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学风建设 促进作风好转
加强学风建设 促进作风好转
——十堰市干部学风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
冀群风
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了强调,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首要是要解决好干部的学风问题。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和带动下,各级党组织不断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积极探索学习新途径新方法,干部学风建设不断加强,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风气正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但是,在少数地方、部分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学风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学风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学风建设,是当前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课题。
一、近年干部学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市委高度重视,加强干部学风建设成为共识。近几年,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部崛起,十堰怎么办”、“改革观、发展观、服务观”、“加强作风建设创优发展环境”等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推动了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市委中心组成员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一至两次。2000年来,市委中心组连续三次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称号。在市委带动下,各级党组织讲学习、抓学风蔚然成风。
2、围绕实现“三化”,干部学习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协同抓的领导机制。在集中学习上,坚持中心组一月学习一次和干部每周学习日制度。在学习考核上,推行了旁听实录制度和百分制量化考核制度。去年,制定了《十堰市县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对县级党委中心组学习进行规范化管理。今年4月,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学风建设的意见》。
3、讲求学习实效,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创新。近两年组织了学习型城市创建“双十佳”评选,建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基地,开办了秦楚网“理论在线”频道,开展了“共筑和谐·十堰讲坛”、“五进”活动。郧县探索创新了组建报告团、开办理论“超市”、推行“点单式”辅导、“五老”现身说法、送戏送理论下乡五种学习辅导方式。竹山县国税局推行了“五个一”学习法,即每周一学、每月一述、每季一考、半年一赛、每年一评。
4、注重成果转化,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得到发扬。近年来,市委围绕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展专题调研近百次,形成了实施大开放工作思路、建设“五城”、完成“三大历史任务”等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十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十堰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去年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今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宜居城市”。
二、当前干部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上热下冷”现象亟需解决。对于干部学习,中央和省、市委重视程度很高,抓得比较到位。而县以下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学风问题。调查发现,市直部门和县市区党委中心组学习,要比县市区直单位和乡镇党委抓得紧些,学习比较规范,学习成果比较明显。多数乡镇党委中心组一月一学、干部每周一学难以落实;村组干部学习时间更少。
2、“六不”倾向不同程度存在。一是学而不诚,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学”,而是组织安排“要我学”;二是学而不精,大多浅尝辄止、一知半解;三是学而不思,不愿意、不善于动脑筋;四是学而不用,没有通过学习来提高素质、改进工作;五是学而不恒,不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学习劲头;六是学而不下,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方面做得不够。
3、学习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一方面,学习时间难保证。调查发现,多数县市区直单位和乡镇党委中心组没有达到一年集中学习12次的要求。乡镇干部学习难集中、组织难度大,普遍存在以会代学、以干代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学习经费难保障。据调查,多数单位没有把学习经费纳入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只是为干部购买少量必需的学习资料。
4、学习考核结果难以兑现。将干部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干部考察使用、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落实。据调查,多数单位虽然建立了学习激励约束机制,但执行力度不够,难以对干部学习形成刚性约束力。
5、成果应用程度有待提高。调查发现,一些单位仅就学习而学习,调研成果形成之后,大多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事,存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与地方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一些单位和干部出现学风上的问题,主要症结在思想认识不够高,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工作轻学习、重布置轻检查、重形式轻实效、重突击性轻长期性。另外,在学习导向、考核兑现、成果运用、保障机制等制度设计上,也存在一些缺陷,无法体现干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学习形式单调,缺少新意,导致干部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基层单位缺乏理论辅导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干部学风建设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1、强化认识,端正态度。各级党组织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干部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五纳入”,即把干部学风建设纳入各级党委重要工作日程,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育中长期规划,纳入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范畴。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终身学习,坚持勤于思考,坚持学以致用,坚持以实践求真知。
2、领导带头,做好表率。各级党委中心组要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和规定,严格要求每个中心组成员,加强学习检查督促,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深入调研,带头宣讲理论,带头用学习成果指导各项工作开展。从而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人人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风气。
3、培养骨干,辐射全局。加强理论骨干队伍建设,是当前提高干部理论学习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制订计划,形成制度。在每个党支部、每个科室,确定一到两名理论骨干,并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学习上给予便利、业务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照顾。二是注重选拔,强化培养。把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对理论学习和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党员干部选为骨干,通过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外出参观、开展研讨等灵活有效的形式,进行重点培养。三是提出要求,发挥作用。对理论骨干定目标、压任务、提要求,通过理论宣讲、课题研究、个体帮教等多种途径,在干部学习和党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4、注重形式,创新方法。一是坚持“三结合、三为主”,提高学习参与。即坚持集中辅导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坚持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以在职学习为主;坚持学习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以自选内容为主。二是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增强学习效果。继续发挥集中学习、形势报告、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采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成果交流、心得展示、理论研讨、文艺表演等形式,使干部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拓宽学习领域。大胆借鉴和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播媒介,不断改进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方法,让干部不断开拓视野、充实大脑。四是坚持总结亮点、推广典型,提升学习效率。及时总结各地比较成功的学习经验和亮点,引导全市干部学习深入开展。
