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20:5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

第一篇: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

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

一、学习方法不当的表现

(-)学习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二)不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

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生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三)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

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说:“谢天谢地,考试总算结束了。现在我可以把那些东西忘得一干二净了。”

(四)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二、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呢?这是受多方面因素

影响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会对方法的形成有影响,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更容易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都不太大,因此,它对方法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认识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

以上原因分析是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内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教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外因都对学习方法的形成产生影响,也都是造成学习方法不当的可能原因。

(一)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少学生在方法上听其自然,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

意义,没有尝到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

(二)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

前面讲到学习方法具有适应性,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适应各阶段、各学科的学习特点。这就需要学生对目前的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科学的方法。

较大的变化——初中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知识更加抽象、深入;初中生的学习对老师依赖性大,老师指导也很具体,而高中生的学习则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学生看不到这些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方法的不适应。

外语学习的特点——学习一门语言,需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记,而记外语单词又是一种机械记忆,这就和其他科目形成了区别。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不适应于外语学习。

(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学习方法除了要适应学习特点外,还要适应个体特征。

学习状况——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太好而妄自菲薄、过于谦单,认为自己一无所长、无可救药。也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良好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些不客观的认识会使学生在运用学习方法的时候发生失误。如自以为是的学生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往往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个性特征——每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生物周期等都有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个性。属于“百灵鸟型”的,可多利用白天;属于“猫头鹰型”的,可多利用晚上。

(四)学习动机缺乏

动机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兴趣。因此,那些在学习中无精打采、大叫“没劲”的学生,十有八九方法不当。

(五)意志薄弱

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时,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别是

纠正一些不良的、已经形成习惯的学习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恒心。有的学生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愿望,但在运用过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废,造成有目标无结果,有计划无行动。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学习效果也会糟糕得多。因此,学生在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家长或同学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

(六)缺乏指导与训练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应该接受专门的指导与训练。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有关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课。

作为学生自己,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针对模考问题 查漏补缺抓薄弱

要认真、客观地对模拟考试进行分析。看看哪些题失了分,弄清失分原因。比如,是基本知识没掌握好,思维能力跟不上,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审题不仔细,或者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不好。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因为距离中考的时间有限,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补习“瘸腿科目”,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分析看看哪科没考好,冷静分析丢分原因,判断该科是不是弱科。如果是,则要抓紧时间,多补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避免中考时“瘸腿科目”拉分。收集整理错题 选择真题适度训练

冲刺复习期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尽量多做历年中考真题。选择课外习题或练习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针对自己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做完一套真题试卷后,要及时核对答案,看看哪些题目丢分,弄清丢分原因。通过选择性的做中考真题,与复习配套的习题要注意精选,突出典型性、通用性,能举 一反三,不轻易重复训练做,通过适当训练可了解中考命题范围、题目深浅以及相关题型。同时,平时反复易错的习题有目的地通过复印、剪贴的方式汇总,专门誊写在专用的错题本上,或用红笔做上记号,便于下一次复习。

复习中需要适当精选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考查复习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模拟的试题不仅可以检验复习效果,也可以去体会中考命题的思路和命题的延续性,还可以扩大自己做题的宽度和广度。

要尝试对各种题目进行归类,要在理解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盲目重复性做题。梳理考点温故知新

模考中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主要是对基本的教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知识遗忘率较高。有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础知识比较模糊,不能准确运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但是,冲刺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要注重知识的重组和内在联系,要求考生注意把握考点本身的基本含义及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熟悉在心,具体内容理解记忆”,不断“温故知新”。强化答题规范意识避免无谓丢分

冲刺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善于抓住得分点。首先要读题仔细,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训练,忌轻视“过程”用语。比如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物理、数学书写公式、代入数据、解出结果、统一单位要步步落实,不能只写公式,不代入必要的数据,直接写出答案。在平时练习中要重视一题多解,有些试题的结果需要分类讨论,不能考虑疏漏和答题马虎,浅尝辄止。加大实验技能复习训练

中考历来将实验技能的考查作为重点。目前,中考对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实验中学习科学知识。因此,各地中考理科试卷中的实验题及与实验相关的题目已占全卷的30%左右。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也由原来的强调实验器材、步骤、计算等转变为强调基本实验的知识、原理、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因此,在冲刺复习中,要加强典型的实用性实验训练。注意心态调整 变被动为主动

