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山仰止(范文模版)
高山仰止
一、导入
画面上的年轻人叫郝旭东,23岁,是山西朔州二中高一(16)班班主任,刚走上讲台一个月。在晚自修巡视时,被一名抽着香烟的16岁男生残忍杀害。被害的老师家境贫寒,才华横溢,曾考中两所学校的研究生,创作发表了20余部小说和剧本。
而弑师的学生,却在其留下的一页“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入学不足一月,没有任何仇怨,揣着三把利刃,连捅老师四刀……
自古以来,中国是个尊师重道的国度。年仅23岁的郝老师无辜地惨死在自己的学生手下,这一极端案例折射出现代社会师生关系之间的紧张和对立,引发了社会对健康和谐师生关系的期盼和思考。如何挽救渐行渐远的师生关系?如何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山仰止》,从中找寻打开理想师生关系大门的金钥匙。
二、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人,我们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学生?(学生发言: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颜渊、伯牛、子游。)这几个人不同凡响,是孔门十哲中的七个。
【屏显资料之一】孔门十哲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2、《高山仰止》可以算得上孔门精英的大聚会了。文章总共13章,先标好章号。为了便于讨论,根据师生关系将人物作如下分组:(屏显人物)
孔子和颜渊(7、8、11)孔子和子贡(12、13)
孔子和子路(2、3、4、5、6)
孔子和伯牛、子游、乡党小子(9、10、1)
3、大家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挑一组研读,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描写。可以同学协作,也可以独立完成。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屏显问题)
1、孔子眼中的学生是怎样的? 2、学生眼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
三、研读课文。
导入: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评点交流。先从颜渊开始吧。
(一)孔子和颜渊。
颜回有何特别?【 屏显资料之二】 颜渊风采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出身贫贱,一生没当过官。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下面我们通过资了解一下颜渊。
①仁德: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我的徒弟们啊,就颜回能做到内心很长时间不违背仁德,其他不过是偶尔能做到罢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颜回真是贤德啊,天天就吃盒饭喝白水住地下室,别人烦都烦死了,颜回还是不改他乐观的品格,真是贤德啊!)②勤奋: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我只见到颜回不断前进,从来没见过 1
他停止奋斗。)
③聪慧:
(子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说这句是为了给颜回的聪明作佐证,聪明绝顶的子贡来衬托一下)
总结:他非常希望颜回继承他的衣钵,所以并不推他去做官,只可惜天妒英才。颜回死时很年轻,三十多岁,孔子的独生子孔鲤死时也很年轻,但孔子对独生子死的悲痛都不及颜回死。
1、文中有两章集中描写了颜渊死时孔子的伤痛。大家自由的读读看,试着读出孔子的神情和心理。
2、从中看出师生关系如何? 明确:关系非常好。
3、除了这个弟子,孔子没有这样失态过。就连学生都认为他悲痛得太过度了。他自己怎么看?
明确:象曹操和刘备在青梅煮酒的时候说的:“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周瑜去世了诸葛亮放声大哭一样。英雄都是惜英雄的。可见,孔子和颜渊的关系不象师生,更象志同道合的知己。(板书)
4、在门人中,颜渊最像孔子,孔子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孔子也最器重颜渊。那么,颜渊又如何对待这样一位深爱着他的老师的呢?学生齐读11章。颜渊眼中老师有哪些优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明确:颜渊对老师很尊敬。学问深、道德高、方法好。好像高山——伟岸高峻,令人敬仰。
【屏显资料之三】(学生自己看)
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
——【明】王阳明
导入:孔子最器重颜渊,颜渊也不愧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那么,子贡呢?
(二)孔子和子贡
【屏显资料之四】子贡风采(学生自己看)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保全了鲁国。
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器重他仅次于颜回,称他为“琏瑚之器”。(盛祭品的顶级的玉做的容器,很贵重)总结:这位才是孔门里最不可多得的全才,又懂政治又懂经济又有文化,用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是一个地道的成功人士。所以有人认为子贡贤于孔子。谁呢?(学生齐读12和13章)
1、别人贬低孔子,赞扬子贡,他有没有飘飘然?为什么?
明确:子贡对自己和老师有清醒的认识。子贡对老师相当尊敬。
2、子贡眼中的老师是什么?
明确:他把孔子比做宫墙,他说我这个墙有肩膀高,你一眼就能够看见墙内家居的好东西。我老师那墙,几丈高,找不到门进去的话,你就休想瞅见墙内美观的宗庙、富丽的官舍。也许是找到门的人太少了,看不见我老师的高妙所在。如果不是亲身受到过孔子的长期熏陶,是不可能对孔子有如此确切的比喻和心理感受的。可见,子贡对于老师很崇拜。
为什么把老师比作日月? “日月,无得而逾”:日月高悬天空,光芒无可遮挡。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如果世间没有孔子,整个世界如同漫漫长夜,失去光明。
3、子贡是不是故意吹捧自己的老师,在拍马屁?
明确:子贡并没有刻意地吹捧自己的老师,他是发自肺腑地崇拜、敬仰自己的恩师。最好的证明就是在孔子死后,弟子们自发地守孝三年。在其他弟子离开后,唯有子贡仍不肯离开老师的埋葬地,他留下来又守孝三年(共六年)才离去。如此爱戴自己的老师,他怎能忍受有损于老师形象的言论呢?
