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拉近学生和家长的距离
如何拉近学生和家长的距离
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是专为六年级家长开的一次会议。首先先给各位家长报一喜讯,我校在读的六年级学生,在上次小升初的考试中 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入绵阳南山中学、科学城、绵阳育才中学各有三名,考入绵阳英才中学的有一名、富乐中学免试一名。还有几名同学同时考入两所中学。余下还有十几名学生将参加富乐中学、一中、七中的择校考试,希望再创新佳绩!告诉大家这个喜讯主要以下几个含义:
一、您把孩子放心的交给我们,我们就会尽心尽力的把你的孩子辅导好,能够让你的孩子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二、在教学上,我每次都会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料,把不同类型的题分类,所以孩子不愿错过每次补课的机会,因为他们发现每次补课都有不同的收获!那么今天请家长来,就是特别针对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这个转折点,如何能让您的孩子和您共同应对这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大家请看图片: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来共同看一下绝大多数学生的烦恼:
经常有同学这样说:朋友你有烦恼吗?有伤心难过吗?这世界怎么净和咱们过不去啊?你瞧在学校,有的老师大声呵斥我们;在家里,有的家长唠唠叨叨,真是烦啊!电视广告上不是也经常说吗,“我的学习好,爸妈没烦恼。”仿佛爸爸妈妈已经为我们订好了人生标准,一切以学习为重。于是,我们被无情的剥夺了玩游戏、看电视、打扮自己等等一切娱乐权利。交个朋友爸爸妈妈会担心早熟,晚回家一会爸妈差点报警寻我,成绩稍微降了一点,爸妈简直以为世界末日来临。。。现在的我该怎么办?爸爸妈妈,你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但是我们又不可能直接就和爸爸妈妈拼起来吧?于是“美苏冷战”正式拉开帷幕。。。不过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因为责任是双方的!
我们又来看看父母的烦恼
有的家长经常说我的孩子都上六年级了,可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六日放假回家,总想多看会电视或玩一会游戏,再写作业,难道就不能先把作业完成再耍嘛?于是谈判开始,儿子你先把作业写完我就奖励你2元钱,或是上网1个小时。。。哎真是苦恼,难道在给我学习吗? 还有令家长更烦恼的事情随之而来几位家长聚在一起,很快谈到了孩子。一位家长说“我孩子三年级,上网玩游戏的瘾非常大。”这位家长遇到的情况,在我们的周围很常见。比如,有一天我和孩子去拍大头贴,老板的儿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玩网络游戏,老板说“这孩子,学习没本事,玩游戏却劲,什么游戏都会。”老板边说边赶走孩子。难道网络就那么吸引人,可以让孩子忽视一切?父母们为此抓狂,于是警察抓小偷的活动积极开展起来。首先六日家长会不停往家里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避免孩子偷偷上网。可还是不起效果,干脆彻底一点,把电脑设置密码,看你还会有七十八班武艺不成。活动开展顺利,小偷无法开展行动,但抱怨声不断响起,孩子们会说,没人权呀,没空间呀,生活没乐趣呀。。。家长与孩子又生起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解决方法:
学生遇到家长有错,争论时应巧妙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1、及时沟通:平时遇到问题就与家长商讨,与家长多交换一些自己的思想认识,让家长了解自己,自己也知道家长的想法。这样,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理解,及时沟通,当自己有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诚恳地向家长提出来,大家一起寻找答案,问题就会很快被解决,同时你和父母的感情都不会受到伤害。比如说你们现在面对的择校问题很多孩子就和父母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孩子考上了一中或七中或是科学城心里很开心想去就读,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去富乐,这时矛盾产生了,学生为自己通过考试争取到的学校开心,毕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觉得自己享用胜利的果实很开心,因为那些学校也是很多孩子向往的学校,家长的不满意很可能让孩子失去信心,所以孩子就应该多去取证,比如去学校参观,找在读生收取学校的优点,把优势找到然后与家长及时沟通,问题迎刃而解!
2、见机行事:妈妈想给孩子报钢琴课,爸爸则希望宝贝能学习围棋,而自己却想参加军事夏令营„„进入暑期该怎么办?但问题出现谁都不好得罪,既要提出不同意见,并让家长接受,又要避免他们发火,这就要求我们在提意见时,要采用巧妙的方法。如果家长比较固执,他的错误看法不可能一下子扭转过来,就需要我们更耐心、更巧妙地做说服工作,如趁他心情舒畅的时候,及时阐述你的观点;或者借着有邻居叔叔阿姨来访时‘向他们讲述你对暑期夏令营的想法。当你受到叔叔阿姨的称赞时,你的家长也许会放弃自己的看法,说不定还会为你感到自豪呢!
3、先“捧”后“提”:当家长说的和自己不一样时,不防使用一些“诡计”。例如,当爸爸一口咬定赵州桥是鲁班造的,你不妨假意支持她:是的就是。桥下还有鲁班的大手印呢!见爸爸上了钩就话锋一转“可上次课堂上我就是这样回答的,老师说我错了,说赵州桥是一个什么叫李春的人修的。”爸爸听了可能会找书寻找答案,当他知道正确答案时就会一本正经的告诉你记住就是李春造的,再错就要打屁股了。这样你的目的不就达成了吗?不要公然反驳父母,否则下次他有正确的观点想阐述,又怕答错就没自信说了,你岂不是丢掉了一个人生中真正对你无所保留的良师益友?
4、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告诉父母孩儿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比优越的家庭学习环境更重要。第一,心理环境不等于外界环境,虽然外界环境舒适、明亮,可以使人的心情舒畅,但人的心里会反作用与环境。人在高兴事看一切都是顺眼的,但反过来,若心境不佳,房间的条件再舒适也没用。还有心理时间不等于物理时间,物理时间一天就是24小时。而心里时间一天可能等于片刻也可能等于一年。当高兴时心理时间扩大,不高兴时心理时间缩短。这就是孩子情绪高涨时一小时可以复习很多功课;而情绪低落时,半天也读不完一页书。这就要求父母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里压力。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里气氛。但是家长的严厉监督是凭空产生的吗?当然不是,这就要求孩子自己去解除家长心中的疑虑。首先你要向父母表示,自己对学习充满了信心,请他们不要担心自己偷懒,更不要监视自己。让父母相信自己是有学习自律性的。其次,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曲折,当考试分数浮动时,请父母不必过于敏感,更不要责骂,自己会用实际行动使父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再次,劝父母让自己过正常的生活。在学习之内父母不打扰你,这是对的做法。但在休息之余也希望他们不打扰你,给你一些时间去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放松一下神经,也是对学习有益的,做到劳逸结合吗。同时,你应该主动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方面是自己得到了休息和锻炼;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家庭的和睦气氛。
家长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
1、首先孩子沉迷在网络游戏中该怎么办?第一,玩游戏消耗的体力和休息时类似,既解了闷又休息了身体。第二,游戏中的画面、情节、人物设置等远远超出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满足了孩子自我想象的需求。还有其它各种原因,不胜枚举。所以,孩子喜欢玩游戏很正常的。那怎样才能把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呢?针对这位9岁的孩子来说,他对玩游戏的渴望不光来自于游戏本身的吸引力,还来自于家长的引导。当玩游戏作为一种奖励时,游戏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了,就像我们的父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过年吃的一顿肉,现在的我们已经可以每天都吃到肉了。所以,要还原电脑游戏正确的位置,不是奖品。一旦真的放开,“奇货可居”的心理就会渐渐消失。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正确认识网络和网络游戏。社会需要网络,孩子将来也会接触到网络游戏,家长之所以同意孩子使用电脑,是为了将来着想,让孩子渐渐适应网络,以免将来突然接触,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让孩子知道,网络是我们的好帮手,电脑不但可以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使用电脑不是奖励,只是一种需要。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看到电脑的作用。比如,制表、打文档、查资料、做课件等等,尽量少在孩子面前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
——其次,暑期到了,当孩子的功课不多时,家长也不要人为布置较多作业,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每天晚上要留30——40分钟的时间给孩子自己支配。这个时间有什么用呢? ——也就是第三点,要求孩子每晚必须玩电脑游戏20分钟。少一分钟都不行,多一分钟奖励连续玩5小时或10小时,而且睡眠时间不能少,第二天补习班迟到,自己把原因告诉老师。这里家长不但要忍耐住,还要投入时间,连续5小时不能让孩子打瞌睡,第二天即便孩子很早就醒了,也不可起床,确保达到正常睡眠时间,如果孩子害怕了,家长可陪同孩子一起来学校,向老师解释原因时,家长切不可代劳,最好不要在旁边听。让孩子自己叙述迟到的原因。可能有的家长会担心,要是孩子撒谎怎么办?第一,如果家长要到老师那里询问孩子的解释,那你就千万不要把到老师那证实的结果告诉孩子,当然最好是最好不要证实。第二,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他心里的内疚和痛苦远远超过受到老师严厉批评的痛苦,下次,孩子就会非常注意了,玩电脑时间一到,立刻下来,而折磨他的内疚和痛苦也许会在家长温和的态度下自然向你坦白。这种效果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2、童心未泯、老谋深算两代人沟通的艺术,在于家长既是“童心未泯”,又会“老谋深算”。做不到“童心未泯”,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没有共同语言;而只有“童心未泯”,没有“老谋深算”,则无法引导孩子。我们五年级一位家长就让我很佩服,孩子叫张西瑶他的父母再教育孩子上童心未眠和老谋深算就运用的恰到好处,他们总是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女儿思考和讨论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甚至他们班上有孩子早恋这一避讳的话题都会和父母倾诉,所以当家长听完女儿对各类班级中发生的事情的叙述后‘他们就会以成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女儿参考,仅是参考而不是必须照做。孩子的个性很有主见,而且作文写的也非常的深刻贴近生活!
