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王太平)
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王太平
本文原载国家知识产权局学术委员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编:《知识产权研究与实务——2006年全国知识产权征文获奖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摘要:商标是一种符号,而符号学是专门研究符号现象的。因此,用符号学方法来分析商标及其有关现象就是非常有意义的。符号学对于理解商标概念、对于认识商标的生成演变过程、商标功能以及商标性质的演变、准确把握商标权及商标侵权的实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商标 符号学 商标功能 商标权商标侵权 Abstract: As trademark is a kind of sign and the semeiology specializes in sign phenomenon,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analyse trademark phenomenon by semiology.The semeiology is very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trademark, the course of the creating and evolving of the trademark, the functions of trademark, the evolu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trademark, the substance of the trademark right and trademark infringement.Keywords: trademark, semeiology, the functions of trademark, trademark right, trademark infringement.TRIPS协议规定,“商标是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或者符号组合,”1是“支撑整个商标法律理论之树的躯干,”2而商标法是调整商标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商标法是调整因商标这种符号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符号学“是有关符号的科学。”3因此,运用专门研究符号现象的符号学来分析和解释商标法相关问题和现象就非常有意义。运用符号学方法分析商标法律问题已为美国学者所运用,4而尚未受到我国学者的足够重视。本文运用符号学基本原理来分析商标法的相关现象与制度,以期有助于理解商标概念及商标法相关问题。
一、符号学的一般原理
简单地说,符号学是有关符号的科学,而更准确地讲应该是研究符号的意指作用的科学。5现代西方符号学研究有两大源流:一是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皮尔士,一是现代欧洲语言学,开拓者是语言学67家索绪尔,两种符号学传统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不过,索绪尔的符号学似乎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从法国学者皮埃尔·吉罗的《符号学概论》和日本学者池上嘉彦的《符号学入门》两本入门性的符号学著作均以索绪尔的符号概念为基础而展开可以看出来。
根据索绪尔的看法,任何符号都包含两个方面,即能指与所指。其中能指指的是“声音形象”,所指指的是声音形象所表达的概念。符号就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尽管如此,能指和所指的结合还是可以分为任意的和动机的两种。动机性是指这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中带有人的意愿。而任意性则是指这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中不带有人的意愿。象形文字的音意之间就是动机性约定的,非象形文字的音意之间就是任意约定的,但一经约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同时,任意约定的符号可以再赋予动机,从而动机可以起到解放约定的作用。
8任意性约定产生单义符号,而动机性可以产生多义符号。皮尔士的符号模式是三元组合,由符号或代表项、1TRIPS协议所给出的商标定义。不过这里的“sign”也有翻译为“标记”的。(国家版权局办公室:《国际版权和邻接权条约》[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不过在西方当前的对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中所使用的也是“sign”。参见: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51 UCLA L.Rev.621.2刘春田:《商标与商标权辨析》[J],《知识产权》,1998年第1期。3[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译序。4 Barton Beebe: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51 UCLA L.Rev.621.5参见[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译序。6参见林笳:《现代西方符号学理论初探》[J],《外语研究》,2000年第1期。7参见张良林:《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学观差异分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8参见[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译序。对象和意义组成。尽管皮尔士的符号模式的三元组合与索绪尔的二元组合不同,然而二者有密切的联系。皮尔士的符号大体就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皮尔士的“意义”大体相当于索绪尔的所指,指的是符号在解释者头脑里所唤起的心理效应或者思想。二者的不同仅在于皮尔士的意义依赖于解释者的主观解释,掺进了人文的因素。由于是三元组合,皮尔士的符号模式比索绪尔的符号模式多了一项——对象。9如果不严格地看,皮尔士的对象和意义大体上可以与索绪尔的所指对应。因为从使用者的立场来说,意义可理解为“适用于符号(形式)的对象应满足的条件”。10以狗为例,其发音“gou”及由两个偏旁构成的字形“狗”就是索绪尔的能指和皮尔士的符号或代表项,抽象的“狗”的概念就是索绪尔的所指和皮尔士的意义,而具体某一只狗则是皮尔士的对象。显然,具体某一只狗具备“狗”的一般特征,即符合“狗”的概念,而具备“狗”的一般特征的所有具体的狗又都可以包含于“狗”的概念之内。因此,皮尔士的“狗”的意义和具体的狗均可以包含于索绪尔的“狗”概念之内。所以我国学者指出,索绪尔和皮尔士的符号学说,“本质上说,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述,理论上并不存在什么龌龊或者矛盾之处,任何符号都是二元或三元关系。”11
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中,所指(即皮尔士的意义和对象)是符号的灵魂,没有所指就没有符号。因为符号的功能是“靠讯息来传播观念。12符号之所以能够靠讯息来传播观念与符号的上述结构即符号是由上述的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的是分不开的,符号的这种结构使得它能够通过能被感知的能指来传递不能或较难被感知的所指来实现这种功能。正由于符号的这种功能,它成为了表现、传达思想、感情和信息的手段。而这必然导致下面的结论,即重要的是被表现、传达的思想、感情和信息,而符号作为表现、传达的“手段”虽然对我们有用,但若撇开这一作用,就其自身来看,并没有特别的价值。13
需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其中所指是符号的灵魂,然而却不能忽视能指在符号中的地位。符号学研究表明,在符号能指与所指即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心理上并不一定总是对称的。在日常使用的语言中,‘符号’一词的运用常常在事实上是指‘符号形式’。这里,‘符号形式’当然代表着‘符号’整体。反之,用‘符号内容’代表‘符号’整体就困难了。”“这是由于在符号的两个侧面中,‘符号形式’对我们来说,是可以以某种形式感觉到的对象,而‘符号内容’则未必。由于符号形式属于符号‘显眼的’侧面,所以它很容易与‘符号’本身的存在联结起来,暗示‘不显眼的’符号内容的存在。”或者说,“从‘符号形式’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对象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比符号的另一个侧面‘符号内容’更能被感觉得到。”14至少从感知上,我们可以说符号形式具有比符号内容的优先性。另外,“在‘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这两项中,至少‘符号形式’在现实中使用(即被‘体现’)的阶段,需要靠收讯者感知。收讯者如果是人,其典型的情况则是必然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冷)热感觉、触觉等某种感觉确认‘符号形式’的存在。收讯者如果是机器,符号形式可能出现的形态就会更加广泛。从超出人类感官感知范围的光线、声波、电流、某些化学物质直至磁力之类,只要是收讯装置能够检验的,无所不包。”15
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即“符号意义虽然不像生物体那样生老病死,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类似‘生命’的过程,即从生成、繁衍、老化而走向死亡。”16其中符号意义的生成就是通过意指过程完成的。罗兰·巴尔特说:“符号是音响、视象等的一块(双面)切片。意指则被理解为一个过程,它是将能指和所指结成一体的行为,该行为的产物便是符号。”17符号的意义是关于对象的讯息,它生成于能指和所指相结合的时候,在意指发生作用之前,它只是一片混沌,而不是意义,在意指发生作用之后,意义通过能指反映对象。在意指行为把能指和所指结合成为符号即意义生成的初期,符号意义的讯息量是不大的,随着人们认知和交际的发展,对于符号对象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于是符号意义便由一个义项增加到若干个义项,逐渐丰富起来,这就是符号意义的增长、延伸和变异。同样,随着人们认知和交际的 9参见张良林:《索绪尔与皮尔士符号学观差异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参见[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2-63页.11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12[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101314参见[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7-8页.[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6-48页.15[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56页.16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这里的符号的意义是皮尔士意义上的,大体相当于索绪尔的所指。17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页.2 变化,符号意义也可能老化而衰亡。18正由于意指作用在符号能指与所指结合中的重要作用,人们说“符号学的核心是意指作用。”19