4、虽然孔子有时也打压子贡,但他们的感情却很胜过父子。孔子重病在身,快不行了的时候,一直在等子贡来,终于看到子贡到门口了,叹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师徒之情溢于言表。子贡守庐墓六年,亲胜父子。
小结:子贡处处维护老师的名誉。有人说,孔子的荣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子贡的传播。
【屏显资料之五】名家评点
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
——【清】崔 述
导入: 如果说,颜渊和子贡是孔子最赏识、最放心的两个学生的话,那么子路呢?
(三)孔子和子路
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路的人生最具宿命感。孔子曾经对子路的最终命运有过揣度:第2章。齐读第2章。
1、孔子何以得出子路不得善终?是对子路的诅咒吗?
明确:不是。是对子路的了解。也是对子路性格的担忧,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
2、性格决定命运。不出孔子所料,子路正死于他的好勇。
【屏显资料之四】子路风采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生性豪爽,个头高大,性格粗豪,好勇斗狠,是一把打架的好手。平时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公猪一样的饰物。
出身微贱,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作过鲁国的季氏宰;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六十三岁,卫国**时,他为救主公孔悝大夫与敌人展开搏斗。混战中缨冠被击断,他想到孔子“君子虽死而冠不免”的礼仪教导,在重结缨带时,被敌人砍死。
子路一死,孔子真正是悲痛过度,第二年就死了。
3、往往在书里很用心往正面塑造的人,支持率反倒不高,比如喜欢郭靖的绝对不如喜欢杨康的多,喜欢颜回与曾子的往往没有喜欢子路跟子贡的多,很多人喜欢子路的率直、可爱。那么孔子对于子路这个学生怎么样?批评多还是表扬多?那 他喜不喜欢子路呢?学生点评。
明确:读3、5两章,感觉孔子对子路的偏爱。是想借此让子路正视自身的缺陷。
他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一下子把他捧到天上风光无限,紧接着又将其摔落在地搞得灰头土脸。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4、关于孔子对子路的态度,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表现,4章。他先是用责备的口气批评子路,子路这水准哪能在我的学校弹琴啊。当其它门人都不尊敬子路时,他便改口说子路已 3
经登堂尚未入室。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客观,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5、孔子经常打压子路,子路对孔子也是不客气。哪里可以看出?6章。
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为什么?子路保护孔子唯恐不周,从不愿使孔子遭人非议。
6、孔子听了指责后是怎么做的?孔子立刻否认说,我要是做了不该做的,天打雷劈,天打雷劈啊。在孔子的弟子中,敢经常和孔子争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宰我,另一个就是子路。
7、孔子为什么要对子路发誓?从这个例子看出师生关系怎么样?
明确:说明子路跟孔子的关系很亲密,很平等。孔子也很在乎子路对他的看法,可谓是亦师亦友。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老师不对的时候,学生要敢勇敢的指责。与其说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不如说他是孔子的一个诤友。在子路面前,孔子更显出人的温情一面。
8、小结:子路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就没有听到过恶语。”
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犹如孔子的左右手。加上颜渊,刚好三个,可以称之为“孔门三剑客”。一个智,一个仁,一个勇。
孔子的爱广阔浩荡,不只施予孔门三剑客,还在其他学生身上,如伯牛、子游,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姓名的。请同学们课后自行阅读评点精选。
【屏显文字】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学生都能回答“爱”,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学生怎样对待他们的孔子老师”时,学生也都能说出“敬”,孔子对学生在一个“爱”字。乐是爱,忧亦是爱;器重是爱,批评亦是爱…… 孔子知人善爱,学高爱更深。孔子,真是一位爱的艺术家!
学生对孔子在一个“敬”字。好学是敬,辩护是敬,批评亦是敬…… 在学生的心目中,孔子是高山,是日月……
四、结束叹语
《诗经·小雅》中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这节课我们从孔子与学生的点滴交往中亲近了伟大的孔子,感受到了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使师生彼此间多一些了解和信任,让师生关系呈良性发展。
第二篇:《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
语文组致青春的你们: 《诗经》有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读书亦如是。
《高山仰止》自助餐将引导大家欣赏和学习古代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相顾无相识⑺,长歌怀采薇⑻。词句注释
⑴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的余光。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⑻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白话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创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 1 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4] 名家评论 《唐诗直解》:浅而不薄。《唐诗训解》:起句即破题。“秋色”补题不足,且生结意。“落晖”应“薄暮”,且生“返”、“归”二句。《唐诗矩》:前写野望之景,结处方露己意。
三、四喻时值衰晚,此天地闭、贤人隐之象也。故末寄怀《采薇》,盖欲追踪夷、齐之意,然含蓄深深,不露线索,结法深厚。得此一结,便登唐人正果,非复陈、隋小乘禅矣。《唐律消夏录》:此立意诗,“薄暮望”、“欲何依”,主句也。下边“秋色”、“落晖”、“牧人”、“猎马”,俱是“薄暮望”之景;“皆”字、“惟”字、“归”字,俱是“欲何依”之情。所以用“相顾”句一总顿住。末句说出自己胸襟也。又:此诗说“无依”情绪,直赶到第七句。若胸中稍有不干净处,便要露出。“长歌”一言,壁立万仞矣。或问此句可以为主句否,盖此句是胸中主见,不是诗中主句,所谓主中主也。《唐诗意》:惟有隐耳。隋日式微,无功伤之而作,即诗人“北风”“雨雪”意。然唐兴之兆见矣。《古唐诗合解》: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春日》王绩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来,池冰开已久。雪被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山中叙志》王绩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春桂问答二首》王绩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
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
春桂答,春华讵能久。
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赠程处士》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王绩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独坐》王绩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
最伟大的一页由一个酒徒掀开——王绩 夏昆
