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

时间:2019-05-14 21:2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

第一篇: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

第三章

试论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杜威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影响了中国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下面,笔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杜威的教育与社会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和论述,进而寻找杜威教育理论对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科学基本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使我国教育科学理论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为进一步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提供启发;为进一步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实验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力量。

第一节

从哲学角度分析杜威教育理论

经验与行为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从而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

在实用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范畴就是经验,对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在杜威看来,第一,经验存在于人头脑中,具有主观性。第二,经验与人们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活动的进行以至于完成离不开经验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经验在活动中不断改造和发展,用杜威的话说,即“生长”。因此经验具有实践活动性。第三,经验在人的活动中发挥作用,使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或一定程度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因此,经验具有实用价值性。第四,实用主义者的基本命题是“有用即真理”,因而在杜威看来,没有什么比经验更真实,更可靠了,因而,经验具有真理性。第五,既然经验具有真理性,倘若而后遇到相类似的活动情境,那么经验可以再次被使用,因而,经验具有重复性。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经验的几种特性,即:主观性、实践活动性、使用价值性、真理性、重复性。

在杜威的哲学概念范畴中另一个重要的范畴就是行为,人要生存就要活动,人们在活动中行为,构成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主体、行为、客体。主体指得就是人,不过这里的人有所限制,指具有经验,有行为能力的人。客体指主体作用的对象。行为是联结主客体的纽带,就是主体作用客体,并且客体对主体又有反作用。因此,我们说,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在这里,有必要将经验和行为两个范畴结合起来考察。经验具有主观性,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在人从事活动时,通过经验作用客体,为了适应客体,经验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变化着的经验既适应客体的变化,又保证活动的完成。活动结束后,经验得到重新的改造与发展。因此,杜威更重视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即反作用。更强调客体对主体引起的变化,即主体经验的改造与发展。而不是强调主体在活动中对客体的变革。

教育的本质观

对经验与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杜威的教育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观。主体的经验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得到改造和发展。我们知道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有三大要素,教育者、教育影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有意识地通过教育影响作用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发生积极的变化。教育者之所以要给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积极变化,当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整个教育过程就算完成。在杜威看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让个体发生变化,他认为这种变化就是个体经验的改造和发展或生长,因此他认为教育的实质就是经验的生长,所以他说“教育即生长”。

另外,个体经验生长的途径又是通过活动,即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的活动。我们知道人生活在社会中,人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笔者认为,能够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社会活动就是生活。人的很多经验都是通过社会活动积累而来的,因此经验的生长,我们可以通俗地讲是经验的积累。经验积累离不开社会活动,既然教育本质是经验的积累,那么教育与社会活动是有密切联系的,甚至说教育就是生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就说明人们受到了教育。没有什么比社会生活更会教育人了。

然后,我们来具体地分析“教育即生活”。第一,此命题说明社会生活对个体经验生长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教育与社会活动的联系;第二,此命题说明个体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活动,个体首先要适应社会,因此,教育在培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内容应来源于社会;第三,既然社会活动更利于个体经验的生长,那么教育的形式可采取社会活动的形式,让个体在从事社会活动中,主动地对自己的经验加以改造;第四,为了使社会活动这一教育形式方便开展,可以人为地创造或改造环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改变传统的学校,在学校内部创造或改造环境,让它们变成微型的社会,在这里培养儿童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社会的主人;第五,除了要求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外,更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教育不仅能让个体适应现实社会,而且,教育要走在社会前面,教育要变革,要先进,要为改造出理想社会发挥作用。

教育的目的观

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活动培养的是人,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为教育活动预期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主要有三种教育目的观,第一种是社会本位的目的观,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培养个体,这种目的观对个体的具体要求注重社会整体性,忽视个性;第二种是个体本位的目的观,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培养个体,这种目的观对个体的具体要求注重个体差异性,忽视社会统一性;第三种是综合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的目的观,要求教育的目的既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体发展,既重社会性,又重个性。

然而,杜威说自己的教育目的观是:“教育无目的”。教育是没有目的的。笔者认为教育无目的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是理解教育无目的的关键。个体的经验的生长是一个过程,意味着经验生长没有结果,而目的是人为预期的结果。因而,教育无目的。第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也能理解教育无目的。教育可以让个体通过主客体交互作用的社会活动使自身经验得到生长,经验的生长是伴随着社会活动的,社会活动是多样的,是具体的。每个个体有每个个体的社会活动,而且,每个个体的经验不同,每个个体经验改造的规模、程度等不同。因而随多样具体的社会活动生长的经验也是无法规定的,既然无法给经验规定,也就无法把握每个个体的经验的生长,也就无法对经验得以改造的个体进行规定,因而教育没有目的。第三,教育目的仅是一种理想的期待,与个体现实状态和发展达到的实际水平是有明显差距的,就个体而言,他只能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和具体客观条件出发,合自身内在目的性的方向发展,任何来自对他的外在期待和规定,即外在目的均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必要的。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我们知道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个体处于社会情境中,使个体从事活动,从而在活动中由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改造,促进经验的生长。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教育目的是促进个体经验的生长;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要让个体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做社会的主人,教育要变革,要进步,要改造社会。因而我们也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的,即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促使个体社会化,从而改造现实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而这些目的均是内在目的,即这些目的是符合个体和社会实际的发展要求的,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是合理的,可行的,也是没有违背个体意愿的。

个体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与社会生活有联系的教育活动中来,因为人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离不开社会,人要做社会主人,迫不及待地要利用社会资源,因而,人们自觉地认识社会,渴望获得适应社会的经验和能力,这样,教育在促使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要促使个体社会化,前提就是要教育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轨。另外,个体在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也自觉地积累着经验,社会活动与经验累积过程的一体化,也发展着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为进一步改造社会,促使社会进步提供基础。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应谈目的,这样的目的应是合理的,可行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内在目的,有教育目的,就有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有前进的动力,教育发展就有规划性和可控性。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

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教育就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说社会是有机的,说明构成社会诸要素之间是互为联系的,社会诸要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由此整个社会亦处于变化发展中。教育是社会的一个部分,一个要素,它本身是属于社会的,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他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与变化发展,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发挥他的现实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是社会的教育。然而教育的发展又有它自身的规律,教育有它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发展往往与社会的发展不能相互适应,要么落后于社会发展,要么走在社会发展前面,更有甚者,教育与社会完全脱轨,与现实社会隔离。但是,教育始终与社会处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之中,因而社会影响教育,教育也影响着社会,作为社会的要素或部分,教育的变革或调整,影响着社会的变革和调整,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也发挥着这样的作用。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我们知道,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后有人类社会。最初自人类产生,他们面对的世界就是自然的世界,这样的自然界没有人为的痕迹,人们通过获取自然资源而得以存活,因此,人们从事着获取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即获取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离不开生产工具,更离不开生产交往形式,因为人的主体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在劳动时需要生产工具扩大手的功能,需要他人或集体的帮助和协作充实个人的力量。所以,有了两种基本的生产,第一种生产是生产工具的生产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二种生产是人的自身生产,即人的繁衍,有了人的繁衍,才有人的群体,才有集体,才有家庭。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才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的繁衍是为了给物质生产劳动提供人力,但我们知道,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是有生产劳动经验和能力的人。其实,人们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已经开始自觉或是不自觉地改造发展着自己的生产劳动经验,形成自己适应社会以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另外,这样的经验和技能也可以通过专门的人和专门的机构用专门的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传递给新一代。这就是教育。教育产生并由原始的与生产劳动一体化的形态向相对独立、与生产劳动分离的制度化形态发展。教育正是连接两种生产的纽带,简单地说,教育与人的自身生产相结合,对人进行再生产,使人具备从事生产劳动的经验和能力,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活动。

