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及维护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有些新闻媒体经不起社会的各种诱惑,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因此,将分析新闻道德缺失的原因并且探讨有效的防范和守住新闻道德底线的对策。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职业道德 人文关怀 原因对策
一、新闻记者道德失范的表现
2011年10月22日晚上,联防队员杨喜利手持钢管、警棍闯进王娟(化名)家中,一通乱砸后,对她进行长达一个小时的毒打和强奸。她的丈夫杨武(化名)则躲在几米外,不敢做声,眼睁睁看着妻子遭此横祸,一个小时后才悄悄报警。这就是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此事件最初是由记者揭露出来,使杨武一家的命运迅速得到了政府的救济。但是,在这起恶性事件的报道中,部分媒体丧失新闻道德伦理,没有去尊重和保护一个受害人的隐私,使杨武一家引来无数目光追逐,他们的隐私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是媒体给他们造成的第二次伤害。类似这样的媒体给事件当事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已经发生过多次,不久前的“小悦悦事件”中,大家集体指责“18个冷漠的路人”见死不救,并“人肉”这18人的籍贯、住址、电话,还有网友上门,拿着摄像机边拍边骂。“不幸”成为“十八分之一”的广佛五金城的那几个店主,生活完全被打乱。
再者,零八年的汶川地震及更早的“9·11事件”媒体的表现更是让人失望。世界各大媒体滚动回放播出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景,结果使幸存者和当事人对灾难情景不断地重复体验,构成新一轮新的心理创伤性应激和不良暗示。
这种因为媒体的道德失范导致受害人二次伤害或者直接侵犯了其权益的行为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这些都是新闻媒体报道没有人文关怀的表现。
二、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原因
1、媒体从业者素质和行业管理缺陷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和编辑队伍中来,其中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新闻媒体的各种基本操作规范,有时甚至是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的储备,当然就更谈不上具有更高层次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了,使得庞杂而混乱的新闻队伍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下滑。
再次,新闻媒体的行业管理存在明显漏洞,某些极度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稿和镜头在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原则下被刊登播出,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2、经济利益的驱使。
新闻传播引入市场因素之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强大的冲击,部分新闻工作者受其影响,为迎合受众的猎奇,偷窥心理,使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电视收视率迅速飙升,在短期内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新闻对社会及受害者的负面影响,只求自身眼前实际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3、传媒定位的不清晰
新闻传媒在理论上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中,它们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经常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从而使新闻传播缺乏人文品位,对新闻事件的报道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急功近利,新闻报道有失偏颇和肤浅并对新闻事件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
三、新闻媒体道德失范的对策
1、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包括高尚的情操、坚守良知、维护正义。
新闻报道中要注意人文关怀与受众知情权、隐私权之间的平衡。为实现对受众知情权的满足,媒体的人文关怀有时会与被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发生冲突,严重时还会诉诸于法律。因此要加强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在进行隐陛采访时要把握什么应该曝光而什么不应该,把握好“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诚然,记者的职责首先是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但是透过记者的报道,受众也需要感受到镜头背后、文字背后作者的善良动机,即记者对自己报道的对象——人,要有基本的人文关怀,有人情味。只有这样,受众才能认同记者所要报道的事件。否则,透过新闻报道,受众感觉到的是记者对自己报道对象人文关怀的冷漠、缺失。加强新闻采编技术方面的监督和限制
在可能造成被采访人隐私等权利受损或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新闻报道中,要注重采编技术的具体操作层次的把握。在传播内容的表现上,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比如“马赛克”效果和化名的运用,特别是要遵循公共场合对一些未成年人的采访。其次就是要注意隐性采访的节制运用,在进行隐性采访时要把握好所曝光内容的“度”,以充分体现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决不能借口隐陛采访任意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
3、规范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新闻法制化建设,对媒体行为进行监督
对于我国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社会要有所作为,要设立明确的规范或法规,并保证这些规范的执行。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只有这样,在一个理智、人性化的社会中,新闻媒介才能保护公众利益,而不是伤害。
4、新闻媒体应该加强媒体道德自律
新闻传播活动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法律规范无法对复杂的社会进行全面周详的规范,不能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法律对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约束是有限的,往往只有在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出现较严重的违规行为时,才起规范作用,更多的时候,只能靠新闻工作者自我的约束,通过新闻从业人员处于良知、道义、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即新闻自律来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新闻工作者自律,以及行业内部的监督,进行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的教育。
总之,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担负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要完成其传播任务,就必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加强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树立新时期新闻媒体的崭新形象。
参考文献:[1]谭诚训.社会道德底线与媒体的道德责任[J].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2007,(1).
