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1
读《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有感
云里雾绕的读完王策山先生的论文《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实在是让我感慨万千,像刚做了一套很难的理科题一样,只想休息片刻,理清一下已经浑浊的思绪,但脑海的记忆时间是有限的,我不得不趁有限的时间内拾起几句佳句抑或经典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实话说,我并不喜欢读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文章,一是因为我往往抓不住重点,就像我读王老先生这篇文章一样,通篇读完,从头到尾,我只觉得他再批评素质教育,褒奖应试教育;二是因为我感觉我自身还没有达到读这种文章的水平,喜欢妄加评论,而且容易受文章的影响,无论他说些什么,我可能都觉得有些道理;这样一来,便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全是别人的,人云亦云,很是担心自己到时候分不清到底该偏向哪边,没有一双辨别是非的眼睛。当然读一篇名家的文章,我总相信无论怎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无论上思想的进步,还是甄别能力提升,哪怕只是多认识几个专业术语我都觉得那是值得的。
读完这篇文章后,送给我的是混沌和沉思。素质教育都提倡这么久了,我从来没思考过“轻视知识”这种问题,这也许与我受过的教育有关,从小到大,在我印象中,素质教育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已,学习的也主要是基础知识,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实际能力几乎没能得到过开发。虽然如此,但文章中谈到的一些观点我还是不能接受,比如他经过一些推导就说素质教育是一种与知识教育对立的教育,甚至觉得素质教育就是把知识降位,要把知识教育加以改变才能达到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脱离了知识本位的教育。作者怎么把知识教育等同于应试教育,又把知识教育的对立面看着是素质教育。我找不到答案,唯一想到就是作者简单以为素质教育的对立是应试教育,而把应试教育就简单的等同于知识教育。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至少在我理解看来,应试教育更多的在乎的是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把它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自己特点,他只是将一些抽象化的东西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并不能产生实际运用效果的教育,它更强调升学率,强调分数的高低,不会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办事。而实际上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核心要素,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种又一种的知识观,对知识的争论也是层出不穷。但将知识界定为间接经验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直接经验个体对事物的感知是人们对知识进行的最“ 经典” 的区分。长期以来, 人们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 学校教育中的间接经验被界定为现成的书本知识, 而直接经验则被理解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感知学生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过程大都是分别进行或在彼此相互隔离的状态下进行的,而王先生理解的知识应该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在王老先生文章中对“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 的论断提出批评, 认为“ 教学中‘ 注重知识传授’ ,根本、永远不存在‘ 过于’ 的问题, 而是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其实, “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论断的含义有二,第一, 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现成
知识的现象, 注重加强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第二,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现象, 注重利用更多的方式, 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方式进行知识教育。倘若如此, 那么, 作者显然是在极力赞成或宣扬加强现成知识的教育和以传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而这种观点只能在久远的历史年轮上方可寻觅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吸取了当代知识观的合理成分, 对知识和知识教育进行了更加全面、科学地界定, 使知识教育能够贴近实际, 走进生活,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激发学生从现实出发思考和探究未知世界的动机, 进而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 而非学科的知识。同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 改变了以往知识和技能这一单一维度“ 一统天下” 的格局, 此举的目的在于恢复科目本身固有的多元价值, 拓展科目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掌握科目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体验过程、掌握方法和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过程, 因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看, 三维目标的确立非但不是轻视知识之举, 反而是重视知识教育之策。而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么看来素质教育教育并没有让知识降位,反而让知识更加以提升,补充了知识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升华。
当然,教育的改革肯定会遇到传统与现实的碰撞,在实践中肯定
会折射出很多矛盾。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学校和个别老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并不充分,以至于他们在改革上没多大信心是很正常的。但并不是像王老先生说的那样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没“破题”,还只是断章取义,这种论断是不负责任的。在教育改革的起步阶段,我们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会遇到很多难题,就像文中说的那样,某些学校把素质教育当做是增加两节音乐课减少两节语文课那么简单,当追求升学率和分数时又把音乐课变为语文课,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素质教育。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滋养着我国教育事业, 我们拥有先贤哲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其中许多真知灼见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会试图在这个宝库中撷取思想财富, 寻求理论支撑,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其中获得了滋养。在新课程中, 我国古代思想家所倡导的“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学而习”、“ 躬身践行”、“ 不排不启, 不愤不发”、“ 知行统一”、“ 尊师重教”、“ 厚德载物” 等思想都被继承下来,成为指导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思想。但是,在王老先生文中却武断地认为新课程的倡导者以及新课程‘不讲继承, 与传统一刀两断重起炉灶, 另来一套”。无论是土生土长, 还是远道而来, 每一种有价值的思想理论都能在不同的土壤里结出丰硕果实无论这些精神财富产自何方, 源自何地, 它们都是人类共同的食粮, 每一个国度的人们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孔子也被其他国家顶礼膜拜在“ 庙堂” 之上时, 我们又为何不能从卢梭、杜威那里汲取有益的养分呢?那种动辄就斥责他国的教育思想引入太多, 而忽略或忘记本
