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20: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篇: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办法》(组通字„2017‟9号)等文件精神,在《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旨在通过规范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高层次人才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严守学术道德规范,鼓励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绩,充分发挥高层次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高端引领作用,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三条 学校高层次人才考核坚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按照德才兼

—1—

备、注重实际业绩和贡献、尊重差异、分类分级实施的原则评估人才,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个人与团队评估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根据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地进行考核评估。

第四条 高层次人才考核的形式包括年度考核、阶段性考核、聘期考核。

第五条 学校高层次人才考核的对象包括:校本部和附属医院通过“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学校“百人计划”等计划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项目)的高层次人才。

第六条 本办法在国家和地方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如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项目)有专门的考核要求,则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七条 学校及各单位应以各类“高层次人才聘任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和人才项目规定的考核内容为基础,对高层次人才的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在岗情况、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含个人科研业绩、团队建设、学科及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2— 1.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中山大学教师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协作。

中山大学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在岗情况。根据国家、地方及学校各类人才计划(项目)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工作记录、出入境记录等合适方式,检查核实高层次人才的在岗工作情况。

3.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纪律、指导学生情况等方面,着重考核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山大学教师应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突出的教学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完成聘任合同规定的教

—3—

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效果良好。

4.科研工作。包括个人科研业绩、团队建设、学科及科研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1)个人科研业绩:发表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励、转化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等方面,着重考核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影响力;

(2)团队建设:包括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引育等情况。重点考核高层次人才领导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引进国内外本学科优秀人才、培育本学科具有潜力的青年人才的情况;

(3)学科及科研平台建设:包括所建学科入选重点学科,所建实验室入选重点实验室等相关情况;

(4)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举办国际交流会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建立国际合作关系,申请国际合作项目等情况。

5.社会服务。包括参加学术团体,担任社会兼职,承担学校、院系及相关部门安排的公共事务及社会服务工作,以及进行科技推广、文化传播、专家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各单位可依据学校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各院系需将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进行公示并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审核、备案。

第八条 根据考核内容,结合各类高层次人才的特点,不同形式的考核侧重点包括:

1.年度考核:重点评估高层次人才平台及团队组建的情况。—4— 重点考核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实际到岗工作时间;

2.阶段性考核:重点评估高层次人才当前学术发展状态、初步成就、发展前景以及工作开展的进度等;

3.聘期考核:全面考核高层次人才在岗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各方面的完成情况。

三、考核的组织和程序

第九条 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负责审议高层次人才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

第十条 各单位设立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成员一般由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系所科室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人数须为单数,不少于5人,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2人。各单位考核小组名单需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备案。校本部各院系可由本单位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负责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

第十一条 高层次人才年度考核的程序和时间按照《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年度考核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高层次人才阶段性考核和聘期考核的程序。1.各单位在本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期满前,至少提前3个月通知教师填写《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各单位接收考核材料并予以审核,同时对参加考核的高层次人才的业绩情况等材料进行公示;

—5—

3.各单位师德考核小组对高层次人才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 4.各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评议,提出考核意见并报学校审议;

5.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会议审议,考核对象应在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会议上陈述工作情况并答辩;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形成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的意见,报学校审批;

6.学校将考核结果通知各单位,各单位将书面考核结果通知到教师本人。

各单位师德考核小组和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教师考核工作小组)、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的评议规则、程序等按照《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高层次人才阶段性考核和聘期考核的时间。高层次人才应按照聘任合同约定进行阶段性考核和聘期考核。首个聘期为5年的,在合同满33个月进行阶段性考核,在聘期期满前3个月进行首聘期考核;首个聘期为3年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引进人才,原则上按照聘任合同约定,在聘期期满前3个月进行聘期考核。

四、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第十四条 年度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高层次人才的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与不合格,年度考核结果及其运用按照《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年度考核的相关规定执行。

—6— 第十五条 阶段性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一)阶段性考核结果

高层次人才的阶段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岗位等级聘用、薪酬调整、公派出国以及评优奖励等依据。

