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

时间:2019-05-15 00:41: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

第一篇: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

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

哈工大经济管理学院 鲁保才

摘要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共管理的专业部门,它的一切行为都要以公众信任为基础和前提。提升政府公信力,既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步伐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毒奶粉事件、三氯氰胺事件、动车事故等事件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论文首先讨论政府行政管理效率与政府公信力关系,分析了近年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探讨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思路,期望助于当前政府公信力日益下降局面有所改观,同时对于我国当前行政改革有所借鉴意义。关键词:行政管理;政府公信力;行政改革;公信力缺失

目录

一 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1

(一)政府公信力是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 „„„„„„„„1

(二)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2 二 当前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因素„„„„„„„„„„„„„„„„2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2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3 三 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 „„„„„„„„„„„„„„„„„„„„„„3

(一)转变政府观念„„„„„„„„„„„„„„„„„„„„„„„„„3

(二)加强法制保障 „„„„„„„„„„„„„„„„„„„„„„„„4

(三)改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 „„„„„„„„„„„„„„„„„4

(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 „„„„„„„„„„„„„„„„„„4 参考文献 „„„„„„„„„„„„„„„„„„„„„„„„„„„„„4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关系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且涉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党和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政府公信力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并将其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公信力如何影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展开,政府公信力是如何流失并将如何得以重塑„„这些问题都亟待探讨。

一 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自愿的稳定的并能在紧急状态下外化为物质力量的信任关系的能力。政府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也就具备了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出相应程度的信任。在发生大地震后,日本民众仍能够井然有序地等待政府组织救援,其间体现出来的对政府的信任不得不令我们思索。

(一)政府公信力是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之所以说政府公信力是行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问题。政治合法性主要指公民对政治行为的自愿接受性,即公众对于当前政权的认可程度。信任和认同是合法性的直接基础。而认同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又只能源自信任。因此,我们说,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强弱,而政治合法性的强弱又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生死存亡。这也是我国政府以及我国共产党致力于提供公信力的主要原因。

二是良好的公信力有助于降低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社会公众只有在对政府兑现承诺具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政府不会不讲信用的情况下,才会遵从规章制度。

三是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的基础。政府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离不开公众的信任,只有公众信任政府,认为政府是在为他们谋求利益,公众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的领导和指挥,在政府的动员和组织下投身到相应的实现公共目标的活动中。

(二)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就如同水之无源、木之无本。跬步不积,则无以至千里,政府公信力的获取来源于政府日常与人民接触的管理服务工作中。作为实施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形象,才能获得公信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的文明、社会的文明。

二 当前影响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主要表现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尚不健全的经济体制给政府的失信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出现了信用危机。些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言而无信、道德失范、政策朝令夕改、责任制不健全、决策不科学等失信于民的行为大量存在,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严重地影响了各级政府在社会公众中应有的形象和威信,阻碍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落后行政管理会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当前政府公信力缺失主要有以下表现: 政府公信力缺乏法律约束

在中国现阶段,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权利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政府官员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无视法律约束的违法行政行为屡屡发生,致使社会当中存在十分浓重的不信任法律倾向,大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如喧嚣一时的“我爸是李刚”,到最近的“反对我就是反对党”,从案件的分析情况来看,这些官员或官员子女往往都是把自己置身于法律之上,以权代法,以权乱法,为所欲为。政府政策失效

第一,政府政策缺乏威信。这是由于政策的稳定性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政策被随意的更改,致使公众对于政府行为所做出合理的预期,也随着客观事物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政府部门间互相“踢皮球”。令行禁止,是政府信用最现实的体现。在政策执行方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三令五申,屡纠屡犯;法律之间、政策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打架”的现象,不仅反映政府信用存在问题,而且还影响到政府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政令不落实就是失信。从而导致政府政策的权威丧失。第三,政府人员行为不当。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人民公仆,在其位却不谋其职。自身定位的错误,也变导致了行动的错误。政务信息公开缺位

