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

时间:2019-05-15 06: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

第一篇: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

关于幼儿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

摘要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及男性择业观念的束缚,幼儿男教师相当缺乏。本文立足于当前我们幼儿园男教师的“存活率”不高这一现状,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简单分析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强调幼儿园男教师的重要性,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缺失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男教师 缺失 作用 重要性 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传统观念的不断变化,一部分男性开始加入到幼儿教育中来。他们的加入受到了孩子、家长和幼儿园的喜爱,他们的“存在”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幼儿男教师后备力量相当不足,更甚之,为数不多的幼儿男教师还在不断流失。因此,深入了解幼儿男教师群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幼儿园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男教师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男教师在幼儿健康发展、幼教队伍的完善方面所有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目前师范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普遍很少,甚至大部分男生还不愿意进入该教师群体。在我国,目前虽然幼儿园对男教师需求的呼声很高,但却表现出男教师普遍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一方面,我国正规学校培养的男性幼儿教师很有限,学前教育专业的男女比例为1/30—1/40,换句话说,一个班级中往往只有一两位男性学生。另一方面,愿意从事幼教工作的男教师比例很小。李玉秋指出:“目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的最大缺憾是教师队伍中男性非常匮乏, 若不迅速调整这种局面, 将对社会所需的完整儿童的培养十分不利⋯⋯幼教行列需要更多的男教师的加入已势在必行。”[1]实际上,作为“父亲缺位”①问题的良好应对者,幼儿园男教师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但是遗憾的是,当前我国幼儿园男教师队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作用上都令人担忧。首先在数量上,在幼儿园教师中男教师所占比例尚不到千分之一;数量少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幼儿园男教师的流失,一些男教师进入幼儿园2—3年内又转为其它职业,形成了职业优势与缺乏流失的矛盾。

四川日报载:在四川省,幼儿园从事教学的男教师仅1%,在读幼师专业男生仅5%,据我省培养幼儿师资规模最大的学校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统计,该校目前在校3个年级的学生共4005名,男生只229人,比例仅5%,而其它培养幼儿师资的学校男生比例更低。此外,有调查表明,四川某高校一个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有足9人,而实际愿意从事该工作的却近乎没有。[2]由此可见,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十分严峻。

重庆晚报数字报载:在四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三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加强男孩“阳刚教育”的建议》。她们认为,目前中国男孩“女性化”现象严重,不仅外在“阳刚”形象缺失,而且内在“阳刚”气质全无。而“阳刚教育”不只是肌肉发达、勇猛好斗的身体、外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阳刚”气质、精神的培养。建议应增加幼儿园、小学男教师比例,增加男孩“阳刚”气质的培养。三位代表还表示,让中国男孩们“阳刚”起来,理应标本兼治,除了在学校里增加男教师的数量,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注重男性角色的教育,注重男孩“阳刚”气质和内在精神的培养,才有希望让小男孩在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3]由此,幼儿园男教师的缺失不但使得“父亲缺位”这一问题不能得到良好应对,也使得在培养幼儿“阳刚”教育上表现极为不足。

二、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形成原因

目前,在国际上,日本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约占7%,美国幼儿园男教师的比例约占10%,而在我国,却还稀缺地被称为“大熊猫”。幼儿园男教师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下面将从幼儿园男教师自身和社会等外部原因综合分析。

(一)幼儿园男教师的自身内部因素

1.男教师的部分性格因素不适合幼儿园保育工作。

男性幼儿教师性格相对粗犷,但幼儿园是保育结合的教育机构,需要男教师对幼儿的生活和起居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另一方面,幼儿园中的儿童大多3~6 岁,这一年龄阶段是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时期,男幼儿教师偏向于抽象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容易和儿童的思维脱节,从而不能得到儿童的理解。2.男教师对幼儿园教师所需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相对薄弱。幼儿园男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欠缺也是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超过半数男教师认为:“一些实际的技巧如跳舞、弹琴等不够熟练”、“钢琴、舞蹈都不是太好”。然而,钢琴、舞蹈等专业技能都是幼儿教育中教师必备的技能,离开这些技能,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3.大男子主义思想在作祟。

许多男幼儿教师深受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幼儿园教师这个传统上是女性从事的职业里,男教师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使得他们不愿在女园长、女科长、女组长等女领导的手下做事,认为一个大男人居然要听你们小女人的话,有失尊严。同时,世俗观念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带孩子”,是一件婆婆妈妈的事情,于是,自认为有些本事的男人在这样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很难接受幼儿园教育工作,这也促使他们选择了离园。4.幼儿园男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缺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4]然而,许多幼儿园对男教师的工作潜力发掘比较有限,不能很好地使其达到价值激励的目的。幼儿园男教师不仅体会不到其从事幼教工作的成就感与快乐感,而且会慢慢丧失其原有的工作与激情,并最终选择离职。

