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①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②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③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激励星、小棒、练习本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快乐谷”!想去看一看吗?请看大屏幕(电脑出示主题图),请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
生: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数的、算得。2+2+2+2+2+2=12(生答师板书算式)
师:你不仅能认真观察,而且还算出了喜欢玩过山车的小朋友一共有12人,真是个有心的孩子,请坐!别的小朋友呢,你们还知道什么?
生:„„
师:大家的发现可真多!
“快乐谷”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也多多!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专家评析
老师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欢乐谷的游乐场景,在课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知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可谓是一石二鸟
教学过程
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①实践。
首先,我们来到了“快乐谷”的第一站—拼图吧,这里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谁能说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你能象他们一样摆出你自己喜欢的图形来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哪位小朋友有勇气第一个告诉我们,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算式。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这些算式!
(4+4+4+4=16 5+3=8 6+6+6+6+6+6=36 10+4=14„„)②引导探究。a.分类。
师:仔细观察,悄悄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是加法算式
生:一边的加数都一样,一边的加数不都一样„„ 师:“一样”用数学语言说就是“相同”。那这样看来,黑板上这些算式就可以分为两类,是哪两类?
学生回答。
师:对!一类是加数不相同的,另一类是加数都相同的。是都相同吗?(引导学生再次观察黑板左边的算式,感知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b.体验。
师:你能照样子再编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生答师板书,其间稍作迟疑,停顿片刻;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多了,我只记得每个加数都是6,却忘了是几个6,这怎么办?)
生1:再说一遍。
生2:直接说出几个6相加。师:你们认为呢?
(大部分学生对第二种方法表示赞同,教师则请刚才那位同学用第二种方法表述,接着将算式补充完整。)
师:看来用“几个几”说真简便!其余这些算式都是几个几呢?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活动,把连加算式表述成“几个几相加”)师:说都会说了,那你们会写吗?
(异口同声,情绪高涨,随后教师口述,学生试写。在写到15个2相加时,学生犯愁说:“太长”、“太麻烦了”“能不能写得简单点儿?”)
师:可以呀!如果写得简单些,想想看要写出那些数? 生:我知道是2×15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生:是爸爸给我讲的,这是乘法算式,中间的小叉就是乘号。(别的孩子也在点头,似有所悟!)
师:你真爱学习!对!这个小叉就是乘法的运算符号—乘号,读作:乘。(跟读)15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
2×15或15×2(随手板书)
师:这两个算式你会读吗?谁愿意试一试?谁再来读?同桌互相读一读!c.强化。
师:现在,请观察这道加法算式和这两道乘法算式,谁有问题要问问大家吗?(默默无语)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为什么加法算式中都是2,乘法算式中却还有个15,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是有15个2。
师:对!这里的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相同的加数,这里的15就是相同加数2的个数。15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写成2×15或15×2。下面请看黑板上剩下的这些算式中,哪些能用乘法表示,该怎样表示呢?请你先想一想,再试着写一写。
(师巡视并请两名学生板演)d.对比。师:(订正)这边几个算式为什么都没写呢? 生:因为它们的加数都不相同!
师:对!只有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板书)。好了,在“拼图吧”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瞧!小精灵都为我们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教学过程说明 陶吧、泥吧已经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甚至于是热衷参与的活动场所。这里教师给拼图起名“拼图吧”,使简单的拼图赋予生活意义,激起学生活动的欲望。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观察、读一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加法算式可以分为两类。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分两个环节:①编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学生一口气说算式时很累,甚至说不清,教师书写时,又巧设障碍,忘了该写几个6;②写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让学生在说与写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确实实很麻烦。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书写简便?能不能说成几个几连加,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进一步沟通了相同加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师生的交流。列出乘法算式。一句真情的鼓励“你真爱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巩固拓展
①教科书第46页“做一做”
师:快看!不远处是“快乐谷”的草坪,你都看到些什么? 师:你会列算式吗?请填在书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②练习九第1题。
师:再来看,这里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他们在干什么你还看到什么? 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不同做法给予激励性评价。③爬梯比赛。
比赛规则: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个组在规 定时间内爬得最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④赛龙舟。
出示图片让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教学过程说明
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生机勃勃的欢乐谷的各活动场景中,促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在竞赛中交流,在交流中开阔思维,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小结,畅谈收获
师:好了,我们在“快乐谷”的游玩即将结束了。你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专家评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内容比较抽象。
教师在设计时,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拼图吧”、“欢乐草坪”、“爬梯比赛”、“赛龙舟”等贯穿全课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拼一拼、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引导学生逐步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来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整个教学过程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第二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交川小学 陈会军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 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师生一起看图。指导学生回答。
师: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师;这个同学摆了几把小伞? 生:1、2、3、4把小伞。
用同样的方法说出其他几位同学摆图案及所用的木棒。(2)看看老师摆了什么图案 生:正方形、房子、八边形。师:每种图案一共用了几根木棒?
