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

时间:2019-05-14 21:2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

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王婷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形成的原因,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教师教育、学校管理、教学评价和教师个人素质等方面探讨一下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及表现。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师德建设

引言: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一般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有些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偏离了学生学习榜样和模范的标准。师德是教师人格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素养的灵魂,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的发展变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为师不廉、厌岗怠业、对待学生不人道等形形色色的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师德缺失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在师德滑坡已成为不争事实的新形势下,客观冷静地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形成的原因,对于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本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包括社会发展、教师教育、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多种因素。

一、社会发展中的观念冲撞以及教师待遇差是根源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是一种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但是,作为社会领域内的缺失行为,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成因又有其独特之处。

1.市场经济的冲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经济领域中的见利忘义,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利用,种种不良社会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道德的人产生于不道德的社会”,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在不断滑坡的社会道德状况之下,大部分也会随波逐流,不断放弃自己的道德坚守。

2.教师待遇差。教师待遇和社会上许多行业比起来,教师的待遇还是很低的。比如,一个农民工在外打工一年所挣的钱大约是一个初中或小学教师的三倍。于是,部分教师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通过各种方法获取经济利益。例如,有的教师乱定教辅资料及课外作业,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除此之外,有的教师进行有偿家教,还有的教师开暑期辅导班。更有甚者,有些教师直接罢工,最典型的就是今年湖北省洪湖市的教师千人大罢工。这些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二、教师教育的缺失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1.教师教育基础差,继续教育不能满足需要。教师教育是影响教师素质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缓慢,国家在师范院校的资金、设施及师资队伍投入上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例如,我本人毕业于巢湖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它与教师这个职业相关的东西学的少之又少。同时,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愿报考师范院校,这就导致师范院校的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虽然近几年我国在教师教育上的投入增大,师资队伍和生源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教师教育先天不足的情况仍极大地影响教师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但是,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在经济投入和时间安排上都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普遍缺少继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职后教育的不足造成许多教师在文化素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我国正处于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也带动了文化教育的转型。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新教育观念之间的碰撞,教师的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冲突,教师职业竞争加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断提高等等,都给教师心理带来严重冲击。沉重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但是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心理健康是提高道德素质的前提,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落后,使许多教师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预防和解决,而教师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必然阻碍教师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

三、管理制度、僵化的教学和单一的评价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温床

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是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获得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不当的学校管理模式、僵化的教学制度、单一的评价制度不仅阻碍了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1.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教师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有较高的民主意识,他们想参与学校的管理。但是我国现行的学校管理模式主要还是集权式管理模式,学校的管理多是以领导和行政人员为中心,教师基本没有参与教育决策和学校管理的机会,缺乏有效表达自己意愿和利益的途径。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会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和创造性,而且它会让教师感觉自己只是被管理的对象,导致他们产生无力感,从而削弱了他们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意志。

2.僵化的教学制度和重复的工作内容。美国著名教育家格尔克(Gehrke,1976)在一个关于教师态度的为期4年的研究中发现,厌烦是大多数教师在他们从事学校教学工作之后所列举出来的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格尔克指出。那些已经将课程教过几遍的教师,那些教材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有新奇感或使他们产生兴趣。许多教师觉得,在应付高度格式化的、管理家务式的责任中,几乎得不到什么激励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问题。组织因素中“制度的合理性”、“自主参与权”、“工作负荷”等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显著,“课时”和“教龄”对情绪衰竭维度影响显著[5]。以上调查说明,教学工作的格式化和内容的重复性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同样的环境、科目、教材、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和程序,周而复始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和填报表格,教师像机器一样履行着固定的程序。这种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无疑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3.单一的考核评价制度。近几年,全国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大多数中小学的学校管理仍然停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取向上,不少学校把教师的绩效工资、晋级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仍然做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例如,去年我县有学校为了学校的整体成绩,阻止成绩差的学生参加中考。在日常管理中,有些学校只关注成绩和升学率,不注重教师日常行为的监督,对教师为提高成绩而对学生采用不人道的教育手段视而不见,甚至帮助掩盖,由此造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在教学中则形成“应试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使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与同事关系中,由于过分强调自己学科的重要性,而表现出相互猜忌、诋毁,甚至互相拆台。可见,单一的考核评价制度无疑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行为的温床。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仅受社会环境、教师教育、学校管理、教学评价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其它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推进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就必须全方位部署,多方面配合。参考文献: [1]陈英敏.教师职业枯竭及压力缓释.当代教育科学⋯,2005,(13):48~51.

