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简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以2013年昆明安宁PX项目事件为例
摘要: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是政府形象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向前发展,却存在着一些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部分公众不相信政府,这是一个严重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主动维护和提高其公信力,本着以人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同时,公众应该尽可能的相信和支持政府,提高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政府信用 公共权力 公共利益 政府形象 安宁PX项目 政府公信力的含义
政府公信力,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
政府公信力涉及两个主体:信用方(即政府),信任方(即社会公众)。它包含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政府公信力的核心内容。其中,政府信用包括三个方面:决策信用,即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公开和民主,出台的政策能否体现出连续性。行为信用,也即政府行政过程中严格依法律规定行使其管理职权,不越位、不出位,不乱行使职权;程序信用,即政府行政过程的透明、公开,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便于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政府信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民众信赖政府和政府的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执行能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民众支持、拥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政府与社会组织及民众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等。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应该是负责任的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透明的的政府。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 5
在安宁PX项目事件当中,为何政府要在该项目曝光之后才才公开此项目的有关信息?又为什么要在该项目已经尘埃落定之后才来征求公民的意见?而不是先征求公民的意见在上马。那如果该项目没有曝光,政府是不是就不公开此项目,直到此项目建成后才为人们所知晓。这里所反映的是政府决策信用的问题,政府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更没有公民的参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为公众的公共利益而服务的,应该充分征求公民的意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
在这一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期间,政府为何要实行“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难道我们的政府黔驴技穷,沦为要采用这种不科学的手段来监督公民。我们都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政府应该充分听取民众意见,而不是压制。这一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政府对公民的不信任,其根本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通过各种不合理的手段来监督公民,其背后体现的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在此事件当中,面对昆明市公民的抗议,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承诺:“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为何政府表面上说听取民意,却又言行不一,前后不一致,这让民众如何信任我们的政府?政府的形象何在?政府应该是坚守信用的政府,而不能够失信于民。在此事件当中,可能政府担心公民的过度参与会影响政策的合理性,纵使该项目是利大于弊,民众能够得到巨大的公共利益,但由于民众缺乏科学的认知能力而表示抗议反对,可是政府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甚至是骂政府;二是政府不信任公众,以致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压制公众,以及政府信用的丧失,政府缺乏决策信用等,这是最主要的方面。
三、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不仅仅是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的人不相信政府,不相信党,甚至是骂政府、骂我们的党,这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所导致的。政府公信力的主体包括信用方和信任方,政府公信力是连接政府和公民的桥梁,我觉着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政府对公众的信用方面
1、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公众掌握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多和提高,同时对这些关乎公共利益问题的大事甚为关注,希望了解更多的信息。政府却无视民众要求公开、透明的知情诉求,采取隐瞒和甚至欺骗手段,造成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流失。这一点在安宁PX项目事件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整个政府决策的过程中,缺乏决策信用,决策过程没有公开透明。
2、政府失信于民。
/ 5
政府信用的衡量也包括三个标准:一是名实一致,即政府职能、权力、责任一致,这是体现政府信用的重要基础;二是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政令与行动一致,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禁而不止;三是前后一致,即不渝初衷,信守诺言,而不是无端变换,朝令夕改。在此事件中,政府言而无信,前后不一致。
3、政府不恰当的监督方式
当政府的决策受到公众质疑甚至反对时,应该广泛听取民众意见,向民众解释清楚。在此事件中,政府面对公众的抗议、游行,没有正确处理好。采取“购买口罩”和“打字复印”实名登记的方式来监控公众的行为极为不恰当,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4、决策过程缺乏公民参与
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现的是公众的公公共利益,应该让民众参与进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尊重民意。同时,公民适度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合理性,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公共政策充分体现民众的意志和利益。而此事件是在决策之后公民才知晓相关信息。
5、对政府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有的监督机制有名无实,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如听证制度的形式化,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在此事件中,虽然政府也举办听证会,但是未起到监督作用。
(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方面
从公众的角度讲,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一方面建立在政府是否为民服务的相关政策上,另一方面受公民自身因素的限制和制约。由于公民受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政府的政策缺乏科学的认识或者是误解,这也将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好多事情我们根本不了解,却妄加评论和否定,作为公众,应该深入了解相关政策的详细内容,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科学、理性地对待政府的决策。
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性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掌握着巨大的公共权力,维护政府公信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甚至是制约着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从而影响着公共利益的维护。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在公共危机中,能够转换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能够充分调动民众的力量。试想,我们如果对于一个人失去了信任,或者是我们失信于人或是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关乎国家的兴衰大事,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维护和保证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和公共政策充分体现公共利益,能够加强政府同公民、社会的合作互信,同时也能够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有 3 / 5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利于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因此,建设和维护政府的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
(一)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信息公开、透明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政府决策要有科学性和连续性,政府的决策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要科学、公开和民主。并且要及时公开决策的相关信息,让民众有所了解。政府的行政方式要科学合理,要依法行政。