土思想的言论, 我想是狭隘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作祟。
审视今天, 回望昨天, 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是世代祖先的“ 传家宝” , 哪些是异国他乡的“ 舶来品”。但我们必须做得是认真地继承以往基础教育发展的优秀成果, 客观理性地借鉴国外经验,脚踏实地地制定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来应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国的现实状况是, 中小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全面, 在国际各类学科知识考试或竞赛中不断创造佳绩, 但在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生活能力方面却无优势可言,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后生活无法自理,没到周末总有那么一批同学把脏衣服寄给家长当“礼物”,像这样的接受教育是可悲的,是当下我们应该深思的,更是新形势下不能容忍的。当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而言, 它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尚存一定距离。如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过程中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倾向,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合作, 这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水平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与课程资源匾乏的现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设置综合课程与缺乏专任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但这一切的改变都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非“ 好高鹜远”地去“ 猎奇”,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一步一步的迈向成功的轨道。
第二篇:别把教育改革当成了教育改变——《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有感 1
别把教育改革当成了教育改变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有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00715)
摘 要:多年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斗争从未平息过,在新课程下强调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过去近十五年的教育改革中,秉持“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观点的学者不计其数,人们在认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产生了诸多疑惑,“中国教育势必要改革”成了必然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被“断章取义”改革却慢慢演变成了改变。他们当中一部分学者将“应试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既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那么,要提倡素质教育,就意味着轻视知识。本文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王老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展开讨论,提出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敢于放弃过时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素质教育,树立良好学风。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轻视知识
文章中王策三老先生针对这一现象,在文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很是独到。在读过后,作为一名师范生更是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思考以及和同行的讨论,虽然文章中很多理论看似反驳的恰到好处,议论在刀刃上,但就我而言,文中的很多言论却不敢苟同,下面即我提出的一些观点,旨在与大家讨论和商榷。
第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提法本身就毫无根据,应该立即摒弃之。文章从理论、实践、历史、逻辑等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空洞性与荒谬性。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是指“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惟一方法,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劳动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可见其本身就包含有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含义,忽视其中的“知识”因素,就相当于蹩着一条腿走路,怎么会使中国教育蓬勃发展呢?而现实中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理论的不切实际性。文中涉及到的两份调研报告充分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思想上莫衷一是,行动上无所适从,十几年过去了,素质教育仍然处在“还没有破题”、“有名无实”、“不知实践怎么走”的境地。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大部分学者也没有看到“素质教育”的本质,而是将其单纯地放在“知识教育”的对立面上,与这一提法使素质教育由本来意义演变,走向反面。他们一方面利用了人们对于追求升学率消极负面影响的愤懑情绪和对知识教育中的缺点不满的心理;另一方面,利用了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成熟、多义性以及人们对美好教育理想的向往,将中国教育界中
那么,何为素质教育呢?王教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人才的过程,这里的素质包括情感、道德、体格等各方面。”素质教育应该通过教育的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促进人们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人们学会做人,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而知识教育作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与方式,更是提高自身素质其他方面的基础与前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又怎么能无缘无故就将其转变呢?