3、接下来的一点也是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常常失败的原因,就是“恨铁不成钢”,“哪壶不开提哪壶”。其实沟通成功的艺术就在于“哪壶先开提哪壶”。(再讲这一点之前首先给各位将两个成语的由来第一个是“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为孙权所袭,西走麦城,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即此”。)
有个平时动作总是慢腾腾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父亲说:“爸爸,今天体育课上我跑了第一名!”父亲有点纳闷,但还是说:“小冠军,快把比赛的实况给爸爸描述一下吧!”原来是上体育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比赛,这个孩子在小组跑了最后一名。然后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再比赛一次,这个孩子就是这次“安慰赛”的冠军。孩子明明是小组比赛的最后一名,只是可怜的败将中的冠军,还值得高兴吗?但是通过谈话父亲发现的是孩子可贵的自尊心,于是决定和孩子一起庆祝“过五关斩六将”,闭口不谈“败走麦城”。试问,哪个孩子不愿意和这样一个能理解自己的父亲沟通呢?
下面还有几个比较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倾听、发现 许多聪明的家长就是注意了倾听(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话也要耐着性子听),诱出来孩子一串串心里话,使沟通变得很容易、言出必行、比如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孩子并与其交谈可以消除你在孩子心目中高高在上的感觉、遇到事情尽量与孩子商量———相互尊重、多让孩子决定———学会选择、可以试着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多替孩子着想———留点面子、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我这里有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如果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来领取回去阅读一下。
介绍暑期安排
第二篇:如何与学生拉近距离(xiexiebang推荐)
许多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很难教,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这多少让我这个即将走进六年级教室的人有些头痛,走进孩子们的心真的这么难吗?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我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我是精心备课、煞费苦心。在第一单元《爱满人间》里,我先是像韦唯一样穿着得体的大秀演技,收放自如的演唱确实让孩子们安静了不少,然后导入新歌《爱的奉献》,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大爱无疆我还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多次反复的模仿韦唯的演唱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歌曲,接下来的《欢乐颂》欣赏也在对贝多芬的钦佩之下顺利完成,直到最后的《歌声与微笑》这节课几乎成了我和孩子们的演唱会。我心里窃喜这也算是开门红吧!可第二单元《学曲艺》让我为难了许久,怎么上好这样一堂和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的课呢?为此,还是另辟蹊径。在备完课后我突然有了灵感,因地制宜地邀请每班的一名孩子和我说段对口相声,正巧相声也是曲艺的一种这样既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下进入课堂学习阶段又让孩子们了解到曲艺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真没想到不但课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又挖掘出来一些幽默机智的学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六年级三班的李凯文同学,他不但和我即兴对词对的厉害演技也是一流的,说的那段绕口令《塔嘛和喇嘛》让同学们拍手叫绝,学演的赵四躺地下耍宝让我目瞪口呆,这真是为了艺术能献身的孩子,有这样的学生让我骄傲。六年级四班的淘气包曹威也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虽说他学习不怎么好,但是这节课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好印象,他说了段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充分发挥了他嘴皮子溜达的特长,表演的赵四掰腿走路更是惟妙惟肖。这让我意识到走进孩子们的心其实很容易就看你用不用心,老师只要教学上精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心。
六年级一班的一堂音乐课,让我再次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一直以来这个班级的个别学生油盐不进很是让我头痛,在一节音乐课的尾声,我让孩子们全体起立像合唱团的小演员一样演唱《欢乐颂》,孩子们齐唰唰的起来一大片,我无意识地说了一声:“呦,没想到你们过了个年长这么高啦,本来在你们面前我居高临下很有优势的,这回可不行啦。以后不能让你们站起来唱歌啦。”孩子们都笑了。下了课那几个大个子都过来和我比个,背贴着背瞬间和孩子们的距离就拉近了。我走出教室时孩子们都热情地和我摆手道别,其实心与心的距离可能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贴心的话,一个亲昵的举动就近了。
紧接着是六年四班,课间我走进教室就遇到了一个女同学正哭得厉害,旁边的男同学、女同学正在劝说着,我一看虽然不是在我的课堂上可也不能置之不理装作没看见呀。于是放下录音机我走过去,对着旁桌的男同学说:”是不是你惹人家啦?“”没有没有,老师我就是劝劝她和我没关系。“说完一溜烟儿跑了。我靠在旁边的桌子上俯身问道:”怎么啦?这么伤心。”就是她们呗总是误会我,说这说那的,我对她们一心一意为什么这么对我呀?“说完哭泣的声音又提高了一倍。”就这点小事呀值得这么生气吗,解释一下不就完了吗?真正的朋友会理解你的。“我解释了她们还是误会我,总是误会我。”她嚷道。“不理解那就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解释啦。”我顺着她劝解着。“就是,每次即使是她们的错也是我先道歉,凭什么呀?”她边哭边说,声音明显的低了些。我看她情绪平复了一些接着说:“就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做的对就没有必要低声下气的朋友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谁欠谁的,但是如果她们总是误会你,你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说呢,换位思考一下也就彼此都能理解了。”这时就听见旁边的孩子对我说:“老师,你真好,你做我们班主任的了。”我回头笑了,那可不行,你们刘老师数学讲得可好了,在学校数一数二呢?我可不行!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我借机说了一番话: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如意,就看你如何面对它,乐观的人会开开心心的渡过每一天。老师希望你们都能过成为乐观向上的人,开心的度过每一天。“送给全班同学的话和这段小插曲让这堂课上的异常精彩。我发现老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这几件小事让我明白和学生拉近距离其实很简单,就是你能不能用心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学生。心与心的贴进,就在于用不用心。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第三篇:浅谈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浅谈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内容摘要: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其过去性,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
历史,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而且有的事情发生在几千年甚至上百万年以前,距离我们很遥远,怎样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历史不再遥远,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经历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历史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去‚经历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应如何创设历史情景?