(二)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只有政府做到诚信行政,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建设公信政府才能成为可能。政府的各级干部应在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 从“ 三个代表” 的高度,认识自身的言行对于社会信用、政府信用和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镇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要克服短期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严格守法、守德,维护政府信用,维护政府形象,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在信用建设方面的组织、宜传和带动作用,打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政府,实现建设公信政府的目标。
(四)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度,加强相关制度制定实施
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相关制度,是保证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有章可循的前提。现行的公共管理体制未能从制度层面有效地落实政府对公众的责任,以及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制约能力,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失信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制止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公众对公共政策的信任。并且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现代政府理念,加快行政文化的现代转型。国家相关法制的欠缺,导致政府公共政策缺乏 4 / 5
稳定性和连续性,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把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双向沟通模式,深入群众
政府需要从改变现状出发,转变错误的观念,积极发挥广泛社会资源的优势,建立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通过良好的沟通取得公众的信任。及时适当的发布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 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预警和良性的导向作用,平息市民恐慌,稳定社会秩序。而且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以强化政府公信力。大众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大众媒体的正确的报道,引导舆论,有利于控制局势,同时,大众媒体可以跟踪报道事件的最新状况,抓住这一有力工具,对政府解决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建立健全资信系统,发展电子政务
当前是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要健全资信系统,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资信公信力。“应修改各种阻碍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透明、公开、权威的政府信息披露机制,使公众及时获得有效的政府信息。”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既为实现政务公开、提升政府的透过明度创造了条件,也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有效缓解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
政府公信力具有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当今政府公信力缺失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建设和维护政府公信力也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树立公民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正确对待和认识政府的相关决策,做一个理性爱国的现代公民。
/ 5
第二篇: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1.行政管理理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浓厚的官本位的传统思想一直贯穿历朝历代。“官是管理者,民是被管理者”的官民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根深蒂固。这一思想的影响是造成人治社会思想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地方出现非常严重的人治现象,长官意志作风在许多官员身上非常突出,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从而造成了地方建设的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民主意识淡薄,民主政治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差距很大。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官员自身并没有从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完全向民主化转变,民主行政观念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政府公信力的下降。相当多的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就是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的政府官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对人民的利益漠不关心、唯上是从、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些领导干部正是受传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思想影响,在处理群体性事件、面对大众媒体时,带有明显的压制民众倾向,最终才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恶化。其次公众评论政府领导干部的标准过高。领导干部的道德很重要,但并不是每个领导干部都能达到圣贤的标准,有的或多或少会在人性上存在一点暇疵,但公众以仁人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评测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显得过于苛刻,使个人道德参杂到与政府公信力的判断上更是有失偏颇。
2.政策失衡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策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也考虑了各地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千差万别,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
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期性差异。上级政策没能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的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耍了花样,地方政府从而成为矛盾的焦点,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三是地方政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期。
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经常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
3.政府信息未能公开或未能及时公开,制约政府公信力提升
社会公众对政府认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是否能够及时对信息公开是制约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公开不仅使公众能够了解和认识政府执政理念、行为,而且能够对政府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缺乏信息,信任关系就无法建立,政府公信力就无从谈起。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政府失信行为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政府与公众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公众处于信息劣势,无法获得政府的完全信息,只能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出发,对政府提出质疑和给出差评;而政府作为代理人在行使权力时,由于公众无法直接监控政府行为,政府出于自利考虑可能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4.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地方政府对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限,地方政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甚微,群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认为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没有进行作为。
二是地方政府过于追求政绩,盲目追求 GDP,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向社会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脱离实际,而这与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群众对政府失去基本的信任。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公共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与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利益关系的公共需求。政府有责任为提供各项公共服务满足社会上每个人的这种公共需求,其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投入和产品的供给不断增加、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与我国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达到中等国家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说在改革最初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建立在抓经济建设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那么改革到现在也应该在为社会提供政府服务方面下一番功夫了,就是说我们的政府应该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四是地方政府甚至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充当了引导者和裁判员的角色,有的也作为运动员参与了市场竞争,追求经济利益,将企业与公众摆在了不平等的竞争位置上,导致民怨沸腾。