第二,“应试教育”存在问题,教育界的探索迫在眉睫。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教育思潮有悠久深厚的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它的提出有着必然的社会条件与客观需要。从国内情况看,这是我国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深刻影响下的结果,与人民群众长期从事小生产活动有关,科学文化素养与理论高度都无法体会知识在人格形成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放眼国际,欧洲“实际教育论”、“行动主义”、“人本主义”的先后提出都为我国学者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国内历史根源与国际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理论根基早已不牢靠。然而,使这一理论在我国兴起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还并不是很完善,这反映在文化上就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学校教师素质不高、升学就业压力大、课程与实践间的矛盾,“应试教育”作为反映这些矛盾的综合体,必然受到了全社会的讽刺与冲击。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理解。
可见,教育改革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单纯忽视“知识”与“应试”的力量,仅仅依靠所谓的“能力”作为指导的思想理论,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王教授看来,首先是经过反复历史检验证明,这一思潮从未长时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日本等国盲目进行改革而造成的恶性后果给社会带来惨重后果,再次由于时代与国度的不同,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想理论没有与我国目前实际相联系,没有全面反映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带有理想主义或空想的成分,只有部分的道理,片面性是很大的。
因此,在中国的教育界里,急需提出一个有针对性且符合中国教育现状的理论体系,能够在中国当代社会中满足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教育需求,从而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水平。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个体认识和发展的起点就主要不是个人当下的实践或直接经验,而是前人实践认识的成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例如牛顿创造了很多发明全部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部分定理都不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的,就在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前提下创造了代表人类文明的成果,试想要是牛顿等一辈辈的科学家都凡事亲历亲为,那么社会又怎能进步呢?
因此,王教授认为,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而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就要采取恰当教学认识的策略,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现成知识。如果舍弃这个策略,轻视知识,减其量,降其质,强调学生直接见闻,即“事事直接经验”,这不仅了违反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规律,而且降低知识的质量,学生的发展就也得不到保证。诚然,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学获得一些初级能力,从近期角度上看颇见成效,但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却不利于发展其理论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这一新的理论提法必须要以知识为前提,而不能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能力”而忽视“知识”的潜在作用。
第三,课程教学本质是“知识”,新的理念应以“知识”为核心
既然“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转变”这一提法自身存在不合理性,那么在新的合理的提法提出之前,我们首先就要明确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程与教学?
王教授认为,课程的本质即教学认识的客体是知识,而教学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的过程。知识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和起点,学生的各种发展都是由知识引起的,是知识的内化与超越。表面上,知识教育可能会忽视所谓的“能力培养”,无法培养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优秀品质。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学校教育中,教育与教学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不存在没有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没有教学的教育。学生各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也都是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我们不否认知识传授过程中存在着缺点与错误,但却不能把它归罪于知识传授本身。现在教学形式可能禁锢在固有的模式与体系中,我国在现阶段创立新的授课模式需要时间,也需要引入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与学者来推进知识的改革与发展。
那么,教师们如何通过沟通、对话、交换、合作等交流来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传授技能呢?在王教授看来,知识传授不仅要注重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相当于教,对应的是学。传授和学习是一个活动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从广义而言,一切学习都要有传授,否则学习便无从发生。传授包括言语和物质两种形式,在教学实际工作中,两者都是同时进行,但侧重点各所不同。讲授法以言语形式为主;探索发现法以物质形式为主。两者相比,讲授法的主体地位呼之欲出,“满堂灌”的形式在中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今天的改革应该适当强调探究、发现学习,同时改革讲授法本身,克服“满堂灌”现象,倡导学生适当参与探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绝不是平分秋色,更不是所谓的“转变”。
第四,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多样综合巧创新
改革不是革命,应该是循序渐进。中国教育问题存在了千年之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不是谁把谁取代就能够将问题完全合理解决的,在否定教育传统的同时,要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进行改造,包含到新的教育体系中。文中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样综合”。多样综合是辩证的综合,并不是“这个也要、那个也要”的某种折中调和、机械拼凑,也不是“这也行、那也行”的随心所欲,而是对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多样化和综合同时并进,两者互相促进,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开辟新的道路。一方面,我们要促进多样化,鼓励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涌现,使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得到研究,教学的百花园万紫千红;另一方面要推动综合的进程,进行多种多样的综合,每一综合的成果又加入多样的群体,成为多样中的“一样”。用多样规定综合,用综合制约多样,每一综合必须建立在多样的基础上;每“一样”不是原始的单一,而是经过综合了的“一样”。