在中国诗歌史上,要找到一个不喝酒的诗人,估计要比找一个不吃奶的婴儿还难。或者说,酒就是诗人的乳汁,只不过,这乳汁维持的不是诗人生理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他们艺术层面上的激情,或者说,梦想。于是,诗歌的长河一边滚滚奔流,一边也散发出浓浓的酒香。学者们谈唐诗,大多从初唐四杰说起,而元代人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传》,却把王绩作为唐朝的第一位诗人,后来很多学者认同这个说法,于是唐诗选本也就经常从王绩开始了。
酒徒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是隋朝著名的文士王通的弟弟。从小就有才名。十五岁的时候,他谒见隋朝重臣杨素时应对流利,举座皆惊,称他为“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他被授予秘书省正字官职,但是却不想当官,推托自己有病,辞官归家,朝廷又让他当六合县县丞,但是他还是不理政事,整天喝酒。隋末大乱,王绩感叹:“网罗在天,吾将安之!”(弥天大网从天而降,我能够躲到哪里去呢)司马迁说:“人穷则返本。”王绩看来是深谙此道的,于是他干脆借口自己得了中风,连夜驾一条小船,返本——回到故乡去了。
王绩最大的爱好就是饮酒。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征他入朝,在门下省任待诏,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待诏这工作干得还愉快吗?”王绩回答:“待诏这官俸禄太少,又没有升迁的机会,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只是每天官府供应三升酒,还算不错。”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之后,说:“三升酒怎么够王先生喝的呢?从今天起,每天供应他一斗!”从此,王绩就得了一个雅号,叫“斗酒学士”。
王绩嗜酒如命,他听说主管音乐的太乐署史焦革善于酿酒,于是主动请求当太乐丞,目的就是 3 为了能经常从焦革家里要酒喝。这让人想起晋朝的阮籍,当他听说步兵校尉府厨房里有数百坛美酒的时候,主动请求降职担任步兵校尉,目的就是为了弄酒喝,当校尉府里面的酒都被他喝光之后,阮籍就主动辞职了。而王绩离开太乐署,则是因为焦革和他的妻子相继去世,无人送酒与他喝。他长叹:“这是老天存心不让我喝足美酒啊!”于是弃官还乡。
王绩不仅在行动上履行作为一个酒徒的义务,也在理论上为酒文化增光添彩,他著有《酒经》《酒谱》二书,总结了前人酿酒的经验,李淳风看了之后对他说:“你简直就是为酒作传的太史啊!”王绩辞官回乡之后,在自己的家乡东皋为酒圣杜康建造祠堂,把曾经供应他好酒的焦革也顺便摆在祠堂里供奉。
王绩被称为“斗酒学士”,但是他自己显然不认为自己的酒量只在区区一斗,他自号“五斗先生”,这个号除了用以标明自己的酒量之外,也是向他最崇敬的东晋隐士陶渊明致敬,因为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于是王绩也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众所周知,陶渊明也酷爱杯中之物。王绩诗里曾说: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不过,王绩把陶渊明作为自己的偶像,不仅是因为他也爱喝酒,还因为王绩仕途上的失意使他也和陶渊明一样,走上了隐居的道路。
王绩字“无功”,是他自己起的,他自己为自己撰写墓志铭说: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
这个字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见道家思想对其影响之深,但是王绩的思想也不独守一派,儒家、佛家思想对其也有影响,这也体现了唐代之后文人的最大特点:三教杂糅。
王绩多才多艺,除了对酿酒深有研究之外,还擅长弹琴,精于占卜算卦,独步当时。但他最大的成就,还是在诗歌上。
属于未来的诗歌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一共八句,每句五字,古人把每个字称为“一言”,所以这种诗叫“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最早的是《诗经》里面的四言诗,之后又有了《楚辞》以六言为主的诗歌,汉魏、南北朝以五言诗为主,这些诗歌在音韵、词性、句法上有严格的要求。而这首《野望》,第三句和第四句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形成了严格的对仗,第五句和第六句也对仗,唐诗每两句称为一“联”,这种对仗的联称为“对联”,后来春节时家家门前贴的春联就由此而来;其他没有对仗的,如第一联和第四联,称为“散联”。每联末尾一个字称为“韵脚”,就是必须押韵的字,按照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诗歌,叫“五言四韵诗”,后来称为“五言律诗”。而王绩这首诗,被公认为唐代最早的五言律诗。因此,称王绩为唐诗的开山鼻祖,一点都不过分。
这首诗是傍晚时分,作者在故乡东皋眺望秋景有感而作。在官场漂泊半生之后,王绩突然发现,自己竟无所归依,也许是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也许是赏析自己的人自己又看不上。于是,在这个秋天的傍晚,落晖映照着山林,诗人静静地看着牧人们驱赶着牛羊,猎人们带着猎物回家。他们互不相识,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但是,这种彻头彻尾的孤独却又让诗人感到无可言喻的悲哀。于是,在这傍晚的余晖里,他想起了不食周粟、到首阳山采薇的伯夷、叔齐兄弟。
袁行霈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评道:“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4 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的确,受齐梁宫体诗和初唐上官体的影响,初唐很多诗歌都无法摆脱浓浓的脂粉气。英明神武如李世民,也写出“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之类的诗句,如上官仪的“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已丝毫看不出男儿气。而王绩的《野望》,无疑在这脂正香粉正浓的绮靡诗风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扭转了齐梁余风,唐朝终于开始有了男人写的诗歌。学者说,这首诗可以认作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先声,如此也就是一首属于未来的诗。因此,后人认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来说,唐诗最伟大的一页,都是由王绩这个酒徒揭开的。
三十多岁就开始隐居生活的王绩,644年卒于家中。虽然他的诗歌在格律上还有不足,在境界上也欠壮阔,不过,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其他任务就留给后人去完成吧。多年之后,他的一个侄孙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初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这个侄孙,名字叫王勃。
第三篇:《高山仰止》教案
《高山仰止》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2、感受叠句的口语化特点及其强烈抒情效果。
3、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成语,并背诵重要章句。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夫子之爱的深沉。
2、难点:引导抓住关键词句和具体细节体味夫子之爱。
【教学方法】
1、诵读讨论:通过诵读感知语言,由探究词句内涵入手引发讨论,力求不离文本。
2、比较体味:采用删改比较法或者引用互补法,深入体味关键词句或形象的人文内涵。
3、分类学习:分类研读相关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并实现长文短教。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请同学谈谈‚高山仰止‛的含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止‛是语助词。高山仰止,形容品德高尚,令人向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即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景仰‛一词也由此产生。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心中一直向往它。)
那么,学生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老师?
