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20:2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

第一篇: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

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59-01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家有俩中学生。像所有家长一样,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并且自认为有帮扶孩子的优势。事实上事与愿违,老师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没有特别,有时候帮扶还适得其反。

怎样教育孩子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观点千万,方法万千。可是难以复制,很多时候只学到皮毛,甚至画虎成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认为孩子的个性发展要“量身定做”,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儿童少年身心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差异性、不均衡性,受遗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脑力与体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现出个性特征。别人成功的做法是建立在其孩子的心智之上,是发生在“此情此景”之时。

所以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在重视孩子发展的共性的基础上,更应充分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并且把握有利的教育时机,发挥孩子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弥补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为促进孩子的个性良好地发展,我们可以学习和模仿他人的经验,但要变成自己的方法。我认为要做好这几个方面:

1.客观认识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个性

“孩子是自己的好”――这类家长不能客观看待自己孩子的不足,孩子可能已经被娇惯;“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咋那样好”――这类家长已经无视自己孩子的长处,并且已经伤害了孩子。但我要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家长一定要充分客观认识自家的孩子,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异。对孩子的客观认识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化的尊重。

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必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压抑。才能自主地思考、探究,才会无所顾虑地表现,大胆果断地决策和实践,才可能创新和超越。没有个性一定没有创造性。只要孩子的个性得到有效保护,孩子的探索求知欲望就得以调动,孩子的潜能才得到充分的发挥,才可能发现新问题,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不能将孩子作简单的比较,更不能当众指责羞辱。只有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相反,如果没有尊重,孩子时时处处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一味地看教师和家长的脸色行事,个人的聪明才智与激情会被窒息,那么就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性,愈来愈笨拙和迟钝。个性是鲜活的生命,营造一个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氛围,乃是发展个性,开发创造力,提高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的个性多一份尊重,就会塑造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落实孩子的个性化教育

当我们把“不听话”、“犟”等作为评价某个孩子的习惯语言时,一定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一定是忽视其个性,没有因势利导。这样,孩子就走向叛逆了。

“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教师就必须心中有孩子,了解他们的经历,注意他们的生活环境,时刻关注他们不同的行为,才会清楚地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

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在了解孩子的一般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还要分析研究造成那种不良性格的原因,如家庭、社会、历史差异等各种原因。这是打开学生心扉的基础。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不同的目的。

孩子来自不同的社会层次,基础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所见所闻不同等等都会加剧个性差异。把他们混杂在一起施教,是很难把他们都教好的。如果我们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就会脱离孩子的实际,尽管有统一的进度,但教育目标却难以达到。还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使基础不同的孩子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因为我们培养孩子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孩子个性,形成创造精神。一方面要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应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既不可降低他们的能力,也不可超越他们的能力。

而家长一定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忍耐性,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将给孩子造成伤害。最要紧的是让孩子与家长说话,除开谈崇高的理想外,更多的是要谈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小事。通过这种方式,必然让因势利导的个性化教育落在实处。我遇到很多家长叫苦:与孩子成了“路人”,甚至成了“仇人”。但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时,孩子们往往会说“他们就会说那几句话:考试了吗,成绩咋样,努力学习,听话…..对我就没有别的关心”。由此看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尤为重要,通过对小事探讨来间接了解孩子更多的心理,让孩子有心灵的港湾。孩子就会亲近你,相信你的话。

3.多方位创设条件,优化成长环境

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孩子,教师和家长应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如组织课外兴趣活动、竞赛活动,多给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多鼓励孩子“创造”,使孩子的成长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鲜明个性和开拓精神。

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将自己有价值的一面展示出来,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或赞许。作为孩子,这一愿望尤为强烈:比赛期望获得胜利,考试期望获得高分。由于成功能给人带来满足和自信,并产生一种继续成功的需求,故而他们会不断努力,不断进取,并在努力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能力与价值,培养起健全的人格。我们教师和家长就应肯定孩子的优势,并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帮助他们,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设机会,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在喜悦之中发展、奋进。

总之,个性教育不仅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更是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个性教育促使孩子潜能的发挥,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成长并非一朝一日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孩子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第二篇:家校结合促进后进生转化

家校结合促进后进生转化

和平街小学

单丽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根本的一致性。学校与家庭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决定着教育的成败。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圆满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学校是教育的阵地,家庭是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思想观念形成的源地,家长的素质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暂时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后进生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本班的班风、学风,并且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务之急。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给后进生以慈母般的爱

