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貌符号(本站推荐)
地貌符号—等高线
地貌是指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状态,它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在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很多,而测量工作中通常用等高线表示,因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不仅能表示地面的起伏形态,并且还能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点的高程。本节讨论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方法。
一、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连接而成的连续闭合曲线。设有一座位于平静湖水中的小山头,山顶被湖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程为100米。然后水位下降5m,露出山头,此时水面与山坡就有一条交线,而且是闭合曲线,曲线上各点的高程是相等的,这就是高程为95m的等高线。随后水位又下降5m,山坡与水面又有一条交线,这就是高程为90m的等高线。依次类推,水位每降落5m,水面就与地表面相交留下一条等高线,从而得到一组高差为5m的等高线。设想把这组实地上的等高线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H上,并按规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就得到用等高线表示该山头地貌的等高线图。
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以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常以d表示。因为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是相同的,所以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直接与地面坡度有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坡度相同,平距相等。因此,可以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同时还可以看出:等高距越小,显示地貌就越详细;等高距越大,显示地貌就越简略。还有某些特殊地貌,如冲沟、滑坡等,其表示方法参见地形图图式。
三、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地面上地貌的形态是多样的,对它进行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它们不外是几种典型地貌的综合。了解和熟悉用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的特征,将有助于识读、应用和测绘地形图。典型地貌有:
1.山丘和洼地(盆地)
山丘和洼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在地形图上区分山丘或洼地的方法是:凡是内圈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大于外圈者为山丘,小于外圈者为洼地。如果等高线上没有高程注记,则用示坡线来表示。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为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四周高,中间低,故为洼地。2.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山脊的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山谷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位于两山脊之间。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附近的雨水必然以山脊线为分界线,分别流向山脊的两侧,因此,山脊又称分水线。而在山谷中,雨水必然由两侧山坡流向谷底,向山谷线汇集,因此,山谷线又称集水线。
3.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往往是山区道路通过的地方,也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等高线的特点是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
4.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70。以上的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悬崖是上部突出,下部凹进的陡崖,这种地貌的等高线出现相交。俯视时隐蔽的等高线用虚线表示。
四、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0.15mm的细实线。
2.计曲线
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3.间曲线和助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五、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5.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控制测量工作结束后,就可根据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固。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光电测距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等。
第二篇:地形地貌描述规范
桉野外工作不同阶段,野外地质观测路线基本可划分踏勘路线、调查路线和补充调查路线
2.1踏勘路线:野外工作者对全区岩土类和地质构造等情况需要有一个系统全面认识,以便为编写设
计和布置区域环境地质调查:I:作收集素材,提供依据而布置的野外观测路线。一般应考虑尽量垂直各