二、研读文本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学生对孔子的评价。
(1)颜渊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9。1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之在后。
颜渊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他时时跟随孔子,《庄子〃田子方》中有所谓‚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这虽是寓言,恐也不是毫无根据。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匡地被围,师徒一度失散后又复见,孔子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答道:‚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孔子也认为‚回也视予犹父也‛(《论语〃先进》)。颜回对孔子的教导绝对遵循并努力去做,如孔子在对他进行了‚克己复礼为仁‛及‚四勿‛的教导后,他马上表示‚回也不敏,请事斯语矣。‛ 正因为颜回不敢背离孔子的话一步,所以孔子甚至批评他:‚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颜渊为什么这么尊重孔子?(学问高,道德修养高,循循善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说老师之道高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说老师之教高明;‚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是说自己之学勉力。好学的颜回谈学习。主要感叹老师之道的高深莫测,难以追随。但是,在同门师兄弟中,恐怕也只有他最懂得老师的了。惟其懂,所以知其难。
(2)子贡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19.23,19.24):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以上两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的问话,子贡很尊重孔子,不能容忍别人的诋毁,能得学生这样的爱戴,可见孔子的人格魅力。叔孙武叔为什么说子贡贤于仲尼?为什么要贬低孔子?
叔孙武叔是三桓之一,孔子的政敌。在政治上,作为鲁国的大夫,子贡擅长辞令,曾有‚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之功,游说了吴国、齐国、楚国等国,使自己的国家免于战乱;在经济上,他通过经营创造了很多的财富。以常人的观点看,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在鲁国这个地域来看,他的财富要比孔子多,他为国家做的事情要比孔子大,但如果从中华的历史上看,从对整个人类的贡献来看,那子贡怎么能和孔子相比呢?子贡的比喻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对一个人的评价,平常人往往看眼前,其标准也是很世俗,真正有见识的人,对人的评价,往往看得更远一些,不局限于短期的,物质利益上的标准。评点:‚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可见老师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之崇高。‚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批评了中伤者的不自量力,语颇犀利。
小结:子贡特别尊敬老师,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子贡处处维护老师的名誉。有人说,孔子的荣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子贡的传播。
屏显资料:子贡尊孔
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
——【清】崔 述
2、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呢?
(1)在我们同学的读书生涯里一定遇见过不少好老师,有没有这样一位老师,当你回忆起他时也是怀着类似的感情?为什么?(品德高、学问高、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尊重学生)(2)阅读课文,谈谈孔子对待学生有什么令你感动之处? 参考答案:
A颜渊之死:哀痛、惋惜之情(11.9,11.10,6.10)
借助朗读指导把握孔子说话的语气:利用叹词、叠句、感叹句、反问句表现极其悲痛的心情悲伤欲绝,催人泪下。‚天丧予!‛颜渊何以得到夫子如斯之叹?
颜回家境贫困,居陋巷,箪食瓢饮,但好学不倦,终身追随孔子而不仕。孔子对颜回有很高的评价,把他许为自己‚德行‛科最优秀的学生,并称赞颜回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颜回有崇高的志向,曾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但他又十分谦虚谨慎,孔子问他的志向,他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即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以颖悟著称的子贡自认不如颜回能‚闻一以知十‛,孔子认为子贡说得不错。
孔子把颜回视为自己唯一的同道,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孔子对颜回的早夭,孔子还说:‚惜乎!吾见其进也,示见其止也。‛(《论语〃子罕》)认为颜回始终在进步而没有停止过,他的死真是太可惜了。
B子路之忧:了解、担忧之情(11.13,7.11,11.15,5.7)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评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犹言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以启子路也。又是对好勇的告诫。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评点:先批评,后肯定。批评,为的是子路的好表现;肯定,为的是子路的尊严。夫子用心可谓良苦也。(爱人关乎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评点:孔子一方面欣赏子路的勇,一方面又批评他的好勇。此正见孔子之爱,他希望子路能谦和一些。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
评点:这一幕最具戏剧性。孔子指天发誓,可爱之至。(可让学生模拟表演体验)
这一幕大概只有在面对子路的时候才能发生。在孔子的弟子中,敢经常和孔子抬杠大概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宰我,另一个就是子路。但这事不会发生在宰我身上,因为他没有子路的率直。与其说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不如说他是孔子的一个诤友。在子路面前,孔子才更像一个人。(两人年龄上也相差不大,不像颜渊和子贡)
小结:子路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子路保护孔子唯恐不周,不愿使孔子遭人非议。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就没有听到过恶语。‛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说子路将来不得好死,结果孔子看对了。子路后来是在卫国的政变中战死的,为了赶回为卫国平乱,身受创伤,然后整肃衣冠,端坐而死。《老子》:‚故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在于变通,子路太好强,遇事不变通则会穷尽,所以说‚不得其死然。‛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礼记》(孔子以亲师的身份在中庭为子路操办丧事,对前来吊丧的人要回拜。
孔子想知道子路怎么死的.使者回答:被剁成肉酱了。孔子听完,命人把家中的剁肉倒掉,不吃了。)
从以上几章中,你认为子路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子路为人伉直好勇(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光明磊落,重友情、讲信义、守诺言,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他可以当面顶撞孔子,对孔子的言行表示不满,可以在听到表扬以后毫不掩饰地面露喜色,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抢着第一个回答问题……
子路的形象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使读者增加了阅读趣味,也使子路的形象显得憨直可爱。你从孔子的发誓中感悟到了什么?