尽管总体上,符号的功能是“靠讯息来传播观念”。然而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符号功能可以区分为指代、情感、指令或表意、诗歌或美学、交流和元语言等六种功能。其中指代功能和情感功能是传播的两种既互相补充又互相竞争的基础功能,前者是认识的和客观的,后者是情感的和主观的。指代功能是一切传播的基础,它确定讯息和所指对象的各种关系,根本问题在于为指代对象提供客观的、可观察到的和可验证的信息;而情感功能则确定讯息与发送者之间的关系。20
当然除了以上内容,符号学还包括编码、系统、句法、分节以及符号的分类等问题。不过与商标法理论有关的主要是这些。这就是符号学一般原理。
二、商标概念的符号学理解
商标是商标法最基础的概念,似乎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对枫叶案、武松打虎图案等法律纠纷人们所产生的迥然不同的认识却反映出我们对商标概念的把握是多么地经不起推敲。21学理认为,“商标,简单地说22就是商品的标志。”TRIPS协议规定:“商标是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或者符号组合。”本质上说,商标是一种标志或者符号,因此作为专门研究符号现象的符号学尤其能够对商标概念的理解提供帮助,而这显然又是把握商标法及其理论的基础。
在商标法专业人士看来,尽管商标是商标法最为基础的概念,然而商标是可以再分的,23即商标有一定的内部结构。美国最高法院在夸里德克斯公司诉雅科布森制品公司案(Qualitex Co.v.Jacobsen Products Co.)的分析中认可了商标在结构上是三元一组的(triadic in structure),在该案中,法院认为,一个词或符号符合商标的条件是(1)一个符号,(2)被使用为一个标记,(3)目的在于将某个销售者的商品和其他人制造或销售的商品识别或区别开。24托马斯·麦卡锡(Thomas McCarthy)法官则认为:“一个词或符号构成商标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1)有形的符号:词、姓名、符号或图案或它们的组合;(2)使用的类型:该符号被商品或服务的制造商或销售商采用和使用为商标;(3)功能:为了将销售商的商品与其他人制造或销售的商品识别和区别开来。”25巴顿·比博将商标明确为:第一,商标必须采用一种“有形的符号”的形式。第二,商标必须被商业性使用来指涉商品或服务。第三和最后,商标必须“识别和区别”它的指示物。特别地,它用一个具体的来源或那个来源的商誉来识别该指示物。26显然,这种三元一组的商标内部结构观点与皮尔士的符号观大体相符,用皮尔士的符号学观来分析,商标的三个部分的实质分别是:商标标志就是皮尔士的“符号或代表项”;商标标志所代表的东西即有关商品的信息就是皮尔士的“意义”;27商标总是用来识别和区别商品或服务的,而且它也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地来识别和区别,即它总是通过区别和识别某一个具体商品或服务如某台洗衣机来发挥其识别和区别功能的,这就是皮尔士的“对象”。
然而,三元一组的商标结构正在逐步为二元(Dyadic)的商标内部结构所取代。因为经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商标的功能和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重商主义和消费者至上的巨大成功,商标以品牌的形式开始执行着一种市场营销功能。它们识别产品生产者已经不再像识别产品本身那么多。于是,商标变成了一种被设计用来使人推想产品的无论是真正或想象的品质的象征、诗化的比喻、虚构。而历史地看,一旦商标变成一种会讲故事的象征、变成一种被设计来表达产品的无形价值观和品质,它就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变成相应的文化虚构。28“纯图像生产和营销的符号提炼而不是冶金术的符号经济的出现已经对商标的三元一组的商标大厦和用来保护它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压力。最终导致意义和指示物的融合,1819参见陈宗明,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51页.[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译序.20[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21参见刘春田:《商标与商标权辨析》[J],《知识产权》,1998年第1期。2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23 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51 UCLA L.Rev.647.24514 U.S.159, 166(1995).25Thomas McCarthy, 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3.1,(4th ed.2002)3.01[1].26 See, 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51 UCLA L.Rev.646.27当然,这种商品信息变成商标的意义是通过消费者的解释或认识而完成的,是消费者通过商标标志所认识到的有关商品的信息。28 See, Thomas D.Dresch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emarks – From Signals to Symbols to Myth, 82 TMR 338-339.3 以及二元商标结构的出现。”29在这种商标结构观下,前述的商标结构中商品的信息即皮尔士的“意义”和所识别的具体商品或服务即皮尔士的“对象”已经融合,由于二者的融合,商标的结构显然更接近索绪尔的符号结构,具体而言:商标的标志(皮尔士的“符号或代表项”)就是索绪尔的“能指”,而已经融合了的商品中的信息(皮尔士的“意义”)和所识别的具体商品或服务或者具体的生产商或服务商(皮尔士的“对象”)则共同构成了索绪尔的“所指”。在这种意义上,人们简单地称商标为“商品或服务的标志”就是正确的,这种说法也正好表明了商标的标志与商品或服务两个方面。这也就解释了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即“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这是从两个方面界定商标专用权的界限,即不仅要考虑商标标志,还要考虑商标标志所使用的商品。于是,在商标的这两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分别需要办理相关的另行申请与重新申请手续。30可见,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是符合符号学基本原理的。
尽管以上两种商标结构的分类各有其意义,即在二元商标结构下,商标似乎已经不再象三元一组的商标结构下那么紧密地依附于商品,而具有了某种“独立性”。而三元商标结构则有助于解释商标的生成与演变过程。31然而本文认为不能夸大这两种商标结构分类的差别。事实上,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关系类似于索绪尔的符号模式和皮尔士的符号模式的关系。
这里的对商标概念进行的符号学解释有什么意义呢?本文认为这有助于对商标概念的理解。商标概念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然而却常常有人对商标概念产生误解。例如,在美国的正橄榄球公司诉哈犹案(Pro-Football, Inc.v.Harjo)中,一个叫哈犹(Harjo)的美国土著人试图取消“华盛顿红皮肤人”(washington redskins)商标的注册,其理由是在它注册的时候它是对土著美国人的蔑视。商标评审与上诉委员会同意了申诉人的请求并下令取消了该商标。然而在上诉中,哥伦比亚地方法院撤销了商标评审与上诉委员会的裁决。其理由是商标评审与上诉委员会未能发现当将“红皮肤人”具体地使用于体育娱乐服务时存在蔑视。
32换句话说,商标评审与上诉委员会已经犯了一个商标思想中有代表性的错误:它将商标标志误作了商标。而准确地理解,商标应有两个构成要素:一个商标所使用的标志;另一个是商标中所蕴涵的有关商品的信息,或者按符号学的说法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缺乏这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构成商标。美国著名商标法专家迈卡锡法官指出:商誉和它的商标记号之间之不可分离就象暹罗双胎一样至死不可分离。33因此在美国的美国铸钢厂诉罗伯逊案(Am.Steel Foundries v.Robertson34)中,法院指出:“离开其所使用的商业,在一个商业-标志中是没有财产权的。”所以就商标标志本身来说,如果与其意义和指示物相隔离,那么商标标志就不配称享有“商标权”的“商标”。35因此根据本文对商标概念的理解,我国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用商标标志的创造性来证明商标的创造性显然就是犯了“将商标标志误作了商标”36典型错误。
