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书法家全集

时间:2019-05-14 21: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大书法家全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大书法家全集》。

第一篇:十大书法家全集

《十大书法家全集》 简介:

第一卷 《董其昌书法集》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官至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他的书法广泛临学古人,融会变化,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善于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其传世作品有:《宋词卷》、《书杜律》、《大唐中兴颂》等。著书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

第二卷 《何绍基书法集》 何绍基(1799—1873)是清代书法家、诗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金石。书法擅真、草、隶、篆,由颜真卿入手,后转师秦汉、魏晋、南北朝,其书注重碑学,笔意纵逸超迈,融厚有味。继邓石如后,极力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中年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融厚有味;晚年人书俱老,已臻炉火纯青阶段,是清末碑学大家。其传世墨迹甚多。著《东洲草堂诗钞?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第三卷 《柳公权书法集》 柳公权(778—865)是唐代最后一位大书法家。字诚悬,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一个官宦之家。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书,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冯宿碑》等。其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另有墨迹《蒙诏帖》、《送梨帖跋》。

第四卷 《米芾书法集》 米芾(1051—1108)是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人称“米襄阳”。宣和年间为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米芾能诗善文,书画尤具功力。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他自称“刷字”,是指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快刀利剑的气势。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其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珊瑚帖》等。

第五卷 《欧阳询书法集》 欧阳询(557—641)是唐代初最具代表的著名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其书初学二王,吸收汉魏晋以来隶法,别创新意,笔力险劲瘦硬,意态精密俊逸,自成“欧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张怀《书断》称其书:“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存世书迹尚多,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碑》、《九成宫碑》、《皇甫诞碑》等。

第六卷 《王铎书法集》 王铎(1592—1652)是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官至礼部尚书。王铎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行、草书成就最高,用笔沉着富有变化,粗犷豪放,不失法度,既发扬了明代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特点,又矫正了线条粗率的弊病。在结构方面,以奇险取胜,节奏对比强烈,创造出不少新的构成方式。其墨迹传世较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第七卷 《王羲之书法集》 王羲之(303—361)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徒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早期师从卫夫人,后博览名家法书,博采众长,精研体势。草书多取法张芝,楷书师法钟繇,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立了妍美流便的王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楷、行、草无所不能,所书《兰亭序》尤为脍灸人口,被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等书法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传世唐代摹本有各家所临的《兰亭序》、《十七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初月帖》等。

第八卷 《文徵明书法集》 文徵明(1470—1559)是明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初名壁,以字行,更字仲徵,号衡山江苏苏州人。诗文书画俱佳。“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曾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博平(今山东茌平)知县、南京太仆寺丞。文徵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晚年声望极高,在当世号称“文笔遍天下”。文徵明传世墨迹很多,小楷有《前后赤壁赋》、《醉翁亭记》;行书有《游虎丘诗卷》、《西苑诗》等。

第九卷 《颜真卿书法集》 颜真卿(709—785)是唐代中期杰出的著名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太师”、“颜鲁公”。颜真卿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褚遂良、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传世墨迹有楷书《自书告身》。碑刻有《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裴将军帖》等极具个性的书体。行草书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第十卷 《赵孟頫书法集》 赵孟頫(1254—1322)是元代最显赫、最卓著的书法家、画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官至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之职。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归去来辞卷等》

第二篇:十大书法家简介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

欧阳询

褚遂良

柳公权

颜真卿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400—500

书法家朝代、字号、擅长字体、书法特点、书法作品、书法影响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钟繇是蔡邕书法的第二代传人。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学习的结果。

钟繇的书体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时已亡佚,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系伪书。一般地认为有“五表”、“六帖”、“三碑”。“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简称《丙舍帖》)、《昨疏还示帖》(简称《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其后半部分又名《安厝帖》)。“三碑”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简称《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全为刻本,是否钟繇所作已无从考证。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看法主要指书体的自然流丽,平淡真淳,多天工而少人为。以自然状书势

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于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都有重要作用。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目贴》、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著名。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王羲之书法作品(11张)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初月帖》等。其中,《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序(20张)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