真正的平等,基于内心的纯净,维护信仰的纯洁,彼此心中坦荡荡,无所谓维护师道尊严,因为尊严自然在,距离不存在。回顾孔子与子路的交往:(请学生讲述、补充)
孔子设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优异者。《论语》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回孔子讨论政治方面的问题,如《论语〃子路》:‚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不倦。‛由于热心政治,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的学习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长进。对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称道,比如称赞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意谓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子路可以充当管理兵役的长官。
在对待老师方面,子路一方面忠贞不二,极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象颜回那样于孔子之言‚无所不悦‛,总取 ‚不讳‛态度。只要他认为孔子的言与行有不正确的地方,总是直率地提出批评和反驳。这是子路直率、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体现。如6.28章
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愚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鲁国的大夫公山不狃(niu)与大贵族季氏不和,于是占据了费邑,搞独立王国,派人来请孔子前去共同治理。孔子当时正处在人生不得志的时期,有人邀请,能施展一下才能,正合心意。但子路出来阻拦了,在子路眼里,费邑那是乱臣贼子的地方,我们怎能到那里去。于是孔子只好作罢,并且对子路辩白说,我到了那里也是为那里作好事。晋国大贵族赵简子的家臣佛肸(xi)占据中牟,独立为王,也派人来请孔子去治理政务,推行孔子的主张。孔子又想去,但又被子路拦下。孔子无可奈何地说出‚坚硬者磨而不薄,洁白者染而不黑,丘非匏瓜,焉能系而不食‛的哀叹。
孔子于54岁那年由于仕途不顺,政敌威胁,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时,老弟子中陪伴孔子在外颠沛流离了14年的只有子路。孔子68岁回国之后,有一年病得很重,子路看老师恐怕是不行了,便准备对后事进行料理,任命了一个学生充当孔子的家宰。在当时,只有贵族和大夫家里才能有家宰的。后来,孔子病好了,反而责备子路搞虚荣。
孔子的爱广阔浩荡,还表现在其他学生身上,如伯牛、子游,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姓名的。(如果一课时完成本课,第四组人物可放课后作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如果两到三课时完成,可在课堂充分讨论)
孔子和伯牛、子游和乡党小子 C伯牛之疾:痛苦无奈(6.10)
抓住细节分析人物情感:孔子为什么‚自牖执其手‛?为什么在一个身患重病的人面前说‚人就要没了,真是命啊‛(谈到死)? 【明确】伯牛即冉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伯牛得了当时治不好的病,《淮南子》曰‚伯牛癞‛,就是麻风病,一种恶性传染病,伯牛自己不愿意见人,孔子却不避忌,表现对学生的爱惜,亲自去探望,孔子隔窗而执,颇能让人联想到温家宝和爱滋病人握手,让人感动。(难点在隔窗而执和连声之叹,可让学生模拟表演体验)
对天命的无奈,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D戏说子游:平等、亲切之情(6.28,17.4)
评点:子游即言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岁,吴国人。言偃长于文学。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其后学者在战国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学派。
一个‚莞尔而笑‛,一个一本正经地‚对曰‛。一个玩笑,一个认真。孔夫子和他的学生原来可以这样轻松相处。又见其平等关系。
E担心学生:欣赏、牵挂之情(5.22,11.13)
评点:时年六十三岁,身在异邦,心系学生。‚归与!归与‛,叠句一见喜色(因‚狂简‛、‚斐然成章而喜‛),一见归心之切。由此可见,夫子之爱施及全体。(裁之,意即博文约礼)
总结: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学生又怎么对待孔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
屏显文字:阅读小结
三、课文小结
1、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呢?他是你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吗?
孔子对学生在一个‚爱‛字。乐是爱,忧亦是爱;器重是爱,批评亦是爱,孔子知人善爱,学高爱更深。孔子,真是一位爱的艺术家!
