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让农村小学低段学生快乐的歌唱
如何让农村小学低段学生快乐的歌唱
摘要:小学低段指的是一、二年级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有抽象性的特点,要激发学生对唱歌的兴趣,训练他们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方法,让她们快乐的参与是上音乐活动课的首要条件,而低端学生对事物产生注意的先决条件常常在于学生对事物是否感觉有趣。能否让低段学生快乐的歌唱起来?怎样才能让低段学生学会唱一首完整动听的歌?我想,教师运用灵活的各种教学手段,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 低段 学生 快乐 唱歌
歌唱是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常见的方法,也是农村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小学生,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歌唱起来,以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教师教学生唱歌,应该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小学生学唱歌要更应感到快乐有趣。因为歌曲就是经过音乐加工过的艺术语言。它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本身就具有诗意和感染力。特别是小学生歌曲,多以轻松、欢快的音乐基调为基础。在农村小学教小学生唱歌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必须向小学生解释的问题,如歌曲中某一个音符的唱法,某个节奏或某个字的音乐形象等。根据情感和意境的需要,教师须向学生提出一些演唱要求,这些要求要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并真正通过理解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歌曲的情感或意境中来。只有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才能有效地达到歌唱的目的。教学生唱歌,切忌一遍又一遍的带唱,这是-种机械的、生硬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时候学生跟着唱十遍、二十遍,将歌曲学会了,十日时间久了之后他们学唱歌的兴趣也没了。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一、选择低段学生熟悉的旋律和歌曲,激发低段学生学唱的好奇性 一首歌曲是否适合低段学生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低段学生学唱的兴趣和欲望。在小学音乐教材上,有好多低段学生学唱的歌曲。但并不一定都适合低段学生学唱。如表现为:歌词陈旧复杂、低段学生难于理解,还有的歌曲内容学生很陌生,这样就影响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因此歌曲的选择,对学生的学唱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有的放矢的选择歌曲。我认为只要低段学生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低段学生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低段学生歌唱。如:《找朋友》(欢快的)、《小树快长高》(优美的)、《小兔子乖乖》(诙谐的)„„
二、选择简单的动作引导低段学生进行新歌教学活动
由动作引导的新歌教学活动,就是组织低段学生做动作开始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词曲简单、多重复,歌词内容有直接描述动作过程,赋予动作性。如,在进行歌曲《蝴蝶找花》较长活动时,先让学生进行“蝴蝶找花”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蝴蝶”和“花”,借歌词内容进行游戏,并利用游戏活动学习伴随歌词朗诵,再进行学习唱歌和相关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使低段学生学唱兴趣浓,而且还能够使平淡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三、在唱歌教学活动中为低段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在教唱活动中教师应给低段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寓教于乐,同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唱歌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自然美,自发的模仿和学习,甚至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轻松的学唱歌曲。如,歌曲《我快乐》是一首活泼、欢快、节奏性很强的歌曲。在学唱歌曲前,我便有意识的在学生自由活动时播放这首歌曲,那欢快、跳跃性的旋律,以及那拍拍手、跺跺脚等歌词,很快吸引着学生的兴趣,他们一边哼唱一边做起了相应的动作。在教学中我故作惊讶地对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没教你们就会唱了。”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下,感受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大增;一些平时不大表现的学生也投入到了歌唱活动中,和大家一起“疯”了起来。在进行歌场教学活动时,我尝试让学生自由的拍手、拍腿,边拍边清唱歌曲。拥有节奏的拍打增强学生学唱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眼神、动作语调等也是营造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一切活动都要富于感染力,建立轻松、相对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及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能让每个学生产生积极学唱歌曲的愿望。
四、引导低段学生创造性的唱歌,培养低段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学会创造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内容,教育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在我们唱歌的教学活动中,不光强调
唱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还应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的创新,独立的思考。培养创造能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因为模仿是最初的学习方法。现在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开创性的,都留有给学生探索船边的余地。例如,创编歌词,在学唱活动中根据歌曲创编相应的歌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造性地发展。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也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很好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创造行为,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已有的创造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给予低段学生自主的创造和表现的机会,由浅入深的引导低段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激励低段学生从自身的感受、体验出发,通过努力展示学生自己的创造力。
