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1:1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

第一篇: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

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

上传: 邹金平 更新时间:2013-4-23 8:32:54

中国和英国都有大量的谚语,在我具体论述之前,请让我们弄清“谚语”一词的含义和概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是这样界定其含义的: 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当代英语朗文词典》却是这样定义的:a brief familiar maxim of folk wisdom ,usually compressed in form , often involving a bold image and frequently a jingle that catches the memory ;而《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说的: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1)它们是整齐固定的并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句子;(2)它们是人民群众生活和工作经验的总结,目的是为人民阐明事理或总结经验教训;(3)它们常包含简练的话语、大胆的想像、丰富的修辞而便于人们记诵。虽然英语和汉语谚语都有以上特点,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它们仍有许多的不同点。

一、中英谚语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与一个国家的文化紧密联系。而谚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总与一

个国家的文化、生活习惯、社会风俗、经济和地域条件紧密相关。尽管谚语反映的自然和社会规则是客观无国界的,但不同的民族往往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一些谚语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却采用了不同的形象和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地域环境特色

谚语出自人们的生活和劳动,英国是个岛国,英国人民非常热爱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大海。因此,英国有许多谚语都涉及到了海、鱼和制船工业。例如: No fish would exist without fishbones , No man would be without faults.(没有不带刺的鱼,同样也没有不带缺点的人。)We sail in the ocean of life ,by taking reason as compass, emotion as strong wind.(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

Happiness is a creditor ,it lends you a quarter‟s joy ,but ask you to pay back a boat of misforture.(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平静的海面,人人都能当海员。)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平静的大海练不出好水手。)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要识好海员,须凭坏天气。)The sea refuses no river.(大海不择细流。)He that forecasts all perils will never sail the sea.(预卜一切危险的人,将永远不会航行大海。)He that will not sail till all dangers are over ,must never put to the sea.(谁若是想什么危险都

没有了再航行,就永远出不了海。)The winds and waves are always on the side of ablest navigat ors.(风浪总是帮助最能干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没有目标的生活,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欲寻珍珠,必潜水底。)Any port in a storm.(在暴风雨中能停船的就是好港口。)Every tide hath its ebb.(潮涨必有潮落。)然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曾是个农业大国,中国大部分人都以农业为生。因此,中国有许多的谚语都涉及农业或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例如: 打铁看火色,种田抢季节。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插秧要抢前,割麦要抢天。

二月清明且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水是庄稼命,肥是庄稼粮。春雨足,谷满屋。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勤锄八月草,烧灰成为宝 麦好在种,稻好在秧。田里多管,仓里谷满。多锄半天草,三天吃不了。庄稼有了草,好比毒蛇咬。要使庄稼好,多除几遍草。种田地不养猪,好比秀才不读书。

2、社会风俗习惯特色

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可以体现人们对某种事物态度的截然不同,例如英国人认为狗是人们忠实的朋友,因而他们常用“狗”这个词来形容普通的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它很少包含否定和蔑视的态度。然而在中国,“狗”这个词却常含否定和贬损的态度。

English proverbs: 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r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欲加之罪,何患无辞。)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一旦恶名加身,实在难以洗清。)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Old dogs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Chinese proverbs : 狗改不了吃屎。狗眼看人低。好狗不挡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疯狗咬太阳——不知天高地厚。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头军师——尽出歪主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词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这些词在一个国家往往有某种特定的含义和象征作用。例如:

不到长城非好汉。(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a not a true man.)(长城在中国代表雄伟有气概,战胜困难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Though death befalls all man alike ,it may be heavier than Mount Tai 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泰山在中国意味着份量重,有意义等。)

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盼星星,盼月亮。天上的月亮——可望不可及(月亮在中国代表圣洁,美好,团圆,和谐,美满等。)

3、宗教特色

许多谚语都涉及到宗教,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大部分西方国家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有许多英国谚语都涉及到上帝和魔鬼(God and Devil)。然而,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有许多中国人都信仰佛教,他们常提到寺庙、和尚、和佛主。例如:.English proverbs : The devil is good to his own..(魔鬼自对魔鬼好。)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He that serves God for money will serve the devil for the better wages.(为钱替上帝做事者,为更多钱也可能为恶魔驱使。)