学生对孔子在一个‚敬‛字。好学是敬,辩护是敬,批评亦是敬。在学生的心目中,孔子是高山,是日月。
(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谈心中理想的教师: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善教、乐教)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2、知识积累: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门墙桃李。
3、《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这些叠句使得人物说话的感情显露出来,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对人物的神情动作描写极少,所以人物的语言尤显重要,而叠句将人物或喜或忧、或感慨或赞叹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增添了生动性和形象性,言语中看到人物神情毕现。
4、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旋转)曾点,字子皙。《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冉求,字子有。‚有‛是‚求‛的结果。有些名字看不出联系,是因为字义变化的缘故。有时字前加伯(孟)仲叔季表排行,或加‚子‛、‚公‛等表示尊敬字眼;后面加‚甫‛、‚父‛等表示性别,表示排行或尊称的字眼也可放在后面。根据以上介绍,适当借助工具书,对下列人名和字关系作一说明。宰予,字子我‚子‛,男子尊称。‚我‛即‚予‛。
樊须,字子迟 ‚子‛,同上。‚须‛有‚等待‛之义项,‚迟‛所以需等待。
端木赐,字子贡 ‚子‛,同上。‚端木‛是双姓。‚赐‛(赏赐)与‚贡‛(进贡)相对。
仲由,字子路。‚子‛同上。‚路‛(道路)是人必‚由‛(经过、经由)之处。
孔鲤,字伯鱼。‚伯‛,排行老大。‚鲤‛即‚鱼‛类。
杜甫,字子美。‚子‛,男子。美,美(男子),与‚甫‛(男子)同意。
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即生活随意,‚乐天‛,即乐天知命,表示生活态度。
韩愈,字退之。意义相反。‚愈‛(同‚逾‛),前进。与‚退之‛相对。
柳宗元,字子厚。
‚宗元‛,本原,元气。‚厚‛,指本原、元气充沛、深厚。
欧阳修,字永叔。
‚修‛与‚永‛同义,长。‚叔‛是排行。苏轼,字子瞻。
‚轼‛,车上横木,供人扶着远望(瞻),‚登轼而望‛(《左传》)。
苏辙,字子由。
‚辙‛,车轮经过(‚由‛)的痕迹。
第四篇:《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高山仰止》教学设计
苍南中学
周甲津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2、感受叠句的口语化特点及其强烈抒情效果。3、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成语,并背诵重要章句。【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夫子之爱的深沉。
2、难点:引导抓住关键词句和具体细节体味夫子之爱。【教学方法】
1、诵读讨论:通过诵读感知语言,由探究词句内涵入手引发讨论,力求不离文本。2、比较体味:采用删改比较法或者引用互补法,深入体味关键词句或形象的人文内涵。3、分类学习:分类研读相关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并实现长文短教。【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山仰止》。
和前面学过的篇章不同,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自己的世界。这里有哪些学生?(学生发言)
学生有七: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颜渊、伯牛、子游。
这几个人不同凡响,是孔门十哲中的七个。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人,在这七十二个人中,有十个最优秀,人称孔门十哲。都是谁呢?请看—— 屏显资料之一:孔门十哲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这十个人,每个都有特长。以德行著称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能言善辩,精于外交活动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治理政务的有冉有、季路;精于礼仪制度的有子游、子夏。《高山仰止》可以算得上孔门精英的大聚会了。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齐读或开火车朗读(或跟读)。(如两至三课时完成,则可在此间略讲字词句)
二、研读文本
在这个世界里,孔子最活跃,他出现在各种场合,即使不直接出场,也会在别人的口中,特别是在他学生的心目中出现。今天,我们就以他和学生的关系为切入点,来感受他的不朽魅力。
可以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屏显问题)1、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 2、学生又怎么对待孔子?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根据师生关系将人物作如下分组:(屏显人物)孔子和颜渊(11.9、11.10、9.11)孔子和子贡(19.23、19.24)孔子和子路(11.13、7.11、11.15、5.7、6.28)
孔子和伯牛、子游、乡党小子(6.10、17.4、5.22)
大家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挑一组研读,可以同学协作,也可以独立完成。要求做到:(屏显要求)
要求:①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等描写;②可以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感情色彩;③还可以通过模拟表演来体验。
二、交流讨论(25分钟)
下面,我们就开始来交流一下。先从颜渊开始吧。
1、孔子和颜渊(8分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1.9)
评点:抢天呼地,撕心裂肺。一个叹词,一个叠句,其悲痛欲绝之情溢于言表。(可让学生朗读、表演表现其痛)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1.10)评点:“恸”,悲痛欲绝也。由叹而至哭,哭而至于恸,孔子有些过礼。(孔鲤死时也没这么恸)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孔圣伤心为那般?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颜回。那么,颜回有何特别?
屏显资料之二:颜渊风采
颜渊即颜回,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鲁国人。出身贫贱,一生没当过官。他敏而好学,闻一知十。
他死时,孔子说:“他发了怒,很快就会消解,从不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错误,马上改正,决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人了。”
孔子也以好学自重。大家还记得,他曾教子路回答叶公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在门人中,颜渊最像孔子,孔子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孔子也最器重颜渊。那么,颜渊呢,他又如何对待这样一位深爱着他的老师的呢?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11)评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说老师之道高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说老师之教高明;“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是说自己之学勉力。
好学的颜回谈学习。主要感叹老师之道的高深莫测,难以追随。但是,在同门师兄弟中,恐怕也只有他最懂得老师的了。惟其懂,所以知其难。
屏显资料之三:博文约礼
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明】王阳明
孔子最器重颜渊,颜渊也不愧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那么,子贡呢?