1.完成考核期目标任务且业绩突出者,给予考核优秀; 2.完成考核期目标任务者,给予考核合格;

3.对于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业绩者,如有少量未完成合同约定的考核期目标任务,经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认定,并予以重点审议,可提出考核合格的建议,经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审议,可给予考核合格。

4.对于距完成考核期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且经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教师考核工作小组)和学校考核工作专家组评议给予不合格者,或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或经学校教学、科研部门认定,在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者,给予考核不合格。

(二)阶段性考核结果的运用

1.考核结果合格及以上者,继续执行聘任合同; 2.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学校将解除聘任合同。

如未按合同约定如期到岗工作,或者到岗时间未达到要求,经督促提醒仍不履约的,予以劝退,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聘期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7—

(一)聘期考核结果

高层次人才的聘期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合同续签、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岗位等级聘用、薪酬调整、公派出国以及评优奖励等依据。

1.完成聘期目标任务者,给予考核合格;

2.对于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业绩者,如有少量未完成聘期合同约定的目标任务,经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认定,并予以重点审议,可提出考核合格的建议,经学校考核工作专家组审议,可给予考核合格。

3.聘期内出现以下情形者,给予考核不合格:(1)师德考核不合格;

(2)经学校教学、科研部门认定,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3)距完成聘期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经所在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和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评议,给予考核不合格;

(4)教学工作量不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访学、进修、培训、组织派遣、产假等原因除外)。

(二)聘期考核结果的运用

1.聘期考核结果合格者,学校与其签订新的聘任合同并约定下一聘期的目标任务;

2.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者,学校将不予续聘。

如未按合同约定如期到岗工作,或者到岗时间未达到要求,—8— 经督促提醒仍不履约的,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不予续聘,并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五、附 则

第十七条 学校人事部门和各院系、各附属医院对高层次人才的考核工作履行职能监督,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履行专责监督。

第十八条 高层次人才考核工作总体按照《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进行,本办法是在该办法的框架下,针对高层次人才的特点,对该办法的补充规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中山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工作进展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中大人事„2014‟16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管理处负责解释。

—9—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7年8月23日印发

第二篇: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中山大学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以及《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引导教师弘扬爱国奉献精神、严守学术道德规范,鼓励教师在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多成绩,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三条 学校教师考核坚持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

第四条 学校教师考核遵循“分类指导、分级考核、合同管理、奖惩结合”的原则,要求各院系在学校考核导向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以合同为基础,分类分层次开展考核工作。

—1—

第五条 教师考核的形式包括考核、聘期考核等形式。第六条 本办法所指的考核对象为校本部专任教师。

二、考核的组织及工作要求

第七条 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设立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负责审议确定教师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成员一般由学校分管人力资源部门的校领导以及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学校工会、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列席参加。相关学科专家应根据参加考核教师的情况从相应学科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和声誉的教授中产生。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的人数须为单数,不少于11 人。

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负责对各院系的教师考核工作进行宏观监督和指导,审核各院系提交的教师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的建议,重点审核各院系教师考核工作中的特殊情况。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会议须2/3以上成员出席方为有效,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获得超过2/3到会专家赞成视为通过。

第八条 各院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设立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负责院系层面考核的具体工作。小组成员一般由院系党政领导、系所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人数须为单数,不少于5人,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2人。各院系需将考核小组名单在单位内进行公示。

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教师考核工作,形成院系层面的教师考核结果及考核结果运用的建议,向学—2— 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报告本单位教师考核工作中的特殊情况。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会议须2/3以上成员出席方为有效,以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获得超过2/3到会成员赞成,方可进入一下环节。

第九条 教师考核工作分级进行。学校制定教师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各院系教师考核的导向和原则,从总体上对全校教师考核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各院系依据学校教师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民主审议程序,制定本单位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各院系需将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进行公示并报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审核、备案。

第十条 各院系应根据不同教师的特点,为本单位教师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聘期考核目标任务。考核的目标任务应根据教师所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规律,对聘期考核的目标任务进行合理分解。