将商标标志当作商标在我国《商标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中也有体现。粗略统计,我国《商标法》正文中共使用与商标概念有关的226个词,其中包括208个“商标”、5个“商标标识”和13个“标志”。除了“商标标识”一词的含义没有变化外,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商标法》中不同场合所使用的“商标”和“标志”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商标法》分别使用“商标”和“标志”的本意显然是想更清楚地区分商标标志与商标,然而从实际结果上来看,情况却并不理想。不仅“商标”一词的使用前后含义不一,即便仅仅使用了13个的“标志”一词前后含义也是不一致的。从《商标法》对“商标”一词的使用来看,“商标”一词的含义大体有两种:一种指商标,另一种指商标标志。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商标,在少部分场合所指的实际上是商标标志,这主要包括:《商标法》第二十条的“同一商标”、第二十一条的“注册商标”、第五十一条的“核准注册的商标”及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在这四种情况下,“商标”一词显然是指商标标志。从《商标法》对“标志”一词的使用来看,“标志”一词的含义大体也有两种:一种实际上是指商标,另一种指商标标志。其中实际上指商标的是《商标法》第3条在定义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时所使用的“标志”以及第16条在定义地理标志时所使用的“标志”显然是指商标。因为在我国《商标法》中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均是商标的一种。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样犯了《商标法》将商标标志误作商标的错误。其第九条规定,“商 2930 See, 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February, 2004, 51 UCLA L.Rev.656.即《商标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的另行申请与重新申请。31详见本文下一部分。32 See, 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February, 2004, 51 UCLA L.Rev.650.33 J.Thomas McCarthy, McCarthy on Trademarks and Unfair Competition, 18:2(4th ed.2002).34269 U.S.372, 380(1926).35 Barton Beebe, The Semiotic Analysis of Trademark Law, 51 UCLA L.Rev.650.36郑成思:《商标中的“创作性”与反向假冒》[J],《法律适用》,1996年第10期。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显然这里的商标相同和商标近似所指的仅是商标标志的相同和近似,因此台湾学者曾陈明汝才用“两标章之构成本身”加以表述。
三、商标生成演变过程、商标功能及商标性质新演变的符号学解释
以上是对商标概念的符号学理解,然而商标不是静止不变的,和符号的意义一样,商标不仅有生成过程,而且在其生成以后也有一个演变、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里借助符号学上关于符号生成演变的规律并结合商标法的特殊性来进行分析。根据前文对商标概念的符号学理解,在二元商标结构下,商标本质上是商标标志及其所代表的商品信息的统一体,离开商标标志和其所代表的商品信息都不可能有商标的存在,商标的实质就是商标标志与商标标志所代表的商品信息之间的联系。从商标的生成角度来看,所谓商标的形成就是在商标的使用者看来,商标标志与商标标志所代表的有关的商品信息已经结合在一起了。因为正由于在商标的使用者37看来商标标志代表了有关商品的信息,商标才能够为使用者所用。然而,商标标志与其所代表的商品信息之间的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这种变化必须借助于三元一组的商标结构才能进行合理解释。因为在三元一组的商标结构下,商标除了包括商标标志之外,还包括商标的意义即有关商品的信息以及商标所识别的对象即使用该商标的某件具体商品。其中商标的意义与商标所识别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前述的“狗”概念和某只具体的“狗”之间的关系。
商标生成演变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商标是不断被使用在它所使用于其上的商品上的,随着商标标志不断地被贴附于商品上并且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购买与消费,由于商标标志是该商品的最“显眼的”特征之一,因此当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相对比较稳定时,一件件贴附着这种商标标志的商品的信息就逐步地被浓缩到商标标志上,于是商标在消费者眼中就成为了某种商品的代表,包含了这种商品的有关的信息。至此,商标标志与其所代表的商品信息就结合在一起了,商标就生成了。同时很显然的是,尽管生产厂家可以将其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维持在某一稳定的水平上,然而无论是任何厂家,其所生产的每一件商品在质量、服务等特征方面却不可能完全一样,即商品的质量水平不可能保持绝对稳定,完全没有任何变化,而商品在质量、服务等特征方面的这种变化就意味着消费者本次所买到的商品和他以前买到的商品是不同的,消费者会认为他以前购买该商品所形成的对该商标所代表的商品的认识即商品信息是错误的或者有偏差的,而这显然会导致该消费者对该商标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认识的结果就是商标所代表的商品信息在消费者看来发生了变化。因此随着消费者对新的商标商品的购买和消费,商标的意义也不断发生变化。当然,使用商标的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越稳定,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新的商标商品后对商标形成的认识的变化越小,于是这种商标的意义就越稳定,这种商标就越容易成为有商誉商标;而相反,使用商标的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越不稳定,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新的商标商品后对商标形成的认识的变化越大,于是这种商标的意义就越不稳定,这种商标就不可能成为有商誉商标,甚至最终导致商标标志与其所使用其上的商品的信息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从而使商标消亡。
商标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告诉我们,商标的意义形成的关键是使用商标的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的稳定性,而不是其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多高,这就是为什么高档商品中有驰名商标,而中低档商品中也不乏驰名商标的原因。当然,任何商标要具有一定的商誉,基本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商标要维持其商誉的存在还必须不断地被使用,因为长期不使用消费者会逐步遗忘该商标。
商标存在的目的显然是使用,于是这便涉及到商标的功能问题。那么符号学对理解商标的功能有什么用处呢?下面我们进行分析。在商标法上,关于商标的功能中外学者认识大同小异,或者认为包括识别、品质保证、广告及竞争等功能,38或者认为包括表示商品来源或出处、表彰营业信誉、追踪商品来源、品3940质保证以及广告功能,或者认为包括表示商品出处、保证商品质量和广告功能,或者认为包括来源识别、37这里商标的使用者显然主要是消费者,因为是消费者根据商标了寻找商品,因此下文根据场合分别使用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表述。38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240页.39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40 [日]江口俊夫:《日本商标法解说》[M],魏启学译,专利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39-44页.5 保证功能和广告功能,41等等。然而本文认为仅仅认识到这一步还很不够,无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发挥商标功能。由于商标功能发挥的领域是商品交易,因此经济学对商标经济功能的分析对我们认识和理解商标功能是最有帮助的。根据经济学的研究结论,商标的经济功能是消除厂商和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不对称。因为在市场交易中,厂商对其所欲出卖的东西比消费者显然有更多地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交易的一种障碍。在竞争的压力下,厂商为了顺利进行交易就必须设法消除这种障碍。而要消除这种障碍显然就需要在厂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有多种办法,如可以直接通过商品本身传递关于商品的可观察特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在产品包装上写明商品的质量特征,如成份、味道等方式来分析性地传递商品的不可观察特征,还可以通过一些符号如商标、商业名称等来综合性地传递关于商品的不可观察特征的信息。前者被称为分析性的方式,后者被称为综合性的方式。42经济学研究表明,综合性的商标方式显然更好,因为“商标的好处就象用人的名字来指称一个人一样。所以,你可以说是‘Geoffrey Stone而不是Geoffrey Miller’,而不用说‘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主教宪法的Geoffrey而不是主教公司的Geoffrey’。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商标减少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43商标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便利和促进了消费者决策,同时创造了使厂商生产具有合意质量的产品的积极性,尽管这些产品的质量在购买前是不可观察的。因为商标允许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在所有可观察特征方面看起来一样的商品之间进行区分,商标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使用某种商标的产品的不可观察特征。同时商标也允许厂商根据商品的不可观察特征区分商品并且把这些不同的不可观察特征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44因此,商标的经济功能就是将有关商品的信息从厂商“运载”到消费者,从而消除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商品的信息的不对称,是一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交易的有效进行。