另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生产扩大,经济活动从生产领域发展到流通和分配领域,私有制的产生,阶级产生,阶级利益冲突的不可调和形成了国家。那么,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活动亦不再单纯是物质生产劳动和人的自身生产,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的生活形式,包括复杂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人们在各种社会生活中不仅结成了生产关系,而且结成产品占有、使用和分配关系、婚姻家庭关系、阶级关系、国家政治关系、道德伦理关系、宗教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相应地产生了相应于生活和关系的各种观念。从而,一方面,我们说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说的:从内容方面,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包括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技能,还有来源于各种生活的各种观念;从形式方面,教育形式无论是与生产劳动一体的原始形态还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制度化形态,都是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教育原始形态中,教育形式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产劳动,经验和技能是劳动者对生产劳动的主动参与,对有经验和技能的劳动者的模仿而获得的;在制度化的教育形态中,教育形式是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组织教学活动的场所(班级和学校)也具有社会组织的性质。所以,我们说教育属于社会,是社会的部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又对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教育传递着社会活动的经验和技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维持着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化了的个体又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社会性,教育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有意义的作用;教育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个体,通过对个体社会化改造,使个体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人,间接地通过社会人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起作用。

杜威的教育与社会观念

在笔者看来,关键的是杜威的教育与社会观念,首先,杜威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其次,他重视个体的社会化及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衔接,为此他做了许多教育的实验和变革。但最重要的是他重视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为此他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方面来了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确定了教育教学的“新三个中心”。他的意图是通过他设想的教育促使个体的社会化,让个体先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人,但在他设想的教育中不仅促使个体社会化,而且发展了个体的个性,让具有社会性和个体创造性的个体作用社会,促使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他看到了个体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动力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这又离不开对个体个性的发展。因此,杜威要在教育领域发动革命,让教育既能与社会相互衔接,又能发展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要让教育不仅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又要让教育走在社会前面,通过培养具有个性的社会人促使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相衔接。

要让教育适应社会,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变革现实教育,让教育变成社会的教育,那么上文讲道,教育变成社会之教育,应该在教育内容社会性与教育形式社会性方面下功夫。

在教育内容社会性方面,要做到:第一,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经验和技能;第二,教育内容的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社会发展需要什么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就培养什么质量和规格的人,教育内容也就为培养某质量和规格的人服务。

所以在杜威设想的教育中:从上面第一个方面来看,教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通常是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出现,让个体接触社会问题,从而可以通过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状况,另外,让个体试着去解决社会问题,开展为解决社会问题而从事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改造和累积经验,发展着个体解决社会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维持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从上面第二个方面来看,在杜威生活的时代,他已经意识到,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由于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是机器大生产,而且机器生产越来越自动化,工厂中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少,并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活动需要掌控和操纵机器的劳动者,需要具有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劳动者,需要会自主发明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的劳动者,总之,是具有娴熟技能、会经营、会管理、会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从事活动的主体,他们具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在社会活动中这些经验和技能才会发挥作用。因此,最重要的是这些经验和技能,而这些合理配置的经验和技能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变成促进生产发展、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元素。这被称为知识经济。还有,对于如今世界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膨胀,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的极短,速度变得极快。知识经济的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培养个体的要求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选择信息,科学合理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会动手、会动脑、会发明、会创造、会变革、积极进取。对于杜威,他似乎敏感到社会的变革,而且把握到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要求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又要求教育进一步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方向相一致,做到让教育走在前面。相应的,在社会发展现状与社会变革的未来趋势对教育培养个体的要求时,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不得不考虑社会需要,具体地说,教育内容包括社会生产经验和技能(适应机器大生产的操作机器的技能,生产管理的经验等。)、选择、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基本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做饭、盖房、教育子女、社会交际等。)、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等。

在教育形式的社会性方面,要求教育活动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要让个体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直接将个体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是让个体置身于现实的社会情境中,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身经验得到生长,使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第二,改造和创造具有社会性的环境,该环境具有社会的机构和社会组织。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个体置身其中,进行着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通过社会活动改造和发展着自身。杜威将传统的学校改造成微型的社会,这就是他著名的教育命题:“学校即社会。”

让学校变成微型的社会主要是要让学校与社会相互联系起来。让个体在现实的社会中从事社会活动以改造自身是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形式如果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监督、没有调控,也就会处于混乱。如果我们人为地改造或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社会的情境,让个体置身其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指导,而且并不抑制个体主体性的发挥,让个体自主通过社会活动改造自身,这是科学合理的设想。

具体而言,我们改造我们的传统学校,在学校里设置社会管理机构,如银行、邮局等;设置日常生活的场所,如厨房;设置社会生产场所,如农场、工厂等,总之,它要像个小社会;让我们的学生参与到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因为学校活动就像是社会活动一样,学生们和老师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学生与学生可以成为活动的合作者,也可成为竞争对手,教师与学生可以成为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成为朋友和兄长,总之,在这个学校里,发展着学生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促使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就能学习到各种经验和技能,在活动中应用经验和技能,并不断地发展着自身的社会性能力;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个体自由自觉,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获得了社会实用的经验和技能,开发了自身各种能力,陶冶了情感,培养了价值观。

“学校即社会”强调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结,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是教育内容社会性和教育形式社会性的有机统一。

(二)教育与社会衔接的同时,重点发展个体的个性。杜威不仅重视教育与社会的联结,重视教育对个体社会性的培养,而且更强调个体的个性培养。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第一,杜威颠覆了我们对教育过程的惯性理解,颠覆了传统教育教学的“三个中心”。在我们对教育过程的习惯性理解中,我们认为教育过程是掌握经验技能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身心发生变化。按照这种理解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就是教师。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就是学生。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在杜威对教育过程的理解,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育即是要让个体的经验得到生长,个体经验的生长是个体自己的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要成为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仅仅是对个体的经验生长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活动的形式,即社会性的作业。这样就更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了。于是传统教育教学的三个中心也发生了位移。即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第二,杜威提倡“从做中学”,也就是强调活动,强调行为。真正重视了学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做的过程中应用经验技能,巩固和发展经验技能,并强调在做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得出新结论,提供新经验,让做的过程变成开发个体自主创新思维,提高自主创造能力的源泉。第三,杜威注重活动对个体自我概念,自我认知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强调总结活动经验,注重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确定自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促进自身的不断完善,提高个体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个体正确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经验和技能,有巩固和发展着自身的能力,学生从事的活动是有目标的,而活动又是有实际效果的。学生往往在完成活动后,关心活动实际取得的效果是否符合活动的预期目标,以此对活动本身,进而使对自身进行评价。这就为学生自我认知或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依据,对活动本身和从事活动的自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自身优势进一步发展,对于不足则深刻分析原因,进而对不足加以避免和完善,明确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发挥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以不断进步。而且增强了自信,丰富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发展了个性。

