卡变直了,然后她又把发卡一卷,发卡又成了一个卷儿。我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但还是和气地夸赞她的发卡好看,并劝她赶快读书。同桌不高兴地扭过头去。我想:这下她该歇会了吧!没想到,不到一分钟,同桌又开口说话了。我烦了,干脆不理她。她说什么,我一句也没听清,可她还在叽叽咕咕地说着。我把作业检查完了,就拿出课本认真地读起来。同桌看我这里实在没“戏”,就在座位上东瞧瞧,西望望,还不时地嘻嘻直笑,谁知这一切都让老师看见了,便把她叫出了教室。也不知老师说了些什么,不一会儿,我看到她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她回到座位上,一声不响地看起书来,再也不找人说话了。过了一会,下课了,她又满脸笑容地找这个,找那个叽叽呱呱地说个不停了。
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有时招人烦,有时招人爱的“话篓子”。
衬托作用:我的表现为对同桌的多话起到了衬托作用。
※※※※※※※※※※※※※※※※※※※※※※※※
习作:改写《夜》
一、原文:小星星,云里钻,风卷雪花扑打脸。一溜小跑进医院。
日光灯,亮闪闪,医生灯下细诊断:“小孩妈妈别着急,一会病情就好转。”
小芳芳,睁开眼,晶莹泪花滴腮边,“这是俺的好老师,妈妈还没下中班。”
二、改写要求:
1、用环境衬托突出自然条件的困难(开头补课、送医院途中);
2、用补叙交待补课原因;
3、用环境衬托法结尾。
三、习作指导:
1、“小星星,云里钻”、“日光灯,亮闪闪”不是景物描写,而是环境衬托。
2、上“中班”是指:晚4、00——11、003、情节设计:{1}、王老师为什么背小芳芳去看病;{2}、王老师到小芳芳家的原因;{3}、医生对王老师的赞扬。
4、结尾:用室内室外环境的对比含蓄结尾。
4、对比法写人范文
第100只小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望着窗外淅沥的小雨,我伏在桌上,笨拙地画着一只站在枝头上欢唱的小鸟。我要努力画好它,为一个我至今不知姓名的小男孩儿而画好它。
他曾是我的一位小病友。那也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我因为急性阑尾炎被送进医院。当我醒来时,一个圆溜溜的小脑袋从床边冒出来:“嘿,大哥哥,开刀吓人吗?”
我正纳闷,他却一个劲地说起来 :“我真不喜欢这儿,可妈妈非要我来不可。我已经在这呆了90天了。”也许发现我这个哥哥没做声,他便搬出许多玩具——变形金刚、游戏机„„“嘿,有伴真好,我整天和这些东西做伴,烦死我了!大哥哥,你拿点去玩吧!”
说真的,每天与这些空荡荡的大墙壁和早就玩厌了的玩具做伴,也是够烦的。我开始注意起他来: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样子机灵可爱,但脸色苍白,两片小嘴唇更是煞白的,头发也稀少得可怜。小男孩儿每天都要打吊针。打吊针时,他总是很安静,很安静的。我不知他得的什么病,只是有些为他担心。
每当夜幕降临,我的小病友总会在床前静静地画画,厚厚的画本上已经有很多“作品”了。奇怪的是他画的全是小鸟,虽然笔法并不流畅,却极富想象。他边画边说:“小鸟,飞吧,飞吧!”我好奇地问他:“画这么多小鸟干什么?”他看了看我说:“妈妈说,画完100只小鸟,我就可以回家了。”过了一会,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离开这儿多好呀!”接着他放下画笔,疑惑地望着我,说:“哥哥,你妈妈怎么没让你画小鸟呢?画满100只,你也可以回家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觉得心里酸酸的。几天后,我要出院了,小男孩儿握着我的手哭了:“哥哥,我再画5只小鸟就好了,你等我一起出院吧!”面对这样诚恳的请求,我只能强忍住泪水说:“弟弟听话,哥哥还要上课哪!”我不敢看他,就这样扭头走出了病房。
转眼一周过去了,我猛地想起了我那或许还在医院里的小病友。他现在怎么样呢?我不敢想下去,也不敢到医院去看他,因为我怕看到结果。回想当时在医院里,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在悄悄地为他安排着一种不能明说的结果„„那么,我就为他画一只小鸟吧!这就是他妈妈说的那100只小鸟„„站在窗前,我看见雨雾中有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那是你吗?是我可爱的小病友吗?你愿意拿走我为你画的这只小鸟吗?
写作特点: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方法,使小病友的希望和没有说出来的后果形成鲜明的对照。
校长爸爸
我的爸爸年近四十,身材魁梧,面庞黝黑,活像一个农民。爸爸在老师岗位上工作了多我的爸爸年近四十,身体魁梧,面庞黝黑,活像个农民。爸爸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多年,一直勤勤恳恳。去年秋天,爸爸“官运亨通”居然当上了一所村小学的校长。这可是我们家的一件大喜事啊!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我更是乐得两夜没睡好觉,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可是好景不长,我和妈妈很快就转喜为忧了。过去爸爸虽然工作也忙,但每天总会抽空儿给我辅导功课,现在可好,做了“官”的爸爸坚持以校为家,一个星期难得回家一次,更不用说辅导我学习了。妈妈也皱眉头了。爸爸没当校长之前,还能在家干点活,而现在屋里屋外全由妈妈一个人料理。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吵爸爸,爸爸却笑着逗妈妈:“你是校长夫人嘛,多吃苦、多爱累,应该。”说得妈妈哭笑不得。爸爸整天在学校工作,到家仍然闲不住。有一次,妈妈让爸爸做红烧肉,他边烧边津津有味地看《教育管理学》。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妈妈闻到了一股糊味,推开房门一看,呀!把肉烧糊了!“嫁你算是倒八辈子霉了!”妈妈愤愤地唠叨着。其实爸爸也有他的难处,虽然说是校长,但课没少上一节,学校的各项工作还得操心,搞建校,抓教学,参加大会小会„„爸爸白天忙完夜里忙,眼熬红了,脸消瘦了,一根根银丝从那黑发中悄悄地飘出,看上去老了许多。我和妈妈都知道,那是工作累的。
爸爸辛苦的工作终于换来了甜蜜的收获。他所在的学校被评为“东台市素质教育示范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镇第一名”、“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先进集体”„„你说,“校长爸爸”容易吗?
~~~~~~~~~~~~~~~~~~~~~~~~~~~~
文章中的对比点:
1、“我”的爸爸当校长之后与当校长之前的对比;
2、爸爸当校长之初和不久之后,“我”和妈妈态度的变化对比;
3、爸爸的艰苦付出与令人欣慰的收获的对比。
5、误会法写人
例文
《 花衬衫的遭遇》车里的议论时起时伏。突然,老太太举着钱高声说:“我的钱找到了!”这时,车厢里静得出奇。不错,这确确实实是三张百元的票子。真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顿时车里又发出了爆炸似的议论:“不该以貌取人!”“不该冤枉小伙子。”尤其是穿着入时的年轻人,喉咙叫得特别高,都为“花衬衫”抱不平,责怪老人糊涂。这时老太太只好强打笑脸解释说:“刚才上车急急忙忙把钱往包里一塞,记错了地方。”
真像大白之后,一场**终于平静了。但我还沉思在人们的褒贬中:小伙子为什么不在众矢之的的情况下出来申辩一句,而带着不该属于他的双重痛苦离开呢?他难道不是真正的英雄?这时候,我多么想再见见他呀!多么想替他买本书送给他!