(二)外部因素

1.幼儿园教师待遇偏低。

工资待遇低是导致男教师不愿到幼儿园工作或离园“出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之下,男性一般被看作是家庭的“顶梁柱”,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在一个家庭中,丈夫、父亲的经济收入以及他的社会地位会在家庭生活及家庭伦理道德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师待遇低,在中国这样一个男人养家的国度里,待遇低到不能“养家糊口”的地步,那是男人忍无可忍的事情。在生活的重压下,男教师往往不得不从幼儿园“出走”。2.社会因素。

第一,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不够

近些年我国的教育改革火热,人们大多只考虑到了减负、遏止乱收费及课程改革等内容,却很少关注教育者这一“人”的因素。不关注导致了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男教师的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男教师的园外生活、社会压力等关注较少,导致了我国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男性幼儿教师的学校。第二,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对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的角色认同不足,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男女在“文化”的层面上就被进行了角色定位,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被定位为女人做的事情,男人不适合。在很多人看来,当男幼儿教师是没有出息的表现。同时,男教师在幼儿园缺乏同性伙伴,在幼儿园找不到自身的归属感,这就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由此所产生的职业压抑感和工作倦怠感也会滋生他们产生“跳槽”的念头。同时,幼儿园男教师娶妻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对幼儿园“男阿姨”的偏见,很少有女性会把目光投向男幼儿教师的身上,这就使得幼儿园男教师在人际关系和感情方面遭受双重尴尬,不免对自身的处境感到心寒,进而寻求其他出路。

第三,师范类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性别比例相差大,而对于师范学校内部的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男女生的比例更是严重不平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入学人数相当少,造成幼儿男教师后备力量不足也正是日后幼儿园男教师稀缺的根源。而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大多数师范类院校仅仅重视女生擅长的舞蹈、键盘的教授,忽视了男生的需要。许多男生拒绝穿着不合体的舞蹈服在女生堆里学习他们不擅长的舞蹈。而对于男生擅长的武术、户外运动、书法等,很少有师范类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时涉及。

第四,幼儿园对男教师的发展和需要重视不够

部分幼儿园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老将挑重担,新手靠边站”,对新来的人不加重用。学前教育专业的男教师怀着满腔热情进入到幼儿园,往往被安排做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使他们感觉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男子汉的抱负无法施展。于是,在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之时,已经有男教师要求离园了。另外,不少幼儿园没有为男教师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在资源利用、工作分配、个人空间以及改进管理等问题上,没有考虑到男教师需要。不少男教师提到:“幼儿园的资源没能让我们利用”、“没能给我们足够的空间”、“没能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所以男幼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第五,幼儿家长用过于挑剔的眼光看待幼儿园男教师。一些女孩家长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觉得有个男老师孩子可能会吃亏,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孩子担忧,会对男教师对孩子的细心照顾以及教养态度和方式等方面产生疑问。有着方方面面顾虑的幼儿家长会给幼儿园里的男教师施加各种压力,甚至会挑剔以至于拒绝男教师的看管。这些势必会加重男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最终促成他们的流失。美国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学家乔治.S.莫里森认为, 对于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来说, 最重要的是对幼儿拥有真诚的爱与尊重、细心的关怀和照顾, 以及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命对职业对未来有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的良好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的生长环境, 诸如乐观向上、积极参与、自信和自尊等这样的优秀品质就蕴藏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5]而能做好这些的男教师一样是很多很多的,家长的担心显得就有点儿过头了!

三、幼儿园男教师的重要性

彭淑珍强调:“长期以来, 学前教育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及男性择业观念的束缚, 教育缺乏‘男性’。[6]有的男幼儿举止行为有女性化的倾向, 很多幼儿缺乏健康的个性品质。可见如果中国学前教育不走出这个迷宫, 就必然会影响我们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现状必须改变, 在幼儿教育中加强男性教育刻不容缓!”由此可见,幼儿园男教师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男性教师促进幼儿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结构单位,儿子和女儿都成了家长的“掌上明珠”,“宝贝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小就宠惯了,养成一种爱撒娇、耍脾气的坏毛病,男孩子也变得“娘娘腔”起来,很多家长也发现这些男孩子从小一直到上幼儿园,整天跟女性生活在一起,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发展。我们男老师的加入给幼儿带来了欢乐,给幼儿园带来了活跃的气氛和生机。因为男教师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带动了幼儿与女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响应了全民健身的号召,使幼儿变得活泼开朗,健康的成长起来。

2、男性教师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幼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男性教师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男性思想开放,所想和所作的事情都是女教师不敢尝试做的,胸怀大志,无所畏惧,精力充沛,使得男教师能放开手脚去做自己想作的事情。并且如果男教师参与到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当中,就更有利于发挥男教师的才能。从教育教学到基础设施的修建,男性教师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身影。