2、孔子和子贡
屏显资料之四:子贡风采
子贡即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卫国人。口才很好,雄辩滔滔,又能料事。曾担任鲁国或卫国之相,最善于搞外交活动,曾在齐、吴、越、晋诸国间游说,使吴国攻齐,从而保全了鲁国。子贡很善经商,家境非常富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富商。孔子器重他仅次于颜回,称他为“琏瑚之器”。(盛祭品的容器,很贵重)
子贡话说得好,官当得好,生意也做得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看,是一个地道的成功人士。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19.23)评点:室家、宗庙(百官)都喻指学问修养。“室家之好”,在墙外能见,说明学问修养尚浅;“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墙高而不得见,说明学问修养之精深。“不亦宜乎?”看起来是肯定,实则否定,巧妙批评叔孙武叔的浅薄和妄言。
叔孙武孙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9.24)评点:“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可见老师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之崇高。“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批评了中伤者的不自量力,语颇犀利。
小结:子贡特别尊敬老师,孔子死后,子贡守墓六年,师生之情胜过父子。子贡处处维护老师的名誉。有人说,孔子的荣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子贡的传播。
屏显资料之五:子贡尊孔
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清】崔 述
如果说,颜渊和子贡是孔子最赏识、最放心的两个学生的话,那么子路呢?
3、孔子和子路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3)
评点:訚訚,和颜悦色的样子;行行,刚强的样子;侃侃,说话理直气壮的样子。诸子风骨毕现。一则以乐,一则以忧。乐见诸子风骨,忧见子路好勇。乐,爱也;忧,爱复深也。夫子对弟子之爱,已臻关心终身的地步,深矣!(亦见知人)
性格决定命运。不出孔子所料,子路正死于他的好勇。屏显资料之四:子路风采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鲁国人。个头高大,性格粗豪,好勇斗狠,是一把打架的好手。平时戴着一顶鸡冠似的帽子,上面还插着一支雄鸡的黄黑翎毛,衣襟上佩戴着公猪一样的饰物。
出身微贱,家境贫寒。生性豪爽,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作过鲁国的季氏宰;做过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
六十三岁时,遇到卫国内讧,他为了救援孔悝与敌人展开搏斗。混战中缨冠被击断,他想到孔子“君子虽死而冠不免”的礼仪教导,在重结缨带时,被敌人砍死。
在孔子的弟子中,大概子路的人生最具宿命意味。孔子就像是俄狄浦斯王里的那个盲先知。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评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犹言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是以启子路也。又是对好勇的告诫。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11.15)评点:先批评,后肯定。批评,为的是子路的好表现;肯定,为的是子路的尊严。夫子用心可谓良苦也。(爱人关乎心)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5.7)
评点:孔子一方面欣赏子路的勇,一方面又批评他的好勇。此正见孔子之爱,他希望子路能谦和一些。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28)评点:这一幕最具戏剧性。孔子指天发誓,可爱之至。(可让学生模拟表演体验)这一幕大概只有在面对子路的时候才能发生。在孔子的弟子中,敢经常和孔子抬杠大概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宰我,另一个就是子路。但这事不会发生在宰我身上,因为他没有子路的率直。与其说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不如说他是孔子的一个诤友。在子路面前,孔子才更像一个人。(两人年龄上也相差不大,不像颜渊和子贡)
齐读7.11、11.15、5.7、6.28。
小结:子路经常批评孔子,孔子也常批评他,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子路保护孔子唯恐不周,不愿使孔子遭人非议。孔子说:“自从我得到仲由,就没有听到过恶语。”
子贡与子路一文一武,犹如孔子的左右手。加上颜渊,刚好三个,我想称他们为“孔门三剑客”。一个智,一个仁,一个勇。
孔子的爱广阔浩荡,不只施予孔门三剑客,还在其他学生身上,如伯牛、子游,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姓名的。(如果一课时完成本课,第四组人物可放课后作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如果两到三课时完成,可在课堂充分讨论)4、孔子和伯牛、子游和乡党小子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6.10)
评点:伯牛即冉耕,字伯牛,比孔子小七岁,鲁国人。以德行著称。后患麻风病,不愿见人。孔子隔窗而执,颇能让人联想到温家宝和爱滋病人握手,让人感动。(难点在隔窗而执和连声之叹,可让学生模拟表演体验)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7.4)
评点:子游即言偃,字子游,比孔子小四十岁,吴国人。言偃长于文学。他曾在鲁国做官,出任武城的邑宰,极力推行礼乐教化。其后学者在战国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学派。一个“莞尔而笑”,一个一本正经地“对曰”。一个玩笑,一个认真。孔夫子和他的学生原来可以这样轻松相处。又见其平等关系。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5.22)评点:时年六十三岁,身在异邦,心系学生。“归与!归与”,叠句一见喜色(因“狂简”、“斐然成章而喜”),一见归心之切。由此可见,夫子之爱施及全体。(裁之,意即博文约礼)
总结:孔子怎样对待他的学生?学生又怎么对待孔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
屏显文字:阅读小结
孔子对学生在一个“爱”字。乐是爱,忧亦是爱;器重是爱,批评亦是爱„„ 孔子知人善爱,学高爱更深。孔子,真是一位爱的艺术家!
