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其矫正
省新课标实施两年来,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
1、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标的质量。
2、对选修模块的教材选定统得过死,学校、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空间,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
3、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驾驭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编辑者的意图。
4、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5、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形似神异,貌合神离。
6、相关方面对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相对滞后,实施又缺乏执行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2010年7月,随着上学年工作的圆满结束,河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已经整整两年了。两年来,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作为一名教学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课改实际,我深深的感受到,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以下六方面的误区亟待矫正:
一、新课程培训虎头蛇尾,落实不到位,没抓到关键处,严重影响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质量。
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说穿了,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变化。要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个目标,自上而下的逐级逐层培训必不可少。进入新世纪以来,先是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培训几乎年年喊,年年搞,但培训的效果究竟怎样,针对性究竟有多强,这只有深入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感知!按理说,新课程标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绝对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才能全面认识其“庐山真面目”。但在不少学校,为了保证高考成绩不滑坡,那些常年任教高三的教师,并没有按部就班参加过高一二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对已实施了两年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系和内容一无所知,今年就直接进入高三年级的新课程了。像这种隔过低一级甚至低两级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情况,在各地各校极其常见。不知这样的安排是否有悖新课程培训和实施的精神,如何保证新课标实施的质量。
再者,我省新课程培训采用的是逐级逐层推进模式。由市县派出教师先到省里接受省级培训,再由他们回到各地全员培训教师。尽管省里制定有培训细则和考核办法,但落实到基层,往往就大打折扣了:在省里培训三天,回到县里只用两个小时就“解决问题”了,回到学校,在教研会议上传达20分钟“精神”也就轻松搞定。至于新课程标准的全文,接受培训的教师是否通读(暂且还谈不上解读)过;对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是否准确把握;对新课程的实施方案和步骤是否心中有数,对新课程教材体系和内容到底了解多少,如何驾驭„„这些问题没人深究,没人过问。
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遵循循序渐进、先理论后实践、先课标后教材的原则,抓住关键,从彻底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入手,将参与实施新课标的所有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课改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上来。但我们接受的培训层次不清,主次不分,颠三倒四,东拉西扯,让人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这样的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去年,我从高三直接下到高二担任语文备课组长,之前没有参加过高一新课程培训。下到高二后,暑假直接参加县里组织的高二新课程培训。原定为期四天的培训,只去了两个上午,真正的学习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交了一篇自己有关实施新课程的心得体会的作业,就这样轻松拿到了培训合格证,新学年开始就“持证上岗”了!——所幸的是,自己早在2002——05年就主持过河南省教科所“十五”教科规划课题《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从新课程方案到新课程标准,有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对其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自己一定的见解和看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我这样的经历:新学期伊始,在备课组备课说课时,我发现,组内已经历了高一新课程一年教学实践的几位年轻教师,有人竟没有通读过《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致于在上学期后半期刚刚接触选修模块第一本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和本学期接触到第一本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由于这两本教材的编写体例不同,显得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甚至连教材各个板块最基本的处理要求都搞不清楚。像这样,以“己之昏昏”,想达到“使人昭昭”的目的,恐怕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对选修模块的教材选定统得过死,学校、教师和学生失去了选择的自由空间,有悖开设选修课的初衷,严重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未来个人发展的方向。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探索研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开设选修课的目的,应该致力于促进学生各自特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发展,进而满足学生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一言以蔽之: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但是,就我省上学年高二语文开设的选修课而言,我觉得更像是“选修模块的必修课”,所开课程面向高考的功利色彩特别强,而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选修功能体现得极不充分。就拿我们洛阳市开设的选修课来说,上学期开设了《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章写作与修改》两门,下学期开设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两门,今年高三上学期将开设《语言文字应用》。其中,文化经典、古代诗歌散文对应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板块,现代诗歌散文对应“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对应“语言运用”板块,文章写作修改对应“写作”板块。
尽管说高考考查的能力点体现的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方面,但若从学生未来个性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话,还是存在着一定漏洞的!比如: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共五个选修模块中,第一、四模块各选修两种,第五模块选一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三两个模块则完全放弃。很显然,不该集中的过于集中,不该舍弃的断然舍弃!这样一来,将来想在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领域有所建树的同学,在高中学段,不说能力,单是知识,就已形成了很大的缺陷;尤其令人郁闷的是,这样一来不说将来发展了,单是应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就已显得捉襟见肘。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分必考(必做,对应必修)和选考(选做,对应选修),而选考部分又分“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种文本的阅读。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特征是“虚”,而论述和实用类作品特征是“实”。文体特征各异,考生个性各异,有的爱“虚”,有的好“实”,而一旦选修课的面过于狭窄,考生在考场上选择的余地就会大打折扣,这样势必造成遗憾。比方说,我不太擅长驾驭文学作品,我想选择人物传记等新闻作品,可遗憾的是,在我省目前这种选修背景下,这门课我没有选修,对新闻、传记的基本常识一无所知,怎么办?
