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时间:2019-05-14 21: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第一篇: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

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共 6 页,第 1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节,并且假想各种游戏情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五、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接纳性原则

六、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在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

2.提供游戏场地、玩具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设物质条件(教师可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主题形象玩具,还需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发展幼儿想象力;教师创设物质条件,可发动幼儿参与)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主题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

2.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观察幼儿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原则)

4.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种介入方式:平行介入;合作介入;指导性介入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 游戏结束时做好两件事:收拾玩具和评议游戏。

(三)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常用方式:1.再现游戏内容与行为的评议;2.讨论式评议;3.教师讲评式评议。所有评议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七、各年领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请阅读教材p60~p62。注意比较学前儿童游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共 6 页,第 2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第六章 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

我国学前教育者对表演游戏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性

2.游戏性: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快乐和满足;其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

3.创造性

三、表演游戏的种类 1.幼儿表演 2.桌面表演 3.木偶表演 4.影子戏

四、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

包括:1.舞台、布景;2.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

五、表演游戏的表演技能

1.歌舞、戏剧表演技能:包括歌唱表演技能、形体动作表演技能(包括步态、手势与表情、舞蹈动作等)、语言表现技能。

2.木偶操作技能

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共 6 页,第 3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三)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76~p77。比较中班与大班的差别。

第七章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二、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包括接插、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和螺旋五种。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任务

1.激发并维持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结构游戏; 2.指导幼儿逐步学习结构技能,培养他们的结构造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耐心的结构态度和从事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组织与指导模式 1.模拟构造 2.命题构造 3.自由构造

(三)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四、各年领班结构游戏的指导

共 6 页,第 4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阅读教材p88~p90,并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五、积木游戏的指导

学前儿童积木游戏发展的七个阶段:光拿着玩,不会搭——能用几块积木,堆叠成简单物体——能进行排列,把积木平铺或堆高——能架空搭出门——能使建筑物四周包围,有一定空间——能搭较复杂的物体或建筑物,但形象不逼真——能按特定的建筑物或物体进行堆搭,形象逼真,能对称或装饰。

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八章 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一、分类

我国的分类:以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分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国外的分类:以游戏动作为依据,分为:瞄准游戏、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戏、(纸盘游戏、盘面游戏)等。

二、规则游戏的特点 1.目的性和教育性 2.规则性 3.竞争性

4.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三、规则游戏的编制

1.规则游戏的构成因素: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角色行为的规则、内容与玩法的规则、竞赛性规则)、游戏的结果

2.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3.规则游戏的编制举例,请阅读教材p99~p101。

四、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组织与指导原则

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共 6 页,第 5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二)指导方法 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三)各年领班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阅读教材p105~p108,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共 6 页,第 6 页

第二篇:《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错误 B.正确

2.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错误 B.正确

3.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4.“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5.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6.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错误 B.正确

7.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错误 B.正确

8.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9.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错误 B.正确

10.“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2.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3.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的过程。

A.同化 B.冲突 C.顺应 D.平衡

4.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5.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6.“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7.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8.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9.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音乐游戏

10.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2.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3.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4.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5.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6.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动作技能性游戏 B.认知性游戏 C.社会戏剧性游戏 D.结构性游戏

7.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8.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9.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10.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2.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错误 B.正确

2.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A.错误 B.正确

3.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错误 B.正确

4.“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5.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A.错误 B.正确

6.“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7.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错误 B.正确

8.“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错误 B.正确

9.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10.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2.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音乐游戏

3.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4.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5.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6.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7.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的过程。

A.同化 B.冲突 C.顺应 D.平衡

8.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活动 D.上课

9.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10.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2.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3.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4.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5.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6.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7.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8.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9.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10.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四、简答题

1.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2.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错误 B.正确

2.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错误 B.正确

3.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错误 B.正确

4.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5.“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6.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7.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

A.错误 B.正确

8.“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9.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错误 B.正确

10.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2.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5.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6.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7.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9.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10.“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了解孩子的心理

