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第一章引论(答案)
第一章 引论
单项选择题(请在()内填写答案)
()1.1946 年2 月,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的名字叫
A: EDVAC B: EDSAC C: ENIAC D: UNIVAC-I()2.被誉为“IT 业第一定律”的是指
A: 摩尔定律 B: 牛顿定律 C: 比尔·盖茨定律 D: 冯·诺依曼定律
()3.________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A: 巨型机 B: 大型机 C: 中型机 D: 工作站()4.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是
A: 图灵奖 B: 阿达奖 C: 斯蒂比兹计算机先驱奖 D: 罗杰·尼达姆奖()5.1946 年2 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由________研制成功。
A: 冯·诺依曼 B: 莫契利和埃克特 C: 维纳 D: 图灵
()6.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________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微处理器 B: 集成电路 C: 存储器 D: 晶体管()7.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简写是
A: CAI B: CAD C: CAM D: CFS()8.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能模仿人的一部分功能,下列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的有
A: 机器人 B: 信用卡 C: 人机对奕 D: 机械手
()9.下列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B: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C: 它是1946年发明的 D: 它的主要功能是数值计算()10.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A: 电子管B: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 晶体管D: 小规模集成电路()11.目前我们使用的PC机属于第________代计算机。
A: 1 B: 2 C: 3 D: 4()12.现在计算机正朝两极方向发展,即
A: 专用化和通用化 B: 微型化和巨型化 C: 模拟化和数字化 D: 个人机化和工作站化
()13.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________个月翻一番。
A: 6 B: 1 2 C:18 D: 24()14.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于________问世
A: 1946 年 B: 1949 年 C: 1947 年 D: 1944 年()15.PC 机属于
A: 单片机 B: 小型机 C: 工作站 D: 微型机()16.下列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选项有
A: 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 B: 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17.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
A: 数值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人工智能
()18.按信息的表示与处理方式,计算机可分为电子模拟计算机和 A: 电子计算机 B: 电子数字计算机 C: 机械计算机 D: 机电计算机()19.计算机应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应用领域是
A: 数值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人工智能
()20.计算机应用中最诱人、也是难度最大且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是
A: 人工智能 B: 信息处理 C: 过程控制 D: 辅助设计()21.我们所说的“计算机”,一般是指
A: 电子计算机 B: 电子数字式计算机
C: 电子模拟式计算机 D: 电子混合式计算机
()2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用________做的。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集成电路 D: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3.在微型计算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________。
A: BCD码 B: 补码 C: ASCII 码 D: 汉字编码()24.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但它不可能
A: 高速准确地进行大量数值运算 B: 高速准确地进行大量逻辑运算 C: 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D: 取代人类的智力活动
()25.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绝大多数是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它是从________发展起来的。
A: 40年代初 B: 50 年代初 C: 70 年代初 D: 80 年代初()26.按照计算机应用的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应属于
A: 科学计算 B: 计算机辅助系统 C: 人工智能 D: 实时控制()27.被人们赞誉为“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的是
A: 阿达 B: 冯·诺依曼 C: 巴贝奇 D: 帕斯卡()28.一条指令通常由________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
A: 操作码 B: 程序 C: 机器码 D: 二进制数
()29.CAM 是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一种,其含义是_____。
A: 计算机辅助设计 B:计算机辅助制造 C: 计算机辅助教学 D: 计算机辅助测试
()30.计算机根据运算速度、存储能力、功能强弱、配套设备等因素可划分为
A: 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 B: 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C: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D: 8 位机、16 位机、32 位机、64 位机
()31.按照计算机应用的领域,用计算机进行语言翻译和语音识别应属于
A: 科学计算 B: 辅助设计 C: 人工智能 D: 实时控制()32.按用途,计算机可分为
A: 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B: 数字式计算机和模拟式计算机