五、唱歌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教唱活动中,有时一次活动下来大多数学生记不清歌词,更不用说什么表情、感情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让学生记歌词,而没有帮助学生去理解歌曲的性质,没有教给学生怎样唱好它的方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在歌唱活动结束时,如果学生没有记住歌词,那么经常性的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会歌曲。其实同伴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时一首歌教下来只有几个学生会唱了,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已有大部分学生都会唱了;因为学生们在玩耍、游戏中会互相模仿、学习,就是“学生教学生”,它是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随时可教、随处可教,有时比老师教的更有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与学的相互协调,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小学唱歌教学中,我始终从调动小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它活动融为--体,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和色,获得音乐知识,激发审美情趣。总之,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若能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小学低段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低段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
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第三篇:让低段学生学会倾听
让低段学生学会倾听
——刘国环
低段孩子受年龄特点影响,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中对于其他学生的发言不会倾听,以致于重复回答问题,重复观点意见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于少数潜能生不会听,不能通过听别的同学的回答学会怎么去做,解决问题。在进行小组活动时,低段孩子同样存在不会倾听,听的不够全面的情况。
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小数国培班。在培训的过程中,这些疑问我得到了一定的感悟。
在课堂中我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这种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一、个别发言
因为以前在别的同学发言时,存在其他同学叽叽喳喳、在想提的问题、在做要求做的题目等情况。所以课堂中当请某个同学(暂且称同学A)发言时,我先要求A学生环视全班,看有没有同学没有准备好倾听。如果发现有同学讲话或还在做其他事情的情况,他所在的小组就减1分,减的分就相应地加给A同学所在的小组。(通过几次这样的强化训练大部分学生在我稍做提醒后能马上做好准备倾听)
在A同学回答问题前,我明确提出以下两个要求:
1、认真、耐心听A同学回答完。
2、如果你和A意见一样,等会就不用再举手,如果有其他意见或者对A同学有补充可以再举手回答。
A同学回答后,我会问其他同学:“你听明白了吗?”。可以请B同学重复或用自己的话理解A同学的话。
对于牵涉到概念问题,重难点的问题的回答,我会多请几位同学重复,在重复几次这样的活动中,对于重难点的击破比较有帮助。
通过课堂中这种形式的倾听训练学生对于如何倾听个别发言有了一定的感知,以前那种老师当发言学生的传声筒的情况明显改善。
二、小组讨论的建设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准备分步进行以下训练:
1、从“两两讨论”开始练习倾听
要求各小组同学两两结对,A同学说,B同学必须认真倾听。然后转换角色,B说A听。
2、“4人一组讨论”
当大部分同学能做到“两两讨论,互相倾听”之后,我再准备进行4人为一小组的讨论,同样采取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的形式。相同意见保留,不同意见摆出来大家讨论。
3、“6人一组讨论”
在“4人一组讨论”建设完成较好时,可以着手进行“6人一组讨论”,人员安排就按现在课堂所采取的小组形式进行。讨论问题着重于基本概念的明了与清晰,重难点的突破。
第四篇:让识字与快乐为友(小学低段语文论文)
让识字与快乐为友
----浅谈在低段识字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摘要】在语文的学习中,识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无疑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对学生而言,识字是单调而枯燥的学习内容,当识字量增加了以后,就更加突出了它的难度。那么,要如何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一项重要任务呢?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首先,通过知道学习方法,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然后遵循记忆的规律,反复再现,让学生牢固掌握。最后是搭建应用平台,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认识。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 识字 经验 方法
“人生聪明识字始”,在语文的学习中,识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无疑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汉字是一种复杂、繁难的书写符号体系,对学生而言是难认、难记、难写又难以掌握。现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阶段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而其中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这艰巨的识字任务正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那么,要如何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一项重要任务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着,思考着,在实践中积累好的方法和经验。
识字对学生而言是单调而枯燥的学习内容,当识字量增加了以后,就更加突出了它的难度。在一年级上册的教材里,一篇课文中要认的生字通常是10个左右,最多的一篇课文里有14个生字要求会认,还有3-4个生字要求会写。到了第二个学期,每一篇课文的识字量都在13、14个,其中6个是“四会”要求。这些课文通常要求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于是不少学生都感到困难,老师也觉得很累。
诚然,在低年级,增加识字量是有好处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当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那么在三年级正式开始阅读和写作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因为识字的问题而止步不前。所以,如何来解决好一、二年级的识字问题,让学生的识字量扎实的积累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会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项生硬的任务,机械地去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环境里学习生字,是非常重要的。而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和尝试的。
1、巧妙运用象形字的象形特点。
