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时间:2019-05-14 20:0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篇: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赵辉、魏峻一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有城,已经不是新闻了。早在1930年,山东历城(现属章丘县)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就发现了城墙,在几乎同时的河南安阳后冈遗址的发掘中,也报道发现了一段长70余米的夯土城墙。但是,这些发现在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兴趣。其原因在我看来,除了在发表出来的资料中,有关这两处城墙遗迹的地层关系交代得不十分清楚,以致学术界对其是否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墙始终心存疑虑之外,更主要的是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主要任务并非在这个方面。当时,人们更急迫的是在各地发现考古资料和对其进行编年分区的研究。进行这项工作时,人们对遗物的关心自然会大于对遗迹的重视程度。此外,有限的考古资料所反映出来的龙山文化的社会面貌也不清晰,因此,总的说来,当时缺少将城址作为一个专门课题来做讨论的背景或学术氛围。

上述情况在70年代末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编年框架这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龙山文化被确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最后阶段,学术界正在龙山文化中寻找被认为是夏代纪年的二里头文化的起源。另一方面,大大丰富起来的考古资料也比较充分地反映出龙山文化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严文明在总结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普遍特征之后,认为当时的社会行将步入文明,并把这个时代称为“龙山时代”。当时的这些成果给研究者在探讨龙山时代发生的种种现象时,提供了某种认识上的分寸感。恰好这个时期,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和淮阳平粮台遗址发现了两座龙山时代城址。它们的发现,便成为开启中国文明形成课题研究的契机,而有关城址的研究也就此也就成为探讨中国文明形成的核心问题。二

在中文中,“城”有两个主要的意思。一是指代可以从建筑形态上明确辨认出来的聚落之一种,其明显标志是围绕着聚落的城墙,在很多场合,城墙外还有城壕,古人也常常“城”“池”二词连用。另一个意思是从功能的角度指代那些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或政治生活的中心,其中又有一系列等级和功能上的划分,如“王城”、“都城”、“都市”、“城市”、“都邑”等等。至于“城堡”、“城塞”一类,强调的是其军事方面的作用,从功能的分类角度,也可以把它们划分在第二类中。在田野考古上,我们首先把握得住的是有无城池建筑,而非被城池围绕着的聚落的功能。故本文所谓城址,除非特别声明者,仅指具有城墙以及城壕的聚落。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

址有五十多处,大致分为三群。一群在内蒙古中南部;一群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是另外一群(图一)。也许这并不是其全部,例如已经有证据表明,在陕北地区也极有可能有城址,只是尚不能肯定它们是单独的一群,还是与内蒙古中南部者有关。已经发现的五十多座城址的具体年代也有参差,已经知道其中最早的城址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或稍早。根据更早时代的田野考古工作数量甚多,却无一例城址的报道,因此,这个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分界。

(一a)中原地区的城址

中原地区在很长时间里,约以今天的京广铁路为界,西面是仰韶文化,以东为大汶口文化。但自庙底沟二期文化以来,这种东西对峙的局面发生很大变化。众多周边文化给予中原地区以强烈影响,使当地文化面貌在空前复杂起来,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区,也既所谓中原龙山文化。目前,已经发现了于这个变化过程中修建的七座城址。

郑州西山城址(图二)系目前所知河南乃至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城址。尚无正式报道,综合零散消息得知,城址始建于距今5300—5200年之间,到距今4800年左右废弃,其使用年代在仰韶文化晚期。西山城址坐落在黄河南岸的邙山余脉东南坡地上,东南部被后期毁坏,西北角到东北角185米,平面不甚规整,近乎圆形,最大直径约200米,城内现存面积19000平方米,复原面积约达31000平方米。城墙下挖基槽,上采用小板块夯筑法建筑墙体,墙厚4—8米。墙外挖壕沟,沟宽5—7.5、深4米。已经探明北墙开设一城门。由于当时居民活动频繁,城内堆积十分复杂,初步判断城址的中部和东南部为房子、窖穴密集的居住区,附近还发现了陶窑,城内北部及城西外侧各有一片墓地以及儿童瓮棺葬。

郾城郝家台城址在沙河北岸平面近椭圆型台地上,高出周围地面2—3米,总面积65000平方米。在1986年的发掘中,发现了城墙遗迹,次年发掘基本探明城址整体情况,得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2、东西宽148米,总面积32856平方米。现存城墙宽

5、高0.8米,夯筑而成。东墙中部有一宽近9米的缺口,可能是城门所在。城墙外侧有壕沟。城址年代为郝家台二期文化,即龙山文化的偏早阶段。据报道,二期遗存还有连间式房子、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在简报公布的地层图上,部分被划分在郝家台二期的地层覆盖了城墙,是知城址的废弃在二期之中,却不能判断上述房子等是城墙使用期间的还是城墙废弃之后的遗迹。淮阳平粮台城址(图三)坐落在新蔡河北岸低丘上,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85米,城内面积34000多平方米。城墙墙体夯筑在大汶口文化时

期的平坦堆积上,墙高尚有3.5米,底宽

13、顶宽8—10米,内侧陡直,外侧有多层贴补,当是城墙使用过程中的多次增补加固工程。墙外挖护城河。在南、北墙上发现城门。南门宽大,开设在南墙正中,门道两侧各建方形门房一间,门道正中埋设陶下水管道。城内发现建筑遗迹十余所,一般为土坯建造的连间式建筑,有的有夯土台基和房内回廊,建筑形式不同于一般民居。但这些房子多集中在城内东南部位,附近有还陶窑,故推测还不是城内建筑中的最高等级者。城址内除了陶窑,还出土过铜渣,埋葬牛只的祭祀遗迹等,反映了一种综合的社区生活。从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的情况看,城墙的建筑在龙山文化早期,直到龙山晚期还在被使用。

辉县孟庄城址(图四)坐落在一椭圆型台地上,遗址迭压了孟庄龙山一期遗存的偏早阶段的灰坑,代表了城址始建年代的上限。发掘者认为,在龙山文化末期,城址毁于一场洪水。孟庄城址平面约作平行四边形,东城墙保存较好,长375、北墙复原长度340、西墙330米,墙体宽约14米。城外开挖护城壕,紧贴城墙内侧也有一条沟,推测是修筑城墙的取土遗迹。于东城墙中部发现城门,城道侧壁贴有木板。由于城址使用时间较长和居民的反复活动,遗迹保存不佳。根据已有的发掘情况可知,城内东北部和西南部发现了房子和密集的灰坑,西南部还发现了四口水井,是生活区无疑。

登封王城岗城址(图五)位于颖水和五渡水交汇处的台地上,由东西两座并列的城址组成。遗址已遭到严重破坏,就现存情况看,东城仅存城垣西南拐角和西、南墙各一段,整体形状和规模不明。东城之西墙又被用作西城之东墙。西城平面近方形,其南墙长82.4、西墙92米,北墙西段尚存29米长。发掘者根据两城共用一面城墙,两座城址的方向却偏差了20°的情况推测,西城的建筑可能略晚于东城。又根据层位关系和遗物比较得知,两座城址的建筑和废弃都在王城岗二期文化期间。所谓二期文化,指遗址上总共划分出五个小时期的龙山文化中的一个阶段。而整个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存,都属约500年时间跨度的河南龙山文化的偏晚阶段。因此,城址的使用时间不是很长。城墙地面以上的墙体早已被破坏殆尽,保存着的只是填满夯土的墙基槽。城址使用期间的城内遗迹也损毁严重,东城者基本无存,西城内发现了多片零碎的夯土以及和建筑有关的奠基坑,似有过较大面积的台基式建筑。此外,便是散布在城内各处的百余个灰坑。遗迹现象的严重缺失为了解王城岗城址功能造成极大困难。有人根据灰坑数量多来推测西城原为仓城,后东城被毁

,居民迁住进来。但观察遗迹分布图,灰坑、夯土面和奠基坑(原来也是灰坑)之间的地层关系并不单纯,故是说还有斟酌的余地。河南密县古城寨城址是最新发现。据刚刚报道的消息称,城址位于溱水东岸台地上,城址发现仰韶文化至夏商时期的多层堆积,而发掘者判断城墙建筑时间不会早于龙山文化早期,废弃在龙山文化晚期之前,使用时间约100年。古城寨城址平面为长方形,除了西墙遭到后期破坏外,余三面城墙和护城河保存甚好,其东墙353、南北墙各长500米,南北城墙各发现一城门。城墙建造之前,先处理基础,之上分段分块板筑,宽40米左右,保存最好的地段墙高16米多,甚宏伟。墙外护城河宽34—90米不等,其东段河身钻探至4.5米深仍未见底。城中部偏北地段发现面积约330平方米的大型夯土台基,以北还发现一道由门道、守门房和众多柱洞等构成的廊庑式建筑,已经清理出60多米长。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带建筑的规格颇高。古城寨城址面积176500平方米,城外也发现大面积龙山文化的遗存,整个遗址的总面积接近28万平方米。

在以上河南境内发现的七座史前城址中,安阳后冈仅有一段夯土城墙,整体形制不明。余者始建年代最早的西山城址平面约略作圆形,建筑在龙山文化中的几座皆为方形或接近方形,其中又属平粮台城址最为规整。考虑到龙山时代之后,中原城址皆为矩形,而有明确边界的仰韶文化早期环壕聚落多为圆形,西山及以降几座史前城址的形制也许正好反映了中原聚落规划思想的转变。关于这些城址的性质,在它们被发现不久,研究者的第一反应便是试图将其和传说中的史迹联系起来。但学术界很快认识到这种考据无助于对这类遗址性质的了解,遂转入有关其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分析它们在各自聚落群中的地位、作用的聚落形态式研究角度,正在受到普遍关注。从这个角度上,多数研究者同意这些城址是“各个区域内等级式聚落的权力中心”。至于它们产生的原因,论者则多将其置于战争日益频繁起来的社会背景中考察。

但是,将这些城址一概而论是危险的。首先的一点,这些城址和普通聚落比较起来的分化程度并不十分一致。在这些城址里,不同程度地发现了一些房子以及与家居生活有关的窖穴、水井等遗迹,西山、平粮台城址中还发现了陶窑。说明居民们有自己的仓储、陶业,也从事农业——这一点可以从出土的石器工具的种类看出来,甚至还有墓地,其居民的生活内容和一般遗址似乎没有明显差别。西山城址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100平方米,但这种规

模的建筑在同期的新石器遗址中并非十分突出。后冈遗址位置最高地段的发掘所见则都是一些差别不大的小房子,和没有发现城墙的汤阴白营遗址之所见也没有多大区别。但严文明根据平粮台已经发现的房子多集中在城址东南部而非中心,且这些房子的建筑讲究,是而估计城中也许还有更高规格的建筑。古城寨城址中的大型夯土台基和廊庑式建筑则比较明确地表明其地位的特殊,甚至在城址内部,这一带或许也不是一般的场所。

