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 对弈古诗词,品读诗文里的美丽中国》
对弈古诗词,品读诗文里的美丽中国 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学区小学 五年级一班 徐涵
今天,我看了山东电视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电视节目,节目里的“对弈古诗词,品读诗文里的美丽中国”让我印象颇深。这个节目让选手通过轮流背诵古诗词中常见的某个字词来进行接龙,既考查了选手对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又能够通过关键词来传递中华文化。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
通过节目让我在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受别一样的情怀。古代的诗人们也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说《咏柳》、《早春》等等。《咏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借柳树来抒发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把二月的春风比作了剪刀,多恰当的比喻啊!
我不仅了解了春天的诗歌,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夏天的诗歌呢!就说《小荷》吧,诗人把初夏到来的时候写的惟妙惟肖。荷花刚开始的时候在诗人笔下变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刚刚开的时候样子。
夜晚来临,月亮也随之出来。让我们来看看诗人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吧。《中秋月》、《关山月》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歌。让人感觉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丽。
让我们走进国学,诵读经典,与圣贤对话;传承美德,让心灵成长。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理应走在全国前列。
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国学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让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让我们走进国学,与古代圣贤为友,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学校地址:昌邑市柳疃镇
邮编261302
联系电话0536-7811786
第二篇:品读爱国诗文
第二单元语文实践活动
品读爱国诗文感受爱国情怀
活动目标:
1、通过鉴赏和品读,体会中国诗文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培养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爱国诗文,恰当地表达文本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3、在品读中让学生感受爱国诗文的意境美、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积累爱国诗文,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活动重难点:指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性格去把握诗歌的爱国情感,入情入境的朗读。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楚之骚,先秦之散文,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而家国之爱是其间永恒的旋律。一个个文人墨客的身影,一篇篇灿若星辰的诗文,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他们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炎黄子孙。今天,就让我们回溯中国爱国诗文,去感受历代诗人墨客的爱国情怀吧!
二、活动
一、爱国诗文知多少(PPT出示)
先秦时期
《诗经》中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殇》中的“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少司命》中的“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汉魏时期 曹植《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唐宋时期
王昌龄《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中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陆游《病起书怀》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餐饮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辛弃疾《鹧鸪天》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元明清时期
《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少年中国说》等 现代
艾青《我爱这土地》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炉中煤》 当代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柯灵《乡土情结》等
二、爱国诗文我来品
学生选择一篇诗文品析 PPT出示品析示例
三、爱国诗文我来诵
学生选代表上台诵读爱国诗歌
四、课后收集
收集爱国诗歌,制作爱国诗集
第三篇:品读诗文 感受秋韵
品读诗文 感受秋韵
有一个季节,最能触动诗人细腻的情怀;有一个季节,最能引发智者深远的追思。这个季节叫做秋。
品一行行诗句,读一段段文字,既能触摸诗人智者的情思,又能感受秋景秋色的魅力,实乃秋季里的幸事乐事。
还犹豫什么呢?快快捧起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书本,细心品读字里行间的情趣,尽情体验秋的韵味。
诗海寻贝
乐观豪迈类:
秋词(唐·刘禹锡)山行(唐·杜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山行》是唐诗中比较受人喜爱的一首诗,声韵优美,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杜牧的诗风,追随诗圣杜甫的朴实,着重于创作的内容而不拘泥于形式,把唐朝后期的诗歌创作又推向了一个高峰。后人将他与李商隐一起并称为“小李杜”。在诗中“白云”一 句,人们常常会将“生”字误作为“深”,这两个字虽然读音略同,但字义却是不同的。“生”意指产生及发展长大,是连绵不断的流动状态;“ 深”意指距离由此及彼的长远,是静静的固有方位指向。石径、白云、红叶、人家,烘染了空山中幽静枫林的火热激情。