第十一条 各院系应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考核的基本要求,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将师德考核和思想政治考察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院系组成师德考核小组,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并深入了解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情况。小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行政负责人、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师德考核小组成员人数须为单数,不少于5人。师德考核小组应充分尊重教师主体地位,—3—

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的师德情况,并形成评价意见。师德考核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档次,考核结果应通知教师本人,并向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的教师说明理由,听取教师本人意见。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师德考核具体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16〕7号)、《中山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中大人力资源〔2016〕11号)等文件执行。

第十二条 各院系应重视与教师的沟通,建立教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考核结果应及时通知教师本人。注重科学分析教师在考核评价中体现出的优势和不足,掌握教师现有表现与职业发展目标的差距以及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并依此制订教师培训培养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引,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 学校及各院系应以《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为基础,对教师的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社会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1.师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立场、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等方面。中山大学教师必须—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协作。

中山大学教师不得有下列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2.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纪律、指导学生情况等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山大学教师应主动承担教书育人的任务,积极投入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突出的教学能力,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完成教师职务聘任合同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效果良好。

3.科研工作。包括发表和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科研奖励、转化科研成果产生效益等方面,着重考核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影响力。

4.社会服务。包括参加学术团体,担任社会兼职,承担学校、院系及相关部门安排的公共事务及社会服务工作,以及进行

—5—

科技推广、文化传播、专家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四、考核的程序

第十四条 教师考核的程序: 1.学校在每年年底发布考核通知;2.各院系通知教师填写《中山大学教师考核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各院系接收考核材料并予以审核,同时对参加考核教师的业绩情况等材料进行公示;

4.各院系师德考核小组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 5.各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评议,提出考核意见; 6.人力资源管理处对院系考核意见进行审核,并报校领导审批;对于考核中的特殊情况,可由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进行审议,确定考核结果;

7.学校将考核结果通知各院系,各院系将书面考核结果通知到教师本人。

教师考核的具体安排按照学校当年教职工考核工作的通知执行。

第十五条 教师聘期考核的程序:

1.各院系在本单位教师聘期考核期满前,至少提前3个月通知教师填写《中山大学教师聘期考核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各院系接收考核材料并予以审核,同时对参加聘期考核教师的业绩等材料进行公示;

—6— 3.各院系师德考核小组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 4.各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评议,提出考核意见并报学校审议;对于考核不合格等特殊情况,各院系应提早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审议;

5.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会议审议,确定考核结果; 6.学校将考核结果通知各院系,各院系将书面考核结果通知到教师本人。

五、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第十六条 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与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岗位等级聘用、薪酬调整、公派出国以及评优奖励等依据。

1.完成目标任务且业绩突出者,给予考核优秀; 2.完成目标任务者,给予考核合格;

3.部分完成目标任务,且完成情况有一定差距者,给予考核基本合格;

4.对于完成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者,或师德考核不合格者,或经学校教学、科研部门认定,在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者,给予考核不合格。

对于给予处分的教师:受警告处分的,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考核结果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受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人员,在受处分期间,考核结果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

—7—

第十七条 考核的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优秀者,继续执行聘任合同,按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2.考核结果合格者,继续执行聘任合同; 给予警示;

4.考核结果不合格者,由所在院系给予书面警告。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学校提前30日书面通知教师本人后,可解除聘任合同。

六、聘期考核结果及其运用

第十八条 聘期考核的结果分为合格与不合格。考核结果作为合同续签、职务聘任、岗位调整、岗位等级聘用、薪酬调整、公派出国以及评优奖励等依据。

1.完成聘期目标任务者,给予考核合格;

2.对于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业绩者,如有少量未完成聘期合同约定的目标任务,经院系考核工作小组认定,并予以重点审议,可提出考核合格的建议,经学校考核工作专家组审议,可给予考核合格。

3.聘期内出现以下情形者,给予考核不合格:(1)师德考核不合格;

(2)经学校教学、科研部门认定,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现重大失误;