(三)重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强调教育对社会的改造和变革。

教育作为社会的部分发挥着作用,推动社会整体性的发展。在这里笔者尤其要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一点一滴的改良作用,教育主要通过对社会其他要素的影响而发挥作用。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影响,而且,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的个体对社会各要素及对社会整体发生作用。下面具体谈谈:第一,教育培养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我们知道当今经济生活复杂化,经济生活大致包括生产生活和消费生活。在生产生活中,教育培养的人具有从事生产劳动的经验和技能,而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如在机器大生产情况下,教育培养了能操作机器的技能,具有科学经营管理经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合理配置者自身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以及外部的经济资源,而且在生产活动中自主创新,开发新技术,新设备,这一切将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效益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另外,我们知道,人在社会中有各种需要,为了满足需要,要进行消费。教育培养的人对自身发展更为迫切,因此教育培养的人的消费生活更具有多样性和高层次性。这样的消费又进一步刺激了各种形式的生产,丰富了生产生活。而且,教育也是一种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消费,这种消费也带动了相关教育经济产业的发展。这就是教育通过培养的个体对经济的作用。第二,教育培养着适应社会政治生活和推动社会政治良性发展的公民。我们知道政治生活的特性,即,秩序性、权威性。秩序性指政治生活是有序的,稳定的环境。为了保证政治生活的秩序性,需要政治化的道德,法律,制度,国家机构及活动作保障,政治化的道德是由国家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法律和制度有统治阶级制定和认可,国家机构及其活动归根到底是为统治阶级政治统治服务的,且有暴力机关配合,得以进行,因而政治生活具有权威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需要过政治生活,教育就要培养具有基本政治观念,具有一定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使公民政治化,以适应政治生活,具备从事一定政治活动的公民。我们知道,良性的政治生活具有稳定的秩序,然而,维持这种秩序的手段并非单纯依靠权威、暴力、强制力,而是主要依靠民主的方式(给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参政议政等)。教育通过培养具有民主观念,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公民推动着政府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和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法制化,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这就是教育通过培养政治化的公民促使国家政治生活的良性发展。第三,教育通过培养文化人继承社会文化,并在继承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社会文化。人类的社会活动是丰富的,人类在活动中生产着物质和精神,使他们得以保存和供人分享,这些就是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括载有人类抽象化的力量的物质实体(在这实体中蕴含着人类的创造力量,这也是一种文化。)、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理论等。教育在保存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转移载体的作用,将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符号、物质实体等载体运载的社会文化转移到人这样一个活载体身上,人一旦承载了文化,就可以对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播和延续。另外,承载着文化的人,更有力地从事着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造,使人们分享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造福人类,泽被后世。这就是教育培养的文化人对社会文化的继承、创造、发展。

总之,笔者赞同杜威的教育对社会改良的思想,即教育主要是通过被其改造的个体对社会的各要素以及社会整体起作用,但其力量还不能达到迅速促使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地步。

然而,笔者不赞同教育只能对社会进行改良,必要时它会推动社会革命。因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存在,它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当生产关系落后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而经济基础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经济基础之上有竖立着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的、法律的、以意识形态为主的观念的上层建筑。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也要变革相应的经济基础,也要动摇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另外,一方面,上层建筑维护着自己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巩固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会落后于经济基础,阻碍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这时,我们只有要么改变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经济基础,要么推翻落后的上层建筑,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建立新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前面一种叫社会改革,后面一种叫社会革命。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社会改良思想的个体对落后的上层建筑进行适当改变,使其适应经济基础,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培养具有革命意识和革命精神,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潮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个体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鉴于杜威五四运动前的来华讲学,宣扬美国实用主义的思想,宣扬教育救国,宣扬一点一滴的,不触动旧中国根本腐朽政治制度的社会改良。笔者反对仅仅通过教育宣扬民主和科学,进而改变旧中国国民迷信、愚昧、麻木、软弱的国民劣根性,以培养新民,推动社会的改良,从而使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教育救国论,反对不触动旧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改良的思想。笔者认为,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真正使旧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离不开教育的作用,教育要宣扬民主,要宣扬科学,要改变国民劣根性。但教育宣扬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形式上的民主,而是各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教育宣扬的科学应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而且要宣扬社会科学,宣扬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宣扬各民族人民解放自身的社会革命。那就是要对旧中国国民的思想以及旧中国腐朽的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革命,通过教育培养新国民,通过革命建立新世界。

虽然,杜威的教育救国的社会改良思想曾误导了我们那试图向外国学习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救国的先辈们。但杜威的教育实践和理论上的“革命”,却对我国五四后的教育乃至当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杜威在教育实践领域中,他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在学校里按照他制定的计划发展教育,他着手对课程、教法和教材尽心改革,努力使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结合。将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形式。而且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中进行教育实验,并丰富和发展这自己新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受杜威教育实践的影响,在国外开展了1907年的课程分科研究,1911年的设计教学法,1917年的道尔顿制,以及1920年的文纳卡制。最关键的是在中国,陶行知先生1927年在晓庄进行的乡村师范教育实验,晏阳初先生1929年在河北省定县进行的平民教育运动实验,梁漱溟先生1931年在山东省邹平县进行的乡村教育改革实验等,无不受杜威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在教育理论领域,杜威的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我们应该拿来参考和借鉴,应用于我国的教育活动,让杜威的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改造杜威的教育理论,是指在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完善,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教育基本理论中,可以从课程、教学、师生关系、教育评价等方面分析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借鉴。另外,通过借鉴杜威教育理论,并适当改造,以对解决我国当代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建议。这也是笔者在下面的论述中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杜威教育理论对中国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借鉴

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我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笔者能力的有限,仅从我国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两个方面,在杜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寻找的可供借鉴之处(主要是杜威的教育理论),当然也会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穿插了一些有关师生关系、教育评价方面的借鉴杜威教育思想的内容。也对我国现代教育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点薄见。

课程理论

在课程理论方面,笔者认为,杜威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有:第一,杜威认为教育本质要求是要让个体的经验得到生长,而经验的生长是一个过程,要注重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活动中。重视过程,有利于丰富我们原有的课程概念以及课程的目的理论。第二,杜威在教育实践中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课程。有利于我们对活动课程的进一步理解。第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要求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有利于我们在设置课程,制订教材方面有新的理解。主要要求我们要设置接近社会实际生活的课程,适应社会变革要求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制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趣的教材。第四,杜威在教育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倡从做中学,提倡在做得的过程中经验的改造和运用及新经验的获得。有利于我们对如何有效实施课程作进一步的理解。主要是在实施活动课程时,要将指导和帮助学生与放手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完成活动相结合。第五,根据杜威实用主义的哲学观点,提倡经验的实用性和价值性,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主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每一课程的价值,正确对待每一课程,树立课程价值多元化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下面具体谈谈。

(一)课程概念和课程目的新解

课程,一个模糊性的概念,以往,我们对它的解释很不慎重,仅仅把它解释为学校,甚至更进一步说是课堂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在不同的角度理解课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动态中把握课程概念,即将课程看作一个过程,笔者对课程的理解是:课程是一个过程,是包括了形成、实施、评价三个阶段的过程。第一,每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对象,都以发现和发展该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规律为任务。我们要了解某门科学,就要先了解该科学研究的对象,以及该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发现的关于该科学研究对象的规律。于是,我们把该科学的这一部分知识选择下来,形成该科学的学科。学科是科学的一部分,是课程形成阶段的结果,为了把这一结果表现出来,方便教学,就按照一定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组成有结构的关于该科学的部分知识体系。制订形成资料,这就是教材。教材是学科的物质载体。第二,学科和教材要投入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教师在教的活动中,参考教材,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认知水平,对学科内容进行再组织(组织内容教授时间、组织内容教授步骤和进度),通过一定的形式(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教学、校内或校外活动教学等形式),采用一定方法,使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学的活动中,参考教材和教师的教授,采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地使课程对自身产生影响。总之,在教的活动中是教师使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学的活动中是学生自己使课程对自己产生影响。这就是课程的实施阶段。第三,在课程实施后,对学生会产生实际的变化,考察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变化,考察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制订是否合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需要,考察课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否符合学生主观的态度喜好和情感需要等,即对课程进行评价的阶段。