事情也真巧,下午,我在常州新华书店又碰到他了。只见他手里拿着一本《高中数学自测题》匆匆走出店门,这时候我心里似乎明白了。我看着他远去的花背影,仿佛看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
误会法说明:一篇文章,要有吸引力,在构思时巧妙地运用“误会法”会产生强烈的效果。
从上面的文章你看到了“花衬衫”,一个衣着新潮的正在“待业”的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那“佐罗镜”、“斑马衫”、“奔裤”给人以不怎么顺眼的印象。本来在一些人的眼里“不怎么样”的。小作者着重写了他在公共汽车上亲眼看到的一幕:被“扶”过一把的农村老太太,“放在口袋里”的三百元钱突然不见了。而扶老太太的人,正是作者“看”到的“花衬衫”。作者写到:“只见他一副不自在的样子,一只手伸进裤袋里,好像攥着什么,”“大家也像我一样,用鄙夷的眼光注视着他。”文章铺垫得如此真切。但最后“真像大白了”,老太太举着钱高喊,“我的钱找到了”,原来,是她刚才把钱塞在了包里,“记错了地方”。
小作者借车上乘客的议论,突出了主题,小作者完全是通过对一件小事的误会的发展过程描述而完成的。这是恰当运用误会法的效果。在运用误会法时,要使描写的事物入情入理,真实可信,才能真正吸引读者。当然,在解除一个误会时,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可以是直叙的,也可以一步一步加深,使文章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就会更引人入胜。
6、侧面描写范文
我10岁这天的姑姑
今天我是多么高兴!因为今天是我十岁的生日!我的父母都在部队,我跟姑姑一起生活。姑姑说10岁生日可是件大事,得好好庆祝一下。于是,我约了不少好朋友到家吃饭。一路上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今天的美味佳肴:“今天吃的菜有红烧大鲤鱼,还有新上市的椰汁和我姑姑亲手做的八宝饭。你们尝一尝那八宝饭,一定比街上卖的要好吃得多。”
回到家,只见大门紧闭,我连喊数声“ 我回来了”,却无人答应。今天怎么了?姑姑在厨房忙昏了头,没听见我的声音?于是,我又大声地喊,用力地敲门,可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可能姑姑正在烧菜,没来得及答应吧?我便用钥匙打开门,只见家里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小朋友们见这样,都说:“今天是不是你的生日呀?”说着,他们都回家去了。
我生气地把书包扔在地上,门也没关,就急急忙忙向姑姑工作的医院跑去。来到医院,只见姑姑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莫不是在这里举行生日舞会吧?我挤了进去,只见姑姑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呢!我气得大叫一声:“姑姑!姑姑!你怎么了?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吗?我们班的同学也来庆贺我的生日,你倒好,躺在这里闭目养神,太不像话了!”姑姑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手软软地伸了伸,又垂了下去。“哼,还不情愿说话呢!”我转身向门外走去。这时,只见院长王伯伯拎着生日蛋糕走过来,对我说:“晶晶,祝你生日快乐!”我一听愣了,王院长倒好,他知道我的生日,可偏偏该知道的人却忘了!王院长很快从人们的表情和议论中知道了刚才发生的事,他对我说:“晶晶,你要懂事。你姑姑为了抢救一个病人,在手术台上站了整整一天。那个病人脱离了危险,可你姑姑却晕倒在地上。你姑姑刚缓过气来的第一句话是叫我帮她买生日蛋糕,说是送给你的„„你快去给你姑姑认错去吧!”
听到这些话,我愣住了,转身扑到姑姑的怀上,叫了声“姑姑,„„”两行泪水禁不住流下来。姑姑抬手拍拍我的肩膀说:“乖孩子,不哭„„乖孩子,不哭„„
~~~~~~~~~~~~~~~~~~~~~~~~~
写作技巧:侧面描写。这篇文章写姑姑,不是写她早晨怎样上班,怎么来了危重病人怎样抢救,怎样讨论诊断,怎样做手术„„而是完全从侧面来写。但读完全文,一个好姑姑的形象丰满地站在我们面前。从侧面写人写事,也是记叙文的基本手法之一。
侧面描写小段:今天,小红不知有什么急事,竟然在走廊里跑起来。突然,前面闪出一名监督员,我心里一惊,坏了,小红指定被抓住了。果然,监督员堵住了小红,在追问情况。我快步走了过去,看到小红眼里流着泪水,我心想:小红呀,小红呀!老师强调多小遍了,不要违反校规,这下可怎么交待„„
7、双关法
范文《带路人》
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了朵朵雨花。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跑去。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人已经稀少了。我低头向前跑着,突然我和一个人撞了一下,我急忙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他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对不起,对不起!”我忙道歉。“噢,不要紧的。”在朦胧的雨雾中,只见他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上一双木然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他是个盲人,我心里很难受:“大伯,我扶您回去吧!”“谢谢你,小姑娘。”
我搀扶着他向前快步走着,我望着他那木然的眼睛,唉,真可怜。突然,我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板,我便嚷了起来:“谁把下水道板拿开了,也不放好,噢,大伯,您走这边,小心绊倒。”他迈了一步,又停下来,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一边说:“说不定还有人经过这里,会绊倒的。”他终于摸到了那块下水道板,小心翼翼地把它盖好,然后,他站了起来。伸手到口袋里摸手绢。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的手中。他说了些什么,我也没听见。我只见他那沾满泥水的手在那块洁白的手绢上擦着,我湿润的眼睛似乎亮了。我从他心灵的窗口,看见了他那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时时想着别人的心。
我感到,我浑身的血都在沸腾。雨仍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在通往回家的路上,我给他带了路;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这位盲人伯伯,却是我的带路人。
~写作特点:双关法。这篇习作,小作者写他在雨中撞见了一位盲人,在给这位老者带路时,自已被下水道板绊了一下,还提醒盲人伯伯要当心。这本来就是“关心别人”了。但小作者目睹了盲人伯伯停下来,把下水道板艰难地搬回原处。作者从他心灵深处的窗口,看到了那颗纯洁透亮的心。
文章结尾:“在通往回家的路上,我给他带了路,而在生活的道路上,他这位盲人伯伯,却是我的带路人。”就带路而言,表面是我给他带路,而实际上,正是这位盲人。
这《带路人》正是这样运用“双关”的习作。
“双关语”的运用,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故事中,使一个词语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层是具体的,表面的,一般的意思;另一层是暗含的,深层的、实际的意思。所谓的一语双关,意在言外。
双关语的运用,要注意语句的含意,要通俗、明确、不可牵强和晦涩。要使人读了以后,很快悟出这“双关语”的真正含义,从而得到教益。
“双关语”也可以用在叙事中,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你想,这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语双关,作者的含意就是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
8、视角独特的作文
贪吃的妈妈
我的妈妈今年三十六岁,是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娘。她中等身材,大大的嘴巴。妈妈很关心我,我也很爱妈妈。但妈妈做为大人,的确太贪吃了。最近,大姨妈从乡下来集市卖西瓜。前天,她叫妈妈去拿西瓜吃。妈妈一听,高兴极了,连生意也不做了,关上店铺就往那赶,到了那儿,东挑西挑地搬了一大筐回来。听说她在那就吃了一个,回到店铺又切开一个接着吃„„前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把她没吃完的西瓜数了数,一共13个。可今天起床,我朝桌子底下一看,啊?怎么只剩下5个了?唉,这两天晚上,只要我一闭上眼睛,就能听到妈妈那有滋有味地吃西瓜的声音„„记得今年春节时,妈妈买了一箱苹果,我可高兴了。但妈妈却每天饭前吃一个,饭后吃一个,晚上吃一个,闲着没事又吃一个。结果一箱苹果,我才吃5个,其余的全被妈妈吃了个精光。还有一袋柑橘,我也只吃了几个,剩下的也被妈妈承包了。妈妈吃苹果和时候,是一大口一大口地咬,一个大人拳头大的苹果,她三下二下就吃光了;还有柑橘,她一掰两半,一口就吃半个。亲爱的妈妈,我说你“贪吃”不冤吧?
~~~写作技巧:取材独特,视角新。文章叙述很生动。
※※※※※※※※※※※※※※※※※※※※※※※※※※※※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三十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我八岁那年夏天,我和同伴从卖瓜的老头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吃。“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了。“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子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声来。“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了!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送钱去!”后母那严厉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二毛钱扔了瓜,给卖瓜的老头送钱去。从此,无论别人多好的东西我都没动过心。
第二巴掌是我十岁那年,要过年了,父亲交给母亲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我看见后母把钱放在席子底下。“阿巧!”邻居二奶奶一大早叫开我家的门,气喘吁吁地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俺儿媳生孩子要上医院,你手头有钱没有?”“有。”我听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子跑。我赶紧把钱换了地方。妈妈没找着钱,二奶奶先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拿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的含意。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但吃住家里负担不了。“我不上学了,帮妈喂猪吧,求人借钱多难。”我吃饭时说。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我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懂事了,知道后母巴掌后面的教训才重要。
后母这三巴掌让我得到了亲生儿子的待遇,修正了我的错误,让我长大成人。
写人单项技巧
一、先写事,后小结。
1、例段:《周总理的睡衣》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老花眼镜安祥地坐在沙发上,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块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哪!
2、说明:小结句是对事例的概括和提炼,语言要简练,一般用一句话。
3、范文《老师秉烛夜批》
晚饭过后,家人都在安闲地看电视节目,只有李老师坐在另一间房子里为学生批改作文。李老师今年三十多岁,她戴着近视镜,把一摞五十多本的作文簿摆在眼前。她首先翻开第一本,逐字逐句地看着,不时地写着眉批,改着错字,圈圈点点。时钟伴随着她,滴答滴答地走着。夜深了,家人都睡了,只有李老师写字台上灯光还亮着。她批改作业多么认真啊!
4、小练笔:《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下班的铃声响过了,学校逐渐静下来了,只有四年组办公室的灯光还亮着,李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办公桌上摆着的一摞作文本,已经批了一多半了。只见她在作文本上圈圈点点,不时地皱着眉,一会又舒展开了,脸上露出微笑„„她批改作业多么认真啊!