商标为什么能够传递信息?因为它是一种符号,而“一种符号是一种刺激,也就是说是一种可感的实体。这种刺激的心理影像在我们的精神中是与符号为了传播而使人想及的另一种刺激的影像连在一起的。”45当然,符号要能够真正传递信息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由于思考的内容无影无形,对方对其存在直接意识不到,因此,发讯者就必须把传达内容变成具有某种形态的东西,即讯息。其次,讯息必须具有某种意义,即它的构成必须依靠某种意义,也就是说必须依靠符号。因为如果讯息只限于被对方认识的话,就不能起到传达的作用。第三,为了正确地达到传达的目的,构成讯息的符号和意义就必须遵从使收讯者也能理解的共同规定,而不是由发讯者单方随意制定。这种规定就叫作代码。代码包括传达时所用的符号和意义,以及有关符号的结合方式的规定。通讯不仅需要具备上述条件,还需要经过如下具体过程:发讯者参照代码把传达内容符号化,使之成为讯息。讯息通过一些线路传送到收讯者处。收讯者再参照代码解译接收到的讯息,重新构成传达内容。46这样讯息就通过一种“可感的实体”传递了“观念”。商标是符号的一种,因此它能够通过其“可感的实体”即商标标志的传递而实现“观念”即有关商品信息传递的功能,也就是说正是商标的符号结构使得商标能够将商品信息从厂商“运载”到消费者从而发挥消除信息不对称和减少消费者搜寻成本的功能。
不仅如此,在今天商标的功能已经不再像前引的中外学者所认识的商标具体功能那样,而是有了更新的发展,商标的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商标已经变成了一种被设计用来使人推想产品的无论是真正或想象的品质的象征、诗化的比喻、虚构。在“今天,„„商标也从战略上被使用于识别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一种全部的‘体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商标不仅带着消费者通过体验的范围,而且指导创造和界定这种体验本身的增加程度。”47这意味着尽管商标的主要功能仍然还是传递商品的有关信息,然而商标的功能已经不再仅仅如此,而是具备了很大的独立性。商标本身已经不再仅仅是“红娘”,而本身就具备了“莺莺”的某些品质,或者说不同的“红娘”介绍的“莺莺”具有不同的品质。48为什么会这样?本文认为,这也有深刻的符号学原因。因为符号和语言一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还具有美学功能。“在‘实用功能’中,语言是搬运已固有了一定意义的内容的手段。”而“在‘美学功能’
49中,语言本身产生出新的‘意义作用’。”商标这种符号的实用功能就是前述的传递有关商品信息的功能,而商标这种符号的美学功能则是与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没有直接关系然而却能让消费者产生出一种特殊体验 4142 Julius R.Lunsford, Consumers and Trademarks: the Function of Trademarks in the Market Place, 64 TMR 77-78.Economides, The Economics of Trademarks, 78 TMR 526-527.43 William M.Landes and Richard A.Posner, The Economics of Trademark Law, 78 TMR 270.44Economides, The Economics of Trademarks, 78 TMR 526-527.45 [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46 [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5-26页.47 Thomas D.Drescher, TheTrans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emarks –From Signals to Symbols to Myth, 82 TMR, 338-340.48刘春田先生《商标与商标权辨析》[J](《知识产权》,1998年第1期。)一文的用词。49 [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1页.6 的商标的新功能。如汽水本身一般是没有什么年轻、活力之类的功能的,然而通过商标符号的暗示和不断的广告宣传,使用某种商标的汽水逐渐地就会有一种年轻、活力的体验,这实际上意味着商标有了依附于商品而又相对独立的自身价值。其根本原因是“语言本身潜藏着能够产生新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性。只要遇到适当的时机,这种能力就会以各种形态诱发而出,成为我们超越日常世界进行新的创造的阶石。如果说语言的实用性功能是形式、维持人类文化秩序的支柱的话,美学功能则起着动摇、变革的作用,它与生成新事物的创造性活动有着深刻的关系。”50
四、商标权及商标侵权的符号学实质
一般认为,商标权是指依法对商标进行支配的权利。51这似乎很简单,然而根据前文对商标内部结构的分析,商标不仅涉及商标标志,而且涉及该商标标志所代表的商品的信息,同时还涉及到商标标志及其所代表的商品信息之间的关系,在三元一组的商标结构下,还涉及到商标标志所贴附的具体商品。那么“对商标进行支配”到底是对商标标志进行支配,还是对商标标志所代表的信息进行支配,抑或是对商标标志与该商标标志所代表的商品的信息或具体商品之间的关系进行支配?这并不是不言自明的。同时这种支配又是如何进行的?其支配方式如何?这也是需要说明的。从前文对商标概念以及对商标生成演变过程的符号学分析可以发现,商标的生成与演变均是通过商标标志与具体的商品之间发生联系进行的,即通过将商标标志贴附于具体商品上而进行的。尽管在消费者新购买贴有商标标志的商品时是根据其先前的购买经验所形成的对该商标的认识进行的,然而在消费者使用其新购买的贴有商标标志的商品时,这种新购买的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的信息则会对消费者对该商标的认识产生影响,如果该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非常稳定,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使用会促使他强化对该商标的认识,而如果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不太稳定,尤其是质量变差了,那么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使用就会使他改变对该商标的认识。因此,无论是商标的形成还是演变均既离不开商标标志,也离不开商标标志所贴附于其上的商品,具体是通过将商标标志贴附于商品上来实现的。于是,商标权概念中的“对商标进行支配”的含义就清楚了,即“对商标进行支配”就是指对商标标志贴附于商品上进行支配,或者说商标权人的商标权就是他将其商标标志贴附于其商品上的权利,当然,这也包含着排除他人将该商标标志贴附于该他人商品之上的权利。因此,这里“对商标进行支配”既不能脱离商标标志,也不能脱离商品,是对商标标志与具体商品之间的联系的支配。无论是单独的商标标志还是单独的商标标志所使用的商品均不在商标权人的支配控制之下。这大概就是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一条对商标专用权的界定从商标标志与商品两个方面来进行的原因。这就是本文对商标权的符号学理解。
商标侵权显然就是对商标权的侵犯,也就是对商标权人的对其商标进行支配的不正当干涉,其最典型的表现为“无法律上之权源而使用相同或近似于他人注册商标之图样于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者。”52为什么这种行为构成对商标权的侵害?根据前文对商标生成演变过程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其根本原因就是这种行为增加了商标意义即商标所蕴含的信息变化的可能性。因为如前所述,商标是不断被使用的,而随着商标的使用即商标标志不断地与具体商品的联系,商标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商标意义的这种变化与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的信息的稳定性有直接关系,商品有关质量、服务等特征信息的不稳定会导致商标意义的变化甚至消亡。如前所述,同一厂商生产的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的信息尚无法绝对保持一致,不同的厂商生产的商品在商品的质量、服务等特征方面就更难保证一致,同时,就侵犯商标权而言,侵权者通常不是正常的厂商,其投机性要远高于正常的厂商,因此为了追求超额利润,它通常只会生产质量非常差成本很低的商品,然后借助商标权人的商标的良好商誉来销售。而消费者是不明就里的,他认牌购物的结果是购买了假冒的商品,而对这种假冒商品的使用的结果便是降低了他对该商标的评价。久而久之,这种商标的原有的意义就不再存在而消亡了。这就是商标侵权的实质及其结果。从这里对商标侵权的实质的分析可以发现,和商标权中“对商标进行支配”的含义相同,商标侵权涉及的也是两个方面,即商标标志和商品,详言之,商标侵权就是对商标标志与商标标志所使用的商品之间的关系的干涉,离开了商标标志和商品均谈不上商标侵权。
根据对商标侵权的这种理解可以对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举的各种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我 50 [日]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M],张晓云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4页.这里所引的内容是关于语言的,然而显然语言是最基本的符号,因此这些内容也同样适用于一般符号。51当然,在我国这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因为我国《商标法》并不正式保护未注册商标。52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其中第(一)、(二)和
(五)人们理解应该没有异议,本文不作分析。而对其中的第(四)项的行为的性质,人们的理解则差异极大。《商标法》该项规定就是自“枫叶”案以来在我国知识产权学界争议极大的商标反向假冒,在《商标法》修订之前,学界对该行为性质大体上有三种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53第二种观点认为属于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然而却不属于商标侵权行为;54第三种观点认为不属于侵权行为。55根据本文对商标、商标权及商标侵权的分析,本文认为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即便为侵权行为,也不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其行为性质应该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因为商标权和商标侵权均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即商标标志与商品,尤其是商标标志,根据前文符号学对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分析,商标标志属于商标这种符号的“显眼的”部分,它具有相对于商标标志所代表的商品信息的优先性,不通过它是无法侵犯商标权的。反向假冒行为由于已经将被反向假冒的商标标志除去了,并没有涉及被反向假冒人的商标标志,所使用的只是反向假冒行为人自己的商标标志,因此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至于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或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则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正如金勇军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在“枫叶”案中,由于反向假冒行为只涉及了原告的26条西裤,尚不足以构成对原告商誉的接收,因此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只有在“被告故意将原告的西裤全部购进,不让其进入市场,再加贴自己的商标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认定为无偿地占有了原告为创立其商业信誉和通过正当竞争占有市场而付出的劳动,也有可能认定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原则,”56才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至于是否构成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则与对商标功能的理解有关,由于这与被反向假冒者已经没有关系,本文不赘。57
