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区域设计与布置
如何优化幼儿园区域设计与布置
《如何优化幼儿园区域设计与布置》摘要:间、幼儿认知、年龄段等条件设计。区域的主题一般可设置为以下几类:
1、自然主题区 以自然为主题的区域是以养殖、种植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幼儿活动区。其教育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生物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知识。在自然...一、区域设计要有明确的主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区域,即使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域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材料,孩子便没有活动的机会与条件,而他们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经验,发展认知能力,可以说活动区域是幼儿园的一个必备的“硬件”。尽管有的幼儿园设置了活动区域,但是由于区域的主题含糊,幼儿在活动中易产生混乱。因此区域的设计与划分必须在一个明确的主题下进行,区域设置应涵盖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满足幼儿各项活动的需要。各个主题的分配要依据实际空间、幼儿认知、年龄段等条件设计。区域的主题一般可设置为以下几类:
1、自然主题区
以自然为主题的区域是以养殖、种植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幼儿活动区。其教育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生物生长规律了解自然知识。在自然区内可以根据季节性性要求种植一些植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也可以养殖一些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小动物的习性。在教室内,还可以利用花盆种植反季节的植物,用鱼缸、笼子饲养鱼、鸟等小动物,使幼儿有机会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区域内可放置隔断架,将动植物按类摆放整齐。教师可绘制观察表,贴在墙上,让幼儿进行记录。
2、手工主题区
手工区是为了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所设计以幼儿手工创造活动为主的教育区域。手工区内进行的构造活动,可以锻炼幼儿小肌肉的发育。在手工活动区内,要为幼儿准备一些用于构造活动的材料,如废旧纸板、小木块、针、线、布头,纽扣等等,手工区的材料要经常更换,并按材质不同分类摆放,以便于幼儿利用不同材料进行不同的构造活动。
3、语言主题区
语言区是幼儿进行语言锻炼的活动区域,语言主题区域设计一般应有启发幼儿说话的景物。如:利用玩具柜的背面挂一块布,画上美丽的景物,组织幼儿把旧图书里的人物、动物剪下来做成贴绒教具,进行桌面表演和讲故事等,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科学主题区
以科学知识为主题的区域设计中一般以幼儿园常识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为主,把一些能够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物品集中在科学区内,并定期更换区域内景物设计,以启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区域内放有水箱、木块、小木船、磁铁、蜡烛、塑料袋、小瓶子等不同材料,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不同的探索,以了解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以及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材料的摆访应是开放式的,能供幼儿自由选择和取放。
5、阅读主题区
设立图书阅读区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自己阅读儿童读物,幼儿能够读懂或看懂的读物是启发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从小培养幼儿认真阅读的习惯是使其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因此设立图书阅读区是非常重要的。在图书阅读区还应备有浆糊、纸条、剪刀等物品,供幼儿随时修补图书使用。
6、社会活动主题区
所谓的社会活动区是指根据幼儿渴望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按照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的某种场景,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模仿社会实践活动。如娃娃家、儿童医院、小商店等,在这些区域设计中不仅有一定的场景,还要准备一些仿真玩具,以便于幼儿利用这些场景和玩具进行不同角色的创造性游戏。我们在设计幼儿的主题活动区域时要着重体现出环境的教育性,让幼儿有充分的条件和更多时间在活动区域内学习。各区域间采用平面、立体、悬挂张贴式的整体结构形式为界限布局,体现学习环境美观、有序的效果,在吸引幼儿进行活动的同时也便于教师的管理。要注意的是,各个主题区域之间彼此是相互开放的,虽然,表面看来是各自相对独立,有矮柜和隔离栏或桌子相隔,但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拆除,各区域之间形成一个形散神聚的活的有机体。幼儿园区域设计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注意动静交替,突显各区域教育的主题。
二、区域设计要力求合理、美观