不少同学每逢考试心理就紧张,更不要说是高考。那么冲刺复习中应注意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怯场心理状态。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把每次考试当成中考及早进入应试状态,其次考生要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保持良好的心态,忌上考场手脚忙乱,自乱方寸,影响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

第二篇:书写简历过程中的一些的误区

在你发送你的简历之前,不妨对照着以下的“十不要”原则再检查一遍。

1、不要写期望薪水;招聘广告要求知道薪金的要求,有的人就在履历表中写明了。薪金要求 最好在自荐信中提出,不要在履历表中提出。

2、不要缩排字号;如果一页纸写不下你的所有工作经历,那就创建一份足以列下你所有的工作经验和技能的简历吧。不要缩排字号,这样会使你的简历变得不易阅读。

3、不要在简历中说谎; 简历的造假,比较典型的有:假文凭,假职务,过分渲染的工作职责,和更改在职时间。并且现在在互联网上,有些公司在兜售假文凭,使得这些造假者们如鱼得水。有些造假还是比较容易发现,比如假文凭。但有些人只是在原来事实上进行精加工就比较难了。因为,大多数公司就只给你你询问的人的在职时间,不会给你详情的。无论如何,还是要告诫那些造假者们,不要得意得太早。可能短期内未被识破,但总归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4、不要以弱敌强;如果你缺乏与正在申请的职位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就不要使用年代式的经历。不妨试试功能式或技巧式的简历格式,这样你可以把与此职位最相关的经验和技能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5、不要简单学舌;要说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仅仅把招聘公司的工作职位说明拷贝到简历中,再加上自己说明的是远远不够的。你可以列出特殊的工作技能、获奖情况等资料证明你比竞争者更适合这个职位.6、不要使用任何借口;以往的工作离职原因无需在简历中说明。所谓的“公司领导换人”、“老板没有人情味”或者“赚钱太少”这类话是绝对不应该出现在个人简历中的。

7、不要不分巨细地罗列所有工作经验;虽说你可以呈递篇幅超过两页纸以上的简历,但是要注意不要罗列所有的大小工作经验。人力资源经理们最关心的是你近10年来的工作情况,所以应将简历重点放在你最近和最相关的工作经验的说明。

8、不要不分对象盲目出手;千万不要准备一份简历然后就照着人才市场报上的地址给每个招聘公司都发一套。在申请一个职位之前,先判断一下自己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仔细阅读一下招聘广告,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就不要无谓地浪费你的打印机耗材了。

9、不要夹带多余的资料;发送简历时,除非招聘公司有特别的说明,否则最好不要附带成绩单、推荐信或获奖证书等附加资料。如果你被通知面试,你应该带上这些资料以备出示。

10、不要涉及太多个人信息;按美国式简历写法,你无须在简历中说明太多个人信息,比如婚姻状况、个人年龄、种族、家庭情况及个人爱好等。

来源:就业信息网

第三篇: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个误区

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个误区

崔长平河南遂平一高(463100)

高中阶段,既是青少年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技能的大好时段,也是其思想道德品质渐趋形成的关键时段。在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时期,我们的教育,不仅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终极走向。毫无疑问,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引导和培养,乃是学校教育不容忽视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我们没有完全摆正“育人”与“教书”的位置关系,导致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一直明显地存在着。在此,笔者拟就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几个误区,略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重智育轻德育