[2]《论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2005年11月.
第二篇: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研究
万方数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9卷2003年)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美国国会众议院多数派领袖迪克·艾米1998年5月间在国会致辞时,突然中断 话题,要求全场为好莱坞著名谐星鲍勃-霍普默哀,因为他在演说过程中突然接到 了助手从网上打印的讣告,声称霍普刚过世。但实际情形是,谐星本人正端坐在家 中看电视呢!闹笑话的岂止是政客,就连世界三大通讯社之一的美联社也发了一篇 回顾谐星生平的特稿,后来只能赶紧发声明撤消稿件。[1](P168)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网上发布的信息如果不真实,不仅会让受众获取不确切的信 息,同时也对被报道对象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影响。由于一些从业者缺乏对新闻真实性的 深刻认识,而网络又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匿名传播的空间,加上网络媒体的超强 时效性,也使一些网络新闻工作者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调查研究,以致大量经不 起实践检验的信息在网上流传。另一方面,网络传播为传受双方所构筑的平等交流的空 闯t电使得一些非新闻从业者在网上发布所谓的“新闻”,比如常常将传闻当作新闻加 以报道的麦特。德拉吉(他创立了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w。.dmd舻report.。0m,率 先报道克林顿性丑闻),以及一些在聊天室、论坛中发布消息的网民。这些非新闻从业 者自然缺乏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观念,虽然他们传播的信息中不乏真实且有价值的新 闻,但也存在着许多的虚假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新闻工作者很难判断信息的真 假。
(二)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侵权问题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新闻侵权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在网络空间里,利 用网络传播所构成的新闻侵权自然也不在少数。网络空间是自由的,如果网络新闻工作 者缺乏职业道德观念,对新闻素材不进行核实,或者有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等权利.在 网络中可能更容易出现新闻侵权的问题。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信息在网上传播,包括极其 私人的内容如电子邮件也是通过互联网到达其他网络用户的手中。加上计算机技术本身 的缺陷和漏洞,以及人为的恶意攻击,使得一些人可以轻松地进人他人的个人空间,并 将所获取的内容又通过网络发布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中,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就会面临着 很大的威胁。
在网络新闻缺乏“原创”的情况下,目前网络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网络编辑每天所做 的大部分工作就是转载、摘录其他网站或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如果未经允许而将自己 所需内容任意照搬照抄,将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侵害问题。这一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已经非 常普遍,并且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比如两大商业网站新浪和搜狐从2001年9月起 至2002年下半年就为转载新闻之事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并诉诸法庭,一时间闹得沸 沸扬扬,其焦点就集中在转载新闻的著作权上,他们互相起诉对方抄袭与侵犯知识产 权,因此而争得不可开交。