课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学习某课程,该课程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具备了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形成了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并习得并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该学科的能力和方法。

(二)活动课程新解

杜威的活动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主体,掌握着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目标,通过一定的计划方案,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和步骤,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完成活动,后根据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达到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发展自身能力。

其实,一些学科知识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是,学科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直接传授使学生习得,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体验,通过从事活动,由自己发现,而且,在活动中学生也相应地发展了自身的能力。这就为设置活动课程提供依据。

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蕴含在活动中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学科概念和理论)和程序性知识(学科的学习、应用、研究方法);相应的能力: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讨论、交流等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和控制活动过程的能力,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提出新观点、提供新知识等的主观创造能力,总结和评价活动的能力等;相应的对学科的态度和情感(酷爱、好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等);课程价值观(某学科有用或无用、知识易发现或难发现等)。

活动课程主要有游戏、学术研究、问题讨论和辩论、社会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参观、测量、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活动、艺术鉴赏活动等。他的形式是多样的,而且灵活,易于被学生喜爱和接受。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新解

鉴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与社会相衔接。杜威要求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他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给学生布置社会性的作业,是学生在做中学习。那么我们对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订也要与社会相衔接。我们要设置接近社会实际生活的课程,适应社会变革要求有利于个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制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趣的教材。

在这里笔者不同意现代教育的分科课程,因为现今的科学发展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学科与学科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出现许多边缘学科。科学与科学相互交流和借鉴,才能有光明的未来。而且,社会变革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均衡发展的人。这就需要减少分科课程,增加综合课程的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因为分科使学科越分越细,分科课程有利于培养专深的人才,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但这种专深人才往往只知行内,不识行外,往往思维定势,固步自封,缺少创新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方式,不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知识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没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开阔的视眼。而综合性课程结合了多种相互联系学科,有助于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域,使学生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两种课程都不得偏废,要相互结合,培养既专又博,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需要的人才。但在设置综合课程时,不仅要重视各学科的联系与综合,而且要把各学科中的精华选择下来,这样可以减少课程设置工作的复杂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满足了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要,也相应地减少了学生学习负担。另外,我们教师在实施分科课程时,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与该学科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也拓宽了学生的视眼,相应地深入了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另外,对于教材而言,笔者认为,应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不仅是记录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将知识体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容,使他们乐于并易于接受,要与社会要求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为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奠定基础。教材方便学生学习,体现社会要求的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工作,一举两得。

(四)活动课程实施新解

在活动课程中,学生是实施活动的主体。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学生均发挥着主观能动作用。这似乎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教师也在教学生,不过在活动中,教师主动地把学习的活动放到了中心的地位,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杜威经常开展活动课程目的也就是要让学生处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但这并不能说明,教师不起作用,或起的作用很小。笔者认为,教师在活动课程中起作用,而且起着很大的作用。只不过教师不处于中心地位罢了。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组织、策划、指导、评价作用。第一,教师是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的质量和进度,确定是否要组织和进行活动课程。第二,教师是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准备者。教师决定着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目标且对活动进行设计。并且教师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必要的准备,包括创设特定的环境,准备活动的工具和设施,对学生解释活动的注意事项,教授学生活动过程中会应用到的知识、程序、方法和技巧。第三,教师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指导者和整个活动的调控者。如果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要维持活动的秩序,保持良好的纪律,教师要协调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意外状况,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第四,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观察和记录,为活动后的总结评价提供依据。

因此,笔者认为决不能忽视教师在活动课程中的作用。另外,笔者也要强调,因为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是教育的对象,为了避免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局限,需要相对成熟的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帮助和指导。但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不要对学生缺乏应有的信任,事事躬亲,不要动摇学生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不要压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要抹杀学生个性。

(五)课程价值观新解

我们知道,价值是人对物的主观感受,它源于人们对物的评价活动。一个人说某物有价值,就是说该物对此人有意义,对此人有用,能够满足此人在某方面的需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念和看法。人人都有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所以,人们在评价课程的活动中形成了对课程不同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第一,某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是否有价值,若有,价值是大还是小;第二,某教材的编订和使用是否能满足学生学的需要和教师教的需要;第三,某学科是否对学生有用,对某学科的学习是否对学生有意义,是否能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程价值观,有正确的,也有偏差的。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发展进步和他人发展进步的需要出发,正确的对待课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在这里,笔者重点对教师和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及树立怎样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提供一点建议。

就教师而言,首先,他们是社会人,有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他们有向社会获取生存发展资源的需要,有适应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的需要。其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作为职业教育者,他们有不断发展的必要,比如,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技能要不断地完善,学习和研究能力要不断地发展。最后,他们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要对自己影响的学生负责,要维护学生的利益,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承担着学生的社会化任务。这一切,影响了教师对课程的评价,影响了教师的课程价值观。使他们在评价课程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身及学生需要出发。具体而言,第一,教师应在对课程设置和实施的评价上,要看课程设置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方便自己以及学生理解;是否符合社会实际生活,方便学生了解社会,进一步接触社会;是否有助于自己及学生开阔眼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课程实施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率等。第二,在对教材的评价上,要看教材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结合社会实际,是否联系学生生活;教材的使用是否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为教师提高有效科学的教授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是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等。第三,在对学科的评价上,要看学科是否对自身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如,教育学对教师理论素质、职业素质等有提高;哲学对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要看学科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感。如,几何学能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天文学能拓宽学生对宇宙的认识,美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历史学能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要看学生对某学科是否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某学科特别感兴趣,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鼓励支持他向该领域的发展。

另外,笔者要提醒教师注意,不要在评价课程时过分强调课程对学生考试分数,对学生升学的影响。如,认为体育课的开设妨碍了学生对语、数、外等考试学科的学习,认为体育课对学生当下没有用,不能保证学生在语、数、外考试中取得高分,不能保证学生考上理想学校和学校的高升学率。主张废除体育课或占用体育课时间上其他考试学科,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

就学生而言,学生主要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来评价课程。比如,一种好的情况:学生要求适应社会,要求成为社会的主人,因而他们要求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方便自己了解社会。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注重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要求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要求学习能提供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经验和技能的学科。然而,一种不好的情况:学生对某学科有浓厚的兴趣或因为学习某学科能得到外部奖励,或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或得到某种地位等,这种情况会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价值观,极端情况会导致偏差。;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价值认识的偏差,造成学生偏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纯、意志力薄弱等问题。

在这里,笔者认为应该纠正学生课程价值观上的偏差,以树立课程的多元价值观,即认为任何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任何教材的编制和使用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任何学科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性。