2.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3.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4.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5.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6.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动作技能性游戏 B.认知性游戏 C.社会戏剧性游戏 D.结构性游戏 7.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8.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9.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10.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2.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2.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错误 B.正确

3.“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4.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5.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A.错误 B.正确

6.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

A.错误 B.正确

7.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A.错误 B.正确

8.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错误 B.正确

9.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10.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2.“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3.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5.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6.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音乐游戏

7.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活动 D.上课

9.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10.一个孩子在他原有的认知图中已有“狗”的概念,以后他把大狗、小狗、黑狗、黄狗统统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个()的过程。

A.同化 B.冲突 C.顺应 D.平衡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2.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3.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4.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5.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6.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7.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8.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9.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10.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5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2.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3.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错误 B.正确

4.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错误 B.正确

5.“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

A.错误 B.正确

6.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

A.错误 B.正确

7.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8.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错误 B.正确

9.“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10.“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2.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4.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5.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6.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7.“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8.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9.“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10.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2.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3.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4.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动作技能性游戏 B.认知性游戏 C.社会戏剧性游戏 D.结构性游戏

5.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6.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7.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8.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9.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10.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6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

A.错误 B.正确

2.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

A.错误 B.正确

3.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

A.错误 B.正确

4.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A.错误 B.正确

5.“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

A.错误 B.正确

6.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7.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

A.错误 B.正确

8.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

A.错误 B.正确

9.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

A.错误 B.正确

10.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

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2.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3.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4.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活动 D.上课

5.“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6.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音乐游戏

7.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8.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9.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10.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2.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3.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4.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了解孩子的心理 5.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6.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7.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8.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9.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10.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7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A.错误 B.正确

2.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A.错误 B.正确

3.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4.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A.错误 B.正确

5.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A.错误 B.正确

6.游戏和学习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转化的。A.错误 B.正确

7.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A.错误 B.正确

8.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A.错误 B.正确 9.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开放式的空间。A.错误 B.正确

10.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2.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3.“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4.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5.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6.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

7.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8.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9.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10.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活动 D.上课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2.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3.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原则有 A.选择适当的童话、故事

B.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 C.帮助幼儿组织游戏

D.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 4.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5.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6.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7.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8.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9.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10.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简述结构游戏的特征。

1)从材料上看,是一种素材玩具。2)从行为上看,是一种构造活动。3)从认知上看,是一种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的体现。

2.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8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00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学前儿童的典型游戏是象征性游戏。A.错误 B.正确

2.“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A.错误 B.正确 3.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古代教育家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A.错误 B.正确

4.“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A.错误 B.正确

5.表演游戏是指以想象和模仿通过扮演角色来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A.错误 B.正确

6.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A.错误 B.正确

7.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A.错误 B.正确

8.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9.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A.错误 B.正确

10.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关于幼儿游戏的辅导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A.玩具一次只给他一种 B.严格限制儿童游戏的时间 C.应纠正幼儿错误的玩法

D.当幼儿求助时,应避免予以协助

2.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3.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4.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5.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 A.科学教育活动 B.游戏

C.日常生活活动 D.上课

6.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结构游戏 B.表演游戏 C.角色游戏 D.音乐游戏

7.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8.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9.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10.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什么游戏的玩具? A.音乐游戏 B.体育游戏 C.表演游戏 D.智力游戏、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角色和地位有(A.游戏环境的创设性 B.游戏实施的权威者 C.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D.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2.成人作为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其支持主要表现在 A.材料的支持

B.精神的支持 C.时间的支持 D.语言的支持

3.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4.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5.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分类,游戏分为 A.动作技能性游戏 B.认知性游戏 C.社会戏剧性游戏 D.结构性游戏 6.成人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其关键是尊重儿童,要做到 A.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B.尊重儿童的游戏意愿

C.尊重儿童支配游戏材料的权利 D.了解孩子的心理

7.下列属于想象性角色的有 A.医生 B.神仙 C.黑猫警长 D.奥特曼

8.象征性游戏的构成因素包括 A.角色分享 B.情景迁移 C.物的替代 D.角色扮演

9.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10.游戏实现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表现在 A.游戏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关系 B.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实践的机会 C.游戏使儿童经常体验积极的情感 D.游戏帮助儿童摆脱了自我中心

四、简答题(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1.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是怎样的?