也许有人会说,各种体裁的文本必修课里都有;但我要说,从必修课里极其有限的一两个单元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没法和从作为一门课程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也许有人会说,我省也可以自主命题——但是不要忘了,在旧课程背景下,尚且一直采用全国卷;进入新课程仅仅一轮,就自主命题实施高考,现实吗?可能吗?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与其重复选修某一模块的两门,不如五大板块各精选一种。如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因为古代诗歌散文在必修部分已占了相当的比重),《中国小说欣赏》(既囊括古今,又可满足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的多样性),《新闻阅读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全覆盖),《语言文字应用》(写作在必修部分已设有系统专题),《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囊括古今方方面面的经典文化)。这样对学生应付眼下的高考和适应未来的发展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修课开设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下面提供几种全国人教版选修教材的选用情况,供大家参考;高下优劣,也任人评说——
A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B类:《文章写作与修改》 /《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
C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外戏剧作品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
D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E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文章写作与修改》《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三、对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驾驭和运用不到位,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整体上是板块结构,但由于必修和选修的课程性质不同,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对教材的使用要求也应有不同。比如,必修模块的“阅读鉴赏”所选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精读课文力求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规范,适合教学,体现时代特点和多元文化价值;略读课文在内容上与精读课文相照应,或者具有某些方面的延伸或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套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材(精读课文)只是个例子,教(精读)是为了不教(略读)。按说教学要求不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应有所不同。但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是选到教材中的课文,就要一篇不落的讲,否则不放心;更有甚者,拿必修课的教学要求去对待选修课,在拿到《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备课从第一篇《长恨歌》开始,准备从“赏析示例”到“自主赏析”再到“推荐作品”,一片不落的讲下去。人教版语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无论必修选修,都有与之配套的读本相呼应。由于不必要的教学浪费消耗了大量的有效的教学时间,导致读本的阅读要求形同虚设,很难落实。
再比如,“表达交流”板块,从必修1到必修5,都安排有较为系统、科学的练习内容:高一上学期侧重记叙文,下期侧重议论文;高二上期侧重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若从高考考查的写作能力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必修1—4重在培养写作的基本功(高考体现为基础等级),必修5则重在提高(高考体现为发展等级)。但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少地方在高一二年级的阶段性大型考试命题中,自觉不自觉的,总想和高考作文套近乎,——尽管高考作文体裁不限,但在不少教师的潜意识里,他们却总想让学生的高考作文写成议论文,以为议论文显得考生有思想,而写成记叙文等,则常常会被认为是肤浅、幼稚。——这就导致教学环节和评价环节相互矛盾,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长期这样下去,势必造成运用着科学的教材体系,却实施着极不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岂非咄咄怪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新课程培训的不深入、不细致造成的。而唯一有效的补救措施,我认为就是不折不扣的落实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扎扎实实的落实教材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如果说搞好新课标培训是为成功实施新课标奠基的话,那么,没有把好进口关,就要把好出口关。毕竟,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实验教材,是落实新课标精神的第二道防线!也可以说是最后一道防线,甚至是底线!如果这道防线崩溃了,那么新课标的实施只能说是一句空话!
四、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新课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单调的课程设置,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创的课程设置。尽管从200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算起,到2003年春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开始试点,再到2008年秋季开学我省真正进入新课标,直到现在再有一年一轮新课改就要结束,先后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可各地各校与国家课程配套的相应课程资源开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到位,我觉得这是值得每一位有识之士深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在下学期后半期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尤其是现代诗歌部分时,我觉得新诗没有字词句方面的知识障碍,对于那些声情并茂的现代诗歌来说,一遍或者多遍声情并茂的朗诵,就是一种最好的讲解和欣赏!因此备课时我一次又一次的强调朗诵是教学重点,要求老师们想尽一切办法落实这一教学要求。事实上,老师们确实尽心尽力了,也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范读,学生毛遂自荐试读,同学们踊跃推荐朗读„„;一遍遍的下载试听音频文件,力争精选出名家的最佳朗诵;教室没有多媒体播放设备,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将办公电脑搬到教室,有的发动同学们贡献出自己的MP3、MP4„„但总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不痛快,不酣畅,不淋漓尽致!老师们情不自禁的感叹:要是能有一部多媒体,配上音乐和画面,那该多好啊!是的,真要有那些东西,不需要老师们口吐白沫,喋喋不休的讲解、分析,只需要师生互动,反复诵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我觉得那效果就又比现在好上许多了!
当然,也许有同志会说,那些朗诵的名家不也是人嘛,只要老师们舍得投入和付出,我们也可以成名成家的啊!这是当然!新课程呼唤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天经地义,但是教师投入是必须的,学校投入也是必要的!毕竟,现在已是21世纪高度现代化的时代了,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不可同日而语。再说,这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和精神也格格不入呀!
五、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等方面的关系,形似神异,貌合神离。
新课程有六大课程目标:变过去单一的、死板的、机械的“传授知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变学科本位为走向整合;变“繁难偏旧”为“重联系、体验、兴趣”;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有这些表明,要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兼顾,全盘考虑,抓住关键,采取高效的教学手段和强有力的措施,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六大关系:虚与实,内容与形式,点与面,动与静,主导与主体,眼前与长远。具体而言——
虚与实,指的是感受语文课的迷人魅力和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而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本来妙趣横生的语文课,上成了味同爵蜡的技能训练课。
内容与形式,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多,关注教学形式(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的少。教师提前上课,抢时间;课堂上口若悬河,赶时间;下课落堂,挤时间,生怕教学任务完不成。至于学生怎样接受,能否接受,是否接受,对不起,我管不了那么多!
点与面,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指的是对于构成新课程教材体系的各个模块,以及其中的各个板块所持的态度不同:重视必修的多,重视选修的少;重视与高考关系密切的多,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少。其二,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态度也不一样。关注少数所谓精英的多,关注多数面向全体的少,这和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学生一切”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动与静,既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也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和动脑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关注课内教学的多,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少;课堂上重视学生活动的多,重视学生静心思考的少。
主导与主体,是指要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传统教学一直在竭力反对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教师只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更是强调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就必须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眼前与长远,是指让学生从容应对眼前的高考和能够面向未来的长远发展。很显然,这除了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之外,还要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实,我觉得能否处理好这六大关系,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这也恰恰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少教师缺乏系统把握、统筹兼顾、大处着眼、通盘考虑的胸怀、眼光和气度,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当然,这个重大课题需要我们长期持久的关注,坚持不懈的努力。