二、全面介绍,突出重点。
1、例段:《爱迪生》:爱迪生是世界上闻名的科学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去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的实验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2、说明:全面介绍可以从身份、年龄、学历、职业、成就、家境等方面入手,但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选择有助于表达中心的内容来写。介绍时语言要简练。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要举例说明,写得具体一些,这样才能突出重点。
3、小练笔:《没架子的经理爸爸》我的爸爸是个大经理,今年三十九岁,高高的个子,四方脸,爱穿休闲服。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总是乐呵呵的。见谁都有热乎劲,不笑不说话。回到家,样样依着妈妈,洗衣、做饭不在话下,爸爸炒的菜甭提有多香了。
三、先总述,后分述。
1、例段:《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每天来到黄伯伯门前,他总是敲几下门,得到黄伯伯的许可后,才走进门去,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数学、语文,下午教他俄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很好。特务在旁边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和黄伯伯说话。特务不懂俄语,只好干着急。
2、说明:总述句要简练,一般用一句话。分述部分,要紧紧围绕总述句来写。
3、小练笔:《小红,真好》小红真好,因为她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小红在学校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班干部。回到家是妈妈的小帮手。放学以后常帮妈妈做家务活:八岁就会洗碗,九岁就能给家人洗小衣物,十岁的时候,她说自己长大了,扫地、收拾屋子,样样能干。
怎样写自己
写自己的方法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意角度:素描:从肖像写起《我的画像》
二、从名字谈起:文章一开头,就写自己的名字的来历。然后再展开来写。《我——国家》
三、从性格特点写起:以性格为主线,贯穿全文。《我是一个爱逞英雄的男孩》
四、欲扬先抑法介绍自己:可先写的一些缺点,然后再介绍自己的优点。《我是个丑女孩儿》
五、从雅号写起。从别人给起的外号写起。增加情趣。《我,大头蚊子》
六、悬念法。先设疑,结尾点题。《谁?》
七、综合叙述。全面介绍自己。《我是一个淘气的女孩儿》
八、通过几件事来写。《小小的我》
选材范围 ;
1、外貌描写;[描述],2、性格特点;[描述],3、爱好;[镜头],4、优点;[镜头],5缺点:[镜头]
2、文章结构:《谁?》
1、介绍自己的自然情况;
2、性格、特点、爱好;
3、优点;
4、结尾扣题。
不管从哪方面写,都要写出自己的特点来。方法只能是手段。
第七讲:写人记叙文的结构
一件事记人的一般结构范文
小蒙蒙
蒙蒙是我小舅的女儿。她从小就特别逗人喜爱,红扑扑的脸蛋,长长的眼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几年不见,看到小舅妈寄来的照片,小蒙蒙比以前更加可爱了,只不过那微笑里已略带一丝羞涩。去年暑期,妈妈把我带回了浙江老家,我终于又见到了可爱的小蒙蒙。小蒙蒙仍然穿着照片上的那件白色的上衣和粉红的背带裙子。平时她喜欢把很粗的辫子用发带蓬蓬松松地扎起来,走路时一颤一颤的,像蝴蝶似的,十分漂亮。邻居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她,左一个“小蒙蒙”,右一个“小蒙蒙”地叫着。每天都有几个固定的小朋友找上门来,同她一块玩“过家家”游戏。小蒙蒙的组织能力很强,她把几个小朋友找到一起,像学校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清理小区草坪上的“白色污染”。听小舅妈说,小区的管委会主任奶奶在会上还表扬过小蒙蒙爱护环境、做“小小志愿者”的事迹呢!有一次,我和小蒙蒙去她幼儿园“动物城堡”的路上,突然听到石栅栏那边传来“哇、哇”的声音,我俩好奇地跑了过去。只见她们班一位叫黄星的小朋友在吐。我想,可能是她早餐吃得不对劲儿了,或许是感冒了。见地面上脏兮兮的,我急忙捂着鼻子,对小蒙蒙说:“你快躲开!”可小蒙蒙并没有离开,她从兜里拿出手帕递过去,示意她擦一擦。在她的影响下,我也不嫌脏了,帮助黄星小朋友在水池边洗净了凉鞋,又和小蒙蒙把她送到幼儿园值班室老师那里„„暑假生活一眨眼就过去了,舅妈全家到站台为我们送行。临行前,小蒙蒙把一幅自己用绒线头粘贴的“江南水乡”画送给了我。现在,每当我展开这幅精致的手工画时,眼前就浮现小蒙蒙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儿,那眨动着长长睫毛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她正对我甜甜微笑„„
写作技巧:本篇文章是标准的写人的文章结构。
1、点出人物:通过描写人物外貌 ; [照片]
2、概括介绍人物 ;[见面后]
3、典型事例 ;[对比法]
4、总结全文。[回忆]
写人技巧:先概括后具体:
每当我孤单一个人时,就会想起一年前搬走的曾经和我朝夕相处的好伙伴小红。小红体质好,又喜欢运动,于是当了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你别看她平时是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可她却像男孩子一样爱打抱不平,我私下里叫她“侠女”。说起她爱打抱不平,我还真得感谢她呢!记得一个夏天的傍晚,天气十分闷热,我和小红一起去河里游泳。当时我还没有学会游泳,就拿着救生圈在浅水里学“狗跑”小红则一个鱼跃,在河里游来游去。正在这时,村里的几个“捣蛋鬼”也来了。他们虽然也不会游泳,却一个劲地朝我泼水。我只觉得那么多水扑面而来,弄得我睁不开眼睛,喘不过气来。我只得拼命大叫,可是那几个该死的男孩子却仍然幸灾乐祸地一边泼水,一边大笑。“住手”突然传来一声喝叫。我睁开眼睛一看,见小红游了过来。只见她怒目圆睁,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我知道她是“侠女”性子又上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小红一下子抓住了其中两个人的胳膊,厉声叫道:“为什么欺负我们女同学?今天我让你们尝尝水的滋味!”说着,她使劲用手按住两个人的脑袋,拼命往水中压。那两个小鬼又叫爹又叫娘地向她讨饶,他们几个伙伴也吓得目瞪口呆,刚才的神气劲早跑到九霄云外了。小红见他们这个样子,才松手说:“你们下次还敢欺负我们女同学吗?”那几个“捣蛋鬼”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小红这才露出了胜利的微笑。我紧紧地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说:“今天多亏你了!”小红却毫不在乎地摇了摇头。唉,可惜我这位“侠女”朋友已经转学一年多了,我真想念她呀!
写作特点:
1、先概括:小红体质好,又喜欢运动;当了体育委员;平时是个文文静静的女孩子;可她却像男孩子一样爱打抱不平。
2、后具体:记叙一件在游泳时,帮小红赶走欺负她的男孩子的事。
《我 的 爸 爸》我的爸爸是个热心肠的人。邻居家的下水道堵了,他去帮人家掏;别人家的电器坏了,他去帮人家修。爸爸早就答应带我去到街上玩,那天,是爸爸的公休日,一大早我就准备好了,爸爸也推出了自行车。刚想走,突然听到有人喊:“丽君,叫你爸爸等一等,我们家的电冰箱坏了,帮我们修一修吧!”回头一看,原来是邻居王奶奶。爸爸听了说:“好,你等一等,我去拿工具。”王奶奶听了,高兴地说:“我在家等你!”我拉拉爸爸的衣襟说:“你不是说好了带我到街上去吗?少管这些闲事啦!”邻居家有困难总得帮帮忙吧。像你妈妈那次病了我又不在家,不是王奶奶来照顾你妈妈吗?”爸爸毫不犹豫地把车子调了一下头,推进了家,就去忙东忙西地找工具。我虽说不高兴,也只好跟随爸爸去了王奶奶家。到了王奶奶家,爸爸二话没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冰箱的后盖,开始找毛病,因为天气热,爸爸头上的汗珠啪嗒啪嗒地掉下来,他也顾不上擦。毛病终于找到了。他一会把这拧拧,一会把那夹夹。不多时,就把冰箱修好了。这时,王奶奶倒了一杯茶,还拿了50元钱给爸爸。爸爸说什么也不要钱。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您帮助人家修冰箱,又不拿钱,图个啥呀?”爸爸皱着眉头说:“刚才不是说了吗,邻居家有困难,我们就得帮助他们。”爸爸不善言谈,但他爱动脑筋,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变叙写法范文
《我敬佩的张阿姨》
[
插叙
]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县“十佳文明青年”张丽丽阿姨走上主席台,为我们做报告。咦,这位阿姨好面熟,不正是令我难忘的那位阿姨吗?那是五月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气炎热,我跟妈妈坐汽车到乡下大舅家玩。在我前面坐着一位梳着短发,穿着粉红色衬衫的阿姨。我对妈妈说:“阿姨这件衣服真漂亮。”阿姨转过身向我点头微笑。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盘旋,颠得很厉害。一会儿,我头晕目眩,想呕吐。我正要转向车窗方向,突然,忍不住“哇”的一声,脏物吐在前面阿姨漂亮的衬衫上。我想,完了,一定要被臭骂一顿。妈妈急忙用手帕一边给阿姨擦衣服,一边对阿姨说:“对不起,对不起„„”那位阿姨脱下脏衬衫,从提袋里取出件褪色的衬衫穿上,笑着说:“小孩子晕车呕吐,又不是故意的,没关系。”说完,又从提袋里拿出两粒晕车药给我服。妈妈连声说:“谢谢!谢谢!”我服了晕车药,感觉好多了。阿姨问我:“小弟弟,现在舒服一点了吗?”我点点头。她又从提袋里取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给我吃。我望着慈祥的阿姨,看看手中的苹果,心里想:多好的阿姨!车上的人都向她投来了赞佩的目光。车到站了,大家下车了,我向阿姨敬了一个队礼。望着阿姨远去的背影,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今天来做报告的正是张丽丽阿姨,她的动人事迹博得一阵阵掌声。我手拍得更响,更敬佩这位阿姨„„