如果遗址的面积也是衡量其居住其中的集体的实力的一个指标的话,各城址的情况也不一致。从《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提供的资料可知,郑州附近最大的大河村遗址面积30多万平方米,远远超过了同期西山城址,且在遗址群中与后者面积相若的还有六七处之多;孟庄遗址群中,大于孟庄城址或与之面积相当的遗址也有四、五处;郝家台、后冈等城址及其附近聚落的情况亦如是。但王城岗、平粮台和古城寨的情况有所不同。王城岗西城规模甚小,东城大部分被毁,总体情况不分明,发掘者根据历史上五渡河摆动的幅度达300米的情况推测,东城规模应大于西城,即东城的边长最长可达400米。而附近只有毕家村一处遗址的面积约有此数。平粮台城址附近也只有一处与之面积相当的遗址。古城寨仅城内面积就将近18万平方米,附近只有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新寨遗址超过它,其余的则远小于它。但经发掘得知,新寨遗址主要堆积是所谓新寨期遗存,年代晚于古城寨的使用时间,即在同时期里,附近没有能和它规模匹敌的遗址。从这些情况可知,在与周围遗址之关系方面,各城址的情况也有很大不同。但一般来说,建造年代较晚或建造时间虽早,使用时间却比较长的城址,无论从其规模还是城内遗迹规格等情况看,都显得更特立突出一些。从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区域性中心逐渐形成、强大和座稳江山的过程。仰韶文化晚期以来,中原地区的社会关系日益变得紧张和危险起来。城址的出现当然和这个背景有关。目前,似乎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址产生的更具体原因是聚落群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从前述西山、后冈、郝家台等城址的情况看,危险首先出现在规模和城址相当乃至更大,且内部结构大致相同、却无城垣建筑的附近村落之间的可能性甚大,而未必从一开始就是来自于距离更远的集团的。只是随着在一系列冲突中,某个聚落,譬如平粮台或古城寨最终取得了在整个聚落群中的支配地位后,越来越多的紧张关系才逐渐转移到更大的群体之间来了。这似乎是目前资料所见有关中原早期国家形成的方式。(一b)山东境内的城址

山东自北辛文化至于龙山文化,始终是一个稳定的文化区。据称,境内已经发现有城垣迹象的遗址数量颇多,经发掘确认的则有边线王、丁公、城子崖、丹土等城址。

章丘城子崖遗址(原属历城)(图六)早在30年代初的发掘就报道有城墙,发掘资料还显示,城内中北部分是建筑遗存的密集区。1989年为纪念龙山文化发现60周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度发掘遗址,确认岳石文化的城垣直接迭压在龙山文化城垣之上的地层关系,并探明龙山时代城垣形状大致为圆角方形,唯西北角向北凸出成曲尺状,城址东西455、南北最长540米。城墙系板筑、堆筑法结合筑成。城墙下有基槽。于南北城墙各发现一门,并似有门房一类设施。笔者曾在遗址上采集过龙山文化较早时期的遗物,估计城垣的建筑年代距此不远,但其沿用时间较长,可达龙山文化晚期。

寿光边线王城址是80年代中期发现的,由于遗址在后期遭到很大破坏,发掘中只发现了两周城墙夯土基槽。其外垣所围面积5.7万平方米,平面为近方形,东西北三面有门,南墙未作清理,不能断定有无门,基槽夯土层中曾发现人、猪、狗骨架,或为某种奠基仪式。内垣平面圆角矩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北两面设门,另两面因破坏过重,不能肯定是否有门。城内仅存若干灰坑底。从基槽出土陶片看,城垣内圈建筑在龙山文化中期或稍晚,外圈则更晚一些,并推测扩建外城后,内城城垣遂被夷平。

邹平丁公遗址1991至1992年的第四、五次发掘中,发现了夯土城墙和城外护城壕沟,其后探查了解到,城垣呈圆角方形,东西

310、南北350米,其外壕沟宽约30、深过3米。发掘者称,城墙建筑在龙山文化的早期,以后数次增补,使用至岳石文化。城内发现有房子、灰坑、水井等遗迹,但没有其布局结构方面的报道。此外,在一个灰坑里曾发现了一件龙山文化晚期的刻文陶片,一度引起轰动。1993年,又在城内发现一段城垣,亦附带壕沟,和外墙间距30米,时间为龙山文化早期。但与外垣之详细关系尚不清楚。

五莲丹土城址位于著名的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西北4公里多处。据来自发掘者的最新消息,共发现三道城墙和壕沟组成的城垣,最早的一道规模最小,建筑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平面约略为圆角方形。以后两次扩大规模,最晚约当龙山文化中期,其面积达25万平方米。但确切年代不详。城内有大片墓地和大面积夯土台基及其居住遗迹,还发现有手工业作坊区和在遗址东北部有成片的红烧土,调查者推测为长期烧窑或冶炼所致。历年调查采集到的遗物有陶器、石器、玉器等。石器原料与附

近山上出产相同,说明遗址上有石器加工业,也不排除存在玉器加工作坊的可能。丹土东南约2公里,即著名的龙山文化两城镇遗址,其面积在100至200万平方米之间,遗址上有大面积的夯土,可能是大型建筑台基,也可能是城墙。遗址过去陆续出土过精美的蛋壳陶和大量玉器等。调查者认为两城镇是古代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兼宗教或祭祀中心,而丹土为本地中心。但这个说法似乎值得商榷。因为已经有迹象表明两个遗址的年代不同,即两城遗址较丹土略晚,它们可能是承袭关系,而非相同时间里的两个中心。藤花落是最近在紧靠山东的江苏连云港市发现的又一座龙山时期城址,发现有两道由城墙和壕沟组成的城垣,它们的建筑时间很可能也不相同。报道还说城内发现大量房屋建筑。

1985年,笔者曾经参观过临淄田旺(旧称桐林)遗址,当时尚不知有城,仅知道遗址规模很大,出土陶甗个体甚大,陶鼎大小成列,堪称列鼎,鬶、罍、瓮、罐、杯、盆等亦十分精彩。此后,报道说该遗址上发现有城墙,东西400、南北450米,平面约作圆角方形,年代约在龙山文化中晚期。

据说有城墙建筑,但语焉不详者还有临沂地区的尧王城遗址。

1995年传来消息说,鲁西地区发现了八座龙山文化的城址。这些城址分南北两组,南组三座,北组5座,各组中皆有一座面积很大的中心城,余者面积在3至6万平方米之间。由于这些城址大多系调查钻探所得,且没有正式发表资料,学术界多对此持谨慎态度。笔者曾参观过其中的南组三座,注意到它们的形状皆东北——西南方向或东西方向的长条形,并就此请教过调查者,得知北组中也有此形状者,且这些城址中的所谓台基、城墙皆为生黄粉沙土筑成。这不禁令人想起一种典型的河流地貌——沙洲。这些地点上普遍发现的古代遗存,是其被人们利用的证明,有的甚至被较大规模的改造过,例如景阳岗遗址试掘报告公布了一条探沟剖面,有清楚的城垣状遗迹。但似乎不应过高估计它们的意义。

上述城址中,凡经过一定规模发掘钻探者,多发现了两道乃至更多的城垣建筑,是在中原城址不见的引人注目的现象。而且,如丹土、丁公和边线王等城址上的多重城垣,是几经扩建的产物。在同一个城址上反复扩建其规模,暗示了建造它的集体既稳定和强有力,又在不断发展之中。我们还知道,山东地区自大汶口文化早期以来,文化面貌的变化是连续渐变的,而与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以后,文化有过一次明显的调整重组过程有很大不同,意味着当地社会稳步和不间断发展的过程可能开始得比较早。在大汶口文

化中晚期,各地方类型之间的差别已经变得比较小了。在文化面貌越发一致起来的同时,由遗址规模体现出来的遗址群中聚落的等级分化和通过墓葬制度表现着的社会成员的等级分化也日益明显起来。到了龙山文化,这种等级分化现象更加突出。山东地区的城址便产生在这个以等级分化不断加深为内容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中的某一时刻。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隐约感觉到,社会成员等级分化和聚落的等级分化是同步展开的,而与中原地区社会的对抗性矛盾首先发生在聚落之间而非社会成员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那么,是否也可以推测两地的城址之起源或者有不尽相同的原因呢?(二a)长江中游的城址

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和山东地区相比,这里是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也是全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及其人类社会,但两个地区的文化过程却很相似。也即从彭头山文化经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是一个自主而连续渐进的发展过程,只是到了石家河文化晚期,这个地区受到来自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文化发生很大变化,以至部分研究者把石家河文化晚期视为完全不同的文化系统。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这个地区相继发现了八座城址,年代皆在石家河文化晚期之前。湖南澧县城头山(图七)是当地建筑年代最早的城址,最初报道建造于屈家岭文化时期,后来的发现其最早的城垣被大溪文化早期偏晚阶段的地层迭压,估计其始建年代在距今6000年左右,以后至少有过三次修筑。遗址延续使用到石家河文化晚期,但就发表的材料看,没有确凿的晚期遗物,所见皆石家河文化早期陶器。目前有关该城址情况的报道,还是屈家岭文化阶段者较多。是知城址平面大致呈圆形,外圆直径325米,城墙系堆筑而成,墙外有护城河,城墙的四个方向各有一门。城址的中部偏南处发现有夯土台基,还发现了道路、制陶区等。又据发掘者何介钧先生见告,在城头山遗址周围约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同期遗址数十处,是一处遗址密集的地区。而在其中发现了城头山城址,则是颇耐人寻味的。

湖北石首走马岭城址(图八)的平面不太规则,东西370、南北300米,堆筑城墙,城墙宽20多米,最高尚存5米,墙外有一周护城河。城内地势不平,西部最低,文化堆积自大溪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屈家岭文化遗存是其主要部分。据发掘者判断,城垣的建筑在屈家岭文化早期,约在屈家岭文化晚期遭废弃。在城内东部和东北部发现曲尺形连间房子、灰坑等,中部和北部有墓地。笔者在现场还看到,城内东南部也有很多红烧土,而根据笔者

对发掘红烧土的经验,这一带若非也曾是房屋建筑,就是陶窑之类的设施。和城头山、走马岭形制相似,面积仿佛或稍大一些的屈家岭文化城址还有湖南澧县鸡叫城、湖北江陵阴湘城、公安鸡鸣城。

阴湘城遗址(图九)从远处看,遗址是一高出地面约4~5米的土台岗,城垣为近乎圆形的多边形,东西最长径580米、北部被一河流的曲流的冲刷破坏,现存南北长约350米。墙外环城壕沟宽30—40米。部分地段的城墙建筑在大溪文化时期的堆积之上,城墙上则覆盖了石家河文化遗存,由此可知城址的使用年代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城内中部及其以东部分地势高平,一些地方暴露出红烧土堆积,当和住居遗迹有关,现代这一带也为村落占据。城内中部偏西是一道宽50米的南北向低洼地,越过低洼地,地势再度高平至西垣,也发现大量红烧土堆积。鸡鸣城(图十)东西400、南北500米,外有护城河,唯东墙中段不知何时何故断缺,城垣平面近似一个C字。城内中央有高出周围1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台地,上发现大量红烧土堆积,当是遗址的主要居住区。