God sends meat and the devil sends cooks.(上帝送美食,恶魔送厨师。)(厨师常把美食煮坏。)Chinese proverbs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和尚头上找虱子——明摆着。

和尚抬花轿——一场空欢喜。和尚念经——自念自听 和尚的念珠——串通好的

和尚起立——突(秃)起(成语:借花献佛)

4、传说和典故特色 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传说和典故是这些文化中的瑰宝。在西方,大家对希腊传说和神话非常熟悉,所以有许多英国谚语都吸收了这些神话和传说。下面有几例: I fears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ghting gifts.(即使希腊人带礼物来,我也担心。)When Greek meets Greek ,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希腊人 遭遇希腊人,必有一场好战。)

Homer sometimes nods.(荷马也有出错时骏马也有失蹄时。)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许多古典名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自从《三国演义》这部书问世以来,“三国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许多有关三国的传说及三国中的人物家喻户晓,并且有许多已融入了谚语中。例如: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2、几点注意事项

1)、不要运用译入国具有强烈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语言。例如,把英语译成汉语时一般不要把英国谚语译成带有中国人名或地名的谚语,反之亦然。例如: “ Isn‟t Susan beautiful?” asked Mrs.Taft.“She is anything but beautiful,” replied Mr.Taft.“How could our silly John fall in love with such a girl?” Mrs.Taft surprised.“Why not? „Beauty lie in the lover‟s eyes‟ , as the saying goes ,” Mr.Taft answered with a gentle smile.“苏珊漂亮吗?”塔夫脱太太问道。“一点也不漂亮。”塔夫脱先生答道。

塔夫脱太太感到惊讶:“我们的傻约翰怎么会爱上这样一个女孩子呢?” 塔夫脱先生温和地笑道:“有啥大惊小怪的?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注1)

当中国读者读到此时就会纳闷,西方国家的人们也知道中国古代美女西施吗?还是塔斯社夫脱夫妇知识如此渊博而知晓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为避免这些问题我们最好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There is another example.大伯笑呵呵地对我说:“我们北方人都喜欢睡炕,你也将就点吧。俗话说„入乡随俗‟嘛。”

Uncle said to me smilingly, “We northerners like to sleep on our Kang.You‟ll have to put up with it.As the proverb goes , „Do as the Romans do‟.”(注2)如此翻译,西方朋友就会疑惑:中国的农民会这么有文化,他们竟知道西方谚语?因此最好翻译为“Do as the local people do”为妙。

2)、与成语、俗语等固定短语比较,谚语显得更普通更易于理解和记诵,翻译时必须注意谚语口语化的特点。例如:

Waste not ,want not.(不浪费,不愁缺。)(Better than俭以防匮。)A good beginning making a good ending.(有了好开始,才有好结果。)(Better than欲善其终必善其始。)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ne.(半块面包强于一无所有。)(Better than聊胜于无。)Bad workman quarrel with their tools.(拙匠常怨工具差。)(Better than拙工咎具。)

3)、翻译时文字组织必须讲究匀称优美。一方面,语句要简明紧凑;另一方面,表达要对称和谐。太随意的口语化语言不能准确传达出原始谚语的含义。例如: Men may meet but mountains never.(山和山无法聚头,人和人总会相遇.)(Better than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不会.)Who has never tasted bitter ,knows not what is sweet.(不尝黄莲苦,怎知蜂蜜甜.)(Better than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牵马河边易,逼它饮水难.)(Better than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难以叫它饮水.)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4)、人们常会用谚语的缩略形式,例如“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neither ” 常缩略为 “To run after two hares”,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缩略为“To cry over spilt milk”。当翻译这些谚语时,我们必须弄清它的简略形式能否被人们理解,如果会影响到人们的理解,我们就要用其完整形式。例如: A、when he dined with his sister that that evening ,Madeline helped herself to a cigarette from his pack on the table ,and lit and smoked it inexpertly.He defiant self-satisfied ,somewhat pathetic air made Warren laugh.“when the cat‟s away ,hey?” he said.她跟她妹妹那天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梅德琳从桌子上他的烟盒里取了根香烟,点了火,不太在行地抽了起来.她那种倔强的、自满的、有点惹人爱怜的神气引得华伦哈哈大笑.。“猫不在了,嘿!”他说。