健秀。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王献之,字子敬,汉族,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他一生的艺术不守旧,而是与父不同,且字身喜带长形,这就是他的成就、也是有别于他的父亲。他的发展有他的辉煌!他写的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他的父亲父子称二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王献之《中秋帖》(米芾临摹本)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的楷书父子闻名之世,唐宋以下的书家们,写楷严整俊美,媚俏的笔调。他们父子俩的楷笔,真可是千古不朽,万世流传,有不可磨灭的吸引力。后人学行草鞋楷无不以二王为榜样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身后传世的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等,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

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褚遂良,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晋末南迁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西)。

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褚遂良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

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的字体结构有着强烈的个性魅力。

晚年的褚遂良,在书法上达到了一个至为高超的美的境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禇遂良是表现了一种来自于笔意的华美。在欧阳询或虞世南那里,线条与笔法是为塑造字型而服务的。而褚遂良则不然,他是一位具有唯美气息的大师,他刻意地处理每一笔画,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点与每一个转折„„,而结果则是,这种刻意却超出了字形以外,而看来好像具有一种脱离了形体的独立意义,使点线变为一种抽象的美。可见由欧阳询等人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楷书结构,在禇遂良的笔下,已经开始松动。这种松动并不是由于他功力不够,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他知道如何运用结构的疏密、用笔的疾缓来表现流动不居的情感。倘若我们将欧阳询推举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擅楷书,广泛师法魏晋及初唐诸家,受颜真卿影响较大。其书结构严谨,笔画锋棱明显,如斩钉截铁,偏重骨力,书风遒媚劲健,可与颜真卿的雄浑雍容书风相媲美,被后人誉为颜筋柳骨。在书法史上具有很大影响。柳公权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柳公权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荆棘编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去摘取的。他善于吸取书艺大家的智慧与成果,变化成自己一家书艺。

柳公权能够化身为巨人,既需一颗慧心,取质、取量、取度,炼形、炼神、炼韵,加以冶铸,又需要不凡的身手,刻苦的磨炼,尤要以自己的性灵和人格去化入。柳公权之所以成为柳公权,也正在于此。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初学王羲之,后师颜真卿,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书法家。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端庄遒劲;《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暻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

》、《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

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此时,苏轼笔墨更为老健,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黄庭坚书法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受到焦山《瘗鹤铭》书体的启发,行草书形成自己的风格。黄庭坚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字都有一些夸张的长画,并尽力送出,形成中宫紧收、四缘发散的崭新结字方法,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在结构上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行笔曲折顿挫,则与怀素节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圆转、流畅是草书的基调,而黄庭坚的草书单字结构奇险,章法富有创造性,经常运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节奏变化强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与苏轼成为一代书风的开拓者。后人所谓宋代书法尚意,就是针对他们在运笔、结构等方面更变古法,追求书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黄庭坚与苏轼、米芾、蔡襄等被称为宋四家。流传黄庭坚的书法,小字行书以《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等为代表,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大字行书有《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等,都是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秾,表现出黄书的特色。草书有《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等,结字雄放瑰奇,笔势飘动隽逸,在继承怀素一派草书中,表现出黄书的独特面貌。此外黄庭坚的书法还有《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等。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我们分别就其行书和草书来探讨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渊源。

黄庭坚在继承传统、学习前辈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的书法也存在某些缺点,如有些笔画过瘦过长,然而,瑕不掩瑜,从总体上来说,黄书有他的独特风格。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回族,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米芾以书法名世,为北宋四家之一,若论体势骏迈,则当属第一。

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章法上,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成竹在胸,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第三篇:中国十大硬笔书法家

中国十大硬笔书法家

相关搜索:中国十大美女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中国著名隶书书法家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著名榜书书法家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作品欣赏全部尺寸

