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枚农篇》读后感 课程论文
一
枚农篇,又名《论品德》,选自《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是柏拉图从早期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转入开始提出“相论”的一篇重要对话。谈话人有枚农、苏格拉底、枚农的小厮、安虞铎。对话内容以美德如何获得为中心问题,为了得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在苏格拉底的循循善诱下,枚农与苏格拉底首先探讨了美德的定义,未果;其次,苏格拉底提出灵魂“回忆说”来进一步启发枚农;再次,苏格拉底引导枚农得出美德根本不可能被教的结论;最后,苏格拉底得出最终结论:美德是神的给予。这四大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
枚农,问苏格拉美德如何获得。苏格拉底宣称自己不能回答:因为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美德,那么他如何知道如何获得美德呢?枚农首先同意处理美德的本性问题并且提供给苏格拉底一个定义,更确切地说是一系列不同种类的美德,而非美德本身。经过一些论证后,他承认这些是不够的,并且给出另一个定义一美德是统治的一种力量,但这一点也被否定了。为了帮助枚农继续这种探寻,苏格拉底给枚农上了短暂的一课,以后,枚农给他提供第三种也就是最后一种关于美德的定义:渴望好的事物并有能力去获得他们。当这一点受到反驳后,他绝望的不希望再进行任何探索,并说:“你如何能找到一些你不知道它本性的事情?即使是你偶然发现答案,你如何会知道这件事情就是你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挑战,苏格拉底改变了策略。采用了宗教的口吻,他断定灵魂是不朽的;我们所说的学习其实是对灵魂所拥有的以前知识的学习。在枚农的需求下,苏格拉底提供了一些证据,并且把枚农的一个奴隶召唤过来加入他们的行列。
画一个边长为两尺的正方形并且它的面积为四平方尺。那么面积为原来两倍的正方形的边长会是多少?为了回应苏格拉底的问题,这个男孩提供了两个错误的答案。但是逐渐的,在持续的给他提问之后,他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苏格拉底论证到:他只是提问问题并且从没教他,那么答案肯定一直在那。即是知识灵魂本来就有的,我们所知道的知识只是灵魂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事实上,这些答案在他没出生时就已经在他那里。最后,苏格拉底补充道:真理一直就伴随着他并且灵魂是不朽的。
他们现在回到了美德这一话题。苏格拉底依旧想让枚农定义美德,但是枚农坚持问如何获得(86C)。苏格拉底拒绝他的请求并且超前了一种探讨,即介绍一种从几何学那里引来的新的方法,假设法。如果美德是知识的一种形式,他得出美德应该可教。这项工作现在变成了美德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然后苏格拉底立即着手去做:美德是能够使我们充分利用可用能源的能力,这些能源会是金钱、力量,或者是性格品质,比如耐力和自律。因此在这一点上(89C)美德的原始问题看来有了答案:因为美德是知识那么它一定是可以教的。也当然能指出事实上的老师和学习者。介绍一个新的角色安虞铎——以后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是个关键性人物,他试图去找到一些曾经成功地把美德教授给别人的例子。智者被他认为是江湖骗子而不予考虑,并且取而代之的是他转到希腊历史上四个最著名的政治家那。但苏格拉底并不认同,因为他们中没有一个表明是成功地把美德传授给他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儿子,如果他们能行,早就成功了。既然这些人不能成功地教授美德,苏格拉底现在怀疑美德根本不可能被教(94E)。安虞铎很明显地是被激怒了,控告苏格拉底污蔑雅典最伟大的人并且从对话中撤出,只留下枚农重新开始对话者的角色。在证实刚才安虞铎所接触的结论后,他们发现自己正处于
就在刚才,他们还认为美德是可以教的,因为他是知识的一种形式。现在他们得出结论知识不可教。在96E,苏格拉底建议了一种方式:他们仅仅考虑美德是一种知识是错误的。人们不是仅仅通过知识才能作出正确的行为并且充分地利用某人的资源,相反是通过更少的知识,即通过真实的信念。在说明在知识和真实信念不同之后,苏格拉底继续引用了一行诗和一些因为神的激发说出一些有用和真实的事,但是没有任何可理解性。同样他指出伟大的政治家指导城邦也不是靠知识,而是靠的是真正的信念。他得出结论:美德是神的给予,尽管他补充到,他们在建立任何关于美德如何获得的清晰性之前还有继续调查美德的本性。
二
柏拉图在《枚农篇》中提出了“相”“型”,“灵魂回忆说”这些在当时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这些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主要是对柏拉图“相”与事物的关系的批判,以及对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联系——分有、摹仿观念的批判。
在“相”与事物的关系上,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以“相”之名为名;具体事物依存于“相”;具体事物分有了同名的“相”。“相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相”就是同类事物的客观存在着的共性。柏拉图认为相并不仅是只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思想的范畴,而是独立于存在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的世界,即是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柏拉图将世界一分为二,一个是可感知的世界,人类可以通过感官感知这个世界中的事物,但这个可感世界是随时变化的,因此通过人类感官感觉的世界事物的“相”总是稳
无变界往往是易变的。第二个是“相”的世界,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相”,只有“相”是确定的、不变的,只有相才是可以认识的,才能成为知识,至于可感事物为什么与“相”相似,因为它分有了相。因此我们看到的事物不过是“相”的表现。
而亚里士多德则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类似于“相”这样的东西,只能存在于个别事物中,而不是像柏拉图那样认为是在个别事物之外和之先。柏拉图认为相的世界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把握事物的“相”,寻找事物的共性,这无疑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柏拉图同时认为只有相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可感世界不是真实的;这观点无疑是片面的。柏拉图把这个本属于理念性的东西客观化了。
具体世界与“相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分离,一方面使得事物在脱离了“相”之后,就脱离了相的世界,不再与相发生关系了;另一方面,相的世界是完美的永恒不变的世界,现实世界则是生生灭灭的有、缺陷的。相的世界所遵循的规律(如相遇相之间的关系)与现实世界所遵循的规律(如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不一样的,认识了现象世界,却无助于认识本质世界的规律,反之亦然。