这里原文 When the cat‟s away 是习语When the cat‟s away ,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鼠儿成精;大王外出,小鬼跳梁)的缩略形式。译文“猫儿不在了”保持原文的缩略,因为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的。根据上下文,华伦和梅琳是兄妹,华伦说“猫儿不在了”是取笑妹妹背着管教严肃的父亲而在偷偷地抽纸烟。(注3)B、“…I think ,and I certainly hope ,those stories are terribly exaggerated.Our Intelligence says they are.Still ,where there‟s smoke——”

“我觉得,我当然也希望,这些报导是可怕地夸大了。我们的情报人员说是这样。不过,有烟必有火——”

这里原文where there‟s smoke 是习语where there‟s smoke , there is fire(=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有烟就有火;无火不起烟)的简化。如果拘泥于原文的简化形式而译成 “只要有烟”或“有烟的地方”,许多读者将不知所云。比较可取的办法就是摆脱原文的简化形式,按原型习语直译成“有烟必有火”或“无火不起烟”,或索性套用汉语同义习语“无风不起浪”来表达(注4)。

总之,谚语是人类灿烂的文化瑰宝,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虽然各国谚语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因为民族文化背影不同又铸成了他们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国家特色。人们喜欢谚语,因为它生动形象活泼,有强烈的表达效果。而翻译谚语需要熟知两国文化背景,并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谚语翻译是一项艰苦却有趣的工作。

第二篇: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比较《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复仇的异同项目教学法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On the Transculturation Reflected in Disney Mulan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Two Different Images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the Age of Innocence《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中英身势语中的文化差异修辞在政治演讲中的作用--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4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控制学对英语家教影响的实证分析《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29 《等待戈多》的荒诞色彩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苔丝悲剧人生的起因

论“孔雀东南飞”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论格列佛人物形象在《格列佛游记》中所起的讽刺效果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

肯德基在中国成功的本土化营销策略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

高低语境交流模式对国际商务谈判模式的影响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49 圣经对J.K.罗琳创作《哈利•波特》的影响——对《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的写作手法及其宗主题的研究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An Analysis of the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An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技巧

塞缪尔-约翰逊的致《切斯特•菲尔德爵爷书》的文体学分析

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

毕业论文]比较《荆棘鸟》和《金锁记》小说中女性婚姻爱情悲剧原因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62 乔治•奥威尔小说《动物农场》和《》社会对比研究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Humor and Satire in Running for Governor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论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

动物习语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分析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

论《红字》中珠儿的象征意蕴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从跨文化的视角看旅游英语翻译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94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威尔斯的对等翻译理论在商务翻译中的应用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论英汉植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

An Analysis of the Gothic Horrors in A Rose for Emily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从《嘉莉妹妹》分析西奥多•莱塞对人性欲望的理解

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论《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的口语化语言、幽默讽刺和地方色彩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以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试析英语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超验主义在《瓦尔登湖》中的应用及其对现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浅析中文菜单的英译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51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152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153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154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155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

156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157 英文商标的汉译

158 对《璃琅三部曲》中爱尔兰人的人性分析

159 商务合同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160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61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16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163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164 A Probe into Three Phases for Effective Business Negotiations

165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166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167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蕴涵的美国文化解读

168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169 浅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乌托邦主题

170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s: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171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172 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173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174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175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 176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

177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78 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79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180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

181 初中英语教师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182 英汉音节结构对比

183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184 浅析中西情人节短信中的文化差异

185 A Study of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s

186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

187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88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189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

190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91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

192 和谐与冲突:弗罗斯特和陶渊明田园诗的比较研究

193 论模糊限制语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194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英汉商标翻译

195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96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97 《到灯塔去》中的两性主义—抵达人类和谐的完美道路

198 浅析D.H.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

199 从生态批评主义角度看《白鲸》的生态观

200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第三篇:英语谚语及其翻译技巧

英语谚语及其翻译技巧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征服不列颠岛,而英国历史上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43年开始的。从此罗马人占领不列颠400年之久。罗马人的文化对不列颠的影响仍留在岛上,在今天的英语谚语中仍然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