C: 电子计算机和非电子计算机 D: 电子混合式计算机和电子数字式计算机()33.微型计算机指的是
A: 重量轻 B: 体积小 C: 功能弱 D: 耗电量小
()34.自计算机问世至今己经经历了4 个时代,划分时代的主要依据是计算机的
A: 规模 B: 功能 C: 性能 D: 构成元件
()35.用计算机进行图书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在________方面的应用。
A: 数值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人工智能()36.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基本元器件是 A: 晶体管 B: 电子管 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7.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所属的应用领域是
A: 科学计算 B: 自动控制 C: 辅助设计 D: 信息处理()38.巨型计算机指的是
A: 重量大 B: 体积大 C: 功能强 D: 耗电量大()39.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的基本元器件是
A: 晶体管 B: 电子管 C: 集成电路 D: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0.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基本元器件是
A: 晶体管 B: 电子管 C: 集成电路 D: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1.第三代计算机采用的基本元器件是
A: 晶体管 B: 电子管 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2.用计算机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是计算机在________领域的应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计算机辅助工程()43.关于电子计算机的特点,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 运算速度快
B: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C: 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需人工干预 D: 运算精度高
()44.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 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________。
A: ENIAC B: Z3 C: IBM PC D: Pentium()45.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特点的是
A: 运算速度快 B: 计算精度高 C: 存储能力强 D: 能进行数值运算
()46.中国大陆1985 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________0520 微机。
A: 联想 B: 方正 C: 长城 D: 银河()47.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48.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________。
A: CPU B: DRAM C: CD-ROM D: CRT()49.______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
A: 微型 化B: 巨型化 C: 智能化 D: 数字化
()50.下面哪一位科学家被计算机界称誉为“计算机之父”
A: 查尔斯·巴贝奇 B: 莫奇莱 C: 冯·诺依曼 D: 艾肯()51.PC 是指
A: 计算机型号 B: 小型计算机 C: 兼容机 D: 个人计算机
()52.办公自动化(OA)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
A: 科学计算 B: 辅助设计 C: 实时控制 D: 信息处理()53.CAI 是指____ A: 计算机辅助制造 B:计算机辅助测试 C: 计算机辅助教学 D: 计算机辅助设计
()54.计算机在实现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过程控制 D: 计算机辅助工程
()55.几十年来,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很快,根据摩尔定律(Moore Law),在过去几十年以及在可预测的未来几年,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大约每________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第二篇: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后,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对有关意识与无意识、释梦和精神官能症及精神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对人、人性和人的欲望有了更清晰和更全面的认识。
精神分析学说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含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2)、性本能理论:性欲是指人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3)、释梦理论: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可以探究其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4)、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吵我三部分组成。本我代表来自遗传的影响,为快乐原则所支配,他不理会任何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他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而自我充当仲裁者的身份,调和现实、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推动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对于人的观念的探索,弗洛伊德做出了重要的甚至是开创性的贡献,它的理论是人的观念有了新的内涵,即人是意识和无意识、社会性和生物性、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现今精神分析的一切发展,无不在弗洛伊德固定的框架内,弗洛伊德不但为精神分析奠定了基础,还为他以后的发展够花了蓝图;该学说带来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弗洛伊德认为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梦的功用在于睡眠;(2)、梦由两种相互冲突的倾向所引起,一要睡眠以保持按死那个,一要平息心理的刺激;(3)、梦为富有意义的心理动作;(4)梦有两个主要的特性,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经验;而潜意识即是当时一无所知但却充满强烈的情感价值的各种思想及兴趣(亦即所谓情意结),且有“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之分,“个体潜意识”来自于个人的特殊的生活经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指有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的沉淀而形成的潜意识,“潜意识”一词不再用以表达暂时潜在性的观念,因为潜意识现已成为特别的领域,有他自己的欲望和表示方式,以及特殊的有在他处运作的心理机构;对于精神官能症,弗洛伊德认为“不仅是症状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是潜意识的,而且症状和潜意识之间尚有一种互相代替的关系,而症状的存在也只是这个潜意识活动的结果”,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冲突不同于正常人在两种相反的冲动间的奋斗,而是一场介于已经进入心灵的意识和前意识阶段的力量与滞留在潜意识阶段的力量之间的斗争”,而精神分析的任务就在于寻找潜意识并使其进入意识领域。