在现阶段,盲目追求高升学率与推进素质教育之间还存在矛盾。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学生某一些素质,与素质全面性的要求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是可以加以调和的。只要对追求升学率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发现它也有积极的一面,要努力寻找使学生升学与培养全面素质的结合点:学校和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加强理论思想与学风建设,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严格教育管理,依法治教,这是可以做到既利用追求升学率积极的一面,而又尽可能减轻其负面影响,直至国家从整体上创造条件,使它逐步自然地缓解和消失,使矛盾双方相对统一。
那么,谁跟谁综合?怎样综合?必须彻底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针对我国社会中长期教师“满堂灌”、学生难得主动的特殊情况,倡导探究学习。它综合了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的因素,这是教育改革创新之举,也并非偶然的选择。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明确中小学整体上还是要以讲授教学模式为主,学生的探究为辅。如果不是中小学,那又当别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应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职业学校、特别是短期技能训练,应该以活动探究为主。“多样综合”不是对诸构成因素等量齐观、主次不分,而是有主有从,在具体情况下才有指导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教授的文章对于中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只是起到了一个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其影响程度有限。而从其文章中反映出的中国教育现状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们不能说王教授提出的观点就能够为中国教育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却能够引起我们的认识与思考,“中国的教育究竟应该何去何从?”“科学综合”的方法是否可行,仍需要一定的实践来支撑,但其已经注意到教育现状中深层次的问题,“知识”是“教育”的核心,无论是怎样的方式都无法何时知识的基础作用,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中国的学者也要在“知识”的前提下提出符合现状的理论依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一代又一代学者专家的努力下,中国的教育必定会走向一个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王艳玲.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型[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0)[4]钟启泉、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中国教育报.第5版.2006.12.15 [5]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1.课程·教材一教法,2005,(6).
第三篇:收心教育不可轻视
收心教育不可轻视
一个月的寒假结束了,由于学生寒假期生活相对自由轻松,因此,许多学生,特别是自理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养成一些坏习惯。比喻说有的学生每晚看电视要到十一二点钟,早上睡到上十点钟才能起床;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无法静心学习;有的学生还沉浸在自由散漫之中,不能遵守学校纪律……这些学生在开学后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开学收心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活动,能为新的学期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我们在开学初应及时做好学生的收心工作。
不再让开学“三天乱”
俗话说“开学三天乱,放学乱三天”,每逢新的学期开学,学生都要乱上三天,一是因为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之后,学生们那颗玩惯了的心一时难以收回来,二是学校的管理和工作没有跟上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进展。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缩短这三天的乱,使学生尽快把心收回到课堂上来。
学校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学生宿舍的分配、班级的编制、教师的任课、教具学具用品的发放等,全都要在开学之前安排好,使学生一到校就能按部就班地进入学习状态,不至于学生到校了,一切工作还没开始。
教师先要把心收好。既然已经开学,教师就不能让学生在教室里空坐着,即使学生的教材学具还没有发放,你也要精心设计,认真地备课、上课,以另一种形式把课上好。例如历史课上讲一些历史故事、相关的影视剧,地理课上讲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习气氛的改变有很大影响。使学生极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再有乱的机会。
抓好学习纪律。也就是尽量不让学生在上课时间随便出入校门及宿舍等地方,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就会影响其他人的心理状态,觉得一切都没正规起来,我还可以再玩几天呢,这样就难以收回那颗玩惯了的心。
发挥家人、学校、教师的作用
漫长的寒假,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有些同学变得自由散漫,甚至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晚睡晚起,沉迷于电视、网络等。新的学期开始了,有些同学还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为给新学期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学之初的收心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学生的收心教育工作呢?
家长要发挥收心教育的先行者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对自己的孩子最熟悉。临近开学和开学之初,家长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乐观的态度、欣赏和鼓励的话语从正面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调节生物钟,督促孩子按时作息、饮食和娱乐,保证孩子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各项活动中。
要充分发挥收心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应合理安排好各项工作,学生一入校,就能进入有条不紊的学校生活中。学校要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校会、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教师在收心教育中的作用最为重要。班主任可利用班会课,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较为集中的收心教育;也可采用与个别同学谈心、交流的方式,进行收心教育。任课教师应认真、及时地备好课、上好课、布置作业,按平时的要求管理学生,让学生将精力及时转入学习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新学期新打算,教师及时让学生制订好新学期的计划,也能起到较好的收心教育作用。
三招助学生收心
紧张的新学期开始了。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学生从寒假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转变过来,以全新的姿态进入新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呢?
