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巨大变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家大力对经济进行深入建设,我国沿海一带以珠海三角洲为主的区域经济实力日益加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从吃不饱到最后饿不死和现在的吃的好的飞跃式的进步,这些成果无不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实施。如今东南海沿海一带,长江中下游,以广东,深圳,福建,以及科技发展中心的上海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区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在近30年的进步终于蜕变成不可缺少的经济要地和独一无二的贸易圣地。
关键词:改革开放 发展 建设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渔米之乡,地处中国东南部,东与台湾相接壤,西临江西以世界闻名景点武夷山作为分界点。福建优越的地理优势给它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在加上近30年的改革创新与进步,无论在经济、文化、贸易、旅游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福建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978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经历了五个比较明显的周期:改革开放初起到1983年是第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84-1986年是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是第三个周期,1991-1996年是第四个周期,1997-2001年是第五个周期。2002年开始进入了第六个增长周期,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2%、11.5%、11.8%、11.6%和14.8%,2007年达15.2%。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福建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仍沿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通道行进,仍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坚持因地制宜,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调整方针指导下,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快产业的调整步伐,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78年的36.0:42.5:21.5调整为2007年的10.8:49.2:40.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6.7个和18.5个百分点。
(一)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结构逐步优化
农林牧渔业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77.7%下降为2007年的40.5%,下降37.2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4%提高到2007年的7.1%,上升0.7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20.1%,上升9.6个百分点;渔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5.5%提高到2007年的28.0%,上升22.5个百分点,标志着全省农林牧渔业生产已逐步改变单纯依赖农业的单一状况,逐步形成了体现山海田优势的生产结构。全省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食的生产格局,非粮作物和茶叶、水果比重提高,2007年与1978年比,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调减,而有福建优势的烟叶、油料、蔬菜、瓜类、甘蔗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面积与非粮作物面积比重由1978年81.9:18.1调整为2007年57.2:42.8。营林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改变了只重生猪生产的单一结构,家禽及草食动物饲养比重不断提高。渔业逐步向高优产品转化,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二)工业主体地位增强,内部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业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4018.4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4%,比1978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其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工业重型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总产值轻重工业比重由1978年的58.9:41.1转变为2007年的45.4:54.6,重工业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比轻工业高出9.2个百分点。表明福建轻重工业格局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轻高重低”转变为“重高轻低”,标志着福建工业经济增长已从轻工业拉动为主导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工业进程进入到重工业化的新发展阶段。
工业结构继续改善,工业部门已形成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行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前,福建基础工业长期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改革开放后,注重对能源、原材料增量的投入,能源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大缓解了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着力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5146.09亿元,比1978年增长(29.11亿元)175.8倍,占规模以上比重由1978年的37.0%上升至2007年的41.1%。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三改一加强”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竞争力提高,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了一批大型骨干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到2007年底,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1648家,其工业总产值和资产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5%和63.3%。1978年全省没有一家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2007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082家,其中10亿元以上136家。
(三)服务业总量跃升,新兴行业迅速兴起
近几年来,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来抓,各地纷纷出台鼓励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下,全省服务业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改善。2007年,全省服务业经济总量规模突破3500亿元,达到3697.60亿元,是1978年的259.5倍,年均增长13.6%。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等快速发展。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观念的转变使得对医疗保健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可以说现代物流、房地产业进入黄金增长期,金融、餐饮、旅游、文化娱乐、教育等行业也正实现新的跨越。在服务业传统行业平稳发展的同时,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比重不断上升,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5.2%上升至2007年的8.7%,上升了3.5个百分点;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
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福建在积极推行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在公有制经济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一)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影响力提高