3、男性教师的加入使孩子心理发展更加的健全和完善

女性细致、温和,容易劝说孩子做事,而男性粗犷、豪放、命令较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孩子性格的塑造特别有好处。并且男教师比较善于控制情绪,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并能启发孩子解决问题。此外,心理学专家也指出男教师对于孩子的思维方式、性格塑造、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也比女教师更为开阔。所以男女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有利。总而言之,男性教师的“刚性教育”与女教师的“柔性教育”完美的结合,可以使儿童得到全方位的性别影响,有利于他们个性健康全面发展。

4、利用男教师的优势,克服当前独生子女身上的娇娇气

男性教师带孩子有独特的方式,他们不会娇惯孩子,也不会主观宠爱、偏爱某些孩子。这种平等、粗放的态度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男教师的刚强与勇敢,更是当前独生子女们所欠缺的。特别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娇、骄”两气,男教师的教育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使他们又脆弱而变得坚强,由执拗而变得宽容。

四、改善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的对策

幼儿园男教师的离园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由多重因素引起的复杂社会现象,而它的改善需要整个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支持。

(一)提高男教师自身素质。

对于男幼儿教师个人而言,他们不但要尽量在性格上沉稳起来,还需要转变观念,尽可能的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能与小朋友们进行最好的沟通。那么男幼儿教师就不仅要在教学方法、技能方面提高自己,还要在心理上提高自己,即使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被所有的人认可,也要乐观而充满激情的从事自己的职业。“男教师首先应该认同、热爱自己的职业并认识到自身的性别优势才能坚定寻求自我专业发展的决心”。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持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幼儿园男教师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必须充分认识幼儿园男教师这一职业,男教师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但现在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做男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不断积累,提升专业素质,要善于结合自身特长,突出与众不同之处。有的突出专业技能,如篮球、体能、游泳、美术等;有的突出专业知识,从事教科研工作;有的突出管理才能,运用男性思维模式进行幼儿园管理。男适时地把特长展现出来让别人了解,在活动中不断实现个人的价值。男教师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自己,在一天岗做好一天工。此外,要充分发挥男教师的性别优势,为其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由于性别赋予男性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往往希望获得更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鉴于此,幼儿园应充分地发挥男教师的性别优势,积极地为男教师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使每一位男教师都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比如,利用男教师的科研优势,鼓励他们从事一些课题攻关;让他们各自负责一个班级,发挥男性的管理协调优势;设置幼儿园领导岗位竞聘,给优秀的男教师以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幼儿园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使男教师有机会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还可以使幼儿园男教师看到工作的希望和前途,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园工作之中去。

(二)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以提高幼儿园男教师的社会地位。男性一般都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幼儿园要想留住男教师,就必须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才能体现出幼儿园男教师的社会地位,真正做到以薪引人、以酬留人,并且吸引更多的优秀男教师加盟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来。然而,我国目前幼教立法工作进展缓慢,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还没有真正的体制保障,各种损害幼儿教师利益的行为也还时有发生,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幼儿教师权益的政策法规,才能使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及社会地位得到保障,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园男 教师流失的现状得到改观。

(三)加大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幼儿园男教师的工作条件。

由于学前教育目前还未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必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这是当今幼儿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且可以透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向社会传递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幼儿教育已成为举足轻重的教育活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活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男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园质量,提高和改善幼儿园男教师的工作条件,是减少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主要措施。同时,给予男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这种倾斜包括经济方面的倾斜和政治等其他方面的政策扶持。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幼儿园男教师的丰富经验,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在科学分析与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并适时推出有关我国男性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优惠和倾斜政策。实际工作中,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⑴吸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惠政策,吸引男性加入幼儿园。⑵政府教育部门加强男教师的宣传工作,营造尊重男教师的氛围,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幼儿园男教师。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男教师在活动中展示个人魅力。⑷建立本地区的男教师沟通机制,有助于男教师的交流和学习,可以让男教师在交流中获得较好的成长。同时在交流中还可以减少男教师的孤独感,扩展男教师的交际面,让男教师不再觉得是一个人从事一项工作,增强其职业归属感。

(四)加强媒体宣传效应,减小社会舆论压力。

长久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教师一般都是女性,只有女教师才能教育好孩子,男教师不够细心,不适合在幼儿园带班。不少媒体在宣传男教师时方法不当,大都以“男阿姨”、“男阿舅”等这样非专业的称呼叫幼儿园男教师,这些报道和评价虽然引起了社会对幼儿园男教师的关注,但在另外一方面却大大伤害了男教师的自尊心,使男教师心理非常压抑。这样的称呼使得男教师的专业性完全被抹杀掉,间接地造成了男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低下,不少男教师甚至羞于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的职业。