BC, the Roman commander in chief Kai Caesar conquered the British Isles, British history, real Romans conquered the Roman, of Conquest in 43 AD.Since then, the Roman occupation of Britain 400 years.Romans cultural impact on Britain to remain on the island, you can still find traces of history in today's English proverbs

例如: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在罗马就要过罗马人的生活。(喻: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喻:伟业非一日之功。)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喻:殊途同归。)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地理环境习习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南面有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拂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东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这里的海上运输业和渔业特别发达,因此留下了不少与航海业和渔业有关的谚语。

Proverb generation and people's lives and labor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reeze.Britain is an island, located in western Europe in the Atlantic Ocean on the British Isles, the south the English Channel(the English Channel), and more brush Seoul Strait(the straits of Dover), the east separated from the North Sea(the North Sea).Of maritime transport and fisheries developed, thus leaving a lot of proverbs related to the maritime industry and fisheries

例如:

A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his net.进到网里的都是鱼。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任何有用的东西或有好处的东西都来者不拒”,含有贬义。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教鱼儿游泳。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不要在行人面前卖弄自己”。相当于汉语谚语“不要班们弄斧”。

He who would catch fish must not mind getting wet.要想抓鱼就不能怕弄湿衣。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与汉语谚语“要吃龙肉,就得亲自下海”的比喻意义相似。

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大鱼吃小鱼。

这条谚语形象的描绘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激烈斗争,相互倾轧的状况。

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谁在航行时不冒险,他就永远不要来到大海上。

这条谚语比喻“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相当于汉语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大不列颠岛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风大雾多,降雨量特别大。因此产生了一条谚语: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己,一雨倾盆)。

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是“倒霉的事情总是一起发生的”,相当于汉语成语“祸不单行”的意思。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多,涉及生活的各个地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方面的影响,又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谚语更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关,英语谚语的翻译离不开对英美风俗习惯的了解。The customs of the lifestyle of a region, including a lot of things involving the life of the various geographical.I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customs of the nation by a nation's political, economic, religious, literary and other aspects of Proverbs mo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ustoms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glo-American customs.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常用狗来比喻坏人坏事。但英美国家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其中一部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没有贬义。在英美文化中,“狗”经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派生出许多谚语。

Any other people have their favorite animals, pet culture distinct regional.Chinese people generally despise dogs, used dogs to describe the bad guys a bad thing.But the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mostly the dog a good impression, that a dog is a loyal and reliable friends, some of which by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s which contain derogatory, no negative connotation.Anglo-American culture, “dog”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son's life, derived from the many proverbs.Every dog has his own 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

这条谚语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一天。”

An old dog barks not in rain.(老狗不乱吠。)

这条谚语比喻“老年人做事有经验。”

Dog does not eat dog.(狗不吃狗。)

这条谚语比喻“一个人不应该攻击或伤害同伙,或赚他的钱。”与这条英语习语相近的汉语有:“同室不操戈,同类不相残。”

Love me, love my dog.(喜欢我,也要喜欢我的狗。)He that lies down with dogs must rise up with fleas.(与狗同眠的人身上必然有跳蚤。)这条谚语的比喻意义近似与汉语谚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猫也是英美文化的宠物,多用来比喻女人,猫和狗一样,常被比喻成人,自然也引出不少谚语。

All cats are grey in the dark.(所有的猫在黑暗中都是灰色的。)

这条谚语比喻“人在未成名时,很难看出有什么区别”。

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

在英美文化习俗中,传说猫天资聪明,动作灵敏,在很多其他动物会被伤害的情况下,猫都能逃脱劫难。这条谚语比喻“生命力极强”。

A cat in gloves catches no mice.(戴手套的猫捉不到老鼠。)

这条谚语比喻“四肢不勤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出来”。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谚语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谚语的影响。英美国家,基督教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谚语源自《圣经》,或与基督教有关。了解英美人的信仰对翻译相关谚语起重要作用。

Religion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verbs and culture are very close.More a reflection of the religious proverbs.Anglo-American countries, Christianity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so a lot of proverbs from the Bible, or related to Christianity.Anglo-American fai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translation-related proverbs