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源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虽然保留下来的象形字已经不多了,但是在低段的识字教学中,象形字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根据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他们对抽象字符的识记有一点困难。这时,根据象形字的构字特点,结合简笔画进行教学,能够很好的将抽象符号转变为具体图象,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了记忆效率。实验教材第一册的“口 耳 目”一课,就是象形字的集中教学。课文要求学习12个象形字,这些字有的是表示身体上的器官,有的是学生熟悉的动物,植物,还有“日”、“月”、“火”这样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事物。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借助图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有趣而多样的形式来学习这些生字。例如学习口、耳、目,可以让学生看看、摸摸同桌小朋友的眼睛,耳朵和嘴,想想,说说,真实的事物和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点。有的生字虽然不能在课堂上拿出实物来对照,但是可以参考书本上的图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感知来想一想,说一说。课后,我还使用简笔画,延伸学习其他的象形字。例如,学过“日”之后,在下面加上一横,就成了一个“旦”。两只握在一起的手“ ”,就是朋友的“友”,等等。这样的识字教学生动而有趣,学生是非常乐意接受的。
2、利用形声字的结构规律,归纳总结,扩散学习。
象形字在学习独体字的时候很有帮助,但是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就不大用得上了。好在,汉字的表意特性是始终存在的,尤其是占汉字比例最大的形声字。从实验教材的第二册开始,语文园地中就以“哥----歌”,“材----财(财产)”,“月-膀、腰、肚、背”“呀、芽、鸦、蚜”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有层次的向我们展示了形声字。这一系列的教学中,我把前后的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且向课外拓展延伸。在学习新课时,我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发现隐藏的形与声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向书本之外延伸,说说还看到过哪些同类型的字。然后,适时指导学生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例如,“木”的字多与树木、植物有关;“月”的字多与人体有关„„是同形旁的形声字。“晴、情、清、睛”四个字,声旁是“青”,读音相近,是同声旁的形声字。通过它们的形旁可知:“清”与水有关,形容物体纯净透明;“情”与心有关,指感情、情绪;“晴”的形旁是日,就是出太阳,无云或少云;“睛”就是眼睛,眼睛就是目。这样识字,往往可以举一反三,不但有助于教学,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极好的自学方法,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3、学科结合,识字课上做加减法。
在汉字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的,也不能由着漫无边际的想象无处着落。这时候,我又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熟字来做加减法。例如,实验教材第二册的语文园地八,以“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这样的形式来出示生字。“舌、甜、埋、棉、闪、闯„„”这些生字是不能单纯的归类到形声、象形、会意中去的,但是其中组合的部分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字。这时,我们可以做加法,“千+口=舌”。在语文的生字教学中,引入了数学的算式,学生觉得新奇又有趣,大家都争着来做加法。因为组成部分都是学过的,于是组合而成的新字,也就没有那么陌生了,学习的效果是很不错的。然后,“强-弓=虽”是减法,“完-宀+口=园”就是加减混合运算了。这样一来,语文、数学两种学科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方法使用范围很广,能够对应大部分汉字,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容易,简便又实用。
4、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创造发明。
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虽然表意的功能依然还在,但是有一部分的汉字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这个时候,如果还是硬要往象形、形声、会意的规律上套,就不行了。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我还鼓励学生自己来一些发明和创造,而我要做的就是恰当的引导,不要让学生生搬硬套,胡乱搭配。例如,在教学“黄”这个字,我就沿用了象形字的方法,把草字头画成树枝,“由”和下面的“八”画成树叶,把字和图结合起来。这样一画能有效地把形和义结合起来,并且化解了学生容易把中间的“由”字写成“田”的难点,即生动又好记。有了这样的先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也会冒出他们自己的奇思妙想。例如,耳到,口到,心到,就是一个“聪”啊!少用眼睛在商店里东张西望就可以帮爸爸妈妈“省”钱了啊!这些就是学生的独到见解了。虽然不一定是符合规律的,但是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突破字形上的难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遵循记忆规律,反复再现,牢固掌握。
新课程中,低年级的识字量很大,是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识字任务最重的阶段,而且,是要求学生在相对比较短的一个时间里掌握一定量的生字。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更是困难重重了。今天学的生字还没有完全的掌握,明天又有许多新面孔了,这样一天天的夹生饭吃下去,总是不消化的。所以,在新课教学的同时,如何落实已识生字的复习巩固是很重要的。
1、充分利用时间,开展好基础复习。
其实,识字也可以像认人一样。一次见面不认识,两次见面不熟悉,可以三次、四次,见得多了,自然也就认识了。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和这些生字多见见面了。课堂40分钟外,一些零碎的时间,要充分利用起来,例如晨读。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小干部组织每天的晨读,开展有序的复习巩固。我们可以重点巩固前一天新学的生字,多形式地大声朗读。然后,向前复习,把前几课的生字用卡片来抽读,不一定要每一个都读到,但是尽量在一周之内做到全面复习一次。每周一再安排一次预习,由领读的学生带领着,带拼音拼读未学的生字。每一天里的晨读,时间虽然不长,也比较分散,但是积累起来,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2、开展竞赛与游戏,在活动中再认。
利用晨读进行复习巩固,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一般只能以集体认读或开火车的形式来进行。于是,我又利用活动课的时间设计开展了一些有趣的游戏或竞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生字进行再认。例如看生字来表演,汉字中的动词都是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再现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来表演,同桌两个人相互配合,一方表演一方猜,或者比比谁表演得更像。这样即巩固了字形,又加深了对字意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以单元为单位,开展识字比赛。这样的比赛可以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展开之前,也可以是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在学习新单元前,把整个单元的生字集中起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谁认得多。这样可以对本单元的生字先建立一个初步印象,到具体学习的时候就不是陌生人了。如果,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时进行,那么可以比比谁扩词扩得多,谁会写的字多等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以竞赛的方式开展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积累。