(一)利用知识,虚拟历史情景
在学完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后,我结合课后活动建议布臵了这样一个作业: 作业形式:想象历史作文
内容: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北京人,你是怎样度过你的一天的?
要求:题目自拟,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历史短文,也可以是历史连环画,也可以是你喜欢的任何形式,但不能偏离主题:你,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评价方式:评出最佳作品,贴在教室外走廊上展览;并在课堂上交流你的心得体会。
初一学生刚系统接触历史这门学科,这样的作业形式点燃了他们学习历史兴趣的火焰。这些稚嫩的、保留着天真烂漫童心的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以致用地灵活地掌握了有关北京人的历史知识。所以利用课本知识,虚拟历史情景,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避免了将历史学‚死‛。
(二)利用媒体,营造历史情景 在学习抗美援朝这一课时:
媒体情景:为了让学生感受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我先给学生放映了相关内容的影视剧,丰富了英雄的内容和形象。
媒体情景:将学生带到那个特定的战争年代,如身临其境,英雄的事迹极大地感染并震撼着学生﹗
历史感悟:假如你就是黄继光、邱少云的战友,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边,看了这一幕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七嘴八舌:他们的眼睛里有泪光,心灵受到触动 李玉龙:为战友的牺牲扼腕叹息,刘晓凡:被战友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南小亚: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感谢英雄,汤云鹤:痛恨侵略者的侵略……
学生性本善的东西被唤醒,将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落到了实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信息互联网的今天,创设媒体情景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已变得非常可行。
(三)角色模拟,进入历史情景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这一课时
我布臵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课前预习
预习形式:假如郑和下西洋后到大明王朝后,要召开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记者把想知道的和感兴趣的问题向郑和提问,郑和要予以简明扼要的回答。
预习分组:学生分组:郑和组、记者组,分头预习课本和收集相关资料。记者的提问不能偏离主题,有关下西洋的内容。评价形式:根据郑和组、记者组的表现,量化得分,分高者胜出,发奖品以资鼓励。
这种预习形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热情,作为郑和组的同学不但要熟知课本的重要知识点,还要了解课本以外郑和下西洋的知识,否则在答记者问时会卡壳丢分,作为记者组的同学为了让自己问的与众不同、问的有水平刁难一下郑和,也要全面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知识,否则自己的提问偏离了主题,也是会被扣分的。课堂展示:记者招待会
记者:请郑大人简介一下你们船队下西洋的路线,好吗? 郑和:这个问题我委托我们船队的副使介绍一下(副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介绍路线)记者:请问你们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郑和:……
记者:听说我们的船队每到一国都要进行交换,请问我们用什么和当地人交换?交换的原则是什么? 郑和:……
记者:请问蛮夷小国有没有跟随你们到大明交好的使者? 郑和:……
记者:郑大人你觉得七下西洋有什么意义? 郑和:……
记者:你们路途一定会遭遇恶劣天气,请问你们用什么来辨别方向?你们有没有航海图? 郑和:……
记者:你们的副使刚介绍你们的船队最远曾到‚天方‛,请你们介绍一下‚天方‛。郑和:……
这样的角色模拟,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又锻炼了他们收集历史信息的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避免思维狭隘,把历史学死,离了课本不会答题,使学生成了历史的主人,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四)巧设问题,创设历史情景
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李子弈和王高升不知什么原因怒目向向,战火将要燃起。
这种情况令我很生气,马上让他们站起来,准备狠狠地批评他们一下,但转念一想,以往这种处理方法,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自己生一肚子气不说,也不能说服学生,他们矛盾的起因往往都是因为一点小事,不是‚鸡生蛋‛就是‚蛋生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过一会就忘了,不会记仇的。
于是我克制了一下,灵机一动换一种处理方法:说:‚李子弈和王高升因为人民内部矛盾有点小摩擦。同学们,现在老师把处理他们两个的权力交给你,假如你是孟子、韩非子、庄子你将怎样处理李子弈和王高升这件事?‛
学生一听要亲自处理他们两个,乐了,纷纷发表处理意见: ‚孟子‛说:‚你们两个真不懂事,都上几年级了,还这么不懂规矩扰乱课堂秩序?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什么矛盾内部消化,以后不能再这样了,有过改之,还是好同学。‛
‚庄子‛说:‚别去管他们两个了,要靠他们自己自觉才行,对他们要无为而治…‛ ‚韩非子‛说:‚你们两个好大胆,各打二十大板,以示惩戒,以免再犯。‛
学生听了他们绘声绘色的处理意见哄堂大笑,紧张的气氛不见了,李子弈和王高升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样处理方法真是一举两得,既在友好的气氛中化解了一场纠纷,又适时地巧设了问题情景,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儒家、道家、法家三家的思想主张。
(五)借助图画,再现历史情景
在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为了再现这一时期的历史场景,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幅这一时期的宣传图片:《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等 学生一看就乐了,明白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都不可能实现,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就会去探究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会有这样的认识、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就为学习这一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要注意,创设情景只是教学手段,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切忌华而不实走过场,偏离历史教学的主题。
二、分析‚汉字‛结构,让学生亲近历史,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汉字的构造不外乎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汉字的创造源于生活,所以把汉字和某些历史内容适当衔接,会让学生感觉历史很亲切,历史并不遥远。
如:为了帮助初一小学生理解母系氏族为什么会被父系氏族所代替?
我在黑板上先写了一个‚田‛字,学生知道这个字读什么,更知道是什么意思,脸上都写满了好奇,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然后我又在‚田‛字下面写了一个大大的‚力‛字,学生的兴趣更浓了,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我话锋一转,‚这两个字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学生明白了,是‚男‛字。
我继续点拨,那什么是‚男人‛?