类地质体界线和区域构造线方向的穿越路线为主,或以穿越地貌类型齐全、岩土侵蚀类型、形态及泥
石流等发育全而齐,并能观察到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各种主要地质体和地质构造现象为最佳选择;如
果穿越路线难以满足全面系统掌握区域环境地质情况,也采用穿越和追索路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踏勘。
一般要求踏勘路线观测内容基本上应满足正式区域环境地质调路线路线的要求。
2.2调查路线:是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中进行区域填图的主要阶段,是在设计书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
准以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全区系统布置调查路线。
路线的布置必须能全面控制测区主要环境地质现象、地质体和构造形迹、形态的分布规律为目的,路
线经过位置应尽量能控制地质体间的一些重要接触关系或重要构造部位,以求能收集到尽可能丰富的资料。对岩土侵蚀(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调查路线应以流域单元为调查
路线,根据需要可适当辅以追索路线。对一些重要环境地质现象、地质体边界为准确填绘可布置一定量的追索路线。
2.3补充调查路线:是野外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基本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经过资料的室内综合整理后,尚发现某些地段图面尚不合理,或某些重要环境地质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而在室内又无法解决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布置的野外观测调查路线。
此种路线的布置应根据实际需要布置一定观测路线或独立的点,但属解决面、线问题,必 须要有连续野外观测路线控制。
3调查路线的布置
3.1调查路线的布置原则
3。1.1以测区环境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要解决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依据,一般调查路线应垂直
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以最短的路线观察较多较全的环境地质现象和解决较多的环境地质问
题。路线间距视不同环境地质情况和地段(一般调查地段、重点调查地段、典型解剖地段)区 别对待,以提高研究程度和解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前提,切忌无根据的任意放稀或机械地按
照网度布设填图路线。
3.1.2一般调查区就是环境地质问题简单,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4—6km,重点调查区就是
环境地质问题较复杂,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3—4km;典型地段应较重点区稍密。具体见表
第三篇:地貌实习报告
地貌实习报告
姓名:xx xxx
院系:xxx学学院
班级:09地理科学一班
时间:2010年6月10日
一、地貌学的意义
地貌学是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及表层的物质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内部结构、空间分布、成因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地貌学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社会及科技发展而发生改变,随着人地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地貌学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作为人类对地球家园最基本、最直接的特征——地貌形态的形成规律的探索和解释,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环境管理、灾害预防、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服务。地貌学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自然灾害防预、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管理等方面,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研究地貌方法的叙述,突出野外的现场工作、实验室分析方法和技术、数据处理方法、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高新技术,多学科交叉等,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进行野外考察,学习,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类型。
二、花岗岩地貌
红色风化壳花岗岩本是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岩类,后因构造隆升以及地表受到长期的侵蚀作用而出露地表。花岗岩在地表分布广泛,可占地表火成岩面积的20%~25%。国内外地质、地理学家对花岗岩地貌研究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形成高山峻岭;二是形成雄伟浑圆的山体和低矮的丘陵岗地。前者为构造侵蚀的花岗岩峰林地貌,这种地貌主要发育在高差的山区,多由岩株状的花岗岩体组成,花岗岩岩石祼露,岩体内多组断裂和节理发育,受冰川或流水强烈切割和风化侵蚀后形成了雄伟高耸、峰峦重叠、谷深坡陡的奇峰深壑,往往成为风景旅游胜地,如我国著名的黄同、九华山、天柱山、三清山、华山等风景名山。后者由穹隆状的花岗岩体形成,在气候条件的作用下,岩体上常发育厚层的,形成红土丘陵地貌,如我国华南花岗岩丘陵地区,或经风化剥蚀后也可形成雄伟浑圆状山体,如海南岛的五指山等。花岗岩红土丘陵表层结构松开的风化壳极易发生散流冲刷和暴流侵蚀,成为崩岗侵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高发区,这类花岗岩地貌以我国的华南地区最为典型。以上这两类花岗岩地貌均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了解其特点和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和保护花岗岩地貌旅游资源,以及因地制宜地开展花岗岩风化丘陵地区的土地退化的防治工作。