师生:每个4根,一共用了4+4+4+4+4=20根 每个6根,一共用了6+6+6+6=24根 每个8根,一共用了8+8+8=24根
师:把老师摆的其他图案
(3)教师叙述:求4个5或5个4相加是多少,4个5或5个4,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
(4)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
师:要求5个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4+4+4+4+4=20 ”,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5乘4或4乘 5”。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板书:3×2=6或2×3=6。)
师: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师生: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写出第三个例子的其中一个乘法算式,分别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作:5乘4等于20。
师:5和4相乘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动动手、动动脑
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师:每行摆5个圆片,摆四行。2.我会读
4×5 6×5 5×2 2×4 3.我会做
(1).做教科书“
(2).做教科书“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4个 2”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4个2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4和2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
(3).做教科书“ 4.我会改
师: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4+4+4=12 6+6+6+6=24 2+2+2+2+2=10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什么时候我们才用乘法?
第三篇:乘法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谢欣桐
一、诱思导学
1、暖暖的阳光洒满青青的草原,许多小动物正在草原上快乐的玩耍。想不想去看看?要看到有哪些小动物可不容易。会遇到很多麻烦的,有信心吗?看,问题来了。
2、大门为什么打不开呢?原来这里面藏着秘密,请你找找算式中加数特别的有哪些?
“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
二、质疑研学
师: 瞧!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图中你能找出这样的算式子吗?
板书:2+2+2=6 也就是 3个2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板书:3+3+3+3=12 4个3 谁来用学具摆一摆 师:你真了不起!那这幅图呢?找找看?
生:是4个2,列式是2+2+2+2=8。师:求4个2是多少,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板书:乘法)师:听说过乘法吗?你是从哪里听说的? 生1:姐姐告诉的 生2:妈妈告诉的
师:以前都是听别人说的,今天我们自己也知道乘法了。师:刚才的4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2=8 2×4=8 师:这个×,像什么? 生1:像拼音字母× 生2:像错号叉
师:在上学里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乘号)
师: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猜一猜在乘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读作(生集体读一遍)
师:加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和)减法算出来的得数叫?(差)那今天的乘法算出来的得数叫?(积)
师:几个2相加,我们以前用加法,现在可以用乘法。(生再读2×4 4×2)
生活真奇妙,算几只小动物,我们就认识了乘法,接下来还有什么发现呢?下面我们继续在草原上看看还有什么发现。有好多鸡在找吃的,来口算一下看有多少只鸡。小朋友要一口气说完,深吸一口气准备好,开始!生:3+3+2+3+3……
(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老师的手也写软了)师:你们感觉求100个3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 生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生2:太麻烦了。
生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3或3×100,快多了!师:这里5个3,8个3,100个3可以用乘法也可以用加法?你觉得怎么样?
生1:用加法太麻烦 生2:乘法简单写的快。
师:几个几,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但用乘法比较简单。
三、达标测学
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
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强调:拍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中间要停顿一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
2、练习1、2 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种写法简便?