1、从独自游戏到集团游戏 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发展轨迹表现为:首先出现的是“独自—机能性游戏”;其次是“平行—模仿性装扮”;然后进入“集团—合作性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集团游戏表明,儿童随年龄的增长,游戏的社会性不断加强。

2、集团性装扮游戏的合作功能(1)游戏前的准备和协商:包括主题的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材料的选择。(2)游戏过程的协作。

2.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1)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2)能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作业五_0009

一、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生活预演说”的代表人物是格罗斯。A.错误 B.正确

2.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是激活游戏理论的基本思想。A.错误 B.正确

3.幼儿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时医生,这种较色属于关联性角色。A.错误 B.正确

4.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A.错误 B.正确

5.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位游戏中心,有达到目的的方法活动,活动有组织者或领导者的游戏是合作游戏。

A.错误 B.正确

6.“老鹰抓小鸡”、“官兵捉强盗”等游戏属于结构性游戏。A.错误 B.正确 7.“复演论”是由美国心理学霍尔提出的观点。A.错误 B.正确

8.角色意识是角色扮演的基本成分,也是最先出现的成分。A.错误 B.正确

9.四岁幼儿最喜欢规则游戏。A.错误 B.正确

10.规则性游戏是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觉运动时的游戏形式。A.错误 B.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象征性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象征性在下列哪一个时期成为游戏的基本特征? A.感知运动期 B.前运算期 C.具体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2.儿童当一种游戏玩腻时,又去玩另一种新的游戏,这在游戏时间的角度分类上属于 A.未分化型游戏 B.累积型游戏 C.连续型游戏 D.分节型游戏

3.“精力过剩说”的代表人物是 A.席勒 B.格罗斯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4.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5.儿童游戏的方式随着年龄而改变,其发展顺序何者才正确? A.独自->平行->联合->合作游戏 B.平行->独自->联合->合作游戏 C.独自->平行->合作->联合游戏 D.平行->独自->合作->联合游戏 6.“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福禄培尔 D.陈鹤琴

7.三、四岁的幼儿游戏,会与其它幼儿有互动及交谈,但游戏并没有共同目标,这是属于游戏的那一分期?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合作游戏 D.联合游戏

8.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A.机能性角色 B.对应性角色 C.想象性角色 D.虚幻性角色

9.由多数儿童共同扮演社会角色,并融入人际互动、语言沟通,社会规范的一种戏剧性游戏是属于

A.建构性游戏 B.功能性游戏 C.有规则的竞赛游戏 D.象征性游戏

10.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说唱绘画

D.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1.下列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A.角色动机说 B.精力过剩说 C.松弛消遣说 D.宣泄说

2.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包括 A.教学游戏化 B.游戏的教育化 C.教育的游戏化 D.游戏化教学 3.从游戏群体社会性的角度游戏可分为 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4.一般而言,对孩子的游戏品质产生不同影响的育儿方式有 A.敏感型 B.专制型 C.冷漠型 D.温和型

5.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要点有

A.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B.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C.引导幼儿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D.语言在提高观察力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6.儿童角色扮演的动机有 A.认知动机 B.学习动机 C.模仿动机 D.情感动机

7.规则性游戏包括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智力游戏

第三篇:《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教学辅导三

(第五、六、七、八章)第五章 角色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角色游戏,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儿童自己创造的一种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称为,又称主题角色游戏。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1.独立自主性

2.社会性(本质特征)。表现在:是由于儿童想参与成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容是对成人社会生活内容的部分概括与再现;是在集体共同参与下完成的,活动方式具有集体性;角色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水平有密切关系。

3.象征性。表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角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角色扮演的发展:单纯摆弄、操作实物的行动——在角色游戏的情境下,操作实物的行动——担任角色,但未能以角色要求行动,往往随时可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游戏——按角色要求行动,遵守规则胜过使用物品的直接愿望,但仍不稳定——按角色要求行动,表演逼真——明确角色间的关系,规则复杂化。