5.腐败现象导致公信力缺失。
一是各级政府查处的大案要案触目惊心,使群众对政府缺乏信心。在我国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腐败官员的级别较高,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有的甚至上亿,这是普通群众无法想像的数目,极大的降低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
二是腐败现象依然禁而不止,查而不绝,腐败官员“前腐后继”,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在交通领域,多个省市出现了厅局长一个接着一个腐败,一个接着一个查处的现象,使群众认为腐败难以根治,对反腐失去了信心。
三是腐败现象的存在范围之广,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公务员都出现了一些腐败份子,其跨度之大,范围之广,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群众不由地认为腐败已渗透到政府的各个角落,难以对政府产生信任感。
6.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由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政府职能未能及时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政府越位、错位的现象,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对政府的公信力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其实政府的职能就是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所以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否则会导致整体的发展不协调。
二.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一是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分配问题降低了政府公信力。原有利益阶层,对利益的丧失心有不甘,存在不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各利益阶层也进行了调整,原有的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有可能在改革过程中失去了一部分利益,而这部分人是不愿意改革的,是对改革持否定态度的。特殊利益阶层在利益配过程中,随着势力的增强,存在与政府博奕,对话的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部分特殊利益阶层,这一阶层还在极力的想要扩大利益,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控制经济的能力,开始与政府进行角力,而这一阶层在利益没有得到最大化时,也可能对政府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容易丧失对政府公信力的阶层,一旦其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失去之后,便会出现反社会、反政府的情绪,而在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之前,其对政府信任感也会较低。
二是贫富差距拉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但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上“仇富”、“仇官”情绪较为严重。公众认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是政府管理经济能力欠缺,贫困群体不再相信政府会考虑其利益,将其排出在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范围之外,由此也不听从政府号令。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阶层,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转嫁于政府。富裕阶层与贫穷阶层之间,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能公平享受社会成果,彼此之间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矛盾,若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调和,双方利益得不到兼顾,其矛盾的升级最终会转化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反映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上的失衡。
三.公众自身方面
1.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过高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公民在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也产生了对政治参与、生活环境质量、自我价值实现等多方面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多方面的追求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多方面的期望。当政府作为不能满足这些期望时,便会使政府和人民之间产生隔阂,从而导致人民对政府的评价下降,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评价政府公信力可以用“政府满意度”来考察,而政府满意度=政府绩效/公众期望。从逻辑上 讲,对政府的满意度,既受到政府绩效方面的影响,也受到公众期望负面的影响,更可能是两者的综合因素造成的。2.公众的政治素质不高
一方面部分群众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从众心理,容易造谣、信谣、传谣。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部分群众不顾是否掌握了事实真相,传播与事实不相符的言论,有的甚至捏造事实到处传播,意在损坏政府形象。另一方面部分群众在一些不合理诉求无法实现时,对社会现状不满,就存在仇视政府心理。当前部分群众向政府提出了一些不合理诉求,在没能得到政府支持,或是诉求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就对政府不满,借各种机会贬低政府,若有突发事件发生,更是求之不得,推波助澜,希望事件越大越好,政府威信越低越好。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公众可以从各个渠道获得政府的信息,现在政府行为好的方面往往没人注意,不好的方面往往是公众关注的对象,由于公众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认知能力偏差,当政府行为过错在网上遭到披露时,就会引起很多人的非议与起哄,很多人通过博客、论坛等形式将这种情绪传播开来从而引起更大范围的认同与参与。这些评议一方面会对政府行为形成巨大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错误的认识和评价,致使政府公信力非理性降低。
方法汇总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作为核心内容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职能定位正确是政府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应当将政府职能范围化、具体化和细致化。变以往的“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这样才能让政府将该管的事务管好,不是分内的事分化出更好的利用社会化的和谐管理,增强公信力。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经济领域,在市场全球化的条件下要积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认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将政府管理事项做进一步调整与规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得配置市场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社会领域,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基础,将搭建公共财政平台和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手段,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社会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管理作为理论创新的重点,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个尽其责达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目的,发动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素养,努力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要坚持利用行政公正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公民在经济社会生活活动中的的机会公平与过程公平。
(二)提升政务公开水平1.建设亲民务实型政府