后进生一搬具有如下特点:贪玩、好动、厌学、成绩差、纪律松散、屡数不改。他们在班里常受批评,甚至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挫伤,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更渴望得到一点点爱,如果班主任对他们置之不理,差生将更差,甚至还给我们工作添加不可收场的乱子或麻烦。因此,要当好班主任就必须重视他、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慈母秀般 的爱,要不不厌其烦地耐心教育,使他们逐渐会得到心灵的满足,才会痛改前非,萌发向上动力。

二、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已的长处,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要努力寻找和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比如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做好一次值日生,在劳动、纪律、卫生、进取心、荣誉感等方面的微小进步,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赞许的目光、热情的表扬和鼓励。不断的提高后进生在同学中的威信,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促使其不断的向前发展,成为积极向上的学生。,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当他们有不足之处时,也应耐心帮助,还要通过师生心灵沟通,激起感情的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使他们乐意亲近老师,把心里话告诉老师。让信任起到教育纽带的作用。这样,他们一定会取得进步的。

我们班的刘涛同学,是学校、班上出名的“逃学大王”、“打架大王”、自从我接手该班后,我主动找他谈心,并耐心地进行教育,我了解到他对学习并不感兴趣,但对劳动非常积极,我就安排他当我们班的劳动委员、还要鼓励、帮助他做好劳动方面的工作,他体会到老师并没有讨厌他,而且还不相信他,于是每一次劳动他都起带头作用把本班的劳动任务胜利地完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使他激动不已自。自从那以后,他认识到自已并不比别人差,不论做什么事,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做得好,于是他变得遵守纪律,努力学习,成绩取得很大的进步。

三、校家联系,共同教育

对后进生的教育,单靠老师单方面是不够的。因为后进生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意识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教育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学校和家庭缺一不可,因此要建立健全反馈网络,与家长互相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长期以来,我特别注重与学生家长联系。

我在执教当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王强,父母在外长期工作,由爷爷看管,爷爷体弱多病,难以管教,他经常与高年级的一些问题学生在一起,并听他们使唤,还经常和别人打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通过电话找到他的父母,与他们共同商量教育方法,还要主动地找他谈话,以故事感化他,让他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如果再继续交那一伙人的话,你也向墨一样的黑,最好你立刻离开这样的群体,最后还要他与父母许下诺言。以后如果发现问题校家互通情报,共同教育。一个学期过去了,他慢慢地变了,变得遵守纪律,现在他已完全地脱离不正当的群体了。

对于后边进生的转变还要开展形式多样家校联系,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家长会普及知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会中开设专题讲座,传播教学信息;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转变后进生是每一个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职责,要花很大的精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讲究科学方法,以“爱心”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作为基础,不断地努力,还需要不断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利用家校结合,会换来后进生的转变。

第三篇:家校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教学管理中体罚、心罚学生现象还没有杜绝,传统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依法执教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教师的短期功利思想不可忽视。教师要依法执教、熟悉教育政策,尊重自己,尊重学生,尊重家长。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的班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这些年来师生关系的主旋律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但有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几年来,中小学一些现象发人深思:

1、因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一怒之下推搡学生,2、因学生不会或调皮,在教室外罚站、罚作业;

3、因学生不会或调皮,教室里面壁而站;

4、学生有错回答不出问题,大声训斥、指责、面沉似水、双目圆睁、剑拔弩张;

5、对差生的语言不恭:“我们班这俩笨蛋,拉了我很多分”、“他呀,活神仙也教不会”、“脑子进水了,什么也不会”„„等等说法不绝于耳;

二、剖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评价观错位,不到位。传统教学观念在一部分教师头脑中还根深蒂固。片面理解“严师出高徒”,信奉“不打不成材”、“棒下出孝子”,“师道尊严”思想还在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教师。新的师生观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把学生当成平起平坐的“人”来看待。总认为,我是教师,你是学生,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如果教学中“动口”不起作用就只能“动手”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不成熟,他们处在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由于他们的遗传素质不同,家庭、社会、环境教育不同,学习的方式、接受知识的快慢,学习的结果也不同。

其二、心理失衡,迁怒学生。部分青年教师由于个人近期或家里生活、情感、情绪变化,加之学生犯错误的诱因,极易将情绪迁怒于学生,因而产生“师源性”伤害。

其三、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教。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

1.让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合法中进行:

《教育法》第九条指出:“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给我们的启示要优生差生同样对待。

《教育法》第36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我们在一年级新生招生时就不能有远近亲疏之分。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保证巩固率100%,“一个都不能少”是我们教师的第一职责。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义务款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现象。”这说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教师法所不允许的。“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这说明大张旗鼓的反对制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是法律所赋予教育管理者的职责。2.要掌握一些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面性作用。”“2010年在全国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标。”