由此,社会舆论压力也是男教师不愿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男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在社会上,媒体要正确地看待,从正面宣传男教师,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男教师。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尤其要加强电视、报纸等热门媒体的传播,广泛深入宣传男教师加入幼儿教育事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促使人们尽快转变传统观念,使男性和女性一同承担起这项事业。社会各界应摒除传统观念中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理解,为男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心理环境。

(五)提高高校以及幼儿园水平档次,择优录取。

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招生时要注意吸取优质男幼儿教师生源,缩小学前教育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差异,为未来的男幼儿教师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另外,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入学后学校要实行差别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到男学生的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把男生专业课的侧重点放在学习幼儿体育教学法、武术、计算机等能发挥男生性别优势的课程上。而在另一方面,幼儿园应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地引进优秀的男教师, 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给男老师提供相对丰厚的薪酬,这是留住男幼儿教师的根本。其次,幼儿园的领导要提升管理智慧, 针对男教师的性别特点安排合适的任务,“在细微处做文章为(男)教师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园领导要考虑男教师与女教师在教育儿童方面存在着先天差别,合理平衡男教师的优劣势,制定合理的新型的男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评价体系和各项奖励机制,不把男女教师混为一谈,让男教师体会到应有的尊重,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选择适合该男教师的带班模式,根据男教师比较擅长的领域,安排男教师承担体育、户外活动或美术等某一学科的全园教学任务。再次,职业本身的性别色彩应该逐步淡化。园领导应让女教师理解、体谅和支持男教师的工作,不要嘲笑、讥讽这些男同事的职业选择。

(六)密切联系家长,争取创造最佳的“家园合作”。

尽可能的与各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加大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配合,为孩子乃至教师创造最舒适的环境。同时,作为一名幼儿男教师,努力与家长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以此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优秀男教师的“出走”。

结束语

言而总之,幼儿园男教师的缺失,不仅仅影响着下一辈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园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幼儿园男教师缺失可能造成的问题,进一步正确认识男教师在幼儿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注重教育的民族,在全球化以及国际竞争呼唤阳刚个性以及集体意识的今天,儿童的父母们渴望都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阳刚之气,能够自信沉着地与外界沟通、交流。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对幼儿教育富有热情的男士投身于这个伟大而又神圣的事业中来。

注释

①“父亲缺位”,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玉秋.论我国学前教育需求男教师的迫切性[J].台州学院学报, 2004,(2).[2]向朝伦.杨路帆.幼儿园呼吁男教师[N].四川日报.2011-03-16(15).[3]现在男娃娃缺乏阳刚气咋办.增加幼儿园小学男教师比例.重庆晚报.2011-01-23.(1).[4]林振海.陈传锋.心理学 [M].广东高等学府出版社.2007.8.110-111 [5]乔治.S.莫里森.当今美国儿童早期教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彭淑珍.幼儿园课程中男性教育的透视与对策[J].成才, 2005,(1).

第二篇:浅论幼儿园中的男教师现象

浅论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说到学前教育话题时,人们的脑海浮现的更多的是一群女教师带着宝宝们做各种各样的活动的场景,其实,在我国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里,已经有一部分男性从事起幼儿教师的职业。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国内外幼儿园男教师的现状

从1840年福禄倍尔首创幼儿教育的社会形式—幼儿园起,幼儿园教育己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而中国的幼教也在2003年迎来了她的百年庆典。在这一百多年的长河中,有很多学前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璀璨之星,他们或者自己本身是男性,或者非常重视男性在儿童早期教育成一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论述幼儿教育第一人——夸美纽斯;世界幼教史上的“哥白尼”——卢梭;幼儿学校的创始人——林;要素教育的创始人一——裴斯泰洛齐;论述并实践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第一人——欧文;幼儿教育之父——福禄倍尔;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中国幼教“新大陆”的开拓者——陶行知;中国幼教民族化、大众化的实践者——张宗麟„„他们作为一群男性,同时又作为世界和中国幼教事业的巨人,已经用行动向世人证明男性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国内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期刊网中,输入“幼儿教育”为主题词,从1996年至2009年,共搜索到记录11566条。其中:有关“幼儿园课程”的1373篇;“幼儿园管理”的1157篇;“幼儿园教学”的2379篇;“幼儿园环境”的1450篇;有关“儿童”的2620篇;有关“幼儿园教师”的4907篇,这其中涉及到“男教师”的仅45篇。

早在1994年,我国的幼儿教育权威杂志之—《早期教育》就对男教师问题给予了关注,其当年第12期上一篇《男阿姨,我的职业》吐露了云南一名幼儿园男教师的心声;而紧接着的—《川西有位男园长》描述了川西平原石亭江边的桔林村,出现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幼稚园,而它的创办人—黎昌贵也就自然成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幼儿园男教师之一。