[2]肖艳梅我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失范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10.

[3]张连云.从学校管理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教学与管理,2007,(2):18-19.

[4][美]D.G.阿姆斯特朗等著.高佩等译冲学教师实用教学技能[M].jb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317.

[5]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 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0—163.

第二篇: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推荐)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及对策

摘 要

在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一些师德失范及师德“滑坡”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从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师生观、人才观、服务观、学习观、知识观和方法观等方面,提出新时期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并据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要求;对策。

我国自古就提倡加强对师德的修养。而且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拚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

但目前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教师这一群体的道德水平正在逐步降低,这对21世纪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足以令人堪忧。如何尽快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目前却正面临不少困境。

一、现状分析 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师德有滑坡现象,探究其中自身原因有,有些教师放松政治学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有时不自觉地流露一些反面的思想;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放松了业务上进一步提高的要求,缺乏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没有终身学习的认识;不拘小节,忽视“身教”的作用,刻意打扮,过分追求着装、打扮,在学生之间产生不好的影响。

具体说来,目前师德师风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现象:

1、重业务,轻思想。这样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会怎样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自我形象的定位上,不少教师较为重视业务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轻视思想修养的提高。有的对政治学习不重视,在政治思想上要求不高,致使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有失偏颇,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对自身工作要求不严,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有关规定上自觉性较差,以身作则不够;有的对集体不关心,对教学以外的工作不重视,敷衍了事。

2、重教书,轻育人。有的教师上课比较认真,课后对学生关心不够,与学生谈话沟通不多,对学生感情比较淡漠。还有许多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未泯,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自己,否则就采取强制手段。甚至把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举。而根本没有意识到教书育人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也是自已的职责,在教书育人上没能真正用心下功夫,没能真正把育人放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位。

3、重物质,轻道德。有的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有的由于多种原因,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讲课开无轨电车;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更有甚者,为了谋取物质利益,经常性借机对学生搞收费性辅导,向学生推销资料、学习用品或其他商品,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等;个别教师受物质利诱,对学生不公正,为一己之利随便泄题,送人情分;有些教师为了变相家教,在上课时故意留一手,逼迫一些学生不得不参与其开设的家教课,从而在学生以及家长中造成严重影响。

4、重娱乐,轻充电。一成不变地沿用旧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创新,也不利于人才成长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有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大量阅读书籍充实自己,自己也能利用工余时间看书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也有少数一部分教师把上班当作任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马上生龙活虎参与到各种社会娱乐活动中,有的甚至是歌厅、浴场、麻将桌的常客,熬夜至白天上课都在打瞌睡。不得不说其是一种师德缺失的表现。

三、造成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这些现象的产生有着历史和现实的时代背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外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转型期,人们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社会上默默奉献、顽强拼搏、廉洁奉公与巧取豪夺、欺诈造假、挥金如土并存。而且社会道德的提升往往滞后于社会的转型,使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消极现象得以滋生与蔓延。另外,我们在利用西方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师德建设。

2、自身素质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内因。现在教师队伍中好大一部分是80-90年代的毕业生,出校门进校门,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不少教师思想道德还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生时代的浪漫色彩和偏激心理,在价值调整过程中容易使主客体产生偏离以致出现错位。另外也有一些教师不是专业师范毕业生,他们虽然上岗前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但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师德培训,大部分在职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伦理学,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装备先天不足。不少教师尽管已为人师,其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选择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其次,部分教师职业认识上也有偏差。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体会教师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容易被“票子”、“房子”、“帽子”等物质利益的追求所影响或代替。