区域作为个别活动教育或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的场所,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操作、探索欲望。因此,区域设计要牢牢把握住合理、有效、美观的原则。有些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搞好班级活动室内的墙面装饰,把幼儿的桌椅和玩具摆放好就已经达到了区域布置地目的,甚至认为在墙面上画一些卡通形象、挂几幅或手工作品就可以了。这种做法忽视了幼儿园整体环境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由于幼儿缺乏鉴别力和思考能力,自主性和独立性都很差,所以,他们将被动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和布局时要考虑到室内陈设造型、空间环境、墙饰、色彩和户外绿化、路径、设施、景点等,园内各类区域都要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
在进行区域划分的时候要遵循合理性和有效性原则,选择的造型要富有童趣性,室内陈设要形象可爱、线条优美且富有亲切感。可以对形象进行拟人化处理,夸张与变形处理,稚拙与优美处理,动态诙谐处理。为形象添加相应的道具空间,层次要丰富,多摆放幼儿喜欢的玩具。幼儿园的教室里都有墙面和墙角,它是区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园地。可以根据墙角与墙面不同的特点,利用旧毛线、废电线、草辫子等废旧材料,进行了多种风格、形式的布置美化,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表现出了层次感、立体感,增加了室内美化景点,而且随着季节变化、知识更新的需要,便于增减更换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墙饰要鲜明、生动,富有趣味,故事性强,色彩明快,美观大方,设计中要同时考虑合理性和艺术性。如:某幼儿园教室后墙面有根大水管,这是个安全隐患,小朋友活动时稍不留神就会碰伤。我建议老师们先用海绵将水管层层包裹起来,然后做出长颈鹿的造型,长长的水管正好做了长颈鹿的脖子,上面还画上标尺和刻度。小朋友们看到后非常感兴趣,都被吸引过来,要和长颈鹿做朋友还给它起好听的名字,老师利用长颈鹿脖子上的标尺教会了小朋友认识刻度,学会用它量身高,大家都很喜欢这只长颈鹿,小朋友每天都要跑过去量量,看自己长高了没有。这样的设计合理利用了资源和废旧物重新创设了美好的环境。现在,这根水管但不会带来危险相反它生动有趣的造型使得整个区域充满生机。
三、区域设计要与幼儿实际发展相契合
在区域设计中,环境布置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与环境互动对话,环境能暗示引导、协调并控制幼儿的行为。因此区域内容的设计要与幼儿实际发展相契合,区域的规则与名称,要以幼儿能理解的形式呈现。如,在小班“阅读区”的墙面上贴上两个娃娃看书的图片,暗示幼儿在这个区域内要安静阅读,协调同伴,材料共享;“手工区”地面上贴着四只小脚丫的标志,表示这个区域要控制幼儿的人数,这些形象的图形使小班幼儿在区分辨认不同区域的同时规范了他们的行为。根据小幼儿发展水平,在区域投放的材料上要力求突出个性化,赋予幼儿极大的选择和自由度,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符合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自由地选择。
另外,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固定的区域要设计在教室采光较好的地方,如:科学主题区较为固定且相对独立,需要安静,同时可以使用立体或透明的界面进行隔断,这样能暗示幼儿集中注意力;社会生活区可相对集中在平面界限的活动区内,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地毯,便于幼儿进行区域的区分;手工制作区域相应设置在盥洗间附近,便于幼儿取水和洗手;走廊和楼梯拐角可设置成运动娱乐区,易于幼儿开展活动。区域内物品的摆放要满足幼儿视觉美的需求,陈设品本身的造型应具有童趣美,要与环境相互协调。可将色彩对比、调和、构成和比例等方法运用到摆放中去。不能把器物摆放在与它自身色彩相近的区域,致使幼儿不易识别,狭窄区域不能摆放大件玩具,这样不利与幼儿取放。区域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灵活地创设与调整。
区域活动空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应该对幼儿园的各个区域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创设。这种优化后的区域环境将更加适合幼儿身心成长的需要,使幼儿在自由,轻松、快乐、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让他们乐于与人沟通、交往、合作,学会尊重和宽容,养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优秀的区域设计将是幼儿快乐童年中最难忘的风景。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明显的,人类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环境密切相关。《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同时强调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利用观感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可见,布置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要创设与幼儿年龄特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动区域,是为了满足幼儿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从事快乐的活动,在操作表演中自主观察、阅览、和体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能力和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第二篇:谈幼儿园小班活动区域布置