学生懂了,噢﹗在田里出力的人就是‚男人‛。
我再点拨,父系氏族为什么会代替母系氏族呢?学生恍然大悟,因为男人代替了女人在生产、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通过分析‚男‛字,深入浅出地使初一小同学理解了这一问题。
再如,在学习‚造纸术‛时,‚纸‛到底是由谁发明的?又是怎样发明的呢?我给学生分析‚纸‛这个字的结构:纸
纟 ∣氏‚纸‛的左边是绞丝旁,说明和‚丝‛有关系,右边是个‚氏‛,古代称女子为‚氏‛,也就是说,‚纸‛是古代女子在养蚕缫丝的过程中发明的。
纸的发明过程:生产蚕丝,需要将蚕茧煮烂,浸在水中反复捶打成丝棉,这个过程叫做‘漂絮’。在漂絮时发现一些残絮遗留在席子上形成一层薄膜,晾干后就成为一张薄薄的丝绵片,可以用于书写。
再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西汉早期的纸‛,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为什么早期的纸会那么粗糙,而且书写起来不流畅,不易保存。这就为后来学习蔡伦改进造纸术奠定了基础。
三、将现实中的新闻、事件拉到历史课堂上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这就要求历史教学紧密联系现实,提供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平台。
而且,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急剧变革的年代,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为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提供了条件,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有很多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这就为历史教学与现实结合提供了发挥用武之地的空间。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时,新闻背景 我给学生播放了有关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海外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的新闻,两件宝贝拍出了2亿人民币的天价。
情感内化 学生看的群情激愤,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
‚中国的宝贝为什么让法国人卖?给他们要回来‛ ‚到联合国告他们去;那是我们的,他们凭什么卖中国人的东西;真是太可气了‛
他们的言论虽然未免有些幼稚,但爱国热情溢于言表。抓住时机我因势利导:‚可恶的侵略者不但抢走了我们的宝贝,还把我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焚之一炬,这段历史给我们国人什么警示?‛ 学生又激动了:
‚我们要把国家建设更强大,落后就要挨打‛ ‚要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我国建设的更富、更强‛…… 联系现实 为了将课堂推向更高潮,我又给学生播放了现在有关想重建圆明园的新闻。并抛出一个探究题:‚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说明你的理由。‛
问题一出,课堂像炸开了锅,我将学生分成意见相反的两方,让他们展开辩论……
学史是为了明智,将时事适当引进历史课堂,既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更锻炼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老师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找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
四、巧用历史‚活动课‛,在‚做‛历史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初一下学期,学完印刷术后,我布臵了这样一个作业: 作业:用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种方法印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配上画,要求:对比两种印刷方法的优缺点,课堂上交流你制作的经验和体会,并了解现代印刷技术。
评价方式:同学作品集结成册,相互传阅、评价
学生在‚活动作业‛中培养了其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在‚做‛历史中培养了其兴趣,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五、充分利用好地方资源,在参观、游览、耳闻目染中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充分利用好地方资源,增强历史的说服力,形象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如:在学完孔子和诸子百家后,利用我们泗水和孔子的故乡曲阜距离近的优势,我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了孔府、孔庙、孔林,听导游讲解、写参观心得,起到了单纯的课堂讲授所不能及的作用,使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以专业探究的形式,深刻理解了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贡献。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遗迹、遗址,特别是遗迹资源(指历史留下来的古迹、文物等)和口碑资源(指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以及家族史、家谱等)。将这些加以开发和利用,定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起到良好的效果。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基础学科,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充满感情色彩的,历史课堂是‚生活场‛而不是‚驯兽场‛,关注学生的生活,赋予历史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我们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特长和教育机智,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历史教育激荡起学生的头脑,开阔他们的视野,点燃他们的智慧,实现历史教育的根邸目标。
第四篇:拉近革命传统教育的距离
拉近革命传统教育的距离
【活动背景】
4月,根据学校大队部的安排,对学生进行学英雄的革命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往往和学生生活实际有距离,为了让英雄“走近”学生,更能“走进”学生心灵,我在主题内容的选材和实施的策略上动足了脑筋,最终我选择了我校的历史设计了一堂主题班会课。【教学设计】
缅怀先烈 常怀感恩
——四(4)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革命先烈的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董存瑞》的电影片段。
2.出示课件精彩文字: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指名读,齐读最后口号,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
正是因为纪念这些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田汉写下了《国歌》,听,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看课件听音乐起立唱国歌。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传统,继承革命遗志,让我们共同踏上被记忆尘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忆那红色足迹!
二、学习革命事迹
1、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PPT,并要求学生简要说说英雄的事迹。刘胡兰、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
2、同学们,每当我们提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时,总觉得他们存在于故事中、电影里、传说中,离我们很遥远。你们知道吗,我们共富新村小学也曾经是英雄们战斗的地方。
介绍共富新村小学的前身——藻北小学。(地下党上海北郊指挥中心)
3、在这里战斗的英雄们虽然时至今日依旧默默无闻,但他们也曾为祖国、为上海做出贡献。
欢迎4位红色沃土宣讲员向我们讲述这一段历史。《运枪记》《锄奸记》《高风亮节李西平》《马路上找到共产党》
三、讨论烈士精神
1、假如革命先烈们能亲眼看见我们今天自由自在地学习、幸福地生活,他们一定会为他们当初的选择感到自豪和欣慰。革命先辈们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时,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2、革命诗抄大比拼(每小组推选代表背诵一首)《我的“自白”书》(陈然)《囚歌》(叶挺)《把牢底坐穿》(何敬平)《留得清白上九霄》(宋绮云)《宣誓》(古承铄)《就义诗》 交流:听了这些革命志士留下的诗作,你感受到什么?
3、战斗在藻北的革命先辈们他们同样用大无畏的精神和敌人周旋。观看如今残留的碉堡的照片(简介)
观看视频,想象解放上海时藻北地区丝网纵横、碉堡林立的情景。交流:先辈们在这里活动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这些困难让你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4、我校曾是先辈们战斗的地方,现在,我们在这里学习、成长;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实现他们的理想。
学生交流:我们可以做到什么,来向先辈致敬?
小结: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学好各门文化知识,掌握好各种科学技术,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灵。先烈们的精神要靠我们来传承与发扬光大。国家的明天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四、常怀感恩心
革命先烈让我们有了安定和平的环境,妈妈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甘露。党和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其实,我们应该感激的人太多太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一起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五、班主任发言