全部颜色

全部类型第 2 页第 3 页第 4 页第 5 页第 6 页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四川硬笔书法517×333文苑阁 :中国当代十大美女书法家(1)1464×1031卢中南的硬笔书法400×637成都首届硬笔书法义展展出2000余件优秀作品200×150警界著名女书法家硬笔书法-唐诗-13-1114-17-771×1024王世镗(1868-1933)书法字体;书法590×575武乡书画家:武 垒_中国网聚焦山西频道450×483收到中国十大硬笔书法家之一李放鸣老师的书_180×180文苑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赵孟頫》424×500中国当代十大书画家:中国古代十大美女图片:中184×260荆云鹏_田英章十大弟子_硬笔书法培训480×415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子善书法展在北京开幕400×300诸由学校举办教师硬笔书法比赛800×533中国10大书法家排行榜,第2名你认可吗? | 墨池627×605庞中华硬笔书法规范字帖-价格:6元-se2908100640×480梁秀当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三年连获670×395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大青年书法家提名展在京开500×214方志明刻中国十大名茶中国硬320×319第 10 页【图】102357、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640×480【图】102357、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640×480【图】102357、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640×480【图】名家推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600×800【图】名家推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600×800中国书法2006十大人物张华庆入选理由-1333×1367方志明刻中国十大名茶中国硬260×261方志明刻中国十大名茶中国硬260×262女军人李波:与硬笔书法的不解之缘590×419方志明刻中国十大名茶中国硬260×254著名书法名家--张来聚专场拍卖会(组图),中国当400×310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李岩571×597[转载]中国古代十大情诗_无锡草书书法家490×367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馆馆员 李岩411×785排行榜历史排行171×200宋徽宗《草书千字文》中国硬笔书1000×341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协会薛钟枝220×216四川硬笔书法500×384加载更多 找到相关图片约 2740 张

第四篇:北京书法家

北京书法家协会组织机构名单

名誉主席:宣祥鎏

艺术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吕浩才 张书范 张世俊 郁志桐

主 席:林 岫

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田伯平

副 主 席:丁嘉耕 王家新 龙开胜 叶培贵 刘守安 刘俊京 李有来汪 良 杨广馨 孟繁禧 胡 滨 彭利铭 黎 晶

理 事:(79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嘉耕 弓 超 马俊明 王立志 王家新

王献坤 龙开胜 叶培贵 田伯平白 锐

刘 昱 刘守安 刘俊京 刘楣洪 庄培森

吕 品 李有来 李自星 李贵山 李福祥

杨广馨 杨文华 杨春燕 张 利 张志国

杜德久 沈 莉 严晓明 冷万里 苏泽立

岳 峰 郑晓华 孟光明 孟繁禧 周 持

周振华 胡 滨 骆建宏 赵德祥 侯振海

徐 伟 贾 伟 贾文龙 高卫东 高希祥

高信峰 唐 龙 袁永齐 袁鹤松 郭 强

郭晋丽 郭建勋 陶亚平耿 军 崔君乐

曹佳林 游子毅 程茂全 舒乃仁 彭利铭

解 煜 解小青 窦志强 廖廷建 谭军立

颜振卿

王振林任怀殊孙广民汪 良张维忠林 岫周圣尊柳铁良高宝玉郭立永崔勇波虞晓勇黎 晶

第五篇:著名书法家

丁疆亥步——欧阳中石

[丁疆]

1、健壮。,同“强”。汉·王充《论衡·无形》:“白发复黑,齿落复生,身气丁,超乘不衰,乃可贵也。”

2、指健壮的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边》:“譬犹家人遇寇贼者,必使老小羸软居其中央,丁武猛卫其外。”《三国志·魏志·梁习传》:“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以为义从。”

[亥步]相传禹臣竖亥善走,后因称健行为“亥步”。《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

隋·江总《辞行李赋》:轩巡覆,”声芳亥步。”清·纳兰性德《古》诗之三十:“闭关谢西域,汉文何优柔。圣泽余亥步,遐荒如甸侯。”

秦永龙书法作品选

秦永龙,1943年6月生于广西荔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字学(含书法)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主任,书法专业学术带头人。

1964年至1969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70年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担任《大学语文》、《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书法》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其中,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中山大学学习古文字学。2000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并担任美术与书法系主任。

刘汝亮作品选

刘汝亮,号岸涯,又号积微主。1936年生于广东陆丰。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尾书画院书画家,陆丰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狂 涂 痴 醉 亦 神 怡