《早期教育》在1998年第12期中,摘引了1998年1月19日《中国教育报》的一份报道《世界性课题:幼儿园该不该有男教师》,从CCTV“实话实说”的一 1

个话题谈起,对当时情境下男教师的存在进行了评论,并从好莱坞动作片影星阿洛德.施瓦辛格在影片《幼儿园警探》中扮演的幼儿园老师中搜寻了美国社会呼唤男教师的一个侧面意义。

在当代,2003年8月6日《中国教育报》曾对幼儿园的男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男阿姨”悄悄改变幼儿园》、《青岛:幼儿园里来了“男阿姨”》、《“男阿姨”其实大有可为》、《准“男阿姨”黯然换专业》、《“男阿姨”叫好不叫座》、《谁挡了“男阿姨”的路》„„这一系列的报道和评论集中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幼儿园男教师的关注。

(二)国外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最新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的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教师的比率在不断提高,其中,美国,日本,荷兰、澳大利亚6%。

幼教师资队伍中男女两性性别比例合理调配才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日本的这一认识先于我国许多年。我国幼教师资队伍基本上是女性一统天下,男教师总数百余人,不足教师总体的1%。而日本早在1990年就已有6138名男教师,占6.3%,其中任园长的占园长总数的48.6%,任副园长的占其总数的10.5%。《广西学前教育信息网》《中日幼儿教师教育培训的比较研究》中也指出:在幼儿教师的性别方面,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女性是幼儿园教师的主角,占绝对多数,但所不同的是,在日本,提倡男性参加保教丁工作,男性幼儿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如2000年日本幼儿园教师的总数为114838人,其中男性教师为6234人,约占幼儿园教师总数的5.4%,而我国幼儿园男性教师所占比例极少,几乎不到幼儿园教师总体的l%。

2007年第11期《早期教育》又以《日本幼儿园的男教师》为题对当时日本幼儿园里男教师的来源——继承家族事业,一般担任幼儿园园长;喜欢孩子,兼职幼儿园体育等学科教师及作者对于男教师存在的形式等方面阐述了白己的思考。

《早期教育》(2008年12月)曾刊登过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刘彤老师亲历美国幼儿教育系列感受之四—《幼儿园男性教师短缺》一文,作者在美访学期间发现美国从事幼儿教育专业的男生很少,一个班二十多名学生中只有一两名男生,而且男生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作者认为:待遇问题是美国男子参与幼儿教育的第一道难关;而社会压力则是其最难跨越的一道障碍,如,美国社会上流行一种让人气愤的说法:男性选择幼儿教育职业是因为他们有“恋童癖”,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面对这样的心理压力,需要惊人的勇气来承受这样的压力;而美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问题是男性跨入幼儿教育的另一道门槛,如:其对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严格的身份验证程序和“任何一个成年人不准和一个幼儿单独在一起”的规定无疑都会让社会对男子从事幼儿教育蒙上一层阴影;除此之外,社会没有在领域内给予男性教师有力的专业支持是男性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的这些分析应该说也是符合我国的现实的,但其对于幼儿园男教师短缺这一现实的分析主要是一种理论上的猜测,没有深入地研究。

《社区》杂志2004年第24期中以《俄罗斯家庭中的“男仆”》为题对俄罗斯幼儿教育领域中男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介绍:在俄罗斯的主流文化中,男人总是得到更高的重视。许多的退伍军官,都走进了家庭教师的队伍,做一名“男仆”。“男仆”可以修正教育的错漏,塑造男孩的性格,将他们培养成真正的男人,同时在某些忙碌的父亲身上,他可以弥补父性教育的缺乏。这也许是在俄罗斯男性进入幼儿教育领域。

二、幼儿园男教师的优势与劣势

(一)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优势

1.活泼、好动——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男教师的到来,为幼儿园带来了生机和新鲜血液。男教师擅长运动,游戏时可以带孩子玩轮滑、踢足球、练体操,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激发了孩子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户外活动时,男教师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爬上爬下,与孩子一起踢球、一起追逐等,充分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心理。

在幼儿园活动中,男教师一般能够和孩子尽情地玩耍和游戏,容易满足学龄前儿童特有的身体“饥渴”和心理依赖。而女教师由于性别约束,在活动中往往很难和孩子一起尽情奔跑、追逐等,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

2.博学、善思——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一些,他们在学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以我园为例,由男教师带的班级,孩子的知识面较广,尤其他们知晓地理、科普等方面的知识。男教师某些方面的知

识面比女教师更为开阔,在历史、地理、哲学上男性往往精于女性,而这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男性的观察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关系均优于女性,这些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极为有益。操作活动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桥梁,男教师良好的操作能力也将影响孩子更广泛、更深入地去探索世界。