为人民服务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就要求政府不要让政绩工程冒头,要为人民办实事。建立亲民政府应以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基础,尤其是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要把实现群众的化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己任,为群众积极做实事做好事,要反对说白话说大话,坚决反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不要让人民的需求无处诉求,要建立维护民意反馈渠道。要深入群众之中,做到听民情、查民意,解民困。要将下基层制度经常化、常态化,将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这让才能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基层中解决,解决于萌芽状态下。要重视群众信访的问题,不仅仅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更要求解决的好解决的漂亮。要建立好新型政府网络论坛,能让公众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民意。要完善听证制度,在规范化和法定化上进一步加强,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并积极听取公众意见,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要让民意代替官意,要让公众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之中。决策作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中的重要一环,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会使得公共决策更合理,坚决杜绝一个人的主张和意见作重大决策的决策方式。要进一步拓宽公众决策渠道,是群众有积极参与的前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要依照科学的决策对一些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决策是行政管理行为的起点,要做到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稳定性必须在决策阶段做到公开、公正、透明。要扩大行政决策的公开领域与公开范围,实现行政决策过程与结果的公开。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规则有序有理,把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与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必要程序加以规范,提高公共政策制定中的透明度与公众的参与度。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众自身利益的重点改革方案、重要政策措施与重点工程项目中,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用适当的方式达到反馈或者公布大众意见采纳情况的前提下,做出重要的决策。
2.建设科学管理政府
1.组织管理强调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和运转高效
政府的组织系统是交织的经纬线,经线是垂直指挥,纬线是横向联络,每个公务员都在这样一个经纬线上,政府组织高度结构化。横向联络是政府的流水线,要求公务员按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这种管理突出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和运转高效。政府的目标系统和流程设置、公共产品的调研、评估和提供、公务员绩效评定与报酬等极其标准化,管理上显得规范甚至较为固执。这种管理模式是科学的,因为它应用了科学的思想,在西方政府管理中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的文明。同时它也是动态的,因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制度管理—强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行政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是我们建立地方政府科学人本管理制度规范的准绳。我们提倡依法建制,只有《立法法》上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才是我们建立制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管理回路。在机关具体应建立以下主要制度: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公正客观的用人制度、严肃规范的财务制度、明确具体的日常工作制度、严格审核的会议制度、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及时准确的奖惩制度、全面有效的监督制度、明确具体的责任制度和公开透明的工作程序制度等。
3.建设诚信法制政府
一是要揭示出真相从而打破谣言,正确的管理媒体并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对媒体的监管。要坚持信息的平等公开,建全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为了保证公民的合法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中的透明度要及时用电视电台、新闻发布会以及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发布与公众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完整、客观、公正的信息,让公众即时了解国内外时事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动,正确引导公众根据所了解的客观事实做出相关事务的正确的判断。
二是要让“空头政策”远离政府决策避免影响政府的形象,要加强兑现对人名的承诺。要依据科学制定相关政策,量力而行,切不可急功近利,对于政策的制定之前要搞好调研,征求广大群众意见,要让政策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在政策出台之后,要坚决贯彻政策来兑现承诺,不欺骗群众,做到言出必行,行至必果,切实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
三是要建立法治的管理政府,要坚持做到依法行政。政府有没有诚信,公信力是否权威,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政府能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以建设法制政府为目标,全面进行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立法机制,健全行政责任制体系,增强行政法律责任的机制。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缩短行政审批的周期,减少行政审批的环节,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要切实做到行政执法,并在过程中加强和改进,要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四是要做好政府的信息公开。各级政府都应该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依据严格执法,按照根据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时间及方式等规定,及时且准确的公开政府信息,并要做到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违责监督和追究制度。要进一步推行网络电子政务,全面构建无缝隙政府,努力提高政府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及时通过政府的门户网站发布政府最新信息。
4.建设服务高效政府
一是不要为“万能政府”所累,要明确定位政府职能。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有限政府”。要增强对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坚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参与具体经济活动,不干扰具体经济行为,维护公平、公正、优良的市场竞争秩序。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在水电路的改造上多想办法,多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解决一些靠群众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产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完善义务教育、卫生医疗、城乡社保、贫困救助等体系,将政策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增强弱势群体对政府的信任。
二是不要让政策难以执行,要加强政策可行性研究。首先,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要以人民利益和意愿为出发点,公共政策的价值和利益取向要与人民的意愿一致,要做到民心所向,取信于民。其次,要努力实现政策制定和政策本身的制度化、法制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政策的制定要有可预见性,尽量做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过时,做到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只有增强政策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可信度。
三是不要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要增强应急处变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防患于未然,要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各项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 能力。要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坚持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把维护和落实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出发点,争取群众支持与配合。要坚持公正原则,对于依法应该保护的权利要全力保护,对于依法应该打击惩处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全力打击惩处,保证突发事件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是公正、公平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建设勤政廉洁政府
一是不要让腐败腐蚀了政府,要加大反腐工作力度。要将反腐败工作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大事来抓,大力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惩治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积极构建进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制度上抑制腐败,不给腐败发生的环境。要加强行政审计监察,敢于揭露问题,处理问题,树立廉洁政府形象。