家校联合,做好收心工作
利用学生报名的时间,和家长多交流,了解学生在暑假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的同学,多和家长及本人沟通,对他的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然后对症下药,做好收心工作。
建立新的班级组织,帮助学生收心
建立新的班级组织,完善各项班级制度是帮助学生收心的另一招。在开学初,可以通过民主选举,重新建立新的班级领导班子,(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纪检委员等)同时明确各位小干部的职责,完善“值日班长”制度,通过这些小助手,监督学生的行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尽快进入积极、有序、健康的学习状态中。
上好班会课,促进学生收心
学生虽然已经习惯了暑假悠闲的生活,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学期,还是充满期待的,因为他们在暑假中有许多新奇而有趣的事要和同学、老师交流,在班会课上,老师可以和学生充分交流暑假中的所见所闻,谈谈新学期的打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和谐和温暖,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产生积极的期待心理,为以后的学习作出 “良好铺垫”。
“心理按摩”帮孩子治疗寒假综合征
送走了一个月的寒假,孩子们又该背起书包上学了。然而,许多孩子却对开学存在惧怕、逃避的心理,表现出“随便”、“慵懒”、“茶饭不思”的消极“症状”。而且这种“暑期综合征”至少要一周多的调整时间,有的孩子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开学的不适应,是因为寒假期间的生活方式迥异于平日,开学无形中打乱了往常固定的作息规律,较长的假期又使人体慢慢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因而,若不及早调节,开学后体内生物钟一时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生活节奏,将影响学习质量,甚至对学习会产生反感或厌恶的情绪。怎样让孩子及早收心呢?
家长可以从心理调节入手,做好孩子的收心教育工作。首先抓紧调整作息时间的“生物钟”,坚决让孩子“倒时差”,不能心软,任其晚睡晚起。其次提醒孩子作业是否完成,上学的用品是否准备好,通过这些交谈,让孩子对新学期的开始有一个心理准备。接着倾听孩子关于新学期的计划,让他们及早收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学期上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有必要时进行心理“补课”。最后提醒家长之间尽量避免矛盾,建议一起送孩子上学,让孩子感受家庭温暖。
让学生自己收心
新的学期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在开学后,许多学生还会沉浸在自由散漫之中,无法静心学习,不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为了新的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开学初作为班主任的我一般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帮助学生做好收心工作。我每天集中花10分钟时间,或课前或课后,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先由一个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到讲台前讲述一个与“学生的收心”相关的故事或感想,再由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心得。
此项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组织学生回顾我们班上学期是如何学习的,每天讲述一件过去发生在我们班里认真学习的事,阐明这件事给新学期学习带来的启示;二是讲述开学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收心故事,特别是那些自理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的收心故事,使活动对学生更加贴近;三是讲述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完全收心,原因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引发同学的思考。
快乐收心
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开学那天,看到学生们在教室里有的打打闹闹,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甚至于吃着零食……看在眼里,我急在心里。通过请教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以及这10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我逐渐形成了一套快乐“收心”教育法:
寒期作业展厅。开学报名后,我会把教室当作一个暑期作业展厅,把假期中学生的作业分类进行展出,学生们走进教室就能欣赏到大家假期中的作业:绘画作品色彩缤纷,书法作品俊秀飘逸,语数作业整齐端正,作文内容精彩纷呈……通过学生自己来评议最佳作业获得者,授予最佳作业之星若干名。这样的开学活动,既让学生在假期中做作业时就会认真对待,做到最大极限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又为开学生活增添了一份兴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写字竞技场。评完最佳作业之星后,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活动,由学生通过小组推荐后评出小小书法家和最佳小组。因为一两个月的休息,让我们的书写日渐生疏,做这样一次快乐地评比,既让学生得到了书写上的锻炼,又让学生有了写好字的愿望,同时也为开学增添了乐趣。
快乐开学第一天。如果是低年级,我一般在发完新书后,让孩子们交流发新书的感受,说说怎样爱护书本;如果是高年级,我会让学生书写开学第一天的感受和最快乐、最兴奋的一幕。让学生们在述说心声中快乐地进入新学期的学习中。
自然收心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把“心”收回到课堂上呢?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作文”。
学生的假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开学的头几天,同学们大都还沉浸在对假期生活的回忆与体味之中。大家每天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交流彼此在假期的见闻。遇见了什么印象深刻的人,发生了什么意义重大的事;看了什么有趣的书,欣赏了什么精彩的电视节目;还有特殊的网络经历以及不同寻常的旅游心得。
当学生还沉浸在假期生活的快乐中时,他们会非常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忧愁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因为有生活,学生们也乐意写这样的作文。作文写好后,大家可以彼此阅读,互相交流。这样,既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最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心可以因此从各种各样的事物上转移到文字上。写,本身就是心灵的一种沉静。教师可以在点评作文的时候,注意强调本次作文特殊的意义:假期结束,新学期开始。这篇作文就是新学期的第一个脚印,是一个精彩的开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好的开始后全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去。
这样,通过写、读、评的过程,把学生的假期生活和新学期有效结合,平稳过渡,相信同学们会自然“收心”。
收心巧用“三计 ”