—8—

3.考核结果基本合格者,继续执行聘任合同,由所在院系(3)距完成聘期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经所在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和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评议,给予考核不合格;

(4)教学工作量不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访学、进修、培训、组织派遣、产假等原因除外)。

第十九条 聘期考核的结果运用。

1.考核结果合格者,学校将续签聘任合同并约定下一聘期的目标任务。

2.聘期考核结果不合格者:

(1)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将不予续聘。

(2)如经学校教学、科研部门认定,教学、科研等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的,学校将降低1-2级岗位等级,并按照降低后的岗位等级签订新的教师职务聘任合同。

(3)距完成聘期目标任务有较大差距,经所在院系教师考核工作小组和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评议,给予考核不合格的,以及教学工作量不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或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不合格(访学、进修、培训、组织派遣、产假等原因除外)的,学校将给予书面警告,续签新的教师职务聘任合同,并约定对新聘任合同前12个月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经学校教师考核工作专家组审议,如考核合格,则继续执行原聘任合同;如考核不合格,学校提前30日通知教师本人后,可解除聘任合同。

3.聘任满三个聘期的讲师,或2014年之后进校的聘任满两个聘期的讲师的考核结果运用,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9—

七、争议与解决

第二十条 教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再申诉。申请人应在收到考核结果的30日内,向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第二十一条 教师对考核结果的争议与解决,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人社部发〔2014〕4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办理。

八、附则

第二十二条 学校人事部门和各院系对教师考核履行职能监督,学校纪检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履行专责监督。

第二十三条 对于担任学校机关部处、院系党政负责人等领导职务的教师,应按照学校组织部关于干部考核的程序进行考核。

第二十四条 对于入选各类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学校根据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本办法的基础上另行制定高层次人才考核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中山大学教师聘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中大人事〔2006〕6号)自本办法生效之日起废止。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管理处负责解释。

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7年8月23日印发 —10—

第三篇:云和县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实施办法(试行)

云和县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实施办法(试行)

(云委人〔2013〕4号)

第一条 为规范云和县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以下简称政府岗位津贴)发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岗位津贴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云和县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云委发〔2013〕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府岗位津贴发放和管理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

下,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县委人才办)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 政府岗位津贴与业绩考核挂钩,实行动态管理,按发放。

第四条 政府岗位津贴适用对象:

(一)《云和县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所列的县属企事业单位在职在聘、考核合格的第一至第五类人才。

(二)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评选或审核认定,相当于以上相应层次的各类人才。

第五条 政府岗位津贴标准:第一类每人每月 5000元,第二类每人每月 3000元,第三类每人每月 2000元,第四类中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及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人每月 1000元,第五类中工作业绩比较明显的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引进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每人每月 500元(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中享受政府岗位津贴的对象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批次评选名额不超过该系统副高总数的 30%。)。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评选或审核认定,在文化艺术传承、特色行业(产业)发展等领域具有较高成就的人员,在规定年限内可享受每人每月 300-500元的政府岗位津贴。卫生系统根据《云和县“名医”、“名护士”培养工程实施办

法(试行)》(云委人〔2013〕3号)评选享受政府岗位津贴人员。

第六条 高层次人才同时符合若干类别或同一类别若干项人才荣誉称号的,按“从优、从高、不重复”原则享受政府岗位津贴。已调离县域或不再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才,自岗位变动次月起不再享受政府岗位津贴。

第七条 在享受政府岗位津贴期间,获得更高学历、职称或荣誉称号的,自获得的次年 1月起就高享受相应标准。

第八条 政府岗位津贴申报审批程序:

(一)每年 12月,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个人总结,填写《云和县高层次人才政府岗位津贴审批表》并附相关材料,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二)所在单位结合考核工作确定申报对象的考核等次,按管辖权限,将考核合格的申报对象有关材料送至业务主管部门;

(三)业务主管部门对申报对象情况进行复核(非公有制企业单位申报对象由县经商局复核),并将复核通过的申报对象审批汇总表及相关材料报县委人才办;