二是不要让不正之风泛滥,要加强政风建设。要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建立政府信用评价机制,实施连续性的政府信用民意调查,将诚信记录作为公务员考核、任免的依据。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度,根据不同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将具体内容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并建立政府公职人员的诚信档案,将其纳入公职人员绩效考核和晋职评先的重要依据。要把诚信建设纳入单位的廉政建设范围之内,将办事拖拉、作风粗暴、效率低下等行政行为一并纳入整治的范围,并视之为“不装口袋的腐败”,不断加大教育整顿的力度,以此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具体行为人的良好作风提高政府整体公信力。
三是不要让公务员道德沉沦,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脚踏实地,有诺必践,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形象,进而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公务员要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道德素质以及工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从政道德,使公务员认识到自身的言行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谨言慎行,言出即行,言而有信。
第三篇: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包括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公信力危机,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和因制度不公引发的公信力危机三类。宏观上与社会时代因素、政府自身因素和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等背景密切相关,微观上每个诚信危机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与政府行为被质疑、信息传播、资源动员等环节、因素、机理助推不可分割。探析和治理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要求和十八大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时代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缺失
公信力建设 正文: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信任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到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钓鱼执法,再到云南“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等,各种形式的地方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且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究其原因,固然有地方政府及当事人自身行为不当的因素,也与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有很大关系。
早在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
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这突出表明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中央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决心。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实质上显示的是国家政府与社会民众间的信任关系与合作结构,也反映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包括诚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和公开化、民主化程度等诸多方面。
一、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
“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就是“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政府信用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大,一旦信用流失,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因此必须注重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因公众对地方政府信任缺失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过程中一个亟需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对政府发展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它从本质上展示着国家与公众的关系,直接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简化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社会诚信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共同构建的,政府的公信力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导向性作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公信力是基石和核心,政府能否认真守法、严格执法,是否具有公信力,是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指标,并且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政府朝令夕改,那么无疑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投机性心理和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后果的行为。如果政府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措施有效地惩罚那些失信行为,那么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失信行为的扩散。
再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弱的政府,影响力和权威性也随之减弱。公众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没人愿意直言进谏,没人听其号召,在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时,群众阻力相对增大,甚至会出现对抗行为。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
最后,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执政根基的牢固与否。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方能为人民谋取福祉、为政党赢得民心;干群之间若是缺乏信任将会极大地削弱政权的权威性,不仅表现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乏力,更意味着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下降,并最终影响到执政根基的稳固。近年来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广州增城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都有着类似的特点:原本只涉及相关部门的单体事件,却发展成当事人与非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的群体性对抗,其背后的诱因,往往是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形态
近些年来,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类:
1、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当前在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存在着脱离群众和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等负面特征。这些负面特征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不
时引发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邓玉娇刺死刺伤寻欢官员事件等。
2、源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处罚、强制、征收、审批等政府行为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如果公众对这些行为在主体、程序、内容、权限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往往会导致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由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而引发的陕西虎照门事件;由昆明警方对李乔明看守所死亡原因解释的不合理性而引发的“躲猫猫”事件;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等。
3.制度不公引发的信任危机。这类危机是民众对政府制定的某项制度或政策公益性、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不认同而引发的[1]。如孙志刚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收容遣送制度产生信任危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公众对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产生信任危机;重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案发生后公众对聚集地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表示强烈的不信任;29岁周森锋成为当地最年轻市长后公众对他的“人肉搜索”行为其实就是对现行官员选拔制度的信任危机。这类信任危机可能没有对抗性冲突的潜在形式,但破坏性影响最广泛深远,而危机积聚的结果可导致对某一地方政府性质、宗旨和代表性等的怀疑,从而引发全面的信任危机。
三、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探析
第一、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1、中国正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整体信任水平下