至于其中的第(四)项行为的性质,本文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根据本文对商标、商标权及商标侵权的理解可以看出,商标标志如果不与特定商品或服务联系就谈不上商标和商标侵权,因此仅仅制造商标标志并不一定会构成商标侵权,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标标志的行为是商标侵权的预备行为,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并不具有必然性。比如为了欣赏商标标志而复制的行为显然就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因此美国《1946年商标法》第三十二条才规定:“(2)复制、仿冒、抄袭或具有欺骗性地伪造某一已注册标志,并且将上述复制品、仿冒品、抄袭品或具有欺骗性的伪造品用于与有可能在物品或服务的销售、提供销售、批发或广告中使用的标签、招牌、出版物、包装、包皮、容器或广告上,而这种使用有可能引起混淆、误解或欺骗。根据本条(2)规定,除非上述行为是在明知的情况下进行,仿制行为的目的是要引起混淆、误解或欺骗,否则注册人不能取得利润或损害赔偿。”因此并非任何制造商标标志的行为均构成商标侵权。
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王太平,1970年生,汉族,河北省成安县人,湘潭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知识产权研究。
5354代表性论文如郑成思:《商标中的“独创性”与反向假冒》,《知识产权》1996年第5期。代表性论文如刘春田:《商标与商标权辨析》,《知识产权》,1998年第1期。55金勇军先生的观点大体属于这一类,当然其观点是建立在“枫叶”案的特定事实的基础上的。参见金勇军:《评“枫叶”诉“鳄鱼”不正当竞争案》,《法学》,1999年第12期。在《商标法》修订之后,这种观点的论文参见韦之,白洪娟:《反向假冒质疑》,《知识产权》,2004年第1期。56金勇军:《评“枫叶”诉“鳄鱼”不正当竞争案》,《法学》,1999年第12期。57对反向假冒行为是否侵犯消费者权益请参见韦之,白洪娟:《反向假冒质疑》,《知识产权》,2004年第1期。
第二篇:太平产品分析参考
太平人寿险种分析(参考分析)
(2009-09-12 20:58:39)
自从我入司以来,看到的景象是我们公司的产品卖得特别火,那销售高潮一浪比一浪高。前段时间是智胜投资连接保险停售,接着推出促销性产品福寿连连,更还有卓越系列组合,很容易签单,动辄就是百万千万保额的大单。仔细研究太平人寿险种,确实令人感到惊讶。福寿连连
福寿连连是促销型产品,它的特点是薄利多销,如此以来虽然客户利益很好,但保险公司利润空间却很小,为避免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这款产品即将停售。
卓越系列:黄金般的组合保险
(1)卓越定期:比附加险还优惠的主险
不比不知道,作为主险的卓越定期,其费率比许多公司的附加险还低,实在出人意料。我做了个简单对比,45岁男性,定期20年,20年交,保额10万,每年交费870元。而平安的幸福定期A每年交1260元,太保的长安定期A年交1250元,中国人寿的祥运定期年交1037元,新华人寿的定期寿险A年交990元,信诚的附加定期年交1260元,友邦的加惠定期年交926元,中国人寿的附加定期年交902元。不难发现,卓越定期的费率比价格最高的同类险种便宜44.8%,比中国人寿的附加定期便宜3.7%。所以,卓越定期是比附加险还优惠的主险。这样的产品肯定有强大的价格优势,必然受大众的欢迎。
(2)卓越两全:保证收益最高的险种
我研究了30岁男性10年期缴,结果显示,该险种在65岁满期时的保证收益率达到5.4%(单利),超过当前5年定期存款利率1.26个百分点;按复利计算,收益率竟然相当于3.48%的存款利率,完全可以应对四次利率上调。这个收益情况比许多公司同类的分红险种的保证领取高出很多,与加上红利后的总收益差不多。
为了证实这点,我又在“险种寻优”中查询10年交“定期生存”保险,结果显示,卓越两全的给付指数排序第一,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险种。
难怪太平的客户经常取胜,原因在于险种优势鹤立鸡群。
(3)卓越大病:两大责任加宽保障范围
卓越大病作为附加险,其费率比同类险种优惠,而其责任范围则有了延伸,除承担重大疾病保险金给付外,还可以让客户选择失能保险金给付,且按保额的2%,每月领取。这虽然是一个小的变化,但更符合人性,更合理。这意味着重大疾病保险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更人性化、生活化。
(4)卓越医疗:不可思议的医疗保险
在我的印象中,只有中保康联的VIP计划属于高保额医疗保险,保额很高,但缴费也很高。例如30岁男性,选择VIP计划1,医疗保额达到40万,门诊限额4000元,除治疗费按85%报销外,其他费用,包括病床、膳食、陪护等统统全额报销。但是羊毛出在样身上,VIP计划1每年交费高达8696元,即使将门诊限额4000元扣除,也需要花4696元承担住院责任。计划2保额为80万,门诊限额8000元,年交保费11305元,还承担牙齿急症费用补偿责任。缴费虽然高一些,但比计划1实惠。
即使如此,与卓越医疗相比VIP计划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卓越医疗有五个计划(档次选择),其责任按每次住院承担。计划2的医疗保额为50万,床位费限额为每日800元,报销比例高达90%,虽然不直接承担门诊责任,但可延伸到住院前后7天的门诊责任,还有三年期限的保证续保权益。如此优越的保险,费率并不高。30岁男性年交保费仅3407元,比VIP计划1扣除门诊限额的保费还少1000多元。
另外,如果客户愿意的话,还可以投保400万保额的计划5,30岁男性的年交保费仅为4598元,一步达到与美国接轨的水平,而且比美国蓝盾医疗组织的交费低,保额高。真令人不可思议。
中国的保险公司都非常谨慎地涉及医疗保险问题,太平为什么如此大胆地承担医疗责任,会不会因此而给该公司带来难以克服的问题,我十分不解,当然这是该公司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样优惠的医疗计划,推销起来实在太容易了,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
其他险种:各有特色
(1)丰富多彩的附加险
太平的附加险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涉及伤害、医疗、津贴、大病、养老等很宽的范围。其产品设计十分精细,关联性强,便于搭配组合。我粗略的计算,太平的附加险在各家公司是最多的,而且普遍费率优惠,责任合理,性价比高。举2例说明,一是太平附加健康计划,同时承担住院费用补偿(保额4万,报销90%)和补贴(每天100元有3天免赔)责任,0-39岁的人年交保费644元。二是附加重病监护保险,30岁男性的费率为1元,承担每天10元重病监护补贴给付责任,最多可投保100份,每天补贴1000元,而每年交费仅100元。这样的保险才是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保险。
(2)美式分红保险
太平在2006年以前推出的分红保险,例如太平一生、丰登两全、寿比南山、锦绣前程、太平状元等均采用美式分红,可领取现金、储存生息或抵缴保费。这些产品的合同保证领取比同类产品略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3)英式分红保险
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太平人寿又推出了英式分红保险,打破了新华人寿独家经营保额分红的格局。其最新推出的一诺千金、成长年金组合保险在价格上有明显优势,把英式分红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来。
在我看来,太平人寿有强大的产品开发和精算支持,他们瞄准市场和客户需求,在独有经验的基础上,别具一格,不断开发新险种,而且总是与其他公司最受欢迎的产品抗衡,这放映了太平人寿推行了以产品为主的销售战略。
太平战略——让利于民
通篇了解太平险种,不难感受到太平人寿推行的是“让利于民”的销售战略。他们的让利于民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到所有产品之中,估计太平人寿在设计险种时选择了最合理的预定费用率。
让利于民就是给客户真正带来实惠,因此早晚会在市场上形成口碑。而那些推行高费用、高佣金战略的公司,其产品价格必然奇高,早晚会让老百姓发现,必然受到社会的非议,必将失信于民。太平的产品总能经得起货比三家的考验,所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太平的让利于民并非在低端市场做文章,卓越系列产品的推出反映了太平人寿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勃勃雄心。寿险市场争夺的重心是中高端客户,但并非因为价格高,这些客户才认可,相反越是高端客户越在意金融产品价格的经济性。
寿险商品的价格高并不意味着服务好,相反,服务是保险合同承诺的责任,在同样责任下,价格高就是缺点。有的业务员在销售保险时对价格进行辩解,说是各家公司的险种都差不多,相同的生命表,相同的预定利率,自然价格相差不大。但他们根本不知道,还存在预定费用率的差别,有些公司的产品比太平的同类产品价格高出45%,能说差不多吗?产品好坏是客观的,不是说出来的,只要把这些产品放在一个平台上做公正比较,价格差异立即浮出水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市场更加理性,价格差异问题必然会在客户心中定位,那时才会让寿险公司见分晓。
寿险经营是马拉松赛跑,决不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经营,推行高费用战略。只要哪家公司推出高费用的产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反映在市场上,就会让客户和代理人比较一辈子,想改变都无能为力。中国保险业在漫长的马拉松赛跑中才刚跑出200米,现在的前几名,很可能将来是倒数后几名,根本谈不上谁做的有多好。