游戏内容的发展:主题范围由熟悉的幼儿园或家庭生活,逐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的性、主动性及组织能力的发展:从无目的到预先想到玩什么,发展到长时间玩情节复杂的游戏;从不参加游戏到在别人带领下玩游戏,发展到主动参与游戏;从听从老师分配到自己提出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发展到组织小朋友一起游戏,在遇到纠纷时能协调解决。

四、角色游戏的构成因素

1.以人代人——角色扮演:认识和理解成人的行动和活动;可将自己头脑中的表象重新组合,概括性地反映成人活动;能够用游戏材料、动作、语言来扮演新形象。角色游戏也能促进想象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2.以物代物——对物品的假想:游戏中儿童摆脱眼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为思维的支柱。最初这种假想依赖于实物与假想物之间的相似性,但后来可以脱离实物进行假想。

3.情景转换——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假想:通过实用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节,并且假想各种游戏情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

共 10 页,第 1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验。

五、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2.接纳性原则

六、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导下才能实现。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在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印象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成人劳动的社会意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加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

2.提供游戏场地、玩具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设物质条件(教师可提供一些形象逼真的主题形象玩具,还需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以发展幼儿想象力;教师创设物质条件,可发动幼儿参与)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主题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由幼儿自己提出,不要由教师硬性规定)2.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观察幼儿的表现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原则)

4.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三种介入方式:平行介入;合作介入;指导性介入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 游戏结束时做好两件事:收拾玩具和评议游戏。

(三)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常用方式:1.再现游戏内容与行为的评议;2.讨论式评议;3.教师讲评式评议。所有评议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七、各年领班角色游戏的指导

请阅读教材p60~p62。注意比较学前儿童游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第六章 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的概念

我国学前教育者对表演游戏的概括: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简而言之,表演游戏是幼儿以

共 10 页,第 2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故事为线索展开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特点 1.表演性

2.游戏性: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快乐和满足;其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3.创造性

三、表演游戏的种类 1.幼儿表演 2.桌面表演 3.木偶表演 4.影子戏

四、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

包括:1.舞台、布景;2.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

五、表演游戏的表演技能

1.歌舞、戏剧表演技能:包括歌唱表演技能、形体动作表演技能(包括步态、手势与表情、舞蹈动作等)、语言表现技能。2.木偶操作技能

六、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表演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 2.游戏性与表演性的统一

(二)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三)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76~p77。比较中班与大班的差别。

第七章 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构造活动的游戏。

一、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共 10 页,第 3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二、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

包括接插、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和螺旋五种。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任务

1.激发并维持幼儿对结构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结构游戏;

2.指导幼儿逐步学习结构技能,培养他们的结构造型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认真、细致、耐心的结构态度和从事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二)组织与指导模式 1.模拟构造 2.命题构造 3.自由构造

(三)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四、各年领班结构游戏的指导

阅读教材p88~p90,并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五、积木游戏的指导

学前儿童积木游戏发展的七个阶段:光拿着玩,不会搭——能用几块积木,堆叠成简单物体——能进行排列,把积木平铺或堆高——能架空搭出门——能使建筑物四周包围,有一定空间——能搭较复杂的物体或建筑物,但形象不逼真——能按特定的建筑物或物体进行堆搭,形象逼真,能对称或装饰。

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第八章 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

一、分类

共 10 页,第 4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我国的分类:以达到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分为: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国外的分类:以游戏动作为依据,分为:瞄准游戏、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猜测游戏、口令游戏、(纸盘游戏、盘面游戏)等。

二、规则游戏的特点 1.目的性和教育性 2.规则性 3.竞争性

4.由成人编制和指导

三、规则游戏的编制

1.规则游戏的构成因素: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角色行为的规则、内容与玩法的规则、竞赛性规则)、游戏的结果

2.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3.规则游戏的编制举例,请阅读教材p99~p101。

四、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组织与指导原则

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

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

(二)指导方法

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三)各年领班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阅读教材p105~p108,比较各年领班的差别。

