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20:5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第一篇: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从十五世纪以来,世界进入了欧洲国家对全球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时代。殖民主义时代和殖民地的非殖民化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可以这样说,最近五百多年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西方殖民主义史。在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所有国家中,英国和俄国这两个国家殖民扩张的广度和深度是最具代表性的,对世界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它们对殖民地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也各具特色。对英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史和人类社会近现代历史的了解,也使我们对欧洲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一、英俄不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特点

1、英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特点

在1933年,大英殖民帝国发展到巅峰状态。它拥有1.2亿平方英里的土地,几乎占地球土地表面积的23.85%,以及近五亿多人口,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了对庞大并具有多样性的殖民主义帝国进行有效的统治,英国政府通常是采用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来作为自己的统治手段。

第一种体制是通过在殖民地建立自治政府,并利用它们来维护宗主国在这些地区的权益。这种自治政府主要建立在白人移民恳殖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它们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特点,即每一个殖民地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它们独自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宗主国政府一般很少对它们进行直接的干涉。

第二种体制是通过建立专制政府的形式,来稳固其统治基础。这种专制政府主要建立在英属印度和其他热带地区的殖民地。它们在18世纪70年代后,都被统称为皇家殖民地。这类专制政府都处在英国派出的总督掌管之下,并且受到来自伦敦方面的严密监管。这种专制政府形式的殖民地管理体制,又可以分为两类不同的具体统治方式,即直接的统治方式和间接的统治方式。直接统治是西方殖民帝国在非移民恳殖殖民地内所惯用的统治方式。它废除殖民地内传统的统治者和社会制度,直接派员组成一个官僚机构。间接统治的主要特点是保留当地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与原来的统治者结成联盟,并通过他们来进行间接的统治。例如,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从19世纪初期开始就是直接统治,英国在印度的一些地方也采取了间接统治的方式,从而使印度成为一个包容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的综合体。除印度以外,英国在尼日利亚、英属西非内陆地区、马来西亚、斐济等地都是实行的间接统治。但是在锡兰、缅甸、南非等地,都实行直接统治。

2、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特点

18世纪末,俄罗斯已经成为横跨欧亚美三大洲的封建军事帝国。它西近中欧,东至阿拉斯加,北接北冰洋,南部到达多瑙河口。到1914年,俄罗斯拥有的殖民地的面积为1740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就殖民地面积而言,1914年俄国仅次于英国。俄国对外扩张的目的在于谋求更多更大的土地、出海口、自然资源、世界霸权。俄罗斯国家数百年的扩张与侵略绝非沙皇、宫廷、贵族与军人的偶发冲动,从总体来看它是世代相传的一种国家政策。沙俄的对外侵略扩张作为一种长久的国策,有其阶级基础,有支持它的社会集团。因此,与大英殖民帝国相比,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俄国对殖民地的原有居民长期一贯推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俄国政府及其军队一但夺取某个地域,便在当地居民中实行俄罗斯化政策。具体内容就是尽可能任命俄罗斯人为官员、强迫使用俄语、推行俄罗斯文化、强令信奉东正教、严禁使用当地语言、限制土著文化的普及等等。凡是违反上述俄罗斯化各种规定者,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随着俄罗斯化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掠夺和剥削政策。其次,俄国对殖民地长期一贯推行移民政策,以人口的扩张巩固殖民侵略的成果。除了进行殖民地的非俄罗斯居民的俄罗斯化以外,还有被占领或被吞并地区的俄罗斯化,这种俄罗斯化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沙皇政府的一贯做法是往这些地区移民,使俄罗斯人在被占领和被吞并地区由少而多甚至超过当地居民。这些地区的俄罗斯化通常比非俄居民的俄罗斯化有着更加长远的战略目的:这些地区将来发生社会大动荡时,占据多数的俄罗斯居民便可以左右政局,决定地方的归属。

从这些比较中不难看出,与英国很不相同的是,俄罗斯对殖民地的管理体制不区分自治政府与专制政府,也不区分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可以这样说,俄罗斯对殖民地的管理和对莫斯科周围地区的管理是一种模式,就是高度中央集权、垂直、强制、极其严格。在某些时期,俄罗斯对殖民地的管理之严格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沙皇进行殖民扩张以前的本国地区的管理。

二、英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差异性原因的分析

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有很多并且错综复杂,但是我们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分析,也可以从中总结出几条最基本的原因。

第一,从经济层面考察: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的动力是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工业革命导致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英国只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这使得英国必须到海外去寻求原材料产地、产品市场、廉价劳动力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些因素推动着英国人的殖民主义扩张。而俄罗斯的扩张却完全不是这样,俄国没有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它们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目的在于谋求更多更大的土地、出海口、自然资源和世界霸权。和英国的工业社会主导型殖民主义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国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社会主导型殖民主义扩张。

第二,从政治层面考察: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正体,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在毁灭殖民地原有政治体系的同时,也给它们带去了一种更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的问题。这使得它们在英国的殖民主义统治下,虽然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但是也有机会获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俄国进行的殖民主义扩张虽然也包含有双重使命的因素,但是由于俄国自身就是一个落后的专制的农业国,因此它的扩张更加野蛮落后,给被殖民地区带来的灾难更加慎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严重阻碍了被殖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例如,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现状可以推测,如果这些地区能融入东亚的中日韩经济圈,应该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但俄罗斯中央和地方政府时刻担心他们从亚洲抢到手的这块地区会从俄罗斯独立出来,或者说会“东方化”和“中国化”,因此疑虑重重,不愿全面地彻底地和东亚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甚至对东亚国家的投资和移民采取敌视和排斥的态度。

第三,从文化层面考察:英国属于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是最早沐浴到文艺复兴光辉的国家之一,在近代人文思想启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自由、平等、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英国在殖民主义扩张的同时,也将这些重要的人文思想传播到殖民地,尤其是对殖民地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知识分子正是使用他们在英国学到的这些资本主义人文思想来争取殖民地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二战后的全球性非殖民主义浪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俄国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俄罗斯受到蒙古人200多年的集权统治,在近现代也没有思想界的文艺复兴,因此在思想上远远落后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十世纪俄罗斯的土地上虽然也演绎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文明的兴衰全过程,但是对俄罗斯文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还是他们的封建专制制度、沙皇集权制度、村社制度、土地无限扩张理念、大俄罗斯主义等属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种种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些文化被俄罗斯移民带到了他们的殖民地,使得俄罗斯的殖民地也长期处于文化落后状态。