由于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尚不完善,加之高考“择优录取”这一选拔方式自身存在的缺陷,高中教育,已不仅仅是德与智在定位上出现了倒置现象,而是一直面临着取与舍、存与废的“单项选择”。也可以这么说,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单纯的“智育”。思想品德教育一直停留在无目标、无组织、无落实、无考查的“自生自灭”状态中。由于衡量一座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高考升学率,所以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高中教育的“风向标”和“计量器”。且不说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和培养,就连《思想品德》、《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等科目的教学也是作为一门必修课而直接服务于高考的。通常情况下,只要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优良,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心目当中就被视作掌上明珠,百般呵护、关怀备至,一好遮百丑,而对基础较为薄弱、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是无暇顾及、漠然视之,如若这些学生纪律性再差一些,则被贴上“双差生”的标签,轻者经常面对冷嘲热讽,甚至于责骂体罚,重者则被千方百计地逐出校门。平时学校组织名目繁多的考试,按成绩排队,公示结果,区分三六九等;教师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厚此薄彼、区别对待,使很多学生在人生之初就饱尝了人情冷暖。身陷在这种唯“分”是图的泥淖里,教师已不能很好地扮演“为人师”的角色,因为他只有教书的职责而没有育人的义务了。这种偏废思想品德教育的错误做法,不仅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原则,而且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自主能力、认知结构、兴趣爱好、发展趋势等个性因素,以静止地、孤立地、片面地眼光去看待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人为地造成高中教育结果的两极分化。长时间以来,高中教育一直定位在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上。

二)重管束轻教化

在平素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少学校“创造性”地运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生吞活剥,任意肢解,各取所需,既“丰富”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特色纷呈”的管理规定。诸如《学校封闭式管理规定》、《学生一日常规》、《学生禁止性行为》、《三项规定》、《自习堂管理规定》、《学生违纪处罚规定》等等,乍一看去,条条框框、林林总总、无所不包,可谓规章制度十分健全,但仔细品读一番,有不少都是与国颁的《守则》和《规范》相冲突的,而且其中很多条款都是毫无依据和理由的硬性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把学生的思想行为禁锢在目不窥园、心无旁骛的闭锁状态之中,将学生的个性表现和兴趣发展一笔抹杀。如有学生违规逾矩,严格照章办事,既扣个人的“文明分”,也扣班级的“争创分”,而班级的“争创分”直接与班主任的奖金和评优评先结果挂起钩来。显而易见,扣了班级的“争创分”就等于扣了班主任的奖金、影响到班主任的荣誉。然而所谓的“违纪”现象几乎每天都接二连三地发生着,故而,班主任很少有时间、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思想和守纪教育,更谈不上那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春风化雨式的谈心教育。所以,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事例就层出不穷、司空见惯了。有些罚值日、罚跑步、罚站、罚款等等,有些让学生停课检查或请家长,更有甚者一次接一次地让学生写检查,等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便将这些材料上报学校,学校便按照有关规定将这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堂而皇之地劝退或开除。久而久之,学生从思想深处对这种“管而无情”、“诛而不教”的教育方法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再者,1 这种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管理模式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重言传轻身教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通过他一贯的处世态度和言行举止而表现出来的。教师的品德和情操既是学生依据的“范本”,也是学生正己的“镜子”,因此,为人师者,其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一定要比普通人高出许多,毕竟,身教胜于言教。我们一方面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追求真理、积极向上;坚持原则、遵纪守法;高风亮节、廉洁奉公;民主平等、仁善博爱;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轻利重义、见义勇为;尊老爱幼、谦恭礼让;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身体力行、自我规范、臻于完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就应该是一个清廉方正、学养深厚的楷模。我们不能口头上大讲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而做起来对学生亲疏有别、另眼相看;我们不能口头上大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做起来对学生缺少耐心、简单粗暴;我们不能一方面对不正之风痛心疾首、义愤填膺,一方面向学生家长索要吃请、要挟办事;我们不能一方面教育学生不能见利忘义,而另一方面却挖空心思地乱收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言行相悖,何以立教?

常言道:教育无小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不仅仅依靠单纯的教育,更多地要依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感染和熏陶。既然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率先垂范,要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地做起。古人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师者须谨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而言,都是活灵活现的教材。