(四)县委人才办对申报对象进行统一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申报对象在所在单位及媒体上公示;

(五)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签署审批意见,并于次年 3月底前将政府岗位津贴划拨至各申报对象所在单位,由用人单位负责一次性发放给相关对象。

第九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政府岗位津贴:

(一)录用(调任)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

(二)已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养老金)的;

(三)事业单位人员未经组织批准离职或在职不在岗的;

(四)脱离专业工作时间累计超过 3个月的;

(五)在政府津贴申报中提供虚假材料的;

(六)工作中因个人责任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七)其他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的情况。

第十条 政府岗位津贴由县财政承担,在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列支。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县委人才办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此前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试行。

中共云和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 8月 14日

第四篇: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善于引领和带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根据《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淄发„2009‟9号),就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和认定分类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以用为本,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布局,立足产学研紧密结合,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为依托,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使我市拥有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到2012年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把我市建成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区域性高地,为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认定分类。本意见所称高层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较大影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较大作用的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具体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处于国内、省内、市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见附件)。

二、增创政策优势,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

(三)实行高层次人才无障碍引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迁来淄,在本人工作所在地或居住地选择落户;其配偶需安置工作的,由人才引进单位负责落实,原属机关事业编制的,由组织、人事编制部门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协调安置,不受接收单位编制限制,特别急需的优秀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安置实行一事一议;其子女需进入中等及以下学校学习的,由教育主管部门按照就近就优原则协调办理;需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受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限制。

(四)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国家“蓝火计划”,促进研发项目、研发机构和研发团体整体引进,提高产学研人才引进的规模和水平。鼓励科研院所来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对新设立的院士工作站,院士(含助手)每年在站工作时间累计2个月以上、研究课题与设站单位发展目标一致并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补助20万元;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3名以上博士进站工作并有明确研究开发任务的,补助15万元;对创建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0万元、30-50万元。

(五)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工程”。加强与驻外机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体的联系,以企事业单位为载体,借助国际猎头公司等中介组织,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淄发展,力争用5-10年时间,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组织实施国外专家引智项目,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引智项目的,按照国家和省补助额的1∶1予以补助;列入市重点引智项目的,每个项目补助2-5万元。

(六)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在市人事编制部门设立一定数量的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专门用于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编制短缺问题,并鼓励高层次人才向企业流动。已满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可由其主管部门向市人事编制部门申请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对引进到企业生产科研一线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不低于5年劳动合同的高层次人才,要求落为事业编制的,可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向市人事编制部门申请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其人事档案由有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住房补贴、生活补贴由用人单位和同级财政按6:4的比例共同承担,其他工资、保险等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在企业工作满5年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到事业单位工作。

(七)实施“特聘专家”计划。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设置“特聘专家”岗位,聘请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一流水准的高级专家为淄服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攻关项目,经项目实施单位申报和专家评审,可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项目负责人,由市政府聘为“特聘专家”。特聘专家实行协议薪酬制。

(八)改革和完善紧缺专业研究生录用办法。对于我市事业单位所急需的博士研究生、国家“985”工程高校硕士研究生、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硕士研究生,一般于每年第一季度组织用人单位和相关专家成立“流动评委团”,直接考核录用。

三、积极创造条件,拓宽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九)实施“312”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坚持岗位培养为主,突出领军人才培育,通过专家带培、项目培养等方式,到2012年,分期选拔100名左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名左右的青年专业技术骨干、100名左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20个左右的创新团队进行重点培养,2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安排一定的培养经费予以扶持。培养结束后,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分别授予“淄博市首席专家”、“淄博市科技创新明星”、“淄博市优秀企业家”、“淄博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十)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依托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建立我市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实践基地。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载体,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我市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专题讲座,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平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承办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政府给予适当经费资助。

(十一)探索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建立高层次人才统筹使用机制,按行业成立专家服务团,通过组织“农业专家新农村行”、“卫生专家下乡”、“特级教师讲堂”等活动,采取结对帮扶、现场指导等方式,为人才相对匮乏的基层单位服务;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机制,在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分别组建科学发展咨询顾问团,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科学发展顾问。