第四,从非殖民化角度来考察:英国的殖民地在二战后的全球性非殖民主义浪潮都实现了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国也以非常理性务实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虽然很不情愿,但终归还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但是俄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在专制制度的统治下,二战后的全球性非殖民主义浪潮对俄罗斯的影响很小,俄罗斯的殖民地也没有在这场浪潮中获得解放和独立。苏联的解体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部分俄国殖民地的解放和独立,是一次迟来的非殖民化运动,有14个加盟共和国从俄罗斯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但是这次运动并不彻底,俄罗斯境内还有很多东方民族处在俄罗斯的殖民统治之下,他们都是在沙皇的近代殖民扩张下被纳入俄罗斯版图的,这些民族的非殖民化问题应该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五,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察: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它的殖民主义扩张是通过海军和海上贸易来进行的。英国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海权问题。历来人们比较容易看到大英帝国四处进行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特点,因为它的殖民地、附属地在欧、亚、非、南北美洲与大洋洲都可以找到,这些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世界性。俄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大陆国家,它的殖民主义扩张是通过陆军和陆地移民来进行的。俄国人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陆权问题。俄国往往给人们以某种一统大帝国的形象,如果不了解它的侵略扩张历史,便很难觉察这个帝国隐秘性的一面。沙皇俄国在大力实行对外侵略的时候,由于缺乏海军或力量有限,一般都以陆地做基础,派遣军队暴力袭击和毁城夺地,不断将所占地域俄罗斯化,大量迁来俄罗斯移民,将当地居民排挤到贫瘠的地带,最后将已夺得的地区划入俄国版图,设立相应的行政建制,纳入帝国的政治机体和服从统一的专制治理。由于所夺取的领土与俄国本地山水相连,因而给人以一种不同于大英帝国的印象。实际上,在遭到俄罗斯帝国侵略扩张后,被直接并入它的版图、变成它的某种行政单位的地域与人口,从某种程度上看则是更加悲惨。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扩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不论俄国内部政局如何变化,此项国策基本上一直在实行。同时这种传统政策的多方向性,使得俄国在边境的几乎每一个方向都伸出贪婪的手,夺得了大片领土。俄国一旦获取某块土地,除了遭到惨败以外,一般而言从不轻易放手交还。在这里不难看出,地缘政治的截然不同是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的重要原因。

三、英俄不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影响评价

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给全世界都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建立过如此全球性的大帝国。一方面,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给西方世界以外的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殖民地的土著民族遭到灭顶之灾,北美的印地安人和澳洲的原住民人口都大幅度减少,白人移民完全控制了这些国家;非洲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极大阻碍了非洲自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亚洲的东方国家如印度受到了长期的殖民主义统治,古老文明遭到破坏;中国等半殖民地国家的主权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另一方面,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在冲垮东方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从客观上说,也给全世界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和西方的先进文明,从而把全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方各民族的进步和觉醒。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影响应该说是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的一个比较现实而生动的范例。

俄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给全世界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沙皇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是一种特点突出的国家政策,它有“理论”,有计划,有基础,是一种对外政策的传统,具有地理概念的方位性。它在严重受挫时有所收敛,但是一旦条件改善必将重新实行。异国土地一旦落入俄国控制之下,便极难从俄国划出。俄国的统治者们在漫长的时间里,极力对外扩张侵略,不分东西南北,不论欧洲、亚洲、美洲,他们寸土必夺、贪得无厌,拼命追求一种数量的简单增长。同时,他们忽略了自身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更新,忽略了文明的素质的提高。欲望远远超过实力,并且长久地超过实力,使俄罗斯帝国日益陷入危机,它的外强中干的特征日益突出。俄国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强调统一、集权、俄罗斯化。这使得欧亚大陆上出现了一个沙皇统治下的庞大的非资本主义的大殖民帝国;它横贯于西欧与东亚之间,既非东方也非西方;它极具外向性和扩张性,极端崇尚武力解决国际问题。这个殖民主义大帝国成了欧亚大陆一个最重大的不稳定因素,一战和二战的爆发都与俄罗斯有直接关系;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对外扩张实质上就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帜的俄罗斯殖民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二战后的冷战也是由俄罗斯帝国的过度扩张所导致。

俄罗斯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给它的东方殖民地带来的影响,应该说绝大多数都是负面影响。虽然中亚、西伯利亚、远东等地区在苏联时期也曾取得过工农业的较大发展,这些地区居民的识字率和文化程度也曾有迅速的提高,但是这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俄罗斯化程度的日益加强和本民族文明的逐步消失而取得的,代价极其昂贵甚至得不偿失。俄罗斯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带来的俄罗斯移民给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更是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性的后果,原住民除了被移民同化以外,没有别的选择。这些问题都为今后的民族矛盾加剧和族群冲突埋下了祸根,使这些地区成为了今后地区间不稳定因素集聚的区域。此外,这种殖民主义管理体制在冲垮殖民地原有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又给殖民地的原住民带来了俄罗斯式的专制制度,这种以一种专制制度代替另一种专制制度的改变,不但没有削弱俄罗斯殖民地传统的专制主义崇拜,反而加深了这种专制主义崇拜的烙印,使得俄罗斯的殖民地在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增加了文化上的重重障碍。

斯塔夫里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把殖民主义的扩张描述为“西方文明的扩张”,并把其原因归结为:经济扩张、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的出现、民族君主国家的崛起等等。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可以较好地用于解释英国积极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根本原因,但是却不能合理地完整地解释俄国殖民主义扩张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人文基础,“大英帝国”在某种程度上说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大陆扩张型帝国,它是一个海洋扩张型帝国,其帝国的殖民地与英国本土并不互相接壤,但是都通过海洋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殖民地有些是欧洲移民占主体,有些是原住民占主体,因此英国的殖民主义管理体制采取的是直接统治与间接统治相结合的方式。至于俄国,则完全不同,它的扩张与其说是“西方文明的扩张”,不如说是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专制主义的扩张;俄国对其殖民地的管理体制始终是“高压+移民+同化”,与英国也有很大差别。通过比较英国和俄国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内在动力的差异性,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差异也是两国对殖民地的管理体制存在较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从二战后的非殖民化进程来看,英国的殖民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顺时势而动,因此,有学者认为:二战后英国的非殖民化政策是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被迫采取的退却。而且,这种退却是渐进的,软硬兼施的,意味着从一种旧的控制转变为新的控制,用一种新关系代替旧关系。笔者基本同意这样的看法,并且认为:在二战后波及全球的殖民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浪潮中,英国本来是想用一种新的殖民管理体制代替一种旧的殖民地管理体制,只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国力的衰退,而没有实现其最初制定的目标。

俄国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始终处于不断的对外扩张之中,这种大陆帝国型的殖民主义扩张是在俄国延续了800余年的绝对专制制度统治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的,从本质上说是专制主义、皇权主义的对外扩张,是一个工业落后、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文盲率极高、小农和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观和平均主义思想盛行的帝国进行的殖民主义扩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俄国的殖民主义扩张是传统的大陆型帝国的扩张,这种扩张和历史上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大陆扩张型帝国的扩张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与英国殖民主义扩张的经济基础、制度基础、人文基础相比较,俄国进行殖民主义扩张的特点是独特的俄罗斯式领土观、逐步缓慢对外渗透、武装移民占领、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带有扩张性的国民性等等。因此,俄国对中亚、西伯利亚、远东等殖民地的管理体制也是传统的大陆帝国模式,强调垂直管理和绝对控制,防止这些殖民地同其原来的属国产生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通过外部移民和民族同化政策,实现对这些殖民地的永久占领。这些特点决定了二战后的非殖民化进程对俄国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大英帝国的影响,大英帝国的绝大多数殖民地在非殖民化进程中获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俄国的集权体制与高压政治使得俄国的殖民地上不可能产生任何有影响的非殖民化运动。前苏联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分俄国殖民地从俄罗斯宗主国的控制下获得民族独立的重要的非殖民化进程,这个进程与二战后大英帝国殖民地的非殖民化进程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甚至“独联体”与“英联邦”这两个概念也都具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这个进程的深度和广度远远比不上二战后大英帝国殖民地的非殖民化进程,直到现在,俄国的许多殖民地,尤其是西伯利亚、远东等亚洲殖民地,仍然处在俄国的控制之下,这些殖民地未来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与非殖民化进程发展趋势,仍然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关注与研究的现实问题。