男教师思维敏捷,好奇心强。与女教师相比,他们的思维更为灵活,兴趣也更为广泛,在发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方面具有女教师所没有的优势。

3.勇敢、果断——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男性具有坚强、豁达、独立、自主、勇敢、果断等个性品质,孩子在与男教师的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特有的个性品质,善于模仿的孩子也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这可以帮助男孩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男教师面对困难的豁达与坚强,可以鼓励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逃避、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如有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女教师可能会上前呵护,男教师则会带着鼓励的神情和语气说:“勇敢点,自己爬起来!”这有助于培养孩子勇敢、忍耐、坚毅的品格,对于男孩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幼儿园男教师的职业弱势

不管是女教师还是男教师,都各有优势,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要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必须认清男教师的职业弱势,从而扬长避短。

1.粗心、口拙——保教工作的弱势

幼儿园孩子年龄小,所以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很重要。女教师感情细腻,对孩子的照顾能够无微不至;男教师往往比较粗心,在这方面是弱项,有些家长正因为这些因素而不信任男教师。

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主要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沟通性的认知语言来探索世界和表达自我。在心理学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发现女性在言语方面优于男性。从此项差异来看,学前教育工作向男教师提出了挑战。

2.刻板、冲动——与孩子相处的弱势

男教师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很难像女教师那样温和、亲切,再加上男教师不善于安抚孩子,有的孩子心理上会有点惧怕男教师。这就与男教师的亲和力有

很大关系,亲和力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男教师也必须去努力做到这一点。另外,男性往往容易冲动,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在亲切感、温柔和善解人意方面男教师逊于女教师,男教师要比女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和孩子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3.拘谨、孤独——与同事相处的弱势

据了解,最让男教师感到头疼的是人际关系问题,首先是“与女同事的相处问题”。长期以来,幼儿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男教师在与同事交往上相对封闭,这种封闭的交往状态不利于男教师形成集体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男教师长期生活在女性环境中,由此会引发“性别认同危机和心理障碍”,导致男教师产生性别压力。另外,幼儿园要求教师对孩子讲话柔声细语,如果男教师不能“立场鲜明”,久而久之,还有被女性同化的可能。

三、幼儿园男教师如何正确开展工作

在分析了男幼儿教师的优势与不足之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认清男幼儿教师已成为某种必需而目前还只能作为一种尝试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男性的长处,发展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个方面出发:

(一)避短扬长,发挥男性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男教师在认清自己优势的同时,要把自己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尽可能的以男性的自信,乐观,勇敢来影响幼儿。同时还要汲取女教师的经验,改掉粗心的习惯,对人,对事多一份耐心,细心,做到对每件事要精益求精,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女性教师的不足,而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让这项工作更完善,让幼儿接受到完美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

(二)努力塑造自己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如果一个教师的亲和力强,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很快地与家长及幼儿拉近心理上的距离,就能很容易赢得幼儿及家长的喜欢,他的教育意图和教育才华也就很容易得到施展。因为孩子们会“亲其师,信其道”,会“爱屋及乌”,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所组织的教育活动。所以,男教师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的情緖去感染幼儿,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对待幼儿要平易近人,要温和,拥有一颗宽容之心。这样男教师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幼儿的信任和喜欢。

(三)确立对儿童的爱,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爱。

“爱心、耐心、童心”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样也是男性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幼儿园教师的起码要求。人们说女性对孩子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但是男性的爱是沉静的,他以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孩子,所以,男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该把这种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的爱全部奉献给孩子,不断地去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克服自身的不足。既然选择了幼教,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幼教事业中去,对幼儿多一份耐心,细心,对自己多一份责任心,让幼教事业在男性的开创下更加精彩!

第三篇:信仰缺失浮躁迷茫现象分析

信仰缺失浮躁迷茫现象分析

2010年03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位研究生父亲的疑虑:是谁绞杀了青年学子心头的崇高》,站在一位父亲的角度,表达了国人对当代青年学子的状态深深的忧虑。

理想是一种信仰

一位父亲或许会感到疑惑,是谁绞杀了青年学子心头的崇高。人们想象中的青年学子应有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荡然无存。没有热忱的信念,没有深刻的思想,精神萎靡蜕化,只剩下狭隘的求职需求。置身其外,你会为之深感震撼和不安,可是当你置身于其中,你会发现一切自然而然。

信仰的缺失,恐怕已经成了当代青年学子的通病,是这一切病症的症结所在,这里,我指的不是宗教信仰,是对理想的信仰。我曾经看到身边一些人不甘心地将求职就业视为信仰,心底里却不得不认为这只是一种对自我境界的阿Q似地满足,求职就业只是一种需求,需求不是信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更无关信仰。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和持有,是一个人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的精神。信仰是一种崇高的理想,无疑信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它能让你即使身处最为艰难的处境,也不会自甘颓废。