对幼儿来讲,大多数接受教育的范围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环境的布置,或是游戏中获得的,根据《纲要》指出: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很大,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应有良好的环境,凡是可以让孩子接触的物质和人都是他们的环境,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很大,要给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要有游戏的环境,艺术的环境,审美的环境,图画的环境。新世纪对皮亚杰理论的再认识,更主张教育要适合不同逻辑发展,教育要着眼于儿童自身的活动,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是儿童学习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依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激发和形成儿童目前还未完善或不存在的心理机能,此理论是以师生互动为框架的主体结构,倡导一种尊重个体差异,关怀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而活动区教育正是此理论框架上,新兴发展起来的。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们通过不同的小组游戏,能充分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区角活动也是孩子们自由的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的内容,然后进入不同的区角进行游戏。这些活动老师除了一些必要的指导外没有过多的干预,所以孩子们能在活动中积极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玩起来也更加的快乐
一,规划整体布置
所谓幼儿活动区,也称游戏区域,学习区域,或兴趣中心,指在活动室中教师清晰地划分出不同材料和不同活动类型的区域,即幼儿所有活动的范围,包括室内活动,室外活动,专业教室活动等等一系列幼儿所活动的场所。本次研究着重对小班教室各区域的布置,物品的摆放,各区域间的相邻作研究。活动区的创设是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一般需提供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域、积木区、图书区、益智操作区、美工区、科学区等。随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对各区的指导侧重点应有所变化。例如,对小班幼儿提供自然科学区主要是为了给幼儿提供观察场地、机会,并不作为活动的重点;教师对小班游戏的指导更多侧重于娃娃家、积木区等,着重激发幼儿良好情绪,能积极投入活动。
在创设区域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结合本班的教育目标,幼儿人数,确而定。室内应该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思想,将幼儿优秀的作品粘贴在墙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主色调以亮丽的为主;图案选幼儿喜爱的动物造型或形状,富有儿童情趣;室内整体应统一协调,给人以统一的感觉,每个区域尽量分开,但又紧密联系;部分区域可根据单元目标或任务设计环境的布置,将教学与环境融合;区域的设计应富有想象力,给幼儿发挥想象的空间;可根据各个季节对环境进行改善,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节日到来时,将喜庆的氛围带入环境中,或是教育性的知识融入环境,这样幼儿更容易记住;在环境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认知,例如礼貌用语等,从小培养;最重要的一点,教室的布置应有幼儿参与的全过程,发挥幼儿在环境中的作用。
首先,在确定活动区域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幼儿的年龄特点
首先小班幼儿好玩,好动,这时教师更应该以幼儿为主,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环境的布置多让幼儿动手,这样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将教育融入环境的效果。小班幼儿情绪较为突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保持持久和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探索,培养幼儿的思维。
例如,第一周先开放1-2个活动区,使幼儿认识该区的玩具材料,尝试玩法,并学习收放整理,同时结合活动的开展,建立初步规则;第二周进一步熟悉巩固一周提供的活动,同时再增加一种新的活动提供新经验……,逐步地到幼儿对各个活动区主意材料玩法、游戏规则等都有所了解,这时,就可以全面展开区域活动了。
三,活动区
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文化区建构区益智区语言区
应注意: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教师可根据各年龄班的幼儿能力特点,研究玩具、材料的玩法、为各年龄班配置必要的适宜的玩具材料、小班幼儿年龄小,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对一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玩具材料特别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小班的活动区中,尽量要投放新的成品玩具材料,而到了中大班,幼儿已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它可以将一件物品作为多种用途,如一块方形泡沫可作石头、包子、香皂等等。动手能力也逐步提高,这时、在材料数量的投放上,应随年龄的增长,从种类少数量多,过渡到种类多、数量少。比如在小班益智操作区提供的材料应体积较大,同类材料数量较多、地毯的提供能够便于幼儿的活动操作。同时又使幼儿感到轻松舒适,有益激发良好情绪。
第三篇:室内区域布置与区域活动
《室内区域布置与区域活动》的心得体会
建南幼儿园
姬蓉
1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送培下乡的活动。两位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教学目的和教育手段上,袁丽芬老师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她首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反思: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室?我们的活动室是为了方便于上课还是更方便于游戏?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的观点当然是倾向于更方便上课,尤其是大班正处于幼小衔接时期,如果不掌握更多的书写和计算能力,上了一年级如何能适应快节奏的小学生活呢?