写作技巧:先介绍“十佳青年”张阿姨走上主席台上做报告的场面;然后插叙和张阿姨认识的经过;最后写报告结束后更加敬佩张阿姨。
补叙
星期日上午,慧慧来到我家,一进门,摆在床头的那本《中小学作文教学》杂志便把她吸引住了。她三步并做两步走上前去,双手捧着杂志翻了又翻,赞不绝口地说:“这本书真好,内容真丰富。”说完便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看起来。“当,当”时钟敲了12下,慧慧像从梦中醒过来一样,她有点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丽娜,这本杂志能借我带回家看吗?”我看她那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爽快地答应了。我对她说:“这本书是别人的,明天早晨我还要还人家呢。”“我今天晚上一定还给你。”慧慧一边回答,一边拿着杂志跨出了大门。夜幕降临了,还不见慧慧的影子,我惦记着明天还别人杂志,焦急地等待她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七点、九点、九点半、还不见慧慧来,这是怎么回事?我不由得生气了,哼!慧慧说话不算数,也许把杂志弄坏了,不好意思还了呢!唉!这时,一道道闪电划破了夜空,轰隆隆的雷声震耳欲聋,紧接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忙起身关窗户,又躺在床上想来想去。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忙跑过去开门。啊!是满身雨水的慧慧!“对不起,我来晚了„„”原来,慧慧今天下午参加学校的排练,很晚才回家,可心里还记着还杂志的事。
型事例的细节描写
范文《捏糖人的老艺人》
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个捏糖人的老人,.老人面前的稻草把子上插着一些糖人,有孙悟空、鲤鱼跳龙门、兔子拜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老人的手又粗又大,上面长满了老茧,就像一个小耙子。只见老人用手挖了一点儿糖稀,抖了抖,那糖稀像细丝一样往下淌。这时,老人动作敏捷,不一会儿就捏出一个鸟头,接着捏出一对翅膀,然后又捏出尾巴、身子、腿脚。最后,他又熟练地取出一颗涂了颜色的豆子,加上一点热糖稀,嵌在眼睛部位,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用竹棒蘸上点热糖稀粘住成品,一只别有情趣的凤凰就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时,传来了一片啧啧的称赞声:“老人的手真巧。
写作技巧:一件事记人时,要把典型事例写得详细一些,才能使文章生动。本文用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艺人形象。语文生动,比喻贴切。
※ 《 我们班的花木兰》
你看,我们班的“花木兰”——语文科代表唐静又要检查杨小波的作业了。这个杨小波呀,除了懒,还向来不把女生当回事。这下子可有“好戏”看了。只见杨小波嬉皮笑脸地说:“不检查,行吗?反正我做了。”“不行,这是我的责任!”唐静一本正经地说。“一会再看吧!”说完,杨小波就要往外走。唐静一把抓住他,“不行!现在就看!”杨小波只好又回到座位上,却没有拿出作业本。“真金不怕红炉火。你要是做了就拿出来吧!”“在书包里,你自己拿吧!”杨小波以为唐静不敢拿他书包。可出乎意料,唐静一把扯过了他的书包找起来。杨小波一看,慌忙去抢,可唐静手快,早已抽出了作业本。只见里面空白一片。“你的作业呢?”唐静声音不大,可是一字一顿,强劲有力。“我„„我做在另一个作业本上,留在家里了。”“哼,你这个借口已经用过多少遍了,烦不烦!你信不信,现在就把你的表现写到学校的批评栏里去。”杨小波知道她有这个权力,而且说到做到,只好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我,我还„„还没有„„做完。”“那还不快做!”你说,就她这作风和态度,换了你,你能不老老实实把作业补上吗?唐静——我们班名副其实的“花木兰”!
先概括后具体写法范文 《我的记者爸爸》
我的老爸是一名集电视摄像、新闻摄影、文字采编于一身的记者,曾创下年发稿846篇的记录。他中等身材,脸略呈国字型,瘦且多褶,咧嘴时,褶皱奇多,因此好认。他行色匆匆,也许肩扛摄像机,也许身挎摄影包,脖挂照相机,总是出现在热闹的场合。说不定哪一天,你也许会见到我那位为了新闻事业敢于玩命的老爸。记得一个星期日,老爸原本答应带我去汀江漂流的,可临时接到一个电话,是美国朋友柯利思从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来的。约他去梅花山寻找华南虎。他不顾我的哭闹,装好器材,乘着汽车出发了。由于走得急,他忘了吃饭。到了那,老爸从小卖铺买来饼干,就着路边的天然矿泉水,一边吃,一边喝。他们步行近四个小时,在丛林莽原中寻找虎踪,老爸拍了两个多胶卷。兴头上偏偏下起了小雨,老爸只好在伞下继续拍摄。这次寻找华南虎的任务很艰巨,经过艰苦奋战,我老爸写出了七条新闻。其中,有两条被《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另一篇纪实散文〈寻找华南虎〉被全国40多家报刊、电台竞相转载、播发,并获得〈中国林业报〉“记者特别行动”二等奖。我的老爸就是这么一位爱岗敬业的记者,我为有这样的老爸而骄傲。
写作技巧:先全面介绍老爸的外貌特征、工作性质、工作业绩等。然后具体叙述一件跟踪华南虎的事。可看出层次清晰:
1、整体描述,2、典型事例,3、总结全文。
※《 “傻”爷爷》
“傻”爷爷叫张老石,今年七十来岁,他为人憨厚,舍己为公,被人称为“傻”爷爷。前不久,供电局要在我村附近架高压线。几个电工从汽车上推下三个磨盘似的铝线磙,可这时天快黑了,谁来看呢?电工们发愁了。“傻”爷爷自告奋勇地答应前来看电线。电工们走后,“傻”爷爷连忙回家告诉老伴儿,抱起被子,连晚饭也没吃就走了。深夜,天特别冷,“傻”爷爷披着被子,围着线磙来回地转,就这样,“傻”爷爷看护了一夜,一直等到电工来上班。当电工付给“傻”爷爷报酬时,他生气地说:“不要。”连钱都没摸一下,扭头就走了。多可敬的爷爷呀!
多件事一品质,祥一略几的写法
范文《爱哭鼻子的姐姐》
我有一个爱哭鼻子的姐姐。在我还小的时候,有时姐姐身上爬个小虫子,她就会吓得哇哇大哭。还得我给她抓下来,再哄她不哭。
当我们都成为小学生的时候,姐姐哭的事件不断发生。本子、笔不见了,哭;体育不达标,哭;考试不得第一,哭„„说也怪,姐姐的哭还管用。当她哭完之后,本子、笔不丢了,体育达标了,考试次次都第一。在小学升初中时,姐姐中了全镇毕业生的“状元。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却因为舍不得离不开校园和老师而抽泣起来。这回,你知道了吧,我姐姐就是这样的一个爱哭鼻子的人,她在哭声中清醒,在哭声中成长。
写作特点:
1、略写:身上抓虫子; 丢本; 体育不达标 ;考试不得第一。
2、详写:小学升初中
《 我的父亲 》
我的父亲是一家工厂的普通工人,他每天早出晚归,总是很忙很忙。
有一段时间,工厂里任务很紧,爸爸每天都得加班,一连多少天,我都难得见他一面。一天,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刚刚端起饭碗吃饭,一个工友匆匆赶来,说是机器出了毛病,让他去看看。他二话没说,放下饭碗就走,那天晚上他回家时,我已经睡着了。可是第二天早晨我醒来时,他又到工厂去了。我真为爸爸担心,怕他会累垮。果然不出所料,不久,父亲病倒了,可他躺在床上,嘴里还唠叨着工厂的事。说来还真巧,他刚说到工厂的事,工友又来了。父亲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走了。直到晚上才回家。父亲到家时,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我连忙把他扶上床休息,责怪他不该这样辛苦自己。父亲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头说:“孩子,如果工厂的效益不好,下岗的人会越来越多,只有把生产搞上去了,工友们才能保住饭碗。”父亲还给我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谈话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对我来说,却将终身受益。
我要学习父亲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长大了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写作特点:多件事,一品质。第一件事略写,第二件事详写。
线索式结构
她赶紧擦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第二天早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脸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写作特点:线索式结构:线索是题材的脉络《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以擦火柴为线索:
1、第一次擦火柴:寒冷——火炉;
2、第二次擦火柴:饥饿——烤鹅;
3、第三次擦火柴:痛苦——圣诞树;
4、第四次擦火柴:孤独——奶奶;
5、点燃一把火柴:死亡——带着美丽的梦想跟奶奶走了
※※※※※※※※※※※※※※※※※※※※※※※※※※※※※※※※※※
习作:老师的目光
要求:以老师的目光为线索,按片断
一、片断
二、片断三,为小标题,补写几个镜头。
一、材料:
1、《开头》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2、《结尾》:老师的目光,时刻在教育着我们。老师的眼睛是闪烁智慧光芒的星星。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灯!