四)重利诱轻引导

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应该包括:较高的思想素质,优良的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和培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肯定、赞许和褒奖,以使学生经常具有进步感和成就感,但主要应该放在心理暗示和精神鼓励方面。近些年来,随着“生源大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态势愈演愈烈,学校和社会上的“重奖”现象应运而生、五花八门,从一般的考试到各类竞赛,从“中招”到“高招”,规模越来越大,奖金越来越多。在每年的高中招生过程中,学校不惜重金,以高额奖金来吸引优秀考生。在择优录取的同时,也摘去了温情脉脉的“面纱”,淋漓尽致地表露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结果导致有些不明就里的家长和优秀考生不再依据资质来选择学校,而是依据奖金和待遇的高低来选择学校。对于高考取胜的学生,尤其是一些被名牌大学录取的学生,学校更是大张旗鼓地隆重表彰,以求轰动效应,然而最核心的内容还是一个“钱”字。学校出资多少,社会捐助多少,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台上的获奖者一夜暴富、春风得意,台下的学子们欣羡不已、摩拳擦掌,旁边的教师们自惭形秽、感慨万端,而含义各异的目光,全都聚焦在熠熠生辉的金钱上。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更有许多沉甸甸的“悬赏”在学生面前不断闪现,诸如:进步奖、优质奖、单项奖、综合奖、奖学金等等,金额成百上千,令人心驰神往。课内课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教育更是搀杂了许多功名利禄、利欲熏心的成分。这种散发着“铜臭味”的诱导不是真正的教育,更不是对高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长此以往,一个青少年学生的远大志向与奉献精神,人生观与荣辱观,学习的目的与意义,自身的品德与修养,都会在“向钱看”的个人奋斗中,渐渐湮灭在物质追求、利益驱动和拜金主义的污泥浊水之中。所有这些,对于青少年学生尚不成熟的思想认识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畸形变味的熏染。这并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这实在是目前高中教育的无奈与可悲之处。

五)重课内轻课外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繁复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立体化、网络化的协同战术模式,它涉及到学生与教师,课内与课外,教材与活动,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诸多方面,所以,我们的教育需要延伸,需要拓展,需要联接,需要深化。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我们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几十分钟的课堂上。多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完全占据了高中课堂,学生和教师的眼睛只能紧盯在教科书和练习册上,导致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课外活动基本上名存实亡。学生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去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的时间在逐渐减少,有些学校干脆予以取消。青少年学生为了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2 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国际国内的时政要闻等等,真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所谓的“课外活动”,也只不过是锻炼身体、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之类的低层次活动。校园里,目的明确、严谨有序的课外活动尤为鲜见。学生的自主意识、研究性学习精神、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独立思考习惯、兴趣爱好等等得不到充分地培养、发展和提高,因此,他们只能在“死读书,读死书”的困境里难于自拔,其结果,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校园里的课外活动尚不能顾及,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活动更是无从谈起。学生渐渐地学会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此,“献爱心”活动和其它公益活动就成了形式;学生学会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因此,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帮贫扶困、见义勇为就成了口号;学生学会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因此,“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成了摆设。学生的国家观念、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人民的思想觉悟十分淡薄,已经到了令人堪忧的境地。暂且不说“以天下为己任”了,他们连最基本的“正心、修身、齐家”的观念也很少具备。所有这些,与目前整体国民素质水平的低下不无关系,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憾。

六)重个人轻集体

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时候,教师更多地强调并推崇个人奋斗。学生拼搏与上进的动力仅仅来自于个人理想的实现,所以,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就成了学生追求的唯一人生目标。笔者曾经看到一些学校教室里的大幅标语,上面几乎无一例外地书写着某些误导性的内容,诸如:入室入境,沉默是金;自我奋斗,敢于竞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埋头苦读,少说为佳;不受苦中苦,难做人上人,等等。这些落后的、陈腐的教条根本不是培养一个现代国民所应具有的理念,当然,这也是和“与时俱进”的观念背道而驰的。

就其基本属性而言,应试教育所突出的正是埋头苦读、孤军奋战、自我封闭、心无二用、残酷竞争这些思想观点,而教师平素所重视的也是这些对学生成人成才来说弊大于利的东西。在他们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上逐渐滋生了一些偏执的,甚至是错误的个性因素和思想认识,比如:过分表现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封闭保守,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等等。他们不能很好地培养和形成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譬如:团队意识,互助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公众利益至上的观点,兼容并蓄的观点,平等博爱的观点,对外开放的观点,沟通与交流的技巧等等。因此,当他们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心理上会时不时地浮现一些孤寂、空虚、无助、厌学的暗影,而当他们走向社会,特别是走向世界的时候,毫无疑问地会感到孤独、困惑、茫然、无所适从、不可理解等不良心态和心理障碍。