因为无数革命先烈们的流血牺牲,使我们拥有了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感谢伟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免遭流离失所的痛苦。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我们拥有富足的生活,接触着最新的信息资源,网络和游戏成了我们的热门话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生活?!也许这个时代给予我们太多的享乐和自在的生活,我们不屑于谈革命、论精神,我们甚至忘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责任,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请记住:学习是你的责任,不是兴趣。要在责任中寻找兴趣,而不是以兴趣替代责任;要先做你该做的事,再做你感兴趣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革命先烈们,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无愧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
【教学实施】 课堂实录片断一:
师:同学们,每当我们提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时,总觉得他们存在于故事中、电影里、传说中,离我们很遥远。你们知道吗,我们共富新村小学也曾经是英雄们战斗的地方。有的学生(小声说):“真的,假的?” 一些学生(惊讶互视)
师展示PPT介绍共富新村小学的前身——藻北小学。(地下党上海北郊指挥中心)(师介绍的过程中,学生表示惊讶的声音不时响起。)课堂片断二:
师:在这里战斗的英雄们虽然时至今日依旧默默无闻,但他们也曾为祖国、为上海做出贡献。
欢迎4位红色沃土宣讲员向我们讲述这一段历史。《运枪记》《锄奸记》《高风亮节李西平》《马路上找到共产党》(学生听得特别投入,不时发出惊叹声)课堂片断三:
师:战斗在藻北的革命先辈们他们同样用大无畏的精神和敌人周旋。观看如今残留的碉堡的照片(简介)
师:它就在泰和西路富长路路口,你乘坐701路公交车经过时就能看到它。生:哦~~~~~~ 观看旧照片、视频,想象解放上海时藻北地区丝网纵横、碉堡林立的情景。交流:这些让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这个地方当初是这么可怕呀!生:当时大家是不是都不敢出门? 生:肯定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生:我觉得革命先辈的胆子都很大。
生:就像游戏里的魔族基地,在这里活动就是英雄。师:先辈们在这里活动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生:如果不注意会被抓起来的,那就死定了!生:出去活动肯定很危险,要经过那么多碉堡!生:啊呀,就像在演电视一样。
师:这些困难让你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我明白了什么是大无畏的精神。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是为了新中国。生:我很敬佩他们。
生: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的话真是太对不起他们了。
【教学反思】
我校的前身是藻北小学,是中共地下党的北郊指挥中心,树立在校园中的复命缘记碑记录了这一段光荣的历史。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当学校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爱英雄、学英雄”的教育时,我结合我校历史上了这一堂主题班会课。
我选择这一题材是为了能让革命传统教育“走近”学生。由于时代的变迁,英雄们的斗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段距离,学生总觉得离他们很遥远。但是我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生藻北地区的斗争故事,让学生惊讶地发现英雄与他们并不遥远,他们也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战斗在这片土地上,就在大家身边,几十年前,就发生着种种精彩、惊险的事。上课的效果完全证实了我事先的猜想,当红色沃土宣讲员讲起故事时,学生听得特别认真、投入。随着故事的讲述,屏幕上出现一个个故事发生地的照片,熟悉的地点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正是这种“就在身边”的感觉深深吸引了这些对一般“高大上”的英雄故事提不起兴趣的学生。而愿意去了解才可能被打动、被感染、被影响。
但是,即便是发生在藻北地区的故事也已是几十年前的事啦,鲜花、农田、小区、街道掩盖了当初的壕沟、碉堡,怎样让学生能真正的体会到当初先辈战斗的危险呢?我先让学生看了碉堡的遗迹,并说明它就在泰和西路富长路路口。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接着展示宝山地区解放时期的旧照片,带领大家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最后借用影片中敌人封锁区的影像片断让学生想象当时的共富地区是什么样子。照片、视频等直观的材料补充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先辈们战斗的不易,被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触动,情感上产生共鸣。油然而生要向他们学习,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这些想法。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知道了我校的历史,进一步了解了先辈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辈的遗志,勤奋学习,建设富强的新中国。
第五篇:与学生拉近距离的课前谈话
与学生拉近距离的课前谈话
1、我是这样与学生交流的: 听说某某班的同学很不错,老师想和同学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自我介绍我叫某某,你们知道怎么称呼我吗?{梁老师}。大声喊怎么喊。小声喊怎么喊。亲切喊怎么喊。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和老师交上朋友我是这么做的真的效果不错
2、鄙人在这里选登“课前谈话”几则,以飨各位同好。课前谈话
(一)师:台下这么多的听课老师,老师心里很紧张,你能不能帮帮老师?生:…… 师:台下的听课老师在这里听了12节课了,已经很累了,他们一手拎着包随时准备撤,你有没有办法留住他们?生:关键时刻,怎能离开?!生:…… 点评: 在学生替老师着想,想办法留住听课教师的说话中,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关心,自然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激发了学生要在课堂中好好表现的欲望,充分体现出学习上的主人翁思想。
3、靳老师:同学们,咱们以前上课是不是老师说大家好,然后同学们说老师好呀?学 生:是的。靳老师:咱们今天换一种问候方式,好吗? 学 生:好!靳老师:全体起立!学生都站起来。靳老师:我说,同学们真精神!学 生:(学生略有一楞)然后说:“老师真精神!” 靳老师:好,说的我高兴极了。但是,如果换个字,能让我听了更加高兴,应该怎么说呀?学 生:(学生互相看了看)说“老师更精神!” 靳老师:好,同学们真会夸奖人!我说“同学们真可爱。” 学 生:老师更可爱!(学生边说边笑,听课老师们也笑起来。)靳老师:怎么了,觉得这句话怎么样? 学 生:不太恰当。靳老师:是呀,是不太恰当,同学们也听出来了,所以你们自己也笑了。应该怎么说? 学 生:(学生1:老师更可敬。学生2:老师真可亲。学生3:老师真幽默……)靳老师:现在,老师不要求你异口同声,要异口异声,自己说自己的,好不好? 学 生:好!靳老师:同学们真可爱!学 生:老师更可亲、老师更风趣、老师真和蔼…… 靳老师: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学 生: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靳老师:是关照吗?还有没有词? 学 生:(指教)靳老师:哎,这就对了。再来一遍怎么样?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学 生: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指教!听课老师热烈鼓掌!靳老师:好,同学们,这就叫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即时性(板书:即时)所谓即时就是立刻得反映的。同学们明白了吗?学 生:明白了。靳老师:那好,可以上课了吗? 学 生:(大声)可以!靳家彦老师前些天在山东曲阜讲了一节课,以上就是靳老师在课前和学生说的一段话,之前他没有见过任何一名学生。经过这简短的问候既使学生学习了口语交际的知识又熟悉了学生,真可谓一举两得!!怎么样,看到的老师有感想吗?
4、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九册的课文《“我是你的儿子”》时的课前谈话:师:认识我吗?生:认识。师:我的名字叫…… 生:AA。师:听说,我们班也有一个同学姓宋。他是……(其实是他的儿子)生:BB。师:谁能用“AA、BB”这两个名字说一句话,说出他们的关系。生:…… 师:说一句绕口令“BB是AA的儿子”。(生练说,比赛说,很有趣,众笑。)师: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生:老师。生:伯父。生:大伯。生:叔叔。师:请你温柔地叫我一声“叔叔”。生:……(众笑)师:请你凶巴巴地叫我一声“叔叔”。生:……(众笑)师:请你深情地叫我一声“叔叔”。生:……(众笑)师:叔叔给你上课,你怎么想?生:感觉很亲切。生:不紧张了。生:…… …… [glow=255,red,2]点评:[/glow]
1、“BB是AA的儿子”与课文内容“我是你的儿子”贴近,就地取材,富有语文资源意识。
2、绕口令与“表哥抱表妹”同工异曲,营造了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3、“叔叔”的称呼令人听了感到多么亲切,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令学生无拘束感,用不同的感情叫,实际上在进行着语感训练。妙也!
5、这方面我也很感兴趣,实践中也得出了一两个方法,希望求得指点:
1、用讲故事的方式做课前谈话,是一个好方法,比如上《中彩那天》前我和孩子们讲“自相矛盾”的故事,从矛盾一词引入课文的学习,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用套近乎的方法(我不太喜欢用“戴高帽”的方法,那个太旧了),找孩子和做课老师的共同点,比如我到本区另外一所培正小学(我区一共两所培正小学,我们学校是宝华培正,另外一所是西关培正)上课,开始的时候,我说:“今天是培正的老师和培正的孩子上课,大家高兴么?”一语双关,一方面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兴趣,第二方面又套了近乎。同区的一位老师,用和孩子击掌的方法,也是套近乎的其中一种。
3、玩游戏的方法,不过这些游戏有两个目的:
一、能提高孩子的上课情绪。
二、训练学生的词句运用能力。好象我曾经在公开课前用:“XXX真行。”来做换词练习,也试过:“XXX真棒!”来做换词练习,这样的开头,生动,孩子喜欢。其实课前谈话是异地教学的一个很能体现做课老师综合素质的环节。这方面的积累是很有价值的。
6、:我们先来一个小测试,知道成龙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他是干什么的?