2010年5月25,上午8点,在学校出发,往南宁的东北方向前进,经过五塘,老师跟我们解释说南宁市正北方向是寒武纪岩,我们往东北方向可以看到寒武纪地层,背斜山。该阶段为邕江及小型支流冲出来的小形盆地,呈现波状地形,台地和河谷,该地区以植水稻、玉米为主,少量的花生,由于雨水较充足,丘陵上的种桉树,这种耗肥需水大的经济树种。公路两侧是寒武纪砂岩、沉积岩,能清楚地看见地层节理。
再往前走地形变化较大了,可以看到花岗岩风化壳,花岗岩是块状结构的岩石,坚硬密致,孔隙率约为1%,因而透水性比页岩还要差,只有页岩的1/5。花岗岩属于不透水的岩石,容易产生地表散流与暴流的冲蚀。岩性结构坚硬,抵抗侵蚀能力很强,所以花岗岩能够形成高峻的山地,然而,花岗岩岩体有丰富的节理,在节理或断裂集中的地方往往出现崖壁,因为那里的地下水活动较强,岩体抗剪力较弱,易于进行重力崩塌作用,加之岩体结构坚硬透水性差,节理交错,因此花岗岩容易风化。土壤相当贫脊,以高岭石为主,矿物机质较少,植被难以生长,且水土易流失。如果植被不好即遭到人为的破坏,导致崩岗,崩岗地貌是一种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山区的严重水土侵蚀地貌。通常指发育在红土丘陵地区(特别是花岗岩丘陵)的冲沟沟头部分,经不断地崩塌和陷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围椅状侵蚀地貌。因此该地区人烟荒芜,有零星村落分布。
到达昆仑关,看典型的花岗石红色风化壳,沿着节理进行的风化作用,可以向岩体内部深入形成很厚的风化壳。地层在三十米以上。我们来到花岗岩崩岗侵蚀区,用地质捶敲打岩石,判断此处岩石多为白云母。其岩性主要为粗粒或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有局面中粒(斑状)角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肉红色黑云母花岗岩。我们用地质捶敲该岩石,易于散裂,说明花岗岩风化壳粘粒含量少出粒较多,胶结性弱,结构疏松。
在车辆行驶的路上,我们看到一闪过的灰色岩石。老师说那是火山凝灰岩,三叠纪喷发出来。这主要由粒径<2mm的火山灰(炭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碎屑等(含量50%以上)固结而成的岩石。分选性差,碎屑多具有棱角。岩石外貌有粗糙感,可以清楚看见层理。我们近距离地观察看了风化不够彻底的红色风化壳,其碎屑较多,是三叠纪形成的,层面较薄,长期发展下去最终形成高岭石、氧化铁、氧化锰等氧化物。人为破坏植被会形成坡面细流。不过,我们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雨水冲刷的坡面细流而是挖土机挖出的爪痕。
三、峰林洼地地貌
在前往上林的途中,可以看到峰林地型。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可总称为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主要正地形,都是在高温多雨的热湿热气候条件下,长期岩溶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复杂,是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的碳酸盐岩地区地表水的侵蚀、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缝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峰丛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山区的中部,或靠近高原、山地的边缘部分。峰丛顶部为尖锐的或圆锥状的山峰,而基部相连结簇状。在峰林地形中代表发育较早阶段的地形,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峰林、洼地地形形成之后,地壳抬升,岩溶进一步发展改变而成。广西西部,西北部,靠近云南,贵州高原的边缘部分都是发育了峰丛。而峰林主要发育在湿润热带、亚热带(年均温)>20℃,年降水量>1500毫米)老师说这是发育不成型的峰林,成分不纯,杂质较多,叫锥状峰林,桂林地区的峰林叫塔状峰林。这里的下边地层为不可熔岩,上边是可熔岩。
到了上林,我们在那里吃了午饭。
从金龙洞出来我们往西北方向前进,坐着车上,我们看见一些没有水的坑,老师说,那是干谷。干谷为岩溶区特有的景观。岩溶地区发育了古河谷,当地壳上升,地表河流不是随之下切,而是沿着后期在谷底上发育的岩溶孔道(漏斗、落水洞等),将水吸干,谷底干涸遂形成干谷。有些干谷在暴雨季节尚排泄部分洪水,则称半干谷。干谷的形成也可以由于河流发生地下截弯取直现象,使原来的地表弯曲河流段变为干谷。因此在干谷地段常保留昔日河流冲积物的残余。在岩溶地区,由于地表河流常发生遇落水洞或溶洞而转为地下伏流的现象,这种河谷遇石灰岩而突然截断,当这种河谷变为干谷时就称盲谷。
来到古零乡,该地区属于峰从洼地,地层漏水严重,以种植玉米为主。在高大宏伟的灵阳寺下面,老师说这是典型的白云岩(18)我们用地质锤敲打和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白云岩和石灰岩的区别。白云岩是指以白云石为主要成分(50%以上)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外貌虽与石灰岩相似,但硬度略大,较坚韧,滴稀盐酸(5%)不起泡或微弱起泡,而石灰岩是起很多的气泡。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容物。途径古寨路口,老师给我们介绍该地区为浅洼地,地表水出不去,只能从地下水出去,形成喀斯特干谷。串株状洼地,土层薄,植物难以生长,当地居民饮水质量很差,经济落后。
傍晚,我们在周围都是山的马山县住宿。
四、岩溶地貌