马家垸遗址在(图一一)湖北荆门市南五里镇,城垣保存完整,平面为梯形,东西墙各长640、南墙400、北墙00米,西墙紧邻东港河,并引东港河水环绕城址一周为护城河。南北城墙的中部各有一缺口,但还不能肯定就是当时的城门。西墙中段偏北至城的东南隅有一古河道,情形和下面介绍的石家河城址相似。城内采集到大溪、屈家岭和少量石家河文化遗物,故城址的年代总不越出这个范围。石家河城址(图一二)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北约1公里处。平面大致呈方形,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1100米。保存尚好的西垣和南垣底部宽度都在50米以上,现存高度4—6米。城垣外侧为人工开挖的城壕,其平均宽度约80米。发掘和调查发现的一些迹象显示,石家河城址内外的不同区域存在着文化或社会上的功能区分。位于城址中心区的谭家岭揭露出多层迭压的多间式房屋遗迹,并发现了特别厚实的墙体,虽然因为发掘面积过小而不能观其全貌,但是这片居住区中无疑有比较特殊的建筑存在;城西南的三房湾堆积有厚度达1.5米的粗泥红陶杯,这种制作粗糙的陶器虽然不是实用器皿,可是明显存在着批量化和专业化的制作过程;邓家湾地处城内的西北部,除被用作墓地外,还发现了宗教祭祀遗迹和数以千记的陶塑动物。石家河城址的外围也有一些重要发现,例如罗家柏岭就发掘出石家河文化早期的庭院式建筑遗迹和一批精美的玉器,而肖家屋脊则清理了大量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早中期的墓葬。石家河城址的 始建于屈家岭文化时期。到石家河文化晚期时城内的文化堆积已经很少,而东城垣上甚至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房屋建筑。种种迹象表明,以城垣为标志的石家河城址布局和功能规划在此时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长江中游的城址多依托岗阜、河流等微观地形修建,形状上不如黄河流域的城址规整。在城墙的建筑技术上,这里采用的是所谓的堆筑技术,即将墙土层层铺垫堆高,过程中或许也进行捣实夯打,由于没有夹板约束,堆积起来的土层薄厚不均,也未必平整。这也许是针对南方的土的粘性极大,潮湿的时候又十分粘软,很难夹板夯筑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直到商周时期,南方建造城墙依然采用此法,如湖北盘龙城、四川三星堆以及江苏畲城墩等城址,皆为堆筑,而北方则早已经采用夹板夯筑技术了。如此堆筑起来的墙体颇为宽大,墙的坡度却很小,很难起到防卫作用。因此,在城垣外侧开挖比较宽大的城壕,就成为长江中游城址结构上的另一特点。多数情况下,这里的城壕利用天然河道和人工开挖相结合方式修建。城壕一方面作为城垣防御功能的重要补充,同时也可能是针对南方地区降水量大和洪水多发特点,集防洪、给排水和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就这些建筑技术而言,长江流域的城址和黄河流域者是不同的技术传统。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演进,依据考古资料分析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土著社会曾经经历过长期的稳定发展。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背景的存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城址普遍面积较大,其中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址的出现,与京山、天门一带自屈家岭文化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江汉平原地区的文化中心有密切的关系。

长江中游发现的几座城址都是区域内的中心聚落。经过细致调查的一些城址,如石家河、马家垸、城头山等的周围都或疏或密的分布着同时期的中小型聚落。若从整个两湖区域的视角去观察这些城址,可以发现它们在面积上呈现出金字塔型的结构,且城址面积的大小和该城址至石家河遗址的距离大致成反比,即偏在湘北一隅的城头山、走马岭两城面积仅8万平米左右,而其他距石家河城较近的城址则在20—25万平方米之间。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长江中游史前城址是经过规划营建的,并且在屈家岭文化时已经产生了等级分化的初步标准。考虑到这一地区无城郭的小型聚落的大量存在,可以认定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能够划分成三至四个等级,它们组成的多级的管理机构,共同维系着两湖地区史前社会的完整。两湖地区城址的这种金字塔形结构与长江下游地

区良渚文化的聚落结构极为相近,而与黄河流域的城址面积大多相去不远的情况有相当的不同,或许表明了两大河的中下游地区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并不完全相同。长江中游地区城址出现与繁荣的时期正值江汉地区史前文化的统一性最为强盛的阶段,其间颇有耐人寻味之处。有学者认为单凭石家河聚落的人口和劳力很难完成像石家河这样规模庞大的城址,因此该城作为一个政治中心是长江中游许多族群参与建设起来的。诚如是,联系到一些城址内存在的功能分区规划,应该可以说此时凌驾于社会成员之上的公共权力已经具有了非常强大的活动组织能力和社会调控机能。

出现在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部分城址,如马家垸和走马岭等,到石家河文化早期已经衰落,暗示了江汉地区从屈家岭向石家河文化的转变很可能是以暴力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又是以不破坏整个地区文化传统的延续性为前提。但是到了石家河文化文化晚期时,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江汉地区史前城址的全面废弃和具有中原风格的器物群的普遍出现,都反映了土著文化连续发展进程的中断。这种文化现象的发生或许正与中国早期文献中记载的尧舜禹时期中原地区以华夏为主体的民族对江汉一带的几次大规模军事征伐活动有关。(二B)长江上游的城址

1995年底,四川成都平原上发现一批史前城址,它们分布相对集中,在文化面貌和城建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为探索四川盆地内聚落的发展和文明的进程提供很好的材料(图一三)。

新津宝墩城(图一四)平面作长方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长600米,面积达60万平方米。城墙中下部为堆筑,并使用了板或木棍之类的夯筑工具,城内发现方形木骨泥墙建筑。

郫县古城(图一五)呈长方形,长约620、宽490米, 面积30.4万平方米。保存较好的东城垣北段有一缺口,或为城门所在。城内中部有面积达55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其上更发现规律排列的五座卵石台基,显然其性质不同于一般的居住遗迹。

温江鱼凫村古城(图一六)的平面为不规则多边形,面积约32万平方米。墙体为斜坡堆筑,未见明显使用工具的痕迹,一些夯层之间及墙表发现有起加固及防水功能的卵石层。

都江堰市芒城(图一七)呈较规则的长方形,城垣分内外两圈:外圈南北长约350、东西宽约300米,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内圈南北长300、东西宽约240米。城内也发现有木骨泥墙的建筑。该城址虽然文化内涵与宝墩遗址一致,但是发掘者推测其在时间上可能略晚。

崇州双河和紫竹村两座古城的结构相似,都具有内外两圈城垣,内、外城垣之间相距约15米。长江上游

地区的这些史前城址均只经过调查或小规模试掘,同时四川盆地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也还处于初步建立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得研究者很难断论各城址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现有材料可知,成都平原的这些城址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城址都建于台地之上,方向大体与附近河流平行;城垣沿台地边缘修筑,形状不甚规整,城墙外也没有发现壕沟一类设施的报道;墙体堆筑,夯层厚薄不匀,可见这一地区的筑城技术尚具一定的原始性;城址内出土遗物的文化面貌相似,反映了它们在时间上大致同时或略有早晚,初步认定其年代应当在公元前2600~1700年之间。

(三)内蒙古中南部的城址 八十年代初,以内蒙古包头市阿善遗址的发现为肇端,内蒙古中南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史前城址-石城,被逐步认识出来。至九十年代在这一地区共发现了近20座这样的石城,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地区:包头市大青山西段南麓;岱海的西北岸和准格尔旗南流黄河的沿岸。

大青山西段的5座石城都坐落在大青山南坡的第一、二级台地上(图一八),自西向东依次为阿善、西园、莎木佳、黑麻板和威俊遗址,绵延长达30公里。前四座城址在形态上均由东西相对的两个台地构成,依台地边缘砌筑石墙。其中阿善遗址总面积50000平方米,房屋建筑早段和晚段分别流行半地穴式及地面石墙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西台地南端有一组由十八座石砌圆锥形石堆组成的遗迹,全长51米,推测其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西园遗址内发现石块砌成的圆角方形房屋,门皆朝南,面积多在20平方米左右。莎木佳遗址也有石砌房屋建筑,遗址的西台地中部发现的一座长26米、宽11.2米的“大房子”,或具有聚落中心建筑的功用,该遗址的西南隅有石圈构筑的祭祀遗迹。黑麻板遗址总面积20000平方米,西半部发现依山势作阶梯状排列的石墙房屋基址12座(图一九)。东半部近北墙处则有“回”字形的石圈建筑。威俊遗址(图二十)位于相邻的三个台地之上,面积40000平方米左右。各台地上分别建有石墙,房屋为圆角方形的石墙建筑。在第一、第二台地上有用作祭祀的方形石圈。

准格尔旗和清水河县南流黄河两岸的石城址包括准格尔旗的白草塔、寨子塔、寨子上、小沙湾和清水河县的马路塔、后城嘴等六处。白草塔遗址(图二一)位于黄河西岸阶地,一条长约240米的石墙将三级阶地以上的部分封闭成独立的聚落单位,多见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小沙湾遗址(图二二)的总面积仅4000平方米,遗址的北侧建有两道石墙,发现的5座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小沙湾以南10公里处的寨子塔遗址(图二

三)北部也筑有两道石墙,寨门附近有类似了望台之类的设施。整个遗址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面积将近5万平方米。房址多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少数房址的内壁以石块叠砌。寨子上(图二四)和后城嘴遗址的面积分别为30000和40000平方米,石城内的房屋建筑趋于多样化,半地穴式建筑外,还出现了地面石墙建筑和窑洞式建筑。岱海西北岸的石城包括老虎山、西白玉、板城和大庙坡等处,它们皆北依蛮汗山,而面向岱海及其周围的开阔平地(图二五)。老虎山遗址(图二六)位于山坡凹地上,平面呈簸箕状,石墙沿两侧山脊而上与山顶约40米见方的方形石圈相连。遗址内发现依山坡台地修建的70座长方形或凸字形房屋。城外的低洼处有当时的窑场,已发现三座馒头形窑、泥坑、工作台和陶坯、泥条等。西白玉遗址(图二七)的平面形状与老虎山相似,沿北墙内侧筑有1.5米宽的石台阶。板城遗址(图二八)附近的山顶上发现5个5米见方的石坛,沿山脊呈“一”字形排列。大庙坡西南距园子沟遗址6公里,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从聚落群的角度考察内蒙古中南部的三组石城址,应该注意到它们在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大体上大青山西段南麓的石城与准格尔地区的小沙湾、寨子塔、马路塔、后城嘴四座同时,相当于庙底沟二期(约BP.4500~5000)。这些城址的面积都很小,一般在数千至一两万平米,聚落群内部分化并不显著。其中阿善、寨子塔两处聚落的面积较其他遗址稍大,但仅据此还无法断定它们是否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这两组聚落分别位于土默特平原的北侧和东侧,距离相区不远。每组聚落的内部在文化和习俗上保持着相当大的统一性,但两者之间却在石城结构、祭祀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状况意味着以小地理单元为单位的某种人类共同体(如部落联盟等)的存在,土默特平原边缘分布的这两组城址或许正是相互为敌手的,人类社群间的对抗是以聚落群为单位展开的。岱海地区石城的兴起则是进入龙山时代以后的事情,据老虎山和二里半遗址的碳十四数据,它们的年代大约为距今4200至4500年。此时包头附近的石城群已经衰落,准格尔地区的石城也大量减少。岱海聚落群内部的分化开始扩大,除数万平方米大小的城堡之外,老虎山遗址的面积达到了13万平方米,而大庙坡、园子沟更分别达到25和30万平方米。这些城址沿蛮汗山山前台地“一”字排开,面积较大的几处遗址分别位于整个聚落群的东西两端,大致以老虎山及其周围城址为一组,而园子沟-大庙坡及附近聚落为另一组。它们的主体文化因素分别承继阿善三期文化和本地的海

生不浪文化而来,已有研究者指出它们形成之初就在人群和文化来源上小有不同。与前述聚落群之间的对抗方式不同,这里更加强调了对同一地理区域内资源的争夺,社群的竞争发生在聚落群的内部。