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农村教育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农村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确保普及率、巩固率100%,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意味着我们不但教学生知识,还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提高家长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素质,在教育上为“三农”服务。教育部长周济说:“投入再不足也不能乱收费。在这一点上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3.设立警戒区,警醒教师不越雷池一步:

(1)把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关,毫不含糊的执行学籍管理办法。

(2)从学前班抓起,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强化班规、校规,形成学校教育力度,向张淑英、王丽老师那样,重视学习习惯培养。邪气一定要压下去,正气一定要树起来。大张旗鼓地评选学校

“十佳少年”,表彰奖励,让他们给学生作报告,让身边的榜样发挥作用。(3)对情节严重的教师采取通报批评、考评扣分、评摸、授奖限制、调离原学校等方式,绝不漠然处之;对情节一般,习惯性动作的采取戒勉谈话,量化扣分、调换班级,限制量化奖励等措施,促其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教师以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严格规范转入学手续。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在学生身上打创收主意的做法已经没了市场。只要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正确的转学手续,学校就要无条件接收,纳入学籍管理,就要允许学生参加班校活动,参加考试,任何人也不能剥夺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中心校依据新的学籍管理办法调整政策,从寒假开始,一律停止对弱智儿童的认定,所有学生全纳入量化考核范畴。这是出于对儿童权利的最大尊重。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对特别弱智的儿童,对聋哑儿童,劝家长上滦平特教。如果条件限制,不能上特教,也应无条件接受。

4、从深层次理解融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对管理好学校的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其实人是特殊的高级的动物。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品质上叫人格,人格还表现在有独立的权利、义务,人人平等、不分种族、性别、大人、孩子。《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说明这一点。尊重自己的人品,行得正、立得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真理面前,刚毅不拔;错误面前,敢于正视,敢于承认,清澈透明如水。要强化职业感。教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工作,和工人生产、农民做工、军人保国一样,是一种社会分工,生计生存需要。是在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下工作的。不能超越“临界线”,即下限指教育法规,上线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家长拿一位知识渊博的教师形象比较我们,学生崇拜我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享受应该享受的权利,尽应该尽的义务。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是他们的权利。如果孩子不犯错误,什么都会,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就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就要爱孩子;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就要包括包容孩子犯错误,甚至犯我们忍无可忍的错误。

其次,教师要把家长当成“人”来看待,包容家长,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家长的素质,为“三农”服务。孩子之间闹矛盾,或师生之间有摩擦很正常,有的家长通情达理,有的家长不依不饶。教师不恼不愠,“冷处理”。在这方面杨久平老师几次给刁钻家长解决纷争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大家不妨认真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家长喜欢宋桂平,喜欢张秀芝、刁淑燕、杨淑芬、封淑华„„唯一的答案,他们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时瞻前顾后不是错,是对自己潜滋暗长的不良情绪的收敛、控制,是自省,是成熟的表现。古人说:“年少气盛,戒之在斗;年老体衰,戒之在得”。我们都要带头研究学生,带头家访,带头研究有问题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智慧的教学。要用辩证统一的方法教学。传统教学讲究传授知识,今天讲究重过程、方法、体验;但如果忽视知识的传授,那么过程、方法、体验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今天提倡“以学论教”、“依学路设计教路”,但不能“唯儿童论”;“放”的是孩子的思维,“放”的是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严格要求,严肃纪律,严谨班风,严格作业永远没有错。但还应该注意,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中有爱。善待万物,善待自然,就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社会就和谐。学校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在构建“和谐班级”、“和谐课堂”。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教师幸福快乐的人生,学生幸福欢乐的童年,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第四篇:家校互动促进孩子成长.doc

家校互动促进孩子成长

家庭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生活和活动场所,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可以说在人类的教育现象中,家庭教育是先于学校教育而存在的,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和作风是未成年人学习的典范,家庭教育的优劣,往往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虽然是孩子上学,但是我们一定要发挥家长学校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比如说抓特点,家校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如今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核心,在家中过的都是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正因如此,许多孩子都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我曾对当时的一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做过问卷调查,一年级学生中80%早晨起床由父母给穿衣服,其中40%的学生竟分不出裤子的倒正。而五年级学生中能够做一顿可口饭菜的竟一个没有,能做简单的炒鸡蛋的也只占50%。这样的调查结果不能不令我们吃惊,难道我们现在的孩子都低能吗?当我们问及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子为什么连炒鸡蛋都不会时,她的回答更让我们吃惊“我根本就没炒过鸡蛋。”是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战国时期触龙曾对赵太后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我们爱之不当,爱之无道,那么将来给孩子带来的又会是什么呢?