第二篇:英国、日本 区域特征的比较分析

比较英国和日本的异同

相同点:

1、位置: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

2、气候:海洋性显著,湿润

3、地形:多山

4、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发达

5、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占主导地位

6、新兴工业向南北两端发展

不同:

1、位置:英位于大陆西岸,大西洋中,日位于大陆东岸,太平洋中

2、气候类型:英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是季风气候

3、工业发展条件和布局类型:英国工业发展最早,煤铁丰富,属煤铁复合体型,日本资源贫乏,属临海型

4、农业发展条件:英国人少地少,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日本人多地少,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

比较英国和日本的异同

相同点:

1、位置:岛国,海岸线曲折,海运业发达

2、气候:海洋性显著,湿润

3、地形:多山

4、有世界著名渔场,渔业发达

5、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占主导地位

6、新兴工业向南北两端发展

不同:

1、位置:英位于大陆西岸,大西洋中,日位于大陆东岸,太平洋中

2、气候类型:英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是季风气候

3、工业发展条件和布局类型:英国工业发展最早,煤铁丰富,属煤铁复合体型,日本资源贫乏,属临海型

4、农业发展条件:英国人少地少,牧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日本人多地少,种植业为主,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

第三篇:英国安全与健康管理体制

英国安全与健康管理体制

陈春杰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积累了300多年的经验,每年死亡人数在170人左右。其中,2010年生产安全事故共计死亡167人,其中农业死亡34人、建筑业死亡50人、制造业死亡27人、服务业死亡47人、废物及循环再造业死亡9人。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在0.6以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应英国高德英中培训有限公司邀请,我参加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培训团,于2011年7月19日-8月9日赴英国开展了为期21天的“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培训。在培训期间,听专家讲授了英国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也在提问交流中提出了很多体制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回国后也参考了一些安监系统出国考察人员的有关报告,查阅引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竺逸、周志俊先生发表在《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8月第2l卷第4期的《英国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模式》的一些介绍。力求弄清楚英国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是如何管理、如何做,哪些人来做,尝试理出英国安全管理体系。鉴于水平所限,时间有限,加之一些情况是提问得知,会有一些理解偏差之处。

根据我的学习了解,英国的安全与健康工作体制可以概括为HSE 和地方政府监管服务、雇主全面负责、社会科研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支撑保障、工会职工代表监督、全民积极 参与。

1.HSC、HSE和地方政府监管和服务。英国中央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是安全与健康委员会(HSC)和安全与健康执行局(HSE)。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负总责的是国务大臣。国务大臣按法律规定, 组建安全与健康委员会, 并委任安全与健康委员会主席及其成员;有权决定和更改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安全与健康执行局的职权和决议;有权制定各种条例。一些大臣就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和安全与健康执行局各方面的活动向国会负责。

HSC领导班子有10名成员, 由雇主组织、雇员组织和地方当局的代表以及其他适合人员组成。职能是确保工作中的人们的安全、健康及福利;帮助人们避免因工作受到对健康和安全的危害;组织和进行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促进培训工作;提供信患和咨询服务;评价安全与健康法规的适用性, 向政府提供新的或修放的法规及执法规则的建议。HSC设有有毒物质、危险病、危险物质原体、基因修饰、职业卫生、核设施安全、电离辐射等专题指导委员会,有农业、铸造业、卫生服务业、印刷业、建筑业、橡胶业、深井采矿业、纺织品业、教育服务业、石油业、纸张和木板、铁路业工业指导委员会、探险活动、制陶业等工业指导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行业的安全健康工作。此外,我们还了解到,英国防火与救援委员会由250名委员组成(全国有57000人从事防火 2 与救援工作,其中85%是消防队员),救援工作包括火灾、道路交通和危化品引起的各类事故。

HSE由3名官员组成领导班子, 其中1名为主席, 经大臣批准, 由HSC任命, 其他成员由HSC和HSE主席协商后, 经大臣批准, 由HSC任命。HSE设有核安全处。危险设施处,该处包括4个分部:沿海分部, 对从事潜水和近海油和气工业活动的工人 及公众在安全与健康上的风险进行控制。特殊工业分部, 对从事瓦斯储存和运输、采矿和炸 药工业活动的工人及公众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化学工业分部, 对从事化工生产和储存工业活动的工人及其公众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中心分部, 对危险的病原体和遗传修改生物体对工人以及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的风险进行控制。皇家铁路监察员,该处参与铁路领域的安全检查、审计和评估;事故调查;处理申诉等。还有制定政策组。现场执行处,负责现场执法检查。

鉴于HSC负责监督HSE的工作, 并有权将任何职能授予安全与健康执行局,以下我们提到HSE将用于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和安全与健康执行局(HSE)

HSE于1974年英国出台《职业安全与卫生法》(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Act)后成立。该机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机构最高长官由首相任命,对议会负责。该机构不是政府部门,但政府每年要拨付经费,属于不是政府的政府机构,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该机构人员大致4000人,包 括政府部门拥有制定政策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律师、监察员以及科学家、技术人员和医学专家。其经费近年来大致每年由政府拨付经费2亿英镑,同时自己创收1亿英镑。具有保护公众权益,维护法律,对各类企业有安全监察权,停产权,处罚权及建议权,通常是对规模较大、危险较高行业检查力度也较大,参与各类事故调查。

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法律和议会规定实行地方监管。根据我们的询问,HSE负责工厂以及高危企业的监管。一 般的商场、餐饮、办公场所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

HSE具有现场检查权。由现场执行处负责。该处是HSE最大的一个执行监察处, 总部设在布特尔。主要负责提供有关法律的建议和指导;监察工何场所;调查事故和处理申诉;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现场执行处由七个地区分部、一个全国建筑分部、中心专家分部和总部组成。七个分部是:苏格兰分部;约克郡和东北部分部;西北分部;英国中部地区分部;威尔士和西部分部;伦敦和东南分部;伦敦附近各郡分部。工作重点是对高危行业、工厂等的安全管理。该机构对高危行业企业的检查次数会比较多。发现违法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企业停产,可以要求企业到HSE提供自己守法的证明,可以对违法企业进行起诉,由法院给予处罚。根据提问得知,HSE所检查后的企业,如果到时候出了事故之后,HSE是不是要承担责任,老师回答,到目前为止尽管有议论,但还没有听说HSE承担责任。此外,如果企业出了事故,除了HSE 到场调查事故,警察署也会派警察到场。

HSE在承担监管职责的同时,也开展为企业的服务。其中,一些服务要收取费用。我们在提问中得知,HSE的网站中,一些标准、指导书能够免费下载,但也有一些需要付费。同时我们了解到,目前英国因为金融危机,政府部门都在削减预算,HSE的财政拨款也有压缩。以前他们有一个免费的咨询热线,现在因为经费原因已经停止了。英国安全委员会一个专家介绍,因为经费原因,有可能HSE以后在执法检查、提出技术建议或许会采取措施弥补经费不足。