3、教师生活现状所带来的师德偏差。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主要停留在社会功用上,只要教师一提到跟经济有关的问题,就认为这个教师充满“铜臭味”,思想不高尚。但是在一系列的医疗改革、工资改革等现实问题上,教师的实际收入和现实还是差距遥远,还只能停留在养家糊口都比较困难的水准,也需要面对很多柴米油盐酱醋等等生活琐事,毕竟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少小学教师常有此感叹:“干了一辈子教师,最后一头白发两袖清风而已。”教师命中注定就只能自我淹没在飘洒的粉笔灰中,教师惟一的安慰只能来自于白发苍苍之时学生点滴的感谢,而自身却感受不到因从事这一职业带来的内在尊严和欢乐。教师这种职业倦怠感,让不少年轻教师认为做了教师这一行,前途渺茫,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比如在教室吸烟,课前酗酒,语言粗俗,不修边幅等。

4、“神化教师”让教师感到缺乏人文关怀。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很多职业强调多劳多得,但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无法具体量化。当前有一种理论,似乎教师补课不拿钱,教师必须无私奉献自己的休息时间才是高尚的。片面认为教师做隐性的有偿家教是不可取的。但是教师也是人,一个好教师,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做些家教以补贴家用,完全是符合劳动法规的。当然这得和利用变相家教谋取金钱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某些人而一棍子打死所有家教教师。教师也是人,更是一个普通的人。

5、应试教育的体制是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温床。虽然目前我们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没有根本上的变革,实际上却造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形成了教师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势必形成“以分取人”的学生评价观,致使教师产生师德失范行为。校领导以及家长也是“以分取师”评价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孩子取得高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应试教育形成了“重业绩,轻品德”的教师评价观,使得教师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更难以做到为人师表。

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育的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使命感的增强与道德水准的提升,就变得愈发重要了。

四、对策

(一)多样化的学习途径,提升教师师德。

研究表明,作为道德形式的一种,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地转化为自我内部的自律。外化是形式,内化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师德教育中,我们有效地运用外部力量,不断强化教师的道德意识,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学习,依靠教师发自内心的信念来提升师德,使教师真正懂得了师德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安身立命之外培养下一代的教育责任感,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敬业爱岗,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书育人。

1、制度支撑正确的舆论导向。

舆论是开展任何运动的前提,是贯彻路线、方针和政策和实施、推进一项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进行师德教育也不例外,要能使师德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应该十分重视舆论的导向作用。各学校要通过文件、制度、规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形成师德教育的舆论导向,使所有教师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共同的努力目标。其次是组织所有教师进行思想大讨论,针对自己、他人及有关媒体中报道的教育问题行为进行剖析,通过分析这些出现在身边的案例,借鉴经验,总结教训,进一步明确自己教育行为的准确与否,进一步明晰师德的规范和要求。

2、树榜样,立楷模,坚定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信念。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这一点,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都能熟练地运用,并能依靠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进行师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同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学校中师德标兵的事迹,在学校、社会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言行在不知不觉中就得以提高。

3、现实为书,丰富继续教育的形式。

教育部门应组织教师参加服务社会的群体活动,如:义务交警、义务环卫宣传、服务灾区、服务社区等等,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从专业的理论知识延伸至实践的、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作为一个教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关心天下事国家事,并组织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做出表率,提升整体形象,同时也是教师自身的师德洗礼。

(二)、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物质支撑 现代课程论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包括与课程编制有关的确定目标和选择内容,另一方面包括与课程实施有关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建立完整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可以为形成良好的师德意识、矫正失范的师德表现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