在传统媒体中,如果是新闻媒体侵权,那么它的影响范围可能是存在于这家媒体的 主要传播区域,而网络媒体加人传播之后,就会将这一影响扩大化。一本披露法国前总 统密特朗健康档案,被巴黎法院判为侵犯其隐私权的《大秘枢》,就曾被人在互联网上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9卷2003年)自已的意愿,所以我们只能从传播的环节着手。作为传播者,对新闻内容的筛选,尤其 是对色情、暴力等内容的取舍,往往会受个人道德观念的影响。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主要 责任是为受众提供丰富的新I剐资讯,报道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 以及社会、娱乐新闻,并以此建立一种健康有益的资讯空问。所以,在海量的信息来源 中,网络新闻从业者应当进行必要的筛选,拒绝色情、暴力及相关的信息进入流通领 域。我们必须提高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道德标准,让网络新闻工作者在选择新闻素 材、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过滤掉不健康的内容,而代之以高品质的新闻信息,为受众提供 有益的娱乐和生活资讯。3.尊重知识产权,增强版权意识
网上的多数信息可以免费获取,这无疑给受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一些自身不具 备新闻采写条件和能力的网站能够轻易地获得新闻稿件。加上网络新闻在编辑过程中可 以将其他媒体的相关内容运用超链接的方式进行拓展。受众在登陆网站时会发现,许多 新闻都似曾相识,因为它们多以转载为主,很少是经过该媒体记者自己采写的内容。加 上在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缺乏专门的法规作为约束机制,导致了在网络新闻转载中的不规 范现象。有的网站未经允许就转载其他网站的新闻;有的网站从业者对转载的内容稍加 修改署上自己的名字进行发布;有的不注明出处,让人弄不清该新闻的来源;有的信息 在转载过程中出现疏漏,或以讹传讹⋯.所有这些网络新闻传播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 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被侵权网站的利益,同时也使网络新闻传播陷入信息重复、缺 乏特色、浪费资源的状态。
要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这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除了加紧制定相应的网络知识产 权保护法规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从每一个网络新闻工作者自身做起,一方面维护自身的 版权,另一方面不侵犯其他媒体新闻信息的知识产权,在转载稿件时,应依照媒体之间 订立的协议行事,或取得原作者(媒体)的同意,同时标明具体出处,并且及时核实,保证其可靠性。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大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尊重他人的劳 动成果,多制作原创新闻,从而营造一个网络媒体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更好地为受众 服务。
(二)依靠自律原则规范从业者的行为
传统新闻媒体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自律意识和相应的 自律机制。比如,欧美许多国家就先后成立了新闻评议会或其他类似机构,来对新闻工 作者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议,并通过这些行业机构制定的公共准则来对从 业者的行为进行约束。这样的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对一些可能发生或 者已经发生的不正当传播行为予以修正和调整。所以网络新闻工作者应该按照一些相应 的网络新闻行为规范约束自已的行为。1999年4月,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 23家中国新闻媒体,在北京召开了网络新闻媒体会议,并原则通过r《中国新闻界网 络媒体公约》13】(P1”),对网上转引、建立链接等行为准则做出r规定,并要求对一些违 反公约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处罚,在新闻传播领域为保护知识产权、杜绝不良传播行为、营造公平健康的传播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万方数据
方玲玛试熊嘲糙社凹士孽蠹斟蟠娑琚l别
霪錾蓠:每嗡一嵛娄蠢骶拍警茜量饔要萋 ≯j嚣僧~袅捶垦冀芽:蓑避萋曼露”荤 羹瓤j建再蓬擎萋印耄蠢霉囊国忏囊≤ 囊÷誊争昏囊张萋“鍪挚夏i霪奄笛F蓉 引荐j精靳群褰鬟g丛甏鑫羹囊,捐圳业 莨髯"燃蠢薤臻籀赫嚣霪j 稿錾墓鎏
垂毛
;譬孕÷萋≯阿“稿摧蠢措墓建?萋薹前 豢盯蟊瓢羹瑁宪。}季嚣雯螋删差匍蘑雾 黎!聪嗵蹦矍≯F善冀懋尝i6【馏蒿慧嚣摹 橐。囊臻哪嚣誉罔谢国餮斧毒《誊闻鎏量 匪谨篓翳爵字象怠纛麓:确“藁莺薅零;
;i; 阮妻?丢型誊蠢瑟型馨善篷高窒蠢稳Ill?舞妻嚣誉垂i;iii:!p;j ;妻; 撮巍量.蠹稀掣?鲁孽垂垂nJ以毫馨口零蘑i;i;挚毫囊器册善!;|l|j il; ;;i 囊囊窭?箨m鋈襄饔蓉搿瞄卷曼薹m塞冀蓉闻譬蔓霎i§l,誊霉孥滴盏拳!叫萎蓦基羹;j ;l蠹j;!乎;
i虫i 耋嘉俪,鲞囊鲞蔷塑鞋嚣鎏雠蠡i:!j薹餐篓鎏饕譬、墓窜暴鹭;;蔫:g;;; i;i 雾塞琴?壹采~蠼煳囊誊籍蠡芋哥藿薹;iij霉囊茎毫:illl;;萎;?