The heart knows his own bitterness.《圣经•箴言》

一颗心知道它自己的痛苦。

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这条谚语来自《圣经》,cross(十字架)是耶稣走向死亡之地所带的十字架,钉上十字架而死。cross一词就有了“苦难”的转义。这条谚语的意思是,人人都要忍受生活中的苦难,承担自己的生活负担。

Forbidden fruit(禁果)一语也出自《圣经》,并为众人所周知。在《创世纪》中,亚当在伊甸园所吃的苹果是禁果,这个典故使“Forbidden fruit”一语获得“因被禁止反而想弄到手的东西”的转义。从而产生: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这句谚语表示“不让得到的东西格外有诱惑力”。

在英语谚语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以上四个主要的因素需要认真考虑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寓言神话、文学艺术和体育美术等因素还会影响到我们对英语谚语的翻译和理解。

In addition to these four major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proverbs, we hav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allegorical myth,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ports art and other factors will also affect to our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understanding

英语翻译之英语谚语的译法

《辞海》说: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现代汉语词典》说:谚语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泽尔巴赫说:“谚语是凝结的群众智慧。”英国政治家约翰·罗素说:“谚语是一个人的才智,也是许多人的才智。”

Said: “Ci Hai” proverb “Sayings of a spread in the community's concise popular and meaningful statement, most of them reflect the experience of people's lives and struggles.”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 “says: Proverbs are spread among the massesfixed statement to reflect the profound truth, with a simple and popular.”Zell Bach said:“ the proverb is a condens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masses.”British statesman John Russell said:“ 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a person's intelligence, the talents of many people.”

英语(论坛)的maxim意为:格言、箴言;谚语;原理、主义;行为准则等。proverb意为:谚语、古话;俗语、箴言等。quotation意为语录、名言、谚语。学好谚语,对于英语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一些谚语如果能够做到信手拈来,会让你的文采增色不少。比较谚语的中文和英文,也会让你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很多道理都是相同的。有的智慧是如此的相似,简直如出一辙。不得不感慨人类之伟大。希望大家真正学好谚语,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English(Forum)maxim means: maxims, proverbs;proverb;principle, doctrine;Code of Conduct.The proverb means: proverbs, an old saying;saying, Proverbs.quotation word for quotations, sayings, and proverbs.Learn proverbs, very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proverbs do come in handy, make your literary talent considerably.Compare proverb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ut also make you feel a lot of sense between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re the same.Some wisdom is so similar, almost identical.But feeling the greatness of mankind.I hope we truly learn proverbs, and to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1、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2、Dripping water wears away stone.水滴石穿

3、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4、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5、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6、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7、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

8、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 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好书正如良友,会让你受益终生。

9、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10、Let bygones be bygones.既往不咎。

11、Fear always springs from ignorance.恐惧源于无知。

12、He who risks nothing gains nothing.收获与风险并存。

13、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需求是发明的动力。

14、There is no general rule without some exception.任何规则均有例外。

不善始者不善终。2.A bad thing never dies.遗臭万年。

4.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han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

5.A boaster and a liar are cousins-german.吹牛与说谎本是同宗。

6.A bully is always a coward.色厉内荏。

7.A burden of one's choice is not felt.爱挑的担子不嫌重。

8.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蜡烛照亮别人,却毁灭了自己。9.A cat has 9 lives.猫有九条命。

10.A cat may look at a king.人人平等。

11.A close mouth catches no flies.病从口入。

12.A constant guest is never welcome.常客令人厌。13.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14.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穷则思变。

15.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逆境出人才。

16.A fair death honors the whole life.死得其所,流芳百世。17.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知音难觅。

18.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长一智。

19.A fox may grow gray, but never good.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21.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

22.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需要之时方知友。23.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没有十全十美的朋友。

24.“After you” is good manners.“您先请”是礼貌。

25.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26.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善始者善终。

27.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好书如挚友。

28.A good book is the best of friends, the same today and forever.一本好书,相伴一生。

29.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30.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美名胜过美貌。

31.A good husband makes a good wife.夫善则妻贤。

32.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

33.A good wife health is a man's best wealth.妻贤身体好是男人最大的财富。34.A great talker is a great liar.说大话者多谎言。

35.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四篇:谚语翻译技巧

英汉谚语的区别与翻译原则

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本文主要介绍英汉谚语英汉谚语的特点与区别,并对翻译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巧作了大致概括。

