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写写帮整理)
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悄悄地走了
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悄悄地走了,没留下任何语言,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无奈,那么伤感。。。我至今仍然感觉到他还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喘息,不时还要咳一下,我还在和他说着话:爸,今天感觉好点了么?哦,没事,慢慢地就会好起来的!爸,您想吃点什么呀?我这就去买。爸爸静静地躺在那里,摆手说不。胃里满满的,怎么吃得下呀?爸爸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孩子的中考成绩下来,他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人生真的是好短啊!到了享福的时候却没能享受着!
今天,爸爸离开我们21天了,我再次见到老人家的照片,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爸爸,我多想再和您说会儿话呀,您能听见么?爸爸,今天,我们全家人都来看你了,二叔,老叔,大姑,二姑,三姑,老姑,他们都来看您了,您安息吧!
听到刘和刚的《父亲》这首歌,让我想起了四年前自己写给老爸的信、、、、、真的是感慨万千!愿天下的自己能够珍惜与父母、公婆相处的每一时刻,愿天下的父母平安度春秋。
第二篇: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走了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妈妈,今天是你走后第77天。早晨洗脸的时候,低下头,眼泪猝不及防地滴入盆中。再一次,我疯狂地想你。思念真的是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你走后的这些天,我刻意的回避着有关你的一切的人和事,假装你从没有离我而去,假装自己是一个冷血动物,不去想你种种的好,在所有人的面前装的就像个没事人一样,对你的离去无动于衷。可是,就是这样,只要是我一个人,不管是洗脸,睡觉,走路,吃饭,哪怕是忙碌的工作中悠闲的须臾,你的影子就会浮现,就会引逗着我的眼泪一次一次的溢出眼眶,就会让我的喉咙一次一次发紧。我忌讳着关于“母亲”的一切,我害怕碰见熟人关切的目光,我害怕人们提起自己母亲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幸福,我害怕在街上看到孩子对着母亲撒娇,我害怕触碰那些涉及亲情的煽情文字,我甚至在遇见你曾经的那些病友时邪恶的想,为什么同样得病了,她们却好好地。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讨厌开往市上的班车,因为看到他们,我会不由地想起这三年治病路上的一幕一幕。每次回家经过那条长长的乡街,我都像一个过街的老鼠,总是希望能快些,再快一些。满街都是你啊,或者摆着零碎摊子,或者拉着卖菜的车子,再或者,从这家铺子串到另一家铺子,只为了省下几毛钱补贴家用。哦,妈妈,过往的艰辛岁月里,最多的苦累你扛过,最多的委屈你受过!得知你病情的那个冬日的午后,我在乡街的一家铺子里为你买了动手术的换洗内衣,好心的大婶夸我懂事。那一刻,我所有坚强的堡垒瞬间崩溃。妈妈,20几年来,当我刚刚学会爱你,尝试着去报答你给我的万分之一,你却倒下,残忍的不给我机会。那日的天灰蒙蒙的,我只觉得太阳像个煎蛋在眼前晃着,一切都是眩晕,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所有的熟悉的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你走了,从此,这世上,再也没有一个人向你一样的疼我。