此外,英国的商会拥有贸易数据库,向公司提供信息和建议及培训机会。英国的地方企业委员会根据标准提供培训、信息以及评估,为企业提供卫生安全标准规定的业务及服务。英国的公民指导局能够帮助公民履行权力和义务,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大部分服务是免费的。

2.科研中介机构专业化支撑保障。英国的民间组织和中介机构也是英国职业卫生安全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服务安全生产的科研服务机构很多。英国有1000多家行业协会与HSE合作。HSE每年拥有500多项科研项目,科研费用大约在3400万英镑左右。每年出版次年的研究战略研究展望,邀请有关单位和机构据此提出科研方案和参与竞标,凡中标者均能得到执行局的科研经费。从事职业安全与健康科学研究的机构主要有:安全与健康研究院、大学、研究理事会、企业及私营公司和欧盟科研项目组等等。英国的安全科研服务机构在为HSE和地方政府服务的同时,同时为企业提供经济担保、保险、隐患排查、安全培训、风险分析评估、政策咨询、产品质量认证、安全等级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在风险评估方面,中介机构有比较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并根据安全评估的目的,做出相应的报告。例如为了企业正常生产,应对可能的事故灾害带来的风险,中介组织可以提供从生产环节的隐患排查、设备的安全评估、人员的资质认证、保险与再保险、产品的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境影响认证、应急预案编制等服务。企业的雇员,需要经过相应岗位技能和专业的安全培训,在这方面,小企业通常是交由专业的中介公司来完成。中介公司雇佣不同领域的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设计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灵活的培训形式,取得切实有效的培训效果。

我们所拜访的英国菲利克斯健康安全公司、英国安全委员会、特许环境健康研究院、Marsh风险管理集团、AquaTerra高危行业安全公司都称他们的机构是公益性的慈善机构,他们和HSE或者地方政府都有良好的合作,同时开展安全培训、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风险评估等盈利,但作为公益性慈善机构,其盈利必须用于公益性安全健康业务的发展。我们所拜访的几家机构,有的人数10几人,但每年盈利可观。我们询问时,英国菲利克斯健康安全公司没有透露盈利情况,但介绍他们的专家为企业服务日薪为500英磅。英国安全委员会讲他们是一个小机构,有120多人,但每年盈利能达到上千万英镑。

英国安全委员会专家介绍,一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身不一定具备专业的法律水平和能力,如果聘请这些机构推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安全评估等,可保障安全。并且HSE对一些企业推行了这些标准体系、评估,将会比较放心。企业一旦被HSE调查约谈或者起诉时,采用了某些标准体系或者经过有关公司的评估也能说明雇主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了行动。

此外,在英国,还有大量的志愿者组织。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方面,我们与英国海事与海防安全总署(Maritime and Coastguard Agency)官员进行了座谈,该部门负责人Pete Thomson先生介绍,他们除了拥有正式工作人员外,在全国还有数千名志愿者报名参加,他们每年要根据志愿者所报名服务的工作,开展大约一周的培训,一旦他们需要,这些志愿者将会参与到应急工作中来。

3.雇主全面负责。安全生产的所有责任压在雇主身上。英国主要采取的是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雇主高度重视安全。一是经济手段。如设立工伤事故税,其税率为工资总额的0.5%-2.5%,企业发生事故,政府将酌情对其增收工伤事故税。如果发生了死亡事故,国家法律会要求企业和雇主支出很大的财力和物力,有的企业会因此而破产倒闭。此外,如果有人受到伤害,可以通过国家有关安全与健康服务 机构,要求企业进行经济赔偿或补偿,身体受到伤害的,可以取得免费治疗的权利。英国非常注重经济手段搞好安全工作。小企业安全工作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英国政府和安全与健康委员会、苏格兰安全与健康执行局及威尔士议会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并完善安全与健康法规;通过英格兰新的“小企业服务”和苏格兰及威尔士的类似机构以及建立补偿方案,更有效的约束小企业;二是法律手段。英国法律强化雇主的安全责任,企业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但在英国的安全健康法律很多,我们拜访英国安全委员会的时候曾在HSE政策研究部门工作的专家Neal Stone拿出了一本和《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厚的蓝皮书,介绍这都是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规定。他同时说一般的小企业主不可能都掌握,这些小企业更多地是执行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但在英国,雇主不能以自己不懂法为借口来进行辩解。雇主要么自己懂安全法律及标准体系,要么聘请科技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在风险排查、隐患管理等方面雇主如果有能力自己做,如果没有能力会聘请有关的安全服务机构进行指导、咨询、审计、建立体系、进行风险评估等。总之要达到法律要求,法律规定的标准是最低标准,有责任感的企业和雇主同时追求更高的标准。雇主一旦没有达到法律规定,将会被责令停产、整改,甚至被HSE起诉,遭受处罚,甚至有可能入狱。顾主必须对生产中造成的雇员受伤害承担责任。如果伤害罪名成立,顾主还可 能受到法律的追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检查,促使顾主加强对安全的投入,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对生产风险的评估与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视。三是信誉手段。英国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社会,企业商誉尤其是大企业商誉具有很高的价值。英国又是一个高度重视人权包括健康安全权的社会,企业安全工作对企业信誉有重要影响。在英国,如果企业没有达到职业安全体系认证,就没有响亮的牌子,会视为在安全方面并不是非常可靠的,有些企业就不会与其签订合同。如果出了事故,要上HSE的网站黑名单,严重损失商誉。企业宁愿对安全多投入,提高安全程度,也不愿发生事故。如不能保障安全,宁愿退出也不冒险生产经营。

4.工会、职工代表监督。英国要求建立工会、雇主与政府三方协调同意机制。许多工会设有安全与健康部门, 向其成员提供信息与指导, 许多服务是免费的。提供的服务包括:当工会成员因工致伤、患病, 或上下班途中受伤等原因, 提出赔偿要求时, 工会提供法律帮助;回答成员的安全与健康方面的问题;对安全代表提供培训及信息;对噪声和石棉等具体项目提供信息指导;出版杂志;进行调查及研究。维护职工的安全权益。英国法律规定企业必须要有职工代表参与安全工作。英国企业工会组织中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在保障工人健康权益、安全生产权益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企业的安全工作处于职工的监督中,职工的安全诉求 9 能够得到及时表达和重视;规定凡是雇员在5人以上的企业,都要出具安全方面的文件,列明安全方面的风险以及措施,由雇主签字,同时在HSE备案。一旦发生违法行为,HSE就会对照这些文件,要求企业提供证据看企业是否达到了要求,从而使企业处于规范有据的监督之下。