二、习作指导:
1、对老师的目光有几种感觉:{1}、害怕:错事 ——严厉目光;{2}、高兴:表扬 ——和善、赞扬的目光;{3}、力量:做事之前的鼓励、信任的目光。
三、例段:片断一: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见同学们“沙沙”写字的声音和老师沉重而又缓慢的踱步声。我们正在进行英语考试。卷子很简单,我很快做完了。突然,同座向我发出了“信号”,我回头看见老师离我还很远,便毫无顾虑地把卷子移了过去,作贼总是心虚,当我再次回头,一双眼睛,一双严厉的眼睛正射出两道利剑似的光,我的脸发烧了。赶紧,我把卷子抽回来。老师的目光多吓人啊!
并列式结构
范文《球迷哥哥》
哥哥什么都让着我,惟独看电视他毫不相让。只要电视台转播球赛,他非看不可。而我对球赛一点也不感兴趣,想拨过来看动画片或儿童片什么的,两人准得闹矛盾。最后只好由爸妈来做裁判,“你这么大,让妹妹一回。”爸爸总是向着我。“哼,她也不小了,我为什么总迁就她!”哥哥气鼓鼓地,满脸不高兴,却也没办法,直埋怨电视台安排节目总撞车。后来爸爸从国外带回一台大电视,放在大屋里,原来那台电视就归哥哥了,我和哥哥之间的“电视纠纷”才算解决了。虽然说各人看个人的节目,有时也少不了受哥哥的干扰。有一次,我在大屋里看蓝精灵大战戈戈乌,忽听哥哥的小屋里传出炸雷似的喊声:“进了!”接着又是一阵跺脚声。在厨房做饭的妈妈使劲敲门:“疯子似的,小心楼下对你有意见!”可是里边一点反映也没有。过了一会,哥哥推开门,像发布新闻似地向全家宣布:“中国队二比一胜沙特队,太棒了!”又走过来神秘地对我说:“老妹子,麦超打得最来劲,刚才两个进球都是他攻进去的。”说完,又缠着妈妈给钱买可乐庆祝一番。爸爸给他五元钱,他接过来撒腿就跑下楼去了。平时,爸妈给他的零花钱,他很少买吃的,几乎都用来买体育方面的书报、杂志什么的。在他的书架上,有他买的《足球之迷》、《普拉帝尼的足球生涯》、《我的执教之道》、等许多好书。《新体育》,这些年差不多每期都买,我数了数,共有五十六本。还有《足球》、《球迷》什么的。星期日打扫房间,妈妈催促哥哥:“还不把你那堆破烂卖了,卖的钱归你。”哥哥忙说:“别卖,别卖,我还要看呢。”哥哥爱看球也爱踢球。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就是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了。上中学,他除了把门外,还踢中锋、边锋。两年前考上了中专,又爱上了篮球、排球。今年他17岁了,身高一米八四,比爸爸高出一头,用他评论外国球员的话来说,他也是“人高马大”。星期日,他穿上红色运动服、白球鞋去比赛,可神气啦!今年夏天,哥哥加入了市球迷协会,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都到体育场活动。不久,沈阳举行争夺世界杯出线权的一场足球赛,球迷协会组织一些会员去观战,当啦啦队。哥哥找几个同学用红布做了“中国必胜”的横幅,准备请几天假去沈阳。期末快到了,爸妈没有同意。他为这事好几天闷闷不乐。后来,他对我说:“是我不对,快考试了,总不能为球而影响功课呀。”一个星期后,爸爸的一位朋友从沈阳带回一个足球,上面有中国足球队员的名字,送给哥哥。多么珍贵的礼物呀!哥哥乐得一蹦三尺高!他欣赏半天,用塑料袋包好,放进玻璃橱里。我说:“我还没有仔细看呢。”不由分说,就抢过来,边看边念:“麦超、贾秀权、马林、段举„„”哥哥急了说:“别让汗手把上面的名字抹了„„”哥哥迷上了球,据他说,“球龄”也已有七八年了,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现在他是他们班的班长了,上个月还被批准加入共青团。
文章结构特点:并列式文章结构:
1、看球赛;
2、看体育杂志;
3、爱踢球;
4、爱球不误学习。
总分式结构
范文《王老师的“嗯” 》
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嗯”。他的“嗯”里面含意可丰富了。
记得刚开学不久,我的“游戏机瘾”又犯了。趁午餐后的那一会时间,我溜进了游戏厅。当我从游戏厅走出来的时候,正巧被王老师看见了。王老师脸一沉,剑一样的目光在我脸上扫了一下,接着“嗯”了一声。声音虽然不高,却把我吓坏了。我好长时间也不敢想打游戏机的事了。那天考试,我有一道题不会做,呆在那儿。王老师看见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就走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嗯”特别熟悉,仔细一想,终于想出了答案。老师在讲这道题的时候不也这样“嗯”过一声吗?李老师家买了一车煤球,我约了几个小伙伴去帮助他搬。当时天还热着呢!搬了一会,我们几个都抹成了“大花脸”。这一切又被王老师看见了,他眉毛向上一扬,“嗯”了一声,也和我们一起干了起来。我们几个搬得更起劲了
听惯了王老师的“嗯”我觉得又亲切又有味儿。我想,王老师看了这篇作文,恐怕还会“嗯”,可那“嗯”又会是什么意思呢?
文章结构特点:[总——分——总]总述: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嗯”。他的“嗯”里可丰富了。分述:
1、批评我打游戏机;
2、启发我思考;
3、表扬我们爱劳动。总结:老师的“嗯”又亲切又有味。
※
《 淘气大王》
他一向有两副嘴脸,名堂可多了。在老师面前,他显得很斯文,连说话也不敢大声。可老师一走,那可不得了,他非把教室弄得天翻地覆不可。你看,他不是动动同桌的文具盒,就是摸摸人家的笔,嘴里还嘟嘟地叫着,屁股老也坐不稳,扭来扭去的,搅得前后左右的同学鸡犬不宁有一天,下午第二节课,老师开会,叫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写作业。老师一走,他就开始“大闹天宫”了。他先是抓起前面女同学头上的几根头发,用力一扯,然后拿起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那位女同学疼得惊叫起来:“是谁拔我的头发?”他却连头也不抬,装作认真做作业的样子。周围的同学也不敢吭声。一会儿,教室里又安静了,他于是又开始了他的恶作剧。他捡了一块小石头向第一组的一位男同学投去,然后一本正经地看起书来。那位同学被打得疼了,便转身责怪后面的同学,两人争吵起来,他却把头转向另一边,偷偷地笑了。好不容易教室又恢复了平静。这时,他又开始了新的行动。这次他悄悄地用透明胶把纸条贴在前面另一位同学的衣服上了。下课铃响了,那位同学站了起来,后面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那位同学还莫明其妙地看看别人,然后走出教室„„
这就是我们班调皮的他。你看,远远地看见老师来了,他便靠墙站着,装出一副老实相来。
线索式结构
范文《张老师的眼睛》
我们的语文老师姓张,中等身材,衣着朴素,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子发,弯弯的浓眉下闪着一双“福尔摩斯”式的明亮的大眼睛。上课时,谁做小动作什么的,准逃不过这双眼睛。
就说那一次吧,我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5元钱买了一把尺子,爱不释手。上语文课时,忍不住偷偷地玩了起来。还自作聪明地想用语文书挡住老师的视线。正当我忘乎所以地进行“地下娱乐”时,同桌用力捅了我一下,我一抬头,发现张老师已站在我身边。我顿时满脸发烫,慌慌张张地把尺子放进抽屉里,再用手捂紧,心想:惨喽!惨喽!尺子被没收,还得挨批丢脸。唉——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身体不由自主地想站起来,准备挨训。哪知老师只是轻轻地伸出她的左手,在我的头上轻轻地按了按,再用眼神儿提醒了一下,便轻轻地转过身去,继续讲课了。多理解人的老师啊!从那以后,每当我要搞小动作时,一想起老师那双眼睛,就会打消那“非法”的念头。
记得还有一次,上完课,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去厕所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被磕了一下,痛得我直吸冷气。回到教室时,为了不被嘲笑,我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的样子,慢慢地往回走。恰巧,迎面碰上了张老师。她只看了我一眼,立刻发现了问题就问我:“韦希,摔了吧?伤着哪没有?”她把我扶回到座位于上,给我揉被磕的地方,一边对我说:“记住,以后要小心啊。”再看她的眼睛,那里面充满了慈爱。
啊,张老师的那双眼睛,让我永远难以忘怀表的眼睛。
写作特点:本文以眼睛为线索写了两件事:
1、发现我上课搞小动作,用眼神示意我要认真听讲;
2、发现我的腿磕了,扶我回座,还给我揉。眼神里充满了慈爱。
《 他,转学了
》
走在没有冯天陪伴的放学路上,我的心里空落落的。
冯天,他谈不上是我的好朋友,但好歹也是个朋友。他在我们学校的时候,每逢打球,我总爱讽刺他“赢了像个龙,输了像条虫”。有时,他找机会和我摔一跤,让我当众出丑。现在他转学了,我还真后悔没跟他讨个纪念。说实在的,我们大家都不舍得他走,包括那些平日骂他“死乌龟”的女生,也包括我们这些与他共过患难、红过脸的“哥们儿”。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自由组合演唱小组,我们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围坐在冯天以前的座位边。推选组长时,我说:“我推选冯天!同意的举手。”“他转学了。”不知谁说。我这才注意到他空着的座位。后来我当上了组长,但我不会忘记冯天带领我们创下的辉煌。冯天转学了,这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从开学到现在的一个多星期里,不知有多少同学在议论着“冯天走了”。我会无缘无故地看一眼冯天的座位。他是我同窗五年的老同学。他转学了,走得很匆忙,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他唯一留下的那张雏鹰证章卡还贴在教室的后墙上。徐涛小心地把它揭下来,收藏好。“哦,冯天,我的朋友!”我第一次这么说,可是冯天已经不在我的身边了。
写作特点:以感情为线索
时间式结构
范文《我的父亲》