在“两个世界”的联系这一问题上,柏拉图提出了“分有”、“摹仿”两个概念来解释两个世界是如何联系的。他认为可感事物与“相”相似的原因是可感事物分有了相,可感世界是对相的世界的摹仿。亚里士多德对此说法大为反对,并提出了六个论证来对柏拉图的这一观念进行了批判:
第一,寻求两个世界的联系这一问题的初衷是寻求事物的原因,却引入了另外一些与这些数目相等的东西——“相”“型”;这就变成把所要解决的问题增加
第二,首先否定的东西是不是有不正义的相、丑的相?如果有,这就与柏拉图关于“相”的精神(目的论思想,“相”是善的,是最好的)相违背;其次,有没有能生灭的“相”?事物是能生灭的,如此,还是与“相”的基本精神相冲突;再次,没有独立的类的东西,如关系、性质等独立性是实体,而关系属性是从属于实体的。
第三,有些论证引进了第三者。第一者是甲乙丙丁许多个别事物,是美的事物;第二者是美的“型”;第三者则是第二个的美的“型”。
第四,个别的人,如苏格拉底,可以有人的“型”,同时还可以有性质如“白”,有数量如“大”,就可以有“白的型”“大的型”;则一个人就可以有多个“型”。即是一个有许多部分,同时分有了“一”与“多”。
第五,“相”和分有的相同的事物既然是同名的,那么他们之间总有同名的东西,关键在于这东西,共同的东西是有共同的实质呢还是有共同的名称?例如,卡利亚这个人和木偶之间是什么关系?二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的实质?还是仅有共同的名称而已?“相”是一类事物共有的实质呢?还是他们之间共有的名称?由此,分出了两种论别:如果将“共相”看作具体事物之外的实体,称之为唯识论,如果认为“共相”只是表示事物共有的名称,不具有实质的内容,称之为唯名论。
第六,柏拉图的目的是要解释这个现实世界如此存在的原因,其采用的“相论”的办法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假定一个“相的世界”,这能否有效解释这个现实世界如此存在的原因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并不能,这样反而毁坏了具体事物。一
“相”是永恒不变,独立于具体事物之外的,其可感知的事物既无法引起运动,也无法引起变化,即是说“相”不是运动的原因。(这即是现象界对运动的叩问)另一方面,“相”也不能帮助我们去认识具体事物,两者是分离的,“型”的规律与事物的规律是不同的。第三方面,对于具体事物的存在也是没有帮助的。分离的,不同的、善的“型”就是不善的,存在的“型”就是不存在的;反之,善的事物不是善的“型”,也即是善的事物中没有善的本质。善的事物是不善的,同样,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相论”中有非哲学的成分:经验的成分,数学事物成分,需要纯粹化。首先要清除经验的表象,其次要清除数学,单位同质的事物是不同质的,“相”有层次结构,有种与类的区分。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解释现实事物,你就必须要解释现实事物的原因,理念世界应该是现实世界的原因,这才能解释现实事物。
第二篇:课程论文读后感
大学语文论文邱思雨
课 程 论 文
题目:读《落泪是金》
暖暖夏日,带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待,我们踏入了大学之门。今天,手中的一本何建明著的《落泪是金》却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
这是一本当代大学校园的特别报告文学,其内容的叙述大多在九十年代。第一次接触该文学类型,发现其有明显的文学特色,它不是枯燥死板的议论文,不是长篇不断的小说,不是格式整齐的诗歌,也不是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但它的内容却包含了对事件的评论,对人物的刻画等。翻开书的第一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所叙述的事件都有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地点,这就体现了报告文学的重要特征——写真纪实。
该书的书名“落泪是金”,就给全书罩上了一层薄纱,让人捉摸不透,却有丝丝伤感的韵味。给读者们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本书结构鲜明,开篇是引子,接着按所叙述的内容分为四部,每部中又有分章。而结构上就以小标题来衔接,简洁又通明。比如本书第一部的标题“失泪的大学城”,该标题一开始就吸引读者们的眼球,初看标题,还略有不明,大学城何以“失泪”?将动词词组前置于名词,格式新颖特别,亦欲续读,方才恍然大悟。又如书中第二部的标题“生存自救歌”,咋一看与大学生没什么联系,却显现得如此悲壮,要细嚼其意,才能慢慢领会。
书中开篇引子的标题“白鹿下的祭奠”就给读者带来了沉重之感,还没读文章就先进入了作者所叙述的意境里。文章开头“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前一句有意的暗示了本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想象得到作者在收集写作材料的不易,后一句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挣扎,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陕西事件。对于引子中的事件的描述,作者几乎没有采用言辞的修饰,但那些文字却让读者们揪心难忘。而文末以三个问句结束,为读者提供了阅读线索——家庭如何承担起对大学生的费用供给?大学生如何在校内校外争取表现?他们有该如何面对这一切的一切?
书中第一部以九月的状元泪作为开篇章节,这会拉近了欲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联想到自己那年的高考,那年的六月。从六月份到九月份,仅仅三个月,它却可以改变莘莘学子的未来生活方向,甚至是命运。人们常说:六月是黑暗的。那九月呢?它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是迎接新生入学的日子。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落泪是金》这本书的第一部讲的就是那些成绩拔尖的考生们跨过了高考这道坎,却跨不过大学这扇门啊。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作者在开篇并没有直接介绍考生们的家庭背景,而是由故事的发展展开来。第一部的第一章开篇就以主人翁石开高考那几天讲起,从他的言语可以让读者们揣摩到主人翁当
时的心情——烦乱﹑焦躁,而且故事中的某些人物的言语,作者也不加修饰的原话表达,这使故事中的人物刻画更为生动﹑形象。比如说文章中主人翁石开的心里活动“不吉利,妈的,不吉利”,还有“看你这小兔崽子能念出个啥名堂”,这就表现了主人翁的父亲的那种气愤之情和复杂的心情。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环境与质量,我们可以想象主人翁石开的处境和所要面临的一切。这也为说明主人翁是贫困生一事做铺垫,推进故事发展。
文章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人物,但作者并没有将他们混为一谈,而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故事巧妙的衔接起来,是有联系的进行对比,引出下文。这就使读者们在阅读时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就是那一段段朴实无华的对话让我们不禁感叹到“失泪的大学城”。从文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看到那些被称为贫困生,甚至是特困生的同学们内心的煎熬﹑无奈与无助。作者走访各大高校,试着走进贫困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苦处。章节中作者也引用了部分贫困生的求助信,其丰富了文本内容,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性,仔细读来忧心忡忡。