5.全民积极参与。根据介绍和了解,英国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分管防火、交通、住房和事故救援等事务,于1999年3月30日宣布:要重振安全与健康。英政府为此专门制订并公布了“重振安全与健康战略声明”,把安全与健康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这一重大举措有力地强化了全民的安全意识。英国普及风险意识教育,包括从2000年开始修改苏格兰和威尔士全国学校课程,在中小学和高等院校中加入职业风险教育。英国对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比较重视,主要通过事故模拟、游戏、网站等寓教于乐和易于青少年接受的方式进行。英国由HSE发起,每年于10月份开展一次全国性 “安全与健康周” 活动,目前已经扩展到欧洲。活动主要邀请从事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有关人员参加,特别是安全与健康组织、工会和雇主协会、公司、经理、雇员和员工中心安全代表参加,每年一个主题,提高公众的安全与健康意识。在防火教育方面,他们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校和社区,重点向普通民众宣传防火的知识和方法。英国有专门的“防火大学”,模拟各种火灾事故进行教育和宣传,“防火大学”还利用网络开设学习课程,进行防火、灭火的普及教育。英国 政府每 年拿出300万英镑做预防火灾的专项电视公益广告,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体现了全民行动,全民参与,潜移默化地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在英国,安全工作做得很细致,我们所住的宾馆,防火门非常多,并且在显著位臵表明“防火门,保持畅通”等字样,有的地方宾馆每周要有一次防火演练。即使在汽车修理厂,也划分好哪些是行人区,并标志有黄线,里面有人的行走的图案。英国是一个交通大国,2000多英镑就能购买一辆小轿车,普通英国公民一个月工资就能购买车。我们在英国看到,几乎家家院子里都会停放一到两辆小轿车。英国对旅行客车的管理非常严格,规定驾驶员一天的工作时间绝对不准超过10小时,200公里以上的路程途中必须休息一次。旅行客车上装有限速装臵和行车记录仪,在高速公路上车速也不能超过100公里/小时,行车的所有情况都被刻录在记录仪上,随时接受检查。在交通管制上实行“人车相会,行人优先”的法则,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们在英国看到,其马路上有一种用手触摸的标志,当行人需要穿越马路时,用手摁一下上面的按钮,红黄蓝信号灯就会按照行人优先的原则,一般在3分钟内,将行人穿越方向的信号灯变成绿色,将车通行方向的灯变成红色。在英国,我们看到所有骑自行车的人都戴着安全头盔。

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深化着全民的安全意识和 行为习惯,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在英国,行人与司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极少有闯红灯的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一种自觉行为。这些行为习惯同样用在工作之中。英国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强,能自觉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严格按安全规程作业。如驾驶员严格控制车速,自觉系安全带,红灯时绝对等候,见行人过马路时绝对礼让。另外,司机行车途中听下来休息的时候,检查车况,我们曾见到司机在我们上厕所的间隙,把车子轮胎的螺丝一个一个又上一次,我们一天去培检查训的时候,正要坐车,结果翻译说要等一下,因为司机开车前将车子全部了一遍,发现车前转向灯坏了,就先开到修理厂修理,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篇:英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简介

英国金融监督管理体制简介

City Credit Capital(英国)有限公司商业发展部 杨凌

2006年12月21日

以下资料及数据的整理及翻译获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金融宣传监视小组,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政策研究室, 中国驻英使馆商务处, 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中心, 大伦敦政府办公室, 伦敦投资局大中华区办公室以及伦敦金融城地方政府对华业务办公室, 中国银行国际投资部,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等组织和个人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编写人力求全部内容准确无误, 但无法对任何错误、失实陈述或遗漏承担任何责任。为鼓励该资料的广泛传播,编写人不反对使用者分发或复制本文资料或部分资料,但必须注明资料出处,而且再分发或复制的资料只作非商业用途。任何对本文的建议或意见, 欢迎来信商榷。

一 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演变

1986年10月27日,为提高本国在投资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适应迅猛发展的新技术带来的金融服务手段的革新,英国政府启动金融大改革,取消延续数百年的固定佣金制度, 鼓励同业竞争,实施电子化交易平台,允许机构投资人直接进入市场, 放宽对混业经营的限制,被业界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随后的十多年里,银行、证券,保险和信贷等企业等在获准经营后,从业的公司及个人均根据不同的法律和规章以高度自律的原则服从不同的自我监督的行业组织(Self-Regulating Organisations, SROs)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国际金融行业的竞争加剧以及监管失察,陆续发生了霸菱银行(Barings)危机,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私人养老保险和日本住友商事(Sumitomo)越权交易期铜的金融丑闻,公众及金融市场参与者均对于有责任维护市场秩序和和信心的整个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7年5月20日,重新执掌英国政府的工党宣布將逐步整合金融体系中各自为政的主要九大自我监管组织(九个组织分别为:SFA,PIA,IMRO,DTI, Bank of England, BSC, FSC, Lloyd’s和LSE)的职能,合并为单一的监管者(single statutory)。其中,成立于1694年的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对银行类企业的监管权以及成立于1773年的股票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LSE)对上市公司的审批权以及1688年创立的国际保险业的鼻祖——劳埃德社(Lloyd’s)对保险业从业人员准则的制定权以及原属于财政部的保险立法权均被以法律的形式赋予给了新成立的单一的监管者: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此外, 金融服务管理局还将负责过去不受监管的领域,如金融机构与客户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金融市场行业准则,为金融业提供服务的律师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的规范与监管。

2001年11月30日,英国议会批准通过的《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Act 2000)正式生效,该法案整合并取代了之前的《1979年信用协会法》(the Credit Unions Act 1979),《1982(Insurance Companies Act 1982),《1986年金融服务法》(针对证券期货行业的Financial Services Act 1986), 《1986年建筑协会法》(the Building Societies Act 1986),《1987银行法》(Banking Act 1987)和《1992年友好协会法》(the Friendly Societies Act 1992)。《2000年金融与市场法》实际上是一部(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金融监管法案。该法案共分30部分433款(32开纸共240页),详细规定了金融监

管的方方面面,包括监管机构、监管的业务活动、资格认证、准许从事监管活动、发行上市、规章和准则、金融服务赔偿计划等。

根据《1998年英格兰银行法》(Bank of England Act 1998)和《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英格兰银行仅仅被赋予了制订英国官方利率(Set Official UK Interest Rates)的职能,而英国财政部(HM Treasury)制定及执行政府的财政预算,除此之外的监管各类金融企业及金融业务的职能从2001年12月1日起, 均由新成立的金融服务管理局承担。(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FSA),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中第一个采用单一监管机构模式的国家, 使政府与日常金融监管活动脱离, 实现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的独立及统一。

二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有时也被译作英国金融服务总署或英国金融监理局,是依据《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而成立,并承担了几乎整个英国金融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拥有部分司法的权利。英国的金融行业以大约100万的从业人员,汇集在伦敦市中心约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金融城(City)内为英国生产了70%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而作为承担如此重要的功能和拥有强大的权力的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在法律性质上却并不是英国政府的一个部门或英国皇室的一个代表机构(not regarded as acting on behalf of the Crown or being part of the government),在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的行政官员和工作职员也不属于政府的行政编制(not civil servants)。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与英国财政部及英格兰银行的关系受三方于2001年签署的《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之间的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协调规范, 共同维护英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繁荣。

事实上,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是在英国公司注册局(Companies House)登记注册的私人有担保的有限责任公司(a private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它是完全依据《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而设立的独立的监管实体。管理体制上由英国财政部(HM Treasury)指定主席(Chairman)(一名)及董事会(Board)成员。董事会包括一名首席执行管(CEO),三名执行董事(Directors)及十一名独立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 其行为受议会监督,主要财务(line of accountability)及年报(annual report)向英国财政部负责并向公众公开。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截止2006年底, 拥有约2500名职工,分别来自不同领域,包括金融业、法律界、会计界、公务员、前监管机构及消费者(投资者)组织等, 其年财政预算约为2亿英镑, 受监管的金融企业有1万家, 主要包括金融投资公司5000家、基金管理公司1300家、证券公司1400家、保险公司800家、银行650家、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10家等, 注册并受监管的个体约有18万人。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目标