很显然,让利于民,必然出现大众欢迎、富人垂青的良好局面,太平人寿会很快在市场中取得良好的赞誉。该公司成立仅4年,保费过百亿反映出其产品战略的成功。
然而,客观地说,太平人寿的声音在中国保险偌大的市场中还十分微弱,其让利于民的战略并没有取得定位般的效果,许多客户还不知道太平人寿,更不了解其产品“让利于民”的优势。如何扩大宣传,如何让客户真正感受到实惠,对太平人寿及其代理人都是个严峻的课题,用常规的手段,靠增员,开产说会恐怕不行,保险产品实在太特殊了,不是那么容易宣传的。
太平代理人——产品不愁卖
太平人寿的险种繁多,价格实惠,自然不愁卖。从产品分析角度可以推测,太平的代理人只要熟练掌握产品说明,就能顺利签单,用不着过多地包装公司,大谈理念。我专门问了几个太平的代理人,他们普遍认为产品好卖,竞争力强,客户的认可度高。但我又问他们怎样让客户感受到太平让利于民的优势,他们无法给我满意的回答。
许多代理人在选择保险公司时总是看佣金高不高,基本法利益大不大。我觉得,对代理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看一家公司的长期经营战略,要从产品角度分析一家公司是不是对大众负责任的公司。如果这家公司推行高佣金、高费用战略,一定不利于长期经营。即使从短期赚钱的角度看,当然要选择那些产品好卖的公司。佣金高不是好事,买的越多,心里越毛,客户早晚知道自己买了昂贵的保险。佣金低反而是好事情,薄利多销,卖的越多,心里越塌实,客户越满意。
中国保险业才刚刚起步,需要不断创新,不能千篇一律地搞一种流行模式。寿险公司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独到的战略。至今我还没有看到哪家公司不搞增员战略,实行低佣金制度,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组织发展和产品推动。寿险公司需要在制度上、管理上、产品上、服务上全方位的创新,才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比如,改变佣金政策,降低前三年佣金,只要客户每年交费就能提取5%的佣金。这就是种制度创新,这个制度可以保证代理人稳定的收入来源,产生归宿感,保证他们长期效忠一家公司,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低佣金制度下,代理人只要做到一定规模,比如200万年交保费,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每年有10万的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只要维系好客户,就能长期获得稳定收入来源。
最后,建议大家关注太平人寿,这家公司很可能是中国保险业的一匹黑马,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众口皆碑绩优公司。
第三篇:太平小学教师王明锋事迹材料
太平小学教师王明锋先进事迹材料
王明锋,男,汉族,大专文化,1963年10月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在太平小学中小和骡子坡村小辗转工作。该同志18岁毕业于通江中学,同年9月被聘为代课,任教34年。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他与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廖占富、张兴琼夫妇有着同样的教育经历,曾以自己的踏实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而家喻户晓,他撒向学生都是爱,而今是桃李满园。30多年如一日,以校为家,坚守自己的岗位。他在太平小学工作时间长久,他经历过的是无数次的感动和收获的喜悦,他耕耘收获,从不落寞,一直守护着学校这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永无休止地在校园里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他是我校勇挑重担的第一人。他从来就肩负重任。曾担任过高低年级班主任,哪个学科差缺教师就被学校调配,还担任三到六年级的四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骡子坡村小一度担任一二年级两级复式教学。始终以“实”和“爱”作为自己行事待人准则,以实在、扎实的严谨作风和热忱、细腻之心实践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崇高责任。2009级六年级班额最大,调皮学生多,集散乱差于一体,说道当班主任无不眉头紧锁,望而生畏,他接到班主任后,情 况发生截然变化。他创造性地应用积分制班级管理制度收到实效,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赢得学校教师、家长赞许。连年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称号。他常常深入学生群体,细致入微的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他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他是每个同学的热心人。所任班级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是王老师用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六年级的易欢欢、袁也同学是他长期关爱和帮助的对象。五年级学生王洋是班上特异体质的学生,时常身体不适,可是又害怕让父母知道,作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联系是他的职责。电话联系反而惹火了家长。登门家访才知道原来家长本身身体极差,自理都无能为力,根本就顾不上孩子,这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王老师成了学生的代理父母。不管是学生的生活起居还是学习活动,王老师都无不牵挂,随时可见他在班级和学生中出没的身影。有学生生病了,他第一时间送学生到医院就诊并垫付医药费。学生服药,是他把杯子送到手中。去他办公室的学生川流不息:喝茶的,服药的,问问题的,反映情况的,寻求帮助的,他不厌其烦,热心为学生服务,他成了我校学生们最敬佩的老师。
王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经常教育示范学生做勤奋人,敢于为事,学会做事,会做任何事。他学校里的大忙人,哪里需要,他就在那里,在校园里,一天三扫两检活动中,他走在第一线亲自动手,两操两课跟随学生一同体验,领班到位,甚至成了全校学生行动向导。他在以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感化着学生。他是我校符其实的德育标兵,是我校授予的“德育标兵”第一人。他一向恪守学校规章制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学校实行候课制,做考核的周彬生老师经常说:“唯有王老师做得最好。”,学校规定周日例会,他从来守时,有一次,他妻子做手术,他说有儿子照料不用回家,反正快周末了。是校长催促他回去的。他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近两年来,由于学校教师缺编,他继续默默无闻地做着大大小小的事情,班主任,中小和村小五个班的英语课,他顾全大局,都一一扛下来,样样做得圆满,为学校排忧解难。分配给他的工作又杂又多,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承担着。老师们都说他是我校最憨厚的老实人。
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他时常说“干一行就务一行”,事实也是如此。在教学上从不满足现状,敢于比拼,他是我校参加县级英语说课赛课的第一人,获得二等奖。他时常用心用力地研究教学,他一边教学一边写英语教学反思,个人反思集收藏于学校陈列室。他喜欢建教育博客,善于写作,自己教学论文很有品位,他的《小学英语中的德育教育渗透策略》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他英语教学思想独到,教给学生自学英语的一系列方法。他激励学生有方,学生非常喜欢他的学科,每学期开始,凡是实现师生约定的英语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全校集会上他都要颁发丰厚的个人奖励,六年级的易欢欢、袁也同学期期获得奖励,这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无论是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还是现在的小学英语教育,王老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在片区都是显著 的。在我校他所任学科连年在片区教学质量评比中都是名列前茅,以民胜片区每学期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结果为证。他的教育教学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他不但教书,还潜心育人。他以自己高尚的德行给学生做典范,在人们眼里,平凡朴实的他并没有什么不好之处,他就是师生心目中的标杆。可以说一个人的德行影响几代人。据他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他的楷模,自己的儿子在他的培育下又是不错的一代新人。人们普遍认为王老师所带的班级学生不仅学习优秀,而且行为习惯好,品质优良。
坚守村小,不甘寂寞;发展学校,关爱留守。2012年春向曾经教过的学生王琦募捐2000元,为骡子坡村小学买起了饮水机、电饭煲、影碟机、体育用品等;2015年“六一”文艺汇演,有一名叫巨攀的学生,特别爱好跳舞,父母离异,家庭条件差,经济困窘,爷爷奶奶不支持购买服装,王老师花140元为他买了全套舞服;今年“六一”儿童节,联系通江爱心社,为孩子们送来喜爱的玩具、学具、图书等,并精心策划了与村小学生互动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乐趣,度过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快乐节日。一人承担二级复式教学,独立撑起一所村小,每天还义务为学生午餐服务,工作之繁重可想而知。
“甘为人梯,痴心不改”,王明锋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于做人他是高调的,而对于荣誉他总是低调对待,每次学校评优,他总是谦让于人,就说2015年考核被学校教师和学校考核小组公认为优的名额自 己弃权评给其他教师,今年暑假学校领导集体推荐他为县级表彰的乡村优秀教师,他反而举荐他人,他经常说:“不管他人、集体、国家对不对得起自己,只要自己对得起他人、集体、国家就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2016 5
太平小学
年7月26日