本书的第二部是生存自救歌,这似乎在暗示着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的强弱体现,是堕落还是奋进,显然,小标题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正所谓“人穷志不穷”。作者在该章节中也列举了部分贫困生的打工经历。贫困生的自救之道不是旁门左道,而是崎岖小道,一路上跌跌撞撞,但却终能看到希望。第二部就正反映了这一现象,“无形的门槛”是一个人的羞涩,是一个人的自尊,是一个人的面子。而若一个人都将其卸下,或许他会有更多的收获。但在作者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两面,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这也说明作者在收集资料是的涉及面较广。该章还对“扫厕所”这一事件展开了调查,“扫厕所不在勤工助学的承包范围内,而是另请临时工”,这种做法到底是该支持还是反对呢?引发读者思考。文章中作者多次引用学生的看法﹑观点,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更贴近年轻读者的思想。同时,作者也采用了贫困生的打工日记,这又与口述区分开来,从日记中更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实感受与想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第二部的第七章——“不跪的他和下跪的他”,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叙述不同的人的不同的态度,巧妙的讲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内涵深刻。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外面的世界也真够黑暗与残酷”,这句话在文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了文章前面所举的例子故事,又总领下文所要叙述的内容。作者列举了不同学校不同处境的贫困生的打工经历,他们挨饿,受欺,忍辱,但他们坚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第四部是感受阳光与挚爱,作者将团委中央的关怀,陌生人的关心,政府的照顾比喻为阳光,正体现了它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该部分分为四个章节,而每一章节所涉及的人物就没有第一部﹑第二部中的多,而是用一章来详细介绍某个人物,这也是作者对于文章整体结构详略安排的体现,丰富了故事情节,使读者对人物的了解更为透彻,对人物特点的把握更为精准,对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理解得更为深刻。该部的第十三章的标题极其引人注目——“伏在车轱辘的丰碑”,“轱辘”的意思是车轮子,该章节讲的是一个耄耋老人白芳礼的执着与坚韧。作者将其喻为“伏在车轮上的丰碑”。这正形象生动的描绘出白芳礼老人蹬三轮车的年头之久,从侧面则反映了老人对孩子们的爱啊。第三部充满着幸福的泪,言辞里表现出了情感的细腻。
第四部以一个问句“大学是什么?”开篇,有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随时间的推移:一百年前,一百年中,一百年末,又跳到九百年前,一百二十年前……作者用时间诠释了大学的定义,又以镜头一﹑二﹑三的形式加以说明,又三叹咏叹曲,增加了文章的层次感,使得文章格式新颖,不显单调。
《落泪是金》中的“泪”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书中让读者感受到了贫困生们无奈的泪,坚强的泪。文末以以为贫困生的诗来结尾,更道出了那群不惧贫困而发奋图强的学子们的心声。让人心中充满力量,回味无穷。
第三篇: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持久战读后感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姓名 学院 年级与专业
学号
石破天惊,永志后人——评毛泽东《论持久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管理学院
石破天惊,永志后人
——评毛泽东《论持久战》
众说纷纭,谁来拨开迷雾
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毛泽东 《论持久战》
1937年7月7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深重的民族灾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气焰嚣张的侵华日军烧杀淫掠,肆意横行,中国大好山河接连沦陷。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极大努力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救民族于危亡的英勇斗争开始。
抗日战争近十个月以来,东北和华北早已沦陷,特别是1937年12月,国民政府首府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制造了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近30万中国军民遇害。中国军队虽然夺得了平型关和台儿庄大捷,但面对东方最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仍然难以与之抗衡,节节败退。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一部分军民对抗战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而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竭力鼓吹“亡国论”,宣称落后的中国“战必败”,为投降日本做舆论准备。
然而,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建立政权的蒋介石,则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外国援助上,幻想依靠英美等国力量的介入,迅速打败日本。在我党内部,一些同志认为依靠国民党200万正规军,就可以使抗战速胜。党内外都有人轻视游击战争,以为游击战争不值一提,抗战的希望在于国民党的正规军队上。
中国抗日战争究竟何去何从,中华民族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众说纷纭,举国上下,人们普遍都在迷茫之中。
为了理清人们混乱的思想,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中国抗战能不能胜利、怎样才能取得胜利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抗日研究会上发表了历史上几乎空前绝后的《论持久战》讲演,石破天惊地指出: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论持久战》的发表,全面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清醒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为全民族的前途拨开了迷雾。