内蒙古中南部的这些石城,除少数面积大的(如老虎山、大庙坡等)可以将日常的居民生活同防御功能结合起来之外,多数城址面积过小,所能承载的居民人口和日常活动能力都有限,它们在性质上更可能只起军事堡垒的作用。同时,这里聚落的选址明显放弃邻近的水热等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平坦地区,而着眼于地形较为险要,更利于防守的山前台地。加上石墙等防御设施的出现,使我们相信防御功能上的考虑和保护社群的安全已经成为这一地区聚落选址的首要标准。石城的集群分布和防卫设施的加强,反映了内蒙古中南部史前时代不同人群间冲突的加剧。这种现象的发生与距今5000年前后发生的气候波动事件及由此而导致的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紧张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

第二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

彭头山文化(前8200年

前7800年)

裴李岗文化(前5300年

前4600年)

后李文化(前8500年

前7500年)

兴隆洼文化(前8200年

前7400年)

磁山文化(前5400年

前5100年)

大地湾文化(前8000年

前7000年)

新乐文化(前5300年

前4800年)

赵宝沟文化(前6800年

前4500年)

北辛文化(前5300年

前4300年)

河姆渡文化(前5000年

前3300年)

大溪文化(前4400年

前3300年)

马家浜文化(前5000年

前4000年)

仰韶文化(前7000年

前6000年)

红山文化(前4000年

前3000年)

大汶口文化(前4300年

前2500年)

良渚文化(前5300年

前4200年)

马家窑文化(前5800年

前4300年)

屈家岭文化(前2550年

前2195年)

龙山文化(前4350年

前3950年)

宝墩文化(前4500年

前4000年)

石家河文化(前4600年

前4000年)

第三篇: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年表(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年表(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年表

(一)http://aestudio.blog.sohu.com/74974098.html 沙苑文化

陕西朝邑、大荔交界 约10000多年 8000B.C

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大荔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又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在此发现了人头骨化石,以后又进行了几次调查,除发现大量石器外,未见地层关系。这些石器分散在地面上,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主。细石器有石核、石叶、小石片、尖状器、石镞、刮削器等。石片石器是它的典型产物,又是细石器文化中所罕见的。

根据已发现的资料,国家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研究认为:石器属中器时代遗物,人头顶骨化石属同时期的遗物。具体时间约在万年左右。以后把这里统一称作“沙苑文化”遗址。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洞文化 江西一带 约14000-9000年

12000-7000B.C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为距今14000─9000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仙人洞洞内,1962以后作过数次发掘。洞内的上层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石器中既有打制的,也有磨制的。已发现陶器,但数量很少,质地非常疏松,胎厚近二厘米,陶泥既夹炭也夹砂,是中国目前所知最原始的陶器。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些水稻壳,其中既有普通的野生稻,也有栽培稻。

后者集野、,粳稻的特徵,是一种由野稻向人工栽培稻演化的稻种。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到一万年前。不过,遗址中也发现了多处火堆遗迹,以及大量的动物碎骨、蚌螺介壳和少量的鱼骨等,但未发现饲养家畜和种植谷物的迹象,看来人们还主要依赖于渔猎和采集经济。

贾湖文化

河南省汝河、洪河、沙河流域 约9000-7800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东,沙河与泥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55000平方米,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在此发掘7次,计2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灰坑336座,墓葬445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个,以及濠沟、小坑等。出土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达数千件,特别是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经碳14测定,贾湖遗址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

考古工作者将发掘资料分为三期,其中的第一期文化面貌不同于目前发现的河南省其它同时期遗址,第二、三期与裴李岗、峨沟等大体同进,第一期年代约为BC7000—BC6600年,第二期为BC6600—BC6200年,第三期为BC6200—BC5800年,文化内涵既与裴李岗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也存在许多差异和独有特征,呈现出淮河上游地区的独特面貌。因之,发掘者将其命名为“贾湖文化”。目前与贾湖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遗址还有舞阳大岗、郭庄、漯河翟庄、郏县水泉等,主要分布于汝河、洪河、沙河流域。

贾湖遗址是河南省同时期文化遗存中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文化面貌最丰富的遗址,具有中心聚落性质,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早期聚落形态、农业尤其是稻作起源、家畜起源、全新世环境气候变迁、音乐起源、汉字起源、卜筮起源等许多重要学术课题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尤其是七声音阶骨笛的材料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之后,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反响,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

甑皮岩文化 广西一带 约8950-745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年代为距今8950-7450年。遗址为洞穴,位于广西桂林独山。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灰陶,烧成温度较低,纹饰有绳纹、划纹、席纹和篮纹,器物中以罐类为最多,其他有釜、钵、瓮等。石器中打制和磨制者各占一半,磨制石器以斧、锛为大宗。洞穴内发现有成堆的石块,其中有不少石器半成品,说明这里是制造石器的地方。此外还发现有骨鱼镖、骨镞和石矛等渔猎工具。

居洞内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的麂、梅花鹿以及鱼、龟和螺蚌壳等。家畜已经出现,仅有猪骨一种,说明当时的经济仍以渔猎、采集为主。洞穴内也曾作为墓地使用,已清理的墓葬有十八座,均无墓穴,墓主葬式以屈肢蹲葬居多,这可能与布袋装尸的习俗有关。随葬品很少,至多有二件蚌刀。

彭头山文化 长江中游地区 约8200-7800年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800年。

考古发现遗迹有地面式、浅地穴式建筑遗迹和以小坑二次葬为主的墓葬。出土遗物中石器大多数都是打制石器,既有大型砾石石器,也有黑色细小隧石器,与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区别不大。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为彭头山文化。

昂昂溪文化 嫩江中游 约800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黑龙江齐齐哈尔附近的昂昂溪遗址命名。1930年发现。该文化分布于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流域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细石器发达,古人用压制法制造了一些个体小、形状规整的镞、刮削器、尖状器。磨制石器也有,但数量很少。

陶器比较原始,多是手制,陶土未经洗涤,含有沙及蚌壳粉末。烧成火候低,大部分陶器呈褐色。器类简单,仅有筒形罐、钵、杯和瓮等。渔猎工具发现较多,有骨枪头、骨鱼镖等,遗址也出有不少鱼骨、兽骨,说明渔猎经济在当时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在滕家岗子遗址,还发现了昂昂溪文化的墓葬、房址与灰坑。

裴李岗文化 河南一带 约7950年以前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1977年首先发现于中国河南新郑裴李岗而命名。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境内。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等作物,以磨制带锯齿石镰、石锄、鞋底形石磨盘与石磨棒等作为农具。制陶业比较原始,采用手制;三足钵、月牙形双耳壶、三足壶和鼎等陶器在造型上别具风格。住房是方形与圆形的,都是半地穴式建筑。有储藏东西的圆形窖穴。人死后埋入氏族公共墓地,皆长方形土坑墓,多有陶器与石器作随葬品。该文化与磁山文化关系密切。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缺项。

裴李岗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较早遗存,裴李岗文化自七十年代首先在河南新郑市裴李岗村发现以来,便使人们认识到了仰韶文化之前的中国远古文化的独特面貌。分布于河南一带的这种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的早期文化,居然还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在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种植稻、龟骨上的契刻符号等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内容,使学术界不得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水平作出重新的评估。

磁山文化 河北一带 约7950-7350年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武安市西南20公里磁山村东南台地上,北靠红山,南临洺河,占地近14万平方米,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于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开始发掘,至今挖掘出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发现有房基、粮窖400多个,出土各种文物、遗物5000余件,有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这些文物证明,早在7300多年前,先民们已经居于半地穴式的房子之中,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可见,邯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专家考证,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三项“世界之最”,一是粟的发现,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二是家鸡骨的发现,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三是出土的炭化核桃,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人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5000多年。

磁山文化的发现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它把新石器仰韶文化考古年代上溯了1000多年,浓缩了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的一段距离,为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新的重要佐证。

李家村文化

关中地区、甘肃东部 约7950-6950年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年代距今约7900-6950年。因最早发现于陕西西乡李家村遗址而得名,分布于关中地区和甘肃东部。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居多,但也有不少打制石器、细石器。

陶器制造技术还很原始,手工制作,器物胎薄,烧成温度低,颜色大部分是红色,其中有些陶器里面黑色外面红色,最有特点。纹饰也很简单,只装饰一些绳纹、锯齿纹和剔刺纹。彩陶已经出现,但数量很少,只是在钵的口沿外壁绘一些简单的宽带纹。

大地湾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 7800-4800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发现而得名。但该遗址内涵贫乏,后来发掘了规模较大、同类遗存内涵丰富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一般改称老官台文化为大地湾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省境内的渭河流域。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种植黍等作物。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铲和石斧等。制陶业很原始,采用泥片敷贴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钵与筒腹三足罐最具特点。住房是圆形的,为半地穴式建筑。储藏东西的窖穴亦是圆形。居民死后埋入长方形土坑墓,随葬陶器等物品。该文化的发现,对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重要意义。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多源生发地之一,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时间跨度越3000年,内容异常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由于大地湾1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而,她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发掘房屋遗址200多座,最早的是深穴窝棚式建筑,距今7000至8000年间,这是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一个新起点。到晚期,已发现平地起建、居住面多以白灰面涂抹或青灰色料礓石渣和细沙混合筑成。屋前有与住室相通的“凸”字形门斗。尤其编号为F901的房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多年。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其一是建筑规模巨大;其二是工艺精良,方法进步;其三是布局规整,平衡对称。它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典型代表。并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丰碑。

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以这一独特风格为标志的大地湾一期遗址,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大地湾文化”。这些陶器以生产、生活用器为主,形状有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制品以绘有变体鱼纹和鸟纹相结合的花纹为主。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彩陶之一。由此说明包括甘肃东部、南部的渭河、西汉水等是我国彩陶的故乡。自此,彩陶在甘肃久盛不衰。加之大地湾晚期F411房屋的大型地画,距今5000年,更是迄今我国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这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

中国的文字,到商朝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已是成熟的文字,但产生的年代不可考。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朱彩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划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划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至有些刻划符号与半坡的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划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其中黍的碳测年代距今约7000多年,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裁培黍,纠正了国际农史界通行多年的中国黍源于国外的谬误,进而确立了中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这两种植物距今已有7800年左右,较之于半坡早了1500多年,两种植物种子的出土毫无疑问地认定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河谷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的天水史前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许多遗迹证明了城市发生的前奏及父权制时代。所有这些“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是中华文明的曙光”。大地湾仰韶晚期文化无疑处于文明的前夜。

兴隆洼文化 西辽河流域 约7500-6900年

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的兴隆洼遗址命名。1983年开始发掘,陶器全部呈褐色,大部分的表面有装饰的字纹,器类简单,主要是斜壁敞口筒罐和曲腹钵,特点与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相近,但年代要早,距今约7500-6900年,是西辽河流域与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房屋按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井然有序。一般的房子面积为几十平方米,中心的两座大房子,面积达一百四十平方米。在许多房子里还有墓葬。在村落的四周是宽二米、深一米余的壕沟。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直腹罐有蟾蜍、蛇衔蛙泥塑,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首次发现。出土的玉器也不少,种类有斧、锛、匕形器、管珠等,是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约6950-4950年

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期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渑池仰韶村。

仰韶文化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比较大的村落的房屋有一定的布局,周围有一条围沟,村落外有墓地和窑场。村落内的房屋主要有圆形或方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房屋的墙壁是泥做的,有用草混在里面的,也有用木头做骨架的。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烧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

仰韶文化的农耕石器包括石斧、石铲、磨盘等,除此之外还有骨器。除农耕外仰韶文化的人显然还进行渔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骨制的鱼钩、鱼叉、箭头等。仰韶文化前期的陶器多是手制的,中期开始出现轮制的。一些陶器上留有布和编织物印下来的纹路,由此可见仰韶文化有编织和织布的手工业。在发掘的动物骨头中除猎取的野生动物外还有大量狗和猪的骨格,羊比较少。