全省各地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积极推动国有资产存量从传统竞争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入手,着眼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和控制力,加速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改组改制、兼并重组、拍卖破产等,减少了国有企业数量,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243家,比2000年减少541家,下降69.0%,但企业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2007年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和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分别为18.8%和3.54次,比2000年分别提高7.7个百分点和1.86次,并在调整产业结构、股权结构、资本负债结构、人员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首先,通过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逐步降低,更多的资产逐步转移、渗透到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性领域。其次,通过扶优扶强,国有大企业力量得到加强。2007年国有控股大型企业18家,拥有资产1089.3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94.6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9.90亿元,国有控股大型企业拥有资产、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部国有控股工业比重分别为41.3%、42.7%、43.8%。第三,企业股权从单一走向多元,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增强,企业活力倍增。不少企业通过减持国有股,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等提高国有股的控制力,增加国有经济活力。第四,资产负债率逐步下降。通过债转股、转增国家资本金、增资减债、债权转股权等形式降低资产负债率,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8.8%,比2000年下降6.1个百分点。第五,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结构趋于合理。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的传统用人方式,转变国有职工身份,精简富余人员,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是近年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同时,在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产业部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仍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强的控制力。
(二)非公有制经济生机勃勃,民营和“三资”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工作的加速推进,全省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私营个体和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和“三资”等非公经济日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1、民营经济规模迅速扩张。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88.4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3.9%,比1978年的46.7%提高17.2个百分点,而且这一比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997年、2000年、2003年我省民营经济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59.5%、60.0%、60.2%,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福建民营企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涉足的产业领域越来越广,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并注重品牌塑造和科技创新。已初步形成了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鞋业、工艺陶瓷、电子电机等产业集群约六十个,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也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以晋江﹑石狮为主的服装旅游鞋产业集群,以德化为主的陶瓷产业集群,以安溪为主的茶叶产业集群,以南安为主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福安为主的电机产业集群,以古田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集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民企品牌战略已从注重外延式转变为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少企业通过积累搞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而七匹狼、安踏等部分民企则已经进入品牌经营的更高级阶段,开始将加工制造阶段外包,企业主要掌握研发与营销。“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式经营已经越来越多地向股份制、合资合作和现代企业制度方向发展。
2、“三资”企业迅猛发展,贡献突出。福建在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大力鼓励、扶持发展“三资”工业,“三资”工业迅猛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越来越显著。2007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实现工业产值6848.07亿元,是1985年的867.9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7%,比1985年提高了49.3个百分点。特别是一些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更是迅猛发展。2007年,福建62家大型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686.9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
与此同时,省里还制定了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进一点加强对山海协作项目与资金的管理。确定了36家示范工程(项目)和59家重点骨干项目,已累计下达山海协作重点项目贷款贴息资金1.18亿元。山海协作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引导了外企、乡企、私企、金融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山海协作;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发挥自然资源整体优势,发展有特色、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名特优产品;推进了农业、林业、水电、旅游、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其产品的深度加工;加快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以特色资源加工、绿色产品开发、旅游生态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加大了山区科技成果和农村新技术推广力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老工作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2-01
2、丁志隆,《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档案文献:福建》,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9-01
3、福建省档案局,《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档案文献》,中国档案出版社,2008-12
第二篇: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巨大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巨大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2月14日
调查地点: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
调查对象:保和镇部分村民
1、调查内容
(1)改革开放前的生活
(2)改革开放的原因及过程
(3)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
2、调查方式
(1)查阅相关书籍
(2)登陆网站搜索
(3)对老年人工湖进行访问
3、调查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登陆网站搜索对老年人进行访问等方式,我了解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低矮的茅屋都变成了漂亮的楼房,以前破旧的棉袄都变成了温暖的大衣,以前的稀粥都变成了大米饭,以前的泥泞小路都变成了一条条柏油马路。不仅如此,国家振兴民族教育,使学有所教;提倡公益医疗,使病有所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养;建立安居乐园,使住有所居;提供就业机会,使劳有所得。