(十二)适当延长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退休年龄。对企事业单位紧缺的优秀高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确因工作需要,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其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10年。延期退休期间不占单位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十三)加大科研项目扶持力度。对高层次人才承担的项目和课题,组织相应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引领科技创新并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根据项目层次和项目资金等情况,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上不封顶。项目资助优先向第一、第二层次人才倾斜。加大对博士后创新项目的资助力度,评选市博士后创新项目并给以适当资助。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项目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风险投资向高层次人才承担的项目倾斜。

(十四)创新高层次人才分配机制。推广“以效益体现价值、以财富回报才智”的人才理念,建立完善人才资本与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积极探索人才资本产权激励办法,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薪酬机制。用人单位可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有贡献人员。

(十五)提升服务高层次人才质量。依托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中心,在高层次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设立联系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开辟面向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的专门服务通道。健全完善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分级分类建立高层次人才库,组建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促进会、淄博籍专家联谊会、博士联谊会,每年组织优秀高层次人才进行理论培训、休养考察和健康体检等活动。

(十六)加大表彰优秀高层次人才力度。设立“淄博市杰出人才奖”,作为我市人才表彰的最高奖项,每次表彰1-3名,每名奖励50万元。设立“淄博市杰出人才提名奖”,每次表彰5-10名,每名奖励5万元。开展“淄博市优秀创新团队”评选活动,每次表彰5-10个,每个奖励20万元,记集体二等功。评选表彰每2年进行一次。

四、整合工作资源,形成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合力

(十七)明确工作责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政策统筹和宏观指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和督促检查。建立责任分解落实制度,明确区县、高新区和相关部门、单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合力抓好落实。

(十八)强化督查考核。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进行满意度调查和工作评估,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问责制度,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严重滞后,或者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对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十九)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市、区县财政分级负担,社会力量广泛支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机制。

(二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工作计划,大力宣传高层次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创新失误,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附件: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中共淄博市委办公厅

淄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6月30日

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

为建立科学规范、体现能力、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结合工作实际,就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高层次人才认定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突出专业水平的原则;坚持业内认可、社会认可的原则。

第二条 高层次人才认定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具体实施。

第三条 高层次人才认定面向已在淄博工作的优秀人才、拟来淄博自主创业或已与在淄单位达成工作协议的市外优秀人才进行。

第二章 认定标准

第四条 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业内

具有较高声望。高层次人才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认定。

第五条 第一层次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之一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友谊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专利奖金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国家“863计划”的领域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专题组组长、副组长,重点项目召集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承担研究任务的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负责人;国家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4、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者。

5、近5年,在《Nature》或《Science》杂志上以第一、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者。

6、其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人才。

第六条 第二层次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

1、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省工艺美术大师。

2、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或荣誉称号之一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省专利奖一等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名校长、省级特级教师;省级名医;省级友谊奖。

3、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国家“863计划”专题组成员,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国家“973计划”主要业务(学术)骨干;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主要研究人员;省(部)级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4、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或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者。

5、其他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的优秀人才。

第七条 第三层次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处于市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

1、近5年,获得以下奖项或荣誉称号之一者: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专利奖二等奖(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市级和省厅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淄博市首席专家;市

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市级特级教师;市级名医;省陶瓷艺术大师;市级友谊奖。

2、近5年,担任以下职务之一者:国家“863计划”或“973计划”科研人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项目负责人、主要科研人员;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负责人。

3、博士研究生。

4、其他达到市内领先水平的优秀人才。

第八条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九条 高层次人才认定按下列程序进行:

1、申请。个人向所在单位提出认定申请,填写《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认定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审核。申请人所在单位对申报材料进行核实后,报区县、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主管部门。区县、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对符合认定标准的,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评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人选认定建议名单,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4、审批。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人选认定建议名单进行审批。

5、公示。对审批通过的人选,通过有关渠道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6、发证。经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相应级别的《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证书》。