岩溶(或称喀斯特),是一种发育以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地区的特殊自然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其区域地貌发育形成一系列与岩石的可溶性相关的独特地貌和水文特征。包括各种封闭洼地、漏斗及地下水系,地表岩石表面可以形成特殊的溶蚀形态,地下可以形成洞穴及相应的洞穴堆积物,其外在表现为区域特殊地貌和水文现象,形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奇峰异洞,如峰林、峰丛、石林、石芽、暗河、天生桥、盲谷、竖井、天坑以及形态各异的岩溶洞穴等。我国岩溶地区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山西、西藏等地。岩溶发育的主要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约137多万平方千米,如果再加上埋藏于地下的碳酸盐岩溶,则总面积可达300多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3.岩溶地貌常常形成特殊的风景资源,成为旅游胜地,如我国世办自然遗产中的九寨沟、黄龙寺、桂林山水,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以及众多的旅游洞穴。
影响岩溶地貌的因素
作为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岩石主其可溶性特征,实际上属于地质条件范畴。从沉积学的角度分析,不同沉积相的碳酸盐岩可以形成不同的碳酸岩结晶状况、岩石结构和岩石构造,并导致了溶蚀作用的差异,进而对地貌发育产生影响。不同沉积相碳酸盐岩之间的裂隙也同样是岩溶发育的重要基础。不同类型地层的组合,如砂岩等非岩溶岩层与岩深岩层的组合方式,可以影响到区域或小范围地下水活动,造成不类型的岩溶地貌发育,如半岩溶、全岩溶。岩溶地区水文现象具有地表分水岭与地下水岭不重合的现象,地下河的存在则是岩溶地区特殊水文现象。岩溶地区的地貌与水文是相互作用的。地表、地下水流的流体力学性质、流动性及流量对于侵蚀或沉积地貌的形成均有较大的影响。经常流动的水体,通过多种化学过程(如混合溶蚀)和机械过程,能较大地提高水的溶蚀力。岩溶地区不同地下水动力带的地下水不同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岩溶溶蚀特征并直接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洞穴系统的发育。此外,岩溶地区土下存在一个特殊水文带——壤下带(subcutaneous zone),是土下可溶岩体顶部次生裂隙发育的地带,此处溶蚀作用活跃并对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影响巨大,是直接与特殊地下水动力相关的表层岩溶对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影响巨大,是直接与特殊地下水动力相关的表层岩溶(epikarst)地貌带。
到了大龙湖水库,我们下车沿着公路走,观看了两边的岩性,是二元结构,泥盆纪和石炭纪交结而成,形成峰丛洼地,这里水库漏水严重,在这里修建的水库都要进行多处的人工修补。岩性以石炭纪方解石为主,植被较少,其表层风化程度较深,可以看见多处的沿着节理风化的方解石似乎要崩塌下来。还看见与灰质岩相似 藻类苔藓系岩。
我们来到了水库边上的岩溶洞,这里主要成分是常湿钙质淋溶土。溶洞的形成是早期的地下河崩塌溶蚀,以化学沉积为主,形成的自然拱。在岩溶地区,溶洞是指由于岩溶侵蚀作用及后期的沉积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洞穴。溶洞是岩溶作用形成的各种洞穴的总称,而洞穴则是指可以容纳人们进入的地下空间。广义上包括地下大小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洞穴,包括落水洞,竖井和复杂洞 穴系流等。狭义的溶洞是指发育在潜流带或季节变动带内形成的水平延伸为主,通常有地下河作用的曲折分布的洞穴。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区别于其他地貌类型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地貌类型。地下河是岩溶地区沿大型岩溶管道或洞穴廊道集中排泄,具有较稳定流量的地下常年径流,也称暗河或伏流。地下河对地下水运动而言,从分散层流运动形式或发展为线性集中紊流运动。从地貌作用上,从简单的化学过程(溶蚀,淀积)发展为兼有化学溶蚀淀积,流水冲蚀机械侵蚀和堆积,崩塌等复合过程。地貌营力大大加强,地下河可以有河床卵石及两侧漫滩卵石沙粒堆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洞壁上有很多的鹅卵石。
这个洞很大,我们下去后可以看见洞顶往下有很多的石钟乳,表明水有波动,蒸发出来,溅水沉积而成。确切的说,石钟乳是洞穴沉积中常见的类型,是由于洞顶裂缝出渗出富含碳酸钙水流发生淀积,从洞顶向下垂直悬挂生长的碳酸钙沉积体,由方解石成层结晶构成,悬挂如古钟,外形如乳,下端常有短鹅管凸起,故得名。石钟乳内部呈层状结构,垂直剖面中心常有鹅管。石钟乳的生长速度快慢不一,而且有阶段性,大多每30-50年生长一厘米。在破损的石钟乳上,我们可以看到雪白的晶粒岩石,是方解石。在洞顶上,我们还发现了旋窝脚洞,这是地下河小型支流冲出来的。脚洞是溶蚀作用在岩溶石山基部水面附近形成的浅洞,其成因一般认为是与池沼静水环境或静水滴水环境下水面溶蚀作用相关。脚洞发育后期可以成为地表水转入地下通道,故脚洞可以成群分布并相互贯通,成因上仍然是与地表,地下水的溶蚀侵蚀作用相关。也常与河流冲蚀或差异溶蚀有关,也有的是溶洞崩塌破坏的残余。我们深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里,听见一些滴水声,是从岩洞顶部滴落下来的。洞里还弥漫着泥土的味道夹杂着腥味,仔细一看是蝙蝠屎,用电筒往上照,发现黑黑乎乎的一片蝙蝠,说明洞里是非常潮湿阴暗的。
5月26日,8点40分,我们往马山县的东北方向前进,地势逐渐陡峻,是典型的峰丛洼地也叫溶蚀洼地,岩性以石炭系的碳酸盐岩为主,石多,土少,水缺。溶蚀洼地是岩溶地区的负地形,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常沿构造线而发育,面积约数几到数十平方公里。洼地底部呈线凹形,有时因漏斗及落水洞的分布而略有不平。表层堆积有厚度不等的残余红土及水流冲刷来的红土堆积。洼地与峰林地形同步形成,开始在峰丛之间可能形成一些由岩溶漏斗、落水洞集中的小凹地;而后小凹地水流集中,使地表及地下的岩溶作用均强烈发展,漏斗落水洞逐步扩大,遂形成今天看到的洼地。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洼地面积越大。在地壳间歇上升区,可以形成不同标高的洼地,或在溶蚀洼地之中形成类似“谷中谷”现象。该地区的浅洼地方种植玉米,山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竹子。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政府出资在山坡上修建了很多小型的蓄水柜。