4、经验体会
亲身实践了一次社会调查,我不仅仅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更重要的是我对国家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事情我发现一切越来越美好了。
通过实践我知道了调查要分研究工作目标、研究内容、调查结果和反思等几个步骤,从中我也学会了一些技巧,在调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调查过程要礼貌待人
5、理性思考
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举止文明,更重要的是认真记录。
第三篇: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家乡巨大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2月14日 调查地点: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 调查对象:保和镇部分村民
1、调查内容
(1)改革开放前的生活(2)改革开放的原因及过程(3)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
2、调查方式
(1)查阅相关书籍(2)登陆网站搜索
(3)对老年人工湖进行访问
3、调查结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登陆网站搜索对老年人进行访问等方式,我了解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低矮的茅屋都变成了漂亮的楼房,以前破旧的棉袄都变成了温暖的大衣,以前的稀粥都变成了大米饭,以前的泥泞小路都变成了一条条柏油马路。不仅如此,国家振兴民族教育,使学有所教;提倡公益医疗,使病有所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老有所养;建立安居乐园,使住有所居;提供就业机会,使劳有所得。
4、经验体会
亲身实践了一次社会调查,我不仅仅学会了写调查报告,更重要的是我对国家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事情我发现一切越来越美好了。
通过实践我知道了调查要分研究工作目标、研究内容、调查结果和反思等几个步骤,从中我也学会了一些技巧,在调查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调查过程要礼貌待人
5、理性思考
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也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正确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举止文明,更重要的是认真记录。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院 - 系: 工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12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个是我的期中考试不盗版哦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改革前的那些事虽不是经历也是时常听闻的事。
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
(1)衣: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2)食:粮票、油票,在当时的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3)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过着一种无奈的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好了,慢慢的出现了很多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享受着不一样的待遇,不用有任何的担心,一家人的日子依然美满。
(4)行:过去,我们从乡里到县城不足5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三四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客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长期制我市农村发展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多笔资金,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颖、舒适、快捷的客车不仅收费便宜啦很多,还时时都有,不需要等待,有的还开到了部分村里,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也因此带来了更大的收益,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销售到更多的地方,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和医疗体制的变化
(1)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民们有的自己做起了生意当上了小老板,不但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给年轻人带来了就业的机会等。
(2)农村合作医疗:看病贵,看病难,作为生长在农村的自己,从小便知道了农村人看病的真正难处。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往往因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时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最后病情恶化转成比较严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医院动辄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令农村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农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数农民都表示出无奈的表情。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在全国推出了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使全国农民朋友兴奋异常,农民看病终于可以有医疗保障制度了。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对于这些变化我们会感到惊诧,更多的却是感谢和激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决策,让中国驶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通道,也让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杨昭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似乎一眨眼的功夫,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走过了整整30多年。在这三十余年里,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岳阳也不例外。
三十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微,经济落后,科技发展缓慢,人民生活不能满足,吃不饱,穿不暖,人民过着空前水深火热的生活,人多物资少,只是希望能不挨饿,不受冻就万事大吉了。但今天的中国,是他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这一切的一切,这么伟大的转变,都来源于改革开放。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平房,现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以前田间的农活都要靠自己辛苦的体力付出来完成,现在现代化的农用机器彻底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更令人惊喜的是,镇与村、村与村之间开始通了公交,村民们的出行变得异常方便起来。现在国家又减免了农业费,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也被彻底取消了。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心里乐开了花。如今,搞起了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家乡,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变化着。家乡的教育变化也很大,小学的教室破破烂烂,桌椅经常是坏的,一些体育设备微乎其微,还有很多人因为交不起学费就辍学回家。现在的话教室明亮,桌椅崭新,也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保证了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正规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农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村民们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改革开放30年,也是农村改革30年。中国农村发生的变化令世人瞩目。对中国农民来说,发生这么大、这么深刻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像一场梦一样。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实施,加上政府和全中国人民对农村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中国的农村必将在改革开放之风的推动下,发展的又好又快,家乡也将变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