目前,随着人们教育视野的开阔,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有关学者、专家已意识到师德建设问题的重要性,相继出版了一些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专著,其中,笔者认为,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兴华先生和王铁军教授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失为一本体系较为完整、内容较为全面、构思新颖的教学用书。该书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讲到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及规范;从整体的师德规范谈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具体领域的道德规范;从中外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比较中得出师德建设的共性问题。然而,要从课程体系入手,只靠一两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明确的课程计划、具体的教学内容、严格的教学要求和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完善考评制度,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监督和保障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出台,各校应在《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详细的、结合本校实际的师德评价体系,同时动用教师自我评价、教师间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师德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形成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广泛监督。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并辅之以奖惩措施,把师德考核与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晋升和任用等挂起钩来,真正发挥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当前,应建立起教师的聘用、流动、辞退制度,打破铁饭碗、吃大锅饭的陈腐思想观念,逐步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良性管理机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则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言行必将为之一新,师德水平必将大大提高。

(四)、加强自我修养,为提高师德水平提供精神动力

自我修养是指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自觉地反复进行学习、磨炼、反思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旨在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形成有力的精神支柱。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品格的形成和才智的增长一样离不开学习,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还应向社会、他人学习,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在学习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道德规范要求转变为实际行动,从而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教师自我修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即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不断形成,逐步达到慎独的崇高精神境界,展现教师通过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实现塑造“新的自我”的飞跃。这样,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违背师德要求,即使没有别人的指责和舆论的压力,也能在精神的作用下,遭到自我“遣责”,从而纠正过失。

总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完善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职业道德。它呈现出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趋势。可以说,教师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水平和质量,而教师师德水平如何,却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及全体国民素质。所以,加强师德修养、重塑教师形象,不仅是教师道德素质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作好学校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带动群众、促进社会道德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的需要。

因此,在新形势下,广大教师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分析4篇

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是教师的必备素质,学校应重视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

一、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理

论知识,明确修养方向首先,要加强革命理论的学习。引导教师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论述,加深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通过学习,不断强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其次,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每个教师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参与中,将使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最

后,要积极参与各种健康向上的宣传、文化活动。大众传媒和文学艺术对传播先进文化、加强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在参与健康向上的宣传文化活动中,可以激励自己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帮助自己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塑造美好的心灵。

二、营造职业道德氛围

职业道德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去建构、营造和维护。学校是一个小型社会,教师与教师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为了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气氛,事先学习沟通尤为必要。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宣传。对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对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并提出学校自身的道德要求,提倡优良的道德行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学校还应该反省自身的行为,纠正不对的做法,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努力使学校迈向人性化管理轨道,为师生树立起典范。

三、建立师德监督机制

学校要设成立师德建设考核小组,每学期将检查考评教职工的师德行为作为一项管理任务。要实行问卷调查制度,发放家长、教师问卷,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情况的监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也要互相监督师德行为。对调查结果和考察数据进行情况通报,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员,首先进行告诫,要求限期整改,告诫期满仍不改正的,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考核结果存入教师师德档案。

四、建立师德奖惩制度

凡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职工,除认识检讨、批评教育外,按情节轻重惩扣学期奖金和保留津贴,评优、评职、晋级等一票否决,并停职待聘或解聘,或职称考核结论定为“不合格”,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报相关部门查办。师德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务评聘、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评选各类型骨干教师、表彰奖励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五、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代教师要想努力赶上时代的步伐,都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诸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的方法建立在对于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科学方法的前提是科学理论,是对于客观规律的了解。比如“庖丁解牛”,运刀技巧的娴熟,完全建立在对于牛体结构肌肉纹理的“了如指掌”上。掌握了科学方法,还必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精神”,弘扬科学创新精神,基本要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反复研究,反复实践,不断前进。学校教师要重视“岗位创新”“一线创新”,瞄准学校的难点、国际竞争和现代科技的前沿,集中攻关,甘于奉献。只有这样,才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总之,有了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氛围,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一定会迎刃而解,教育的质量也将随着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而提高。