哀婉沉郁类:
秋夕(唐·杜牧)秋思(元·马致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只廖廖数语,便将人在天涯的秋愁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描述羁旅游子的极品,以其意境高远而为千百年来传唱不朽。
苍凉雄壮类:
渔家傲(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描述了边塞独特景象,表现了守边将士在极艰苦的环境中思乡而又功业未就无以回归的心情。在内容上开拓了词的新领域,在风格上开豪放派词的先河,并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很明显,这首词是咏叹边防将士的内心抑郁的。抑郁是由于不曾击破敌人为国立功,而不是消沉,所以它的风格沉郁悲壮。
词从写边塞的景物开始。秋日傍晚的边塞更加显得荒凉萧瑟。归雁成群结队地飞回南方,似乎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像是有意撩拨人的情怀。在落日余晖、烟雾缭绕的群山中间,有一座早闭的孤城。孤城中守边将士的生活怎样呢?心情沉重的将军,边喝着酒,边想着极辽远的家乡,可是敌人没有打败,哪能说到归去?在寒霜落地,笛声哀怨的夜晚,没有人能睡得着。将军由于战事的持久和劳苦,发丝都白了,战士们因为久戍穷边,也不免流下伤时的眼泪。
这首词和作者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畏敌退让,他们得寸进尺,侵扰不已。1040年到1043年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等职,抵抗西夏侵略。在这样的生活基础上,诗人写出这篇绝妙好词来。
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清新典雅类: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暄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其厚重无以言表。浩瀚书海中,我独钟情诗词曲。我为她回味悠长的韵律而叹为观止,读之,都如饮甘露,唇齿留香;吟之,抑扬顿挫,如闻天籁,乃至如临其境,亦仙亦幻,在其意境中流连忘返。
古代迁客骚人最爱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于是乎,托物言志便是古诗词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陶潜爱菊,“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菊为之托,以菊之淡雅告世人无须追逐功名利禄,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是淡泊明志者的理想国度;周敦颐爱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莲为之托,以莲之清高勉励世人要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白居易爱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为之托,描绘出凡世间芳菲殆尽,而不受喧嚣干扰的山间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王安石爱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以梅之傲霜斗雪的不屈精神寄托自已仕途不顺却不言放弃之志。可见每位诗人皆有托志之物,并对其情有独钟,借其抒情言志。因为诗蕴藏诗人的真情实感,诗便有了灵气,铸成千古不朽的篇章。
余爱诗。诗,重行文工整,结构对仗,末字压韵,读来朗朗上口,回味冗长。
诗于中唐到了全盛时期。诗仙李太白无疑是茫茫古诗人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其诗清新俊逸,超凡脱俗,为后人留下了无尽诗文财富。他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以激励天下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不必沦落消沉;又有“呼儿将出唤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万般皆忘,一醉方休,表现出了诗人的洒脱。再有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有藐视王公贵族,天下唯我独尊的王者气慨。此公一生嗜酒好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无不留下他的足迹。无论是“巴东三峡巫峡”,还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他却是“朝辞白
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以设想,要不是诗仙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得到了山川美景赋予的灵感,妙手著下千古绝唱,我们便读不到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再有与诗仙风格迥异的诗圣杜甫。杜工部笔下多为婉转哀怨之诗。这是其身世坎坷,一生窘迫所致。他年轻时仕途受阻,被贬谪居,后又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晚年得友人相助,建一草堂,方得安身之所。他的诗大多在开篇便有凄凉之境,其《三吏》、《三别》是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言国家内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一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诗人向腐败统治者发出的一声厉问!再如“忽闻剑外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表现了诗人闻内乱已平,喜极而泣之状……杜工部的诗多以哀怨为基调,读来令人抑郁。
词与诗不同。词以唱腔音律为载体,按曲子音律长短来填词。词与诗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诗注重对仗工整,结构上一首诗可以为一段,也可分多段;而词不重对仗,却极讲究用字的平仄声韵,分为上下两阙。
北宋中期,九州大地渐渐从战乱中复元,国家经济亦渐渐复苏,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兴盛,词这朵文学奇葩也在民富国强的沃土中灿然绽放。最初,词只是宫廷中帝王将相歌功颂德时的唱词,因其能淋漓尽致地抒情而为儒生们喜闻乐见,并带出宫廷,传至民间。