政务工作该让公众知道的,应让公众了解、知情,这是政府和公众沟通、合作的过程从而使政府所做的工作更能反映民情、体现民意。然而,一方面一些政府仍然把公众排斥在外,把政府过程神秘化不注重政务信息的公开化,而民众对民主化的机制,政策的制定、实施缺乏了解。如某县曾将本县29岁副县长个人履历成为政府机密,无疑此举大大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1 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民主性缺乏

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决策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导致政策朝令夕改;地方保护主义,无视国家法规政策;为捞政绩,公然伪造上报数据等等现象,一次次挑衅着政府行政的合法性、透明性与民主性。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甚至被践踏,政府的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也就无从体现,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职能与责任不清

机构职能交叉,各有各的门槛,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导致公众无所适从;部门领导多,虚职多,造成“职务贬值”,既助长了官僚主义,又阻碍了政令的畅通;多头领导,几个部门分段管理,岗位的设置界限不清,导致管理混乱;一旦出现失误,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规避责任。效益观念不够

存在小部门利益主义,不作为、慢作为;办事程序冗长、效率低下,新建的“政务中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增加一道门槛;不在乎行政成本,浪费情况严重,如大力兴建严重超标的办公楼、招待费用居高不下、错误认为只要自己不拿吃点喝点不算腐败。这类“公家的钱,随便花”的奢侈浪费,也让“该花钱的地方,没钱花”,使公众怨声强烈。

三 如何重塑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一旦降低,恢复起来就很困难。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不利于建立和完善会信用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利于提高国家和社会的竞争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因此,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

(一)转变政府观念

实现政府职能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行政管理的服务理念。传统政府的职能重心是统治和社会管理,而现代政府职能的重心则是社会服务。政府应当重视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重视民众的满意度评估,从对特定“功能”、“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特定“使命”、“顾客”、“成果”的认同,从独断专横的领导转变为民众参与的领导。取得公众信任的公共政策、政府行为等应该是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结果,尤其是在制定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听取公众意见。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应该变“单边主义”为“双向互动”,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先从观念上进行转型,树立服务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的公信力问题。

(二)加强法制保障

一方面要放松管制,不符合法律、不符合法治精神的管制要坚决杜绝,为此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真正做到还权于民。另一方面政府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办事,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事项,通过健全公开听证、公示等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三)改善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政府工作流程的改善则是每时每刻都可以做的。政府工作流程的改善也是影响公众对政府服务水平评价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阶段,政府管理粗放的痼疾正日益暴露。我们应主动实践新的东西,在这方面尽快完善。这对提高政府公信力会大有帮助。

(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

政府工作人员行政道德与政府公信力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行政道德建设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基础性建设。提高政府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公共监督,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舆论压力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遵循行政道德。二是增强自律意识,加强思想道德培训,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三是实现行政道德法律化,将需要法律来维系的转化为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邓志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九期。

[2]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社会科学战线,2006,(4)。

[3]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 2003(6)。[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43。[5]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95

第二篇: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

加强行政管理提高政府公信力行政“文明”——加强行政法制化建设

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行政“科学”——加强行政规范化建设。

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利益的重大行政事项,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要求和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办法,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行政“人性”——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政府的公信力,应主要通过其代表—公务员自身的行政品性来表现。诚信廉明、公道正派、甘于奉献的公务员队伍,才能很好地代表政府,获得公信力。行政管理需要先进的文化领航,要明确行政队伍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政绩观来规范行动,创建文明有序的行政环境,营造诚信和谐的人文环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篇:政府公信力

信息公开透明和政府公信力

“躲猫猫”“欺实马”“钓鱼执法”的再调查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三起事件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政府部门推翻初步结论的“再调查”环节。在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法定责任的今天,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躲猫猫”不啻鸵鸟政策,既不合法也不高明。政府不能够保证不犯错,但一定要保证诚实。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的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而要破坏这种公信力,一件错事足矣。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三、警戒震慑的作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队伍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行为的规范。