降。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关系以具体的亲情关系(如血缘、亲戚、朋友关系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流动性小,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熟人的圈子里,是一种“熟人社会”。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开始走向“陌生人社会”。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社会信任受到巨大冲击,且深入表现到社会的各个方面[2]。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首先选择不信。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被报复。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信任水平整体下降客观上使政府信任关系面临巨大冲击。
2、全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使诚信缺失、公德败坏的现象无处不在。假烟酒、毒奶粉、地沟油、美容米,假药、假新闻、大桥新楼垮塌事件等“信任危机”事件屡有发生。在社会道德、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必然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3、现代传媒快速发展
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更多不为人知的、负面的消息更多地被公民知晓和传播,这直接导致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
第二、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监管调控不力。
一是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能力较差。随着改革的深入,涉及面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服务职能相对低下。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管理越位、缺位、错位,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诸如贫富两极分化、看病难、看病贵,房价高、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三是监管调控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职能没有履行好,对整个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监管调控能力相对比较低下,一些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以楼市调控为例,政府接连出台调控措施,然房价却越调越高。表面上看,群众是在抱怨房价越调越高,但背后透露的其实是对楼市“空调”政策的不满。楼市调控本意是要遏制房价上涨,但“越调越高”的现状难免让公众对调控的效果产生怀疑,最终损害的还是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自利性恶性膨胀
政府自利性是指在实现其公共性的过程中,政府自身、政府部门
机构极其行政人员,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性。合理的自利性能有效激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高效负责的开展工作,但若是超越合理界限,恶性膨胀,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就会出现趋利现象,与民争利、乱收费、乱罚款,最终造成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3]。
一是公共服务职能萎缩。受政府自利性影响,政府往往将财政支出投入到容易立竿见影的职能,忽视医疗、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若需求得不到满足,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会随之下滑。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些地方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着发展当地经济的幌子,为了谋取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是某些领导干部的利益,无视党纪国法,对当地制假售假非法活动充耳不闻,对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为不法企业充当保护伞。其结果是保护了落后,保护了违法,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
三是错误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做出政绩。但是,有些领导干部把执政变成了个人谋求政治、经济资本的手段,大搞一些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意识淡薄,工作中不察实情,只重“数字”。上级部门下达基层政府的任务,是层层加码,不切实际;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是数字造假、虚报浮夸。“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政绩
工程和形象工程,也影响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是政府工作人员渎职、腐败、以权谋私等行为突出。一些政府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钱权交易,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官商勾结,挥霍国家财产等等;一些执法部门受利益驱动,将执法活动作为创收手段,吃拿卡要、徇私枉法,公权力被执法者当成捞取经济利益的工具。08年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执法者就是更多的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法律公正。实际上许多执法部门下达违法罚没款任务并采取经济刺激的办法本身就鼓励了这种钓鱼式执法行为。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尽管在法律、政策层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早已确立,但是在实际政府运行中,仍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不依法行政的问题。首先法律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存在着较大的法律缺位。以因土地征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例:依据目前执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土地征收是县政府的法定职责,直接操作土地征收、土地补偿。这种单方确定土地征收、土地补偿,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法规本身就是引发土地征收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循私枉法,执法犯法等滥用权力的行为屡见不鲜,以罚代法,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漠视法律尊严的事例举不胜举。政府执行公务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朝令夕改,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下降,政府公信力亦受到削弱。
4、权力制约机制和政府问责机制不健全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如果自身缺乏监督,外部监督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自身和部门利益。再有就是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许多地方的行政问责取决于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程度,舆论反响强烈的,有关部门就处理几个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缺乏舆论关注,行政问责就不了了之。且在追究责任时往往高调问责,低调升迁,追下不追上[4]。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某些单位只要出事就声称是“临时工”干的。将“临时工”作为权力的遮羞布。不仅助长了相关单位的懒憜作风和侥幸心理,更让很多真正的责任人免于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本部门乃至本地区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公信力的全面下降[5]。
5、政务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问题。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信息不公开,社会公众就无法判断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诚实度。在我国,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往往被忽略、忽视或有意模糊,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人在维护政府形象的旗帜下维护着某些地方或某些个人的私利,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种种掩耳盔铃的做法,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
政府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不透明,随之而来的就是政府公信
力的弱化。政府公信力丧失后带来的不仅是公众的“不信”,还有离心离德,以及敌视心态和坏事归因的逻辑。假话不信,真话也得不到信任,社会信任不再,质疑就会成为惯性心态。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新兴媒体已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社会状态,微博异军突起,如果政府部门遇“事”不能及时给出事态真相,人们就会寻找信息。民间自发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谣言还可能引发社会混乱。
第三、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民主、自由等意识得以觉醒,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民众开始重新认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民众由过去对政府的服从和依附关系转变为政府为民众服务和受民众监督,且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