笔者认为,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重要环节上,胡锦涛同志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恰恰是我们所需要坚持的观点。“八荣八耻”高度地概括并阐明了我们在新形势下的育人方向与标准,它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具有民族特色,也具有世界特征。

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现状、教育实效以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准,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学校教育,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在目前形势下,摆正“育人”和“教书”的位置关系更显得有必要、有目的、有意义。育人,不应该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和“软尺度”,作为一个首要的教育目标,它应该实实在在地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自始至终并体现在方方面面。

第四篇:审计师考试经验:避免走入学习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审计师考试经验:避免走入学习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反复听课,以听课代替看书记忆。

有的朋友很喜欢听课件,同一个老师的一遍不行,听两遍;听这个老师的还不放心,还要找别的老师的来听。就拿基础班来说,一门课程大约30个小时,听两遍就60个小时,如果找还要听别的老师的,那就差不多100个小时。这是多么庞大的时间数目呀,难怪说时间紧张。听课件当然轻松了,跟着老师的思路(有的朋友甚至还不跟思路呢,就在那里耗时间),还可以看网页,聊QQ,啥都不耽误,而且到了结束,感觉整本书都掌握了,自我感觉还不错。但是一做题,就出问题了,这里记不清楚那里不能确定,到头来,还是不会做题。

那么,问题出在那里呢,该如何利用课件呢。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件也是这样的作用,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如果你能看懂教材了,也就表明你已经进门了,如果这个时候还纠缠在课件上,我觉得你永远在门口徘徊,不可能进入修行阶段,而考试难度,永远不可能停留在入门阶段。所以,我觉得课件听一遍(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听两遍)就行,做到难点重点心中有数,做到能读懂书上内容为止。切记不要以听课件来代替看书做题、记忆理解!

误区二:重点抓讲义,以讲义为中心。

有的朋友很喜欢看讲义,不可否认,讲义是教材的浓缩,是教材的升华,也是老师们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提取,但是因为这就放弃教材,无异于舍本逐末。审计师考试的范围是审计师辅导制定教材,也就是说,教材才是考试内容,而非讲义。对于知识结构,只有教材最完善,尤其是没有基础或者基础差的朋友,理解教材是复习第一步,那些简单的定义概念,对于以后的大题非常有帮助。说白了,只有教材才能让你树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其他的无一能达到此目的。那么如何利用讲义呢,讲义要和课件一起用,在明白了那些基本含义之后,和课件一起对重点难点知识吸收用!

误区三:到处找题做,做多了就理解了。

现在市面上的练习很多,我的看法是买一本就行了,做100道题,掌握1道和做10道题掌握10道,那种方法更好,我想大家都知道。其实呀,最好的练习就在身边,那就是教材上的例题。很多朋友在利用这个资源的时候就是“看”题,而不是“做”题,看一看答案,都会,一做题,都不会——翻看书了然,关了书茫然,实际上是完全没有掌握。我的观点是,对于书上的例题,不管大小,难易,都按照考试的要求认真的写在本子上,好好做一遍。很多通过了考试的朋友,也不一定能把书上的例题答对80%以上,所以大家可千万别小看这些例题。一遍不行做两遍,这样反复记忆,大有裨益的。对于其他的练习,我的建议是最少做两遍,一定要做到:做了就能掌握,掌握就能吸收,吸收就能融会贯通。那种看题式的练习方法,越少越好!

误区四:听课练习重要,书反而受冷落。

书是圣经,一切练习考题都来源于书,所以怎么强调书都不为过,在考试的最后一个月,最好反复看书,反复记忆。听课练习看讲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教材,都是一种手段而已,如果过于重视这些手段,而忽略了最主要的教材,那真是得不偿失。

总结以上几点,感觉是,大家都不愿意动脑子,听课当然轻松,跟着老师走就行,讲义也很薄,翻翻就完事,练习先看答案,甚至连笔都不用动。最头疼的就是自己看书自己做题(我所说的看书做题,是关掉电脑,电视,一心看书,反对边挂QQ,边听音乐,边做题看书),那可真是费脑细胞,可是,也只有这种方法,才是通往成功的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嘛。

对于时间的分配,我感觉是教材(包括教材的练习)50%,听课25%,练习25%!用最短的时候收到最好的效果,只能下苦功夫!别无他法!