对仰韶文化墓地的发掘为对它的认识带来了许多贡献。墓地的随葬品和下葬的方式为当时的生活方式、信仰、生活条件带来了许多启发。

对于仰韶文化的内部分类、时间上的分类以及各个遗址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对仰韶文化的社会结构也还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今天认为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早期的母系社会的论点现在只有比较少的人支持了。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系氏族制度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早期有仰韶文化来自西方的论点。1960年左右在陕西的考古发掘对这个论点提出疑义。现在一般认为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按时代顺序可以分为半坡类型、庙底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龙山文化被看做它的继承文化。

半坡文化 黄河中游

约6800-6300年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其中最着名的半坡出土单体鱼纹陶盆器纹是用人的脸和鱼的身体结合而成的人面鱼纹盆,赖以为生的鱼被看做氏族部落的保护神,人们栽种谷物,只有需要时才捕鱼。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後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半坡文化属于黄河中游的原始文化,显示出北方地理环境的特色。

河姆渡文化 宁绍平原 约6950-5330年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文化内涵、主要特色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

耜耕农业

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出土的木胎漆碗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4个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人类凭借自己智慧所创造的较为高级的生活方式,它们在人类社会中出现和齐全的时间并不早。“衣服”的时间可能早一些,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穿上树皮(叶)或兽皮做的“衣服”,考古工作者曾在“北京人”的洞穴中发现1枚距今10万年前的带孔骨针。吃上谷类食物则是新石器时代的事,距今约1万年前。居住房屋又晚一些,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湖南玉蟾岩人、江西万年仙人洞人还住在山洞之中;在黄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末期的河南许昌的“灵井人”和陕西大荔的“沙苑人”则住宿于露天之中。最早的建筑出现在距今800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华县老官台、宝鸡北首岭和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遗址中发现一些营造技术比较落后的圆形半地穴式的窝棚,室内面积很小,只有5-7平方米。交通工具是在氏族或社团的人口扩大,经济需求增加,对外生产活动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因此首先出现在原始农业比较成熟,手工业发展而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木桨是国内目前最早的实物资料。据说最近肖山跨湖桥遗址新发现距今8000年前的独木舟,但是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省考古文博界还有争议。牛和马作为家畜出现还较早,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好多水牛头骨,但先民饲养牛、马主要为了食用,作为畜力运输要迟得多。《史记夏本纪》记述大禹出巡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 ”,在此以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帝、炎帝、尧、舜出巡、作战都无乘车的描述,所以牛、马作为交通运输、畜力使用比较迟。衣、食、住、行人类社会生活四大要素在河姆渡遗址中都已齐全,反映河姆渡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利用已经比较全面。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河姆渡氏族中已有了社会分工,但是象“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等精美工艺品的创作并不是人人都会的,象“鱼藻纹陶盆”、“猪纹陶钵”、陶

等极易破碎的东西,发掘出土时,基本保持完整形状,看来在当时已有专人保管,很可能它们是祭祀专用的贵重物品。从中可以推测,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已摆脱蒙昧状态,开始迈向文明社会的门槛。河姆渡遗址发现发掘,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文化内涵这样丰富的遗址在全国1万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从而奠定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遗址的地位。1982年国务院公布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编入中学历史教科书,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国外,英国剑桥大学编的《百科全书》、日本《考古学事典》都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把它编入自己《东亚史讲义》中。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落成开放以来的10年间,已接待了70多万海内外游客,许多人看了出土文物陈列以后强烈感到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与五六十年代偏僻的山区、农村相近,特别是西部地区省分的领导反应尤其强烈,进而提出7000年前河姆渡人为什么有较高智商的问题,许多外国游客也提出过同样的疑问。众所周知,人的智商与环境、营养和教育相关,在原始社会决定人的智商水平主要是营养。过去我从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的鱼、龟鳖类动物残骸的现象推测这是河姆渡人大量膳食水产品的结果,这恐怕多少受“龟鳖丸”、“脑黄金”等保健品宣传的影响。但是近几年阅读一些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材料后发现,大量膳食鱼类、龟鳖类和蚌、螺是先民普遍现象,除了味道鲜美,容易捕捞恐怕是主要原因,象玉蟾岩、仙人洞,甑皮岩等遗址中都发现大量的鱼、龟鳖和蚌、螺的残骸。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更是以海产品为主食,以致丢弃的大堆贝壳形成贝丘遗址。从考古资料上看,他们的生产水平还停留在渔猎、采集阶段。也就是说以水产品为主食的先民智商并不怎么样突出,所以河姆渡人较高智商原因需要重新思考。最近看了美国著名营养学家阿德勒·戴维斯《吃的营养科学观》、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等著述后,才明白均衡的膳食才是人体包括大脑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所谓均衡的膳食是指人体摄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类食物的结构达到6:3:1要求。三大类食物在这个比例下,能够共同协调,达到最佳的吸收状态,从而满足人体运转的需要。如果缺乏、缺少某一种,其它二类食物的分解、吸收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营养不良,人就会变得迟钝。象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长年以鱼为食,仅能活到30岁左右。过去寺庙中的尼僧终年食素,脂肪、蛋白质不足,虽然体力消耗较少,但脸色铁青,弱不禁风。只有少数方丈因为植物油、豆制品吃得多,身体较为健康长寿。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丰富的是谷类食物,占自重的80%,其次是豆类、薯类,约占自重的50%,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少,在10%以下。河姆渡遗址发现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稻谷遗存,根据相关研究,河姆渡人年人均占有稻谷量已达164公斤,与中国营养学会1992年调查的中国城市成年人年人均消耗食粮164.6公斤的数量十分接近。而后者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8.8%。河姆渡人人均占有稻谷164公斤的数字可能有误差,但误差率不会很大,推测河姆渡人的膳食结构已接近或达到6:3:1的科学要求,因此河姆渡人才有强健的身体和较高的智商。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说河姆渡人已懂得了科学膳食的道理,而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巧合。

纵观国内早、中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理环境,不难发现原始人群总是选择山水之间的高地、孤丘作为居址。靠近水边既方便饮用洗涮又有利下水捕捞采集,而居址建在高处就能免除洪涝水害的冲击,也能使室内保持干燥和通风的良好环境。与高山峻岭保持适当距离可以利用高地、孤丘与高山之间的平地挖掘壕沟,防御猛兽的骚扰,同时又可以从独木桥上走出去,上山砍伐、狩猎。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只能尽可能地选择优良的环境以有利自己的生存。环绕遗址的濠沟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已经出现,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为城墙和护城河,我国已发现20多座这样的古城,这就是传说中的炎黄尧舜时代。

用这个择居标准对照河姆渡的地理环境,业内人士很自然会对河姆渡遗址的年代发生怀疑。现在的河姆渡一带是姚江平原地势最低洼地块,五六十年代以前这里更是污水横流,洪涝灾害不断的沼泽区,姚东有民谣说,“大水泼,毛蟹爬,200斤一亩连根拔”。显然河姆渡的地理环境与7000年前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为寻找河姆渡高地,破解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疑问,“河姆渡文化兴衰与水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课题小组开展为期2年的专题研究,终于发现河姆渡一带具有非常特殊的“工字形”地貌环境。河姆渡南面的四明山,北面姚江平原中部的慈南山地和东面南北走向的乌石山、羊角尖山、云山等低山丘陵三组山系构成硕大的工字,这种地貌尤如今天围海造田工程上抛筑的丁坝和顺坝,具有很大的促淤成陆功能。距今1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时,四明山北麓成为一片浅海,从长江口顺潮而下的泥砂搬运到这里后,受工字形地貌的阻挡而沉积下来,使河姆渡一带的淤积快于其两翼,当海退开始后,河姆渡一带自然最先出露成陆。根据低塘镇西村地下31米处发现的贝壳层的年代8020年,推测海退发生在距今7500年左右,所以距今7000年前河姆渡确实是四明山前的一块高地。研究过程中委托南京大学所作的河姆渡遗址地质土样古代微生物、孢粉、土壤粒度和含盐量的检测结果印证了课题组的研究结论。

根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7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4℃,年降雨量比现在多500毫米左右,与现在的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岛相似。在地理方面最大的差别就是遗址南面还没有姚江阻隔,只有芝岭溪水在遗址的西南流过。遗址的东面是一片平原,西面、北面濒临河姆渡——丈亭——二六市大湖,河姆渡处于湖泊沼泽、平原、草地、丘陵、山冈多种地貌的复杂环境,所以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当河姆渡成陆时,“工字形”地貌两翼,即现在的余姚城区以西、宁波市西郊以东地区尚处于浅海之中,海水涨落有规律地推动湖水升、降,为河姆渡人的稻田创造了自灌条件,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稻谷。因此河姆渡人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更多劳力去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有时间去发展纺织、漆木器生产。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河姆渡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而河姆渡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利用则是决定因素。

文化的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

稻作起源问题

1973河姆渡遗址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的消息通过媒体,迅速传遍全世界。因为还有大批农具、加工工具和炊用器共同出土,所以随即掀起一股水稻起源研究热。与媒体的热情相反,少数顶级考古和农业专家认为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已经比较成熟,在它的以前还应有较长的发展阶段。1995~2000年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连续发掘后,发现上下叠压的距12000年前的几粒野生稻谷和距今10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接着又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土样标本中检测到人工栽培稻谷的孢粉,从而找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和它从野生稻驯化而来的科学依据。玉蟾岩古稻的发现,说明亚洲东部的人工栽培稻、粟和西亚两河流域的大小麦、南美洲的玉米都是差不多时候出现的,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共同进步的结果。

河姆渡文化在宁绍平原消失的问题

环境说

全新世初大规模海侵在距今6000年前左右结束,大沽塘古海岸线形成(今329国道南侧),并在海潮作用下不断淤高。这样四明山北麓的雨水北排渐渐困难直至堵塞,河姆渡高地的优势逐渐丧失。姚江平原西部的曹娥江口北伸后,排泄流程增加,导致部分洪水东泄,加重了姚江腹地的内涝,河姆渡终于成为水涝灾害频发地区,当遭遇风、暴、潮结合的天文大潮时,河姆渡难免遭受没顶之灾,从而形成河姆渡遗址四个文化层。我们可以从河姆渡遗址四个文化层主要器物数量对比上发现环境恶化严重地影响氏族的生存。距今5000年前,全球范围又一次发生严重的水涝灾害,这就是古籍《尚书·尧典》记载的“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西方的《圣经》上也有诺亚方舟拯救人类的类似传说。从考古上,河姆渡遗址第一文化层之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淤泥层,北面最厚处达2.5米。这次特大洪水最后浸蚀了河姆渡——大隐之间的平地,姚江改道东流,河姆渡出露,海水上溯,从四明山下来的河姆渡人不得不退出这个地区,向南迁徙。

河姆渡遗址各层主要器物表 名称

第四层

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

石器

385 283 119 92

骨器

2064 1015 50 不见

木器

328 13 9 不见

陶器

1143 252 90 66

第四篇: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

长春名师教育学校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1.(08上海)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现,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宋元时期出现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3.春秋时期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诞生时,不可能书写在()

A.龟甲兽骨上

B.竹木简上

C.绢帛上

D.纸张上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飞天。回眸历史,中国古代曾制造出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天文仪器,其中郭守敬发明了()