生:电影演员,演武打片。
师:知道刘德华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再问一个人:知道诸向阳的请举 手。(全班有数人举手)他是干什么的,在哪儿? 生:是一位老师。就在我面前。
师:谢谢你!诸向阳就是我。现在知道诸向阳的请举手。(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噢!我现在和成龙、刘德华齐名了。(学生大笑)初次见面,我们来个脑筋急转弯游戏,请听题: 什么鱼不能吃? 生:木鱼。
师:真聪明。下一道题目难了:什么池不能有水? 生:电池。
师:完全正确,再来一个:什么布不能做衣服? 生:瀑布。
师:(板书“瀑布”)提起“瀑布”,我们就会想起一首千古传诵的诗——(生答“《望 庐山瀑布》”)能朗诵一遍吗?(生朗诵)
7、有这样一个小案例: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日经过一座荒山,口渴难耐,就提议派人去找水,大家猜谁去?(生齐答:孙悟空!)孙悟空没找到水,却搬回一个大西瓜,他把西瓜平均分成4块,猪八戒不干了,就嚷嚷开了:“师父,猴头不公平,要是平均分成5份,我的那份不是更大些吗?”(生捧腹大笑)师:西瓜平均分成5份,猪八戒真的能多吃到西瓜吗?生:不能,反而更少了。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相信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猪八戒吃得少的原因了。
8、方法一:利用试话筒的机会向在场的听课老师作自我介绍或打招呼。(这个方法用的老师最多。)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在话筒的传递中,孩子们逐渐忘记了紧张。有的老师还把传话筒比喻成传奥运火炬,真的非常形象,孩子也很感兴趣。
方法二:唱一首歌选用充满童趣的儿歌,可以很好地达到让孩子们放松的效果。方法三:复习旧有的知识。
方法四:对老师们说一句话。这样还跟台下的老师又乐交流,渐渐地没有了紧张感。方法五:上课时间没到,狠狠地看看台下的老师。孩子们正对下面的老师好奇呢,看了之后,熟悉了会场,坐在台上也就没感觉了。
方法六:模仿奥运明星的动作,让其他同学猜猜模仿的是谁。孩子们沉浸在“模仿秀”中,也就忘记了紧张。
方法七: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自我介绍。
方法八:猜老师的兴趣、爱好。为下面的新课做准备。
在如还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这些方法,效果都还不错,个人觉得一些简短的游戏更能有效地放松孩子们紧张的神经,营造轻松的氛围。
师:你们喜欢做哪些游戏? 生:木头人、丢手绢……
师:今天,我与你们一起来做个游戏。保准你们没做过。生:老师,什么游戏?
师:我来说三句话,请你们判断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话是假? 生:好!
师:第一句:我是龙口矿区小学的一位老师。(当时,我与龙口矿区小学的学生一起上这节课。)生:假的。
生:我们学校的老师我都认识,从没见过您。生:我昨天没见过您,前几天也没见过您,所以您肯定外地老师。生:对呀。(众笑)
师:你们说得头头是道,这句话是假的。
师:第二句:昨天晚上,我工作到深夜11点多,是真是假? 生:假的,那您不休息啦!师:我下半夜休息。
生:假的。您的眼睛一点也不红。(笑)生:我认为是真的。老师可能在备课、批作业呀。生:我同意,我妈妈是老师,她晚上经常写东西、看书。
师:你妈妈是位优秀的老师。昨晚,我忙着备课,忙着查资料,还琢磨着怎样能让小朋友快乐地学习,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多,所以这句话是真的。师:最后一句:今年我二十岁。生;这句话是假的。师:为什么?
生:20岁的人还在上大学呢!师:我上学早,20岁就工作了。
生:不可能。您不是20岁,因为您一笑眼角有皱纹了。(众大笑)
师:你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观察真仔细。这句话是假的。可是,我天天与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永远不会老!
课前谈话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上,敢想,敢说,尊师而不唯师,使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并充满自信。
还有------课前谈话这短短的几分钟,不仅是教师机智的体现,还是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的体现。
1.幽默风趣,让智慧课堂充满愉悦。例:王崧舟老师执教《万里长城》 师:喜欢王老师吗?说喜欢我那是“一见钟情”。(生笑)师:你们的语文老师姓什么?(生答“姓李”)师:比一比看,我和你们的李老师有啥不一样呢? 生:你胖一些,我们李老师瘦一些。
师:“瘦”这个词李老师不一定喜欢,叫“苗条”她就高兴了。生:您是男的,我们李老师是女的。(生笑)师:你还别笑,这一点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生:李老师不戴眼镜,您戴眼镜。生:您的性格比较幽默,李老师比较温柔。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 生:我两个都喜欢。
师:你是一个都不得罪啊。(生笑)师:刚才说了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再看看我和李老师哪些地方一样呢? 生:你们都是老师,都有五官。师:这话我听得怎么这么玄乎。(生大笑)生:你们的教学目的都一样,就是培养好学生。师:这话我听得好像吃了蜜似的。
师:还紧张吗?(生高兴地齐答“不紧张了”)上课!王老师用他的幽默、智慧,让课前谈话这一小小的环节如春风化雨,沟通起师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得以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真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激励鼓舞,让全体学生充满自信。3.自然流畅,让新课导入大雪无痕。
最好的课前谈话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学习中去,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这种谈话几乎分不清哪是谈话,哪是导入,真正做到“大雪无痕”。例:靳家彦老师执教《两小儿辩日》 师:刚刚见面,先自我介绍一下。我这里有6句话,有真有假,请你们分辨。(板书:辨)读。
1.我姓靳,叫靳家彦。
2.我是文三街小学的语文老师。(上课的学生是文三街小学的)3.我今年60岁。4.我喜欢阅读和写作。5.《两小儿辩日》是我写的。6.今天,我们就上《两小儿辩日》。(学生一一回答,靳老师也一一评点。)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两小儿辩日》,看我写课题。
师:《两小儿辩日》中的“辩”和“分辨”的“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靳老师用辨真假的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巧妙地渗入了对生字“辩”的教学,而且不着半点痕迹地把学生引进课堂中去,轻松而自然,真可为“一箭多雕”!
9、本周五又去叔同听了几堂名师的课。其中马建兴老师做的是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桂花雨》。他是和学生一起来猜谜语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的。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猜谜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游戏分两轮。第一轮,请根据我给出的诗句来猜一种花名儿。第一个:爆竹声中送旧岁。(迎春花)第二个:王师北定中原日。(勿忘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都猜出来了。
师:第二轮,我给出三个词,请根据这三个词猜花名。第一个谜语:洛阳、富贵、国色天香(牡丹); 第二个谜语:暗香、灵峰、白雪(梅花)当学生猜出是梅花时,马老师马上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我是从“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这首诗里知道的。
10、最后一位,我要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虞大明。在叔同为大家带来的是《家是什么》一课。他的课前谈话不同于上面的马老师,我觉得他主要是愉悦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消除紧张,以最佳的情绪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师:脑筋急转弯会玩吗? 生:会!
师:注意,在玩脑筋急转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会“转弯”。虞老师这里准备了5道题目,难度系数分别是10分、20到50分。等下看谁获得的分数高,就能获得一份奖品。(从讲台上拿出一张16开的彩色打印照片)就是虞老师的签名照片。生:哇!(跃跃欲试,渴望照片状。)
师:明白规则了啊?下面开始。请听题,这是10分题,答对本题就能得10分:念完叔同实验小学需要几年? 生1:1秒。生2:2秒。生3:6秒。
师对生1:为什么只要1秒钟。
生1:因为这不是真正地在叔同实验小学读完书需要几年的意思,而是指念完“叔同实验小学”这几个字需要多少时间。
师:那你要在1秒钟内念完的啊。其他同学来计时,“滴答”一下,你就要念完的啊?预备——开始!
那孩子念得特别快,“滴答”声刚落,他也正好念完。虞老师又对答需要6秒钟的学生说:“你也来试试。”第一次那孩子读得太快,同学们6秒没数完,他已经念好了,虞老师让他再来一次。这次时间刚刚好。三人各得10分。
师:第二题,20分题,请听题:虞大明的弟弟虞小明,一天早晨去赶公交车,他好不容易挤了上去,却为什么半个人也没看见? 生:因为世界上没有“半个”的人。
师:如果你哪天来上学,迎面走来半个人,估计你就要被吓趴下了。生笑。
师:(伸出左手小拇指)贝多芬大家都知道吧?可为什么他不用这个手指头弹钢琴呢? 生:因为这个手指头是虞老师的,贝多芬有他自己的小拇指。师:0到9这10个数字中,谁最勤快,谁最懒惰? 生:1最懒惰,2最勤快,因为一不做,二不休。
师:中国人中谁跑得最快?千万别告诉我说刘翔啊,这是脑筋急转弯哦!生:曹操最快。因为说曹操,曹操就到。
最后,一位女同学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虞老师双手为她颁奖。并多次嘱咐说:藏好!藏好!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11、上学期,去叔同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印象较深的是张祖庆老师的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现在张老师想向你们打听几个人,这几个人都姓张,第一位叫张飞; 生:他是三国里的一个人物; 师:张衡;
生: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天文学家; 师:张靓颖;
生:她是超级女声的第三名; 师:再打听一位——张祖庆; 生:就是你呀!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刚听见有人在介绍你呀!