共 10 页,第 5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前游戏理论与指导》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游戏具有(主动性)、虚构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等特征。(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 的主体性活动)。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 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六种类型。

4. 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 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社会性),它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 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

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强调成人的教 ; ; 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 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受外界刺激 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

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角色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 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

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

10. 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有利于其,()。

11.空间密度是指()。

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 天看电视时间长短、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13.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游戏(合作常常失败)。

14.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15.儿童选择何种主题游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作为游戏 主题;在某个主题游戏中,有()(;)的主题游戏也会得到儿 童的青睐。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 则游戏的时间。

共 10 页,第 6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16.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情景转换)(以人代人)(以物代、、物)三方面。补充:角色游戏的特点:独立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和个体因素。

17.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桌面表演)(、木偶表演、影子(戏)。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 本特征。

18.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平行介入)(合作介入)、和(指导性介入)。

补充: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 性的)与角色

19.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镶嵌)(,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20..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命题构造、自(由构造)三种。

21.()是 2~7 岁幼儿的典型游戏。

22.规则游戏是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 则为中心)的游戏。

23.规则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和(由 成人编制和指导)。

24.规则游戏的构成要素有游戏的(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结果)、。

2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游戏要有(趣味 性)、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26.以集体共同的活动为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 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 是()。

27.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常以学样、你变我也变等方式构思,以促进 其()、注意范围扩大、()及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

28. 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

29.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

30.分析游戏观察结果可从(游戏空间安排)(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态度)和游戏主题等角度来进行。、31.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2-

32.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之间的冲突)。

共 10 页,第 7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3.游戏观察的扫描法也称时段定人法,即观察者(对班级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内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34.游戏的定点法也称定点不定人法,即观察者(在游戏过程中固定 在某一地点观察、记录所有进入该地点幼儿表现的一种方法)。

35.游戏的追踪法也称定人不定点法,指(观察者事先确定一两个幼 儿作为观察对象,相对集中地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3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 戏)。

37.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对象的选择)(内容的确定)、、(标准的选定)和(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等多方面的工作。

38.(游戏评价)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 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 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39.成型玩具对()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 的玩具对()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

40.社会性玩具是指()的玩具。

41、规则游戏的特点: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由成人编制 和指导

二、简答题

1.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2.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哪些特征?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以及精神 环境的开放);动态性(环境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兴趣、需要的变化 而变化);适宜性(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幼 儿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适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实际需要并能取得好的游 戏效果的);参与性(游戏环境应是幼儿参与布置的,能为幼儿所支配 的,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摆弄材料,按自己的游戏意愿改变 游戏场地)。

3.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

法、规则;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

7.创设游戏环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第一,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创设游戏环境;第二,因地制宜,创设游 戏环境;第三,充分发挥游戏环境的整体效用;第四,重视游戏精神环 境的创设。

8.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1.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2.同伴,3.电视,4.课程方案

9.怎样指导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虽是幼儿自己创造的活动,它的发展也必须在成人正确指

共 10 页,第 8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4.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 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

5.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考虑的要求有哪些? 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 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 游戏材料的作用。

6.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 1)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 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准备游戏场地 和所需材料。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3-导下才能实现。

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 行现场指导;

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

10.配备玩具的时候应遵循哪些原则?

11、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1)教师示范表演 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 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 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 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

12、结构游戏的特点 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 起。1)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2)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 3)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 4)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

17、积木游戏的指导: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

13、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 1)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 2)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 3)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 过程回顾、作品评价)

14、学前儿童积木游戏指导要点是什么: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 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 的教育作用。

15、玩具的作用 1)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 2)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5)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6)培养幼儿的创造性-4-

共 10 页,第 9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16、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 1)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 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2)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 步提高游戏的难度)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

18、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 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 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