5、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一要联系实际学。根据干部思想工作和地方改革发展实际,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要联系现状学。把上级要求与地方现状结合起来,定学习计划、定学习专题、定学习形式、定学习目标。三是联系工作学。把理论学习与形成新的工作思路、与查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6、健全制度加强考核。制定严谨的学习计划,内容、时间、形式要求具体 责任和分工明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建立规范的学习制度做到要素齐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明确规定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形式、考核周期、奖惩办法、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使之有形化;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热爱学习、学有所成的干部,公开表彰奖励、大胆提拔重用;对那些不愿学习、不思进步的干部,进行及时提醒或诫免谈话;对长期不参加学习活动的干部,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7、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根据单位和干部实际,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活动,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基层干部可采取小集中方式,或适当利用晚上时间学习。要把学习经费列入公用支出经费预算,及时购置学习辅导资料,添置学习设施和学习用品,保证干部学习所需。
第二篇:抓好小学生行为规范,促进校风学风好转
小学德育研究论文题目:
抓好学生行为规范,促进校风学风好转
地州市:新疆巴州库尔勒市 学校:库尔勒市第四小学 姓名:杨璠 学段:小学
2011
抓好学生行为规范,促进校风学风好转
内容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制订并组织试行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牢记规范要求,逐渐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通知》要求我们,养成教育规范化。
关键词:学生行为规范 抓好四个结合 教师以身作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规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基础工程,核心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搞好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必须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学习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规范》深入人心 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性强,而且求知欲旺盛,乐于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有兴趣的活动。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保持一个良好的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浓厚气氛。
首先,进行广泛的、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在宣传内容上,可以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每次讲一条,并且分别选取相应的事例,配以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儿歌等加以强化。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比如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尊敬国旗、国徽„„”时,运用生动的语言讲国旗的来历、国徽的含义及《国歌》的产生历程,同时从中国近代史中选娶讲述了许多先烈们为缔造新中国、前赴后继、血染疆场的动人故事,使学生对国旗、国徽的崇敬、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再如,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十三条:“„„认真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读写姿式要端正”时,可以编写体现两操要领的“四字歌”让学生随广播一起背诵。每周坚持这样的宣传、诱导,每周宣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一条,有利于学生消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净化学生的思想,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其次,常规管理有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常规管理的持久性和实践性,因而,一定要注意长期、一贯地坚持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实际训练,对小学生实施常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让小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强化训练实现的,必须坚持对学生一贯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并且,还要通过训练使学生体验到自觉守纪律的快乐,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系统教育。各科教学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而养成教育又是各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教学进行时,对学生进行为规范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如体育老师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编成顺口溜,音乐老师创作了遵守行为规范押韵音乐歌曲等。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自觉遵守纪律的教育。
第四,开展活动,强化教育。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规范条文知识竞赛,抽到哪条说哪条,老师再说一些违反规范的行为,要求学生能说出是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哪一条。如:你认为在学校、社会、家庭怎样做才算有礼貌等,同时针对学校中出现的不文明、没有礼貌的事例加以评析、鉴别。通过知识问答,使学生内化为良好的心理及行为趋向。提高他们的道德思维能力。也可以开展主题班队会等形式,使学生融情人境,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
第五,加强经常性检查,监督保证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常规管理贵在平时一贯坚持,没有经常性的检查就谈不上常规管理,必须监督执行各项规章条例,严格按标准加强检查,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为与目标间的差距,及时纠正不良行为,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树立先进典型,建立竞争形式。这样,可以通过执行常规的评比,奖优罚劣,充分发挥评比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先进、争先进的积极性,建立切实有效的学习秩序,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二、在抓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结合
1、把行为规范教育与礼仪常规训练紧密结合。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崇尚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礼仪常规》是帮助青少年成长的规矩,即一个人的行为要有一定的规矩来制约。为此,我校利用班会、校会向学生传达礼仪常规的内容,制定了“五星级班级标准”,站好文明礼仪岗,做到岗上岗下一个样,在校在家一个样,校内与校外一个样,促使每个学生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实现文明礼仪由强化到自觉,成为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
2、把行为规范教育与落实各项制度及校规校纪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搞好教学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校风、学风。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既切合实际,又有章可循,使全体师生受到纪律的制约。每学年初都应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使他们入学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日常工作中,坚决不放松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的言谈举止要符合小学生身份。由于各项制度齐全,抓得紧,管得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自然就增强了,打架、骂人现象也就减少了,进出校门自然成行、秩序井然,同时出操、观影及各种集会做到了快、静、齐。
3、将行为规范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道德、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起着启蒙境界的重要作用。但日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良因素,致使一些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得不到正确的熏陶,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犯有吸烟、看黄色书刊和录像,进三厅和网吧等不良行为。根据这些情况,在教育途径上,学校认真组织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搞好家访工作,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每学年家长学校应举行至少两次大型的授课活动,从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
根据近年来各种刑事犯罪低龄化的趋向,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除利用好思品课这个主渠道外,还要制定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并聘请法制副校长,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法制报告会,积极结合派出所、交通队协助学校搞好校内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学校可以结合校规、校训、校歌,开展学雷锋、扶老助残、救灾捐献、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校园艺术节等多种有益的活动,举办各种展览会、演讲会,利用后进生座谈会、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制宣传活动,使未成年人犯罪率为零。
4、将行为规范教育与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紧密结合。
学校德育处、团支部、少先大队部可依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深入开展了美化绿化、故事会、演讲会、扶老助残、救灾捐献、拥军优属、慰问孤寡等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自我教育。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让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中国有句古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讲身教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