iE!薹稿墨j耋萎囊攀誊;基塞墓蠹鎏蘩简要耋交萋羹蠹甓著~撑嚣雏善≤lli j塞善囊囊妻蒹%
卿?iii;二i:!荔§白昏lgg;ii i委羹i;i!羹ji SHEN{i毳‘g i至茸i{§;!;霉薹§ilii囊≯一ll蚓黉羹妻鬟鬃≥霎蓁
lll鋈匡;}:蒌薹鬟ili捌i};|羹l;i|;譬黝
}毫m嚣蛘j蓑l。一;}}:髯÷;曩暑;ii酗;{卓i}lj;÷ji毒j荫_二ijj;!;蠹÷;i谗;生j罨i霉蓉点ijj二§§;
蚤i;籀毫秉jjl 4l!j量;i霸;薹jj!;女雾iii;iFi;i;;i jjj耋:::转jE i;i;;等;串j;;;;,兰ij彝誊;莓&{jiij仙;;;二÷i§l二‘;} §iijii喘;ii|旧i÷二二;≤ilu_§j=j;;;誊黉i;;;|::二二i!i{;{{;iiji;;;1墓j,冀;;l曩㈦^篇::j;!}譬自S??jjj i::日;甜;一
二二i;??ii{;}};!女;;??÷Ii{暑.言二!j lii日j巷秘ij;奠ii璺l阻}ll i;%:蓦i蠢i÷;:::{j}§§iji§g::g;j霉:霉!!譬;IJ二主i iijj{ i;?iijiii÷÷薯jijjj;jjEgsK《l i毫;孽裹__;i!i!_:ij誊i!}!;£!孽州ii≥= 万方数据__
第三篇:谈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谈新闻媒体人的职业道德
开课学期:
学生所在单位:
年级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0年冬季学期管理学院盼盼09513470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大潮对新闻产业强大冲击的背景下,许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为了追逐利益一味的追求轰动效果,进行炒作,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频频发生,从而使报道产生负面影响,大众媒体公信力下降,来自观众批评之声越来越多,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良心受到质疑。
例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记者排队领取封口费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职业道德哪里出了问题。
媒体失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媒体为了生存放弃职业操守,践踏新闻价值,去迎合大众口味,重利轻义。个别记者为了经济利益而夸张事实真相、捕风捉影,致使有偿新闻层出不穷。
二、新闻监督的缺失,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与缺乏公共监督也有密切关系,当今社会,人们也对道德失范现象见怪不怪,记者拿红包现象,公众的监督也无法影响相关媒体,新闻监督制度不完善。
新闻媒体这个行当就是绞肉机就是名利场。不管是记者还是主持人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表扬和批评,应该把这些都看的淡一些,不用在意。对于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而且必须要说,不能因为有些人不爱听而讨好那部分人,昧着自己的良心不说。
如何规范媒体行为?