一、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

1、滴水穿石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英谚:

1、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

2、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

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 lips make thoughtless slips.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roundabouts.英谚:

1、Aeeidents will happen in the best-regu-lated families.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noise.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汉谚: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 long as green hills remains,there'll never be a shortage of firewood,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the head 0fadogthanthetail of alion.英谚:

1、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知足者常乐。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 影响,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一视同仁);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 go with the 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而 中国 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四)、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

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英谚:

1、Like begets 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

(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

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in the open.but hard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 on the city hall brings disaster to the fish in the moat.英谚:

1、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 a loaf is better than no bread.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

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who could have suggest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 Zhao's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re is obvious.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对谚语的处理一定要谨慎而又灵活,不可机械地死译硬译,更不可望文生义。而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涉及的各种因素,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斟酌,运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兼顾,才能将谚语所表达的信息成功地移植到目的语中去。参考 文献 :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2004年.p.186。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 分析 [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第五篇:中英翻译差异

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工作,因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而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也具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又造成了各自语言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译者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共四个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关键词】汉英文化 英语翻译 差异 影响

引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根据一般概念,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个概念只提及语言的信息, 未提到文化的信息, 是不完整的概念。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语言的巨大差异,所以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工作。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活动。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指出: “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一、汉英的地理位置差异与英语翻译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特点与物产经济的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作比较时,不同的语言表现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就拿中国和英国相比,以英国为例,英国四周环海,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并且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非常发达,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因而英语中与海洋有关的词语和表达就特别丰富。中国则不同,中国有2/3 的边界线在陆地上,文化的繁荣兴盛起源于中原。中华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生活并繁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语言中也潜移默化体现与土地的关系,如,汉语“挥金如土”,比喻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而英语中则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 此外,英语中有大量关于船和水的俗语和习语,而在汉语中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对应,如: “all at sea”(指不知所措)、“as close as an oyster”(指守口如瓶)、“drink like a fish”(指豪饮)等等。中国人经常用“天南地北”来表达对祖国幅员辽阔的赞叹,而英国人则用“from sea to sea”来表达国土面积的意思。

“东风”和“西风”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解读,这也是由国家的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中国西邻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就是温暖春天的象征,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故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辞。而英国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地貌与气候,它西邻大西洋,东面与欧洲大陆相望,西风温暖而湿润,东风反而寒冷。英国人对西风的喜爱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有这么一句:“Oh 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如果不了解英国的地理环境,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时可能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雪莱会歌颂寒冷的西风呢?因此,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时会给翻译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汉英双方宗教信仰差异与英汉翻译

在语言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宗教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各国的语言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些许宗教色彩。英国人大多信基督教,按照基督教的理解,世界和宇宙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服从上帝的旨意。在中国则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在他们心中,由各派佛祖主宰这个世界。中英文中都有大量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词语,中文里有“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说法。在西方国家,人们表示对对方的祝福时常会说“God bless you!”,在鼓励灰心丧气的朋友时,人们通常会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与宗教有关的典故在翻译工作中也很常见。如:“The thing I bought yesterday am found to be an apple of Sodom.” 中的“an apple of Sodom” 便是出自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 所多玛是古代死海边上的一座城市, 由于那里的居民骄奢淫逸, 罪大恶极, 上帝降火烧毁了这座城,城中的百姓、庄稼和牲畜全都化为灰烬, 传说在那里的死海边上长着一种外表美丽、摘下便成为灰烬的苹果。后来, “an apple of Sodom” 比喻罪恶的城市, 罪恶之地。只有了解这一典故, 才能正确译成:“我发现昨天买的东西外表好看却实际无用。”如果译者不熟悉圣经里的这个典故,那么他在翻译的时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三、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差异与英语翻译

我们常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确如此, 这其中也包含着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 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来反映。