我们到达了里当乡民乐村,下车观察了此处的洼地。老师说洼地至少有一个排水口。这地区易旱易涝。旱是因为地下漏水,储存不住水。易涝是因为地下河有的地方管道过小,泥沙进入管道造成拥塞,来水太猛就无法消去,洪水一涨就淹没了洼地。我们仔细观看了白云母灰质岩。老师说由于冲蚀风化,生物作用如苔藓类植物作用,使岩层上逐渐形成土壤。我们还真看到岩层上面的小涡有一层薄细粒。不过我怀疑是风把周围的土吹上去的。老师拨开岩石下面的土壤,发现土壤掩盖的岩石部分很光滑。用手触摸感觉凉丝丝的,很湿滑。老师说这是土下溶蚀。我们还去看了传说中的地下河,感觉很平常,不像想象中那样急流、汹涌,倒像地沟水。用手触摸,没发现与平常水有什么不同。
五、流域地貌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过程
冲刷会使河床减低,扩大过水断面;而淤积引起河床抬高,缩小过水断面。由于过水断面的扩大或缩小,流速减小,输沙力降低,冲刷就逐渐停止。断面缩小,流速加大,输沙力加强,不再发生堆积。这种自反馈机制,称为河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它反映了水动力、泥沙与河床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水与岩石(包括松散沉积物)相互作用,塑造河流地貌的过程。
2、弯曲型河床
弯曲型河床是最常见的河床。河床曲率等于或大于1。5,平面上河床蜿蜓曲折,河漫滩宽广,深槽紧靠凹岸,最深点位于凹岸顶点偏下游处,河弯的曲率半径愈小,水深愈小,水深愈大。河床横断面不对称,凹岸深槽与凸岸边滩位于两个反向河弯之间转折点,通常称其为过渡段浅滩,故纵剖面亦具有阶梯状坡折。
弯曲河床的生成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单向环流作用。当水流经过微弯河床凸岸时在离心力作用下,水流射向凹岸,使凹岸水位抬高,由此产生了水面横比降和横向压力,该力作用方向凸岸,力的大小由水面到水底相同。由于离心力在水面大,水底小,它与黄压力相加产生的合力方向是:表层向着凹岸,底层向着凸岸。水流也随着合力方向而运动,即表流流向凹岸,这样就构成了单向环流,由于它发生在弯道,故又称为弯道环流。这种环流与河流的纵向流水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形的环流。单向环流与河流中射向凹岸的表面及其下降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结果使凹岸后退,其河道形成深槽。底流是从深槽流向凸岸的上升流,流速慢,搬运能力减弱,造成堆积,形成边滩。上、下两个深槽之间的过渡河段,也因上升流而堆积出河心浅滩。在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凸岸不断堆积前移之下,原来微弯的河床也就变成弯曲河床了。
再往北东东方向前往宾阳不一会地形骤变,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阔无垠,绿油油的水稻。这是河流(红水河)扫出的的平坦地面,以弯曲河流扫荡为主。由于弯曲河流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凸岸不断堆积乔移,日长月久就形成了平原。由于该地区水水份充足,光照条件好,因此可以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冲击平原是人类文明发源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文化深厚。
我们前往大龙湖人工水库,途中我们下车观看了一条季节性河流冲出的河谷。现在河流已干涸,能看见许多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大多是没有被磨圆的,说明河水冲刷不够。河周围生长着矮灌木丛,其中稔子树很多,正值花开时期,很漂亮。
我们原路返回马山县,在白沙镇观看了摆在路边的观赏石。由于此类观赏石在大化最为典型,因此也称为大化石。这类观赏石在红水河形成,成分主要是碳酸盐岩,经地热形成变质岩。由于形状怪异,自然构造美,因此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接着,我们继续往东南方向前进,这是二叠纪石灰岩形成的峰丛,地势较平坦,种植水稻,坡上种植桉树。到达两江,我们沿河流上游走,真切看到河流的侧向侵蚀,凸岸露出一些鹅卵石。
老师指给我们看了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做河漫滩。
通常情况下,V型谷的谷底几乎为河床所占据。粗粒沉积物一部分在河床上堆积,另外在河流凹岸地段,由于流速较缓也有堆积,形成滨河床浅滩。随着曲流的发展,浅滩不断展宽加高,以致在平水期大片露出水面形成雏形河漫滩,并与谷坡的坡积裙相连。这时因河谷还是比较狭窄,洪水期与平水期流速相差不大,所以雏形河漫滩上主要沉积了粗粒河床相的推移质沉积物,较细的悬移物质被带往河流下游。河谷再继续展宽,浅宽的滩上水流速度更加变小,即使在洪水期时粗粒碎屑物已不能被带上滩地,只有较细的悬移质能沉积在这里。这样,便形成了具有二元结构的河漫滩沉积。
而河漫滩沉积的表层往往为细粒的粘土和沙粉,而其下往往是粗粒的河床沉积物,这就是典型的二元相沉积结构。平原河流河漫滩具有二元沉积结构,下部是粗粒的河床相沉积,而且越近底部颗粒越粗,越到上部颗粒越细。河漫滩上层的细粒沉积物是洪水泛滥时悬移质沉积,多为粉砂淤泥。随距河床距离的增加,沉积物有逐渐变细和变薄的趋势。
河里和河岸的鹅卵石都是从大明山冲刷下来的。鹅卵石成分多种多样。有含有晶粒的石英,有易敲碎的泥岩和砂岩,有花斑洞的花岗岩,有较硬的变质岩,有黄铜矿、锡矿,花岗岩寒武纪轻变体,变质程度较深的铅变岩等。同学们拿着地质锤敲打各种岩石,辨别其成分,玩得不亦乐乎。
此次地貌野外实习课完满结束,我们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上描述不是很清楚的东西。通过实践,我们收获了很多。
参考资料:
高抒、张捷·《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杜恒俭、陈华彗·《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9年