六、相关方面对必要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制定相对滞后,实施又缺乏执行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我省普通高中自2008年秋季开学起始年级实施新课标至今,已经整整两年了,而我省教育厅针对实施新课程出台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极其有限。或许笔者孤陋寡闻,语文学科能看到的就是《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就这还是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的。
我省选用的是人教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的一大优势是,必修、选修每本都有配套的《读本》《同步解析与测评》《教学设计》和《学案》,可不知为何,我们一线教师能看到的,只有教材和必修部分的配套读本。刚刚进入新课程,各方面条件和必要的教学设备尚不完备,尤其是各种教学辅助资料还比较欠缺。在培训存在夹生现象、教育教学理念尚难彻底改变过来的初期,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从而能够赢在开端,赢在起点,我们衷心希望相关部门能深入一线听听教师们的呼声,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
再者,2011年高考是我省进入新课程标准的首次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怎样去复习备考?这些都是新学年开学后高三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无法回避,也无可逃避。可谁来回答这些问题,目前还是未知数。我认为,根据我省往年高考的相关情况,明年高考我省极有可能会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标全国卷,但我省选修课开设的特殊情况,能与此适应吗?不相适应,到底该怎么考?„„ 以上种种,在有些人看来,或许会说笔者是杞人忧天。但作为一名一线高中教师,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或者说我的职业道德,要求我必须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如实反映出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希望我省的新课程改革能在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努力下,稳步推进,健康发展!2010年7月
第二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桐柏高级中学卢红霞
问题1:课堂教学出现了新误区
新课程实施以来,大多数教师已接受了一些新理念,认识上有所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以新理念组织教学却显得力不从心,大多数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对课堂教学把握不住,还不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不能自如地驾驭“新”课堂,处理不好“收”与“放”的关系,如:课堂上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理解成了缺少启发性的“问答”;把自主学习理解成了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选择、自己交流等“自流式”的学习方式;把体验性学习理解成了自由活动,有活动却没体验与反思,有合作形式而无实质内容;一些实验教师注重了能力培养,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三维教学目标的处理与整合显得有些困惑;新课程提出民主和谐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错了,也不与评价或采取滞后评价的方式甚至还是一味给予表扬,课堂上“好”声一片。其实,新课程理念强调“激励”,但不等于“激励”就是一味表扬,也不是就不该“批评”,一味表扬与一味批评一样不可取;一些实验教师认为没有现代教育技术就无法实施新课程,强调的更多是客观条件,或是对“整合”和“工具”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课堂上刻意追求各种媒体运用,又是幻灯片、又是实物投影、又是网上信息下载、又是课件播放,花里胡哨,其结果是该掌握的知识还是存在电脑里,教师展示更多的是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有的教师把探究、合作变成一种点缀、一种时髦、一种形式、一种标签,一种装饰,课堂热热闹闹,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没有落实,学生的讨论探究不着边际、天马行空教师也不加引导,强调学生主体,而忽视了教师主导的发挥,课堂教学成为“空中的白云”;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既然新课程实施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应该彻底与传统教学方式决裂,出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泛化的倾向,探究、自主、合作成了一种模式,成为一种固定的机械的刻板的操作。
问题2:评价已成为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瓶颈
从理念创新到教学行为的转变,从课程的创新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都与评价紧密相关。当前,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太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形式主义的、对教学没有多大益处的条条框框太多,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教学评价,包括评价方式、方法、内容,甚至整个评价制度都无法与教育形势、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自课改以来,困扰着学校、教师们的一大难题仍是评价。正如有些初中学校的领导所说的,“中考、高考是一根‘指挥棒’,社会上考核选拔的制度不改革,如果中考、高考不好,课改再好也难以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我们怎样以学校的力量去影响社会大环境?”虽然是片面的微词,但也折射出现实的问题。目前教师最担心的就是今后中考、高考怎么考。虽然,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中考、高考年年有新动作、新突破,越来越贴近课标精神,但与新课改的要求和目标相差还是相当大。
问题3:校本研训力度不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改革和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骨干队伍的培养是学校生存的“命脉”与发展的希望。校本研训是由学校组织的经常性的培训、学习活动,它直接决定着教师实验水平的提高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有部分学校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和组织好校本研训的意义与作用,形式上也轰轰烈烈,只是雷声大、雨滴小,不注重实质问题的解决,没有发挥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有效作用,表现为明显的消极、坐等现象。有的学校甚至依赖外出参观学习,依赖照搬他人的经验。从这些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了解还相当肤浅。归根结底,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不够,研训力度不强。
问题4:课程开发举步维艰
开发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是课改中每门课程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又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从理论上说,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学校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但是习惯于以知识为核心、讲台为中心,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传统型教师来说,开发课程毕竟是开创性工作,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系统性、学术性、科学性还是文字逻辑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一时难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对大多数学校教师来说,是新生事物,缺乏课程意识和技能,缺少具体的可操作的经验,再加上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没有课程开发准备和习惯,实施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问题5: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时代使教育从学校走近了社区,也给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匮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很少,这给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代家庭三口之家居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意识的增强,给家庭教育增添了许多优势,但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教育观念的偏差,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一味地用自己的意识来培养孩子,忽视了孩子独特个性的培养。许多家长虽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没有正确的认识,仍然以追求高分为目的,加重了孩子的负担。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生计,与孩子相处交流、谈心的时间很少,要么对孩子过份严格,要么对孩子过分放任;要么溺爱有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把教育的“责任”全托给了学校与教师。
思考1:课程改革需要深度传播新的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促使教师确立课程意识,需要思考的远远不止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课堂模式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关注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经验,什么样的知识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最值得探索。思考为什么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要细究这种深度理念,深入传播到学校、家庭,传播到每一位教师。特别在教师中,行动的实践才是深度的实践,要通过践行,让教师至少具有以下5种意识,才能真正使课改的理论转化为教育的行动。
一是研究意识。教师只有自身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以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理论武装自
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目光犀利、视野开阔,在某一个领域有独特研究和相当建树的学者。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身份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是自主意识。就课程内容而言,教师可对教科书作出适当“裁剪”,可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特定的教学情境,修改、选择来拓宽、拓深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就课程实施而言,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课程日益走向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态势下,教师应构建崭新的课程价值观,用自己精要独到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激发未知探索的内驱力。