漫长的假期已经过去,很多孩子很可能还沉浸在假期那种松散状态中,作息时间一时无法调整,很可能一到教室就会无精打采,假期综合征并发,影响学习效果。如何迅速有效收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尽快进入到正常学习的状态中来,我有三计和大家共享。
第一计:先入为主,赢得主动,开好第一个班会课
开学伊始,很多孩子进了教室,心一下子静不下来,相互之间很久没有见面,自然要神聊一番。班会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在假期遇到的开心事、有意义的事,难忘的事等等。然后老师进行鼓励性地评价,学生说完以后,就很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开小会”了。最后着重强调一下,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每一个同学一定要在新的起跑线上有新的突破。
第二计:抓住关键时间段,多加观察,及时提醒
刚开学的几天内,大部分孩子能够收敛起自己,但有的同学在假期玩疯了,到了学校好不容易收敛了几天,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作业没有做完、上课喜欢做小动作、迟到、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教师应该多观察,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提醒,并对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大加表扬。习惯比较差的同学及时提醒、督促。
第三计:及时总结,树立榜样,迅速稳定班风
一个理想的班级最起码应该在半个月内将所有同学的心稳住,可以采用班级日记的形式请学生轮流记载每天的情况,教师或班主任每天抽取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如今天已经有多少同学迅速进入了状态;张某、李某、王某,你们看他们多努力,不迟到,课堂上积极发言,作业及时认真,好几个任课老师和我一样觉得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第四篇: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身体力行的倡导乐学和终身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推行德政礼治,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他首先开启了私人讲学,并加以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关键词:孔子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一、孔子生平
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鲁昭公十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鲁昭公十一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出仕修经:鲁定工六年,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他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鲁定公十一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周游列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而在下一年又回到鲁国。鲁哀公二年,孔子再次从鲁国来到卫国,之后去到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叶国,鲁哀公七年,孔子又回到卫国。驾鹤西归: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二、思想来源
(一)源于民本主义的“仁”的思想
孔子学说是仁学, 它源于民本主义, 其主要内容是继承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仁学是孔子首创的, 但“ 仁” 字却早就出现在孔子之前。《尚书》《仲馗之浩》有“ 克宽克仁, 彰信兆民” , 《大甲》有“ 民阁食怀, 怀于有仁.” 《泰譬》有“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孔子继承了他以前的仁的思想, 最终把仁发展、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人道主义。孔子非常重视人和人的社会作用, 他第一次把人们对子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归之于伦理。事实上, 他所希望的社会就是要有一个圣君、贤臣、好民。由此社会观出发, 提出了“ 泛爱众而亲仁” 的思想。孔子的人道主义, 在当时客观地起到了照顾人民利益的作用, 很自然地把人与君, 人与臣, 臣与宕,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 使得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达仁是修身的目标。
理想人格。它侧重于人格完善, 以扬真善、美, 抑假、丑、恶为宗旨, 通过人的自觉行为去追求仁, 确如“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不再注明)孔子的理想人格主要反映在他对圣人, 君子, 仁人, 成人的寄托上。他把人所具有的最美好的品德都集“ 君子”一身。这种借助自觉力量去求仁的功夫, 完全区别于宗教式的盲目信仰。孔子一再宣称是个人的气节与操守, “ 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任重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一句话, 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要做仁人, 使得人的世界观与理想紧密结合, 融为一体,井由此形成了孔子思想伦理型的特征。
协调作用。由上述人道主义, 理想人格所规范的行为准则, 必然构成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 具有一定广泛性, 并为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心理结构,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协调关系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两句话。这样所达到的一种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逾几千年而不衰, 并深深凝聚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有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中国人民独有的美德。
(二)源于宗法制的“礼”的思想
“礼” 产生于氏族公社后期的宗法制, 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直接来源。章学诚讲:“孔子 之大, 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
孔子的礼, 大则治理国家之大法, 小则为人处事之礼貌, 它有三个主要特征。尊卑之序。这是孔子礼的核心, 孔子终生恪守周礼, 尤其是在对待君、巨、父、子关系方面, 表现的更为尽致。《论语·乡党》篇记叙孔子过君位, 虽然君并没有在那里, 只是一个空位子而已。可他仍然毕恭毕敬, 面色矜庄, 言语中气不足,憋着气好像不能呼吸一样,一直到退住堂屋,面色才稍微放松。