三、论述题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 赖主题形象玩具。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 就停止。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 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 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 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 矛盾。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第一,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 形象玩具,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引起幼儿对玩具操作的积极性; 第二,教师以角色身份,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和游戏的发起者与指导者 介入幼儿游戏。第三,应利用再现式评议和教师讲评式评议。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 常生活为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较简单。第二,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第三,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游戏情节的行为。第四,幼儿喜 欢对游戏进行评议平议中争论较多。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 供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有计划 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 构思后行动的能力。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幼儿 角色扮演

共 10 页,第 10 页

第四篇: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辅导一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学前儿童游戏与指导》教学辅导一

(第一、二章)

教材:《学前儿童游戏》,柳阳辉 张兰英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第一章

游戏概述

一、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定义

1.经典游戏理论对游戏的解释 席勒(德):游戏更多的是享乐,使多余生命力摆脱了外部需要的自由表现,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

格鲁斯(德):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斯宾塞(英):游戏是健康儿童在正常生活后,有剩余精力需要发泄。福禄贝尔(德):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是儿童内在需要与冲突引起的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神的意志的体现。

拉察鲁斯和裴茄克(德):游戏是工作疲劳后,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霍尔(美):游戏是种族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加维(美):游戏应当是有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的活动。

以上解释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游戏是一种本能表现,自发、愉快、自由式游戏的基本特征。

2.现代游戏理论对游戏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是表现原始的、受压抑的冲动和和欲望的最好方式。认知发展学派:游戏不是独立的活动,它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个体把信息纳入原有认知图式的方式,是同化超过顺应得活动。

活动教育学派: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对周围现实态度的一种表现,是真实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材料,再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

觉醒理论学派:游戏是对环境起作用的方式,可以探寻和调节外部与内部刺激的数量,以产生一个最佳的平衡,从而获得更多的个人满足,游戏是激励探索的手段。

元交际理论学派:元交际依赖于双方对于隐喻的信息的辨识和理解。儿童的游戏就隐喻着“假装的”、“不是真的”,这种言外之意正是元交际的对象。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参与者能够携带着“这是玩”的信息的信号,达成协议或进行元交际,游戏才能发生。所以,游戏是信息的交际和操作的过程,元交际是其特征。

共 6 页,第 1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3.游戏定义中的困难

游戏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的主体精神的活动,它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下定义,每一种解释和定义都预示着一种角度、一种眼光和一种理解。

(二)游戏的特征

1.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2.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3.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4.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

(三)游戏的本质

研究游戏的本质,就是要揭示儿童游戏产生的原因以及要回答儿童为什么游戏的问题。1.游戏本能论

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游戏看成是一种生物现象,是生物本能的表现。如:

席勒、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游戏是由于机体中剩余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认为游戏是儿童本能剩余精力加以释放的最好表现形式。拉察鲁斯、施太恩的“能力练习说”:游戏是先于劳动,先于童年,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霍尔的“复演说”:游戏是个体呈现祖先的动作、习惯和活动,是重演史前人类的祖先向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儿童天生的原始冲动和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道德规范等的约束,得不到充分表现,使得儿童内心产生各种抑郁。而游戏可以让儿童完全自主地再现自己的经验或精神的创伤,在想象中发泄各种忧郁和烦恼,从而获得快乐。

游戏本能论揭示了儿童游戏产生的生物学因素,但认为本能是游戏的根源,这使得对游戏本质的解释具有了唯心主义的色彩。2.游戏社会反映论

从社会学观点去研究、解释儿童的游戏,把儿童游戏看成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活动。维果斯基、艾里康宁等持这种观点。我国游戏理论研究也深受这种游戏本直观的影响。

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划清了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界限,也肯定了成人指导和教育影响的

必要性及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但仅将游戏的本质定位在社会性活

共 6 页,第 2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动这一层面,掩盖了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的基本属性,否定了游戏作为一种自发的、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关于人的主体性及主体他发展与培养问题的讨论,为人们认识游戏的本质,重新审视这种自由自发的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视点与理论背景。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与发展起来的功能特征,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游戏是儿童主动的活动;是独立的活动(由内部控制);是创造性活动(目的在自身的活动)。

把游戏看成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较科学地揭示出游戏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游戏的分类

(一)皮亚杰的分类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分为 1.练习性游戏(机能性游戏):