·维护对金融市场的信心(market confidence)

·普及公众的金融风险认知(public awareness)

·适度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protection of consumers)

·减少金融犯罪(reduction of financial crime)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遵守的四项重要原则:

·责任清晰(clear accountability)

·分工明确(no duplication)

·运作透明化(transparency)

·相关权责机关定期沟通有关资讯(share information)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的主要权责如下:

·批准及授权(Granting authorisation and permission)企业从事受监管的金融业务(Regulatedactivities)

·批准从业人员在企业内部从事受控职能(controlled function)

·根据第138号条款(S138)制定必要的有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指引和规则(FSAHandbook)

·对受监管的企业或/和以批准的从业人员进行甄别并在其违反行为准则时采取强制处罚行为(take action against any person for Market abuse)

·认定交易所和清算机构(recognise investment exchanges and clearing houses)

受监管的金融业务(Regulated activities)共有15大类,主要包括:接受存款/保证金(accepting deposits),投资业务中以庄家或代理身份达成与客户的交易(dealing as principal or agent in investment),在保险业务中以庄家身份达成与客户的交易和投资业务中提供交易建议(advising on investments)等。

其中,指定投资类产品共有16种,主要包括:存款(Deposits),股票(Shares),政府公债(Government and public securities),期权(Options),认股权证(Warrants),期货(Futures),价差合约(CFD: Contract for Differents), 受监管的分期贷款合约(Regulated mortgages),受监管的保险合约(Rights under contract of insurance)等。价差合约(CFD: Contract for Differents)种类中包括了股指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和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等投资交易品种。

受控职能(Controlled Function)共5大类27种,主要包括:董事(CF 1: Director),首席执行官(CF3: Chief Executive),合规审查专员(CF10: Compliance oversight),反洗钱报告专员(CF 11: Money Laundering Reporting Officer),投资顾问(CF21: Investment Adviser),客户交易(CF26: Customer Trading),投资管理(CF27: Investment Management)等。

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服务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直接向消费者提示信息,指FSA通过公共图书馆、服务热线、互联网站或者有时通过某金融机构提供的有关提示信息。

l消费者帮助,指FSA通过互联网站向消费者(投资者)提供信息,包括提示信息和对消费者(投资者)提供关于金融计划、金融产品介绍、向投资者购买金融产品提供一般性的建议、消费者权利和责任以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l消费者热线服务,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包括金融机构是否具备从业资格查询、解释投诉程序、提供FSA监管什么和不监管什么的信息等。

l个人理财教育,个人理财在英国是一门学校课程,FSA向学校提供一定支持,帮助教师完成该课程的相应要求。

l帮助消费者了解不同金融产品的特性,做出正确的消费(投资)决策。

l监督投资者赔偿基金(FSCS)的管理与运用,即如果一家金融机构破产或无力偿还(default)其客户(存款人、投资者或保单持有人)资产时由该赔偿基金提供赔偿。对于投资类(investment)的金融交易, 每名投资人的资产(Client’s Asset)的前3万英镑的全部及之后的2万英镑以内的90%均可以得到赔偿(即投资金额在5万英镑以内可以最多取得4.8万英镑的赔偿)。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制定相关规章和任命该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层,该基金管理机构相对独立运作。

l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为保护金融消费者要求金融机构必须为普通投资者的资产提供隔离帐户(Segregated Account), 金融机构可以以客户的名义持有和控制该类资金(Able to hold and control client’s money), 但绝不可以使用该类资本。此种安排可确保金融投资业务中客户的利益得到最安全的保障。

l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还允许金融机构为大额的投资购买额外的商业保险, 以弥补赔偿基金上限的局限性。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按照2003年新的监管规定对1万多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分极评定和管理,主要有A、B、C和D四类。A类只针对大型金融机构,交由一个专门的部门即大型金融集团部进行监管,个别集团有时需要单独配备多个监管人员,如汇丰银行(HSBC Holding)目前就由8名监管人员专职监管其日常业务。B, C,D类的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按银行,证券和保险分类, 并由三个对应部门分别监管。对一些小型金融机构,一名监管人员可能有时需要负责监管几十家机构,其职能主要是检查其财务报表和评估有关报告。新监管方法能够使FSA在对个别金融机构或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监管和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监管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

由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负责的单一监管机构通过建立起一个合理、连贯的监管系统, 避免了以往金融监管职能重复, 责任不清, 相互推诿, 监管成本昂贵的弊端, 在实践中, 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证明了该体系的成功:

首先,通过规模经济效益为英国金融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优势。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通过在同一监管体系内更有效率地分配资源, 避免了在多个监管实体各自实施不同监管措施时产生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而导致金融创新的停滞和市场信息的混乱。

其次,单一的监管机构的确立可以降低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的运做成本,以原则性的行为指导准则(Conduct of Business)和建立统一的金融服务赔偿计划(Financial Services Compensation Scheme),建立了被监管的金融机构统一的行为准则, 维护了公众对复杂的金融体系的信心和提供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障。

随着私人资本投资的国际化, 传统的场内交易模式正逐渐被以金融衍生工具依托的场外交易所取代。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率先实践了从以规范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传统型分业监管模式向以规范不同金融交易行为的职能型统一监管模式转型, 超级和单一的监管机构的在英国成功已经在西方8家主要发达国家会议(G8)及欧盟(EU)内被认可和接受, 截止2005年, 包括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 全球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类似监管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以达49家。

三.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与中国

霍华德 &S226;戴维斯爵士(Sir.Howard Davies)作为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由英国财政部批准的第一任主席(1997-2003)在结束了他在金融服务管理局的工作后, 于2003年11月受邀担任同年成立的中国银监会(CBRC)的第一届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期一年。(该委员会共有6人, 分别是: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前主席霍华德 &S226;戴维斯爵士, 英国英格兰银行前行长爱德华&S226;乔治先生,香港金融管理局前副总裁简达恒先生, 国际清算银行前总经理安德鲁&S226;克罗克特先生,香港证券与期货委员会主席沈联涛先生,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前主席杰拉尔德&S226;科雷根先生。前四位均为英国国籍。)霍华德 &S226;戴维斯爵士目前出任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院长。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于与国际国际证券管理机构组织(IOSCO)签署有合作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是成员之一, 中国证监会(CSRC)也是IOSCO的成员之一,并已连续四届当选为IOSCO执委会委员,但尚未加入新的《IOSCO多边谅解备忘录》(Multilateral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Concerning Consult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截至2005年,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中国香港(China SAR)等27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机构签订了该《IOSCO多边谅解备忘录》。2004年6月, 霍华德 &S226;戴维斯爵士受邀出任中国证监会(CSRC)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任期两年), 前香港证监会副主席兼营运总裁史美伦任该委员会副主席, 并将其67万美元的高薪全部用来建立“中国证监会史美伦培训发展基金”以资助部分官员赴海外学习。2002年8月,中国证监会政策研究室马险峰博士在提交申请并通过评议小组面试后,成为项目下第一批出国进修的官员之一,从而获得了在英国FSA(金融服务监管局)工作实习的经历。