三是发展意识。教师要用发展的意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获得比学生更丰富、更详细的教育资源,才能在教学中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具备新的技能,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四是平等意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高昂的学习情趣的直接因素。合理的、理想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表现为师生心灵上、情感上的融洽,这种心灵的交往可促使师生形成互相感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互相吸引的互动关系。
五是人本意识。教师要始终认为学生是教学因素中的根本,处于核心地位。着眼点不再是知识本身,而要放在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
思考2: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专业成长和支持
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在课改中获得专业成长,是校本研训的当务之急。课改实验以来,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始料未及的问题也多了,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我们要以冷静的头脑进行理性的思考与研究,认真反思传统教育,继承发扬其中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如重视双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无定法、强调熏陶等等,更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理
论与经验,大胆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方面我们热切期盼上级主管部门能早日出台新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或评价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在课改实践中,大胆地探索、研究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有效结合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地思考能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建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多元性学生评价方案;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的“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作为学校在关注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唤起教师的创新欲望,关注反思型和科研型的培养和茁壮成长,激发教师以学习求生存,以学习求创新;要思考如何通过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的教学沟通和互补、专业发展。
思考3:课程改革需要教学资源支撑师生的教与学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建立符号新课程要求的条件性、素材性教学资源,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包括学校的教师、学生等人文资源,校内各种设施、场所、师生用的教材、教参、网络、课外书籍、音像资料等条件资源,还包括民俗、名胜等乡土资源,各种社会、自然资源,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材料等。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研究水平和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学生的需求、教师的专长和学科之间的整合上找到结合点,鼓励有特长和爱好的教师献计献策,让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探讨、论证、积极示范与实践。通过综合性、体验性的实践活动,真正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三篇: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在1983年4月发布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指出:“若想维持和改进我们在世界市场上尚有的一点竞争力,我们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一个发达的超级大国竟然发出了如此“耸听”危言,真是振聋发聩!作为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应试教育屡禁不止、教育落后现状令人堪忧的我国,引用一下美国人的报告题目倒是再恰当不过了,但为了避免哗众取宠之嫌,还是用了一个较平和的题目。本文要阐述的几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在世纪之交的重大时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带着沉重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反思有关问题,也许能给人一些启迪和领悟。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
多年来,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应试”即应付考试之义。应试教育主要是指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倾向,由80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演化而来,其主要表现有两点:其一是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放松或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点”或“弃儿”,失去发展的机会和前进的信心。其二是置学生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抓智育的过程中,又将非选拔性考试科目打入冷宫。在考试科目的教学中,又制订了“考什么,教什么;考多少,教多少;考多难,教多难;怎么考,怎么练”的24字应试方针。这样,应试教学的内容大大小于部颁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教育对象来看,还是从教育内容来看,应试教育都大打了折扣。它是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不良教育模式。
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遗传素质、生理素质等先天因素。广义的素质,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与心理品质等内容。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指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学校素质教育则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体说,社会主义建设者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有人把它归纳为八点: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开放的世界,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忠于事业,坚信人民的力量;
三、熟悉国情,实事求是;
四、尊重历史,着眼未来;
五、精通业务,掌握科学;
六、思想敏锐,勇于创新;
七、作风正派,谨慎果断;
八、身体健康,志趣高尚。这种理解应该说是还是较全面的。
二、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根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大考过后,部分主管部门总是热心根据考分给所辖区域的学校排名次,升学率高的则“一俊遮百丑”,被认定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斧击凿,凿入木”,学校为了争取好的排名,每逢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总是要给所有学科的成绩排定座次,据此给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据此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据此评先表模,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小心认真地对付。他们通常采用的应对措施是:1.大量舍弃教学内容,管它什么大纲不大纲,教材不教材,不考的内容一律不教,谁愿傻乎乎地作无效功?有位语文教师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介绍出来的经验居然是:大胆舍弃与高考实际联系不紧的教材,腾出时间针对高考题型和标高强化训练与评讲(这里笔者毫无全盘否定该教师经验之意,因为作为教师个体无法与庞大的、强大的社会评价体系、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对抗,宏观大气候和微观小气候不改变,任何教师个体若想逆应试教育潮流而动,必将头破血流)。2.肆意舍弃学生。教师根据本校历年上省线人数及趋势,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达标人数,圈定“工作面”。“工作面”以外的学生成为舍弃的对象,尽管他们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但教师根据“工作面”确定的标高,有许多内容和步骤使他们“永远不懂”,作业批改和辅导也只是被应付了一下。若有心地善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试成绩自然是无法与能“突出重点”、“把握主要矛盾”的教师比肩的。原因何在?评价的标准对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不利呀!以普遍流行的“EC管理系统”为例,达标率、高分率的权重占了70%,均分和及格率只占30%,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教学成绩自然就无法“显著”了。长此以往,这类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得到承认,长期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政治上受到打击,经济上蒙受损失,心灵上遭受创伤,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观念和做法,向应考标兵教师学习,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深受其害。
难道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就一定等于合格人才或优秀人才吗?苏霍姆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能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他曾分析过一个名叫莎尼亚的女生的情况:她的各门功课成绩平衡良好,但她存在着潜在的缺点——“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在全面准确分析的基础上,苏霍姆斯基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及时的教育,帮助她克服了缺点。