小学生的直观感受力强,善于对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模仿。尤其是对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更乐于学习仿照。因此老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不在感染、影响学生,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一辈子。在指导学生的行为规范时,如果教师本身行为失去检点,哪怕是小小的疏漏,都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小学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不讲究卫生,随地乱扔纸屑等杂物。对于这个现象,教师应从自己做起,一见到地上的纸屑,杂物,主动把它们捡起来并扔到垃圾桶里。老师的每一次拾纸屑、杂物的动作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老师的一举一动的感染下,学生就会自觉把废纸废物丢进垃圾桶。教室干净了,学生讲卫生的行为习惯也逐步形成了。
总之,对学生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必须做的重要工作,它要求我们舍得花时间,用心投入。要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管理,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我愿为学生的行为规范而继续努力。
第三篇:促进学风建设从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使学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学风,通俗地讲是学习的风气。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
然而我们可以察觉到在一个学风好的班级里,绝大部分成员都能下够静下心来,将学习知识放下心中的主要位置,主动地学习,积极的去学习,就会形成一个以学习中心带动其他方面积极发展,而其他方面积极向上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那么从恰恰相反的另一个一个方面去看,在一个学风差的班级,情况就正好相反,在这样的集体中,多数人的心里并不是学习,而是想着一些形成良好学分相悖的事物,因此,我觉得首先形成良好的班风是建设一个学校良好学风的先决条件!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一员,我认为我们的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在班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促进学风建设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优良学风的四个基本要求,一,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学习目的二,具备勤奋、谦虚学习精神 三,拥有严谨、求实的求学态度 四,开拓创新的学习作风 从而做到“四有”——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更重要的是我们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体现优良学风,去带动学风建设。树立“创优美环境,建优良学风,从自己做起”的意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己任,积极参加学风建设,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宿舍、班级环境。在班级中做好榜样 端正好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面,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
学风建设是需要我们 乃至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相信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都是有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优秀的同学,能够在班级在学校中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物院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
第四篇: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司法公正
撰写时间:2007-09-18 怀集县人民法院 罗振明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并大力倡导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等八个方面良好作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邪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讲过“法院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到法院的形象,影响着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这是对法院作风建设重要性的反映。故此,加强作风建设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常不懈。就人民法院而言要抓好作风建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从领导抓起。在作风建设中,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好坏至关重要。因此,在作风建设中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以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检查自身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不断提高自我。在作风建设中,班子要起表率作用,为建立良好作风树立一个风向标。
二要把加强法院作风建设与规范化建设相结合。优良的作风是从规范的管理中产生。就法院而言,一是规范立案。
二是规范审判工作。三是规范执行工作。进一步规范执行评估、拍卖工作,规范执行听证、财物管理等。四是规范法院行政管理,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要以落实司法为民为重点。在审判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群众利益观,通过公正司法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重点是结合地方实际开展巡回方案、巡回审判、实行诉讼风险告知、适时调解、适时审判,尽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机制。当前我们法院要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队伍管理建立健全不愿为的作风预防机制,不能为的作风监督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来规范法院领导干部工作。
五要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自律是领导干部抵御不良风气的根本武器,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力量根源。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管好自己腿,不该去的地方我们都不去,管好自己手,不该拿的坚决不能拿,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能吃,同时还要管好自己家属及亲友,不能自己一身正气,身边歪风邪气。
只有法院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了,公正司法才能实现,司法为民才能落到实处,司法权威才能树立,社会才能实现公平正义,法院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
第五篇: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科学发展
-----在市国资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培训班的辅导提纲
蒋厚祥
一、作风及作风建设
(一)什么是作风
作风,据《现代汉语词典》,有两层意思。一是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如官僚作风,作风正派等。二是风格。他的文章作风朴实无华,等。显然,我们常讲的作风,实际上指的是前一种意思。再确切地讲,应该是指党的作风和政风。
(二)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1、党的优良作风不是自发形成的,其产生既要有客观阶级基础,又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还要靠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集中工人阶级的高尚品质,把党员分散表现出来的好的作风加以总结、提高,并将其作为规范,在全党宣传推广,使之为全党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从而成为全党范围内比较稳固的自觉行为和风尚,而不只是个别党员的模范行 动。这样,才可以说有了全党性的优良作风。
2、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同各种不良作风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共产党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部的剥削阶级思想作风以及各种旧习气的影响和侵蚀,而且党内由于认识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和作风。党内正确的思想作风与错误的思想作风的斗争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种斗争将会贯穿于党的发展过程的始终。只有不断克服各种不良的作风,党的优良作风才能够形成、巩固和发展。
3、我党的优良作风是全党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作风建设。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就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翻开历次党代会的报告,几乎每次都把作风建设作为一个部分来讲。并且在平时,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地为作风建设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2001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势主义、官僚主义;坚持 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近几届中纪委全会上,总书记都把作风建设作为中心议题来讲。在今年的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三)作风建设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的变化,向党提出了新的任务,也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作风不是凝固僵化,停滞不前的,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发扬光大,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树立常抓不懈思想观念的同时,又要在一段时间里,抓住一些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集中加以解决,使局面为之改观,真正取信于民。因此,作风建设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结合我们的实际来开展。(后面将专题阐述)