第四篇: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俄狄浦斯是《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中的人物,这部神话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剧的代表。《俄狄浦斯王》讲述了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王子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弑父淫母,真相大白后自挖双眼行乞涤罪的故事。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有他的进步性,但是从剧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我们寻常百姓来说呢?其中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在我眼中可以理解为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意识上的紧箍咒,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
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后,父母想起了神谕,为了逃脱神的裁定,他们刺穿了刚出生三天的婴儿的脚脖子,拴好后让人把这个孩子抛到喀泰戎荒山里去。但执行这个命令的人不忍这样做,于是把孩子交给了另一个在同一座山里为另一个国王波吕玻牧羊的人,国王夫妇以为孩子就已经死掉了,神谕不会实现了,于是他们过上了轻松愉快的日子。牧羊人解开婴儿脚上的绑带把孩子送给了他的主人泼吕波斯国王,国王很同情婴儿,把他交给自己的妻子当亲生儿子抚养。宫里和全国都把这个孩子当做国王的亲生儿子对待。他长成一个青年王子以后,一直被视为最高尚的公民,自己也在幸福的生活中确信自己是国王的亲生儿子,要知道国王除他之外在没有别的子女。但他最终知道自己的身世,不是国王的亲生儿子,便自己悄悄离开了王宫,也没有告诉父母,只身一人去寻找得尔福的神谕,二在路上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在朝着神谕的方向走,最终的结局就真的是他杀父娶母。
弗洛伊德,他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节”,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是各种心理症的本源。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得到欲望的满足,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有时候,潜意识压抑的俄狄普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例如: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他许多的女人结婚,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了她的母亲。有的人畏惧婚姻,有的人又表现出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这些例子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俄狄普斯”情结想其他精神分析原理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于他们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正是在这种厌恶导致的罪恶感下俄狄浦斯的母亲兼妻子约卡斯塔上吊自杀,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上天的惩罚,俄狄浦斯只是上天惩罚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的工具,可以说俄狄浦斯无意识的乱伦悲剧的源起是其父母有意识的乱伦闹剧。意大利著名导演帕索里尼在改编这部电影时去掉了这一点,或许说没有在电影 中点明。因为这个伟大导演想要传达给人们更为重要的一个观点,一个索福克勒斯想不到的观点,那就是俄狄浦斯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也不是只属于希腊人的,而属于全人类
于是我们在帕索里尼的《俄狄浦斯王》中看到了时空的转换,有发生在现代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巧妙的用镜和中段的古代故事连接在一起,导演想通过这种独具匠心的安排传达给我们一个讯息,俄狄浦斯不仅过去会发生,现在也会发生,甚至将来乃至永远都会发生,俄狄浦斯已经不不再单单是一个英雄的悲剧或者是某种人类潜意识中的情节,而是整个人类都会遇到的困境,一种“俄狄浦斯困境”,我们人类一手缔造了现代文明,却为了眼前的利益,破坏着生态环境,相互杀戮和掠夺,生活的质量每况愈下,到处都是人们的哭泣和绝望的呐喊,最终这一切可怕行径导致的恶果反作用人类自身,使人类陷入了一个往复的怪圈,正如俄狄浦斯一般,一切悲剧的源头都是由上一代的不伦导致,最终陷入了不伦的俄狄浦斯尝到苦果,父母拉伊奥斯和约卡斯塔也遭到了最为悲惨的下场,冥冥之中人类走上一条暗合宗教原罪说的道路,我们背负着罪恶来的世间,为的就是赎罪,为的就是偿还,为的就是制造新的原罪者,我们真的该相信命运这一说么?也许命运本身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安排,就像片中的俄狄浦斯,他因为别人言语的干扰就怀疑自己的出生,他自以为是的逃离命运时却还是将去向留给命运决定,他的骄傲和冲动让他错杀了自己的父亲,从养母那里影响来的恋母情节让他不禁享受与生母约卡斯塔的婚姻,他的暴躁惹怒了好心的先知,使自己不仅成了一个罪人还成了人们的笑柄,他确实与命运做过顽强的抗争,但前提是他已经相信了命运,也正是因为相信才会逃避,可以说他在斗争前就已经认输了,假如这些都没发生,我想俄狄浦斯一定可以成为赫拉克勒斯一般的英雄,但那只是假设,毕竟一些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我们也是,如果我们没有被自己内心的欲望控制,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没有破坏,没有战争,没有疾病的乐园,但是我们确实被控制了,不论怎么样的补救工作都是在认可物欲的前提下进行的,最后我们仍难以避免自掘坟墓,作茧自缚的悲惨结局。
我认为这些评价都不能正确的认识俄狄浦斯,他不是有意的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还是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贴耳或者苦苦哀求,他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斯芬克斯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他是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
第五篇:王策党性分析材料
党性分析:深刻剖析党性思想 努力提高认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学习活动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分析评议,真正触及了我的思想,触动了灵魂,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现将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及党性作一深刻的剖析,以期达到找准问题、摸清症结、查找原因、明确整改,纯洁思想、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的目的。
一、在党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重温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党章关于党员的八条义务以及关于党员的六条基本要求,对照党组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甘于清贫奉献;求实创新进取,勤奋多思深研;尽心竭力服务,埋头苦干争先;廉洁文明宽容,团结自励互勉。我感到自己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党性修养不够。党性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没有党性的党员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党性不强或党性不纯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人生的永恒主题。对照党员标准和先进典型人物,我觉得自己党性修养不够,是最大的不足。一是理论修养不够。主要是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往往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深学弄懂、学以致用不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满足于浅尝辄止。尤其是在完整的准确的理解和学习理论原著及精神实质上没有下功夫。二是政治修养不够。自己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只是在思想上有一种模糊的认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目标和内容不甚明了,在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上还把握不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认识不足。三是思想道德修养不够。自己虽然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但在具体工作中,为群众、为基层、为同事办事做得不够;在正确对待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上,还存在一些偏差,看到别人升迁,心里多少有些急躁、妒忌;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修养方面,还做得不够。树立和倡导共产主义文明新风、助人为乐,做得不够,有时有不讲文明语言的行为。四是作风修养不够。工作中,作风不够踏实,有时有些浮躁;工作的主动性不强;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作风做的不够,有时不够节约、待人接物不够谦虚。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牢。工作中,时刻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比较淡化。没有真正做到想为群众之所想,急为群众之所急;想为领导之所想,急为领导之所急。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刻内涵理解不深,谨记不
牢。