第十条 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每半年组织进行一次。第四章 管 理

第十一条 经认定的人选纳入我市高层次人才库统一管理,享受有关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管理期为4年,期满后可再次申请认定。管理期内,高层次人才达到更高层次认定标准的,可申请认定为相应层次高层次人才。

第十二条 高层次人才实行期中、期末考核制度,每2年组织一次,重点考核业绩贡献、创新成果、人才培养等内容。

第十三条 对离开淄博或不再与在淄单位履行工作协议的,以及期中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高层次人才,收回《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证书》,不再享受有关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 管理期满人员再次申请认定时,以近5年内担任的职务、取得的业绩成果等为申报依据。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收回《淄博市高层次人才证书》,取消并追回所享受的物质待遇:

1、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被有关部门查处;

2、提供虚假材料骗取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

3、管理期内受严重警告以上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

4、其他需要取消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的情形。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肇庆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中共肇庆市委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党委、管委会,市直和省驻肇局以上单位:

现将《肇庆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肇庆市委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09年7月18日

肇庆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粤发„2008‟15号)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善于科学发展、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高层 次人才队伍,为实现肇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协调监督等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第二章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和对象包括: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内外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领军人才;

(三)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的带头人、领军人才,具有较好产业化开发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省以上先进水平的创新人才;

(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性项目的境外留学人员、外籍和港澳台地区的高端人才;

(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

(六)具有突出经营管理业绩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具有特殊专长、可以带来重大技术改造和较高经济效益的高级技能人才。

第五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以本市企事业单位为主体,党政机 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按《公务员法》和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市人事局是主管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资格审核、组织协调、业务管理和政策咨询等工作。

第七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可以不受单位性质、编制数额、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

第八条

建立和完善多样、灵活、便捷的引才引智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可以是直接调入或临时聘用(合同聘用)。直接调入的,经县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审定后办理正常的工作调动手续;临时聘用的,由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有关协议,经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定,发给《人才聘用证》,享受相应待遇。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肇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活动,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工作;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

第九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其人事关系、档案可由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理,户口可迁入所在单位或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集体户”;不迁移户口的,可以按照《广东省引进人才实行<广东省居住证>暂行办法》的规定,申领《广东省居住证》,享受工作所在地户籍居民同等待遇。委托人事代理的免收人事代理费。

第十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随 迁来肇。用人单位积极解决引进人才家属就业问题;随迁的子女入托、入学,凭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其户口(含有效期在三年及以上的《广东省居住证》)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优先就近安排,不得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

第十一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其党(团)组织关系转移和申请入团、入党,由用人单位的党(团)组织受理;人事关系、档案委托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则由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受理。

第十二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办理失业、养老、工伤、生育、医疗等社会保险手续,其本人和用人单位应当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受聘人才依法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人事关系、档案委托在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由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代其办理有关社会保险手续,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本人负责。

第十三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人才,其专业技术职务按原技术资格聘任,个别表现突出的还可实行低职高聘。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后需要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不受原有专业技术职务和任职年限的限制,根据本人条件直接申请参加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聘任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对留学人员在国外取得国际公认的技术职称和执业资格按相关规定予以确认。对引进的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因不同制度没有职称的,可设置特聘岗位予以解决,享受相同岗位人员同等待遇。

第十四条 对按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适当的津贴和住房补贴。

(一)引进第一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每月发给津贴1万元,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0万元。临时受聘来我市单位连续工作1个月以上的,每月发给8000元的生活交通补贴。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和科研经费。

(二)引进第二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每月发给津贴3000元,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0万元,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和科研启动经费。

(三)引进第三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每月发给津贴1000元,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15万元,由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设施和科研启动经费。

(四)引进第四类人才,按其在境外的成就,比照前三类人才享受相应待遇。不能比照前三类人才的,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并已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

(五)引进第五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并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5万元。

(六)引进第六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并落户的,一次性发给住房补贴3万元。

(七)对按规定引进的人才,签订1年以上5年以下合同的,实行住房租金补贴,按租住者相应享受的住房面积标准和市测定的商品房使用面积每平方租金标准(以当年市房改办文件为准),分每年补贴租金总额的50%。