四、得知博学
师:小猴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欢迎我们来了,你觉得是几个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生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5个花片,5+5+5=15,是3个5。生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3个花片,3+3+3+3+3=15,是5个3。师:同样多的猴子,观察角度不一样,算式就不一样。
五:反思促学 1.沟通联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齐答:乘法)乘法是怎么来的? 师:是加法变出来的,什么样的加法可以变成乘法?复习引入的算式,体会相同加数连加的意义。2.联系生活。
师:学习乘法以后,每个小朋友都会多一双眼睛-------乘法眼睛,先把眼睛闭上,用一双乘法眼睛,然后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乘法现象? 师:太棒了,你眼已经具备乘法的眼睛了。
3.下课后,小朋友们又多了一双乘法的眼睛,你可以告诉老师,还有你的爸爸妈妈,你现在自己知道乘法了。好,整理好自己的文具,下课。
第四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5-46练习九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认识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
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策略:
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教学步骤
一、口算。
12+24=
36+6=
42+14=
32+16=
15+25=
35+10=
复习加法的知识。+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 2+2+2呢,3个2相加 2+2+2+2呢
4个 2相加 2+2+2+2+2呢
5个 2相加
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加数都是相同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相同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如果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2+2+2+2+2+。。。
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明的办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把加号改成乘号“×”,把相同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2+2 写成乘法算式是 2×2 读成 2乘2 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3 读成 2乘 3 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4 读成 2乘 4 2+2+2+2+2写成乘法算式是 2×5
读成 2乘 5
3、拓展深化。
50个 2相加呢?写成乘法算式是 2×50 或者 50×2,因为得数都是 100。所以都可以写。
4、归纳乘法的意义。把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有什么好处?可以把写得很长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很短的乘法算式。
那么 2+2 写成 2×2,有简便吗,看不出。短的看不出,长的算式有简便的意思。
2+3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不能,因为 2+3表示 把 2和 3合起来的意思。不是表示几个几的意思。
三、下面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能的话请说出乘法算式
3+3
4+4+4
5+5+5+5
6+6+6+6+6
7+7+7+7+7+7+8 3×2
4×3
5×4
6×5
(不能完全用乘法算式来写出,可能会有写出 7×6+8当然要表扬了。)说说这些乘法算式的意思,2个 3,3个4,5个4,6个5,()如果学生说成是3个2,4个3,4个5,5个 6也可。)
四、归纳小结乘法的意义
第五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牡丹区王浩屯镇中心校程寨小学 王忠远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4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 6+6+6+6+6 8+8+8+8 3+4+6+9 2+1+7+5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应该怎样分? 生: 6+6+6+6+6 和 8+8+8+8为一类, 3+4+6+9 和2+1+7+5为一类.师:为什么这样分啊? 生:因为 6+6+6+6+6 和 8+8+8+8都是相同的数相加.(板书:相同加数)师:它们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
二、情景激趣,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星期天、节假日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玩?(出示情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喜欢玩什么? 生:„„
师:其实呀,游乐园里还有许多数学问题呢,你发现了吗? 生:„„
师:小朋友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答这三个问题吧。依次出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解答,教师板书算式。问题一:小飞机上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算式:3+3+3+3+3=15(人)问题二: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算式:6+6+6+6=24(人)问题三: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算式:2+2+2+2+2+2+2=14(人)
师: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求几个„„的和,)这么多2相加,一个一个写出来太麻烦了,于是人们就研究发明了一种简便的方法──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索交流,发现新知 1.学习写乘法算式。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加数都是几?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 师:7 和 2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简介乘号的由来。板书:“×”)师:你们看看乘号像什么? 生:像叉 生:像拼音× 生:像加号
师:像加号,因为乘法是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的简便写法,所以数学家们就把加号这样一斜创造出了乘法。乘号只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读作7 乘 2。跟老师读一遍。
师:还可以这样写。(板书:2 ×7)谁来读一读。生:2 乘 7 师板书出乘法算式:7×2=14,2×7=14 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学生发言。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1)看,相同加数是几。
(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
(4)关键,7×2或2×7 问:2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5)闭眼回忆改写的方法。
同样列出第一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3×5=15,5×3=15。(强调:是几个几)第二个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6×4=24,4×6=24。(强调:是几个几)师:用乘法是不是比较简便啊?(接着板书:„„比较简便.)2.练习。
请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5+5+5=□×□ 7+7=□×□
课件逐一出示,让学生口答。
三、操作练习,运用新知 1.摆一摆
课件出示48页做一做第1题,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在填写加法算式.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用小棒依次摆出4个2,3个4,5个3,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下面的学生两人一组用小正方体摆出4个2,3个4,5个3,并在作业纸上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教师巡视,纠正.)教师评价.(强调:是几个几)2.画一画
课件出示练习九第2题,要求:先按要求画圆,再写算式.学生在作业纸上按要求画圆,写算式.(教师巡视,纠正.)教师评价.(强调:是几个几)3.填一填
课件出示48页做一做第2题第3题,要求:按要求填写.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强调:是几个几)4.读一读
课件出示练习九第4题,学生齐读.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生齐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