A.水运浑象仪

B.地动仪

C.黄道游仪

D.简仪 5.《齐民要术》与《氾胜之书》()

A.都不可能介绍北方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

B.都介绍了三国时期的农业生产经验

C.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

D.都系统介绍了道教的思想

6.2009年,甲型H1N1流感威胁着整个人类。在预防甲型N1H1流感问题上,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著作中,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7.某班同学在观察下图时,从图中汲取了以下四点历史信息,正确的应该是()

甘肃天水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纸质地图

A.汉代时期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

B.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

C.汉代时期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

D.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 8.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9.下列人物,对古代的四大发明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①李时珍

②毕升

③蔡伦

④郭守敬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0.2008年9月25-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州7号”载人航天飞行。动力强大、性能稳定的“长征火箭”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火箭”在中国古代就曾出现过,只不过是以火药做动力。如果你要查找使

用火药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春秋》

C.《唐书》

D.《清史稿》

校址:吉林大路与临河街交汇(武夷嘉园22栋)

0431-84919348、84919348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

长春名师教育学校

1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速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其中促进了远洋航线和美洲的发现的文明是()

A.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12.中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精密历法的编订者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梁令瓒

D.郭守敬 13.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算筹的发明

B.珠算运算口诀的编制

C.《授时历》的编制

D.《九章算术》的编制 14.为我国中医学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黄帝内经》

B.四诊法

C.针灸疗法

D.《伤寒杂病论》

15.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是一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A.浑天仪

B.翻车

C.赵州桥

D.数学

16.(09浙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的看待这一现象()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17.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总计约达50%-71%,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及其重要的贡献。但自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现代科学,中国的文明确没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请完成:

(1)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2)宋元时期,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

(3)16世纪后中国未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现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校址:吉林大路与临河街交汇(武夷嘉园22栋)

0431-84919348、84919348

内部资料,严禁翻印

长春名师教育学校

第九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1.“书楚”

校址:吉林大路与临河街交汇(武夷嘉园22栋)

0431-84919348、84919348 3

第五篇:2015通识课考古发现与研究

1.1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标准不包括

A 研究对象 B 研究方法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年限

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傅斯年B 李济 C 张忠培 D 梁思永

从1921年起,我国考古学已经经历了三代学者的交替×四代 甲骨文的文物发现是在

A 1899.0 B 1900.0 C 1901.0 D 1902.0 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取资料的×考古学 通过科学发掘 文物学 通过征集手段 1.2 下列按出现时间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 铜器 石器 铁器

B 石器 铜器 铁器

C 石器 铁器 铜器

D 铁器 铜器 石器

下列哪项属于遗迹的特点

A 可携带

B 不可移动

C 人为加工

D 完整性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条件包括

A 地质学的发展

B 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

C 古物学的发展

D 历史学的发展

考古学研究对象为实物;历史学研究对象为文献资料√ 文物学不使用科学发掘的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 1.3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不包括

A 磨制石器出现

B 陶器出现

C 动植物的驯练与培养

D 合成金属材料

在石器时代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时代是

A 旧石器时代 新时期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C 新时期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

D 铜石并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从300万年前开始,直到一万年前,石器通过磨制方式制作,称为旧石器时代×打制 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被用来

A 装饰

B 祭祀

C 生产工具

D 建筑

从一万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的出现与农业革命息息相关√ 2.1 考古学家不包括

A 学者

B 技工

C 后勤人员

D 领导者

考古学家的标准是 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较强的行政能力 考古学跟经济、民生、法律都存在矛盾× 下列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夏鼐

B 苏秉琦

C 严文明

D 王巍

中国的考古研究被称为“黄金时代”√ 考古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 生态建设

B 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用地

D 旧城区改造 2.2 下列行为对考古没有危害的是

A 文物的非法买卖

B 祖传文物的流通

C 鉴宝节目

D 走私

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

A 明确的地层信息

B 历史信息准确

C 科研价值低

D 科研价值高

继承和被赠予的文物都不能买卖× 下列哪种事物被划分为遗迹

A 房屋

B 生产工具

C 生活用品

D 礼仪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2.3

改革开放以后,文物破坏越发严重√ 唐朝陵墓中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是

A 唐肃宗墓

B 武则天墓

C 唐太宗墓

D 唐玄宗墓

考古不仅是调查、研究,还有

A 欣赏

B 模拟

C 保护

D 传世

自然带来的文物破坏中,较为严重的是下列哪个地区

A 西伯利亚

B 秦始皇兵马俑

C 三峡大坝

D 河西走廊 文物展厅需要自然光而非人工光× 2.4 考古学文化的三个要素不包括

A 有特定空间分布区域

B 有特定时间范畴

C 具有特色文化特征

D 被特定的人群所认同

有的地区在农业和家畜业产生后还没有发明陶器,因此这一阶段不属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制造铁器,战国中叶得以普及,东汉时取代青铜器√ 下列关于青铜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 硬度高

B 致密

C 不容易出沙眼

D 熔点高

旧石器时代中期大体上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

A 早期智人阶段

B 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C 晚期智人阶段

D 智能发展阶段

新时期时代的三大特征:磨制石器为主,发明陶器,农业家畜饲养业产生,人类从过去“掠夺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对于铜石并用时代,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红铜开始出现 B 陶器发展迅速 C 石器仍是主要工具 D 掌握一些铜的冶炼技术 2.5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两个不同点为

A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不同

B 研究主体与研究方法不同

C 研究类型与研究主体不同

D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不同

明十三陵定陵是中国唯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 考古学在我国属于人类学范畴×历史学 下列不属于历史考古学阶段的是

A 秦汉考古学

B 隋唐考古学

C 宋元考古学

D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

中国的可查祖先位于

A 非洲

B 我国西北

C 我国西南

D 我国东南

2.6

目前考古主要研究三部分内容,其中不包括

A 田野考古

B 史前考古

C 历史时期的考古

D 明清时期的考古

下列哪项不属于田野考古学

A 水上考古

B 水下考古

C 航空考古

D 地下考古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区分标准是

A 陶器是打制还是磨制石器

B 是否有人工种植的农业

C 人类是否住在水边

D 人类是否能够加工家畜肉类

标志着人类结束史前时代的遗存为文字、铁器与群居生活×文字金属(铜器)城 2.7 实验考古学以实验模拟的方式来判断有关古人行为的理论√ 民族考古学通过一些先进文明的民族的生活生产工具来研究× 郭沫若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学家,是由于

A 研究对象不正确

B 偏向研究文献资料

C 没有从事野外实地考古工作

D 他是历史学家

田野考古的工作方式包括

A 查阅 挖掘

B 调查 发掘 清理

C 调查 发掘 修复

D 研究 潜水 水下考古除了发掘水下遗址,打捞沉船与文物,还研究

A 海上交通

B 古代气候

C 岛屿条件

D 国际关系 2.8 科技考古主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古文化遗存和相关自然遗存√ 在青铜中,为加强硬度,应该添加哪种元素的剂量

A 铅

B 铜

C 锡

D 铝

1977年,复旦大学采用无损科学检测研究了

A 秦始皇兵马俑

B 越王勾践剑

C 商纣王剑

D 越书

对古代人骨进行基因性检测属于下列哪种考古

A 航空考古

B 田野考古

C 科技考古

D 民族考古

航空考古学是用飞机从空中向地面观察,根据肉眼所得的遗迹分布来研究× 2.9 下列哪一项被认为是一类遗存对象而非一种遗存对象

A 宗教考古学

B 植物考古学

C 动物考古学

D 陶瓷考古学

植物的起源与栽培和动物的驯养的成因理论被称为

A 进化论

B 细胞学说

C 动能守恒

D 动力学研究

如果要寻找2000年前的遗址,应到何处找寻

A 山洞

B 山沟

C 码头

D 靠近水源的平原

环境考古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环境√

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材料指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古代植物遗存× 2.10 聚落考古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 聚落中的人际关系

B 聚落中单独的器物

C 聚落中的贸易关系

D 聚落中的战争

北方岩画所采用的方式为

A 浮雕

B 刻制

C 涂绘

D 彩画

在古代,我国多偏好使用软玉;其他国家偏好使用硬玉√ 在我国,下列哪个地区偏好使用铜器

A 西部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 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始于新石器时代× 3.1 考古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 我们所看到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经过考古学家修复后的状态√ 中国考古之父是

A 夏鼐

B 张忠培

C 李济

D 郭沫若

下列属于自然遗存的是

A 遗物

B 遗迹

C 遗痕

D 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物

衡量考古的成绩,主要是看

A 发掘结果

B 发掘方法

C 发掘过程

D 发掘主体

3.2 人工遗存与自然遗存全都存在于

A 考古遗址

B 陵墓

C 考古环境

D 模拟实验

考古遗存之所以能成为真正的考古资料,具有研究价值,是由于

A 保存时间长

B 保存形态完好

C 经过官方鉴定

D 存在于特定环境中

考古学上所说的“透物见人”是指透过器物研究当时人类的情况,该情况不包括

A 器物本身的构成 B 当时的生产状况

C 家庭及社会关系

D 宗教信仰

遗痕是遗迹形成或使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对考古资料的保存就是保存遗迹和遗物× 3.3 在文物产生到被挖掘之前,它的有机物与无机物都会发生改变√ 下列那种现场可以保存的比较好

A 长期风化

B 经历自然灾害

C 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D 瞬间被破坏

庞贝古城是经过漫长的风吹雨淋而形成的破坏× 中国人考古经历了三个过程,依次为

A 单体 群体 整体

B 单体 整体 群体

C 整体 单体 群体

D 整体 群体 单体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然力作用对文物的破坏

A 泥石流

B 火山爆发

C 盗墓

D 海啸 3.4 软遗址在绝氧的环境中,如沼泽地,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下列哪项属于硬遗址

A 北京故宫

B 埃及金字塔

C 应县木塔

D 苏州园林

软遗址的保护比硬遗址要难,信息消失的更多√ 下列哪些不属于人为作用对文物的破坏

A 生产

B 地震

C 盗墓

D 大型工程建设

考古学中文物的价值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历史价值

B 艺术价值

C 商业价值

D 科技价值 4.1 现在考古学更多的是运用拉网或地毯式调查√

试掘采用的方法是挖一条长方式的、四壁垂直的坑,考古上叫做探沟√ 地面调查往往是通过地面挖掘来完成的× 收集遗存的方法有三种,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A 田野调查法 试掘钻探法 航拍取样法

B 田野调查法 航拍取样法 探方发掘法

C 田野调查法 试掘钻探法 探方发掘法

D 试掘钻探法 航拍取样法 探方发掘法 古人的选址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下列哪项与选址无关

A 水源

B 便利的交通条件

C 较早的选址在山脚处

D 集市贸易条件便利

考古学的研究过程依次为

A 收集遗存 整理遗存 研究遗存

B 研究遗存 收集遗存 整理遗存

C 收集遗存 修复遗存 研究遗存

D 研究遗存 修复遗存 拍卖遗存 4.2 没有被人扰动过的土壤是生土,被人扰动过的是熟土√

把发掘区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按方格为单位分工发掘,这种方法是

A 探沟发掘

B 试掘发掘

C 田野发掘

D 探方发掘

探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A 主体 隔梁 关键柱B 承重墙 主体 底部 C 隔梁 主体 底部 D主体 底部 关键柱

试掘是地面调查的一种

简述钻探的优点: 能直接深入地下取样观察,直接准确地取得一定地点的文化堆积资料,比发掘省工,破坏性小,能在短时间内了解较大面积的地下情况。探铲源于清末盗墓者所使用的工具,又名