动因在于感觉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由简单的重复运动组成。在整个幼儿期都能看到,只要有新的机能需要掌握,就会有这种练习。是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以后随着其他游戏形式的出现,机能性游戏的比例在下降。

2.象征性游戏

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当幼儿把以前经历过的事情、活动及眼前并不存在的事情作为表象回忆起来的时候,机能性游戏便转化为象征性游戏。

3.规则性游戏

以规则为游戏中心,用规则来组织游戏。

4、5岁以后发展起来的游戏,根据规则本身的复杂程度及动作机能的要求,可延续到成年。

(二)帕顿的分类

按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分为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作游戏、无所事事、旁观。

(三)比勒的分类

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 机能游戏、想象游戏(模仿游戏、角色游戏)、接受游戏、结构游戏(创造游戏)

(四)苏联的游戏分类

共 6 页,第 3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强调社会性,以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合作游戏。

(五)我国的分类

按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分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性游戏(包括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三、游戏的价值

1.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

2.能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促进想象力的发展;发展思维能力)

3.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社会交往的能力;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4.能促进幼儿情感发展(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第二章

现代儿童游戏理论

一、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

是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他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认为游戏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

1.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2.与认知发展相适应的游戏阶段:

(1)练习性游戏(又称实践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0~2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时期的游戏形式。游戏的目的是要取得一种机能性的快乐,满足生理上的要求,其形式为重复偶然习得的动作图式。游戏的愉悦来自儿童控制自身和环境的感觉,当这种控制能力被反复证实后,儿童便沉溺于发展着的能力和自信的情感中。

(2)象征性游戏:2~7岁,发生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时期的游戏形式。反映了符号(初步的语言和表象)功能的产生和发展,也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同化性倾向。象征性游戏是作为表现价值而存在的。

(3)规则游戏:7~12岁,发生于具体运算阶段以后的游戏形式,延续到成年。规则游戏是继续在表现着对现实的同化倾向,规则导致娱乐活动的集体形式。

皮亚杰独特的研究方式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具有新的意义,但其游戏理论过于强调认知作用和智力的作用,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生活经验及社会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共 6 页,第 4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原始冲动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完全植根于他的人格构成说。他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受唯乐原则支配,自我受现实原则的支配,超我受理想原则的支配。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完全受本我支配,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和超我才一起得到发展。个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形成自我。

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游戏可以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唯乐原则”的驱使(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强迫重复现象))。

2.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心理性欲(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游戏的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或人格的发展而不同:儿童游戏的形式是使用玩具的游戏,而成人的游戏是创造性想象,表现在艺术、科学和日常生活等活动中。

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发展任务解决得好,就能形成理想的人格,解决不好,则形成与理想人格相反的另一种人格。对学前儿童而言有三个阶段:对人信赖与不信赖的冲突(2岁内);活泼与羞怯的冲突(2~3岁);主动与退缩的冲突(3~7岁)。

三、原苏联的游戏理论 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乌申斯基、艾里康宁等,强调儿童游戏的社会性。

1.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他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受社会文化历史制约的,活动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中有巨大的作用。

他对游戏的基本观点: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游戏对于学前期儿童而言是主导活动);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儿童的游戏具有社会历史起源);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游戏是社会性实践活动,儿童的游戏活动是在真实的实践情况之外,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游戏

共 6 页,第 5 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专科)

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2.艾里康宁的游戏学说

他重点研究了角色游戏,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的典型游戏,研究儿童的游戏应当以角色游戏为主要对象。他探讨了角色游戏的社会起源,认为角色游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儿童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变化而产生的。他认为游戏的结构包括角色、游戏行动、游戏式地运用物体、游戏者间的真实关系。儿童的周围现实对角色游戏有决定性影响。

四、游戏的觉醒理论 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它试图解释游戏的生理机制。代表人物有伯莱因、艾利斯、亨特等人。