无懈可击,全面细致冷静
亡国论是不对的,速胜论也是不对的。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论持久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无懈可击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又全面细致冷静地考察和论证了中国能够、也必须经过持久战取得抗战胜利的客观依据。
首先,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清晰地看到,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和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
下面,根据《论持久战》原文,我们具体来分析敌我双方的这四个特点。(1)敌强我弱:日本经过近代以来的明治维新,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较强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当时东方最强大的军队。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封建王朝的覆灭、资本主义革命的失败、军阀政府的割据混战以及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已经没有统一的政府,是一个军力、经济力和组织能力很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2)敌退步我进步: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决定了其战争的帝国主义性,战争的目的在于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以及侵吞别国领土来扩充自己的资源和商品市场等等。因此,它发动的战争是退步和野蛮的,是违反人类道德、破坏国际秩序的,这是日本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中国,与日本相反,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为了争取民族解放、为了人民的福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进步和正义的,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必然取得胜利的主要根据。
(3)敌小我大:日本国土狭小,“其人力、军力、物力、财力均感缺乏”,战争是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的。日本妄图通过战争来攫取资源,掠夺财富,但若长期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必然会把它原有的资源都消耗掉。中国则是一个大国,虽然经济基础薄弱,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通过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必然能够为长期战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是野蛮的侵略战争,公然违反人类道德,公然挑战国际秩序,公然破坏世界各国的利益。虽然它能够得到世界上法西斯力量的支援,但是必然也同时受到国内外坚持正义人民的反对,更重要的是本国利益受到损害的各个国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对力量会逐渐远远大于其援助力量,因此日本是失道寡助的。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正义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必然得到国内外坚持正义人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极大减轻了世界反西斯力量的作战压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直接受到日本法西斯的冲击。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乐于支持和援助中国,所以说,我们是得道多助的。
这四个特点之中,第一个特点决定了日本的疯狂进攻能在中国横行一时,也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速胜,而是要不可避免地经历一段极为艰苦的抗战历程。后三个特点决定了若不发生重大战略失误,中国不会亡国,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各种战争资源加速消耗,中国的综合优势不断增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基于上述四个特点,毛泽东坚定地指出,“亡国论” 和“速胜论”都是错误 的、主观片面的。“亡国论”者夸大了敌强我弱的特点,把它当作衡量中日战争的惟一根据;“速胜论”者则夸大了其他特点,而忽视了敌强我弱的特点。这两种理论都是“战争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或者是毫无根据地纯主观地说一顿;或者是只根据问题的一侧面、一时候的表现,也同样主观地把它夸大起来,当作全体看。”所以,毛泽东主张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在众说纷纭、局势烦乱、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毛泽东能够不为所扰,站在战争全局的高度,站在全民族未来的高度,对于中日双方各个方面力量和优劣进行全面、细致、冷静剖析,行云流水、无懈可击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他对民族的前途命运充分的自信、十足的把握,实在令人惊叹钦佩。
基于上述四个特点,毛泽东还科学地预言,抗日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对我方来说,其过程必将包括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在力量对比上,中国必将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而日本则必将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他相应地指出,在第一阶段,我们应该主要采取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在相持阶段,游击战将成为我方主要的作战形式,而运动战和阵地战是辅助形式。在第三阶段,运动战仍将成为作战的主要形式,但阵地战将提到重要地位。
毛泽东在抗战开始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描画出了整个战争过程的轮廓,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参战双方透彻深入地研究,作出的对于战争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后来的战争进程,也与毛泽东的预测几乎如出一辙,毫无争议地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描画是完全正确的。他对持久战特别是相持阶段种种特点的论述,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战略指导的重要作用。