再没有一个人,在我没考上心仪的大学时哭得比我伤心,再没有一个人在深夜里惦记远方的我而泪流满面,再没有一个人不顾自己重病的身体为我做喜欢吃的饭,再没有一个人提醒我有肠炎凉的辣的东西少吃,再没有一个人叮嘱我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有一个人因我的一点小小的成功欣喜若狂,没有一个人在我受委屈时轻轻的揽我入怀,恨恨地责备那个伤害我的人。即便是大吵一架也好啊,我总是那么口无遮拦,你总被气得红头涨脸。可是,只要我搂过你的肩,轻轻的一句:”没事了,再不要那么小肚鸡肠的!”一切的不快都云开雾散。妈妈,此刻,孤单如我!我喜欢搂着你的肩膀嬉皮笑脸,我喜欢没大没小的挖苦你土锤,我喜欢没心没肺的骗你:“没事,得个病有什么了不起的!谁没得过病?好好听医生的,保准死不了。”我喜欢你领着你的外孙,我的儿子,那时的我们都像个孩子一般,你暂时的忘了病痛,我暂时的忘了担忧,对我,幸福是满满的,一边是宠溺我的母亲,一边是我宠溺的孩子。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你真的会走。即使在你病入膏肓的时刻,我仍然固执的觉得,你不会那么轻易地离开,总要过一段,再过一段时间。你真正离开的这些日子,每一天都像是在梦里。我多想一切都不曾来过。
坚强如你,在抚育我们的近30年里,你像个男人一样的支撑着。做小买卖,种地卖菜,种日光温室,所有能受的苦你都受了。还记得那年,父亲开着新买的三轮载着我和你,只为了到山里卖几箱冰棍,赚几个小钱。山里的路是那样的曲折陡峭,往往是三轮车在前面爬坡,你跟在后面抱着个大石头蹒跚着,深怕一有闪失就将石头稳在轱辘底下。那时的你,全然将自己的生死安危抛下。搭建日光温室的那一个夏天,每每你起早贪黑,平土方,砌围墙,拉立柱,扣棚膜,1亩多地的温室里哪一寸土地没被你的汗水浸透?!读高中的那几年,你远到新疆拾棉花。那时的我们对你是怨恨的:为什么你不能像别人家的母亲,在家锥鞋纳底、做饭洗衣?偏偏留我们几个像个没娘的孩儿?那个中午,我跑回家取自己做的狼狈可笑的数学模型看见了归来的你,没有兴奋高兴,有的只是生疏的怨怼!那天我是一路哭到学校的,那时的我心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不知道是委屈、失望、思念还是什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恍然明白:或许,你从来没把自己当做过女人。这一生,你不爱红妆爱武装。影响中,你从未和周围的邻居攀住比穿,从未因无像样的衣服抱怨伤神,从未认真保护过自己的皮肤哪怕是涂一点廉价的化妆品。不是不想,是无暇顾及。你把自己武装成一个男人、一个堡垒紧紧守护着我们这个家,直到离开。近两年,我们终于苦尽甘来。你终于有时间有精力拾掇拾掇自己,像一个女人一样的活。可恶的病魔却悄然找上门来。我的母亲,健壮的像男人一样的母亲,连风寒感冒都很少得过的母亲,很少打针甚至吃药的母亲,一夜倒下!三年来,你走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一刻不歇。常人能忍受的你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你也忍受,直到所有的血管都坏死再也插不进去针。你从来也没有放弃,只是为了活着啊,我的坚强的母亲!这些天,我紧紧地捂着自己的伤口,用无所谓一次又一次的将眼泪击退。好几次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梦里的你依旧是年轻时候的飒爽俊朗,丝毫也没有一丝的病态,甚而至于留着长长的乌黑的辫子。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梦,原以为你离去时脱去人形的面容会成为刻在我们心头永久的伤痛。可偏偏丑陋的一次也没有出现,留下的都是美好。莫非你在世界的那一边只想让我们得到一丝宽慰:你很好,只是寻求了一种解脱。那就这样吧,亲爱的妈妈,愿你一切安好,再也没有任何病痛的折磨。就那样快乐的生活着。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里有你一辈子舍不得吃的美食,有到死都没有奢望过的华美的衣裳。想我们了,就来我们的梦里,轻轻的一句:妈妈来了,不要怕!