3.让生活做我们的老师。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课堂中的学习是不能隔绝在生活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在实验教材中,一些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十分地贴近生活。例如一册中的自选商场,菜园里,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是“面包、火腿肠、茄子、辣椒„„”等。三册的语文园地中也有一些同类词语的集中学习,例如一课是菜肴的名称,“炖肉,烤鸭„„”等,一课是“炉灶、铝锅„„”等厨房用具的名称。这些生字,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事物,他们感觉很亲切,学习的兴趣很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归归类,看看今天要学习的生字都是哪一类的,然后向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同类的词语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小手都举得高高的,迫切希望发言。有了兴趣,学习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差,同时,学生又能积累不少同类的词语,收获甚丰。
三、搭造运用平台,学以致用,加深认识。
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方法和反复的再认、巩固,学生已经积累起了不少的生字、词语。接下来,我为学生搭建起应用的平台,让学生能有机会把学到的字、词用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1、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40分钟的作用。
课堂是教学的基础,是一个直接的运用平台。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应用就穿插在音、形、义的学习之中,密不可分。例如,实验教材二册的识字6,这一课里集中出现了一些数量词,我就顺势让学生用这些数量词来做迁移练习。“书本上是一只海鸥,那么小朋友还能想到一只什么呢?”学生能想到很多,一只燕子,一只小鸡„„等等。这个练习形式简单,但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数量词有更清楚的认识。三册的识字6里学的是一组组的反义词,在课堂上可以立刻让学生用这些反义词来进行说话练习。学生会说,冬天是冷的,春天是暖的。天鹅是美的,乌鸦是丑的„„等等。这样的说话练习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反义词理解得更加透彻。应用的同时,字音、字形、字义也得到了很好再认和复习,一举多得。
2、回到生活中去,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生活是资源的宝库,文字的应用是时时、刻刻、处处的,只是学生通常都不会留意到。那么,如何来抓住机会,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呢?首先,我想到了我们的节日。“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春节„„每逢这些大大小小的节日,我就让学生做一做贺卡,写一写祝贺语,写给妈妈,写给老师,写给长辈,把课文中学到的都用上去,还可以在班级里交流一下,相互学习。我们学校有一块实践基地,在那里种植了很多蔬菜、水果,我就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找,去问,去动手,给这些植物都竖一块牌子,写上它们的名字、特点、生长习性什么的,把学到的字词用进去。教室布置的时候,我给学生留出一个小版块,让学生把平时搜集起来的名人名言,古诗谚语都写出来,我给他们贴上,资源共享。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把自己课堂里学到的字词用到了实际生活里,没有什么学习的负担,在自然的状态下应用学习,加深了对字形、字义的认识,感觉轻松愉快。
识字教学是一项繁琐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我真诚的希望自己可以拉着学生的小手,踏踏实实的走好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识更多的字,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并且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牢固地掌握并且能够自如地运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五篇: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
少年本无忧,因作业而发愁;学生应无虑,因成绩不好而焦虑。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相反,感到学习压力非常大,天天有写不完的作业,时时有做不完的习题。但是,我发现当学生三五成群地跳绳、踢毽、跳皮筋、弹玻璃球、砸纸板、打游戏机时,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于是,这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怎么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呢?在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中,我改革了布置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像踢毽子那样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最少做多少,争取做多少,并且要得到小组的认可和监督。这样,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没有理由不完成。同时,在作业批改上,我采用了小组之间相互批改、组长批改、老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批改时,在错误的地方划出横线,让学生用另一种颜色的笔改正。谁批改,谁签名,谁负责,人人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当老师批改、审阅时,作业中留下的只有一些共性的、普遍性的小问题了,教师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讲解,学生听得认真,也容易接受,做作业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在单元测试时,当学生差1分、2分不到满分我给满分,不到优秀我给优秀,不到及格线我给及格。学生乐了,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错了,他应得58分,你怎么给了60分呢?”我说:“现在买汽车,买楼房,国家都实行分期付款,挣了钱再还账。大家想一想:住着楼房,开着汽车,哪真是干什么都高兴,干什么都格外有劲儿,工作会更加努力,钱也会越挣越多。我这是学习国家的办法,先让大家高兴、开心地学习,大家成绩好了,老师还怕你还不起我这3分2分吗?”学生乐得直鼓掌。
由于实行了作业布置、批改、测试等系列的改革,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整个班风班纪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给学生过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学生快乐,老师更快乐,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决不让分数成为禁锢学生快乐学习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