第三,业务钻研不够。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不够主动、细致,满足于应付领导交办的任务,遇到困难,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对业务知识的学习钻研不够,缺乏一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一般的任务,缺乏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比较盲目。
第四,坚持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抓得不紧,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忙于事务应付。尤其是在理论学习上不够专心、不够深入,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就学得多一点,与本职工作联系不紧的就学得少一点甚至很少涉猎,学习上存在实用主义的倾向,不善于带着问题学习,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五,组织纪律观念不强。在政治纪律方面,自己要求是严格的,从不随便发表政治言论。一切服从组织,保守机密。在生活纪律方面,能够遵守上级领导关于廉政建设责的要求,做到清正廉洁,但在工作纪律方面,有时候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不够自觉,有时迟到、早退。有时不能按办公室的工作规则办事,工作显得有些懒散。第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在工作中不能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作自我批评少;对同志、同事也是会上批评得多,平时及时批评、提醒少;批评别人时,拉不开面子,不够大胆,怕伤害同事间的和气,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刻反省,分析评议,对照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剖析思想根源,我觉得我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造成的:一是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身党性的锻炼。平时政治理论学习,学得不深,抓得不紧,没有把握精神实质。在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比较欠缺,思想改造不够,思想上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私心杂念较重。平时虽然知道自己的诸多不足,但自觉加强党性修养锻炼不够,常找许多借口来回避问题。
二是对宗旨意识理解不深,公仆意识淡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总认为,项目部不是职能部门,无职无权,工作上仅仅满足于做好眼前的工作,对其他方面很少去想去做,为群众服务、为同事服务的意识不很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自己考虑个人得失较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做人民公仆的意识淡薄,关心群众、关心整体不够。
三是敬业精神不强,满足于应付工作。日常工作中,满足于一般性地工作任务,碰到比
较难的问题,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工作有些缩手缩脚。学习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积极主动性一般。
四是对组织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由于对党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纪委等有关廉洁自律规定学习不够,对《党章》、二个《条例》要求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导致组织纪律性松懈。
五是对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认识不到位。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锤炼坚强党性的重要保证,是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没有按共产党员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只满足于做一个好人,总认为只要自己老实做人、认真做事、与人为善,就可以了,而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认识比较片面、模糊,怕开展批评影响团结,影响同志们的积极性,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如此,搞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三、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通过查摆问题,寻找原因,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针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我要以这次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整改。第一,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党性是一个政党本质属性的集中表现。共产党员要时刻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共产党的党性以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为基础。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我个人如何加强党性锻炼呢?就是要像领导所要求的那样,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服务中心工作中,要时时刻刻发挥表率作用,吃苦耐劳,以身作则,作年青同志的表率。真正做到“平常时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在日常工作中,自己要时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把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与自觉地维护单位党组织的形象结合起来,努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自觉地维护项目党组织的整体形象,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第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毛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人身格言,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在单位里,自己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质量地服务好中心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反映群众呼声,提出对策建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第三,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当今的世界是知识更新的时代,是学习的时代,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任务往往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内容涉及图纸、施工手册、规范、行规等方方面面,要想保质保量完成好任务,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为此,我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二是要加强业务学习。结合业务,学习经济、社会、科学、文学、法律、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扩大知识面,搞好知识积累。
第四,要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守党的政治、组织、财经、廉政、群众等方面的纪律和法律法规。首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作为一名项目部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是项目重要材料,必须切实做好保密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党组织的各项规定和组织程序,时刻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提高组织纪律性。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时刻绷紧廉洁奉公这根弦,忠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要求自己。
第五,要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从团结愿望出发,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坚持原则,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又注意对同志的批评方式,要有与人为善的态度,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交心谈心,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总之,我要以这次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各方面素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争当表率,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扎扎实实按照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服务好中心工作,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争创先进,以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