大文豪郭沫若16岁读中学时,有这样一张成绩报告单:修身35,算术100,经学96,几何85,国文55,植物78,英语98,生理98,历史87,图画35,地理92,体操85。从这张成绩单上看,郭沫若实在算不上优等生。最惹人眼的是算术100,却未成为大数学家,国文不及格,却成了大诗人、大文豪。可见,学生某一学习阶段考试分数的高低,与其自身能力和潜力是不能划等号的,仅凭某一次或某几次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流九等,让许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不公平的。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分学生,“高分低能”的不在寡数,许多高分生只是善于应考的机器。从高一新生状况来看,有许多从升学率高的学校招来的高分生,实际学习能力和成绩赶不上从升学率低的学校招来的普通生,据说大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可见,考试分数(尤其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考试分数)高和合格人才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亲身经历应试教育全过程、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天之骄子”——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自己呢?据《中国妇女报》报道,由湖南省各高校优秀学生组成的“芙蓉学子会”组织的一项大学生社会问卷调查结果,颇令人深思。这项调查于1999年11初在湖南省11所高校及部分社会人士中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8份,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大学生认为自身素质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差距。其中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业务素质;50%自认为缺乏心理素质;认为自己缺乏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分别占30%和10%,但没有一人认为自己缺乏道德素质。就能力方面而言,7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自认缺乏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各占40%。其中30%的男生自认为缺乏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而50%的女生则认为缺乏组织能力。更令人惊讶的是,90%的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半成品”,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难道仅仅只是大学教育吗?基础教育理所当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见,应试教育害人不浅,高分数的学生不一定等于合格人才。
既然如此,改革考试制度和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质量观,重新制订科学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标准等工作,已成了当务之急。否则,应试教育的风气难刹,素质教育的道路难于畅通矣!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
大多数学校在被应试教育逼得紧、素质教育抓得紧的双重压力下,提出了“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也在思考抓素质教育的思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种种误区:
其一,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将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仅仅是考评方法的一种改变,可以把它看成抓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但它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抓素质教育也不一定就非要实行等级制不可。不可否认,实行等级制能为学生创设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但并不是每个学段、每门学科都适合。况且如果教育观、质量观不改变,甲乙丙丁、ABCD之类的成绩等级依然可以作为排座次、定奖惩的唯一依据。
其二,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一些学校不改变原来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一切照旧,只是增加了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等内容。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抓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但仅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不能只把这些活动当成一种点缀,当成应付检查的手段。有的学校平时不认真抓好体育课、艺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也未作任何辅导,只是为了开运动会而开运动会,办艺术节而办艺术节。到了运动会时,学生懒洋洋的广播体操动作依旧,许多项目连简单的体育规则都不懂;到了艺术节时,学生只能在晚会上吼几句从电视上学来的流行歌曲,交上几篇毫无章法可言的“书法”作品,很难想象这种大规模的活动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的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论联系实际为目标,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所以,注重开办特长班、兴趣小组或举办运动会和艺术节虽然十分必要,但还要注重这些形式的内容,提高这些活动的质量;同时,这些形式也只能作为素质教育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体和全部。其三,以为素质教育可以无原则地放松教学要求,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地少布置作业。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教师:一学期即将结束,学生的数学作业连一个练习本都未写满;有些班级只写了四篇作文。问之,则振振有辞:“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我这也是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呀!”在他们眼里,素质教育仿佛与不布置作业或无原则少布置作业是等同的——作业布置的越少,素质教育就重视得越好,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相反,素质教育是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全面优化教学程式,确保达到部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学生低效劳动和重复劳动。
其四,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不应该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笔者认为:虽然考试分数与学生基础状况、考试题目的可信度、保密状况、阅卷标准是否保持同
一、考试分数的处理方法等因素有很大关系,考试分数在很多情况下的确不能真实地反映某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某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但考试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考试分数也毕竟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决不能在评价教学质量过程中完全抛开考试分数,只是不要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志,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去看。如果取消一切考试,或者完全抛开考试分数,那将给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年之旅,始于今朝。当我们在世纪之初对上个世纪的中国教育扼腕叹息的时候,如果还不下苦工夫致力于此种现状的改变,恐怕我们的子孙在若干年后还会继续扼腕叹息下去。
第四篇: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面面观论文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成效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验区学校在学分管理、过程性评价、必修课教学、选修课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形成了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一系列亮点。
第一,关于学分管理。实验区学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高中各学科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普遍设立了包括任课教师、学分认定小组和认定委员会这样一个完整的赋分管理系统,规定了由学生提出学分认定申请、任课教师初步认定、学分小组认定、学分委员会复审确认等这样一套学分认定的程序。就认分的标准和条件而言,实验区学校采取模块测验与学科课程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模块测验成绩一般占总评成绩的60%,学习过程表现占总评成绩的40%。后者由语文作业质量、平时测验成绩、学生课堂表现和修习时间各项累计而成,既顾及到课堂作文、课外练笔、知识归类、单元测试这些硬性方面,也注意到学生学习态度、对课堂参与的程度、提出问题和所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软性方面。各实验学校在实践中正探索出各自一些具体的方法,从而使学分管理渐趋合理化。
第二,关于基于模块的必修课教学和由系列组成的选修课教学。实验区学校的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由语文1—语文5这五个模块组合而成,每个模块 36学时,2学分,共两个学段完成,其课程价值在于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获得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10学分。选修课程含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究”,每个系列下再设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其课程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发展差异。作为对国家课程之延伸与拓展的校本课程,则是在盘点学校课程资源基础上而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设的,有的实验学校又分为校本课程必修和校本课程选修两类。深圳南头中学语文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通过其名称即可管窥课程内容:“校园语言艺术”“从池莉小说看女性形象塑造”“网络语文教学”“西方经典文学欣赏”“唐诗鉴赏与吟诵”“另一个世界——走进智性的欧·亨利”等。伴随着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趋向个性化,这些校本课程愈来愈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学校课程魅力和课程个性之所在。另外,课题式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也是这次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创新尝试。实验区学校结合语文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收集并整理资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如广东实验中学在诗歌单元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诗歌的创作和配乐诗朗诵,并以多种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交流,极大地唤醒了青春期学子们旺盛的诗歌审美意识——殊不知,对诗歌的创造性“自觉”恰是全方位提升语文素养的最佳突破口。对此,如何评价都不为过高。