第四篇:政府公信力

以政府公信为基石 打造诚信社会

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是否依法执政,能否在法律框架内约束自身的行为,客观体现了政府公信力的履行情况。

如果说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种危险信号的话,那么这种信号应引起政府的高度警觉,并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

第一,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 的沟通,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断满足社会合理需求;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

第二,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行,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落实依法执政。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

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的改进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方能做诚信政府。

第五篇: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

体制:组织方式,组织结构 ——仅涉及构造结构问题

机制: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更包括了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制度: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有更多的强制性,往往伴随成文的规定

“华南虎”事件

事情经过:2007年10月5日,镇坪县林业局向省林业厅报告称:镇坪县农民周正龙10月3日在该县神州湾一处山崖旁,用数码和普通胶片照相机拍摄到华南虎照片71张,其中数码照片40张、胶片负片31张。省林业厅委托镇坪县林业局进行核实后,在没有派员进行实地调查的情况下,仅由本厅技术力量和省内有关专家对照片进行了鉴别,就于10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公布了周正龙拍摄的两张华南虎照片,并向其颁发奖金2万元。此后,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两张照片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导致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政府新闻发布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要求,:既未按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也未对华南虎照片拍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在缺乏实体证据的情况下,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引起媒体和公众质疑后,有关人员又一再违反纪律,擅自发表意见、参与争论,加剧了舆论的关注程度,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违反了《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存在的问题:

1、仅由本厅技术力量和省内有关专家对照片进行了鉴别(最后就国家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就于10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引起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导致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省林业厅的做法很不严肃,极其轻率,反映出该厅存在作风漂浮、纪律涣散等问题 相关处罚:省政府决定,除对省林业厅有关负责同志追究纪律责任外,对省林业厅违反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擅自发布未经全面核实重大信息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

针对该问题的相关做法: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各地、各部门都要以此为戒,在处理各类重大问题、敏感问题时,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调研,审慎决策。要坚持政务公开,不断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严肃纪律,提高效率,狠抓落实,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知识引申: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机关应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主管机关对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不履行主动公开义务或者不及时更新主动公开内容的;不提供或者不及时更新本机关政府信息目录的;对属于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向申请人隐瞒或者以其他理由拒绝提供的;违反规定收费的;其他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这种状况不能不反映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中存在着一些漏洞。翻开我国有关信息公开的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最大着眼点是放在如何及时公开上,许多规定对不及时公开或隐瞒不公开的责任人都规定了相关处罚,可是对虚假公开却很少规定该如何处罚。

2、信息公开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及时公开,二是公开信息不能虚假。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只重视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正是对后者没有相关制度的约束,才导致了华南虎事件的发生。其实类似的事情不仅仅只有一个华南虎,如有的地方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任意扩大灾害损失等等,华南虎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躲躲猫

“躲猫猫”已出现两种定义:一种是“在躲猫猫游戏中意外受伤而身亡”;一种是看守所“牢头狱霸”所为,对进入监室人员“实施多次伤害”,是一种看守所里的潜规则。

政府第一次信息公开:对于死因,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当天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

该事件存在的问题:

1、李东明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主管的监室内形成牢头狱霸势力,并致使一名在押人员在监管场所被伤害致死,已构成玩忽职守罪。李东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确实具有认罪、悔罪表现,故对其宣告缓刑。苏绍录身为晋宁县看守所监管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对多名被监管人多次进行殴打、体罚和虐待,情节严重,已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苏绍录虐待被监管多人,情节严重,但鉴于其案发后,确有悔罪表现,且在看守所被羁押期间,有阻止他人自杀等情节,可酌情对其依法从轻判处。遂作出上述判决