第一、期望过高。人们对政府的满意度,与政府的绩效成正比,却与人们的期望值成反比。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太高,要求政府解决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如许多人一方面要求政府削减税收和减少开支,另一方面却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福利。[6] 第二,认识不准。政府绩效方面,政府的客观绩效是一回事,公众能不能准确认识这种绩效又是一回事。公众评价政府是依据自己所认识到的绩效,而公众在认识绩效时往往存在偏差。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很难全面地认识政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众往
往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的负面上,并且夸大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四、解决对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取信于民是统治者以及其政府头等重要的大事,政府的存在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贴近公众,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要。
第一、牢固树立诚信观,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建设诚信政府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它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政府承诺的事,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兑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只有取得社会各界信任,才能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政府行政职权是由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的,政府诚信最终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把诚信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同时要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形成对地方政府失信者全方位的约束。如在工作中,加大诚信在“评优选先”上的权数,在领导干部选拔中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制,以使其从关心自身仕途发展出发而增强责任感;在经济上,加大对失信者的经济处罚力度,使其从关心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而慎言行、恪尽职守;在声誉上,加大对失信者在媒体上的曝光频率,使其从关心自身名誉出发而“为政以信”。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公信力的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政府也应该是法治政府。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有助于增加政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公众在心中对政府也会产生稳定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摒弃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观念,并在行为上依法行政,自觉地树立和弘扬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以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公开性,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了解理解和信任;杜绝执行过程中的公权力异化滥用、执行不力、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服务政府
首先,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要大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要加大对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需求的投资力度,尊重和维护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各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权利。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危机应急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才能从容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如果政府领导全社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战胜危机,则会取得公众的认同,赢得良好的政府信誉。反之,危机面前,政府束手无策,无力解决问题,则谣言四起,必然失去公众信任。
第四,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设阳光政府
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政务信息公布于众,使公民充分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在重大事件面前更不能欺骗隐瞒。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勇者和诚者。在常规管理中,透明度越高的政府,其公信力也越强。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在公共危机之时,对避免传言的扭曲和恐慌性危机的恶性蔓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部门的财政机制、权责制约机制、防腐机制、问责机制都会随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完善。
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人民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善于用好各种新媒体形式,如官方网站、微博等,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第一时间给出答复。对于各种负面信息,要采取沟通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疏导。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问责机制,严厉打击腐败,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
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使其远离各种错误思潮,远离腐败,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责任,严厉查处腐败分子,建设廉洁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督奖惩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广大公务人员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形态类别、形成机理与治理思路;
[2]姚荣贤.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3]佚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张超.论“官员问责制”与建立“责任政府”;
[5]2012年地方舆情事件报告—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6]柳朴方、卢雅卿.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第四篇:政府公信力
信息公开透明和政府公信力
“躲猫猫”“欺实马”“钓鱼执法”的再调查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三起事件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政府部门推翻初步结论的“再调查”环节。在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法定责任的今天,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躲猫猫”不啻鸵鸟政策,既不合法也不高明。政府不能够保证不犯错,但一定要保证诚实。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的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而要破坏这种公信力,一件错事足矣。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三、警戒震慑的作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队伍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行为的规范。
第五篇:政府公信力
以政府公信为基石 打造诚信社会
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是否依法执政,能否在法律框架内约束自身的行为,客观体现了政府公信力的履行情况。
如果说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种危险信号的话,那么这种信号应引起政府的高度警觉,并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
第一,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 的沟通,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断满足社会合理需求;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
第二,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行,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落实依法执政。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
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的改进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方能做诚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