二、发展及科学发展(观)
(一)什么是发展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发展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事物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二是指扩大(组织、规模等)。显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发展,应该是第一层意思,指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模式(方式、方法与道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各异。社会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成败。近代工业革命造就了长期以来支配西方社会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它视发展为单纯的经济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指标视作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前一直被视为最有效的社会发展模式,直至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贫富两极分化、失业、恐怖活动、核威胁等严重结果后,人们才开始探索一种能体现新的发展理念的社会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能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要从过去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外延发展为主导方式和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逐步转向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态需要为目的和以内涵发展为主导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社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 4 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共同发展,实现生产增长、生活提高、生态改善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发展是最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模式。
1、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 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4、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三、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科学发展离不开作风建设。
党的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我们夺取民主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党的建设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其实,党的建设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法宝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几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领导全国政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就是在斗争中不断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污毒,吸收新鲜血液,使党永远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战斗力。共产主义事业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党也必须不断前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适当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建设包含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四个方面。胡锦涛总书记 1997年在《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不解决好,科学发展观就很难落到实处。”“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自觉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扎实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2、作风建设的目的和落脚点在于促进科学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中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作风建设,既要全面进行,又要突出重点。党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又具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在当前,应注意突出如下内容:
一是注重勤奋学习,进一步倡导良好的学风。要勤不要逼,我要学而不能要我学;要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对工作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别的什么;要联系实际,扎扎实实,解决问题,而不是走过场。
二是注重亲民为民,进一步端正思想作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亲民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树立正确的群众 观点,真正深入群众,细心体察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重视群众的诉求,关心群众的疾苦。要强化服务意识,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多办实事、多解难题。要始终心系基层、心系群众,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紧紧围绕“科学发展,造福人民”这一鲜明主题,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好一些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
三是注重真抓实干,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是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我们工作、发展各项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顾全大局、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使计划、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
四是注重廉洁从政,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亲属或小集团谋私利,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私利,决不能拿党的原则去做交易。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做到不徇私情,“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要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下,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带头做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的表率,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使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昂扬锐气、蓬勃朝气,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秉公办事,廉洁从政。
五是注重洁身自好,进一步纯洁生活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就必须纯洁我们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三)加强作风建设,要落实在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上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对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
按照省市的部署,今年的作风建设要突出抓好两项任务:一是认真开展“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报稳定”(两保)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二是扎实开展“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专项治理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在“四个着力上下功夫:一要继续解放思想,着力推进机关作风创新;二要推进科学决策,着力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三要克服形式主义,着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四要加强党风建设,着力建设清廉干部队伍。前不久市里召开的倬风建设会议要求,在“两保”主题活动中要突出五个重点,11 即:宣传政策形势,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排忧解难,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到“三个结合”,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主题活动月与与我市实际情况结合,集中开展主题活动于促进日常工作结合。在抓好专项治理中,要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水平不高、执政能力不强和“三乱”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机关效能,创建“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洁型)。
这是市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应该狠抓落实。为此,我们应在如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1、重在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我们的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我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也是全新的,同样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2、重在切实履行好我们各自的工作职责。应该时刻想到,我们是做什么的,怎样才能做好。
3、重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