引进到我市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其一次性安置补贴和月津贴按以下比列由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负担,具体如下:

(一)引进到市直单位工作的,市财政补贴70%,用人单位补贴30%;

(二)引进到广宁、德庆、封开、怀集等县工作的,市财政补贴50%,用人单位和当地财政补贴50%;

(三)引进到端州区、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市和肇庆高新区工作的,市财政补贴20%,用人单位和当地财政补贴80%。

第十五条

根据需求及财力状况,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运作,通过政府采购、长期租用等形式,逐步集中购置或租用一批高层次人才公寓,廉价出租给高层次人才。

第十六条

对按本办法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可与其本人商定,根据实际选用协议工资、期权制或年薪制等分配形式,从优确定工资待遇。鼓励以专利、技术成果等要素作价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对携带科技成果来肇工作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由受益单位从实施该科技成果新增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予以奖励,具体比例按照双方约定执行,建议不低于10%。

第十七条

按本办法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及创办、领办高新技术领域合资合作或独资项目的,由用人单位同级财政每年从科技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给予扶持。

第十八条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我市优先发展产业急需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除省财政给予专项资 金外,市、县(市、区)级财政将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

第十九条

确属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非因违法犯罪而被原单位作自动离职或除名处理的,经县以上人事部门核准其人事档案,或学历、职称证书及原用人单位的聘用书(协议)等,可确认其身份、工龄计算、工资级别和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十条

办理高层次人才引进手续,先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向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肇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登记表》,经审核同意后办理调入或临时聘用手续。县(市、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需当地人事部门报市人事局审核备案。各级财政部门凭该登记表及人事部门核实出具的已调入或实际来我市工作时间(临时聘用者)证明核发补贴。

第二十一条

鼓励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来肇择业,对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准许在市区“先落户、后择业”,并由市人才服务中心或市人才市场提供两年免费的人事代理服务。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第二十二条

充分利用本地高校的教育资源,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点。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的“校市合作”,共同打造我市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

第二十三条

积极引进外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肇创办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在用地规划、使用年限、规费征缴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

第二十四条

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 构联合建立省级以上科研(技术开发)中心、博士硕士培养点。建立省级以上科研(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的,同级财政最高可给予20万元的经费补助。建立博士、硕士实习基地的,同级财政最高可给予10万元的经费补助。

第二十五条

鼓励高层次人才出国(境)学习交流,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用人单位应给予差旅费、学费补助,出入境管理部门应优先审批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加强培养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每年组织选派若干国有企业、民营骨干企业高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国(境)外考察学习。

第二十七条

重视、支持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鼓励各单位、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组织各类培训,对费用较大的培训活动,由组织单位提出申请,同级财政酌情补助。

第二十八条

鼓励参加在职学习教育,在职人员参加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的,由用人单位酌情解决部分学习费用。

第二十九条

通过竞争择优的办法,积极参与和开展省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培养工程和企业家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四章

管理激励机制

第三十条

设立肇庆市人才发展资金,由市级集中管理,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和奖励。市、县(市、区)财政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今后视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投入。对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各县(市、区)也要相应安排专项人才资源开发资金,专门用于国内外人才智力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第三十一条

建立人才奖励制度。每5年举办一次全市人才工作表彰大会,表彰奖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和善用人才、取得显著效益的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人才工作者,对作出特别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重奖。

第三十二条

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跟踪管理制度。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年底应提交工作总结或考核表,经市人事局审核认可后,方可继续享受下的有关津贴。提前终止合同或调离的,用人单位应及时向市人事局报告。

第三十三条

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跟踪服务。组织人事部门每年组织专项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了解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十四条

破除人才部门所有、地区所有等陈旧观念,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宽松环境。高层次人才有去留的自由,对合理要求调进或调出的人才,有关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提供便利。

第三十五条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肇发【2001】27号文同时废止。

下载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山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