青年学子的集体浮躁

近年来,房价飞涨导致社会情绪中弥漫着焦虑和浮躁,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与日俱增,一代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极低。这也导致了校园中的青年学子日益浮躁和焦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差已然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这点在最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被专门提及,最普遍的现象比如逃课,提前选课等现象都反映了这种现状。提前选课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凑学分的心态恐怕与学习质量低有直接的关系。浮躁是一种只求结果的急切心态,是缺乏信仰的病态表现。信仰在,则不浮躁。信仰是唯一能够抵制浮躁的定心药。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急功近利,要么对目标的专注度不够,要么对现有目标的耐心度不足,要么现有的目标不切实际。很多企业家浮躁,喜欢做大做强,却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很多政治家浮躁,追求和谐世界,在权利和市场的巨大矛盾面前却束手无策。很多经济学家浮躁,喜欢批判一切,却不能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文化界则浮躁得有些无厘头,偶尔甚至以生产脑残的恶搞的傻乐文化为荣。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在所难免,虽然他们迫切地想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却无法安心在教室里学习。然而,一旦缺失了信仰,大学生与非大学生其实就没有丝毫区别了。社会转型期的集体迷茫

如今众所周知的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但是转向哪里,多数人无从知晓。而生活中有太多人们习以为常实际上却值得警醒的现象,关于这点,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典故:周恩来在沈阳读书的时候,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有一天,学堂的魏校长把同学们召集起来,问大家:“读书为了什么?”有的同学说:“为了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 有的同学说:“为了能发财致富。”当问及恩来时,周恩来站起来,大声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励志典故,故事的本身其实并无需赘言,只是如今的年轻学子能说出这样志气十足的话吗?恐怕你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未必敢说,恐怕就算你这样说了,无疑会遭到一些鄙薄的嘲笑,更恐怕是,你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

对这个行为我并无褒贬之意,我只是在思考动作背后的因素。敢于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信仰并受到刮目相看,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而言不可理解,正如你不能理解的还有,以前的青年学子为什么竟有如此的胆量和号召力能站在一张小凳子上就热血沸腾地展开演说?以前的青年学子为什么会真诚地认为自己是为了改造社会,为了实现个人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而读书,这滋味和情景,如今恐怕没有大学生体会过。从个体行为上无法理解的现象,从社会信仰上理解往往一目了然。那就是,当时的社会是信仰十足的,是理想明确的,是不迷茫的,当时的青年学子是热血沸腾的,青年学子有信仰,社会就会有信仰。可是如今,还有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信仰?

树立信仰,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赢

信仰对于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是无数先人用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卡耐基有句名言: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可是现在青年学子的状态却直接忽略了“立志”。想到钱学森去世后留下的中国之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由此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信仰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终极关怀的体现,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最高境界。当信仰缺失,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就荡然无存。一个人的社会属性萎缩,整个生活只剩下个人的孤岛,那么在追逐私欲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找不到方向和准则。此时,浮躁和迷茫更变得在所难免,甚至无良现象也变得自然而然。

树立一个信仰,对理想的信仰,不是求职,不是房子,面包和美女,为了有个精神皈依的寓所。

第四篇:大学生荣辱观缺失现象分析

大学生荣辱观缺失现象分析

丁宏 《 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16日02 版)

当代大学生身处高速发展的物质时代,亲身体会到经济繁荣的实惠,极大地享受了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优秀的核心传统道德——荣辱观,在一些学生中渐渐淡忘且悄然缺失,并产生一系列负面现象。

荣辱观缺失现象

如今,少数大学生,为获取一己私利,不惜伤害他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认为通过金钱等功利性的手段就可以解决自己的某些劣迹行为。有的学生在入党、评优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不过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更有甚者通过走后门、送礼物等违反道德和违法违纪的方式寻求老师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予以帮助。笔者认为,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少数大学生荣辱观念不强,自尊心、羞耻心和上进心的缺失。

处在我国社会转轨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大,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一些社会不公现象的出现,有些大学生开始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社会上对一些家长权钱交易不良行为的纵容导致的问题开始显现的同时,大学生中“拼后台”、“拼父母”、“拼金钱”、“拼背景”的潜流在渐成风气。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不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荣辱观的问题刻不容缓。

荣辱观缺失原因

近代以来,文化发展与变革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洗礼。毋庸讳言,在这一进程中,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历史上,我国也曾有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激烈讨论和否定批判。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大批判”,使植根于华夏这片历史悠久土地上的传统思想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者,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传统社会合理的基本伦理,使得人们的道德认同和思想重心发生了混乱和偏移,包括荣辱观在内的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在传承中出现了断层。