石破天惊,燃起民族信心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经宣扬便震惊国内外,石破天惊般唤醒了中国人民,石破天惊般指明了战争的方向,石破天惊地提出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极大地燃起了全民族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对当时战局影响重大而深远。
今年84岁的老新四军丁柯回忆说:“当时对形势我们都忧心忡忡,脑子乱得很。记得当年6月,我在南京路的三友毛巾厂,一个由地下党员组织的读书会上,商务印书馆的职工姜士雄介绍了《论持久战》的内容。大家一听,都很激动,最后我们一定会胜利,万恶的日寇一定会被打败,要去解放区,去延安!” 原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三连连长贺继光回忆道:“当时我那本《论持久战》一看完就被借走,传来传去,回来时都皱巴巴了。吃苦牺牲都不怕,就怕没方向,这一看就明白了。”
《论持久战》的发表,也在国民党的高层引起了震动。据说,当时号称“小诸葛”白崇禧一气读完《论持久战》后,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读后,感到抗战中的重大问题都得到了明确答案。
这样的震动,还影响了全中国的战略。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就连远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也不禁在读完后拍案叫绝:“有史以来,还没有人把军事问题、战争问题说得这样透彻过,这是划时代的著作!”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爱泼斯坦等参与下,《论持久战》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出版,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影响。著名诗人卞之琳曾经写下题为《<论持久战>的著者》的诗篇:“手在你用处真是无限/如何摆星罗棋布的战局/如何犬牙交错了拉锯/包围反包围如何打眼/下围棋的能手笔下生花/不,植根在每一个人心中/三阶段,后退,相持,反攻/你是顺从了,主宰了辩证法/如今手也到了新阶段/拿起锄头来捣翻棘刺/号召了,你自己也实行生产/最难忘你那“打出去”的手势/常用以指挥感情的洪流/协入一种必然的大节奏”。
由此可见,《论持久战》一文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甚至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战争,都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担当了指导全民抗战的政治纲领和军事纲领的作用,并极大丰富了人民战争的内涵和意义。全国军民在此思想方针的引领下,浴血奋战整整八年,终于驱逐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迎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
永志后人,现实意义深远
七十多年前,《论持久战》所阐述的持久战观点和战略战术,指引了全民族的方向,激励全国军民彻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我常常在思索,为什么《论持久战》能够有如此大的力量?经过琢磨,我认为,首先,是毛泽东同志从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全面细致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无可争辩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论调,同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预见了抗战所要经历的各个阶段,制订了一整套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极大地武装了全国抗日军民的思想,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在以后的抗战实践中,中国人民正是遵循了人民战争的规律,同日本帝国主义者进行了勇敢、机智、顽强的运动战、游击战和艰苦的阵地战,创造性地发明和丰富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人民战争形式,一步一步夺取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毛主席“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思想,今天仍为多少军事家津津乐道。
除此之外,《论持久战》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中日双方的特点时,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对立、矛盾的因素;在论述战争的发展进程和众多复杂的战略战术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 规律、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等等。让日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的创造性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思想的运用和透彻发挥。可以说,这部宏篇巨著,处处都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可以称得上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和“实践哲学”。
《论持久战》所表现出的辩证分析、全面考察问题的方法以及其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将永志后人。今天,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它仍然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论持久战》不仅是一篇军事战略论述,更是一部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录,给我们很多关乎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感触启发。
人无时无刻不出在社会环境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环境形势的影响。所以,一个人首先要认清形势:要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与不足,知己知彼,从容不迫;面对逆境,不要太盲目乐观,亦不能灰心丧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保证思路明晰,总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