学生对孔子在一个“敬”字。好学是敬,辩护是敬,批评亦是敬„„ 在学生的心目中,孔子是高山,是日月„„
三、结束叹语
这座高山,矗立了三千年。三千弟子仰望。我们也在仰望。
最后,我想借用《诗经》里的一句话表达我们的仰望之情。
屏显文字:结束叹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第五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江阴人民医院儿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座右铭,这并非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标语,更像是一种誓言,一种承诺,一种对救死扶伤神圣使命的践行。因为这份信念,所以科里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在路上,勤勤恳恳;在路上,兢兢业业;在路上,精益求精;在路上,无怨无悔。
儿科工作相对于其它科室情况较为特殊,作为儿科仅有几位男性同志的万主任,一名尽职敬业的好医生、关心下属的好上级、关爱患儿的“好爷爷”。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认真劲,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为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无不让科内每一位成员为之而赞叹。他全身心投入儿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儿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今年年初,受院领导的委托,他负责儿科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的一切事物,深知重任在肩,他不断改革和创新,统筹兼顾,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带领儿科全体成员在不影响正常的诊疗活动的同时,合理调整病房布局、挖掘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得到了全体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的好评。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行医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看做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应有的灵魂。还常教导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医德在医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医务人员之间的差别,除专业技能之外,还有一个根本之处就是医德医风,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也影响着医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经验能否正常发挥,他说:“一个好医生不是靠好的包装,好的宣传而知名,而是靠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而得名!”。在创建过程中,他不断加强我们医德医风的学习,督促科内人员每天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亲自到床边给我们演练,实习,让每一位医务人员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医者应有的态度与职责。在创建过程中,他总是加班加点,整理资料,督促医护人员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时常亲自为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可。在评审过程中,患者满意率高达100%,得到了专家们多方面的肯定。作为以女性工作人员为主体的科室,全科68名医护人员中女性有61人,大多数人还身兼二职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然而,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并没有折损她们的风采,多年来,她们以乐观的态度、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特有的善良细心让一个个患儿绽放笑容,“人民医院儿科”在她们的精心打造下成为江阴城百姓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走进儿科门诊,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片拥挤和喧闹。儿科一直处于病人量多而医师人员相对不足的状态,医师长期超负荷工作,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一年365天有300个上、下午都起码拖班半小时,疾病高发期甚至要连班,匆忙扒几口冷饭接着上下一班上门诊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更好满足患者需要,儿科门急诊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医师利用夜间休息时间和双休日休息时间加班开设本部及东区两地的夜间门诊,全天专家门诊,以满足白天无暇就诊的家长和小病人需要。实行错时上班,根据不同时期患儿就诊高峰时间不同,医生随时调整上班时间,冬天增加中午上班医生人数,夏天早晨提前上班。
儿科病房仅有88张床位,新生儿也只有20张,但是相对于庞大的门诊量而言,病房床位显得远远不足。为了让需要住院的患儿尽早得到诊治,儿科采取了种种措施,如加快周转,尽量加床等。床位的增加使医务人员不得不加班工作,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受到江阴百姓的交口称赞。
儿科全体医务人员深知,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建立在优良的服务、高超的医疗水平基础之上,为此,全科室上下团结一致,在改善服务、提高质量上狠下功夫。
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为规范儿科各级医师职责和规范,科室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疾病诊治规范》,确保住院病人诊疗规范,杜绝不合理检查和用药。同时加强科主任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危重病人交班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儿科制度执行得分率始终名列全院前茅。为了减少院内感染率,在床位紧张情况下,科室内挖潜力,尽可能让非感染疾病患儿、恢复期患儿和感染疾病患儿分开居住。每遇有病人因不解而投诉时,科主任在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总是从科室自身找原因,并以此为鉴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多年来,儿科投诉率在全院一直处于很低水平。
加强医学知识普及宣传,努力改善医患关系。为了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每逢节假日儿科走廊都会悬挂各种饰物,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并为每一位患儿准备小蛋糕和小礼品一份。“六·一”儿童节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朋友开开心心接受治疗。
在院刊、报纸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宣传儿科常识;无论是儿科门诊还是病房,墙面都张贴着儿科基础常识的资料。2011年起儿科还成立了雾化门诊,在做好治疗的同时,讲授哮喘防治常识和进展;针对儿科特点,护理人员还制定了《儿科入院须知》、《儿科健康宣教单》、《雾化吸入健康宣单》、《出院健康指导》等。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水平。尽管人员紧张,儿科仍坚持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性学术会议,科室业务学习也从不中断。儿科还鼓励年轻医护人员进一步深造,本科毕业医师申报硕士学习,专科毕业护士申报本科学习。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搞好科研和教学。2010年以来,儿科新增小儿内分泌特色门诊,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儿童过敏性疾病脱敏治疗等新技术项目。特别是从1996年增设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监护室以来,从原先简单的几张暖箱到现在拥有先进的远红外线新生儿辐射抢救台、进口呼吸机、光疗仪、早产婴儿培养箱、多参数生命监护仪、微量输液泵、经皮测胆红素仪,并特设24小时呼救转运电话、转运救护车等,为高危新生儿的急救创造了一条快捷、安全、便利的绿色生命通道。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BO溶血病、HIE、败血症、颅内出血、休克等危重儿抢救成功率超过95%,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对出院后的高危儿能进行长期追踪随访,科学的早期干预,积极防治相关系统后遗症,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疾病致残率。高超的医术、优质的服务受到了江阴市民的一致好评。使临床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儿科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爱心的集体,科内任何每一个都能感受到集体关爱的温暖。科室无论谁生病住院,都能得到由科主任亲自筹集的一笔充满爱心款,钱款虽不多但代表了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滚烫的心。此外,团结互作精神也早已深入每一位儿科医护人员的内心,帮助兄弟科室完成小儿静脉留置、静脉采血,配合兄弟科室完成儿童相 关疾病诊治,一直是儿科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超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儿科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多年来,儿科一直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坚决反对商业贿赂,自觉杜绝药品回扣,善待和理解每一位患者。儿科的医护人员们以特有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为小患者们服务着,她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继续向着新的高峰不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