一、加强媒体自律,通过新闻界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确立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传媒形象,从而影响公众。提高记者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新闻传播主题的道德意识。建立新闻自律制度,以便对实施职业道德不力的媒体机构及记者施加压力。
二、加强媒体批评 对失范的行为进行剖析和批判,可以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接受来自公众的批评,在互联网上开设媒体批评论坛,让公众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为防范道德缺失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三、保护记者讲真话 目前,据调查记者已经成为了新的高危职业。为了让报道的记者免遭伤害,应该制定保护记者的特殊措施,对迫害记者的行为进行道德上的联合抵制并奖励为新闻自由付出代价的记者
我认为职业道德应该作为一门基本课程,在大学期间开设,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同学都将面临就业,当我们纷纷走向社会各个岗位应该对我们的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我们的社会需要正直、真诚、脚踏实地工作的人,而不是靠着灰色收入致富的人。学习、遵守职业道德,同时净化我们的社会市场环境。
第四篇: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毋庸置疑,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递公平与正义,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被人们称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不少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事情,比如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将简述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最后也将对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法制公众利益监督
一、当代社会下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准则中关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行为有以下几项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具体内容如下【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闻工作者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谓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借助于社会舆论,引导或指导社会行动朝着某个方向或方面发展。从实际出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及时传达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做合格、合法的新闻工作者。
(四)维护新闻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记者要坚持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虚假报道。
(五)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新闻工作者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和发扬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
(六)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当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现象分析
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及时性和真实性,其中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但是近年来由于一些记者受到各种利益的驱使以及新闻监管力度的不够,虚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些为了
夺人眼球的不实报道甚至一度造成了社会的惶恐,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等等,这些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也让新闻记者这个职业一度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下面我们就结合事例来分析一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一)有偿新闻。【2】所谓有偿新闻,就是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
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一名矿工在矿内作业时丧生,而一场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争先恐后地赶到出事煤矿——不是为了采访报道,而是去领取煤矿发放的“封口费”。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千元。而在山西,煤老板送给记者两个称号:“端着新闻饭碗的丐帮”和“吃新闻饭的乞丐”。
仅仅从这两个称号我们就可以看出煤老板对这些拿着昧心钱的记者的讽刺之意,而这些蜂拥而上地争抢封口费的真假记者也无异于在出卖自己的道德和良知,他们在个人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下,丢弃了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和恪守,从而使新闻变成了一种交易的商品,变成了一部分记者的牟利工具,从而也使他们从公众利益的诉求者变成了公众利益的对立面,同那些黑心的煤矿主从本质上来讲也并无两异了。
有偿新闻,还有很多其他表现类型,比如“车马费”,各种礼金红包,以新闻换取经济利益(广告、发行)或赞助等等,虽然名头各异,它们却都是有偿新闻。从本质上来讲,有偿新闻就是一种权钱交易,是新闻和金钱之间的置换,而新闻的有偿性,无异于一种受贿行为,不仅违背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而且损害了公众利益,也违背了法制社会的要求。
(二)新闻失实。所谓新闻失实就是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现象。随着现今社会媒体竞争压力的加剧,一些新闻记者为了博得众人眼球不惜捏造、编造各种虚假新闻,夸大歪曲新闻事实,哗众取宠,其产生的负面的社会影响力,仅从《新闻记者》每年评出的十大虚假新闻就可见一斑,以2010年为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西安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以及“金庸去世”等虚假新闻出现时都曾经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虚假新闻有的涉及国家规划,有的涉及社会治安、伦理道德,有的涉及到名人明星的名誉。可见,一部分新闻记者的社会道德已经开始沦丧,编造出一个又一个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比如末日谣言造成各地的抢蜡烛、购“船票”**,还有河南光山县23名小学生被砍事件等等都是虚假新闻带来的危害。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名人明星一直是虚假新闻的长久不衰的选题,有不少名人都经历过“被自杀”“被结婚”“被离婚”的事件,虽然其中有些虚假新闻是经纪公司暗箱造作,为了炒作,提高艺人名气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虚假新闻的报道则损害了被报道人的名誉权,纯粹是为了夺人眼球的。
再如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这类涉及到国家规划的重大新闻,在没有任何可靠真实的政府文件下,仅凭道听途说就擅自刊出,造成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力,不得不说这不仅仅是记者职业道德的不完善,而是连基本的从业常识都没有。
我认为,新闻失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沦丧,对利益的盲目追求,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受众猎奇心理的一味迎合,而受众的甄别能力又没有很大提高。然而社会监管处罚力度的不够也使这些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
三、如何解决当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
(一)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造成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约束力的薄弱,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面对不正当利益的诱惑和驱使,要坚决抵制。要恪守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盲目跟风,不捏造编造歪曲新闻事实,不哗众取宠等等。
(二)要建立健全新闻法律法规制度。我国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从根本上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其次还要提高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三)要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受众要提高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敢于质疑,还要敢于揭露举报各种虚假报道。