第二篇:教师如何更好地践行职业道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或者绕开它,而是需要正视它们,并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挑战;内涵;道德行动

一、社会转型变革给教师职业道德带来的挑战

1.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繁荣使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但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不断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聚集与迁移,造成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增多。在这种环境下,催生了我国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也随之出现了农民工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解决两个群体的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2.对社会群体、个人权益的保护与尊重意识在不断增强过去我们一直奉行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群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个人权益越来越被重视、推崇,社会、家长与学生对个人利益的保护和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3.教师专业受到社会质疑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质疑,社会普遍认同的专业是医生与律师,而教师是专业的职业吗?许多人心中存有疑惑。似乎每个人都做过学生,都了解教师的职业内容与角色,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不再神秘,如同谁都可以当教师,而且一部分教师没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与理论,也加深了社会对教师专业的质疑。

二、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职业道德

在新形势下,社会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师德标兵,如马克、王颖等等,但每一个师德标兵背后都是一个感人的育人故事与非同寻常的辛苦付出。每一个师德模范,都是乐于奉献,时刻准备把自己的私人时间与知识投入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整体发展中,这样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成千上万普通教师的我们是否都能做到,是否都应该做到呢?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呢?这就需要我们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明确义务道德与超义务道德的含义。“道德义务”是指道德上带有强制性的应尽的责任或要求。超道德的行为指的是超出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行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比如,一位路人没有给乞丐零钱,他的行为道德上是可允许的,通常只要没有违背行为道德往往都是可允许的,我们一般不会对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加以谴责。明确了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能更好地使我们

践行教师职业道德,也就是教师的义务道德。

三、作为教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道德地行动

1.明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义务道德如对工作高度负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等,都是我们教师的义务道德。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未必就能成为一个道德家,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在专业实践中按照某种既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去行动。2.关注教师的行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母诗灏的事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通过教师的动机或者教师的行动结果来判断教师的行动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只能通过教师的行为来决定教师行为的规范与否。当一个教师的行为出了问题,你的目标、出发点、行动的结果都不能成为你行动合理规范的理由,因为教师的动机、出发点是不可见的,行动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要求教师自身的行为符合规范。如同俗语说的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不一定都做好事,动机和境界保障不了行为不出错。3.培养教师在自身专业工作中的道德敏感与判断力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职业是与人打交道,我们不能保障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比较合理规范的处理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的敏感度与判断力,努力处理好日常工作中的事务。师德之所以重要,不只是为了“教书育人”为了学生,而且也是为了教师专业本身,为了教师自身利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和培育国家未来人才的大难题。面对家庭的希望,我们不能退缩;面对国家的要求,我们不能放弃;面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停滞与徘徊。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师德素养,立志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第三篇:网络时代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网络时代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展开详细探究,并且在文中分别分析了网络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对中学教师现状的介绍以及怎样通过对网络时代做好职业道德建设,实现中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希望可以为中学教育同人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时代;职业道德建设;德育教育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网络时代已经逐渐为各个领域与行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同时对网络时代的理解与使用也已经成为中学教师专业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时代对中学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现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技能展开深入讨论。

二、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网络时代,作为中学学校的教师教师需要尽可能进行多方面的自我提升,并且强化培养网络时代运用能力。第一,文化素养。首先中学教师应该具备足够高的文化知识素养,不仅仅需要具备读算写的传统能力,还应该掌握并熟悉计算机常用软件、信息检索以及网络信息等知识和技能,这些同时也是中学教师培养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要素和前提条件。另外,作为中学教师还需要具备熟练的英文检索信息的能力。第二,技能素养。也就是说中学教师应该具备选择信息工具、搜索信息资源、综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能力,并且能够利用网络时代探究中学问题,从而使得中学教学工作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需要具备利用网络时代进行交流与合作,还需要能够通过对网络时代的熟练运用,及时有效地对学生学习的近况或课堂教学反馈进行总结与评价。[1]第三,道德素养。中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其自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中学教师应该具备筛选网络信息资源的良好甄别能力,还需要拥有高度的教师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具备过硬的自我调节以及自律自控能力。除此之外,中学教师还需要能够在课余时间积极向学生普及信息使用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安全健康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时代获取更多更有效的学习资源,获得学习成绩的提高与进步。