A 西安铲

B 洛阳铲

C 平阳铲

D 阜阳铲 4.3 考古队的组成人员不包括

A 民工

B 考古队员

C 实验员

D 队长

盗墓者按照土层堆积原理挖掘,并没有破坏埋藏环境 下列对隔梁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出土 修边

B 承重 挖掘

C 承重 观察剖面

D 出土 承重

挖掘时要按不同颜色的土层清理√ 地面土层的堆积遵循一定的原理,即

A 年代越早,土层越往上

B 年代越早,土层越往下

C 交错堆积

D 年代越早,土层颜色越浅 4.4 记录包括三种,即

A 文字 口述 影像

B 口述 绘图 影像

C 口述 文字 绘图

D 文字 绘图 影像

关键柱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挖掘的√

探方日记只是记录每个探方的人员配置× 厚葬与薄葬转化的原因不包括

A 国家经济的兴衰

B 国外文明的影响

C 观念的转变

D 盗墓的猖獗

拍照整理文物的目的是

A 鉴定

B 留下影像资料

C 为之后的研究做准备

D 为了更好的修复 4.5 解释遗存的过程依次为

A 判断年代 遗存关系 透物见人

B 判断年代 透物见人 整理修复

C 透物见人 继续挖掘 整理资料

D 判断年代 遗存关系 修复整理

考古学中年代被划分为

A 绝对年代 非绝对年代

B 史前年代 史后年代

C 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

D 有文字年代 无文字年代

所有的文物上面都有文字× 测量对象为火山岩的测量方法是

A 碳十四测定法

B 铀系法

C 铝铍埋藏测年法

D 钾氩法

碳十四的测定条件是

A 无机物 范围五年

B 有机物 范围五万年

C 碳水化合物 范围五万年

D 蛋白质 范围八万年 考古的断代要靠文物出土的地层来判定√ 我国科学家将北京人的生存时间推进为

A 距今100万年

B 距今200万年

C 距今77万年

D 距今88万年 4.6

考古学中确定年代的方法为

A 地层学 类型学

B 地层学 元素学

C 类型学 年代学

D 地层学 年代学

树木年轮测年法的原理在于年轮,年轮的宽窄在于

A 树龄

B 气候条件

C 人工培植

D 树的种类

简述考古学的目的:

总结材料,使它们更具有系统性。

通过排序,建立实物资料的相对年代排序。

通过类型比较分析,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并为讨论社会关系作准备。器物风格(形状 纹饰)的变化常常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过程×

地层学原理为:地层堆积是按照时间早晚,自上而下依次堆积形成的√

考古地层学是关于区分遗址堆积,并确定其先后次序的理论方法,也叫层位学√ 类型学主要对古文化遗存在结构、材料、功能、装饰方面的特征进行

A 断代

B 统筹

C 细化考量

D 归类排比 4.7

以器物来研究历史,这被称为

A 透人见物

B 以史为镜

C 以物论史

D 本末倒置

文物的特点为

A 鉴定真伪 贩卖 欣赏

B 鉴定真伪 断代 鉴赏

C 断代 鉴赏 保存

D 鉴定真伪 断代 修复

考古先前的一系列工作,如发掘、整理等,都是为复原历史服务的。√ 古文物的图层堆积状况与现代器物的土层堆积状况并无多大差别× 器物“豆”按年代变化的规律是

A 早期胖 晚期瘦

B 早期瘦 晚期胖

C 早期矮 晚期高

D 早期高 晚期矮

4.8

在一定时间范畴和空间分布内,有一定共同的器物特征,我们将这样的一群遗存称为考古学文化√

“透物见人”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哪种不属于它的方法

A 只研究文献

B 民族考古

C 模拟实验

D 宗教考古

类型学制造某个特定时空范畴,通过人们使用的器物来了解当时人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包括

A 国家的地形与气候

B 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

C 心理因素

D 传统习俗

8000年前,“满天星斗”是指中国各地的文化是

A 频繁交流

B 尚未成型

C 开始萌芽

D 独立发展

简述中国六大器物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洞庭湖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以最后一次发现文物的地点来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5.1 《宣和博古图》是宋徽宗敕纂,记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839件青铜器√ “西清三鉴”不包括

A 《西清古鉴》

B 《宁寿鉴古》

C 《西清续鉴》

D 《宁寿续鉴》

金石学是正经补史,史学意味浓厚,系统研究古物,在下列哪个朝代兴起

A 南宋

B 北宋

C 北齐

D 南唐

《先秦古器图碑》是最早且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 “考古”二字最早出自于《考古图》,此时指的是

A 考证文物

B 考察历史

C 考证古文字与古文章

D 考证古人类生活

5.2 让学者和驴子走在中间”是出自谁的名言

A 墨索里尼

B 亚里士多德

C 丘吉尔

D 拿破仑

简述金石学的特点:1.带有文字的是其主要著录对象2.皇家参与收藏3.这些器物都是经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 传世品的缺点在于

A 不能流通

B 无商业价值

C 无法修复

D 很难断代

西方国家有野外挖掘的传统,我国则以家族遗传为主√ 发掘品由于缺少堆积土层的情况,所以很难确定其年代× 中国金石学与西方古物学的相似之处在于

A 都缘于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信心

B 都出于对文物的热爱

C 都缘于人类对过去美好世界的向往

D 都出于对艺术摆设的好奇 5.3

美术史学家‘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是

A 常书鸿

B 王国维

C 罗振玉

D 王懿荣

1900年前后的三大发现,汉简、甲骨、敦煌,后来都成为显学√ 由王国维提出,用地下出土文物与传统文献相互印证的方法为

A 二重证据法

B 二元法

C 对照法

D 文献法

三大发现只能成为考古发现,不能成为文物发现× 由刘鹗所写,第一本著录甲骨的出版书籍

A 老残游记

B 铁云藏龟

C 京华烟云

D 孽海花 5.4

五四运动把中国传统学科的治学方式进行了一些解构,引进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研究方式√

“甲骨四堂”之一,早期发掘殷墟的考古工作者是

A 罗振玉

B 董作宾

C 郭沫若

D 王国维

《史记》所书写历史的真实性被甲骨的发现而否定× 参与河南仰韶文化开发的学者是

A 丹斯基

B 桑志华

C 安特生

D 步达生

简述甲骨四堂的人物及作用: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甲骨文的刻字有两种情况,分别是刻在

A 猪骨 羊骨

B 牛肩胛骨 龟甲

C 猪骨 龟甲

D 贝壳 龟甲 5.5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年

A 3000年

B 5000年

C 6000年

D 9000年

安特生在论证彩陶发现时,深入()做调查

A 河套平原

B 陕西

C 安阳

D 河西走廊

瑞典考古学家参与了彩陶的发现√

我们在山西等地发现大量彩陶,通过断代认为

A 东方陶器早于西方

B 东方陶器晚于西方

C 中原陶器早于西南

D 中原陶器晚于西南

彩陶中的内彩盆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实用盆,不是礼器× 5.6

梁思永是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考古的科学手段的发展√ 日本用“考古”这两个字的时间要比中国晚×

1927年,中瑞签订了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第一个平等协定,结束了外国探险家随意进出中国“建功立业”的时代√

发掘安阳殷墟,是中国考古的摇篮,其意义不包括

A 标志我国现代化科技考古手段已经成熟

B 取得举世瞩目的发掘成果

C 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一套田野考古的方法体系

D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考古人才

周人破坏商王在安阳的大批陵墓,原因是

A 保护不当

B 战争

C 破坏政权象征,防止复辟

D 工程建设

1926年由()主持的山西夏阴村遗址发掘是我国学者第一次自行主持的考古发掘

A 安特生

B 李济

C 梁思永

D 徐旭生 5.7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是用来形容考古作业方式的一句话,出自于

A 梁思永

B 梁思成 C 安特生

D 傅斯年

发掘殷墟的过程中,采取了()的方法

A 土质土色

B 人类学

C 类型学

D 民族学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成立,所长是梁思永× 1936年,考古人员在一个定名为H127的坑中发现大量龟板√ 在殷墟不但发现了大量甲骨,还发现了

A 大规模陵墓

B 大量随葬品

C 商代的部分都城

D 生产工具 5.8 考古学家往往不是在山上的洞里工作,而是在平原的土里工作 × 安阳博物苑是世界文化遗产√

于1913年在北平创办,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摇篮的机构是

A 中国社科院

B 中央地质调查所

C 中央考古小组

D 中国科学院

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的考古学家是

A 裴文中

B 陈旭生

C 贾兰坡

D 梁思永 中国考古的启蒙者与中国考古学之父依次为

A 苏秉琦 李济

B 安特生 李济

C 李济 梁思永

D 裴文中 严文明 6.1 地质年代的等级单位被划分为

A 年、代、纪、世、期

B 天、月、年、纪、世

C 宙、代、纪、世、期

D 宙、时、代、世、纪

()一书暗示了人类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A 《进化论》

B 《天演论》

C 《物种起源》

D 《细胞论》

在非洲为揭开人类的神秘面纱而工作,有“考古、人类学第一家族”之称的是

A 路易斯家族

B 洛克家族

C 撒丁家族

D 利基家族

我们现在的环境气候,可以追溯到第三纪×

一万年前,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由寒冷干燥变得温暖湿润√ 6.2 路易斯·利基提出一项假说式的理论,影响深远,该理论是

A 人类由非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B 人类从亚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C 人类从欧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D 人类从美洲起源,向世界各地迁徙

利基族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代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在生物学意义上,进化相当于演化,指向好的方向变化× 第一代利基家族发现了

A 腊玛古猿

B 南猿

C 北京人

D 甲骨文

人类经历了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直立人等阶段√ 7.1 成人有206块骨骼,骨骼之间用()连接起来

A 结缔组织

B 软骨

C 肌腱

D 关节和韧带

成人骨骼中,有6块听小骨属感官器,除此之外,躯干骨的数量最多× 体质人类学研究时不需要分年龄× 下列不是用以区分男女骨骼的部位是 A 下颚

B 盆骨

C 肩骨

D 牙齿 人类学的两个分支为

A 体质人类学 民俗人类学

B 宗教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C 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D 社会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7.2 世界普遍出现大型能聚集很多人口的城市,即城市革命,时间是

A 6000年前

B 5000年前

C 3000年前

D 1000年前

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少与当时人口稀少有很大关系√ 人类第一次学会的合成材料是

A 石器

B 陶器

C 铜器

D 铁器

男女骨骼年龄的鉴别,通常的鉴定部位是

A 颅骨

B 尾骨

C 胸骨

D 盆骨

旧石器时代的遗存有两种,分别是人骨和工具√ 7.3 从南方古猿过渡到人类阶段,()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A 能人

B 智人

C 古猿

D 路西

能人是最早()的人

A 直立行走

B 区分性别

C 使用工具

D 群居

古猿阶段大致在400万年前×

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的能力

A 有声语言

B 文字

C 劳动生产

D 使用工具 能人的脑容量比路西要高,更接近人类√ 7.4 未来人的三种理论中,不包括

A 未来人类有可能会死亡

B 未来人类体力会更发达

C 未来人将变成大头人

D 未来人和现在人差别不大

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一个非洲女性祖先后代的理论是

A 进化论

B 物种起源

C 夏娃理论

D 迁徙学说

人从起源开始面临的几种关系中,不包括

A 人与社会

B 人与自然

C 人与生态

D 人与环境

与“多地区起源”学说并列的学说是

A 多地区繁衍论

B 单一地区发展论

C 单一地区起源论

D 多地区迁徙论 黑猩猩的分化要晚于大猩猩的分化√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大红猩猩× 7.5 山顶洞人时期还未曾发现有钻孔、墓葬、用火等手段× 诸多体质人类学者认为,中国的人类起源于