师:你真会听。对,我就是张祖庆。以教师自己的名字引出一连串名人,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介绍,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顺势考查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程度,有趣且有意。
12、如在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印度洋上生死夜》,笔者是这样进行课前谈话的。师:在上课前,大家来轻松一下,完成一个脑筋急转弯。小明的爸爸的爸爸的儿子的儿子是谁?芽学生仔细琢磨了一下,猜出来就是小明。师:那这个脑筋急转弯告诉我们什么呢。生:每个人都有很多身份。师:那你的身份是什么。学生很快说出他是爸爸的儿子,爷爷的孙子……老师立即把话锋一转,问:在《印度洋上生死夜中》中皮埃尔的主要身份是什么?芽生:一是船长,二是丈夫。课文接着就围绕这组矛盾展开教学。这样的课前谈话,活跃的课堂气氛,形式也很新颖,更值得提倡的是它很自然地引向教学内容。
13、刘老师的一堂《两步应用题》来剖析他的课前谈话的妙用。实录:师:(指名一女生起立)老师和你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关系?你能用四个字来说吗?生1:师生关系师:(指名另一男生起立)我和她是师生关系,我和他是什么关系?生2:师生关系师:(指名两名学生起立)她和他也是师生关系?生3:同学关系生4:也可以说是朋友关系。师:可以,那我们除了师生关系,还有什么关系?生5:可以是朋友关系师:真不错,能和你作为朋友真好。那你和父亲是什么关系?生6:父子关系师:你父亲和你爷爷什么关系?生7:父子关系师:你和爷爷什么关系?生8:……师:你叫他爷爷,他叫你什么?生9:孙子师:那你和爷爷什么关系?生8:爷孙关系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为什么我们和爷爷的关系就不清楚了呢?生9:因为中间隔着爸爸。师:对,爸爸和谁有直接关系呀?生10:姑姑、叔叔、爷爷、奶奶、我。师:知道爸爸和妈妈什么关系吗?生11:夫妻师小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与那样的关系,这种关系非常重要,其实我们数学课中也存在着这种关系。
13、靳家彦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师:同学们,咱们以前上课是不是老师说“大家好”,然后同学们说“老师好”呀?(生答“是的”)师:咱们今天换一种问候方式,好吗?(生答“好”)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老师真精神!师:如果换个字,能让我听了更加高兴?生:老师更精神!师:同学们真可爱!生:老师更可爱!(笑声)师:怎么了,觉得这句话怎么样?生:不太恰当。师:是呀,那应该怎么说?生:老师更可亲、老师更风趣、老师更可敬、老师真和蔼……师: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生: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关照!师:是关照吗?还有没有其他词?生:指教。师:哎,这就更恰当了。初次见面请同学们多多关照!生:初次见面请老师多多指教!(听课老师热烈鼓掌)师:同学们,这就叫口语交际。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14、窦桂梅老师执教《落叶》师:我送你们三句话,第一句:“我很棒!”师:第二句话也送给同伴,把手搭在同伴的肩上:“你真的很棒!”师:这个课堂和以往不一样,上看看,下看看,左看看,右看看,有什么?生:有很多听课老师。师:把这句话送给老师:“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台下老师鼓掌)师:老师给你们掌声,你明白了什么?生:很幸福!很温暖!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同走进课文……
15、王崧舟老师执教《万里长城》师:喜欢王老师吗?说喜欢我那是“一见钟情”。(生笑)师:你们的语文老师姓什么?(生答“姓李”)师:比一比看,我和你们的李老师有啥不一样呢?生:你胖一些,我们李老师瘦一些。师:“瘦”这个词李老师不一定喜欢,叫“苗条”她就高兴了。生:您是男的,我们李老师是女的。(生笑)师:你还别笑,这一点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生:李老师不戴眼镜,您戴眼镜。生:您的性格比较幽默,李老师比较温柔。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生:我两个都喜欢。师:你是一个都不得罪啊。(生笑)师:刚才说了不一样的地方,大家再看看我和李老师哪些地方一样呢?生:你们都是老师,都有五官。师:这话我听得怎么这么玄乎。(生大笑)生:你们的教学目的都一样,就是培养好学生。师:这话我听得好像吃了蜜似的。师:还紧张吗?(生高兴地齐答“不紧张了”)上课!
16、再看支玉恒老师的课前谈话:
看同学们挺严肃的,怎么没一点儿笑容呢?会不会笑?(生笑)
好!现在咱们就来笑一笑,我说一个词,同学们做动作。
“面带笑容”“开怀大笑” 生笑得不够开怀。
师:既然是开怀大笑,就应该放开胸怀地笑,加上动作,咱们再来一次,好不好?预备,开始!
师生开怀大笑,师的动作十分夸张。师:再作一个笑,你们肯定不会。(生惊讶)冷笑!(生笑)皮笑肉不笑。
这两种笑都不是好人的笑,你们不会笑,说明你们都是好人!
在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回答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要是敢回答了,那这节课一定能上
好。
1、上课上得开心了,敢不敢笑?
2、有话想说,举手了,可老师又没看见,敢不敢站起来就说?
3、觉得老师的课上得不好听,想睡觉了,敢不敢睡?
事物都是有两个方面的,你睡觉对我有好处,(生:啊?)你一睡觉,就等于是给了我 一个信息。你想啊,你一睡觉,我就知道这样上课不行了,我得赶紧调整上课方式了。那前面的趴下我看见了,收到了这个信号,可要是后面的趴下了,我看不见,那怎么办?
生:打呼噜!
师:对了,打呼噜!会不会打呼噜?(全班趴在桌上打呼噜)
师:好!想说,敢不敢说?想笑敢不敢笑?想睡,敢不敢睡?教师在课前几次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现有情感和原有认知的矛盾。学生在教师的一次一次***中,身心放松,渐入佳境。
17、请看于永正老师在课前的谈话。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他***。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18、特级教师刘云生也曾学支老师,如他教学《一次特殊的实验》的课前谈话:【案例2】师:孩子们,大家好!我姓刘,大家就叫我刘老师。给我打打招呼,好吗?生:(没有人敢发言。)师:我听你们老师说,你们班最棒。谁来打头炮?我首先送你一张名片。生:哈喽,刘老师!师:中英文双语打招呼,够国际标准!(送上一张名片,并和学生握手)生:(全班轰笑)生:Nice to meet you,Mr liu!师:我成了“国际友人”!(送上一张名片)生:(众笑)生:刘老师,你好!师:我又“回国”了!(送上一张名片)生:(众笑,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师: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很会和别人相处,真是铁锹敲锣——响当当!呵呵,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大家这样“聚精会神”地看着我,你联想到什么?生:我想到了卓别林。(众笑)师:(笑兮兮地说)我有那么丑?生:不是丑,是幽默!师:(走过去摸了摸这个孩子的头)这还差不多!