同时,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梦的解析研究可用以证明潜意识活动----因为它实在是梦的潜在思想的存在,解析梦的结果可是我们知道心灵的潜意识生活”,由此可见,梦的解析对潜意识的发现和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美学引论》读书笔记
按照本书的读书的笔记,分三章进行整理,即第一章为外向客体系统,第二章为内向主体系统,第三章为横向连带系统,所以对于读书笔记序言的写作是综合了《美学引论》中的两篇序言和第一章绪论的内容,这样可以便于以下三章能以清晰的条理出现在读者朋友面前。
其实每次当我开始对一本新书进行学习的时候,总是首先学习这本书的提纲也就是“骨架”,因为了解的书的“骨架”,也就了解了这本书所要陈述的主要内容,之后就是热衷于对序言的学习,因为序言总是能表达出作者的写作初衷、构建著作的历史发生以及著作在当代学术界的创新之处。关于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XX年7月再版这本《美学引论》,是由杨恩寰先生主编的,其书写序言的任务自然由杨恩寰先生担任。因为本书是对1992年《美学引论》的修订版,所以本书出现了1992年9月和XX年4月两篇序言。在前篇序言的书写中,杨恩寰先生说明了《美学引论》这本书是美学在“当代语境”建设中自觉的产物,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发生根基和本书的理论框架。
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发生根基,杨恩寰先生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那广泛存在的审美现象或审美实事。审美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审美现象是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实践是一切历史现象其中包括审美现象的最深刻的基础,……作为历史现象的审美现象也只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人化自然说才能得到科学地解释和说明。……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为基础把认识论同价值论结合起来,才能彻底揭示审美现象的历史根源和本质。”[2页]一切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美学体系,针对谈美学体系的“科学”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甚至背离的现象,如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以唯心主义为根基,对美学问题的阐述多数都是“伪科学”的,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导致了黑格尔美学体系最终解体。对于本书构建的理论框架,我本人也认为是当代美学的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是一种最着实有效的理论体系,既能突出重点又能兼顾其它,即“以审美现象(经验的审美对象与对象的审美经验)为起点”[2页],首先向客体和主体两个方向延伸,外向客体方向的延伸,论及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存在和美本体四个方面;内向主体方向延伸,论及审美经验、审美机制、审美个性、审美欣赏、审美批评、审美创造、审美形态和审美教育八个方面。之后进行纵横连带的研究,横向连带涉及审美文化的研究,纵向连带涉及审美起源的研究。可见这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纵横交错的立体的美学体系。所以,针对本书的读书笔记也主要从三个章节进行梳理,即客体系统,主体系统和连带系统。
在后一篇序言中,杨恩寰先生针对当今美学界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在这里无需进行整理,然而我对其中的一个问题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审美领域层次划分的问题。这篇序言中指出“审美经验层次分解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超越畅神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三层次,……审美经验被划分并表述为观照性愉快、领悟性愉快、畅神性愉快三个层次或环节;审美对象被划分并表述为表象层、情致层、意味层三个层次;审美客体被划分并表述为感性形式层、形象图示层、意味潜在层三个层次”,这让我想起了李泽厚先生在谈艺术产品的历史积淀问题时也谈到了三个层次,即与原始积淀相对应的形式层、艺术积淀相对应的形象层和生活积淀相对性的意味层,在有人民出版社XX年5月出版的《艺术学》中杨恩寰、梅宝树两位先生认为艺术产品也有三个层次,即感相层、意象层、意蕴层,在艺术欣赏的层次划分上两位先生认为应当分为“感官观照、心意领悟、神志彻悟”,庄子也曾说过“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耳听之以气”,宗白华提出“直观感像层、活跃生命层、最高灵境层”,李泽厚对于艺术欣赏阶段提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也有学者提出“应目、会心、畅神”的提法等等,纵观这些“三个层次”可以发现第一个层次基本上都与感官、表象、感性、感相、耳目等提法分不开,可以推论出基本上是在说明对表象的感官观照的耳目之乐而已,这是一个比较低一级的层次;第二个层次基本上都与领悟、情致、意象、心等概念分不开,可以推论出这是一个基本上有情感触发心意领悟之乐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中间层次是超越耳目之乐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基本都与畅神、神志、意味、意蕴、彻悟、气等概念有关,可以推论出这最高一级是可以被称为哲学的层面,是关乎人的宇宙感、沧桑感、历史感、生命感的最高一级的人生哲学问题,是对人生、对宇宙、对生命、对历史大彻大悟的神志畅游之乐,如果主体心意机能上升到这一阶段就可以与天地同在与……,如果艺术作品上升到这个层面就可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不朽的传世珍品。当然对于审美(或艺术)对象(或产品)以及审美(或艺术)欣赏由于参与出发点不同、心意参与机能、审视的客体等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进行这样罗列式的比较,然而这样简单罗列式的比较只是针对三个层次的关系而言,基本上可以证明三个层级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问题。