教学理论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生活主要的内容,教学无非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传统的教学活动侧重于教师的教,以课堂的知识和技能的授受为主,教师处于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而学生总是学习的被动者,即学生被强迫学习,学习活动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学生处于从属地位。传统教学活动的场所也主要是课堂,在那里学生主要接收间接的知识经验,通过自身的动手实践活动而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则很少,使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其他各方面重要的能力。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也是机械灌输,手把手地教为主;在学生的学的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方法,出现死读书,读死书,对教师教授的知识死记硬背,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不会运用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大搞题海战术,一味地多做多练,不进行思考和总结,更别提会举一反三了,而且对自身的学习时间安排的很不科学,很不合理,有的大量浪费适于学习的黄金时间,有的对自己的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甚至有的有目标、有计划也不会严格执行,还有的几乎让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而忽视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会劳逸结合,不懂健康用脑。还有,传统的教学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这些知识严重脱离社会生活,轻视学生获得知识的社会实践途径,造成了学校与社会的隔离,学生不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时间也晚,缺乏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学生对自己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将来要从事社会职业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准备,出现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象。另外,传统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传统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的习得,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传统教学评价也仅以考察学生有未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为主,考察的方式也单一地以学生测验的分数为主,并按照分数的高低把学生划为三六九等,以决定学生的智力等能力的高低(考高分的学生智商高,能力强;考低分的学生智商低,能力差。),决定学生所的升学校(考高分的学生升重点学校,被名牌大学录取,考低分的学生升到普通或下流学校,被普通高校录取。),甚至决定了学生的未来(考高分的学生将来能获得高的社会地位,从事高薪高待遇的工作,考低分的学生只能处于低地位,从事条件差,待遇低的职业。)。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测验),以单一的评价依据(分数或成绩),只能使教学评价出现偏差,忽视教学评价所遵循的客观、公平、公正、全面的基本原则,忽视学生和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评价也是不足取的。

杜威正是看到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而走向革命的。在杜威看来,教育活动要有成效,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经验的改造和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侧重的应该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教学活动要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活动,是学生在做中学,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对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得以运用,才能对自身的知识经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发展,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学活动要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学校的教学不光要重视学生在书本中学习到的经验知识,更要让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让教学活动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在社会性的教学活动中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活动要更重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运用学生自主活动教学方法,要比课堂的集体授受更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教学活动要重视活动教学法,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那么,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具体借鉴有:教学目的上既要求学生对经验知识的把握,更重视社会需要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和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不局限于课堂授受,重视组织活动教学;教学方法上,重视采用多种能激发学生独立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上,重视集体教学模式与个别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评价上,重视评价目的完善自我转向,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重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重视评价方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重视评价的阶段性和总结性,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转向,即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下面,笔者要从各方面,具体地谈谈。

(一)教学目的

我们知道,教育要适应社会,那么对于学校教育基本生活的教学活动来说,教学活动的目的也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当今的世界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变革、人类进步重要能源,知识和信息高速更新,以达到膨胀的地步,而发挥主要信息知识传递作用的学校教育无法适应高速更新的知识和信息,而学校教育的对象有对新知识新信息高度地渴求,从而形成了矛盾。学校教育通过教学活动直接传递新知识新信息已经变得不太可能,因而,学生通过自身去把握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信息成为可能。因此,学生应具备选择、加工、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由此,社会对学校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教学活动在继续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注重学生对知识信息的选择、加工、应用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校教学活动依然要发挥对学生社会化的活动,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经验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进一步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扮演社会角色,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另外,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教学目的不仅是对学生提出要求,而且要对教师提出要求,即要求教师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善自身的教学能力,完善发展自身的教学理论。

总之,教学活动的目的要由从以前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向注重社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变;由注重学生知识经验的接受向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转变;由注重对学生的要求,扩展到对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教学活动的内容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学生要适应知识信息的迅速更新,就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要提供给学生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各学科具体的学习方法。另外,每个学生均有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这时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自己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确立真正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为他们自主学习、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方法基础,让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学内容从原来的教授和学习知识经验技能转变为教授和学习学习方法,这不能不说是适应社会需要的进步之处。

(三)教学组织形式

为适应变化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原来局限于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也要向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发展,只要有利于学生自主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教学组织形式均可以采用。诚然,课堂授受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有效率地向学生集体传授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往往很枯燥乏味,学生对间接获得的知识经验总是难以消化和巩固,而且学生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对教授的同样知识经验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和范围各不相同。而且,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造成教师一言堂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剥夺了学生表现自我水平和能力的机会。另外,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思想道德、态度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培养,课堂授受的教学组织形式明显功能不足。鉴于此,教师尤其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特别是采用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鉴于活动本身存在的实践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动手实践能力、决策计划能力、组织调控能力等;活动本身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活动的丰富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方法

鉴于杜威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是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且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即直观性、量力性、启发性、巩固性等。课堂授受教学法虽然遵循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不容易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最好也只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通过教师提问或小测验的方法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动力;通过启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而独立发现教师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笔者认为有一种教学方法既遵循基本教学原则,又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动起来。这就是活动教学法。即教师在组织的活动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按一定的指导自主学习。

第一,活动教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组织活动是为了方便知识和经验对学生的授受,因为活动本身是多姿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于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来,而且参与活动、进行活动乃至对活动的总结也由学生完成,学生在活动式的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第二,活动教学符合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因为学生从事活动的对象具有直观性,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直观性的对象把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和规律,如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对浮力原理,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活动来掌握;学生要理解扳手的工作原理(杠杆原理),可以通过亲自使用扳手的一系列活动来体会。第三,活动教学法符合量力性原则,教师组织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正是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接受能力为依据的。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小,认知水平发展不健全,抽象认知能力不高的特点,往往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教学。第四,活动教学法符合启发性原则。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受到在一旁指导的教师的启发,顺利地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原理;学生还会在活动中受原有知识经验的启发,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推出新结论。第五,活动教学法符合巩固性原则。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而获得的直接性的知识经验,往往深刻难忘,易于巩固。

(五)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被称为固定化的,在经过多次应用于教学活动,被证实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它也属于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只不过被固定化了。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对其进行合乎需要的调整。在笔者看来教学模式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极端集体化教学模式,通常是一个教师对众多各异的学生,教学活动针对对象是学生集体,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施加整齐划一的教育影响。第二种是个体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学生个体施加影响,对一个学生负责,实行的难度很大且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财力、时间、精力。第三种是混合型,既有集体性的教学,又有个体化的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具有社会性的集体有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那么集体教学模式就很可取;但又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只有具体的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进行教学,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公平发展,共同进步,因此,个别的教学模式也是需要的。综上,采用混合的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针对的是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生学的成效的好坏,并不是针对教师和学生本身为人的好坏。以往的教学评价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考察,区分出了所谓的“好教师”和“坏教师”及“优秀生”和“差等生”,这明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评价,是错误的。从而教学评价目的主要变成了为教师和学生作区分、定性和定名。然而,教学评价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的要求,从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不断改善教师教的质量和提高教的水平,以及不断保持和提高学生学的成效,从而完善了自身,因此,教学评价目的应向完善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方向转换,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给教师和学生定性和定名。

教学评价内容又称教学评价的对象或项目。教学评价的是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及学生学的效果。而质量、水平、效果等本身具有大范围、抽象、模糊、不稳定的特点。因此,需要在质量、水平、效果等评价内容方面设立子项目以缩小范围,而且子项目下又要设子项目,直到设到具体明确及可以方便考察的子项目为止。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教学评价的内容又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地通过对某一个子项目的考察,就片面地做出评价结论,应该综合各子项目,全面进行考察。

教学评价标准确定了“什么样是好的,什么样是差的。”我们参照评价标准,对考察质量、水平、效果等的子项目得到的实际结果进行分类,看哪些符合好的标准,哪些符合差的标准。而后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结论。我们要将教学评价标准看作是一个集合,再其下包含有好、坏两个子集,两个子集里包含多种元素,我们是将各种元素与实际考察结果作对比,进行分析,进而对实际考察结果进行归类的。因此,我们重视的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以往我们要评价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测验,通过量化的测验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进而通过学生的测验分数,也对教这些学生的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的质量进行评价。运用测验的方式进行评价,方便易行,具有公平客观性。但是容易走向“崇拜分数,分数至上”的极端,造成评价依据的单一性和片面性,造成拿分数给学生教师贴标签的现象。另外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测验,得到的量化的测验分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往往走向误区。鉴于此,就需要多样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表现,根据所记录的客观直接的经验事实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且测验的方式不要只局限于笔试,可以采用面试、口头问答、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等方式。总之,评价考察的方式要多样化。