节己修身。孔子把礼为节序又应用到节己修身方面,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他非常注意强调人们要“ 忠” “ 信” “ 义” “ 让” “ 敬” 等。对于这些内容, 孔子并不是单单对上层统治阶攀西宣的厂对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孔子的礼不象过去的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而是广泛于所有民众之中, 大家都有行礼达仁的权力, 从天子以室庶人都被制约在礼之中`、因此犷这种礼的下放,严格讲来也是提高庶人的地位, 不管什么人, 只要按礼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井在能近取譬中告达仁, 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孔子的社已经不再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专利品,而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仁礼的相互制约性。仁是内容, 礼是形式, 仁礼是矛盾的, 又是一致的。礼是宗法制的产物, 其实质是它的等级性、保守性和由此表现出来的反动性。仁是在原绍民本主义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有其明显的民主性和由此荞现出来的进步性。因此, 从客观上讲, 仁的民主性无疑要冲击礼的局限, 而礼的保守性义必然午方百计地限制仁的民主性。
(三)无过无不及的“中庸” 思想
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是孔子学说的哲学方法, 也是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内容, 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 中庸贯穿了整个孔子思想体系。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他认识客观世界和修养主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方法。最能反映孔子中庸思想的是孔子答子贡的一段对话: 子贡问: “ 师与商也孰贤” , 子曰: “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 然则师愈与? ” 子日: “ 过犹不及” , 孔子认为, “ 过” 与“ 不及” 都不是中庸, 这就如同我们现在讲“ 左” 与“ 右” 都不好, 最好的则是把握两端, 取其中间。当然, 这里的中间不是一个简单的长度概念, 并非刚好二分之一处, 实际上是恰到好处, 即适中。
中庸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极为丰富。在人伦方面, 它体现了一种美德;在教育上, 则主要反映和体现在“ 性” “习” 之间的辩证关系方面;在评价人方面, 中庸则表现为“ 无求备于一人”;在施政方面, 中庸财表现为宽猛相济。
(四)“天下为公” 的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孔子思想体系, 它是一个奋斗目标, 是纲领, 寄托了孔子的远大政治理想, 是孔子入仕行道,终生为了奋斗的最终目的。
孔子基于对远古社会的道念和对当时社会的示满弓片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借助神话传说的内容、形式, 继承和发扬了和、同、平、均的思想, 构画出了一个以“ 天下为公” 为主要侍征, 老安, 少怀, 友信的社会扩客观上反映了被压迫者的愿望与要求。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论语》中已经很多, 但更完整和有代表性的,还是《礼运·大同章》。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 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 2)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
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子贡)(《荀子·法行》)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二)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功能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2、教育的个体功能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2)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阳货 》)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4)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
(三)教育目标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3)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四)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1、道德教育内容 礼与仁: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2)伤人乎?不问马。(《乡党》)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孝悌:
1)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3)孝慈则忠。(《为政》)
忠信:
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2)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3)民无信不立。(《颜渊》)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2)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五)道德教育
1、德智关系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德育过程
知:有德者必有言。(《宪问》)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
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3、教育原则与方法
立志乐道: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自省自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改过迁善:
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2)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六)教学原则
1、启发诱导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
2、因材施教
1)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2)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
3、学思并重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4、温故知新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谦虚诚实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七)论教师
1、言传身教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3、循循善诱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