我从小就死了母亲,是父亲把我拉扯大的。因此,父亲是最疼我的人。我也从心底里爱着父亲。小时候,我家生活很困难,爸爸是种田的,他一个人要养活一家六口人。爸爸非常勤俭节约,但他对我学习上需要的东西总是尽量满足。有一次,爸爸对我说:“孩子,今天咱俩去赶集,顺便给你买些东西。”我听了,真是心花怒放!来到集市上,人可真多,到处是摆摊的:有的卖铅笔,有的卖花布,还有的卖香甜可口的食品„„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走进一家商店,嗬!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只听见:“买这枝钢笔。”“给一元六毛四。”“这个要多少钱?”„„玻璃橱窗里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哎,一支三用的圆规闪闪发光!我对爸爸说:“爸爸,数学要学圆了,买一支圆规吧!”“好!同志,这个圆规多少钱?”“五元钱。”“啊?”爸爸张大了嘴,望着圆规发愣。我一看,料定圆规泡汤了,垂头丧气地转身想退出去。爸爸一把拉住我:“我钱不多了,爸爸买烟的钱给你买圆规。”买好了圆规,我拿着,摸了又摸,感到无比甜蜜。从那以后我更爱爸爸了。爸爸在田里流着汗干活,我把水壶拎到田边,把水倒进碗里端给爸喝,替爸爸擦汗;爸爸劳动回来,我第一件事就是搬椅子,放在门前的那棵大柏树下,拉着爸爸坐下,然后递上烟袋,让爸爸叭哒叭哒吸上几口烟。前年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孩子,咱农民祖祖辈辈锄耙种田,够苦的。用机器种田,多好啊!我准备把你送到上海叔叔家去,在上海念书,多学点知识,到时候回来建设咱家乡。啊?”“嗯。”几天后,爸爸带我到上海,又怕我陌生,陪我住了几日。要回乡了,我送爸爸去火车站。路上,我想到要和爸爸分别了,心中阵阵发酸,泪痕满面,爸爸停下来。擦去我的泪水,深情地说:“孩子啊,你要好好学习,别忘了,我等你回来„„”“嗯,我一定听您老的话„„”我哽咽着,泪水连成了线,流下来。如今,我已读六年级了,只要考到好成绩,就马上写信给爸爸。写着,写着,我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爸爸坐在床上高兴地读我的信,把我的奖状、成绩册看了又看„„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1、小时候;
2、前年暑假的一天;
3、几天后;
4、如今。
多事多品质范文先概括后总结写法
我家的“老顽童”今年67岁,他的头顶光秃秃的,两鬓稍有几根白发,光一照头顶铮亮铮亮的,像扣着一个舀水的瓢。{
}走起路来,双手放在背后,挺着肚子,像个弥勒佛。外公喜欢和我们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玩。,经常给我们讲故事,陪我们做游戏。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老顽童”。
外公讲的故事可吸引人了。他能把故事情节惟妙惟肖地叙述表演出来。有一次,外公给我们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当讲到马良在墙上画了一个大公鸡,大公鸡活了,从墙上跳下来时,外公就学着大公鸡的样子,伸长脖子,“喔喔”地叫起来。{
}惹得我们哈哈大笑。当他讲到可恶的贪官抓到马良时,他又张牙舞爪,哇哇乱叫,一副凶巴巴的样子„„仿佛他就是故事里的那个凶神恶煞似的贪官。大家都听得入迷了。外公不仅故事讲得好,棋艺也不错。有一回,我找来了两个小伙伴,一起向他“挑战”。外公瞟了我们一眼,笑呵呵地说:“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来吧!”{
}外公先走了一个“横炮”,想试探军情。我们商量了一会,走了个“马”„„外公见事不妙,他用手摸着光头,狡诈地向我挤了一下眼,装作要输的样子,实际他用了一个“调虎离山”之计,把我们的视线移开,他再走“车”,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唉,反正横也是死,竖也是死,何不同他的“兵”同归于尽呢?„„{
}姜还是老的辣,外公三两下就把我们打得片甲不留。我们三个小孩子和他大战三局,结果我们以0:3败下阵来。输得心服口服。外公好像不把自己当成个老人,整天和我们嘻嘻哈哈,玩玩闹闹的,连外婆都说他是个“老顽童”。
结构特点:先概括,后具体。先概括介绍外公“老顽童”的外表形象和性格特点。然后,具体写了外公的两件典型事例。最后,总结全文。
写前训练:读完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类描写,选择后填在括号里。(1)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心理活动描写
多事多品质并列式文章结构
(二)“怎么了?”爸爸问他。“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有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爸爸跑回伯父家里,不一会,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着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出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回家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给他,叫他在家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有点麻木了。我想,天这么冷,那个车夫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跑呢?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详细给我详细地给我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那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伯父去世以后,我见到他处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有时候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
文章结构特点:并列式:多件事多品质:1 爱读书——学习认真;2碰壁——社会黑暗;3救助车夫——关心劳动人民;4 关心女佣——心里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多事多品质并列式文章结构
(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 就是伯父,跟别人的伯父人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差异了,为什么伯父受到那么多人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样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着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身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
“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地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不远的时候,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有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
第二篇:让人物鲜活起来
让人物鲜活起来
写人记叙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占较大比重,尤以小学高段最多,其中名人故事类课文更是这些文章的重中之重。纵观这些课文,大部分以记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和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把主人公身上优良的精神品质揭示出来。教学这类文章时,到底如何“认识”人物,是我们教学的重点。经过笔者多次的教学实践,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着力,才能让这些尘封于特定时代的人物形象真正鲜活起来,才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以升华。
一、研读数据,体悟品质
列举数据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一大写作特色。为了突出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课文以具体的数据加以佐证,让读者感受到蕴含其中的艰辛。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据来凸显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道“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4万字……
这些数据犹如一盏盏明灯清晰地告诉人们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如何让学生发现并关注这些数据,读出谈迁的伟大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数据让学生读深、读透,读出精神、读出感动。请看以下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从哪些语句中能发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我从“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的对比中发现他的不容易。
师:你知道一百多里路大概有多远吗?(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回答)
师:正常人一小时走10里路,从我们学校到刘老庄仅仅六十多里,才相当于谈迁所走路程的一半,一百多里路不吃不喝也要走十几个小时啊!而谈迁仅仅因为这一点史料就走这么远,《国榷》400多万字啊,你想想谈迁又会走多远呢?再读读这句话,从这一百多里你还能读出什么?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迁仍然咬牙坚持着,这不仅是一个个简单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深刻体会到谈迁的品质,看到了一个为了编写《国榷》呕心沥血的谈迁。
师:你们觉得这组数据用得好吗?
生:这组数字用得真是好啊,通过这些数据我们更加体会到谈迁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师:(小结)文中像这样的数据还有很多,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关注这些数据,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后我们在写人物时,如果也能像作者这样巧用数据,定能带来更好地表达效果。
笔者以为这样教学,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到主人公高大的人物形象,同时还习得了文章的言语密码,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地,才是高年段学生最需要的!