教师教的质量和水平及学生学的成效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把它们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来考察评价,要求做到总结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现进行分阶段的多次考察,再综合阶段考察分析得到的数据和资料,从总体上进行总结和评价。这是一个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

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指学生和教师根据客观性的教学评价结果,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或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再评价,从而使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因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和教师,他们更了解他们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评价的活动中他们也最有发言权,教学评价的结果对他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能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总结和分析的评价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了解他们的优势和不足,为他们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引。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发挥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为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进取提供了动力。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更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定位,增强自信心,从而正确的认识自己,为进一步完善发展自身提供基础。

总结

通过杜威教育理论的考察,得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可借鉴的基本点:第一,教育要与社会相结合,要重视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重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第二,教育要重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第三,教育活动要重视过程;第四,教育活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五,教育活动要重视学生在做中学,重视学生的经验,要重视发挥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的作用,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得出了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理论意义是,有利于发现和发展新的教育理论和规律,有利于对原有的教育理论作出新的解释和发挥,有利于完善和发展我国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意义是,有利于为解决我国教育实际问题提供启发,有利于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实验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者:孙剑秋)

第二篇: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摘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与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他依据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当时的背景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及整个世界的现代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美国人肯定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谈到杜威的教学论,“从做中学”是其中心。可以说,“从做中学”渗透教学论的许多方面。下面我就谈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关键词:从做中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与作业活动室、教师主导作用

一、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

杜威在1896——1906的十年间在芝加哥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虽然这个

实验学校只存在了8年,但却构成了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1877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我的教育信条》,1900年在美国出版了名著《学校与社会》,1902年又出版了《儿童与课程》。这三者形成了杜威早期的重要代表教育著作,他们反映并形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杜威在1910年出版了《我们怎样思维》,1913年写了《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1915年与他的女儿合著了《明日之学校》,1916年出版了他的教育哲学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伯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二、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

杜威把自己的教育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宜称超越于唯心与唯物的斗争,而只把经验看成是现实世界的基础。正像列宁所批判的:“实用主义既嘲笑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也嘲笑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宣扬经验而且仅仅宣扬经验。”①

他说:“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②

又提出经验“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③

归论起来就是: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事物依据人的思维而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是杜威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依据,据以否认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客观的、实践的基础。

杜威的教育理论,同时是以人性论和庸俗进化论为核心的社会学观点为理论基础的。杜威从人性观点出发,吸收了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看作是带有人类原始本性的个人的结合。他说:“个人与结合或社会的关系有如字母与字句。字母拼合成字句,个人连合成社会。”④

社会既然只是人性的组合,因此教育在改进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使社会进步,只要采用发展人性、激发智慧的教育方法,而无需进行阶级斗争。杜威的社会观也被称为“社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发展在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他经常提出个人为社群的利益“服务”的问题,其实质是广大群众为断垄断工业资本统治的社会效力。而从教育这个角度来看,这种“社会个人主义”的主张也说明了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达到社会改良的要求。

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就是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美国从詹姆士、杜威开始,创建了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的研究对象在于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而反对仅仅研究意识的内容。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心理学家应关心的是整个心理的协调作用,而反对心理学内的元素主义。杜威把这种生物化本能论的心理学作为他的教育、教学论的心理学依据,提出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他曾说过:儿童基本本能的生长乃是“教育的天国”,他的“儿童中心”学说就是以本能论的心理为根据的。

杜威的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观点又有其内在的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杜威把它们作为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是其全部学术观点的必然反映,一方面也以此使自己的教育理论表现为一种完整的科学体系,足以加强其理论的能动作用。但事实上,正像马克思指出的那样,在资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后,资产阶级所提出的理论已“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⑤

已经谈不上是什么科学了。杜威的教育学理论的本质就其总体来说,也只能如此。

三、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从做中学”

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渗透到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中去。“从做中学”是对传统的以知识、讲授和教师“三中心”的教学的全部否定和批判。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他直接地提出“人们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为此,教育就应循着获取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那么教学就应以表现个性和培养个性;以自由活动和已从经验中学为主。学校教学的真正中心是儿童及其社会活动。因此,“从做中学”实际上是符合儿童的自然发展的,可以使所学知识与现实实践相联系。但是,“从做中学”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带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首先,杜威居然使用了“活动”“实践”等等概念,也就是他所强调的“做”。但他把“做”看作是人的生物本能活动。他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和探索的本能。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社交和艺术表现与探索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可见,杜威所强调的“做”基本上是指基于生物本能需求的一种“活动”,与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杜威的由做而学否认了客观规律。他只承认经验,不承认理论指导的社会实践与人类已经认识了的客观真理,而只强调个人的个别活动。他引证卢梭的话说:“你的学生学习地图,而我的学生制作地图。这是你的学生有知识和我的学生无知识的区别。”⑥

但是,卢梭的矛头在当时是针对封建教育用虚妄的知识去束缚儿童,而杜威却宣扬这种盲目想的“做”,否认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方面之中。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材体系

杜威想拟定一套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他的理论根据是“儿童为中心”、“社会为中心”、“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那么,我们需要重视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二是这些知识是综合性知识还是系统科学知识;三是哪种知识对解决问题有利。

第一个问题,杜威主张儿童学习适合他身心发展的、有兴趣的、社会生活中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只有这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他还要学习未来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对儿童本身发展有利,同时也对国家有利。杜威的想法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片面的、不合实际的。杜威自己也承认按照他的要求来解决教材与课程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而且永远不可能彻底解决。”⑦

第二个问题与第三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杜威自己也承认他并没有建立一个真正以儿童生长发展和兴趣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体系。原因主要在于儿童的生长发展、兴趣、社会生活都随时在不断变化,所以无法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课程教材体系。但是他这种做法对反对旧的脱离儿童的生长发展、兴趣及社会实际的传统课程教材体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旧的传统课程教材体系是按人类关于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科学知识来分科设置的,虽然形式、内容都是系统的,但却是孤立的。所以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杜威主张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和教材,对克服传统课程教材体系的缺点是很有帮助的,也是一种进步。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这样做会使儿童只能学到片面的、不系统的知识,二者对解决问题提出了难题,在对解决将来更复杂的问题设置了障碍。因此,杜威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传统课程教材体系的缺点,而没有看到它的优点。而系统的科学体系的知识恰恰是深入全面研究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二者应结合起来,即一方面是各科的“科学体系”变成“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各科内容间要有机的互相渗透,以利于综合利用,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可见,我们可以批判的吸取杜威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合理内容。2.课堂与作业活动室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班集体传授科学知识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人类的物质的与精神的文化的创造与获得都是与人类的各种创造活动分不开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动觉对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如记单词,口诵、眼看、耳听、手写同时并举比只是默默背诵要快得多,而且容易巩固。学习任何事物也是一样。自己亲身做一做,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比不做要好得多。杜威认为儿童的身体发展是与活动分不开的。如他说:“我们可以确知婴儿的主要兴趣。他最基本与最重要的问题是支配自己的身体而得到束缚,并能够有效的适应自然和社会的环境”⑧,“因为支配身体的各器室为后来许多发展所必需,所以也就提供了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这证明支配身体能力的发展,不仅是属于身体的,而且是理智的成就。”⑨