2、“躲猫猫”一案的调查结果与先前向媒体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有较大出入。对此检方表示,这是由于其同监室关押人员串供、建立攻守同盟,共谋编造了李荞明系在玩游戏过程中,不慎头部撞墙致死的虚假事实,使案件调查侦查产生很大困难,加上为及时向媒体公布,检方在未调查完毕的情况下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

3、孙谦批评了一些地方看守所对检察监督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使一些监管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的现象,指出检察机关缺乏及时掌握看守所执法情况和发现、调查违法行为的有效措施,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效果。

相关对策:

1、孙谦建议在今后的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中,应当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有关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活动实施法律监督,并就监督的程序、措施和效力等做出具体规定,以切实解决目前看守所检察工作法律依据不够充分的问题。

2、孙谦建议,看守所可以与派驻检察室实行监管信息联网,重大监管情况应及时向检察机关备案。派驻检察人员可以随时查阅看守所监管工作资料,不受干涉地随时同在押人员通信、谈话。犯罪嫌疑人提出在看守所内受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的,检察机关可以向看守所调取讯问同步录音录像或者电子监控录像进行审查,看守所应当提供。对于羁押期限届满而办案部门未改变强制措施的,检察机关应当监督看守所依法释放犯罪嫌疑人。云南省检察机关通报,检察机关在对该案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晋宁县看守所存在“牢头狱霸”殴打、体罚在押人员等监管不到位、管理混乱的问题,已向公安机关提出整改建议,并将进一步加大对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力度。

杭州闹市飙车案

杭州市公安局负责人强调,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办理刑事案件规定了非常严密的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一般来说,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机关负责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定罪量刑。公安机关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所收集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案件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都要进行全面、严格的 审查和监督。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由人民法院最后决定定什么罪、判什么刑,从而确保正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确保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对本案,公安机关一定会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公众放心。关于担心公安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执法、不受外界干扰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依法公正办理此案。在办案过程中,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只要有任何徇私枉法的情况,将坚决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关于担心公安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执法、不受外界干扰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依法公正办理此案。在办案过程中,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只要有任何徇私枉法的情况,将坚决依法依纪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建设政府信用的必要条件:制度保证原则。确立制度信用是建设政府信用的必要条件;建立规范政府权力的完备法律体系,是解决政府守信问题的根本之举。政府要依法行政、照章办事,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严格贯彻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努力做到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确保政令统一、政策连贯

如何开展:开展政府信用建设,必须要有制度做保证。我区已制订了《镇海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失信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失信责任追究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规定的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给政府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影响政府信用的各类行为。追究方式有失信告诫、责令做出书面检查、调离工作岗位或停职岗位培训、辞退等,同时,所有失信追究结果都与本人考核挂钩,作为评定等次的依据。另外将建立区失信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对信用责任追究事项做出认定,并按规定交监察局做出处理。监察部门要强化行政效能监察职能,对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要继续办好“96178”和经济发展环境监察投诉中心,并要成立行政效能投诉受理中心,受理企业和群众对辖区内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组织调查、协调处理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能的行为,并不断完善和探索失信告诫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要把政府信用建设与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实行审批内容、审批时间、审批人员等政务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下载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管理与政府公信力关系浅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公信力

    较强的公信力是责任政府的内在追求,因为在这里政府公信力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对政府是否负责的确认。在民主社会,公众服从法律和政府命令的前提是政府具有合法性基础并且其产生符......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我们党......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浅析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摘要: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道德一直都强调"诚信为本"。但是,目前我国恰恰就面临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和可......

    加强政府公信力

    实现政府三大转变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从“被××”的流行到“给力”的大热 西方哲学家史里斯?博克说:“信任是我们必须保护的东西,因为它就像空气和水源一样,一旦受损,我们所......

    _政府公信力标准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 也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本文从分析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为起点,指出中国政府公信力呈......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调研报告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也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简析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与维护 ——以2013年昆明安宁PX项目事件为例 摘要:政府作为最主要的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