其次,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有许多时候需要我们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要走一条非常遥远的路,任何成绩的取得一般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磨砺和奋力拼搏。
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这样。
在国家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治国理政,更应当认真汲取这一著作中的养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总体上讲,《论持久战》对当时重大的历史问题的成功回答,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发现和揭示客观规律的成功尝试。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发展实际紧紧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在当前和以后的国家建设与治理中所必须遵循的,否则,就可能走歧路、走弯路、走邪路。
具体地说,《论持久战》这部著作所阐述的军事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军事科学研究,建设国防现代化,应对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甚至侵略战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平和发展,是21世纪世界环境的大主题,建国65周年以来,我国国防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但是,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要清醒地看到,今天的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地区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国家领土争端日益频繁。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军国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势力一直蠢蠢欲动。比如,近年以来,日本政坛右翼势力不断膨胀,煞费苦心修改和平宪法,企图让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中日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朝鲜半岛核危机不断升温,另外,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在领海问题上的争端也日益凸显。我们现在一再强调要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这军事斗争的准备中,战略战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这一点,《论持久战》中知己知彼、人民战争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可否认,由于我国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和国防现代化的提高都需要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过程,所以,在今后一段长的时期内,我军的装备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客观上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如果一旦爆发军事冲突,我们在军事装备上将不一定占优势。因此,毛泽东同志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一整套 具体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战术,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指导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
国防如此,《论持久战》对经济社会发展同样深有启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让世界瞩目。GDP总量,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漂亮的数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飞速发展,我们的官员有不少认为中国发展已经鲜有阻碍,人民生活已经富足,因此贪腐享乐之风不同程度出现。在百姓特别是当代青年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地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和偏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有所弱化。其实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有许多薄弱和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民生问题解决等等。我们眼前还有诸多难题。这不是说泄气话,而是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只有认清问题,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它们。所以,我们应该摒弃盲目乐观,消灭新时代的“速胜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谋求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归根结底,我们要利用《论持久战》中充分浸透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现实国情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不断创新思想实事求是。
《论持久战》一文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无比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如我文题,这不只是几万字的薄文,而是在当时石破天惊引领全民族独立解放的一个纲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足以影响几代人的几乎空前绝后的的鸿篇巨制。《论持久战》于中国,于世界,都将是永志后人的伟大的局势军事著作和马克思主义思想著作,我们应当详细参透文章的意旨,让其中浸透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相传,并在现实发展中加以利用,让它灿放于历史星河,让它的成果遍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它的思想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整个奋斗过程。
第四篇:论文读后感
1、网上精品课程系统论文读后感