潮汕一地,书画成风,人才之盛,代不乏人。昔闻汕尾甲子刘氏汝亮先生,性情豁达,癖好书画,奈尘事纷纭,缘悭一面,然心仪其人。友人转告,汝亮年届六八,少则失学,历尽崎岖而穷居海隅,至今仍笔耕不辍。偶有雅兴,泼墨挥毫,放浪形骸,曾不知老之将至。窃思人至困境,大多意气消沉,无所适从,而汝亮专心艺事,自娱自勉,可谓难能可贵。

曾观汝亮楷书数屏,用笔劲取侧锋,险劲含辣。体势方朴,大有北魏规模。其用墨枯渴含润,骤看粗头乱服,不事雕饰,而率真之态,斑斓可爱。凡书不斤斤于形状,无意工拙,气韵生动,方入妙境,汝亮于冥冥中深悟其理矣。

汝亮行草,根植二王,笔势纵横飞荡,如老枯林,万枝争发。书法中以行草最具性情,其形意变幻莫测,更须书者平日仔细磨研,倘字字定型,千篇一律,则味同嚼蜡。汝亮敢于大胆欹侧,力求跌宕有致,可谓得通变之道。余学涂鸦多年,仅知皮毛,每每媸妍难辨,愚意以为形间中着意于字字奇态,或将更进化境。

汝亮又兼擅花鸟画,所作小鸡破瓮,布局奇诡,笔墨淋漓,题以长识云:“小鸡藏瓮隙,老伴数常差,因有馋猫在,时时意自加。”颇有生活气息。所作枇杷八哥,对影沉思,饶有天趣。花鸟画至清八大,以拟人之法入画,喜怒哀乐,兴感而发,尽抒胸臆,堪为典范。汝亮述怀诗云:“自强不负少年时,石砚磨穿翰墨池。又借丹青染白发,狂涂痴醉亦神怡。”好个“狂涂痴醉”,襟怀意度,逸情云端。徐渭云:“真情坦以直,故语无悔,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汝亮于逆境之中,竟一心一意涉猎诗文书画,老而弥笃之精神,实令人钦佩。

今春汝亮之挚友许裕长兄携其即将结集之稿委为作序,余也谬列书坛,自惭谫陋,固辞不获,爰抒拙见如此,或言之虚妄,乞海内方家一笑并正。王楚材

(作者系中国书协理事、评委,广东省文史馆馆员)

高庆荣书法作品

高庆荣,字之显,1934年出生,山东临沂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临沂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原政协临沂市常委,政协沂蒙书画社副社长,并兼职多家院校社会团体的书法教学工作。

著名书法家温彦国作品欣赏

温彦国,字劢,号晋文斋主。1956年出生,山西晋中人。1974年入伍(北京)海军司令部,1990年到199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专业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班,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现为海军后勤部司令部助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美术、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中日韩书画联谊会会员、泰国淡浮院名誉顾问、日本书道研究会顾问、中央电视台推荐书画家。曾应邀为北京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钓鱼台、中央电视台和克林顿、施罗德、英国女王、萨马兰奇等重要场合、国际政要书写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专业书画展览与国家大型宣传活动,并多次获奖和被媒体选用。已出版有《书法教材》、《楷书楹联60副》、《温彦国临九成宫醴泉铭》、《书法大世界·怎样写印刷体字》等书籍。

要追求美好的--访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

内容提要:

书法爱好者多了思路就广阔 到底如何得走着看 书法都是从传统中来 艺术面貌却不一样 我不同意“老年社会”的提法

老年人是一笔很了不起的财富。这些老年人绝对不能以55岁、60岁作为一个界限,应该说,这些人从55岁、60岁开始,再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到达了最成熟的年龄段。他们所能贡献的力量,等于一个国家的力量变成了两个国家的力量,加大了一倍。

说老年人“退休”不妥。什么叫退?不工作了;什么叫休?完了,或者是休息了。把“退休”换成“转台”应该贴切一些,转换到另外一个平台上,继续地工作,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贡献余热”的提法也不准确,老年人炉火正旺,为什么叫余热呢。无论是从人的年龄上讲,还是从人所蕴含的能量来讲,都是最好的时候、最成熟的时候。所以对于现在流行的“老年社会”的说法,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有老人在,是我们的幸福,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国家不能忘记的力量,这部分力量有时还是不能替代的力量。

“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建议。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并弘扬书法艺术,对于更好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中石。

(一)爱好者多了思路就广阔 到底如何得走着看

记者:在去年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书法展览中,有参赛者事先从字库里选字,然后再经过电脑软件进行处理,设计成一幅布局谋篇非常不错的书法作品,然后照此不断临摹,选取一张作品参赛,还获得了奖项。我们应该如何来看这件事情?