可是董老师却明确地告诉我们,幼儿园每天的集中授课不得超过30分钟。而倡导区域活动才能让孩子开阔思路,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情商的发展。
董老师告诉我们,区域活动的本质是:自主、自选、自由。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经验、获得发展。她还列举了开展区域活动的几个前提:
如:老师要转变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幼儿园要建立合理的师生比;课程不能超载;保障活动的空间与时间等等。就我个人的感觉一个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发展,在短时间内家长是很难觉察的,因此许多家长都把孩子这个周、这个月以及这个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作为衡量老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准,可全区域的教学却是要孩子在整个幼儿时期身心健康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在这一点上,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努力让事实去征服家长,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接纳。
其次,袁老师又给我们提出了如何规划室内区域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并没有要求一个班级固定要设几个区域,而是要求小班要强化情感区域,如娃娃家,能给孩子一个安定温暖的心里暗示,而且,同一个活动室内,可以设不同的娃娃家,给孩子家的温馨感觉。她建议大班要加强幼小衔接,发展益智区,如拼图、棋类等,也要有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等,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再次,袁老师号召广大的幼儿教师要有资源意识和材料价值分析的意识。在着手布置活动区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材料投放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同时她还引用应彩云老师的话说“布置环境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应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幼儿的学习任务”,强调要请幼儿参与区域布置;她还指出,教育功能大于美化功能,我们要善于留白。这也就是说:要给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
虽然,孩子的工作就是“玩”,但袁老师并不是要老师把孩子扔下随意行动。她要求老师和孩子共同建立区域规则,如:活动时间,以什么乐曲开始,什么乐曲结束;玩具材料的使用方式,多少人为一组;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人际规范;活动结束要物归原处等等。
学习过程中,袁老师还以美工区的布置为例,着重为我们做了示范讲解,她从美工区的学习目标、空间设计、工具与材料等方面给我们做了充分讲解,通过她的讲解,我知道了,绘画可以在鞋上画、可以在衣服上画、也可以在地上画、在墙上画,还可以做大壁画、喷画„„用她引用的一句话说:一切皆能美术。通过她的讲解,我还知道,孩子通过剪、贴、揉、拍等技巧,能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能够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自信的能力,从而使他们了解“创作”也是一种表达意念。对此,我的理解是:每一个人的情感都是通过“创作”来表达的。
最后,袁老师还要求大家要欣赏、尊重、支持、鼓励孩子,以期更好地促使孩子潜能的发挥。
听了袁老师的讲座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以前我总是害怕孩子扎到手而不敢让他们玩牙签、拿剪刀;怕他们弄脏衣服而不敢让他们玩水、玩泥、画水墨画;怕他们撕破了材料而不肯让他们随意拼装„„现在开来,这一切都是多么愚蠢而可笑,也许正是我的怕这怕那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阻碍了天才创意的萌芽。
今后,我要以袁老师的倡导为教学宗旨,努力为孩子营造游戏的氛围,把教学主题融入到区域活动当中,让孩子在展示自己与欣赏他人作品的经验中培养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
相信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精细到位,相信我们的孩子情商和智商会在区域活动和游戏中稳步而快速地得到提升!