第五篇: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一个发达的超级大国竟然发出了如此“耸听”危言,真是振聋发聩!作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教育落后现状令人堪忧的我国,引用一下美国人的报告题目倒是再恰当不过了,但为了避免哗众取宠之嫌,还是用了一个较平和的题目。本文要阐述的几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在世纪之交的重大时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带着沉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反思有关问题,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和领悟。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多年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试”即应付考试之义。应试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由80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演化而来,其主要表现有两点:其一是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其二是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抓智育的过程中,又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又制订了“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考多难,教多难;怎么考,怎么练”的24字应试方针。这样,应试教学的内容大大小于部颁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来看,还是从教育内容来看,应试教育都大打了折扣。它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不良教育模式。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遗传素质、生理素质等先天因素。广义的素质,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与心理品质等内容。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指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学校素质教育则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说,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有人把它归纳为八点: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开放的世界,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忠于事业,坚信人民的力量;

三、熟悉国情,实事求是;

四、尊重历史,着眼未来;

五、精通业务,掌握科学;

六、思想敏锐,勇于创新;

七、作风正派,谨慎果断;

八、身体健康,志趣高尚。这种理解应该说是还是较全面的。

二、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根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大考过后,部分主管部门总是热心根据考分给所辖区域的学校排名次,升学率高的则“一俊遮百丑”,被认定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斧击凿,凿入木”,学校为了争取好的排名,每逢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总是要给所有学科的成绩排定座次,据此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据此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据此评先表模,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小心认真地对付。他们通常采用的应对措施是:1.大量舍弃教学内容,管它什么大纲不大纲,教材不教材,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谁愿傻乎乎地作无效功?有位语文教师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介绍出来的经验居然是:大胆舍弃与高考实际联系不紧的教材,腾出时间针对高考题型和标高强化训练与评讲(这里笔者毫无全盘否定该教师经验之意,因为作为教师个体无法与庞大的、强大的社会评价体系、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对抗,宏观大气候和微观小气候不改变,任何教师个体若想逆应试教育潮流而动,必将头破血流)。2.肆意舍弃学生。教师根据本校历年上省线人数及趋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达标人数,圈定“工作面”。“工作面”以外的学生成为舍弃的对象,尽管他们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教师根据“工作面”确定的标高,有许多内容和步骤使他们“永远不懂”,作业批改和辅导也只是被应付了一下。若有心地善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试成绩自然是无法与能“突出重点”、“把握主要矛盾”的教师比肩的。原因何在?评价的标准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不利呀!以普遍流行的“EC管理系统”为例,达标率、高分率的权重占了70%,均分和及格率只占30%,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学成绩自然就无法“显著”了。长此以往,这类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得到承认,长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政治上受到打击,经济上蒙受损失,心灵上遭受创伤,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念和做法,向应考标兵教师学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深受其害。

难道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一定等于合格人才或优秀人才吗?苏霍姆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他曾分析过一个名叫莎尼亚的女生的情况:她的各门功课成绩平衡良好,但她存在着潜在的缺点——“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苏霍姆斯基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教育,帮助她克服了缺点。

大文豪郭沫若16岁读中学时,有这样一张成绩报告单: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从这张成绩单上看,郭沫若实在算不上优等生。最惹人眼的是算术100,却未成为大数学家,国文不及格,却成了大诗人、大文豪。可见,学生某一学习阶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与其自身能力和潜力是不能划等号的,仅凭某一次或某几次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流九等,让许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在寡数,许多高分生只是善于应考的机器。从高一新生状况来看,有许多从升学率高的学校招来的高分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成绩赶不上从升学率低的学校招来的普通生,据说大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可见,考试分数(尤其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分数)高和合格人才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亲身经历应试教育全过程、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天之骄子”——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自己呢?据《中国妇女报》报道,由湖南省各高校优秀学生组成的“芙蓉学子会”组织的一项大学生社会问卷调查结果,颇令人深思。这项调查于1999年11初在湖南省11所高校及部分社会人士中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身素质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其中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业务素质;50%自认为缺乏心理素质;认为自己缺乏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分别占30%和10%,但没有一人认为自己缺乏道德素质。就能力方面而言,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自认缺乏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各占40%。其中30%的男生自认为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而50%的女生则认为缺乏组织能力。更令人惊讶的是,90%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半成品”,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难道仅仅只是大学教育吗?基础教育理所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害人不浅,高分数的学生不一定等于合格人才。