杜威主张打破呆板的课堂学习的框框,采取作业活动室学习的办法,使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适应儿童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差异,特别是反对形式主义的课堂教学起了积极作用。自从这个组织形式形成后,逐步地又发展了多种类型的课,如:讲授课、讨论课、作业课、实验、实习课等等。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他在《明日之学校》中总结一个学校(密苏里大学附属小学)关于活动作业教学的实施情况说:“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去做下面的四件事件: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⑩

。这四种活动性教学内容在从一至八年级中有不同程度与不同形式的实施。如在低年级多为竞技或有组织的游戏,在高年级则多为自由运动。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在“课程中的游戏和工作”一章中论述了学校应使游戏与活动的作业在课堂占有明确的位置,以便使儿童从中获得正常的与有效的学习。

但是,杜威这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有他的缺点,如不利于儿童习得比较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等。我们不赞成儿童在做中学,但是我们并不反对儿童亲身实践。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课以及变化课的结构来创造条件,让儿童实践,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去做他们所感兴趣的事。这样他们就能在系统的科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其爱好和兴趣。3.教学方法与步骤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原则也鲜明地体现在他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的论述中。他批评以赫尔巴特的教学方法为代表的近代传统教育的教学法仅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书本传授,而不考虑儿童在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的重要性。在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中,以儿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既是教材,也是教学方法。这种活动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所以他的教学方法看重解决儿童怎样学的探讨,而不是看重教师怎样教。

在论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问题时,杜威又着重论述了关于教学步骤的问题,即通过学习活动(做)的几个步骤来实现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改造。而关于教学步骤的提出又是根据他对人的“思维”发展阶段提出的。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依据经验论,杜威论述了“思维”的重要作用。他说:“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11 他也把思维称为“反省”或“反思”,即对所产生的疑难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反复的观察、思考、设问、推理等等思维活动的过程。他说:“反省思维的功能,在于将经验到的模糊、疑难、矛盾和某种纷乱的情境,转化为清晰、连贯、确定和和谐的情境。”12 也就是说,在反省前,处于迷惑与纷乱中;而在反省后,则得到“一种制胜、满足和愉快的直接经验”。13 思维在这前、后之间按照一定的步骤发展进行。杜威提出思维的五个步骤,他也称之为“反省思维的五个形态。”这就是:①在情境中感觉到要解决某种问题的暗示;②明确要解决的疑问是什么;③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④推断锁定假设的内在含义;⑤在行动中检验假设,从而解决疑难,取得直接经验。

杜威所说的思维,只是有机体适应环境、解决疑难时的一种行为。他说:“思维是用来控制环境的工具,这是通过行动完成的一种控制。” 14 杜威不承认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也不承认前人实践的理论成果,他只要求在个人活动中展开思维,在思维中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把他提出的思维的五个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就形成他所提出的教学的五个步骤。他指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就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15 这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教学步骤,在“做”中思维,通过思维提出和解决问题,在“做”中验证所获经验的有效性。

杜威要求教学方法中要使学生能动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并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等等都是合理的,为“发现法”的研究打下始基,应该说这是对教学论改革的一个积极的贡献。但他从经验论出发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带有盲目性的“做”的基础上的观点则是不科学的,并不符合教育学的规律。4.教师的主导作用

杜威在《思维与教学》一书中写道:“教师在旧式教学里是独裁之王,在新式教学里是无用之物。但在事实上,他应该是一个社会集团(儿童与青年的学问的集团)的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的渊博知识和成熟的经验。若说儿童享有自由以后,教师便应逊位而退处无权,那是愚笨的话。” 16 他又说:“为了减轻教师的责任,有些学校里,不让教师决定儿童的工作,或安排适当的情境,以为这是独断的强制。……不由教师决定,而由儿童决定,等于让偶然的事情,偶然的接触来决定……你不让教师来决定,不过以儿童的偶然的接触,代替了教师的计划而已。教师有权为教师,正是因为他是最懂得儿童的需要和可能,从而能够计划他们的工作。”17

由此可以看出,杜威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他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他改变了教师主导作用的方式。正因为他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地位,因此他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

首先,教师必须有渊博而熟练的知识和技巧,如此在教课时才能有条件去观察分析儿童在学习中的心智活动。他要教师注意学生的口语表达、体态表现等等以便判断儿童观察和理解的程度。

其次,教师要有专业训练。教师是儿童心智的研究者,他要有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巧。这样就能有效的给儿童以正确的指导。

第三,教师必须充分备课。他要求教师在教课前要认真考虑学生有什么旧经验可以利用,如何使新旧教材联系起来,如何引起动机,如何应用教材等等。

杜威这些观点是可取的,极具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杜威采取了“从做中学”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难度就比较大了。

结束语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大厦,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在美国推进了“进步教育运动”,而且在世界上各种社会制度的30多个国家内,都在引进杜威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实施了时代所提出的教育要求。20世纪前半期在美国出现的许多种教学制度与方法就深受杜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欧美各国出现的一系列重视活动与劳动操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潮也大多是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相同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也具有很大影响。同时,从20世纪20年代起,通过杜威来华和他的教育著作在中国的广泛译述,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旧中国的教育影响也很深。但是实用主义所到之处,最终几乎都告以失败。在美国,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美国资产阶级教育界视作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前苏联在上世纪20至30年代教育改革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错误与教训,许多与引证杜威的教育理论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实施,虽然有助于在中国批判旧的传统教育和学习西方的文化与教育革新的新成果,但他的广泛传播却更加深了旧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的性质。

总的来说,杜威的教育理论虽然是一派为垄断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教育理论,但它所涉及的基本教育问题不仅范围广,而且意义深,需要对它做深入的研究与科学的分析,才可能消除谬误,并吸收其精华。【注释】

① 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49页。

②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266页。

③ 同上,第272——273页。④ 赵一萎等译:《杜威哲学》(上),台湾世界书局1979年版,第299页。⑤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页。

⑥ 参阅卢梭著《爱弥儿》上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22页。⑦ 《杜威教育论著选》,第323页。⑧ 杜威:《思维与教学》,孟承宪等译,商务印书馆,第181页。⑨ 同上书,第183页。⑩ 杜威:《明日之学校》,第40页。○11 《杜威教育论著选》,第297页。○12 同上,第298页。○13 同上,第302页。

○14 转引自《现代西方哲学》,第285页。○15 《杜威教育论著选》,第191页。○16 杜威:《思维与教学》,第246页。○17 同上,第246——247页。

第三篇:理论教育

张乃卫同志理论教育先进事迹材料

张乃卫,男,汉族,47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共凤县县委书记。多年来,该同志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深入的理论宣传凝聚发展合力,以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指导实践,有力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绝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张乃卫同志深知,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特别要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上级的各项部署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多年来,他始终秉持一颗博学无忧的心态,坚持把学习作为终身大事和立业大事,加强理论学习。平时,无论是在机关上班,还是下乡调研,他都要挤出时间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积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随身不忘三件“宝”: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随学随记,随思随写。到了晚上,他处理完日常事务后,无论多晚多累,都要坚持学习两个小时。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他为自己定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观光旅游考察不同往,凡娱乐性陪客不参加,凡招待性宴请不接受。近年来,他系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大政治理论;深入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抗震救灾、扩大内需等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了市场经济、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学习时间累计达到3000多小时,记学习笔记2万余字。