所以,做好家庭教育,个人觉得有以下做法。

1、召开主题班队会。班级可以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家庭教育中来。记得当时我的一年二班召开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的主题队会。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印发了“是否自己穿衣?”、“是否自己整理书包?”、“是否自己洗袜子?”等二十余项考核项目的设想表,每天由家长认真填写,两周后再把调查表收集起来,做为评选班级“自理小能手”、“爸妈的好孩子”等的依据。短短的两周过去了,当老师收调查表时,许多孩子的家长激动地抓住老师的双手向老师汇报孩子的惊人变化。仅仅两周的时间,所有的孩子都学会了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洗袜子。有个叫刘畅的同学,从来都是由家长穿衣喂饭,而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她不但学会了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还主动帮妈妈洗了两次袜子,当她的妈妈拿出了刘畅洗得还不算太干净的袜子时,眼含泪花激动地说:“老师谢谢,谢谢您,我真没想到,刘畅还能给我洗袜子!”

2、开展各种技能赛。低年级的孩子天性有比赛的心理,为了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自理、自学习惯,提高他们的活动热情,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露一手”技能赛。比赛的当天,请各班的家长代表和老师们做裁判,一声令下,只见缝沙包、钉扣子的同学飞针走线,写毛笔字的同学悬腕挥毫,拼盘的同学更是各显神通„„当老师和家长们看着孩子们的一件件杰作时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问一个名叫“丰收乐”的拼盘的作者是怎样学的时,他告诉我们说,为了参加这次比赛,他的爸爸妈妈特意带他到一位厨师叔叔那里学的。看着那颜色、图案、营养都搭配得特别好的“丰收乐”时,家长们不觉由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只要我们给他们学习的机会,没有他们学不会的东西。

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多可以借鉴的家庭教育方法,具体的还有很多不同因人而异的做法,只要我们做好家校联系,与家长做好交流合作,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未尝不可,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篇:家校合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家校合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当今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保留自己独特的个性,从而促进学习、有益成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我认为应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来共同合作,共同促进,才能使学生个性发展获得最佳效果。

一、家庭方面

家庭父母积极介人学校教育时,学生会学得更多、更好,这一点应无异议,家长可以在改进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具体应该做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家长行动的指南。我们的家长们要结合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确认自己应尽的责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的方向目标,从而转化为教育子女的实际行动。

(二)了解掌握孩子情况要了解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开展教育。要了解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各种表现,肯定优点,克服缺点,找出成绩,提出差距,一分为二地看待子女,全面深人地关心指导。在了解掌握孩子的基础上,更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子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动向和行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收到实效。

(三)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集体行动等,作为家长都应该了解。适时师访校访,了解情况,找出家庭教育的切人点,在配合学校开展教育过程中,拾遗补缺,强化重点,把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认真思考研究学校教育中的矛盾,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及时纠正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偏差,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整合,少走弯路,集中力量,教育好子女。

(四)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观念正确、情况了解后,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引路人,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很需要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需要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校方面

(一)学校的整个环境氛围、工作重心必须要凸显“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不仅要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践的倾向,而且在后勤保障、经济方面多予以支持。

(二)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营造宽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开辟张扬个性的空间环境。小班教室内的课桌椅为单人单桌,课桌的摆放也是依据教学的需求随时可以进行组合变化的。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班教室中都保留了学生自由挥洒的空白角落以及黑板报,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创造思考的空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张扬个性的舞台。

(三)转变教师职业角色,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角色,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及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培养个性思维。

(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可谓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个性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在上课时,老师提出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按一定过程去学习,然后感知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动口、动手的习惯。强化互动互助,在教学中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个性得以彰显。

(四)创设宽松课堂氛围,发展学生个性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乐园。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心情愉快、学得主动积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变为“乐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展示自己个性,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个性。

(五)加强学习指导,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心理的学习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下载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校结合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几点感悟[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凝聚家校合力 促进学生发展

    凝聚家校合力 促进学生发展 一、指导思想 引导家长进一步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切实加强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联系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

    办好家长学校 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办好家长学校 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学校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办好家长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家教知识,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不......

    家校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家校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10月25日,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下午放学后,我独自一......

    家校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家校沟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课外访万家”活动心得体会 九岭完小熊汉文 11月25日,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了积极响应省教育厅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号召,......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浅谈家校共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接受最早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

    促进家校沟通

    促进家校沟通 创造良好环境 东营市实验中学 关爱学生,尊重家长,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家......

    2015-2016家校结合工作计划

    2015-----2016六年级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坚......

    家校结合课题总结

    农村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厌学的心理调整总结 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农村中的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