我没有勇气再沿着你这一生的足迹走过去,回想你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当我想为你写下些什么却老是逃不开眼泪的束缚。写了又停,停了再写。千言万语又如何?!我所有的成绩只是为了你的肯定,我所有的伤痛再无一人怜惜。妈妈,我是你留在这世上孤单可怜的孩子。你的坚强、你的隐忍会让我一直微笑着往前走,不顾忌挫折与打击,在受委屈的时候,请让我呼喊一声:妈妈,你一直都在,陪伴着我不离不弃。
第三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的那个人去了》读后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选自张洁文集,是长达一百多页的散文,读完后,我的感受还是颇多的。
文章的题目很吸引我,朴实而真诚,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猜到:这位最疼“我”的人是作者的母亲,毫无疑问,母亲是每个人心田里最柔软的部分,母亲始终是最疼我们的那个人,“那个人去了”,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作者深切怀念母亲的文章。
这篇散文当然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完全是为了抒发自己对于母亲的歉疚和怀念,身为一位作家,用文字表现自己心中的感受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在这篇散文中找不到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结构,就像一个老朋友在和你娓娓道来,文章中都是生活化的言语,其实更像一篇长日记。作者的意图当然不是向读者展示她多么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文章中我能读到的只有一个“情”字,作者深深内疚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加速了母亲的死亡,也后悔多年来没有真正好好地陪伴过母亲,读完后,我们也会仔细思考:我们是不是对母亲回报的太少?母亲是不是终日为儿女担忧?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陪陪母亲了。
作家张洁是单亲家庭,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她拉扯大,经济条件的拮据使她们母女的生活倍加辛酸,文中写到过年的时候发了三两肉,母亲把它煮熟后坐火车给“我”送来,这是一位母亲才能做到的啊!张洁成为作家有了收入经济不再拮据后,母亲也并没有过上踏实安稳的日子,张洁的感情问题令她操碎了心,终日令她处于担忧的状态。再度结婚后,张洁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飞往世界各地,工作很忙碌,陪在老人家身边的日子少之又少,孙女唐栎又常年定居美国,围绕在老人身边的只有孤独和想念。
文中的母亲在八十岁的高龄做了脑部手术,而作者并没有意识到手术的隐患,一直以为手术很成功,母亲术后的身体退化是懒惰所致,所以一直强迫母亲锻炼身体,知道母亲突然离世,留给作者深深的后悔和怀念。
母亲都是爱儿女的,真正的全心全意的付出不求回报,我相信文中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拐过自己的女儿,她理解女儿的艰难和不易,多年来和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就是她的全部。母亲的离世对于作者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她为母亲生病而操劳的这几个月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都化作了泡影,从文中可以读出作者在失去母亲后的茫然恐惧,就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不知所措。逝者已逝,能做到的就是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让逝者安心。
今年春晚有一支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很多人,“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生儿养女,半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是啊,父母一天一天在变老,陪伴我们的日子一天少过一天,我想作者还想告诉读者:好好陪陪自己的父母,时间匆匆流过,他们一天天在变老不要像自己一样只留下深深的回忆。繁华世界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周末的时候我们可能去相约三五好友共同玩乐,而没有抽出时间看看父母,其实父母年龄大了,他们最期望的就是看到儿女平安,时常来看看自己,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在剩下的不多的日子里,他们还能期望什么吗?没有,儿女就是他们的全部。
第四篇:世界上最亲的那个人
世界上最亲的那个人
——赏析陈奕纯《看着你一天天苍老》的构思艺术
杨慧
无知者无畏。因而,受《散文选刊》蒋建伟主编之命,为陈奕纯的《看着你一天天苍老》写一篇读后感时,我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但主编说,只给你两天的时间,后天就得交稿。我自信地回答,没问题。身为讲授《文学欣赏》多年的高级讲师,虽不敢自诩资深,鉴赏一篇当代散文,无需上升到纯粹的文学理论的高度与深度上着笔,作为文学刊物的读本,重在写出真情实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足矣。
知人,赏文,这是我多年从事文学欣赏及书写评论的前提。因而,下笔之前,我要了解陈奕纯其人,才能找到情感的契合点,才能写出既尊重作者与文本,又能引发读者共鸣的赏析文字。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我怎能胜任为“陈奕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画家,作家,《长篇小说》、《中国作家》杂志社签约作家。其巨幅书画作品多次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收藏。其散文作品先后获第三、四届海内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金奖,《中国作家》第四届金秋之旅笔会一等奖,2007、2008、2009中国散文年会大奖、首届郭沫若诗歌散文奖等……”这样一位大人物、大手笔,评头品足,说长道短呢?