宋春青、邱维理 张振春·《地质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四篇:地貌地理教案专题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质作用及其分类,初步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内容,掌握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的构造地貌,掌握外力作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从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逐步树立物质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板块构造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发展的观点,并以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本段教材的最后介绍了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和工程建设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认识地质、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本节教材的最后部分主要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作用力的来源也有多种,教材对此有所侧重和删减,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看,教材选择了学生较为常见的、陆地上分布也最广的三种,即风化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风化地貌注意其形成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但注意风化并不是由于风的原因,应与风成地貌的原因区分开。流水和风成地貌两部分内容注意不同外力作用形式形成的地貌形态是不一样的,流水有侵蚀和沉积地貌,风力也有侵蚀和沉积地貌,无论是流水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其形成过程都是有分选的。特别注意搬运作用是运动过程,没有结果,因此不形成地貌类型。这部分内容教材同样配备了大量图片,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像资料的观察、分析处理能力,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也非常大,教材在最后安排了阅读材料说明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知道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趋利避害,保护环境,才能使地表形态的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关于地质作用和地壳运动的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地表形态——地貌的不断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等内容入手,首先强调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并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的角度介绍了其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等。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一节关于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继续,又可以看作是后面学习地质灾害的知识铺垫。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表形态,一直是过去教学中难点,新教材在这里进行了淡化处理,只是在本节教材最后讲述外力作用时进行简单描述。
教材从第二部分开始分别讲述内外力作用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介绍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将在后面地质灾害中有所描述,在本节教材中不再涉及。关于“地壳运动”教材首先论述了两种不同性质不同方向的基本运动形式,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两种运动形式引起的地表变化和两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学习应该使学生树立地壳运动和变化的观点。由科学家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方式、时空分布规律等的探讨和研究引出板块构造学说。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内涵教材力图体现两个方面,关于知识方面应明确:板块的概念、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内部和边界的不同运动特点以及板块边界不同的运动所形成的不同地表形态。关于价值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历史发展的观点,即板块构造理论是不断发展、不断补充、逐步完善的;运动的观点,即物质是不断运动的板块构造学说正是体现了这一运动特点。教学方法建议
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学习“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时,可以从沧海桑田的变化入手,举一些实例说明,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日本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由此说明地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地壳变化的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地壳会发生变化?引起变化的作用是什么?对于地质作用的概念、能量的来源、表现形式及引起的地表缓慢或激烈的变化,可以提出问题:“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等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阅读教材列表比较完成学习。