第三,关于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型。义务制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实施表明:教师角色的转型是关系课改成败与否、关系课改在多大程度上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高中课改也如此。其转型包括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一系列方面。就教学理念而言,实验区学校教师开始形成以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审美素养、发展言语能力为核心的生本观,从而使教学的价值重心由教师向学生位移;就教学方式而言,实验区学校课堂上更多的是体现多元开放、动态生成的“绿色生态”,自主、探究和合作已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机械单一的讲授式教或接受式学已逐步得到改观;并且,教师能够针对智商和情商落差的学生群体而施以多元评价和开放式引导。尤其从样本学校的课例来看,教师非常自觉地从课堂上的主宰者转变为主持人,避免了单向度挥洒教师才情而将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还给学生。广东实验中学的《沁园春·长沙》一课,以学生“展示→众生答辩→共同探究→集体朗读”为基本线索,充分调动了学习者主动、积极探究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课程进展跌宕起伏,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感。
二、辩证认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几对关系
当然,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逼课程的深层,尖锐地反映出语文新课程的本质要求与课程主导、课程管理之间的核心问题,凸显出语文课程积淀已久的内在危机。对此,我们要予以认真分析和辩证处理。
第一,辩证认识并处理课堂形式之新颖与课堂内涵之深度。伴随着学习者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新颖活泼的学习方式自然替代了传统指令型课程中教师陈旧的讲授教学,即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形式特征的群言堂刷新了以教师意志为主宰的一言堂。然而,如果这种“刷新”仅仅是停留在作为课程物质载体的课堂组织和活动样式上,如果仅仅停留在以一种新鲜的感性活动样式更替另一种乏味的旧有活动样式上,那么,这种所谓的改革只是在课程平面上花样翻新而少有实质性意义。不幸,部分事实正是如此。诸如课堂教学只是滞留在文本的浅层甚至与文本原意错位,而教师误导下的学生参与依然甚有广度、形式踊跃,直到课堂终端既看不到教师精彩的点拨或有机的升华,也看不到学生思维的闪光或言语的出彩,甚至部分教师有意识用声乐光色来掩饰这种苍白的感官教学,从既往的教条主义教学滑落到现在的技术主义教学。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致命伤,文本自身所包蕴的深沉意蕴与师生浅层解读这两者之间、课堂活动形式的踊跃与语文课内涵单薄这两者之间,落差十分悬殊。因此,语文教师要确立新的课程质量观,通过课堂的特定组织形式和活动样式来达成学生学习质量最优化。凭借优美文本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言语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价值目标,至于课堂组织形式和活动样式的选择应当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价值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力主下述意见。其一,主张对文本世界的深度介入。包括师生对文本的共同深度介入——当然首先是教师自身。在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淡出文本”的错误倾向。作为课程价值的自觉开发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主持者,语文教师要从独立自主的思想立场出发,凭借长期积淀的审美素养而与文本作者站在同等或接近的层次上深度对话,放弃思维上的盲从、俗化或不作为。当教者获得了与作者同等或相近的思维高度,这就为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实现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此后,教师才能有方向感地引领学生融入文本——这方面,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任重道远,使命感不能不紧迫而强烈。其二,追求多元交融、异质互补中的课程进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作为人文学科课程,语文课程的实施进程只有在讨论、质疑、批评的开放性氛围中才能获得最后的深度,并抵达课程的核心——催生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这里,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倡导的人文学科课程的“过程原则”,对我们如何有深度地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斯滕豪斯的“过程原则”主要认为:(1)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研究具有争议性的问题;(2)在处理具有争议性问题时,教师应持中立原则,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3)讨论应尊重参与者的不同观点,无须达成一致意见;(4)教师作为讨论的主持人,应对学习者的标准和质量负责。[1]我们无意照搬斯滕豪斯的“过程原则”,只是针对语文新课程的实施现状吸取并化用其精神而已,旨在突破课堂教学的平面化、开掘出语文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应有的深度。
第二,辩证认识并处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自觉引导。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按理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方面更易见成效。但是,如果教师淡化了“引导”意识,“放手”学习就会异化为“放任”学习,即使是课堂上的生成过程也未必能实现优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从实验区学校现状来看,语文教师往往有两种“过忧”。第一是过多担忧“师说”,惟恐被人讥为封闭课文、包办学堂。其实,对课文适时适度的解说完全是教师职责内的正常教学行为——当然,这里“说”的前提是教师对课文精心体认和对学生的真诚倾听。第二是过多担忧“师评”,特别是有意避免对学生引领性的评议,惟恐被讥为用“预设”压制“生成”。其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自觉引导并非截然对立,否则教师将会丧失“导学”之功能。语文课无疑应是各方学生欢乐轻松、洋溢生命活力的学堂,语文教师的使命就在于有步骤、上品位地精心“导学”。教师的这种自觉引导,当然不等同于指令型课程中的强制性灌输,这种具有本质差异的引导应该具体表现在下述课始、课中、课尾三个阶段。首先,课始导学。这是指语文教师通过个性化的导言,布设乐学好学的艺术氛围,引导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获得学习者的角色感,并融入到对特定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状态中去。这种导言的设计、情绪的调适应从三维目标出发,具有诚挚感人、针对性强的特点,真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中导学。语文新课程主张学生自发地生成问题,努力促进其从“学答”向“学问”的深刻转变,以“生问——师答”或“生问——生答”的方式推进课程向纵深发展。那么如何确保学生课堂上所丛生的问题之有质量、有内涵呢?答曰:教师有眼力的筛选。对好问题的敏感、对问题实质的透视,这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一个新的高要求。能够迅速识别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之发展的问题,并以这种问题为抓手调节课堂学习的方向,不是“预设”而优于“预设”,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引领课堂学习的流向,在“预设”和“生成”的夹缝中游刃有余地创造独特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再次,课尾导学。好课的课尾也应是“豹尾”——体现为教师有高度的引导。
当学习者在文本世界及其丛生的问题中曲折穿行后,教师要力拔视点、挺出高度,让学生视野敞亮、心怀澄澈,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或是课尾揭示文本题旨,给予学生咀嚼回味;或是标示未尽问题,留待学生攀高觅远;或是激扬生命才情,给学生心灵酣畅洗礼;或是挥洒教学智慧,为学生开启思维新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正如妙笔可以生花启智,好课亦应流韵绵远。教师自觉的导课艺术,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并转化为其可持续学习的后劲。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引导可谓功德无量。
第三,辩证认识并处理专家培训的一统化与师本教研的个性化。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前,各实验区普遍进行了统一的岗前培训,包括宏观的通识培训,中观的学分评价以及排课和选课指导的培训,微观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和语文实验教材培训,总计达40学时以上。这些颇有力度的大规模培训,对激发一线教师的“头脑风景”、更新其课程理念、教学方法和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说,这是驱散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教师思想阴霾的“前哨战”,是实现教师专业角色转换前的一场必要的“精神洗礼”。然而,高中语文教师要“脱胎换骨”,较之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同行更有难度、更需旷日持久的渐进式“陶冶”,最后才有可能实现本真意义上的“角色质变”。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针。[2]而笔者认为,这种细微的渐进式冶化,只有通过以任教学校为基地、以自己课堂为载体的“师本”教研,才能渐次实现。所谓师本教研,是语文教师以课例为对象、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学评论为引领的新教学研究范式(paradigm),倡导并落实好该教研模式旨在促使教师主体切实深刻地融入到语文新课程中去,并走向特色化和个性化的创意发展。师本教研的价值观在于:凸显语文教师在把握新课程规范性基础上的个性化价值,在开放自由的课程空间中获得个性化成长。师本教研的资源观在于:教师将自身日常的教学经历及其感悟视为重要的研究资源,有意识地予以开发和利用。具有上述特征的师本教研能够有效弥补新课程一统化师训方式的缺陷,在实施中宜注重下述操作要领。首先,师本教研要以课题为载体。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指令的机械执行者转变为开放、生成的个性化课程之创造者,这就必然进而要求教师成为上述创造性实践的研究者。教师应在强烈的“研究意识”支配下,从自己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转化为深入探究的课题。这种课题从自己的教学活动着眼,切入口微观、开掘度深入,通过“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升华”的研究流程,使之成为语文教师职业生存和成长的基本方式,又凭借语文教研组这个学习型组织的平台得以合作互补。这样,教师的课题研究就走向日常化和生活化了。其次,师本教研要以课例为对象。聚焦课例,是师本教研摆脱教研之浮夸虚饰的根本所在。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以其明确的教学理念注入其中而自然获得研究的价值,至于日常的“推门课”因其教学原生态而同样具有可研究性。对以行动研究为特征、以反思教学为习惯的语文教师,课堂上的林林总总,从文本解读到问题生成、从教师引导到师生互动、从口头发言到心理流向,每个教学环节或层面乃至某些细节,都可以纳入研究主体之视野,都可能构成引发教师灵思和感悟的研究素材。复次,师本教研要以教学评论为引领。在专家教授的高深理论与一线教师的课堂教例之间,存在着应用理论的中介——教学评论。教育理论如何指导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又如何升华到一定的教育理论,这需要教学评论作出贴切稳妥、针对性强的阐释和提炼。而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中,比较薄弱的恰恰是以自觉引领意识为支撑的教学评论的匮乏,它直接导致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的脱节,导致一些语文教师即使是面对品位高超、且体现课改新理念的优质课例,也不能作出准确到位并有深度的“解读”。因此,在实验区有计划展示公开课的同时,还要作好恰如其分的引领性解读,如以既有理论修养又熟悉课改实践的教研员、语文学科带头人和高校语文学科教学论教授做课例评论员,对其所蕴含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流程等功过得失作出恰当评说,使课例精华能够为一线教师所内化、所汲取。