欧阳中石:如果经过这样的制作,效果是好的,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的。只要制作得好,表达出一种美就好,至于经过什么样的过程,可以暂时不计较。如果今天是制作出来的,那么明天就有可能是创作者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艺术作品表达一种美好,这是我们的追求。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爱好者多了,思路就会广阔,什么样的想法都会出现。对于每一个人应给予足够的尊重,相信他们不是拿自己的艺术生命开玩笑,都是在追求最美好的境界。至于到底怎么样,历史会有公平的评价。一时是不算数的,一个情况不能作为标准。历史很无情,也很公平,它会表态。我们要相信每个人的思维,让它去飞翔。但是我们希望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一直向前走,要走到时代和历史的新的高度。

记者: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和艺术创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前面提到的事情,相信会有不少的人去运用新技术。这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状况,大家都去制作,而忽视了在大量临摹、研究基础上的布局谋篇。欧阳中石:我不会这样做。但是,我不限制别人这样做,人家有人家的思路,人家有人家的聪明,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表示人家的先进性。至于能不能持久,能不能更多次地产生这样的效果,那就很难讲了。也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也许会使自己的能力和训练方面受到影响,到底如何,得走着看。但是我们相信一点,那就是艺术道路需要有新的东西。历史的高度要继承,时代的创新要充分利用。具体怎么做,需要靠我们进行探索。

记者:在将来的书法赛事活动中,我们如何来处理这类书法作品的评选?

欧阳中石:对于这种状况,可以这样设想:如果用技术事先布局谋篇很普遍的话,可以单独设一个新的评奖类别。因为就算同样采用技术事先制作,那也有优劣之分,也可以评选。我们不是欣赏制作的过程而是欣赏制作的结果。如果制作出来的书法作品能被人们接受,那这样制作未尝不可。最早我们在蚕茧纸上写,后来我们在宣纸上写,最后未必不是进步。应当让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只要追求的是美好的就可以了。

(二)都是从传统中来 艺术面貌却不一样

记者:有代表委员提出,书法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您作为一个从事书法教育的艺术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欧阳中石:书法教育从孩子抓起,更重要的是一个素质教育。我们学几何学、物理学、化学,都是在使孩子的素质提高,写字也同样是一种素质的提高。从孩子抓起,好好地写一写汉字,汉字是我们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不单是汉字,还有汉文学等都要好好继承,他们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还不是我们所能完全认识清楚的。因此,书法不能简单地看作一门艺术,应该把汉字、汉文学、汉文化等看成是一个整体。从书法入手,可以伸向许多学科,也有可能是一个新学科的建立,我这些年所作的工作就在这里。我很希望书法这门学科,能成为让中国人很快地、很方便地进入到各门类文化领域中去的一个渠道,通过对书法进一步的认识,能更好地掌握其他的文化知识。

记者:我们经常提继承传统,那么究竟怎么理解传统呢?

欧阳中石:一说传统,我们就认为是古代的。实际上,传统是从古代就有一直到现在还存在、到明天还要得到发扬的文化或精神。当然,传统是会不断改变的,但是总是在向前走,总是坚持美好。艺术只是说把这种美好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可以看到、可以感触,这对于我们的思维的训练有不可估计的力量。记者:现在很多学校设立了书法教育专业,记者在一些学生参加的展览中,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很像其老师的风格。我们怎么看待一个人作品风格的形成?