第四篇:作业设计与布置
浅谈作业设计与布置
作业设计包括作业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评价三个方面。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 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今天该设计什么作业, 又该怎么向学生说明作业的要求呢?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好好反思了一下自己在作业设计方面的行为。现将自己在这方面的收获总结一下。
(一)作业内容的丰富化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学完课文后,为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与作品。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中的有关故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另外还可以对精彩的文学名著进行续写和扩写,这使得学生必须更好地阅读原文,主动调用自己以往在电视、电影里见到的技法来编创,十分生动。
2、语文学习向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相渗透。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如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活动月活动,通过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雷锋的精神。如本学期举行的读一本好书;三八妇女节给母亲写一封信;为长辈、老师、同学做一件好事;为社区的环境卫生尽一份力等活动中,学生既从书本上汲取了知识的乳汁,也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体验了雷锋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加以引导,就可以写出佳作来。
3、语文学习同学生生活相融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如在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让学生去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了解清明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另外,适当增加一些给主题但又不限形式、内容的综合性作业。例如“三八妇女节”期
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
(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要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改变作业态度,我想首先应从作业的形式着手。设计的作业形式应灵活多样,要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多元的作业,与听、说、读、写、演等训练巡视全面结合起来,各项并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下面我把自己经常运用的几种作业形式分成几类:
1、读写积累类
这类作业有名篇名句的摘记,读书心得,时事新闻,课文的续写、仿写等,它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语言精华,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2、演说交际类
这类作业有演课本剧,看图说话,课文内容的补说、续说,优秀诗歌、散文等佳作的欣赏吟诵等。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续写《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在学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后,让学生排演成课本剧。如学了《两小儿辩日》后,让学生试着把这篇文章改成课本剧排演,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进行二次创造。
3、操作类作业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1)绘画。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习了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列举的民居,及课外资料学习补充,画一幅想象中的民居图,体会民居特色。
(2)动手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如学了《藏戏》,让学生动手制作面具等。
(3)剪集编创。在学完课文后,为了延伸课堂训练目标,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可让学生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编辑专题手抄报,给全班同学阅读或欣赏,扩大视野。
4、鉴赏类作业
鉴赏类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如学了《藏戏》之后,让学生亲自欣赏藏戏;学了《一夜的工作》后,推荐学生课外读《大地的儿子》;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不少是介绍我国科技发展的,在学完这样的课文后,布置学生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进行欣赏,然后开展相应的活动。学习了《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航天知识”的展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作业过程的分层化
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设计和布置作业也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1、作业量的分层。
由于已有经验、智力、学习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形成了差异。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我们尝试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作业量;对作业不够认真或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的学生,适当增加作业量。比如巩固生字词的抄写,对平时记忆生字词较快的学生要求抄写一到两遍,对于平时听写错误较多的学生则适当增加遍数。这样,既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适当的发展,又对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作业难度分层设计。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思想发展目标,努力完成创造目标。
如学了《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1)摘抄春节不同的时间人在干什么的句子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或小伙伴介绍北京的春节
(3)学习课文的写法,仿写一段话或几段话介绍我国的某个传统节日 这三道题一个比一个难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完成。
(四)作业评价的多元化
无在评价策略上,要灵活地运用“多项评价,鼓励上进,一题多改,延时、协商”等做法。
1、变分数评价为短语评价。教师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情感语言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尽量从儿童本身角度去看问题,注意儿童本身的智能特征,评价做到个性化。
2、变教师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革传统作业评价中教师为中心的作法,提倡师生共同参与作业评价的过程。把教师评价、他评、自评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3、评价以鼓励为主。改革传统作业重点评价失误的作法,提倡成功评价,即重点评价学生作业的优点以保护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善于夸张,要把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夸大,让他们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二要勤于动笔,要及时写上鼓励的话,及时写出对学生作业的具体评价。
4、评价还应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对那些肯动脑筋、刻苦钻研的同学,应多鼓励来保护他们那颗充满创新欲望的心。如对特别精彩的造句,可以在句子旁打了一个“☆”以资鼓励。
以上从几方面谈了自己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的心得。
第五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茌平县实验幼儿园
董玉芳 区域活动的幼儿阶段很重要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助、自选的活动。因此,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的
区域活动从活动性质上分三个类型:学习型区域活动、游戏性区域、综合性区域
特点:自由、自主、游戏、教育、实践、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