2005至2006年, 英国大伦敦政府, 伦敦投资局及金融城地方政府已经在上海, 北京和深圳设立代表处, 协助中英双边的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06年7月27日, 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在伦敦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召开2006年公众大会(Annual Public Meeting 2006), 现任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Callum McCarthy爵士主持大会,金融服务管理局John Tiner总裁发布报告, 中国驻英使馆应邀请派代表列席了会议。

第五篇:读书笔记 比较学前教育——俄国

读书笔记

《比较学前教育——俄罗斯学前教育》

陶雨瑶

200911115009

艺术与传媒学院

18世纪下半期,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开始解体,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也影响到俄国,沙俄政府曾实行一些开明政策。为解决弃婴和孤儿的收容问题,1763年,在俄国开办了第一所教养院和产科医院。19世纪上半期,社会上一些进步人士组成各种慈善团体,为外出谋生的母亲照顾孩子。这些团体开办了收容所和孤儿院。

19世纪60年代,俄国出现了以废除农奴制为核心的社会改革运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此同时,福禄贝尔幼儿园运动波及俄国,这两种运动推动了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860年,在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1869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这份杂志的发行对促进学前教育成为俄国教育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871年,在彼得堡创立了福禄贝尔学院。

19世纪后半期,在俄国涌现一批学前教育活动家。他们受到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民族性原则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幼儿园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其创造性的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促进了俄国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立出来的过程。19世纪末,俄国政府继续推广孤儿院。此外,在俄国各大城市出现的一些资产阶级慈善团体,也为孤儿设立了各种慈善机构,如育婴堂、育婴孤儿院和平民幼儿园等。19世纪末,某些省的自治机关开始为乡村儿童设立婴幼儿托儿所。与此同时,俄国绝大多数的纳费幼儿园都变成升入各种学校的预备机构。

苏联是20世纪公共学前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公共学前教育,强调学前教育机构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优越性,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苏联确定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学前教育的精神发生了根本变化。苏维埃政府一反沙皇轻视学前教育的做法,明确地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919年3月举行的第八次苏共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规定了苏联学前教育的两大任务:第一,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第二,解放妇女。苏联的学前

教育机构从成立之日起,不仅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而且是一个带有服务性质的机构。

这个时期的另一个成就是培养了许多学前教育干部和教师。教育人民委员会学前教育局从工作的最初几个月起,就着手组织了每期为3个月的训练班。1918年,在彼得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学府——学前教育学院,以代替原有的福禄贝尔学院。该学院的任务是培养学前教育高级干部,并兼有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功能。

1919——1928年间,在莫斯科举行了四次全俄学前教育代表大会,还有若干次临时代表会议,讨论了学前教育的任务、教育机构的设立、经费来源、教学法研究、学前师资培养和编写学前教育大纲等方面问题。

30——40年代,苏联的学前教育机构网急剧增长,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不断通过制定规程、指南和规则等方式,促进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走向正规化。1932年,苏联颁布了最初的幼儿园教学大纲草案,第一次明文规定了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和内容。1938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前者规定了幼儿园的教育目的、任务、组织、幼儿园的基本类型、对儿童的营养和幼儿园房舍的要求。《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是根据《幼儿园规程》编写的,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具体化了。1944年,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则》,对幼儿园的教育对象、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幼儿园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以及幼儿园的开设等问题做了统一规定。表明苏联学前教育制度已基本确立,具有苏联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已基本形成。

战后,为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50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苏联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托儿所和幼儿园一体化。20年代末,苏联出现了托儿所。带来一系列问题,为消除不合理现象,就需要创办讲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的统一的学前教育措施,并实行一元化的行政领导。1959年5月21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公布了关于学前教育制度改革的觉定。其重点是创立将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并起来的统一学前教育设施,并将这种设施的指导和监督权,统一于共和国的教育部,卫生部则在儿童的保健方面负主要责任。此后,在原有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上,又出现了第三种新设的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招收从出生到六岁的儿童。

60年代末开始的苏联第二次学前教育改革,力图根据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实验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小学改革的情况,重新审定学前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加强幼小衔接,强调智力开发。

以1989年6月16日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和公布《学前教育构想》为标志,苏联开始了学前教育的第三次改革。与世界继续教育思潮和纠正片中智力的发展趋势相一致,这次学前教育的改革强调了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个性定向式教育策略”。苏联

学前教育的改革内容有:(1)在学前教育机构设置和管理方面,实现法律化、民主化和多样化。(2)根据新的科研成果,强调学前期在个性形成中的意义;将出生头7年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前学前期和学前期三个阶段。(3)教育工作的人道主义化,以“个性——定向式互相作用模式”取代以往的“教学——训导型互相作用模式”。(4)家庭和幼儿园互相渗透的原则。

苏联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四种类型:托儿所、托儿所幼儿园、特殊幼儿园、学校幼儿园。

苏联学前教育的特色及其利弊。1.苏联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一领导与集中管理。苏联把学前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入托儿童一年费用的80%由国家负担。党和国家通过教育法、幼儿园章程、规则和大纲等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管理,以保证质量。主要问题是统的太死,缺乏灵活性。不准私人开办幼儿园,入园率低。2.教育工作和保育工作紧密结合。学前教育机构从一开始就负担着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既要对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护理和照顾,又要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3.在苏联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学——训导模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的目的的用知识、机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儿童仅被视为接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在这种模式下,形式主义泛滥,造成了成人与儿童的疏远,儿童消极性的增加,继而出现抗拒症。1989年的《学前教育构想》提出了“个性——定向式互相作用模式”,但要变为现实还是很困难。,但指明了苏联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1991年末,苏联解体。俄罗斯迅速走上私有化道路。1992年,俄罗斯出台了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教育法》。1996年1月23日,经过修改的《俄联邦教育法》生效。此外,还有《关于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决议》、《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国家纲要(草案)》,以及关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法令和条例等,这些法令为俄罗斯教育改革提供了保证。但是,向经济市场的全面过渡,经济体制的全面私有化,加剧了社会动荡和混乱。教育经费奇缺,教师待遇低下,教师素质下降。

俄罗斯《教育法》的颁布,使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受市场经济的调节,教育必须满足家长的多层次的需求,并使儿童的发展适应未来社会。这种状况使俄罗斯学前教育的福利性质发生改变,它不再是社会公益事业,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选择幼儿园。

构建适应并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教育体制和办学制度,是俄罗斯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根据新的《教育法》关于教育管理的民主性和国家——社会性、教育机构的自主性的规定,俄罗斯联邦政府改变了对教育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僵化模式,把权力层层下放,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权力分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俄罗斯还改变了苏联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使家长、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可以参加幼儿园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与学前教育机构一起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共同实施管理,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但从1990年开始,实行新的收费制定,所有托儿所、托儿所幼儿园和幼儿园的收费是12小时60戈比。而对于那些总收入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的家庭,则给予免除其费用的照顾。此外,对于那些有四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每个孩子只需付一般费用的50%。在大型学前教育机构中有许多的教师和教育家,他们在一位园长的领导之下。教师的职责是在小组中指导儿童玩游戏、上课和日常管理工作。高级教师则负责监督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全部教学过程,并管理医务人员。