我们小组要做一个网上课程展示及讨论的网站,因此我找了此论文,它介绍了网上精品课程系统,应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进行学生管理,资料管理,课件管理。系统包括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包括:【信息公告】、【教程区】、【课件区】、【上传区】、【知识吧交流】、【站内搜索】、【个人空间】,后台包括:【文章管理】、【知识吧管理】、【用户管理】
网站用Dreamweaver、Flash MX2004、Photoshop8.0作为前台设计工具,后台设计采用JSP技术及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数据库开发工具,通过JDBC技术访问数据库。
网站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功能划分两部分
一是面向管理员部分:能容包括文章审核、公告管理、教程管理、课件管理、交流吧模块管理、用户管理、管理员信息管理、退出功能。
二是面向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用户可以查看公告、教程区浏览、课件区下载、交流吧中发布问题(需要登录)和解决问题、站内搜索、个人空间。
根据系统功能划分,1.登录功能 2.教程浏览功能 3.课件下载功能 4.上传功能 5.交流吧功能 6.个人空间管理 7.公告功能 论文还具体解释了这些功能及一些要求
最后该论文还详细描写了系统涉及的实体及实体的属性,还给出了各个网页设计图。读此论文使我认识到做一个为网站需要考虑许多东西(上面许多都没想到),做好这样一个网站应该具备许多专业知识Dreamweaver、Flash MX2004、Photoshop8.0、Microsoft SQL Server等等,我们的学习任务还有很多。
2、《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读后感
该论文介绍的是基于.NET的课程网站
采用C#开发,使用SQL Server2005作为数据库支持,应用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使用ASP.NET技术设计网站。
功能分析,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大类,不同用户给予不同的权限。学生的权利应该是学习,浏览,留言,资料下载等,根据权限决定用户所能完成的功能。本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1.学习功能,包括浏览课程指南、教学大纲等。
2.学习资源管理,包括资料的上传和下载。
3.教师管理,包括教师信息管理和介绍等。
4.精品课程申报功能。
5.师生互动功能,师生在线提问和答疑。
6.添加、删除、修改用户账号的功能。
系统的数据需求分析
本系统包括五张数据表,用户角色表、用户信息表、新闻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留言信息表。
论文还介绍了系统设计及用户管理、管理员、资料管理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该论文使我认识到数据库的重要性以及各网站建设工具的优点,好的数据库结构可以简化开发过程,所以必须认真设计数据库结构后进行编码,从而避免无谓的重复工作,.NET比较好操作实施,可以边学边做。
第五篇:三农论文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三农问题 ”是三农的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派遣大批“小康工作队”与广大农民“三同”,在实践中探讨、创造、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问题可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一、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的危害主要有:影响社会稳定;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在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一大步。
文中提到: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在2012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对策有: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这是中央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次着重对农业科技的促进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方针。
第一,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从根本问题上去解决三农问题,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第二,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这一次一号文件从“支农”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赋予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第三,在农业科技定位上,界定“三是三性”。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第四,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 文件表述:缭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固,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合力增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掩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固。虽然过去十年农业科技进步明显,成为促成中国农业八连增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农业科技程度仍然是全面滞后的。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附于科技的进步,但现在中国给予农业科技方面的支撑仍不够多,这既包含研发,更包含农业技巧的推广。
第五,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进步。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光辉的成绩,但我们也苏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请求相比,与国际先进程度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
这些政策无疑对于三农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相信在新的一年,农业在党的领导下能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也就促进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民贫穷的现状,从根本上进一步去解决三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