既然如此,改革考试制度和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质量观,重新制订科学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标准等工作,已成了当务之急。否则,应试教育的风气难刹,素质教育的道路难于畅通矣!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大多数学校在被应试教育逼得紧、素质教育抓得紧的双重压力下,提出了“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也在思考抓素质教育的思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种种误区:

其一,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仅仅是考评方法的一种改变,可以把它看成抓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它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抓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非要实行等级制不可。不可否认,实行等级制能为学生创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但并不是每个学段、每门学科都适合。况且如果教育观、质量观不改变,甲乙丙丁、ABCD之类的成绩等级依然可以作为排座次、定奖惩的唯一依据。

其二,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一些学校不改变原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切照旧,只是增加了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等内容。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抓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但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不能只把这些活动当成一种点缀,当成应付检查的手段。有的学校平时不认真抓好体育课、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也未作任何辅导,只是为了开运动会而开运动会,办艺术节而办艺术节。到了运动会时,学生懒洋洋的广播体操动作依旧,许多项目连简单的体育规则都不懂;到了艺术节时,学生只能在晚会上吼几句从电视上学来的流行歌曲,交上几篇毫无章法可言的“书法”作品,很难想象这种大规模的活动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所以,注重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虽然十分必要,但还要注重这些形式的内容,提高这些活动的质量;同时,这些形式也只能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体和全部。其三,以为素质教育可以无原则地放松教学要求,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地少布置作业。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教师:一学期即将结束,学生的数学作业连一个练习本都未写满;有些班级只写了四篇作文。问之,则振振有辞:“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我这也是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呀!”在他们眼里,素质教育仿佛与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少布置作业是等同的——作业布置的越少,素质教育就重视得越好,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相反,素质教育是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全面优化教学程式,确保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生低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其四,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应该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笔者认为:虽然考试分数与学生基础状况、考试题目的可信度、保密状况、阅卷标准是否保持同

一、考试分数的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考试分数在很多情况下的确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某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考试分数也毕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决不能在评价教学质量过程中完全抛开考试分数,只是不要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看。如果取消一切考试,或者完全抛开考试分数,那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年之旅,始于今朝。当我们在世纪之初对上个世纪的中国教育扼腕叹息的时候,如果还不下苦工夫致力于此种现状的改变,恐怕我们的子孙在若干年后还会继续扼腕叹息下去。

下载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几种误区(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六个误区

    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六个误区八、九月份是咨询出国留学的高峰期,据了解,在准备出国留学的人群中,高中生已占50%。留学咨询专家针对目前高中生出国留学的整体状况,请家长注意几个问......

    高中生日本留学容易出现的误区

    高中生日本留学容易出现的误区 高中生日本留学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呢?能不能一次就能成功申请呢?这时许多家长和学生现在正在担心的事儿。所以高中生日本留学前需要对这个国家......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 省新课标实施两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1、......

    英语学习六大误区

    众所周知,中国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上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部分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上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或误导,以下就是几个典型的误区,值得......

    学习理财禁忌误区

    学习理财禁忌误区 开源节流是理财的首要任务,但要是过度节省,家庭生活质量不仅大打折扣,也不利于身心健康。 比如生病不去看病,就为省下点医药费,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不仅身体......

    少儿英语学习四大误区

    【英孚教育青少儿英语成都学校】误区 1 英语教师盲目选外教 事实:能说汉语不一定能当老师,外国人也并不等于外教 通常来说,外教的语音更纯正、更规范、更自然。但会说英语不意......

    FPGA学习的一些误区

    FPGA本身不算什么,一切皆在FPGA之外这一点恐怕也是很多学FPGA的菜鸟最难理解的地方。FPGA是给谁用的?很多学校解释为给学微电子专业或者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学生用的,其实这不过......

    高中生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让你在学习上事半功倍,通过学习计划,让你更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做好一个学习计划,还能让你的时间充分利用。 1、每天有效学习时间最少保持在5~6小时 2、学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