三、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
正如已有学者急切指出的那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有待全方位突破的“森林之旅”。[3]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亦复如是。这里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政府在各个方面层层配套、协调跟进。目前,制约语文新课程继续深入推进的问题尚多,突出的有下列几个:
第一,高考语文新方案急需出台。实验区高中语文新教材已在陆续出版,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却疑虑重重,在新高考方案未出台前,教师的习惯性思维难免是“跟着高考走”,因而依然难以释放自己的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不少教师个体乃至实验区学校表面上敷衍、骨子里观望——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尚有社会原因,毕竟读大学是一种最广泛的受教育需求。高考方案还直接影响着学生选修课自主权的落实。比较2008年9月才将实施的香港高中学制和课程改革,港府已在2005年向学校公布大学招生的具体准则、开发新的高三考试和教与学资源,[4]这将使得香港高中教师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时心中有底、从容不迫。而大陆原定在 2007年秋季全面推开高中语文新课程,这当然使作为课改先锋的实验区学校语文教师心中迷茫、行动迟疑。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滞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高中语文新课程建设中前所未有的一项重点工作,实验区学校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但总体而言,十分薄弱甚至有的学校尚未起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本地本校的特色资源出发,本质上取决于特长型、研究型教师的智力支撑——而问题的症结恰恰在于此类个性化师资的匮乏。由于指令型课程与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既无客观条件、也无主观意愿来积淀自身的语言文学素养,故课程栅栏撤去后,就难以有效利用新的合法的课程空间。这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的研究性学习,限制了教与学的领域的自由伸展。
第三,大班额束缚了新的学习方法的切实贯彻。语文教师面对60-70人的大班额,显然难以组织好高效教学,难以落实好自主、合作和探究这样的新语文学习方式。这样,教师目光往往只聚焦那些正在完成教师指令的“任务学生”,对其他普通生的非课堂表现则视而不见,从而使“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要求容易落空。特别当学生面对开放性文本而问题和质疑丛生时,教师就不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表现,更难以透视其心理流向了。
第四,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难以有效实施。从单一的终端评价转向兼顾终端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评价观的一大进步。其中,过程性评价适用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自主探究性活动)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这对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但从实验区学校的实施情况看,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尚存在如何细化、量化和科学化的难点,在没有提升过程性评价在学生总评价中的权重之前,在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获得相对考试自主权、相对课程管理自主权之前,要将过程性评价的共识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实践,难度很大。
上述问题既有高中课程改革各学科的共同性,又有语文新课程实施中暴露出来的特殊性。从深层次看,它们涉及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各个层面,无疑需要上下协调、多方配合而予以化解。课程改革远不啻是专家或教师的事情,它其实是整个教育改革乃至社会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孤军深入难以获得最终成功。尽管问题重叠,但展望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我们依然充满深切的期待和坚定的信心。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没有给新课程提供折返之路;前行的沉重,突破的艰辛,将伴随新课程的坚强崛起而成为一种必要的预付代价!
【参考文献】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9.[2] 袁贵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N].中国教育报,2005-7-25(2).[3] 崔允漷.期待突破的“森林之旅”[N].中国教育报,2005-11-13(3).[4] 程材.香港将改革高中学制与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第五篇: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心得体会
高 二 语 文 备 课 组
吴 艳 华
2008年11月15日
高中新课程实施心得体会
吴 艳 华
高中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碰到了许多问题,有着许多担忧,也做了一些探索。现在把我们这一年来的所思所做拿出来和大家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借鉴,也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面对周课时少,教材内容多,初高中知识在衔接上存在问题的现状,首先要使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语文人教版必修模块教材容量大,仅是阅读部分,每册就有四个单元共16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其中至少需要8──10个学时的作文课时间,还有梳理探究的内容,这样仅阅读教学最多剩下20个学时,加之相当多的选文有一定难度,一篇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3──4个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就是在早晚课并用的情况下,按常规操作一般也完不成教学任务。
分析起来,教材的容量增加是客观事实(至少是将以前三年语文学习的内容安排到了一年零半个学期里),而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的教材观有待更新,处理教材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虽说是老师们人人能说的一个道理,但在操作中却不敢擅加取舍。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但并非是学生“学”不完。教学中,我们是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教会”和“学会”孰轻孰重值得认真思考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地梳理,到位地传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的观点就是“真理”、“权威”。虽然教师在教学中也讲究启发、讨论,也讲究师生活动,但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的观点不一致时,只能以教材的观点为标准观点,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的文字表述为依据,即所谓“以本为本”,其实质是压抑了师生的创新精神。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使用统一的教材,仍然与考试大纲一道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故此种知识立意的教学行为仍然占据主流地位。
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在此种教学行为中,教材只是一种学习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教材也不能成为高考命题的依据。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开,各种版本的高中教材纷纷上市,为各地市、各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伴随着高中教学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化,高考只能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教材来命题。
就“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而言,从知识容量看,教学大纲的目标主要是“双基”的目标,重在知识点的规范,课标的目标则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目标;教学大纲规范的学习内容没有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力,在其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很容易导致“教教材”的教学行为,而课标中的学习内容的总量大大超过了教学大纲所规范的知识容量,其中大量的选修模块和新教材(无论是必修教材或是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大量学习素材(如丰富的案例),赋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从知识的呈现方式看,原来的统一教材更多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编写思路,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前后章节的逻辑性较强,文字表述多以结论性的表述为特征。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编教材,以学科理论为背景,以课标“三维发展目标”为核心来编写,体现“问题解决”特色,很少或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试图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素材自己悟出隐含其中的基本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教科书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学材”。由此,教师如果不加选择地用“教教材”的教学行为去实施,必然出现“课时不足”的尖锐矛盾,同时也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的。所以,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行为必须是“用教材教”。
为了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实质性转变,我们考虑了两个问题。其一是“教”什么,其二是怎样“教”。
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并将这些基础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已有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应深入思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涵义,认真分析课标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还可补充哪些内容?同时应将哪些内容从课堂教学中删减去?