三、利用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第一,及时获取信息,跟进学科发展动态。现阶段,中学教学发展日新月异,中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及时获取中学学科更新动态,真正意义上做到教学的与时俱进,从而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及时

作出适当的调整。[2]要想实现成绩的提高,便少不了要练习一些习题,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巩固。然而在中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常用的习题种类和数量较多,为了能够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便可以利用网络时代在网络中找寻并筛选出新颖高质量的习题,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向学生进行讲解,另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向学生推荐权威中学学习网站,鼓励学生通过浏览这些网站获取最新的资源与习题,使得学生在练习网站上下载的新颖习题的同时,获得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启发与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效果。第二,通过职业道德建设,完善自身教学水平。网络信息的交互性很好地为中学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有利条件,教师结合自己所掌握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通过网络观看一些教学专家的讲座视频,还可以在网上与其他中学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获取更新的理论知识。[3]例如:教师可以在名师网中与其他中学教学名师进行教学探讨,讨论并总结出更加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在教师论坛中还能够随时与教育同行进行教学与学习交流,从而实现对自我教学水平的完善与提高。第三,利用网络时代,完善实验教学。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实验性,并且实验是中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部分。然而在现实教学情况中,中学教材中涉及的很多实验,由于材料有限或是器材缺失等种种客观原因都难以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但如果积极利用网络时代,教师便可以将课本教材中原本由于材料、器材的缺失或是具备一定危险性的实验,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极大地提高了中学实验的教学效果。[4]除此之外,利用教师掌握的职业道德建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虚拟

出网络实验室,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不再受到实验材料与器材的约束,或是安全性的考虑,而在虚拟实验室中大胆地进行实验操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获得的培养与提高。[5]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操作的同时,还能够随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疑难困惑可以随时请教教师,使得中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获得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也有效提高了中学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针对网络时代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简要讨论,接着分析了怎样借助利用职业道德建设,获得中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希望本文可以对教育同人有所帮助。

第四篇:校训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塑

【摘要】湖北民族学院的校训是湖北民族学院的文化灵魂,是湖北民院校园文化的核心。通过对湖北民族学院校训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高尚的道德,博爱的心灵,内外兼修,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质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职业道德;心中有爱

脚下生根校训是校园文化卷起的一朵浪花。校训和教育法规就如同巨大的齿轮,是约束校园行为的规范。一个大学的校训是这所学校的立校之本,是这所学校的文化灵魂。湖北民族学院的八字校训是:博学博爱、立人达人。湖北民院的校训对老师和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软实力作用,同时还对老师和学生的道德和人格以及学校的校风起着重

塑作用。

一、校训精神,内化于心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湖北民族学院校训及其内涵:博学博爱:博学语出《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有博大、包容之意。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所民族高校,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得到交融并蓄,“博学”代表着学校将谨遵多元一体、厚德博学的传统,不断熔铸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一种信仰坚定、和谐奋进、多姿多彩的独特的大学文化。博爱:在中国春秋时代儒家就有“仁者爱人”的论述,唐代的韩愈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博爱是以人为本,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大自然、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立人达人:语出《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立”的含义是

指努力去建立、实现奋斗目标,“达”的含义是指通过努力获得的一定的成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方面指立人、达人是己立、己达的前提和目的,即推己及人,察己知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关心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前提和目的;另一方面指立人、达人必须以自己能立、自己能达为条件,要求自我必须率先进德修业、率先提升自身素养、具备立人达人的本事。