学习“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两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计算机动画演示运动过程,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同时对树立学生运动的观点有一定帮助。计算机动画演示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过程后,教师应再举例加以说明,如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喜马拉雅山形成示意图说明世界一些著名的山脉或大的山系都是水平运动的结果,垂直运动也可以找一些典型实例。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六大板块示意图”,观察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分别是哪两类板块的交界,分别形成什么地貌?板块边界处与板块内部的运动特点有什么不同?
分析“地质构造类型时”注意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示意图或教师提供的计算机动画演示并思考:两种地质构造类型是否有本质的区别?通过观察应使学生明确褶皱的岩层是连续的,断层的岩层是不连续的。对于褶皱还应使学生明确背斜和向斜的差别,包括岩层的新老关系、形成的地表形态、地形倒置是怎样形成的,向斜构造中一般会储存有地下水,背斜构造中容易储存油气等。对于断层应使学生明确其组合形式以及形成的地表形态,断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等。
关于“外力作用与地貌”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实景图片和示意图,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示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外力作用后的地貌。对于风化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经过风化的岩石标本讲解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简单原理以及风化的结果。无论是流水地貌还是风成地貌,其过程都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经过流水或风力的作用对风化壳进行侵蚀,侵蚀后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侵蚀的产物被流水和风携带离开原地,较大颗粒物最先沉积,较小的颗粒物被搬运到较远的地方沉积,形成不同的沉积地貌。在学生对内外力作用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是什么?使学生明确:二者是同时发生的;内力是主导作用;二者共同影响形成今天的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板块构造学说;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③外力作用与地貌
【教学手段】计算机动画: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褶皱形成过程;断层形成过程;风化的岩石标本 【教学过程】
(引课)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在我国渤海湾钻井到上千米深度,仍是陆地沉积物,这两个实例说明什么?→地壳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引起地壳这种变化的力来自何处?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地质作用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表现形式有哪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什么?”列表比较完成。
(板书)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类
width=92>分 类 width=125>能量来源 width=94>表现形式 width=125>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width=92>内力作用 width=125> width=94> width=125> width=92>外力作用 width=125> width=94> width=125>(计算机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岩层受力发生水平运动会使地表形态出现怎样变化?垂直运动会使地表形态出现怎样变化?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地壳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机理是什么?(板书)
二、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分类
2.板块构造学说
1.地质构造的概念
2.地质构造的类型
(计算机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岩层弯曲变形属于褶皱。岩层弯曲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在地表形成的地形有什么差异?在野外是否可以地表形态判断褶皱类型?→向上隆起——背斜,在地表常形成山;向下凹陷——向斜,在地表常形成谷地。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在野外有时背斜成谷,而向斜中心受挤压力的影响,不易被破坏,在外力沉积的作用下常形成山,因此不能根据地表形态判断背斜和向斜。而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观察背斜和向斜岩层新老关系有什么差异?→背斜中心老,两翼新;向斜中心新,两翼老。观察断层与褶皱在岩层变化上本质的差别是什么?→褶皱岩层是连续的,断层岩层是断裂的。观察断层的组合形式有几种?形成的地形是什么?