在《绪论》中关于“美学的历史和现状”、“美学对象的历史回顾及现实观点”和“美学理论框架的几种模式”这三个命题都是与美学史相关,对这些理论知识点的梳理将在做美学史相关专题的时候再进行梳理,这里并不做过多整理。这里只需记住在美学领域的研究中凡是没有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所进行的研究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偏差甚至背离。但在前三节中仍然有以下五个知识点需要记忆:一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是在西方实现的而不是在东方,“是由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创立的”[1页]察看以前的页数标记都属于序言部分,所以又有了第一页的标记这虽然属于美学史的知识但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知识点放在这里也是需要记忆的。二是美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历史阶段时发生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美学变革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为美学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人化自然说。三是“审美关系就是审美活动关系……美学应以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整合统一为研究对象,也就是以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24页]。审美现象有以下四个运动环节组成:“⑴审美活动(自由观照与创构意象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包括经验的审美对象和对象的审美经验)⑵审美主体(具有审美素质并在审美活动着的主体)⑶审美客体(具有审美性质的客体)⑷审美关系(审美活动建构起的主体与对象的形式情感关系)”。[25页]这四个动态环节的辩证关系可以参考讲重要的问题以黑体字的形式呈现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审美活动中才能构成审美关系,审美活动是核心决定着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二者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又是审美活动的条件”[25页],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彼此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肯定,最终审美活动以审美关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四这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关系,这关系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四是美学理论体系构架的动态过程即:美学研究的起点是对审美经验(或活动)的研究,美学研究的中间过程是同时向客体和主体两个方向延伸,外向客体方向的延伸,论及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存在和美本体;内向主体方向延伸,论及审美经验、审美机制、审美个性、审美欣赏、审美批评、审美创造、审美形态,并且“扩及审美文化,追溯审美起源”,美学研究的最后归宿是落实到对个体的审美教育上,“锻炼和培养个体自由创造形式的能力,陶冶和塑造个体自由超越的态度(境界),从而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个体走向一种审美的人生”[25页]。其实除了对个体审美人生的塑建之外,美学的研究还应当落实到社会文明的建设中,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社会走向和谐、有序,推动历史文明的进程(需要展开)。五是阐明了美学学科的四方面性质即美学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性质美学属于哲学领域的“感性学”研究范畴,所以美学的哲学性不言自明,美学的科学性是指如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学、审美教育学等交叉审美学科的研究,这固然又带有了科学研究的性质;美学学科的综合性是指“以哲学为基础容纳了多学科知识,综合而成一门独立的学科”[30],这里的综合又不是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拼凑组合,“而是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进行新的系统综合”[30]。美学学科的思辨性是指“美学是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针对大多数形而上的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存在思辨性。美学学科的实证性是指美学是“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必然要对大量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给以经验实证,……经验实证是美学走向科学的标志”,当代美学不能离开科学性,否则就成为纯粹的思辨,所以要将经验实证和理性思辨相结合。
在杨恩寰先生对于美学任务和方法的论述中,对于美学的三项任务只需使用十二个字表达即可,即:描述(审美)现象、揭示(审美)规律、指导(审美)实践。但是我还认为在第二项任务和第三项任务中间应该在加上阐释(审美)功效的任务,对于审美功用的阐释其实就是对审美活动的功能和效应的阐释,这是一种范导性审美价值理论,审美活动除了具有完善个体心性建构的功能和效应之外,还具有对人类群体进行审美范导的作用,这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制度的有序,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和谐发展。杨恩寰先生对于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既是坚持一种“一元、两统一、多样综合”的方法,具体表述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把宏观研究(哲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和微观探究(心理学的)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具体的研究方向,选择运用最佳的研究方法。
第四篇:哲学引论教案
哲学引论
—中西哲学基础问题举要
前言
一、课程性质及说明
哲学引论是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限选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统设服务课程。课程两个名称的解释:
1、哲学引论:介绍哲学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2、中西哲学基本问题举要:是指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那些具有一般原理意义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
本课共3学分,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面授课共计4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哲学总论;中西哲学发展史略;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当代哲学等。
二、开设本课的原因:
1、民族的思维方式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谈到哲学,大多数人立刻想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概念。而一讲到哲学原理,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唯物主义或辩证法等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是由于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强势影响在我国的普及影响。但是,这种普及的哲学,实质上是一种以逻辑思维为基本特征的哲学理论。这对于我们这个不以逻辑思维见长的民族的思维方式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能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我们民族理论思维能力和水平。
2、其他西方哲学理论也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内容,展现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可以扩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空间。
3、进一步了解哲学是什么的需要。
在逻辑型的西方哲学之外,还存在着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之迥然不同的通常被认为是直觉型或经验型的东方哲学系统(包括中国哲学系统)。那么这个哲学传统中一些关键性方面,具有明显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征,展示的不是西方独有的那种哲学与科学并驾齐驱的历史传统,而是在道德心灵层面上矢志提升生命意义的特殊文明。因而,要把哲学看成是由众多方面构成的整体,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哲学及哲学家的活动。
三、学习的目的:
正向本书作者所说的:为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和原理的人打开另一扇一窥哲学堂奥的天窗。主要目的是了解一般哲学的涵义、作用和意义,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哲学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哲学的思维方法,从而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四、学习的方法:独立思考
哲学本来就是一门训练人的理论思维和直觉能力的学问,所以,学习哲学就是接受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因而,不管一个人把一本哲学书读的多么细致,如果不学会对之进行独立的思考,将很难有收获。所以,学习这门课,除了细致阅读教材外,还要按照教材提示进行领会,善于随时向自己提出问题、扩大思考范围,有意识的运用所学哲学思维方式来回答解决问题。
五、学习的媒体
1、教材(曾志主编)
2、网上学习。远程教学平台:http://www.xiexiebang.com ⑴网上资源。
⑵IP课件(专家讲授)
⑶网上答疑(要求不少于10个帖子)
六、有关学习要求
1、按时上课,点名。来不了请假。
2、按时完成作业。5次作业。
3、课前预习。
4、考核:平时占20%(包括5次作业占12%;面授课占3%;上网学习占3%(发帖10个及浏览资源);小组活动占2%。)考试占80%。
七、老师联系方式:
1、电话:***;
2、QQ:278688098;
3、EMAIL:JXDDHMX@SINA.COM
本人介绍:黄,公共课教学部教师。欢迎大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介绍一下电大学习方式;与其给人一副拐杖,不如教他学会走路,介绍课程情况。
第五篇:《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除了《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之外,是流传最广的著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以1915年~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由于是讲授的形式,故而对刚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或从未接触过的入门者,得以循序渐进且深入浅出的一窥精神分析理论的堂奥。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现已扩展到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等。本书几乎涵盖了精神分析理论所关切与探讨的各项层面,特别是精神分析的三大基本理论:潜意识论、梦论,以及性欲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起被称为近100年的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也是上世纪世界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著作横跨半个世纪,对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如果以影响的范围作为衡量伟大的标准,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主要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在历史的秤杆上,弗洛伊德与哥白尼、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历史性的巨人并列殿堂。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编《过失心理学》,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义,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编《梦》,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试图用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和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编《神经病通论》,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前两篇的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至于《神经病通论》则是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它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分析,深入的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过失心理学》的内容中,弗洛伊德认为过失常被当作微不足道的心理现象,它的起因是由于机体的或心理的原因而引起的注意的扰乱。