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潮乘虚而入,大学生的荣辱观念因此受到冲击。

同时,由于大学生接受到的荣辱观教育实效性不强,政治性意识形态教育往往掩盖了人伦道德、公民基本精神和道德操守的教育。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

1往往发现,所学习的理论上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得不到实际的应用,甚至与某些不道德的行为相悖,这就造成大学生应有的道德认知与社会上的不道德行为表现发生分离,从而原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有所滑落。

笔者认为,基于以上多种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势在必行。

如何确立当代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继承。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和时代要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树立当代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设课题。笔者认为,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当代荣辱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并将其放在学习的首位。道德是做人的核心,学知识是基础,学做人是核心。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容易掌握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是社会当中最活跃、最有希望的群体,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大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中。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考核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提供了更加明确细致的标准。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改进大学生考核工作,完善大学生评价体系。把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大学生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的形成。

三是教育学生要从实际做起、从眼前做起,着眼长远。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是空洞说教,要真正入心、入脑,必须加强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到自己在荣辱判断上的偏差,进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教育学生在放眼长远的同时,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实现美好的人生,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五篇: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其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事件不断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诚信缺失。如今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抄袭毕业论文和在评奖评优上,各种信息的弄虚作假等现象屡禁不止,而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生作弊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不仅是差等生的“专利”,许多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为奖学金和评优也加入作弊的行列。二是作弊手段不断翻新。由过去的夹带小抄发展到替考、手机发短信等,甚至出现了帮助学生作弊的考试专用笔。三是作弊心态发生了变化。过去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作弊时偷偷摸摸,而现在学生作弊时则十分坦然,好像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生活诚信缺失。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助学贷款违约现象严重。有许多学生毕业后以种种借口拖欠贷款不还,甚至以隐瞒工作单位、联系地址等方式逃避还贷。二是弄虚作假,骗取特困生补助。有些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为了获取补助,出具虚假的经济困难证明,给学校的特困生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故意拖欠学费。四是同学之间不讲信用,欠钱不还。

3.就业诚信缺失。学生在就业时不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给简历“注水”,提供虚假的推荐材料。有的学生随意违约,毕业后,由于求职心切,就漫天撒网,向许多用人单位投递简历。遇到愿意接受的单位,往往欠缺轴向考虑就仓促签约,但又不安于现状,仍继续寻求,发现更好的单位,就违约另签约,不但损害了学校的声誉和形象,而且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大学生择业与就业的混乱局面。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既受社会环境、高校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家庭环境、学生自身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的错位。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封建残余思想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讲诚信的传统美德,但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吃亏”等古训仍占据着人们的头脑。二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社会上出现的失范行为和现象不能得到应有的制约制裁。如从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经营到社会政治领域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浮夸虚报、搞形式主义等,这一切都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

2.高校教育的偏失。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的教育历来是重智轻德,在学生的智力培养和道德引导上一手硬一手软,对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中出现的失范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二是教育方式、方法不当。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采取说教、灌输的方式,没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和生活细节入手,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政治说教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三是高校内部管理的不规范。某些高校存在招生舞弊、乱收费等不诚信现象,同时,在对违纪学生处理、奖学金评定、党员发展等工作中出现走后门、开绿灯等不公正现象。四是+过程中,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忽视对其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日常行为的规范、矫正。另一方面,家长自身的不诚信行为严重影响着子女,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活跃,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同时又任性好强,辨别能力差。而且他们在年龄、心理、生活阅历等方面尚不成熟,极易接受不良现象的影响,从而导致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的诚信缺失。

下载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幼儿园男教师缺失现象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评语:成绩: 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调查及分析姓名:李银学号:3125004032班级:种子一班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求职材料“注水”造假,就业签约 毁约,拖欠学费,助......

    幼儿园男教师访谈内容5篇

    访谈内容 (一)“我”的大学时代 1、了解幼儿园男教师的家庭背景,为什么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受到谁的影响?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对此决定有何看法、持何态度?他们对于幼儿......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遵守情况,我们小组于11月6日至10日, 就社会公德缺失这一现象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57.4%......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关于社会公德缺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范文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王婷 摘要: 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是指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

    幼儿园实习专题报告:幼儿园需要男教师5篇

    幼儿园实习专题报告:幼儿园需要男教师背景:据调查,当今发达国家男幼儿教师的比例只有4%左右,日本男幼儿教师的比例为7%,美国比例最高为10%左右,但中国只不足万分之七,其中还有很多......

    浅析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摘要 浅析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摘要 男教师是幼儿园师资队伍中新兴涌现的角色,由于其性别的特殊性,在幼儿园发展及其相关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多了关注。......

    浅谈教师幸福感缺失

    论文关键词:教师 幸福感 职业价值 论文摘要:社会普遍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很幸福的,但是当代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却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