就拿数字来说,“8”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很多人在竞投车牌,电话号码等的时候愿意花上一大笔钱,就只为了图一个吉利。可是如果是拿这些数字给英国人,可能他们只会一笑而过甚至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堆数字。称谓上,中国人是讲究尊卑大小,因此会有“舅舅”、“舅妈”、“叔叔”、“婶婶”等的称谓。可是在英语的 “uncle”、“aunt”这两个词就代替了这些称谓的麻烦。中国人性格上是比较内敛的,而外国人则思想相对比较开放。因而在生活上,中国人都喜欢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某人称赞某个人的女儿很漂亮时,中国人一般会说:“哪里,哪里。”以表达自己的谦虚。如果把这几句直接翻译过来就会闹出笑话:“Your daughter is beautiful.” “where, where.”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对日常表达的影响,千万不能僵硬地采用直译来传达原文的意思。除此之外,中国人见面很喜欢问别人:“你吃饭了没。”但是英国人则是喜欢见面就讨论今天的天气,两个极端反映出双方文化的差异。如果在翻译的时候没有这些文化内涵作为根基,那么译者也很难把真正的意思翻译出来。

四、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与翻译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 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上必然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 对“dragon”一词的理解中西差异就很大, 中国人视之为神圣, 尊贵的象征, 因而望子成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 龙却是嘴里喷火的四足怪物, 在《圣经》 里是罪恶的象征。就拿“龙凤胎”一词举例,我们不能翻译成: “A baby dragon and a baby phoenix”那样很容易让西方人误解,甚至大为吃惊,感到不可思议。正确的译文应该是:“pigeon pair”。同样西方人对“dog” 的看法也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英语中含有“dog” 的习语很多, 大多表示喜爱的感情, 例如:“ a 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而汉语中却说“痛打落水狗”“走狗”等,大多含有贬义。

中华文化五千年,其中最为璀璨而西方又无法相比的就是唐诗。中国的唐诗分门别类,有四言绝句,八言律诗等。中国诗人可以用用寥寥数十字去表达一个绝美的意境,就以《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6字就已经把诗人的思念之前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若是把这16字翻译为英文,那么字数肯定是超过原来的诗句,最重要的是诗句原来的意境也不复存在。又例如,中文中常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说。英文中却是没有的,中国人自行翻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明显就违反了英语的日常用法。又如:“If the public officials of higher authorities resort to bribery, those of lower authorities will follow.This is called: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以中国人的思维,或会翻译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这叫:鱼从头开始发臭。”完全的中国式英语,被中文思维所以困扰,所以才会出现最后一句翻译的笑话。以上种种课看出中英双方的思维差异之大,以此导致双方在词义联想以及意境上有巨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不能只顾转换语言符号而忽略非语言符号的结果。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为例,它的英语文化涵义是什么? 怎样把这层意义转化到汉语译文中来, 使其也具有类似的汉语文化内涵, 换句话说,就是把这短短的英文句子翻译出具有中国风味的句子。这就需要译者有两种文化的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将‘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与中文中的某些词句来年息起来,再根据语境得出翻译的结果,这样的句子才会更加“有味道”。而正确的译文应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这叫: 上行下效(或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或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汉语习语, 寓意深刻, 能够较好地对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中的文化内涵。结语

本文通过地理、宗教、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四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关系,初步地了解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给词语的表达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语言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翻译不仅要力求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意义上的等值。要想翻译出完美的作品,译者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深入了解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译文做出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只有把文化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⑴杨立刚.试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99.⑵张捷.试论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54 ⑶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45

下载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议中英谚语差异及谚语翻译技巧(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英谚语(五篇材料)

    1. 见机行事。 2. 兵不厌诈。 3.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5. 不问就听不到假话。 6. 情人眼里出西施。 7. 血浓于水。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 简洁是智......

    中外谚语翻译

    Counseling is to lend your ears. 心理咨询就是出租你的耳朵. Listening and responding carefully may be the sincerest form of flattery. 认真听别人说话并做出合适的......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2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4 从动物习语......

    中英谚语互译(合集5篇)

    Apple of my eye 直译:我眼中的苹果 意译:指很重要或很喜欢的人 e.g.: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 "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直译:拙匠常怨工具差。 意译:劣......

    中外成语(谚语)的差异

    中外成语(谚语)的差异 文学院0903班严莹 学号 2009101040320 摘要:成语是取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必须非常睿智,而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广为......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谚语在字典中的定义是短小精练的民间智慧警句,一般形式严谨,经常包括鲜明的形象和使人难忘的韵律。谚语多风趣幽默,饱含哲理,因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广......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Proverbs, which derive from life are th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