A 非洲

B 欧洲

C 中国本身

D 印度

中国是世界上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两种迁徙路线,包括北线与东线。现在占主流的东线学说,其路线是

A 由非洲经印度洋到东南亚到我国

B 由非洲到欧洲过西亚到我国

C 由非洲经大西洋到美洲

D 由非洲到北欧经俄罗斯到我国 时间比元谋人早,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遗址为

A 殷墟

B 夏阴村

C 小长梁

D 周口店 8.1 关于农业的富裕采集文化理论,错误的是

A 美国考古学家索尔于50年代提出

B 农业发生在天然条件富饶的环境

C 农业发源于食物的减少

D 理想地区位于东南亚

当一个地区人口资源失衡时,代价最小的方式是向外移民√ 世界最早的稻谷发现在()。

A 湖南澧县彭头山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湖南玉蟾岩

D 山东泰安大汶口

关于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磨制的石器

B 群居部落的形成 C 畜牧业的产生

D 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出现过倒退阶段√ 8.2 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发掘的重大意义是

A 出现了大量磨制石器

B 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变异稻

C 出现了酿造酒类的现象

D 标志进入了农业社会

推翻了中国古代农业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南方没有农业起源发展的事件是

A 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变异稻发现

B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达的证明

C 湖南玉蟾岩最早稻谷的发现

D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

推动长三角水稻农业发展的动力是人口压力× 安徽贾湖遗址中酿造酒类的发现证明了

A 竞争宴飨现象推动了当地农业

B 当地文化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

C 人口压力增大推动了当地农业

D 自然资源减少推动了当地农业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 8.3 下列不属于中国远古时代的建筑种类的选项是

A 地穴式建筑

B平地式建筑

C 泥土式建筑

D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野猪图案的变化证明了当时已经有了驯养野猪的现象√ 环境因素是影响远古时期建筑样式的主要因素√ 人类最早的炊具诞生于以下哪种材料的使用时期

A 铁器

B 铜器

C 石器

D 陶器 下列现象标志这人类进入定居生活的是

A 农业的诞生

B 陶器的使用和制作

C 磨制石器的出现

D 畜牧业的出现 9.1 下列不属于新旧石器时代在物质上的区别是

A 农业生产工具

B 陶器

C 建筑

D 家畜、农作物

城市中轴线最早的考古发现是秦汉时期×

社会分工的出现最早是伴随着下列哪个现象出现的A 城市的出现

B 农业的出现

C 建筑的出现

D 人类开始定居

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时间的确定有重要意义的遗址是

A 半坡遗址

B 东山村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进入文明时代,新石器时代结束√ 9.2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是

A 由南向北

B 由北向南

C 由西向东

D 由东向西

中国古代瓷器最早出现于唐代×

下列不属于新石器时期制陶工艺的是

A 贴塑法

B 慢轮加工

C 快轮加工

D 石磨加工

考古学还未证实最早的犁耕农业时期犁的动力是来自人还是牛√ 中国古代的社会动荡与分裂主要是下列哪个因素造成的 A 气候变化

B 人口压力

C 社会变革

D 外蛮入侵 9.3 文化区系划分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

A 环境气候差异

B 物质文化特点

C 人类行为

D 地域差别

新石器时期考古主要划分了几大文化圈

A 4.0

B 5.0

C 6.0

D 7.0

中国古代进入文明时期(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的文化中心是哪个文化圈

A 北方文化圈

B 中原文化圈

C 东方文化圈

D 环太湖文化圈

中国古代各文化圈的文明发展都是持续不断进步的×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心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9.4 从新石器时代的()开始,人类的器物开始丰富

A 前期

B 早期

C 中期

D 晚期

下列哪个文化区域在当时制作彩陶的工艺发达

A 黄河上游

B 山东地区

C 长三角地区

D 中原地区

新石器时期独立的文化圈还没有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情况× 中国出现最早使用玉的文化史

A 贾湖文化

B 兴隆洼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 仰韶文化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开始由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 9.5 关于龙山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

B 彩陶发展非常迅速

C 龙山遗址位于山东境内

D 玉器在平民中普遍使用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六七千年),考古界对该阶段使用了哪个文化名称作为概括

A 半坡文化

B 环太湖文化

C 龙山文化

D 仰韶文化

在中原文化圈(陕、晋、豫)的考古史中没有出现过缺环现象√ 铜器最早出现在人类结束新石器时代后的文明时期× 人类“礼制”的出现以后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时期是

A 仰韶文化时期

B 龙山文化时期

C 夏代

D 商代 9.6 客省庄二期文化出土了新的制陶工艺——夹砂陶,主要用于下列哪种器具的制作

A 炊器

B 食器

C 盛器

D 水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彩陶的制作和使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的平等生活的分化是人类开始进入文明重要的象征√ 空心足的制陶工艺主要优点是

A 节省工艺材料

B 增大受热面积

C 增加容积

D 减少重量和体积 新石器时代中下列哪一个文化开始出现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现象

A 仰韶文化

B 龙山文化

C 大汶口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9.7 下列不属于良渚文化特点的是

A 玉器更加复杂

B 有礼器玉琮 璧

C 有金属的使用现象

D 有城市遗址

下列不属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是

A 城市

B 阶级出现

C 金属使用

D 文字出现

良渚古城的发掘证实了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呈现一种东部玉器多、西部铜器多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红山文化特点的是

A 有自己的玉器文化

B 有泥塑雕像

C 有大型祭祀遗址

D 有城市遗址 9.8 考古学与历史的编写、修订是息息相关,相互渗透的√ 完整的中国史前历史《中国史前时代》的作者是

A 白寿彝

B 梁启超

C 苏秉琦

D 郭沫若

中国古代开始有规模的战争时期是

A 仰韶时期

B 龙山时期

C 夏代

D 周代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过程的是

A 列国

B 古国

C 方国

D 帝国

简述中国考古学的使命:

在世界考古发现中,东西方的文明都是连续性的文明× 10.1 商王的墓葬一般有四个墓道√

中国古代宫殿的主要建筑形式是

A 地穴式建筑

B 台基式建筑

C平底式建筑

D 干栏式建筑

下列关于妇好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保存较为完整 B 有甲骨文记载C 地面还未出现封土的结构 D 是商朝发掘最大的墓葬 商代国家的主要职能是祭祀和战争√ 下列关于殷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位于河南安阳 B 中国考古时间最长的遗址 C 商朝前期的都城 D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10.2 商代墓葬区还未发现陪葬品中有先前其他文化的器物× 墓葬中砖的使用和砖室墓的出现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 A 商

B 春秋战国

C 汉

D 唐

历代皇帝都是去世前就先行修墓葬的× 先秦时期考古发现最大的墓葬是

A 妇好墓

B 秦景公墓

C 楚庄王墓

D 齐宣王墓 金缕玉衣等器具的出现在墓葬中的作用是

A 防止腐烂

B 彰显墓主身份

C 宗教形式

D 当时风俗习俗 10.3 下列哪个文明区域不是和其他三个选项一起开始城市革命的A 两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中国黄河流域

从哪个朝代开始中国的城市开始有了贸易和经济功能

A 汉

B 唐

C 宋

D 元

如今中国教育界考古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城市的出现后,贵族和百姓是一起生活在城市里的× 中国城市的建立往往是根据以下哪个因素为中心的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经济中心

D 自然资源元素 10.4 中国文明的发展一直是以哪种因素为中心进行发展的 A 经济

B 文化

C 政治

D 资源

以下世界文明中最具连续性的文明是

A 埃及文明

B 中华文明

C 两河流域文明

D 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的经济形态一直是以哪种形式发展的 A 牧业形态

B 渔业形态

C 农业形态

D 贸易形态

中国各个区域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呈现一种连续性的文明方式× 黄河中心论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是适应中国文明进程的√ 10.5 下列关于殷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考古发掘时间最长的遗址

B 是世界文化遗产

C 其中商王墓大多保存完整

D 位于河南安阳

砖室墓穴取代土坑竖穴墓是从秦朝时期开始的× 从商朝开始的厚葬的习俗并不是一直延续发展的√ 商王墓一般有几个墓道

A 3.0

B 4.0

C 5.0

D 6.0 考古发掘的先秦时期的最大的墓葬是

A 秦景公墓

B 楚庄王墓

C 齐宣王墓

D 妇好墓 10.6 从哪个时期开始城市内开始取消宵禁开放夜市

A 东汉

B 隋

C 宋元

D 西汉

从哪个时期开始都城内开始有居民居住的现象

A 曹魏

B 唐

C 宋元

D 西周随着朝代的推延,墓葬与宫殿的位置越来越远√ 九经九纬的建筑布局是那个时代开始记载规划的 A 商

B 周 C 秦

D 汉

梁思成先生对北京老城墙的保护规划被采取了而且效果非常显著× 11.1 秦始皇陵的设计者是

A 秦始皇

B 秦二世胡亥

C 赵高

D 李斯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中国考古成就的是

A 良渚文化

B 北京猿人

C 秦始皇陵兵马俑

D 殷墟

活人殉葬的现象始于

A 新时期时代晚期

B 殷商时期

C 春秋战国

D 秦汉时期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在考古学专业中称为遗址博物馆√ 对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完成× 11.2 秦始皇陵兵马俑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数量大约为

A 6000.0

B 7000.0

C 8000.0

D 9000.0

关于不提倡挖掘秦始皇陵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事

A 破坏旅游业收入

B 研究水平欠缺

C 管理水平不足

D 保护手段、理念不够先进

秦始皇陵兵马俑对于考古、历史的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和汉代兵马俑的生产形势都是模具式生产× 秦始皇陵的建筑的主要材料形式是

A 木料

B 砖石

C 土坑式

D 未考证

下载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再现 作为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它深深卷入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的历次政治运动,并在70年代中期达到巅峰.在文革结束后,农民画调整了角......

    尔雅通识课程考古发现与研究

    1.1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标准不包括 A 研究对象 B 研究方法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年限 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傅斯年B 李济C 张忠培 D 梁思永......

    读《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有感

    “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这些重大和明显的事情的真相呢?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注意到这些。如果做出这些发明和发现的主人自己都不再要求得到发明和发现权,如果连他们自......

    我的研究和发现

    我的研究和发现——灵学与科学的研究 我的研究和发现——灵学与科学的研究 我相信我们都是生活在幸福平安的生活里面的,我们的生活积极向上,当然也有苦有忧,我们顽强的生活在......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实践出真章 ——记2017年衢江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教学实践培训活动 缘起: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及衢江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安排,我区精......

    中国百年简牍发现一览表

    中国百年简牍发现一览表战国简牍出土地点出土时间(年) 数量(片) 湖南长沙五里牌楚墓195138 湖南长沙仰天湖楚墓195343 湖南长沙杨家湾楚墓195372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1957117 湖......

    浅谈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

    浅谈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 学院: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日语翻译专业姓名:周凡学号:1232010505 当成为一名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的时候,身边多了许多......

    研究发现NK细胞新特征

    研究发现NK细胞新特征 加州大学微生物免疫系与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自然杀伤细胞的一种新的特征,这一成果公布在1月11日Nature在线版上。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