第五篇:地貌实习报告
(1)实习地点:乌当、黄果树、龙宫
(2)实习单位:贵州师范大 11级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班 3)实习时间:2012年12月2日到2012年12月8日(5)指导老师:周德权、陈星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
(7)实习路线:乌当——黄果树【黄果树水文站—黄果树景区水上石林—黄果树景区天星景区—黄果树大瀑布】——龙宫
实习内容:
关于河流的的概况
河流是陆地表面的一种自然水体,是流水与地表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大气降水或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表低洼处,在策略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性地沿低洼的地方流动,就形成了河流。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的干支流系统,就是水系。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的流域。两相邻流域之间地面高程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水系的分水岭。水流不间断地作用于河谷,而河谷又反过来约束水流。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流地
心滩 南门河下游形成的心滩:水流的冲刷力减小,水流向河岸两侧侵蚀,河的中央有着大量泥沙沉积,常年累月,就形成了梭形的心滩,宽几米长十几米。
河漫滩 老师指给我们看了河漫滩。当河流洪水泛滥时,除河床外,谷地部分也被淹没,被淹的河底滩地就是河漫滩,平水期初露。当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旁蚀(测蚀)作用占主导地位,河谷不断展宽,为河漫滩发育奠定了基础。分布在河床两侧洪水时被淹没的平整地面,叫河漫滩。
黄果树
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最早因河床突然出现了一个裂点,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
[4]
经河水长年累月不断的冲刷和溶蚀,便裂点踏隙,形成了一个落差,也就形成了瀑布的基本面貌,后因风雨溶蚀和雨水不断冲刷,又使原先形成的瀑布不断向后撤,据地质学家考证,瀑布形成了今天这种稳定的局面,曾有过三次大的变迁,它后撤距离长达205米,现今的三道滩、马蹄滩、油鱼井便是它后撤留下的遗迹,在地质学上,这一现象并称为“向岩后撤”。
瀑布成因
对于黄果树瀑布的成因问题,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喀斯特瀑布的典型,是由河床断陷而成的;有人则认为是喀斯特侵蚀断裂——落水洞式形成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所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
天星洞景区
天星洞景区在天星景区中段,主要景观天星洞位于冒水潭旁的河岸上。洞内形成若干大厅和侧厅,各厅自有特色。最大一厅高50米,直径150米,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在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奇峰异石之中,4根雕花大柱直抵天穹,每根石柱高度都在20米以上。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洞中的许多奇景是在别的溶洞中无法看到的。其它主要景观还有:天星亭、天星桥、一线天、冒水潭、回望石等。水上石林区在景区的下段,沿天星洞景区往下走1公里的石板石梯小路,即可到达。小路沿河而建,有栈道和跌水可欣赏。小路两旁假苹婆树很多,所以叫苹婆小道。有许多天然的榕树盆景,盆景边有石条、石凳供游人休息。石林间也长着大片的仙人掌和小灌木丛以及各种花草,终年点缀着绿荫。所谓“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又长树”,若不是亲眼所见,是难以置信的。主要景观有:藤条奇观、三树一身、群榕聚会、根王、天星桥石芽林、水上石林等,其中一处景观是游客必到之处,那就是“美女榕”,“美女榕”乃一棵榕树的分枝缠绕而成,乍一看,就像一个倒立着的裸女刚刚出浴,为了躲避游人的目光,害羞地用手遮住脸,不让别人看到她的真面目。
此为天星洞内部景观水帘洞
水帘洞
水帘洞位于黄果树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上,全长一百三十四米,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
穿越水帘洞,还有一个绝妙奇景,从各个洞窗中观赏到犀牛潭上的彩虹,这里的彩虹不仅是七彩俱全的双道而且是动态的,只要天晴,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都能看到,并随你的走动而变化和移动。前人:“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题“雪映川霞”。
黄果树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
最新瀑布摄影图集 龙宫
龙宫龙宫水系主要由东、西两支组成,两支流之间在一年中又根据季节不同而通过地表溢流或地下伏流相串通。挽近以来由于新构造强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喀斯特地貌回春发育,由北而南呈现峰林溶原→峰林谷地(盆地)→峰丛谷地(洼地)的系列更替。龙宫地区洞穴成因及发育与地下河系变迁密切相关,上层洞呈潜流型水平穿洞的特点;中下层洞往往相连,洞顶钟乳石发育、底部为现代地下河床,追踪构造薄弱带垂向下蚀,具有明显的裂隙洞特征
龙宫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