思前想后,迟迟不敢下笔。既怕方家拿着文学评论的高标来丈量我在学术上的深浅;又怕陈奕纯教授不满我一个无名之辈认知上的鄙陋;更担心的是作为我国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散文选刊》要求高水准高质量高品位的稿件……
一向自信的我,对自身的浅薄羞愧不已。左思右想,不自量。就像面临一场关乎人生课题的重大考试,主编限定两天后交稿,既是刊发陈教授原文的急迫性使然,又是对我这位评刊员真才实学的考验。面对机遇与挑战,我没有理由退缩,只能勇往直前。于是,上网搜得与陈教授有关的文章,下载打印成册,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用两天的三分之二时间,来读懂读透这些有着温度与重量的文字,首先获得感性上的认知,走出无知的迷惘,指引我看到了曙光,那就是陈奕纯的人格魅力、绘画艺术魅力,尤其是驾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谋篇上的构思艺术。相似的历史背景,我年幼时也曾跟随下放农村的父母,颠沛流离,历经贫困与艰辛;相似的情感关照,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医生,剪不断的脐带血脉,读陈教授之文,倍加思念自己的母亲;相似的生活境地,当今与母亲也是隔着万水千山;相似的艺术追求,执着而又忘我……同龄人,如此之多的共鸣,你在天南,我在地北,时空无法阻隔,艺术的心灵与艺术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俨然视陈教授为自己的故交挚友。消除了尊严上的卑微隔膜,无论我的赏析是多么的浅薄,权当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读者,谈点读后的感想罢了,想必陈教授总不至于不悦吧?陈教授的本意,无需为作文而造文,只不过是如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而已。然而,我是出于教师的积习,每每赏析一篇美文,总想要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引领着读者,走进去……
我以文学艺术的视角,来赏析画家的散文,别有洞天,感觉其文本不仅具有绘画艺术之静美,同时兼有影视艺术之动态美,尤其是细节转化为可视的特写镜头,就富有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恍惚之间,我看见二姐正搀扶着母亲,一步一步地朝我的方向走来,我心头一阵兴奋,惊喜地朝她们使劲挥手,但是,没有一个人理睬我。我定了定神,方才发现刚刚的一幕只是一种幻觉。”此情此
1景,把“我”望眼欲穿,期待母亲早点儿平安抵达的心境,状摩的淋漓毕现。触动读者人生阅历中几多接站送别时的悲欢离合的感受。再如“记得有一年放寒假,我从武汉回家,母亲特意从米缸里拿出了五六个柑橘,不料,由于柑橘的水分被米缸里的米全部吸跑了,一个个变得干瘪瘪的,没有办法吃了,母亲哭了,我也哭了。”感人泣下,母子哭的内容不同,哭的动因不同,哭的结果不同,怎一个“爱”字所能释怀?
除此之外,陈教授借助“悬念”这一技巧,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应用于散文的创作,收到了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看着你一天天苍老》,悬念叠起,扣人心弦。看似一篇随心随情的短笔,其意蕴却是绵绵无尽头的。
悬念之一,怎地亲生儿子时隔一年,就认不出亲生母亲来了呢?不仅仅是“胖母亲变成了瘦母亲”的沧桑巨变,而是“我”在心理上的拒不承认,无法接受“母亲有一天会苍老”这个残酷的事实。“从来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依然天真地……”反复咏叹,一跌三唱,心目中的母亲,本该是“我”记忆中的年轻模样啊!“谁老,她也不会老的!”这近乎于悖论似的不可理喻的语气,掀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巨涛骇浪。哪一个儿女不是如此,祈祷祈求祈福自己的母亲永远健康青春常驻!然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然之间,母亲说老就老了,没有一点理由,老得让我有些猝不及防。”作者用“猝不及防”一词,再次强调了“我”不敢也不愿承认母亲确确实实苍老的事实。爱母之深,感天动地。