作为一个未来教育者,一个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好榜样,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教师要教好学生,要是学生学好,就要身体力行:即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孔子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就要广于见闻:即要博学,学识要广。就要教学相长:即孔子认为师生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可以互相启发,在教学上收到良好效果。子游在武城当行政官,治理很有政绩,孔子参观,听见弦歌之声,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用于治理国家,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是大材小用。子游听到后说:“以前我在老师那里收到的教育,君子学习礼乐,就会有博大胸襟去爱别人,小人学了礼乐,就能懂得道理,容易听从指挥。”孔子听后说:“前言戏之耳。”说刚才是孔子自己和子游开的玩笑。还要克己内省,即勇于面对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等等。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不仅要为学生解惑,还要为自己解惑,提升自己。同时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良好发展,为现代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为教育者如何不断地完善 发展自己?如何促进他人、奉献他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指导。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作用,他们在教育的指引以及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促进现代教育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现代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方延明.孔子思想的四个来源和四个组成部分.求索,1985年第五期
第五篇:读教育丛书有感1
读了李光路、肖敏写的《师魂》,使我深有体会。我是一名中学体育教师,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提起教师人人都回肃然起敬,想一想,我们那个人没有受过老师的指点?在我们成长求知的道路上,老师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指出前进的方向,我为我是一名教师感到幸福,同时也感到身上责任的重大。一个教师的言行和品格,师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时刻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文化修养,提高师德素质,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最大的力量。
一、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尊师与严师的含义。
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一向都非常推崇师道尊严。时至今日,一些教师依然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 的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的尊敬,服从老师,对学生只要严厉就能出“高徒”。遇到学生不服,顶撞,只顾维护教师的权威,一味的严厉批评,教育手段简单粗暴,易使矛盾激化。教师应该走出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真正认识尊师的含义。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尊师”不是无条件的,恰恰相反,应该是有条件的,即“你凭什么让我尊敬。”如果教师素质低下,不爱学生,学生又何必尊敬这样的教师呢?教师要想获得尊敬,就要放下“为人师”的架子,从“尊贵”的虚假的台阶上走下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话语,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同学生交流,沟通,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这个朋友是学生所敬佩的,是学生的榜样。使学生自内心的尊师,而不是留于表面。但也不能用纵容与溺爱去换取学生的尊
敬,还要做“严师”,“严师”并不是意味着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进行严厉的惩罚批评,把学生的个性全部削掉磨掉,好似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而是要严而有情,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法,严而不凶,使学生能够明白教师的严是对自己的更深层次的爱。
二、热爱学生,播种爱心,开启心灵。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为教师必须要做到全身心去爱自己的学生,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付出爱心是当好老师的关键和前提。老师和学生是在教学中一起成长的,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尊心,如同保护树叶上的露珠一样。喜欢学生、爱护学生,应当是教师的天职,正所谓:师爱即师魂。同时“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希望被教师关注。如果着意知觉对方,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依依不舍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即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抓住这个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赞美,就会给
对方一种鼓舞,让他感到你对他的期望与关爱,就会逐渐进步。反之,对学生没有爱心,一味的冷嘲热讽,批评打击,只会使他失去信心厌烦老师破罐子破摔,走向堕落。比如:我有个学生上课时总是捣乱。开始我总是批评他,结果他更爱跟老师对着干。后来,我观察到他铅球很好,对体育的兴趣高,还爱打篮球。于是,我让他给大家示范铅球动,篮球动作,他非常高兴。平时我还与他一起打篮球。特别是有一次家访,他本以为我会给他告状,结果我却表扬他体育成绩好,只是以提醒安全为由说了一下纪律是安全的保证。结果,在上课他比以前表现好多了。通过两年的教育他现在上课很好,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还是我的一个小帮手呢?可见以爱心为基础,热爱学生,用爱的行动去教育他,开始虽然见效慢,但学生的转变却是根本的。
三、言行规范,潜移默化。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背景,而这种人格背景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青少年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要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教师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是21世纪教师必须具备的实实在在的从教素质通行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想做到态度温和友善、话语慈爱文明,不随意讲挖苦学生的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必须以一片诚心、一颗爱心、一番苦心面对学生,作学生的朋友。因此一个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纯技术层面,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下大力气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背景,用自己健全的人格,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合格的教师。
2009.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