生:我想到了邓小平!师:总设计师?不敢当!不过,我知道他的意思,我和邓小平一样,都是“浓缩的精品”!生:(众笑)师:我还想到了曾经教过我们的李老师,他和你一样,也戴眼镜!师:他,现在到哪里去了?生:调到北京去了。师:想他吗?生:想!师:什么时候最想?生:晚上,睡觉的时候。师:特别是有月亮的夜晚,是吧?生:(点点头)师:多重感情的孩子啊!今天,我能认识你,真是“三生有幸”啊!你叫什么名字?生:王诗韵。师:建议大家给王诗韵同学来点掌声!生:(热烈地鼓掌)师:短短的几分钟接触,让我感到,咱们班的孩子真厉害!不但有礼貌,还会联想。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善于联想,善于学习,我将拭目以待。
19、先介绍一个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的例子【案例1】师:今天,我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听说同学们非常懂礼节,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相互的问好,好不好?
生:好。(声音不大)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有起色)师:同学们真聪明!生:老师真聪明!(全体很投入)师:同学们真可爱!生:老师真可爱!整个课堂:哈!哈!哈!(笑声一片,包括听课的教师)支老师先给学生戴上一顶高帽子,通过学学生的话或者说通过相互间的吹捧,很快与学生打成一片,相互间的距离迅速接近,感情持续上升。
20、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设计了这样一段课前谈话: “你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吗?”“你知道哪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人物?”
“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走近邱少云,细细了解一下这位被朝鲜政府授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的烈火中英雄。”
21、在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一位教师采用“说姓名”开始自己与学生的课前谈话。
第一步:猜名字
“猜猜我叫什么名字?”(或:“你认为我叫什么名字比较好听?”)第二步:读名字
“大声地念念我的名字,看谁先记住我!” “读读我的名字,你认为怎么念更好听?” 第三步:说名字的来历
“猜猜我的名字是谁取的?在什么情况下取的?” 第四步:想名字的含义
“想一想我为什么让大家大声地叫这个名字?” 然后,让学生大声地自我介绍、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读出自己名字的意蕴。
3、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杭州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有这样一段课前谈话: 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你知道孙悟空有什么本事? 生: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等。师:你还知道姓孙的有哪些名人? 生:孙中山、孙武、孙膑等。
师:你贵姓?你知道你们家有哪些名人? 生:介绍与自己同姓的名人、伟人。师:名人是从什么人成长起来的呢? 生交流:不起眼的、平凡的、普通人……
在学生的话匣子被充分打开后,孙老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今天学写普通人的文章《天游峰的扫路人》。
22、于永正《梅兰芳学艺》 师:我知道你们是省府路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问同学。师:对!不知道就可以问。生:看我们这个校牌(生指自己校服上的)师:哦,这个就表示你们省府路小学呀?明白了,不过看这个呀,得是你们自己人才明白。…… 师:反正呢,不懂可以问,可以看 坐正了,看谁最乖!小朋友见到我,一定有想法,有一些一定失望了,是吗? 想知道我什么? 生:你几岁了? 师:哦,问我几岁了,问小孩子可以说是几岁了,那问我,能不能换个词呢? ……(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词汇量不足,所以始终没有出现我们所期望的词。)生:你多大岁数了? 师:嗯,这个词好听多了。我告诉小朋友,我今年不大,才61岁(师突出“才”字,生笑)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生:我想问您…… 师:不是问,是想对我说什么吗? 生:我想问…… 师:好吧,问吧,想问什么,就问什么。生:我想问您,您是教什么的? 师:我是教语文的。……(陆续问了一些问题)师:知不知道我姓什么?生:于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刚才有个老师在上面介绍的。师:哟,你可真会听!我再介绍一下,我姓于,干钩于(板书)叫于永正,永远的永,正确的正 呵呵,永远正确的。信不信我是永远正确的? 生:不信!师:真不信? 生:真不信!师:不错!没有人能永远正确的!谁敢叫我的名字? 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举手。师:老虎赶车——没人敢 谁来叫一声? 生:于老师 师:哦,在这儿,我是老师呢 生:于永正,你好!师:你好!多有礼貌啊!生:于永正!师:到!(立正,生笑)师:叫我于老师尊敬我,叫我于永正你好,那是有礼貌,叫我于永正,那就是朋友。
23、王淞舟《小珊迪》
师:王老师心里很不安,今天是星期六,还让大家来上课。
知道我姓什么吗?(王)真会听!
能在大家面前站起来滔滔不绝地发言,那是能力。不过学语文光有能力不够,还得有修养。当别人在发言时,能认真听,并且记住要点,这就是修养!
你们语文老师姓什么? 生:支
师:拿王老师和支老师比比,有什么不同? 生:支老师不戴眼镜,王老师戴眼镜。师:戴眼镜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有学问。
师:哦,这眼镜一戴,那可就有学问了。生:支老师不戴手表,王老师戴手表。师:时间观念强。……
师:找了不一样的,现在来找找一样的。生:都是男的。
师:真不简单!一眼就看出王老师是个男的。
24、靳家彦《珍贵的教科书》师:同学们早!生(恭恭敬敬地):老师早!师:不要这么拘束,很随意地招招手,打个招呼啊,再来 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当我在台上出现的时候,你们心中一定都有想法。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可全在我心里装着呢,我全知道,信不信?生:不信。师:你别不信,你看着(师板书:啊,原来这位教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啊,原来这位老师姓靳。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刚才有个老师在上面介绍过了。师:哦,你听得真仔细,你一听,就想到了这一句话。还有同学想到什么了?生:啊,原来这位老师从天津来的。……………………是特级老师。……………………是校长。……………………戴眼镜的。师:你原来以为是怎么样的呀?生:我原来以为是不戴眼镜的。师:那你能不能连起来说说?……生:啊,原来这位老师牙齿这么黄。师:你观察可真仔细!我过去吸烟,现在年纪大了,就更黄了。生:啊,原来这位老师这么老。师:老还不行哪,还来个“这么老”,那你猜猜我几岁了?……
25、一次听课,一位全国优秀教师这样设计了课前谈话: 师:你们看一看老师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穿了以好看的裙子,你昨天穿的是裤子。生:老师你今天檫了口红。(学生笑起来)........师:再仔细看一看。生(回答)
师:大家说得不错。谢谢你们的夸奖。老师昨天扎了一条辫子和大家见的第一面,今天是将头发盘起来的。认真仔细的看,这就是观察。(后还有记不清了,略)
这位教师接下来执教的是《观潮》一课,这课的训练重点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一些观察方法。我想,他的这一课前谈话不仅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原来这就是观察,我们可以做得很好。
26、名师献艺——《推敲》(贾志敏)第八册 第一课时
(师:叶圣陶: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书写。一本:以学生为主。二主: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你听了累不累?如果累了,语言不精炼,如果不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材仅是教学的材料,教无定法,因为文无定法。现在目标有了,关键是我们对教材的处理。)师: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了火药,指明针等,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还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文字,比如上节课我们说的那个“木”字。(师板书,画“木”),(写“休”,)一个人在树边上休息。再比如说,“步”,上面指鞋子,下面也是鞋子,两脚跨出去,不是一步吗?词也很有意思,“左右”,(让生举左右手)“左右”又有了新的意思,再比如说“东西”。表示方向,两个字摆一起,就变成了物件。(生读)师:这是什么? 生:书。师:这是什么、生:粉笔。师:我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师:变成骂人的话了。
师: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来看看这个词:板书斟酌。这斟酌分别指倒酒的意思,摆在一起变成考虑了。
师:再看这个词、板书上:推敲。假如这是门,谁来推?你来敲。(敲桌子)师:谁把课题读一读。(生读题。齐读课题)师: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把书念一念。(师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