悬念之二,“我”在广州,母亲在北京,南北遥距几千里,母亲怎地就脱口而出“你什么都不要说,妈知道你肯定遇到什么坎儿了……”?知儿莫如母,这心灵上的感应之神奇,科学界至今都无法阐释的清楚。灵犀一点,出神入化,哽咽无语。“我知道在这个时候只有母亲和我最亲。”一语胜万言,母亲是世界上最亲的那个人。创作中的甘苦,母亲感应到了;生活的艰辛,母亲感应到了;精神上的依属,母亲感应到了……于是,“娃仔,我明天就飞往广州看你!你,要坚强!”泪雨纷飞,苍天感应。就在那场暴雨倾城的时刻,母亲毅然降临于“我”的面前。一年来的骨肉离情,一生的血脉相连,“我”竟然众里寻他千百度——“左右前后望望,再找找,还是没见母亲的身影。怪了!难道……母亲没有来?”悬念之三。“我紧紧盯住下机出港的人群,努力寻找着我的母亲,我不敢眨眼,害怕一眨眼,就把母亲遗漏过去了,如果我把我的母亲接丢了,那该是我何等的罪过啊!”读者感同身受,紧张得无法呼吸,屏住气息,一同寻找、迎接陈妈妈的到来。生命的咏叹调再次奏起,跳出不和谐的音符,暮色苍茫看劲松,“我”没有能力为母亲拉住岁月匆匆的脚步,让母亲永远停留于年轻美丽的时间段里。
母亲面对生命渐趋衰老的事实,泰然自若,一脸不服气,“我老吗?你们说实话,我到底老不老?”诙谐幽默,一老顽童。这是洞悉人生之后的快乐达观,大彻大悟之最高境界。陈教授比我幸福,能看着母亲一天天苍老,是人生大幸啊!八十九岁的老母亲,还能飞越黄河、长江,抵达珠江之畔,为儿煲鸽子汤喝,这更是幸福无比的。而我的母亲,年仅六十二岁,满含不舍地走了,阴阳相隔九年矣,时间并没有疗治好我的丧母之痛,今后还如陈教授所言“我们将会一直哭着”。人生最大憾事,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能为陈教授的《看着你一天天苍老》谈点感想,也算是对自己的母亲另类的追思吧!遥祝陈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陈教授的行文,严禁有序,张弛有度,思维是跳跃式的。原本是写母亲,却从《盛世之歌》着笔。读罢全文,恍然大悟,体会出他独具匠心的谋篇智慧。自古写母亲的文章,比比皆是,不乏空前绝后的名家名篇。怎样才能写出不同反响且有新意的文字来,成为陈教授的追求。就像他是如何构思、选材、立意,创作《盛世之歌》,以此向澳门回归十周年献礼一样。笔意随着思绪的意动飞扬,由创作的急迫、兴奋、焦虑,到创作过程中的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直至“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交给了上帝”——艺术家的投入、忘我、献身的精神,跃然纸上。读者眼前仿佛呈现出那幅“万朵莲花、和谐盛世”的大气象泼彩画作。至此,祖国,澳门——母亲,儿子,紧密地交融为一体!实现了,小题材,大主题,升华了文本的思想主旨。
第五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观后感
当我看完电影,平复了心情,提起笔,却突然感觉自己辞穷了,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才能将这份感情表达,我不是一个矫情的人,也不是一个喜欢流眼泪的人,但看这部片子时,却是从头哭道了尾,默默的,失声的„„
当片中的母亲,开始犯糊涂时,当她对曾最感兴趣的说书节目也失去了兴趣时,当她走路开始蹒跚,开始和猫说话时,片中的女儿慢慢意识到,母亲她,老了„„女儿说,她算是大不孝,在母亲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远远的把她丢下了。
当片中的女儿,为母亲是否应该做手术而拿不定主意,跟丈夫发生口角时,当她转过身,发现了站在身后的母亲,她终于明白她始终都瞒不住什么时候都比她明白的妈,结果是母亲坚决要求做手术,并不是母亲有那么坚强,那么看淡生死,只是她不想那样活着,给她的女儿添麻烦。当女儿无法面对可能与母亲天人永隔的事实时,母亲又在此时充当了强者的角色,母亲抱住女儿说:“我不能死,我死,你怎么办„„”,然后我泪奔。母亲啊母亲,为什么在此时女儿竟反过来需要你强忍对死亡的恐惧,对这个世界的不舍,来安慰女儿!