(四)新闻出版社内部也要加强对新闻真实性的审查力度,以及对虚假失实新闻的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陆平煌《记者的修养与写作》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五篇: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和内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贯穿于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和整个过程,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具体包括: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将之做好,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基础上,会计人员应该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真实客观地来反映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二)熟悉法规。会计工作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了行政法规,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帐工作,所以我们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使得自己能够知法懂法守法。
(三)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人格尊严,依法来办事。
(四)客观公正。会计人员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所以会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摒弃个人私利,以求公平公正。
(五)强化服务。会计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关系会计行业的声誉和效率。服务态度好将会提高会计职业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增进工作效益和诚信度。
(六)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保守商业秘密,遵守商业规则,不为利益所诱惑,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种类
我国在培养会计队伍时,始终将职业道德建设摆在首位,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的职业品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一)会计造假。会计职业道德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缺失会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
(二)违背职业准则。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来达到欺骗广大投资者的目的。
(三)违法乱纪,谋取私利。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以权谋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四)法制观念淡薄。不能做到熟悉法规,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思想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要领,扭曲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据网络调查,有三成的会计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三、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一)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危害
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职业道德,那么他的行为将会为单位、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不管是什么工作,都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而会计职业道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会计职业道德,将会给我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会计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 的根本,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而现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属于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但是近年来,各种会计人员不顾职业道德的事情屡屡发生,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危害
会计的目的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当一个会计人员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那么他所提供的报表等信息就存在了虚假,而国家则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决策受到了不正确的引导而产生了错误,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市场经济的紊乱,只有在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国家才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三)对社会、集体以及自身的危害
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这样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的原则,为了谋求自己的私利,一些企业会要求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和验资报告,而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应有的职业道德,遵从了公司的吩咐,做出虚假的会计信息,这样会欺骗相关的利益者投资者,侵害别人的利益,会造成社会的紊乱与不稳定。
四、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补救措施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引导会计人员进行工作活动,教育从小 抓起,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信念,更是上升到“法律”的一种行为规范,所以在会计人员学校阶段,就应该加强对其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学校应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从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会计的职业道德观。针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会计人员,则应该多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定期对其会计职业道德培训,巩固他们会计职业道德的观念,达到遵守职业道德的目的。
(二)完善立法 加强法制建设
道德是以说教为手段的,针对存在侥幸心理的会计人员,仅有思想的说教还不行,还要用法律尺度来规范其行为,从立法上完善制度,并加大财务违规的处罚力度。只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对会计人员起到约束作用,使之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三)对单位领导也要进行道德教育
一些单位会计人员做出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很多是来自上级的压力,因为单位领导决策人的需求,不少会计人员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来谋求单位的私利,伤害投资人及利益相关的利益,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减少会计人员来自上级的压力,所以需要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来强化其思想作风建设,提高其认知标准,使得他们对于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重要性能够得到正确的认知,使“不做假账”成为公司的自觉行为,使得道德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同时应该在法律方面约束他们。因为如果得到的利益少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风险大于利益的时候,不道德的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不会有人为了一些小利润而甘冒触犯法律的风险来做假账,而这样也会使 得会计人员来自上级的压力减弱,是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减少。会计人员在单位的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减少不道德的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监督公司经济活动的职能,来对单位发生的会计事项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督。
(四)为会计人员创建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总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如果在一个团队中有一个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人员的出现,那么对他周围的人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在制度不完善,道德丧失的环境中,哪怕一个原本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的会计人员也极容易在其中迷失,因此,净化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营造一个健康良好,道德观念正确的社会环境,才有可能使得会计职业道德取得良好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