二、品读语言,感悟精神
写人物类文章较常采用语言刻画人物,基本上每一篇写人文章都有人物语言的描写,像《半截蜡烛》、《鞋匠的儿子》、《李时珍夜宿古寺》等,都是通过语言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俗话说“言由心生”,怎样从看似平淡的语言读出深刻的内涵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品读方法。以《半截蜡烛》一课为例,全文语言描写只有三处,但细细品读,却能读出丰富内涵。伯诺德夫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杰克──“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娇声地说:“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很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在关键时刻,伯诺德夫人沉着冷静,想通过暗示敌人用更亮的灯来代替不亮的蜡烛,从而借机吹熄蜡烛,但没成功,可见伯诺德夫人的机智、镇定。杰克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急中生智,以抱柴生火为由,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想走,依然没能成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情况已万分危急,保护蜡烛的重任落到了小小的杰奎琳身上。她娇声娇气地语言,毫无破绽地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这一家三人的语言,虽然语句不多,而且看似平常,细读之下,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如在感悟杰奎琳人物形象时,我引导学生关注杰奎琳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她的内心到底怎么想的?我把教学点预设在“娇声”、“灯”这两处,对于杰奎琳为什么要“娇声”地说,学生都能够发现,这样更能博得德国军官的好感,容易实现目标,但对后一处,杰奎琳明明想端走的是蜡烛,而她却跟德国人说:“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学生往往发现不了。她明明拿走的是蜡烛,却说的是“灯”,这一处的细节是她说错还是作者不小心写错,抑或是她有意为之,她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通过这层层剥茧式的追问,学生对人物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学生以后再品读人物语言,一定会反复揣摩、细细品味,从语言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想法,从而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同样,人物的动作、神态也都能活灵活现地刻画人物,不仅需要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细腻的心,还应像上文那样教给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从而让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
三、烘托环境,体会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为了凸显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地可贵品质,有两处环境的描写,都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情感的作用。如课文第四段对李时珍留宿的古寺的破败描写很详细,如“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厚厚的蜘蛛网”等,这些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古寺的破败,很好地烘托了李时珍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吃苦的可贵品质。同样课文最后一段“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时环境的阴森恐怖,从而感受李时珍的不怕吃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探寻作者的写作奥秘: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要把古寺的破败、寺外的环境描写得这样详细?学生经过点拨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如果再能进行相似的读写练习,学生定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时只有把握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作者独特写作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与伟人心灵对话的同时,又习得文章的言语密码,真正发挥此类文本的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第三篇:让人物鲜活起来 说课稿
《盘“活”你笔下的人物形象——肖像篇》
说课稿
千口乡初级中学 齐瑞刚
一、说教学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同时也说明了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通过几次作文训练,我发现我的这两个班的学生,虽然已上七年级,但写人物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写得不够生动、具体,就是说描写不过关。所以这节课的人物外貌描写,我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究竟什么是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进行人物外貌描写?有没有什么规律?这些光靠概念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些能够实际操作的方法和要领,不然,就是强调一百遍“要注重描写”学生恐怕也不会描写。设计意图: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中学作文应以课文为范例,学生依此为样,联系自己的种种实际做出文章来。如此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我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肖像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设为学习重点,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节的学习难点。
作文训练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归纳——动笔训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以“乐享”为理念,以欣赏、探究、生成为模式,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渐渐理解什么是人物肖像描写,并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说教学流程
教学课题《让 人 物 鲜 活 起 来—肖像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明确什么是外貌描写以及外貌描写的作用;掌握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
②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2)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材料展示——学生探究讨论——总结归纳——动笔训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以“乐享”为理念,以欣赏、探究、生成为模式,引导学生从课文材料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渐渐理解什么是人物肖像描写,并以总结出来的规律指导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描写的要点,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主要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乐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主动完成教学目标。
一、欣赏
欣赏葛优的肖像描写、照片导入此课的教学课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是人物的貌特(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二、探究
1、准备葛优的一组照片及探究材料,让学生明白掌握外貌描写的要点。
他平时嘴巴就合得不是很紧,稍微一笑,上面的两颗大门牙就会跳出来,让人想到兔子。那两片白白的牙齿似乎在告诉人们他又将有妙语让你捧腹。
最近他那招牌式的,闪闪发光的,不长毛的聪明脑袋经常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露着那两片智慧的大门牙,一脸神秘地用他那略显沙哑的声音对观众说:“神州行,我看行!”
2、学生自行探究班主任描写片段,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请同学们认真读下面两个外貌描写的片段,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物外貌描写应该包括外貌的哪些方面?
②这两个片段描写你觉得哪个写得更好?好在哪里
3、听快书,品人貌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中关于英雄武松外貌的描写。
只看武松,身子高大一丈二,膀子扎开有力量,脑袋瓜子赛柳斗,两眼一瞪像铃铛。胳膊好像房上檩(lǐn),皮锤一攥(zuàn)像铁夯(hāng),巴掌一伸簸箕大,手指头拨拨楞楞棒槌(chuí)长!
这段快书和刚才第二个片段相比,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段快书中对武松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准确地比喻和适度的夸张更生动的再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突出了武松“高大威猛”的英雄形象。
4、看下面这个片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根据片段中人物现在的外貌想一想,他现在是一个什么人?
“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的脸,“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 的手,这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真实写照。
5、判断下面这个片段中人物的身份、地位。
那位穿得阔绰(chuò)。瓢似的大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中溜个子,挺大的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三、方法总结
抓住外貌特征 运用修辞手法 反映身份地位 彰显性格心理
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②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要讲究一定的顺序 ④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四、写作训练:认真观察,抓住特征,描写下面图中人物的外貌,要求通过外貌反映出她的内心,不少于50字。
希望之星苏明娟
五、作业
运用今天所学的写作方法,描写咱们班一位你熟悉的同学的外貌,不少于100字。
第四篇:《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
《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教学目标:
一、写人要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突出人物性格。
二、通过几种描写手法来写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三、写人和写事密切相关,通过写事来展现人物特点。
作文过程:
欣赏学生的作文片断,学生从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上评价。
只听“啪”的一声,我怒气冲冲的含着泪摔门而去,门口的花瓶,也因为这惊天动地的响声而摇摇欲坠。屋子里妈妈高声吼道:“呵,长本事了啊!自己错了,说说你还不乐意了?你走,走。”也许因为面子,也许是因为愤怒,我竟捂着耳朵头也不回的向街道跑去。委屈与不满促使眼泪大滴大滴的掉下来,滴到了我的手上,我分明感觉到那是一种咄人的冰冷,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心中千思万绪,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我强忍着心痛,用力的咬着嘴唇,才发觉嘴唇是如此的干裂,晴朗的天空晴到让人受不了,枝头那扯着嗓子鸣叫的知了,似乎也在为我吹奏一曲哀鸣的悲鸣。我低声嘟囔着,精神好像分裂一样令人难以忍受。身无分文的我,此时嗓子已喑哑,多想有一杯冰镇的饮料啊!我散漫的环顾着四周的行人与过往的车辆,眼前这灰蒙的一切已蒙蔽了我的双眼,可当我正视前方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手拿一瓶饮料,满脸惆怅的伫立在一角,这时,眼泪洗涮干净了这灰暗的世界。
无论什么季节,她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带有男性化的服装。一头短发给人感觉是从不拖泥带水,眉宇间如刀刻一般的皱纹显示出她的性格。一双深深下陷的眼睛总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炯之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弯弯的鹰钩鼻更增加了几分威严。不大的嘴巴说起话来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上课总是神采飞扬,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妈妈喋喋不休的说道:“这下好了,哼哼!看你平时一副毫无认真的样子,就料到你能考几分。瞧瞧,这鲜红的89分全是你的杰作。”我还能说什么呢?妈妈的语气中带着责备,更带着一种不屑。说罢,将卷子重重拍在桌子上。我愣在那里。对于妈妈得知这一消息后的反应,我曾有许多美好的幻想,她可能会安慰我,说一些“一次失败没什么之类的话,没想到,难道我不想考好吗?别的家长会宽容,为什么我的家长会这样。”想着,想着,泪水涌上眼眶,我咆哮道:“别说了!我乐意这样吗?在你眼里,只有分数吗?”我依旧站着,泪水顺着脸颊流落。妈妈似乎也惊呆了,没有说什么。我快步回到卧室,用最可笑的方法发泄愤怒——重重关上门。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妈妈的心在流泪,没有后悔,却可鄙的有一种骄傲。我躺在床上,经过一个小时的思索,我后悔了。我试图面对妈妈,向她道歉,却始终没有勇气迈出房门,这双脚异常沉重,正当矛盾时,妈妈走过来,轻声敲门道:“豆豆,吃饭了。”我没有迟疑,走到饭桌旁坐下。当我用筷子夹起一口饭时,我泪如泉涌。
妈妈有一支永远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到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慢吃,别哽着……”真受不了,刚想上学去,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冻着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到她的唠叨了,谁知道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起来:“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成功了!”我差点喊出声。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跑道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跑道在脚下缩短。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我要将这一刻与我的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个目标是为了夺取金牌而拼搏!