词因其内容风格而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风格雄浑激烈,读来酣畅淋漓,直抒胸臆,此流派以苏东坡为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气势磅礴,荡气回肠。婉约派格调柔和,其代表为柳永。“执手相看泪眼,方留恋处,兰舟摧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如邻家女孩浅吟低唱,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曲,是继宋词之后于元代在民间大兴其道的又一文体。其格式较诗、词自由,它既不像诗那样拘泥于格式上的工整对仗,也不需似词那样在声调上必须合乎韵律。曲的格式和音韵都相对自由得多,故而为世人所爱,雅俗共赏。现代的歌曲便是传承了元曲的精髓神韵。较之于诗词,余更爱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区区28字,便为读者色勒出了一幅有情有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书籍是人类成长的导师。书籍蕴藏了无尽的知识宝藏,人生有涯而学无涯矣!书籍永远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当你快乐时,读书,书与你分享;当你痛苦时,读书,书为你疗伤;当你迷茫时,读书,书为你导航。朋友们,让我们拿起书本读书吧,当我们身处喧嚣尘世,为世事所累时,从书籍中为自已的心灵寻一片净土,找一个心灵的庄园。
第四篇:品读古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模版)
品读古典诗文,弘扬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初探
“文化之于人,正如水之于鱼,一方水养一方鱼,无文化之国家,无文化之民族,无文化之人群,便如无水之鱼,无本之木,欲求成长发展而永无可能。”先哲们很早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无论是民族的发展还是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它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仁爱、勤奋、探索、创新、助人为乐的优秀人才。作为语文教师,应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近传统——了解传统——解读传统——继承发扬传统,因为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关乎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昌盛。因此,本文仅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作初步探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各时代人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远的,尤其是对学生。在语文教材中,无论旧版还是新版,都将古诗词的教学作为一个重点教学内容,而且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有古诗词默写体现,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诚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除了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之外,还要充分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丰富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更能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积淀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之时,却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乞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的?当我们对纪念我们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无动于衷的时候,它却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被无数外国人铭记于心。不少学生能够准确的说出“愚人节”、“圣诞节”的日期,却不知道“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也是当代中学生和教师的悲哀。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目前我们使用的2055年5月第二版的初中语文版教材六本教科书中,古诗词就有60首(篇)。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的自我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丰裕,很多学生追求的是流行、前卫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在我国的古诗词里,很多古诗词将事物与人物、诗品与人品融为一体,让学生心中充满一种对民族气节的敬仰和向往。这份敬仰和向往,使学生领悟到了古诗词的精华,体会到了我们的民族气节。
总之,古诗词不仅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它也是传统文化中绮丽的一页,它的魅力、它所折射出的精神、它所蕴育的灵魂也将会永恒的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大本营。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经典的诵读,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有50个城市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影响中小学生达300多万。有人认为,面向21世纪我们应该站在五千年民族文化的肩膀上,保持自己的根。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熏陶的便利捷径。我们要追溯过去,放眼未来,关怀当下,致力于学生人生幸福的智慧培养和精神完满的自由建构。我们的传统经典的民族文化底蕴突出体现在对过去的追溯,孔子、老庄、荀子的智慧跨越千年,李白、杜甫、苏轼的诗文光照后人,更有《诗经》《楚辞》将这个世界点染得瑰丽、灿烂。让我们大声诵读经典,寻找民族自信,激发民族热情,凝聚民魂,为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不懈努力!
第五篇:美丽的诗文
美丽的诗文
今天,天气特别晴朗,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和妈妈小路上散步。妈妈说:你看,天空多美啊。我说:是啊,我还想了一首诗呢。妈妈说:说给妈妈听吧。我说:
天空中有动物园吗?
有,是白云。
你看,小马和羊儿,在那里吃草。
妈妈说:好诗,真是一首美丽的小诗。我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山西省阳城县东冶完小二年级 赵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