其实,过失如舌误、笔误等是有意义的,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某种“意向”或“倾向”。过失是由两种倾向同时引起的的结果。一种是干涉的倾向,另一种是被干涉的倾向。如在把“开会”说成“散会”这个舌误中,“要开会”是被干涉的倾向,“散会”是干涉的倾向。干涉的倾向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藏在心底不愿说出的,不易被认出的倾向。弗洛伊德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珀霞因受她父亲愿望的束缚,选择丈夫必须纯靠机会。她靠着好运气逃脱了所有那些她不喜欢的求婚者。巴萨尼奥是她所倾心的,他也来求婚了,她怕他也选错了箱子。她想告诉他纵使他选错了,仍可博得她的爱情,但因对父亲的誓约而不能说。莎士比亚使她在这个内心的冲突里,对巴萨尼奥作下面的谈话:
“我请你稍等待一下!等过了一天或两天,再行冒险吧!因为选错了,我便失去了你的友伴;所以我请你等一下吧!我觉得似乎不愿失去你但这可不是爱情。……我或许可以告诉你如何选择才对,但是我受誓约的束缚而不能这样,因此你或许会选不到我。但是一想到你或许会选错,我便想打破誓约。别注视着我吧,你的眼睛征服了我了,将我分为两半;一半是你的,另一半也是你的——但是我应该说是我自己的,既是我的,那当然便是你的,所以一切都属于你了。”
这样的举例不免使我产生了联想,难道我们不曾在某时因一句不经意的口误而使我们真实的心思明了吗? 内心里真实的想法即使是刻意地被压抑被遗忘的,难道不是仍存于我们意识的某个角落吗?当我们偶然触及那想法自然就重新出现了,这样的口误便借由一时的不假思索将其表达出来了。
过失其实并不以舌误或笔误一类为限,遗忘也可归为此类,且我们也可做出相应的分析来阐述其意义。例如一个人忘记了一个熟悉的专名,就如人名一类,即使非常努力也不能将它保留于记忆中。我们便可揣想此人对其必无好感,所以不愿回忆。再如关于“决心”的遗忘大概是由于一种相反的情感,阻止了“决心”的施行。这样看来平日里不经意间的微小过失,在心理层面上也是有其意义存在的。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梦境有两种:(1)显意或显梦,指梦的表面现象,即一般所说的梦境,它是隐意的化妆,类似于假面具。(2)隐意或隐梦,指梦的背后隐藏的意念,即梦的真实意思,类似于假面具所掩盖的愿望。做梦好比制造谜语,显意是谜面,隐意是谜底。弗洛伊德认为,释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1)要把梦的内容分析各个部分,并以各个部分作为主义目标,不管它是合理的或荒谬的、明了的或含糊的。(2)要了解梦者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日常琐事,以便了解梦的各个成分的来源和内涵,并寻求其代替观念背后的隐患。(3)要利用自由联想,揭露显梦的伪装。(4)利用象征知识,解释显梦的元素与隐意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梦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梦的心理分析的假说,分析了梦的象征性及其活动方式,指出了梦对了解神经症病因的意义,虽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有见地的。这一点,可以与巴甫洛夫对梦的生理机制的分析相媲美。然而,他的战争心理学、反马克思主义和妇女心理学却是有违社会主义观念的,遭到了无数人的批判,以下列举一二。
一是批判弗洛伊德的战争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谁有较强大的武力,谁就得到统治权-利用兽性暴力,或暴力与科学结合来统治”“暴力是可能用团结攻破的”是不值得肯定的。他的战争心理学是以公理对暴力而不以暴力对暴力。可他不知道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战争并不是全盘否定的,有正义的战争,有非正义的战争,要拥护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弗洛伊德自称为和平主义者,似乎是反对一切战争,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反动派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弗洛伊德以杀死的本能解释战争而以一般的人类的爱消灭战争,是为帝国主义开脱罪责的唯心史观的战争论。二是批判弗洛伊德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只从一方面而言就可以看出其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错误性。弗洛伊德说过“马克思主义学说有几个命题在我看来,似觉费解,例如社会形势的进化是一种自然史的历程或社
会阶层依照一种辩证法的历程而彼此转变。这些话有什么意义,我不敢说能了解,听起来不像唯物主义,而类似于晦涩难懂的黑格尔哲学,因为马克思曾有一个时期受过这种哲学的影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污蔑。其实,弗洛伊德所不了解的马克思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三是批判弗洛伊德的妇女心理学关于弗洛伊德的妇女心理学可以说是一无是处。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子不因他自认在生理上的优势就凌驾于女子之上。但这对弗洛伊德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认为人类有一半在生物学、解剖学、心理学上比不过另一半。男性自大的偏见束缚了他,是他的著作中带有对妇女的根深蒂固的歧视。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许多批评,但正如波林所指出的,“动力心理学的重要来源当然是弗洛伊德”。他的学说对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起了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其所著的《现代心理学史》1981年新版中,强调了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已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主流,指出:“弗洛伊德对一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访问克拉克大学以后,他的体系的冲击力立即为人所感受到了”。巴元说过:“1910年后,美国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1920年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可见,《精神分析引论》的影响之大,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分析评述。我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不是完全的科学真理,但也绝非胡说八道,我们既不能完全迷恋信仰,也不能一味排斥,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稍加否定,选择性的吸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