1、怎样锤炼语言:
抓住特征;
人物描写细致;
借助修辞;
用好修饰语。
2、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对人物外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首先要能从肖像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外貌描写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而是要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性格,为主题服务。
要采用恰当的描写方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式主要有:
①全貌式。展现一个人的全貌特征,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状况。这种描写常用于主要人物的出场。
②特写式。抓住人物某个部位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某一性格和内心世界、精神风貌。
③动态式。人物常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之中,这一切变化也必须体现在人物的外貌上。即在情节发展中进行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观察指导,观察行动,不只看“做什么”,重点是观察“怎么做”,从“怎么做”中才更能看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同样是打扫卫生,做法就大不一样。有个女同学,扫地前,用手帕把头发包起来,先洒水,然后把桌子下边都扫得很干净,连凳子也要挪开,死角也不放过。另一位就不同,不包头,不洒水,扫得很快。满屋起尘,只扫大面地,像老爷画胡子一样,弄得自己也像土地爷。这不同的做法就显示着不同的思想性格特点和劳动态度。留心观察人的行动是最有意思的,一切都会看得清清楚楚。
动作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具体方法和主要手段之一。写人的文章,只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动作具体地描绘出来,人物才能站立起来,才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人。否则,人物是没有感染力的,文章是干巴的。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准确地描写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
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应该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观察指导,观察语言,一方面要听其内容、语调、语气等,另一方面要观察与之相适应的说话人的表情、神态、动作,这就是察言观色。一句话,就是既观察说什么,又观察怎么说,既要听声又要听音。
心理描写: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
(1)自我表白。在描写前需加“我想”、“我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在引号内。
(2)作者直接描述。用第三人称去写人物内心活动,需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所想内容如加引号,引号内用第一人称;如果不加引号,则仍用第三人称。
(3)对话式独白。这是指描述心里与自己对话,或自言自语。对话前一般也有提示语,表现形式如对话。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常常与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外貌的句子同时出现在一个语段中,使人物的性格得到多方面的表现。
掌握几种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
(1)心理概述: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剖析、评价,可以表现人物当时当地的思想活动,也可概括人物在一段时期内思想的发展变化。
(2)动作暗示:用“不由自主”的一些动作揭示人物内心的隐蔽活动和微妙感情。
(3)内心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索时的画外音,将人物思想活动呈现于读者。
(4)梦境幻觉:跟人物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是人物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和顾虑的一种曲折的表现。
三、课堂作文片断练习:(任选一题)字数200字。
1、观察你身边的同学,通过运用几种描写方法写一个我们班的同学,要写出人物性格。
2、观察一个老师上课讲课的情形,写出老师的细微动作。
3、今天你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你了,写出你当时的心理。
四、写完后学生评价。
五、布置本次作文。
通过一两件事来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写出人物性格。作文题目:我们班的——-(男生、女生、老师)
第五篇:定稿作文课《让人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
---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
兴凯湖农场小学 纪秀娥
定稿
教学目标:
1、以片段为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动作描写的基本能力。
3、训练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评、互评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准确的动词,写出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推,举,压,拍,扔 2)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老师配合着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2、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板书:观察仔细
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抓住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特点。
二、指导写作
(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
1、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
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1)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猪八戒。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2)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指名说(生动)。第一句和第二句最大的区别他说出来了。第二句非常生动,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了?
3)同学们找找第二句当中描写猪八戒喝水用了哪些动词?
4)指名说(趴、撅、张、喝)。这些都是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极度口渴的猪八戒)5)想想如果我把这些动词换成:(师指屏幕读)“猪八戒急急忙忙跑(走)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蹲)下身子,撅(抬)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建议:不要问可不可以,这是无效的的提问。可以问:与原句相比,哪句用词更准确,为什么?)引导:与原句的动词对比,哪个速度更快?
6)指名说。(原句的动词更准确表现了猪八戒极度口渴。)
7)小结:所以,我们在动作描写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情形选用恰当的动词,只有用词准确,才能表现人物的特点。板书:用词准确
2、同学们,我们再来看这两句话:同样写猪八戒喝水,你看,第一句“猪八戒到河边喝水。猪八戒是如何去做有没具体描写出来?(没有),那第二句呢?(有)。
1)到河边喝水,这是一个大动作,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像第二
句这样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我们的动作描写才能够生动、具体,猪八戒喝水的画面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大动作与小动作的概念值得商榷。建议:可以说,所以观察之后,我们要注意通过人物每一个细致的动作刻画来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
2)那要想把大动作进行分解,做到用词准确,首先需要我们做什么?你说。(那就需要我们用眼睛、用心去细致观察。)板书:细致观察。看清楚人物每一步都在做什么,然后把它牢记在我们的心里,这样我们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才能做到有话可说。(建议:这一段可以省略)
3、刚才我们通过这两句的对比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才能把动作描写写生动、写具体呢?首先需要我们用眼睛、用心去细致观察,看清楚人物每一步动作,然后运用准确动词把它描写下来。(建议:这一段可以省略)
(二)运用方法,学会表达
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请看:(生看视频)
1、这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片中的猫和老鼠有个响亮的名字叫什么呀?(汤姆和杰瑞),透过这个小片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贪吃的汤姆、狡猾的汤姆)你基本上把这个片段的内容说出来了。
2、小小片段里面,汤姆和杰瑞没有一句话,那究竟是什么给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人物的动作)通过夸张的动作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其实是《猫和老鼠》这个动画片成功之处。
3、这个动画片里有三个镜头,你知道哪三个镜头?(出示):汤姆偷鸡腿、汤姆嫁祸杰瑞、汤姆吃鸡腿。
4、那究竟哪个镜头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想,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可能还没
看清楚,想不想再看一遍,现在老师提个要求:请大家细致观察每一个镜头,看清楚汤姆和杰瑞的每一步(建议:用个)动作,然后牢记在我们的心里。(生看视频)
5、再看一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究竟哪个镜头给你留下印象?谁来说说?(建议:谁来说说第一个镜头?然后再第二个镜头,第三个镜头?力求做到每一个镜头都有人说。以便为下面的写作打下基础。另外,屏幕上再次出示:汤姆偷鸡腿、汤姆嫁祸杰瑞、汤姆吃鸡腿。)师关注动词的准确点评、引导。评价标准:观察是否细致,动词是否准确。a、钻、盯、伸、舔 望、抓、拔。b、举、碰、喊、转、跑、敲、塞、逃。c、抱、探、追、靠、抽、抛、吃、扔、躺。
如:(1)我关注到他盯着鸡腿,“盯”字,用得非常准确,把汤姆的贪吃表现了出来。(2)汤姆嫁祸于人把鸡腿给了杰瑞,你觉得把“给”字改成什么更好?(塞),与汤姆嫁祸于人的意图更相吻合。(3)他不仅关注汤姆和杰瑞的动作,还关注他们的神情,观察特别细致。
6、为了让大家都有说的机会,请大家选取一个镜头说给同桌听,一个说,一个听,看看他是否做到(建议:添上“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7、大家都说得很认真,下面请大家将自己说的那个镜头,运用准确的动词写一段话。开始动笔吧!(生练写)。
三、赏评巧改,提升表达 一改一评:
1、(建议:可能省略,此处先不用同桌交换读一读。)可以改成:写好了,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练笔。然后再引到评价标准上。最后分镜头请学生读。
2、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个镜头。指名读。
1)大家都是小评委,看看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评价他的习作。指名说。(是否做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
2)真是出色的小评委!老师确实想用这个方法评价。不过老师想根据这个标准给他打分,(指黑板)做到细致观察加50分,动词准确加50分,都做到100分。读得声情并茂的另外再加50分。带上你的习作上来读一读。
3)投影:我们一起看,先把动词找出来(师圈动词)。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指名说。有没有什么建议?能不能用更准确的动词?给他打多少分?
3、还有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二个镜头。指名读。1)投影:我们看看他用了那些动词,(师圈动词)。2)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多少分?
4、还有谁愿意把你的习作与大家一起分享第三个镜头。1)投影:我们看看他用了那些动词,(师圈动词)
2)谁来说说她用词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多少分? 评价标准:观察是否细致,动词是否准确。二改二评:
4、(建议:分两步骤: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好建议,现在请你们对照自己的习作改一改。
2、现在,请大家把练笔读给同桌听,同桌看看有没有修改的痕迹,再对照这两项标准给他打分。)
5、改好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打100分请举手。请你来读一读。我想问问同桌你为什么给他打100分?
评:1)、他运用恰当的动词把汤姆和杰瑞的大动作进行分解,也能够根据内容运用恰当的修辞,写得生动传神。2)、他不仅关注汤姆和杰瑞的动作,还关注他们的神情,特别细致,写得很生动。3)、他不仅细致观察,而且用词准确,从他的描写中,似乎又让我们重温了这个动画片,很有画面感。
评:1)刚才同学们说到汤姆把鸡腿塞给杰瑞,能不能在“塞”字前面加个修饰语(建议:再加上“能够体现汤姆的动作的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给杰瑞。这样把速度之快表现了出来。2)、汤姆偷完鸡腿惊慌逃离,能不能用修辞手法来形容迅速逃离的情景(飞一般的逃离)。你看,在动词前面添加修饰语,我们的动作描写就更生动,更具体!板书:(添加修饰语)三改三评:
6、同学们,我们再拿起笔读一读,改一改,看看能不能在动词前面添加适当的修饰语,如:能不能在动词前面加上人物神情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等。
7、改完了,再与同桌互相交换着读一读,如果能给动词添加适当的修饰语的,(建议:添加“请划出来”)另外再加50分。
(建议:拿几个同学的练笔展示一下,以体现添加修饰语的效果,并加以点评。)
8、(建议:教会孩子将前面的三个片段进行整合贯穿,就是一片完整的文章,降低难度,树立孩子的写作信心。)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画片,虽然只有一分钟,但它却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请三个同学把这三个镜头连起来读一读。150分请举手,谁来读第一个镜头?谁来读第二个镜头?谁来读第三个镜头?(生读),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再给这篇文章拟定个题目,(贪吃的汤
姆)你看,一篇作文就大功告成了。看看今天自己的作文在100分以上的请举手,大家都很棒!
9、小结:写作文其实就这么简单,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恭喜你们已经向成功迈进了第一步。写好人物的动作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平时要多留心,多观察,同时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作文越写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