在学习过程中,对每一个问题,他总是反复琢磨,反复比较,力求想通想透,思深思远;他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不怕“见光”,1乐于与人交流讨论,注重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使学习的知识内化为思维方式、外化为行为方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在学深学透的基础上,他积极撰写理论研究文章。在凤县任职一年来,先后撰写项目建设、改善民生、农民增收、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理论文章、心得体会10余篇,在省市有关刊物上进行了交流。去年年底,他通过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和对市场经济知识的研究,撰写了《破解三大难题促进山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理论文章,提出以 “三化”促进山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思路,为全县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绝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学习信条。

“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越是要加强理论武装”

作为县委书记,引领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神圣使命,让他常常忙的不可开交。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把方向、抓经济、促和谐而放松过理论武装工作。到凤县工作后,正值全县上下奋力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在到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他就斩钉截铁地讲:“越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学习;加快发展的任务越艰巨,越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到凤县工作头一个月内,他即主持对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要求每两周召开一次中心组学习会,中心组成员每人每年记学习笔记不少于2万字,每半年撰写一篇有深度、有见解的学习体会文章,每年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刊发一篇理论文章。今年以来,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他白天带领部门领导或跑省

赴市争资金、跑项目,或下基层调研抓促工作,晚上主持召开中心组学习会,组织全体成员边学习、边交流、边讨论,学习会常常一开就是3个小时以上。他高度重视全县干部队伍的理论教育,亲自安排部署全县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先后派出两批70余名科级干部及村支书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进行学习,督促指导组织部门开办了凤县大讲坛,先后邀请原陕西省委书记、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老领导和中国旅游设计院执行院长郑建平、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陈峰仪等专家学者来我县作专题辅导报告5次。

他狠抓理论学习,经常带头宣传党的政治理论主张。去年8月份,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为全县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上了一堂培训课;10月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他在吃透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随后,他又集中两周时间,先后深入全县12个乡镇的20个村,走访农户80户,带头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他先后两次为全体县级领导作辅导学习报告,三次深入到包抓乡镇及企业、新农村晋星创建点,为职工、群众宣讲工业新型化和农业现代化知识。他丰富的理论素养、深入浅出的讲解、妙趣横生的语言,充分展示了自己以前理论讲师团成员的专业功底,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戴与好评。

“只有学以致用,才能事半功倍”

张乃卫常说,学习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用新理论、新经验来谋划新思路、破

解新问题。

到凤县任职后,他用科学发展观要求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视,在准确把握县情特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从彰显特色、放大优势出发,完善形成了“工业强县、椒畜富民、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提出以实施百万吨铅锌冶炼基地、百万头生猪大县、百万游客景区“三个百万”工程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普遍共识,已成为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一面旗帜。针对金融危机对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县域经济带来的强烈冲击,在强化政策扶持全力保证企业运转的同时,他及时提出了“二产下滑三产补、增长不足项目促”的应对之策,带领全县人民坚持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的工作导向,强势推进旅游产业大开发,全民一致打好投资拉动仗,实现了县域经济由主要依靠二产拉动到由一、二、三产共同发展、协调拉动的结构转型。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有效弥补了工业经济下滑造成的财政收入缺口。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8亿元,同比增长111%;今年又启动总投资53亿元的150个重点项目,为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张乃卫同志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把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镇与农村统筹谋划、协调推进。2008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13位,成功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生态示范区。凤县“全面统筹的理念、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扁平化的管理、扎实细致的作风”的发展模式,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被推荐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并被中共宝鸡市委树立为

落实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

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张乃卫同志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严格按法律政策办事。在参加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当了解到11名职工因安置费、补助费与用工单位发生争议集体上访后,他及时带领相关部门调查了解事件经过,按照《劳动合同法》各项规定,提出了处理意见,责成用工企业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为职工兑现了安置费和补助费,促使该事件及时解决。在一次下乡调研中,当了解到村民马某因拆迁补偿款未及时兑付在镇政府寻衅滋事的情况后,他主动向群众讲解了拆迁补助政策及正常维权方法,并督促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及时兑付了补偿款。

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理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一直是张乃卫同志关注的一个焦点。针对全县项目建设资金不足,他倡导运用TOT、BOT 等市场化融资模式破解基础设施和旅游开发中资金短缺难题,成功实施了县城集中供热、供气项目、紫柏山及消灾寺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实现了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的目的。

张乃卫同志以多年来的孜孜以求,使自己成为了一名精理论、懂经济、善执政的研究型领导;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创新实践,模范地履行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神圣使命。

第四篇: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1、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值观截然不同,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更符合人类进步的一种价值观。然而,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对“应是”的问题解决较多,没有“如何是”的问题解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关注到人及群体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条件等问题研究。系统梳理、批判、借鉴这类研究,能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内涵。

2、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时代的呼

声,需要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而共产党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建设者,其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无疑关乎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发现共产党人价值观中的杂音,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借鉴社会科学中的最新成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3、价值观研究对党建科学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党建科学化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中

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可以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站在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为其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建设方式。

实践意义

1、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在党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贯彻好党的基本路线,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有重大的意义。一个政党能否有效地的行动,取决于广大党员的观念是否正确,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党组织党员执行路线政策走样,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处在现实利益矛盾之中,研究党员的价值观变化即形成根源,有助于在当代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对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增强党的政治感召力和向心力

至关重要。当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党内出现了一些腐败分子,不顾党纪国法,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了党的社会主义事业,可是依然涌现出了,杨善洲等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崇高信念,画出了时代强音。前后对比,价值观在个人内心力量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党的思想建设,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从中华民族崛起的角度看,它不仅仅关乎社会主义事

业的实现,同样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会铸就出新的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升华社会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党的问题,也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问题。

研究目标

论文选题,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多学科知识,明晰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形成、发展。结合新形势下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变化和问题,对“如何提炼和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个体价值观及群体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马克主义理论为基础研究价值观的形成问题,以人为本,提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2、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历史梳理与总结,从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从近代中国革命及现代

化建设中梳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及发展,探讨当代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3、提出系统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路径,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党建科学化,提供理

论支持。

第五篇: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理论测试题A

教育实践活动理论测试题

2014年5月6日

单位:姓名:职务:

一、填空题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是、、。

2、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

3、当前,全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和“四大危险”是、、、。

4、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三个思想认识问题是、、。

二、选择题(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答案序号)

1、“四风”是指什么?()

A.拜金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D.形式主义 E.腐败之风F.奢靡之风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什么?()

A.照镜子B.正衣冠C.出出汗D.治治病 E.红红脸F.洗洗澡

3、提高群众工作“四个方面能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A.调查研究、掌握实情能力

B.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

C.发扬民主、科学决策能力

D.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

E.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能力

4、如何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A.健全领导体系

B.制定有效措施

C.强化督导检查

D.加强舆论引导

E.做到统筹兼顾

三、简答题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哪三个环节?

2、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下载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杜威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教育理论论文精选

    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精选 教育理论论文如何写?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教育理论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育督导制度是促进......

    教育理论案例

    教育理论学习任务一 案例1: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了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的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了17岁,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

    最新教育理论书籍

    最新教育理论书籍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1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大 2 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大夏书系 华东师大 3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大夏书系教育随笔 华......

    读经教育理论浅谈

    读经教育理念入门之“六小篇” 王财贵读经教育推广中心 www.xiexiebang.com 目录 季谦先生, 文礼书院创始山长, 全球儿童读经教育首倡者 .......................................

    教育传播理论(大全)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传播......

    教育理论试题

    广东省专插本《教育理论》模拟试卷(一)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