觉醒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是探究;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是游戏。游戏和探索都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佳激活水平,所不同的是,探索是由外部刺激控制的行为,游戏是由有机体自身控制的行为。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这一理论还指出了环境与人得交互作用,为我们如何重视幼儿园环境的合理组织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在组织儿童进行游戏时,教师应从整体上考虑游戏材料的数量、新异性等因素合理组织搭配的结构问题。

五、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由贝特森提出,他主要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

他认为人类的交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也有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元交际不仅发生在非言语交往中,而且发生在言语交际中。对于元交际在游戏中的意义,贝特森认为这种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其具体的内容,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游戏是一种学习,是在事物的关系与联系中,逐步学会区分与概括的。

共 6 页,第 6 页

第五篇:学前儿童游戏

1、游戏是儿童的一种自主的愉快的假想性活动。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循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

2、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1)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主体性活动(2)游戏是愉快的活动

(3)游戏是一种伴随假想的活动(4)游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活动

3、游戏的分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将儿童的游戏划分为练习性游戏阶段、象征性游戏阶段和规则游戏阶段等三个发展阶段。

4、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5、角色游戏的总教育作用:

一、发展幼儿的智力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角色游戏有助于幼儿发展恰当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2)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同伴交往,发展了他们的交往技能。(3)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社会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

三、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

五、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6、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一般性指导:

答:游戏前指导(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①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固定的游戏场所和设备②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③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和游戏材料的准备④游戏材料便于幼儿随时取放(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1)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2)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3)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①教师参与游戏,通过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②提供有助于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的玩具和材料(4)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游戏的合作性(5)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后的指导(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3)评价、总结游戏①就游戏情节进行讲评②就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进行讲评③就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讲评

7、一般情况下,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有三种: ①当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出现问题或困难时

②当游戏需要给予提升时 ③当教育目标需要在游戏中完成时

8、角色游戏观察线索提示:(1)主题的确定(2)材料的运用与游戏技能

(3)新颖性与创新性

(4)游戏常规的执行(5)社会参与水平,与伙伴合作与交往行为(6)游戏持续时间

(7)独立自主性(自定主题,自选伙伴,主动交流,协调关系等)

9、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

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10、表演游戏的指导: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表演性(2)具有表演性

(3)起伏的情节(4)较多的对话

11、教师在幼儿表演游戏中的指导:小班最初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要做具体的示范表演,也可以请大班幼儿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幼儿跟着学习。也可以在教师边提示内容、边指导帮助下,由幼儿试着表演逐步过渡到自己进行表演,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指点和帮助。对中、大班幼儿的指导应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主,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

12、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13、结构游戏的指导:结构游戏指导的基本任务 ①.激发幼儿参与结构游戏的兴趣

②.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观察③.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④.帮助幼儿掌握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技 ⑤.引导和鼓励幼儿创造性的建构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14、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15、体育游戏的结构由游戏动作、活动方式、游戏规则、游戏情节、活动条件等成分组成。

16、器械相关法:是根据游戏使用的器械的特点来构思游戏情节的方法。

17、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下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开《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考任务完整版参考试题

    从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形式上看,以下活动属于教学游戏的是______。----幼儿按教师预先设定的规则下跳棋关于儿童游戏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场地的空间密度、......

    学前儿童游戏心得体会[大全]

    发展学前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前儿童游戏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学前儿童游戏心得体会1《学前儿童游戏》是一本理论与......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

    《学前儿童游戏》读后感一、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解读着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时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游戏导论 第一节 游戏的本质 一、“游戏”的词义 二、游戏的本质学说 三、游戏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幼儿游戏的特征 一、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 二、幼儿......

    《学前儿童游戏》感悟

    游戏感悟 游戏是儿童的乐园,也是儿童的首要工作。黛安在《儿童世界》中谈到: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儿童在游戏中成熟。可见,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开学初,当我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试题(一)范文合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试题(一) 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判断正确3分,给出依据7分)。 1.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在活动设计与实......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是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痛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二,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A)

    __ __„_„__„__„__„_„_号„位„„座„__„__„_„__„__„_ „__理„__处„__分„_零„:_作„号者„学违„ „ 级„ _班„__、„_号„__学„__、„__名„_姓„__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