当片中的母亲知道自已因为做手术而要剪光头发时,她会像个孩子似的胆怯,她会寻找女儿的身影,以求安慰,她会要求在剪光前先照相留影,可是女儿却因为其他的事情没能陪在身边。当为生活的琐碎而在外奔波的女儿回到医院,看到被剪光头发的母亲独自一人趴在窗前时,她的心该有多疼啊。
当女儿送母亲进手术室时,生怕母亲手术时叫出声音,医生因此给母亲打麻醉药,而对年迈的母亲不利,所以叮咛万嘱咐,像极了小时候母亲对我们的叮嘱,但是恐怕那时的我们还不懂,这叮嘱里蕴含了母亲多少的爱,甚至有时还嫌她过于唠叨„„我想,不经历过,我们永远不会懂得等在手术室外面的女儿到底有多么的担心,多么的忐忑,多么的害怕。当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宣布手术成功的那一刻,女儿的喜悦或许并不亚于我们出生时母亲的喜悦,我们和片中的女儿一样,都天真的以为,手术成功就意味着母亲的身体没问题了,不会离开了,我们却忘了有一种情况叫事与愿违。
当母亲手术完,没有像预期那样慢慢恢复,而是越来越“折腾”人,越来越“不听话”时,女儿没了耐性,会怕脾气,会训斥,我想如果女儿知道不久之后母亲就会离开,我想女儿会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陪着母亲,从不发火,从不抱怨„„可是我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后悔跟遗憾。
当女儿因为工作而暂时离开去外地出差时,母亲被丈夫送到全托老人的“幼儿园”,女儿总是觉得来得及,来得及,母亲的日子还长着呢,好像母亲会像小时候一样随着她。可是,当她从外地回来,看见年迈的母亲独自一人坐在那里时,她的心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无从知晓。
当母亲为了能活下去,而拼命做锻炼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强烈的求生欲,这恰恰更加深了我们的疼痛,因为我们知道结局,即使她再怎么努力,最终还是离开了。
当母亲临走前要求跟女儿说说话,却被女儿委婉拒绝时,我们开始明白,生活真的会如此残酷,不会让我们有所准备,就那样的让轻易而决绝的让上帝带走了我们最珍贵的人。除了哭泣,我们似乎做不了别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必然的事情,也知道,迟早有一天母亲会离开我们,可是,我们总感觉那一天离我们很遥远,也没有去真正的想过,那一天如果真的来了,我们会怎么样,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
我们会如此自然的就想到另外一个女人——我们自己的母亲。我也不例外。
当我的母亲的染发速度已快不过那滋生的白发时,当她的年龄从40岁跨越到50岁的门槛时,当她的化妆品再也遮不住她的鱼尾纹时,我也慢慢意识到,原来我的母亲也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变老。
我的母亲也是一个爱美的人,以前的她从不服老,可如今的她却会时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她真的老了,我感慨岁月的无情,竟可以把曾经那么倔强自信的女人,变成如今憔悴的让我心疼的模样。
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这个爱唠叨、霸道、丢三落
四、对我最重要的女人离开了,我会如何。
片中的这几句对白给我很深的印象。
“女儿,你就听妈一次吧”
“妈,我从来没听过您的话,现在证明,都是我错了。”
“唉,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
为什么我们总是孩子气,爱惹妈妈生气,伤妈妈的心,而她却总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就原谅了我们,不论我们做错了什么。可是小气吧啦的我们却会幼稚的因为一件小事和母亲赌很长时间的气,有时候甚至明明是自己的错„„
其实父母要的仅仅是我们过得好,即使很想念我们,也不会说要我们回去看看他们的话,他们总是在为我们着想,把我们放在第一位,从来都是。
而我们呢,什么时候才能不自私的为他们想一想呢!
天下所有的儿女啊,别再等了,等他们老了,再好好孝顺他们吗?等你有一天飞黄腾达了再孝顺他们吗?就现在吧,别再跟父母顶嘴,别再惹他们生气,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实在没时间回家的,可以多打打电话,发发短信,他们就会很开心,很欣慰,他们从不贪心,他们要的真的不多,从来就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