作为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紧紧围绕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
其次,合理利用时间,利用各种机会“教”语文,让学生“学”语文。(1)早、晚课的合理使用,课程的合理整合与分配。(2)对学生成长记录袋整理的参与
二.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信息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材上没有一个标准,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涉及,教师应依据新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学生知识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尤其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我们要做学生思维的呵护与引导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下面是我们一位教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的片段。
师:《林黛玉进贾府》中后人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作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作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子”。其实,这正是曹雪芹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
我分析完后,学生们都在低头做笔记,突然,一位学生举起手来,我以为他可能听得不太明白,叫他起来,他慢慢地站起来,看了我两眼才说:“老师,我觉得我们的同学与贾宝玉有相似之处,比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愚顽怕读文章‟、„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对于贾宝玉的这些,作者与世人大加赞赏,而我们却得到老师与家长的批评,难道不可以说我们也是对传统的一种反叛吗?”
对于这位学生的提问,我愣住了,同学们也惊讶了。学生提出的这种问题还真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知道这问题很牵强,可见学生对文章认识的错误。我刚想反驳,但又想,问题虽然是错误了,但在学习中能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比较,并大胆提出疑问,毕竟他是思考了,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吗?或许他也知道自己提的问题不太妥当。于是,我决定换种方式,引导其正确理解。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好,说明他在学习中懂得思考,是位有心人。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我先把问题抛给学生,看看他们的反应如何。果真有学生举手,我指名回答。
生:老师,我觉得他讲的有些道理,贾宝玉光有一幅漂亮脸蛋,只知在内帏厮混,又不喜欢学习,这样的人能赞扬吗? 生:对呀,我们现在有时也不喜欢学习,为什么老被批评?
师:贾宝玉真的只在内帏厮混?真的不喜欢读书?他不喜欢读什么书?他所处的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有什么差别?
生:我知道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了,因为他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当时他们学习的是八股文之类又长又臭的文章,没有实在意义,只能死记硬背,那当然是怕读文章了。
生:我记得《红楼梦》中贾宝玉是喜欢看《西厢记》的。
生:大观园大都是女人,贾宝玉接触得最多的当然是她们了,其实他不是厮混,他经常与他们对诗作画。
生:宝玉作为出生在贵族家庭中的贵公子哥儿,不仅不鬼混,而且对丫环们也平等对待,在封建社会中这种行为难道不值得称赞吗? 生7: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与贾宝玉的是不同的,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能不学习吗?
师:同学们,你们的说法是很正确的,要正确认识一个人物,就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背景与环境。贾宝玉在封建社会中的这些表现,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个贵公子哥儿不思进取,相反,他却是一个敢于和封建制度、封建思想作抗争的叛逆者。处在不同时代背景的我们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贾宝玉,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学习目标与任务,祖国的明天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去建设,因而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三.面对目前在教学上强调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活动,教材的练习与训练题变少,高考又不知怎么改的问题,要处理好教学中“实”与“虚”、“死”与“活”的关系。
尽管经过了培训,有的是多轮培训,但许多教师操作上的改观不大。仍是重在讲授和训练,仍是把高考当作第一关注的话题,将教学过程纳入高考的循环之中。他们是在担心:课内学生活动多了,体验多了,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学效果下降了怎么办?有的课堂有变化,但在追求热闹,学生具体收获不多,花架子,不务实,知识与技能不能落实。有的仍以高考训练的模式套新课改,处处以训练为本,试题又深又难,题型沿袭高考样题,过于追求考试分数。
有效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狭隘的教学目标问题。如果将新课程定位在为高考服务,为学生成绩提升服务上,那是极其狭隘的课程观。我们不能让高考指挥一切,让教学只是围着考试转。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学业成绩是其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我们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和全部目标。如果改善了教学,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发挥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合作,学生有了全面的素养,有了提高和发展,面对考试,即便是高考,学生也不会有困难。
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大家都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于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又出现另一种偏失,相当多的教师受弱化工具性观念的影响,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实验教材无论是课文前后,还是一本书的前后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这种做法及教材审查标准是否妥当尚待时间来检验),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喜欢“死”,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透,就立马跨过课文本身做许多引伸与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并且极力地要把一节课做得热热闹闹,又好玩又好看──十分“活”。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的“死”东西就不是在搞新课程,只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和一节课的“活跃”“活泼”上。这也是偏了人文性,又弱化了工具性,“虚”得没有着落,是一个误区。
我们也不能将教学效果仅局限在知识与能力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中间需要辩证的处理和科学的安排。课内各种活动必须要追求效果,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课改的追求,但在教法上太实太“死”又不是语文课的特点。如果仅是为了追求“死”,而把重要的“过程”忽略了,其实是把重要的教学目标丢却了。
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定下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这节课目的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许多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倍现的体验过程被强令嘎然而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不大科学的。语文教学当然要有目标,只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目标过于单一刻板、过于集中明确、控得过死也不行,它应该是在具体与模糊、明显与隐匿的交融互动之中。有些目标表面看来没有马上达到,但通过学生的多方位体验,已深入其内心,对其思维方式的改善、情感的养育、知识领域的补充有很大效益,这不是狭隘明确的预设目标所能涵盖得了的。急功近利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所以说我们既要重视显性、明确的目标,又不能忽视隐性、模糊的目标──教学目标和内容既要“死”、“实”,又不能太“死”太“实”,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或重点),又不能完全为基础(重点)而教,要有综合效益(三维目标)的追求;教学方式上要“活”,不要把课上得太“死”、太“实”,要把“活”“虚”的过程给学生,但又不能太“活”太“虚”而没有实效,以致流于“虚”„„这大概是语文学科十分独特的地方。语文课的特别处就在于“死”“活”并重,“实”“虚”相间。
四、对学生模块学习的过程评价要公正、灵活。
按新课程要求对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平时测验等,教师都要给打出一定的过程综合分。不说别的,单就作业而言,一个模块教学中,至少十多次作业,四篇作文,而每位教师必须面对100左右位学生,要对几千份的作业逐一评价,恐怕是只能走形式了,怎么能给他打课堂表现分?教师的工作量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1、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教师不能“独霸话语权”。在课堂评学时,教师是主要的评价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除教师外,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避免单一的评价带来的误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不同主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2、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纠正学生有失偏颇的地方。评价的呈现方式一般包括评分或等级、评语等。
五、新课改实施一年以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语文必修教材的整合处理还需进一步探讨。
2、由于对学生学情调查估计不足,制定的教学目标有偏高现象,还需调整。
3、过程性评价还有待于完善。
2008 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