欧阳中石:你说的情况我没有看到,也没有这样觉得。就算是这样,也是允许的。大家都是从传统而来,起初有些相似很正常,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从历史上来讲,学的路程和最后的结果不会是一样。历史上,还没有两个人的艺术面貌显得完全一样,王羲之和王献之,欧阳询和欧阳通,都是子承父学,但是最终父子之间的风貌也不一样。

(三)不同意“老年社会”的提法 工作才是更大的幸福 记者:在今年的“两会”上,您关注一些什么样的话题?

欧阳中石:我不同意说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社会只能按制度分,不能按年龄分。实际上,我们也有青年、中年,为什么非要说老年社会呢?有一种说法,说按一个国家的人口算,如果老年人超过多少人、占百分之多少的话,就叫老年社会,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多,应该这么看待,这表明我们这个国家的制度好,生活好,国力强盛,卫生条件也好,使得我们国家的许多老人寿命也增长了,得以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生活也充实。老年人是一笔很了不起的财富。这些老年人绝对不能以55岁、60岁作为一个界限,应该说,这些人从55岁、60岁开始,再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到达了最成熟的年龄段。他们所能贡献的力量,等于一个国家的力量变成了两个国家的力量,加大了一倍。因此,不能说我们国家已进入老年社会。此外,说老年人“退休”不妥。什么叫退?不工作了;什么叫休?完了,或者是休息了。但休息不是幸福,工作才是更大的幸福。把“退休”换成“转台”应该贴切一些,转换到另外一个平台上,继续地工作,发挥着自己的力量。“贡献余热”提法也不准确,老年人炉火正旺,为什么叫余热呢。无论是从人的年龄上讲,还是从人所蕴含的能量来讲,都是最好的时候、最成熟的时候。所以对于现在流行的“老年社会”的说法,我们应当深刻认识。有老人在,是我们的幸福,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国家不能忘记的力量,这部分力量有时还是不能替代的力量。

(转载《中国艺术报》 文中题目是本报所加)

著名书法家李伟作品欣赏

著名书法家李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艺术委员、广州文史研究馆馆员。早年从师于岭南一代宗师吴子复,为其入室弟子。现为广东书坛隶书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先后选送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和美、日、法、韩、澳洲、东南亚等国展出。有作品刻立于“黄河碑林”、“广州碑林”、“莲花山摩崖石刻”等处。其代表作有广州市郊大型立碑《龙洞水库建设碑记》、番禺宝墨园大型壁画“清明上河图”跋等。先后多次在广州、香港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李伟书法专著计有:《李伟隶书集》、《李伟书法作品选》、《李伟书法选》、《李伟师生书法作品选》、《李伟临汉隶六种》,以及即将出版的大型精装八开本《李伟书法集》等。

下载十大书法家全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大书法家全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法家简介

    傅万焱傅万焱 ,又名万一、十二砚斋、无是斋主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五届书法硕士研究生。**年八月生,12岁研习书法,曾问学于舒同、张度、丛文......

    书法家协会主席大全

    第一届主席舒同 舒同(1905-1998),原名文藻,字宜禄,江西省东乡县人。早年毕业于江西抚州省立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红军,经历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举......

    书法家(精选5篇)

    黄汉卿 1938年生,浙江剡溪黄泽人。曾任民盟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和神州诗书画报主编,现任甘肃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省收藏协会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省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省文......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 1、刘承闿 字承戡,原名刘恩敏,朱复戡赐名“承闿”(沿朱老笔名之一‘虎闿’)1940年生于山东济宁。曾任山东省济宁日报社编辑,研究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

    湖南著名书法家

    何绍基(1799~1873) 拍卖有市场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

    书法家周大力

    周大力 原名周艳国。1966出生,自幼酷爱书法,1993年拜在书法大家戴长虹的门下,属白石门下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主席,中国画书画院......

    书法家赵五洲

    书法家赵五洲 赵五洲,山西省原平市人,现为山西省书协会员、山西省美协会员、中国煤矿书协会员、大同市书协会员,2010年10月被赞比亚共和国大使特聘书画师。自幼就对书画有着浓......

    怎样成为书法家

    怎样成为 一个书法家? 第一:读点书 大家一看可能有点失望:书法家都是文人,这个还需要说吗? 是的,很有必要说!很多书法家就会写毛笔字,没读过什么书,所以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我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