根据《教育法》,俄联邦教育部学前司于1994——1995年间,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草案,这是国家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宏观指导,也是对以前教育成果的肯定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保护儿童在教育变迁的情况下不受不合格的教育的影响”。其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大纲以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恪守教育的非宗教性,并具有完整性和综合性的特点。(2)个性——定向型相互作用的要求这是1989年《学前教育构想》已提出过的有关要求的延续。它强调的是教育的人道化,而非强迫的机制;它主张师生之间的合作、交往的平等伙伴关系,以促进儿童的发展。(3)对儿童发展环境的要求,即对幼儿园场地的物质空间结构、活动场所是否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环境的构成设备、游戏、玩具、教学材料等)是否适宜儿童发展的需要。

俄罗斯教育大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大纲的目标: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发展其能力和创造性想象;发展儿童的交往能力。大纲应能保护和加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情绪的安定,为儿童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创设调节;向儿童介绍人类共同的价值;与家庭相互作用以保证儿童的充分发展。(2)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大纲应规定儿童生活的3种组织形式:作为专门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作业;非严格规定的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为儿童提供自由时间。大纲应体现儿童单独活动和共同活动的最优组合。(3)大纲应考虑到实施个别对待儿童、照顾不同儿童群体的可能性;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于是,作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组织的作业教学,就在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引入幼儿园,并长期影响了苏联幼儿园的教育实践。

俄罗斯专家提出了幼小衔接的整体化和连贯化的3个层次的具体措施:(1)在国家水平上协调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目标。即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的教育教养过程,都应当服从

儿童服从于儿童个性的形成,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想象力,首创性,独立性,责任心,行为的随意性以及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2)丰富小学的教养内容。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各种有创造性的的儿童活动类型。其次,在教养内容中充实地理、历史和地方志方面的知识,满足儿童对实际生活的需要。最后,丰富作为儿童自我表现手段的美育系列课程和艺术活动的内容。(3)完善幼儿园和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其一,取消幼儿园中有严格规定的教学。其二,在哟而言在运用循环手法莱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保证温故而知新,为儿童运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创造条件。其三,改变幼儿园作业课和学习课堂教学中儿童交往的形式,保证儿童有面对面的交流和相互作用。

早在18世纪70年代,俄国就开始建立师范教育制度。1992年3月13日,俄罗斯学部高等教育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经验的决议》。根据《决议》精神,俄罗斯许多师范院校进行了改革,见了礼起多层次的师范教育体系,包括4个类型的师范教育机构: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

俄罗斯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养员的机构的十月革命后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中等师范学校。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在学前教育界指教的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有近160人。全俄现在有100多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幼师专业,每年向学前教育机构输送几千名高师毕业生和几万名中师毕业生。按教育界的一贯规定,教师必须每5年进修一次。这样,每年大约有10万民幼儿教师在当地或区一级的进修班学习。

俄罗斯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分为普通教育科目、专门科目、教育科目和实习科目4大类。教师培训学院的学前教育系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领导者、高年级教师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

俄罗斯的幼儿园通过给予教育方面的指导,来帮助年轻的家长教育他们的孩子。不同的组织和机构为这些家庭提供福利帮助。媒体组织有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医务方面的专家出席的会议。国家和地区的出版机构发行了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读物,如《家庭系列读物》和《家长图书馆》、《体育训练的家长指南》等,还有关于当代科学家、俄罗斯教育学方面的经典和以往进步主义教师的作品。

俄罗斯有一个叫做“知识”的协会,其使命是帮助家长加深对教育家的理解。另一个名为“教育协会”的组织也为家长开设讲座。在家长教育方面虽然开展了许多工作,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那些高层次的儿童家长并没有介入这项工作。

家长们从幼儿园得到了许多有目的的、连续的和制度化的帮助,学前教育机构成为家庭教育的好帮手。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之间建立起来有内在联系的制度,这有助于教师更好

地理解家庭,同时也使家长能更好的理解教师。

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学前教育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俄罗斯的学前教育界认为,学前时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有科学的依据,否则会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从30年代起,苏联学前教育研究机构就积极开展有关学前教育的各项研究,并为全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了幼儿教育的各种大纲、规划、计划和教材。

俄罗斯计划经济的转轨,也将国民教育推向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教育的非国有化发展迅速.为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保证儿童不受不合理教育的影响,是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遵循发展教育学的方针,俄罗斯联邦在学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有关理论作为依据,定期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门的鉴定,提出资格认证的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对学前教育大纲进行宏观指导。

教育经费危机一直是俄罗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苏联时期的教育沿革没有触及教育财政,教育在经济层面上任然为国家所有。俄罗斯政府将通过一下措施来解决问题:(1)依靠有偿教育服务和部分收费、接受慈善捐款和赞助以及发放教育贷款等。(2)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经济自主权,赋予其企业活动的权利。(3)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建立非国立教育系统,即非国立教育机构和家庭教育系统(孩子也可以在家中接受教育并得到国家的认可)。俄罗斯的学前儿童的教育也受到上述趋势的影响。俄罗斯教育的非政治化合非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也将进一步发展,以往课程的较浓厚的政治倾向将进一步被削弱和取消。俄罗斯教育还将朝着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的民主化是当前俄罗斯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包括教育体制在管理上实行民主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民主化到等。现在,除中小学仍然保留一定的统一性以外,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均实行多元化。各学前教育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将有更大的自主性。

俄罗斯教育目的正实行教育的个性化,教育面向个人,承认人的个性人格的唯一性,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

苏联解体后,各民族都开始复兴自己的文化,俄罗斯也在恢复民族文化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努力,俄罗斯文化在学前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东正教教会正在积极地介入学前教育事业,其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下载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国和俄国殖民主义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主义罪恶教案

    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前三个子目讲述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和相互争夺的过程,后两个子目历数殖民主义的罪恶。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

    部分国家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比较研究报告

    部分国家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比较研究报告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 为把握医疗保险制度内在运行规律及其对政府管理体制设置的要求,明确政府部门在医疗保险政策制定、业务管理和运行......

    中美法院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中美法院司法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摘要] 法院司法行政是影响法院独立地位和法官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比较研究中美两国的司法行政管理问题,知道了中国法院司法行政管......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乳制品业飞速发展。伴随快速增长的乳业需求,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等乳品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巨头。但是经过08年的......

    净水机和直饮机功能比较分析

    舒适100-中国舒适家居O2O开创者与领导者http://www.xiexiebang.com/ 净水机和直饮机功能比较分析 净水机和直饮机都是新型的水处理设备,相似的名称让大家容易将它们混淆。其......

    读者和读者文摘的分析比较

    在兰州,有一样东西跟拉面一样声名远扬——《读者》杂志。“有拉面的地方就有《读者》”,对每一个兰州人来说,有了这两样东西,肚子和心灵可以每时每刻都饱胀着满足。 “我到美国......

    司马懿和诸葛亮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司马懿和诸葛亮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邵江婷文学阅读与教育专业20090519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中起着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两人在历......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课堂序号:109 期末考查论文 论文名称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学生学院 轻工化工学院 学 号 3110002187 学生姓名 周政忠 指导教师 张丽平2011年11月3 日 目前伊利和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