二、校训理念,外化于行

大学,对教师而言是追求真理的地方,对学生而言,是追求真知的地方!我愿意通过不断学习,教学相长,通过深化学习湖北民族学院的校训,学习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学习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党的先进理论,并且把这些思想和文化融会于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个通达事理、明德辨义的党的优秀教师!实践需要思想理论指导,只有融会先进务实的校训和办学理念,并且把这些校训和办学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会有正确的教学实践!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因此,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长期的道德实践,离开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去谈道德修养是一种空谈,不可能真正提高道德水平。因此,对我个人来说,要不断加强实践。同时,以后的实践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专业方面,既要博学,又要专精,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好时间,不断增长知识和理论觉悟,不断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②教学方面,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身体力行,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相长,做一个新时代教研型的大学教师!

三、心中有爱,脚下生根

湖北民族学院的校训是湖北民族学院的文化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其中,校训中的博爱又是核心的核心。因此我们要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爱环境•••••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对自己严格要求,才会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鞠躬尽瘁,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校确定“博学博爱、立人达人”的校训,凝结了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博学博爱”是行为规范,“立人达人”是终极目的。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博闻广识、德业精进、立己达人、个群和谐、天人合一都是自己追求的人生修为的理想境界。我校确立“博学博爱、立人达人”为校训,传承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中关于正确处理德与业、己与人、人与天等关系的精髓,又切合当今以人为本、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的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要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永恒的精神指针。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大学的一名教师,只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不断得到学生的满意和支持,才会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总之,只要心中有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脚下生根,就会根深叶茂!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试题之案例分析题

1.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

⑵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

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⑵分析: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⑶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差生的一闪之念。一位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结果是心理过于紧张,老师启而不发满头大汗,不知所措。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这堂课使人感到,女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⑴为什么说这位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无私的?

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⑴这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

⑵分析: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局限于个别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无论学生的外貌形象如何,也不能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自己心意,学生成绩是否优良,无论学生的品行、素质好坏,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怀着同样的深情和爱心,给学生以公正、无私的爱。案例中的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不仅态度和蔼,温和的与学生交流,而且用心去激励学生,用爱心去点燃胆怯者的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⑶启示:

①教师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也不能有“偏见”。

②“让每一个学生都抬着头走路”,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都感受到教师的爱的阳光。

③只要用心去播撒爱的种子,贯穿爱的教育,就会结出爱的果实。

3.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有的人主张严肃查处,可是校长却不然,他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的首要责任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的人格是无价的,然而朋友,你信吗?投放的书少了6本。”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你送回的不仅是一本书,你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的校风。”第三天,其他5本也都送回了。

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

⑵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⑴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

⑵分析: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⑶认识: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

4.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什么道理?为什么?

⑵联系教育劳动实际谈谈其重要性。

参考答案:

⑴三个人的劳动说明了“凡做事都要有个好态度”的道理。

⑵分析: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的结局固然有很多其他因素,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三个人的工作态度有本质的区别。第一个工人为建一堵墙而工作,显然是机械地不带感情地做一件重复的事情;第二个工人为“赚工资”而工作,把工作当成了维持生计的手段,态度中充满了被迫的味道;第三个工人为“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而工作,充满了自信、自豪和想象力。由于各人的工作态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⑶说态度问题很重要,这是因为:

①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态度常常能影响造就一种人生。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看到这样一种情形,领导交给教师一项工作,教师从心底里不想干,于是就消极应付,工作起来拖拖沓沓,经常惹得领导不高兴,最后尽管工作做得很漂亮,可就是由于你的工作态度不佳,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不好,落个费力不讨好的结局。

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坚守工作岗位,端正劳动态度,注重工作价值,把工作热情倾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焕发出更大更多的内部力量。

③有了好的态度,我们才有了做人做事的出发点,我们的身体内部的潜质和热情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进而汇成专业方面的智慧。

5.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参考答案:

①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②学生是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作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装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装称兄道弟,对学生装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③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6.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儿,评点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造句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参考答案:

①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新课程改革更要求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细节。

②案例中,“活泼”一词的主要含义是“生动自然;不呆板。”学生乙的造句很有生气,也符合“活泼”一词的含义,正反映了学生乙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观察和想象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没有给予积极的肯定,必然会限制学生乙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教师应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意识。

③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第五篇: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词——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德,德行,品行。是做人,做事的根本。有德,便是真正明白教师生涯意义的人,懂得教育本真意义的人。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教师的道德修养都必须高于社会的一般,如果不能保证教师具备这样的素养,整个社会的发展伦理必然会走向荒谬。

做教师,是一份职业。但,这份职业不属于个人,而属于一个民族。因此,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付出。

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充分理解教书育人的含义,也就是教中要有育,育中要有教。

李老师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践行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我们引以为鉴。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材料中,李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反思,没有持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反而敷衍了事,将责任归咎于学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材料中,李老师不但对学生教育的耐心不足,还将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实施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对学生成长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国守法要求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包括《教师法》规定的相关内容,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材料中,李老师侵犯了学生人格尊严,将学生赶出教室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违背了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严重侵害了学生的权益。

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材料中,李老师在学生面前没有控制不良情绪,作为教师不负责任,给学生成长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想要做一名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好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品德素养和爱,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教育之本在于爱,幸福之源在于爱。

“爱”是教师行使教育职能的源泉,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家长、社会把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应当担负起教育的责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为他们铺就一条人格与智慧的成才之路。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所代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担任的学科,学生首先要喜欢自己的老师。要使学生喜欢老师,老师首先要喜欢学生。这学期,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刚接手这个班时,学生纪律松弛,学习成绩较差(第一次考试及格率只有40%)。对此,我深感担子重、压力大。然而,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爱心可以感动“上帝”。班主任工作中,我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做法,找“优生”和“差生”促膝谈心。从谈心中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掌握学生的活思想,进而,以“微信联系”和“请家长到校”两种方式,进行认真细致的家访工作,尊重家长意见,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上,我舍得下功夫,愿意多干事,干实事,在对待学生的困难和鼓励学生进步方面更是乐于奉献,常利用空余时间对学生 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多给学生一份微笑,走入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实现“零距离”的交流和交往,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畏惧感。与学生们交往了一个多月,奇迹出现了孩子们不再畏惧我,而且在课下亲切的称谓我“妈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做一个学生尊敬信赖的知心朋友。因而,我觉得教育之本在于爱,幸福之源在于爱。

其次,立德树人,要育人,先育德。

教师是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设计者。学生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老师脾气、秉性、爱好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们发现,学生信得过哪位老师,他们就会刻意模仿哪位老师,包括老师举手投足的动作、爱好、文化品味和写字风格等。同样那些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风邋遢的老师也为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教师提高了威信,使施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所以说:立德树人,要育人,先育德。

教育就像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带来自信、快乐,启发小孩向上的良知,小孩才会学得积极、自觉。一个有职业道德的长期充满爱心的老师就是推开这扇门的人,愿我们所有的老师不负重任,做一个合格的“开门人”,在推开门的那一刹,我们必将会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下载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毋庸置疑,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递公平与正义,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被人们称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新闻媒体经不起社......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教师师德论文: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浅谈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 九龙中心校 陶祝领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一般是指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也......

    中学教师师德论文教师师德论文: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育......

    实习生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实习生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案例 我在XX学校上课时,班里有几名男生利用空余时间玩,这几名男生平时守纪观念差,自我意识强,当课结束时,我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策略地指出这类错误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

    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1.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教育过程的协作性和施教方式个体性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教师施教方式的个体性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征,是教师搞好教育教......

    教师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

    1.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教育过程的协作性和施教方式个体性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教育过程的协作性与教师施教方式的个体性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基本特征,是教师搞好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