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cable network):
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具有开放性、低成本和广泛应用的软硬件支持等明显优势。以太控制网最典型的应用形式是Ethernet+TCP/IP。他的底层是Ethernet,网络层和传输层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TCP/IP。以太控制网容易与信息网集成,组建统一的企业网。以太控制网克服了现场总线的不足,已成为控制网络的新趋势。
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优缺点
平心而论,二者并无绝对的优劣,只是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下面我就从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出发,谈谈我对二者不太全面的看法。一,费用。
在商业运用中,成本因素毫无疑问是经营商以及用户最先考虑的因素。先说有线网络,有线网络布线改线工程量大。有线带宽不断的增加,只是线变得越来越粗,那时换线工作将会无比艰巨。由于使用实体线,其线路容易损坏,一旦出错将不得不换掉整条线,维护不易。而且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相比之下,无线组网(接入)的主要开支在于设备及天线和铁塔的维护,相比较而言费用要低很多。而且在网络需要改变时,无线网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规划和随时调整,省去了巨额的工作量与费用。因此可以说无线网络相较有线而言在成本方面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二,传输。
网络传输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传输质量和节省传输时间,因此,传输的质量和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选择。在这一点上,有线网络可以说是稳占优势。由于有线网络使用双绞线,光纤等实体线,其传输质量与速度稳超使用射频传播的无线网络。除了质量与速度,有线网络在传播的范围上也有其优势。一般来说有线网络的传输不超过一百米,但若是使用了交换机则能达到更远,即便如此,其传输距离也远超只有十米有效距离的无线网络,更不用提有线网络还可以无视墙壁,拐角等地形因素。三,安全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与经济生活中,网络的安全性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有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是发生在网线之中的,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环境,不易被人所监听。而相比之下,无线网络近乎是发散的,就如同抗日影片中的电台传播一样,很容易被人监听而导致数据泄露。四,移动性。
在上面三点中,无线网络显而易见地落在了下风,但为什么它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不仅繁荣发展,而且还隐隐有取有线网络而代之的势头呢?因为无线网络还有一个有线网络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优势,那就是无线网络具有极高的移动性与灵活性。可以说无线技术是所有从事高机动性与高时效性工作者的福音,否则很难想象他们在外地时是该选择放弃一些机遇呢,还是该选择随时随地的为自己的笔记本拖拽一根无限长的网线呢。
对社会经济推动的影响
第二篇:有线无线网络统一上网行为管理
有线无线网络统一上网行为管理
随着Internet的接入的普及和带宽的增加,一方面员工上网的条件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网络使用危险性、复杂性和混乱。在IDC对全世界企业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在上班工作时间里非法使用邮件、浏览非法Web网站、进行音乐/电影等BT下载或者在线收看流媒体的员工正在日益增加,令网络管理者头疼不已。据IDC的数据统计,企业中员工30%至40%的上网活动与工作无关。这些员工随意使用网络将导致三个问题:
① 工作效率低下。② 网络性能恶化。
③ 网络违法行为。
企业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运行状况愈来愈复杂。企业的IT管理者如何及时了解网络运行基本状况,并对网络整体状况作出基本的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病毒、木马造成的网络异常),并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这一切都是对企业网信息安全管理的挑战。
以某一个公司的需求为案例来说,该公司主要需求点为企业无线覆盖以及整体网络实名制上网行为管理。
办公区域的无线覆盖要求办公区域无死角,部署简单,维护容易,扩展方便,同时要求支持多SSID,不同的SSID通过不同的认证策略上网,办公wifi需要员工的账号密码才能登陆,访客wifi 默认为空密码,但需要关注公司微信上网或者通过短信认证上网等。
企业整体网络行为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流量管理,能够细化控制网络的整体及各个终端的带宽(如设置每个部门或者用户每天或每月所能使用的带宽总额、以及实时带宽速率的控制等); 详细记录网络中各类上网日志,PC、手机、平板等终端利用公司网络外发的邮件信息、聊天内容(针对内部员工,安装客户端才可实现)、登陆的账号信息(QQ、邮箱等账号)、搜索的关键字信息,各种终端访问的网站、发送的言论、流量日志分析等;
审计过滤,能够针对不同的网站及应用进行阻断审计,上班时间屏蔽购物、电影娱乐、网络游戏等网站,防止上班时间浏览非工作性网站,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公司带宽、能够针对敏感关键字的发帖/搜索等进行阻断与告警,有效规避法律法规、支持针对exe、bat、js等各种后缀的文件下载进行过滤,有效防范网页病毒、挂马等。
结合上述的用户需求以及IT系统的现状,鑫塔科技可以为企业IT部门提供一套完整、可视、智能联动的互联网出口安全解决方案。部署拓扑图如下:
互联网出口上网行为管理:部署鑫塔科技XT6000-AC于互联网出口,针对有线网络终端和用户提供接入认证、权限控制、合规审计;此外,还针对有线/无线的全部用户、关键应用,提供全局统一的带宽控制策略。 智能联动:此外,互联网出口上网行为管理设备还为无线网络提供portal认证功能,以实现微信认证短信认证等多途径的无线认证。将无线上网终端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同时能够针对不同的智能终端进行上网权限划分以及行为日志审计,便于后续的报表分析、威胁定位、合规审计等。
此方案中将采用上网行为管理XT6000-AC+无线AP的模式,1—6—11信道交叠,多SSID无线覆盖方式。一般来说,企业部署WIFI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企业移动办公问题、方便企业网络扩展、以及树立企业形象,为企业员工以及客户提供更多网络访问的便捷。
鑫塔科技为该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之亮点:
1、WLAN安全机制
方案中无线网络将采用802.11I/WAP2的加密方式,多SSID设置,各个SSID直接客户端隔离,同时通过行为管理设备网所有的数据通讯可视化,2、WLAN认证机制
常用的认证方有:WEB认证、账号密码认证、微信认证以及短信认证。实际上,微信已成每个智能手机的标配应用了,由于海量的微信用户存在,微信便成为了一个强大的营销平台。微信营销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网络营销首选。
鑫塔WLAN解决方案,将WiFi资源同微信平台关联,访客必须关注商家的微信公共账号才可以享受“免费”的WiFi网络。
通过鑫塔创新的微信认证方式,可以迅速增加企业微信的粉丝数量,从而,企业可以在大量粉丝的基础上,去做微信营销,建立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服务。
访客进入公司无线覆盖范围后,自动接入企业访客无线,被定向到指定提示页面,提示顾客关注企业微信号然后即可获取上网权限,访客关注企业微信号即可上网。这样便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关注度,也便于广告、业务推送和宣传。
同时对于WLAN的运维,鑫塔WLAN能够实时的显示每个接入点AP的接入人数、实时在线用户名等。
短信认证与微信认证类似,访客接入无线后,将弹出手机认证页面,用户输入手机号码并点击获取到验证码后,输入验证码即可上网。
3、让WLAN变得更快速
由于wifi开放给所有用户,自由的网络环境中包含各种杂乱无章的应用流量无法管控。胜鑫塔上网行为管理内置全国最大的应用识别库和URL库,能自动识别无线流量类型,根据终端类型设置相应的流量控制策略。对于高耗流量的风行、迅雷、电驴等P 2 P下载,视频浏览我们可以进行带宽限制,防止此类应用对于带宽的过分抢占,从而保障顾客正常的上网体验。
4、有线无线网络统一上网行为管理
部署了鑫塔科技上网行为管理设备,为可以帮助企业IT部门提供一整套统一的有线、无线网络上网行为管理解决方案。这即满足了安全合规管理的要求,又提升了IT运维效率,还提升了用户上网的操作体验。
5、专业的流量控制
鑫塔科技上网行为管理系统通过多级父子通道技术,能够完全匹配企业组织人员架构和网络应用结构。在经过用户和应用的通道化后,管理员能够给不同通道分配不同带宽。同时,带宽的分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鑫塔科技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具有动态流控功能,在总体带宽利用率偏低时自动调整策略,有效提升带宽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在P2P应用流量控制方面,通过鑫塔科技P2P智能流控技术,能够有效的抑制P2P流量,使得核心业务应用有足够的带宽资源。
6、全面精准的行为审计
鑫塔科技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不仅记录内网用户访问了哪些网站,使用了哪些应用,还能对用户的上网行为内容进行深入审计,如IM聊天内容、微博、社交论坛发帖内容、邮件发送内容、邮件附件内容和上传文件内容等。同时,还支持SSL加密网页和应用的内容审计,避免错审漏审,帮助企业深入的了解员工上网行为。
第三篇:2009-2010有线网络发展回顾与展望
2009-2010有线网络发展回顾与展望 格兰研究
目前,我国有线电视产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传统有线网络通过收购、参股等资本手段,网络链条正在被缩短并展宽;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网络价值快速提升;随着大型、跨区域有线电视运营集团的逐步产生,中国有线网络条块分割、竞争力弱的历史正在被改变;在新业务领域进行更多的尝试,以为其在三网融合时代的发展奠定基础。
2010 年对于有现网络来说,将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如果能够抓住三网融合的有利机遇,在突破现有体制瓶颈的基础上,实现业务及规模的跨越性发展,有线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否则被边缘化或被整合兼并的结局将不可避免。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线数字电视、IPTV、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等将共同推动我国广播电视和视听娱乐行业进入一个多元化及快速发展的时期。有线产业在面对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2009 年,国家对有线网络发展的基本政策导向总体围绕加快有线网络产业化步伐的角度进行,2009 年中,一系列重大行业指导政策的连续发布,奠定了未来几年数字电视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2009 年4 月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三年三大任务的主要内容,表明了国家对数字化的支持态度;2009 年7 月底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有线电视的跨区域网络整合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则将有线网络推向规模升级的快车道。此后,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发布的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发展、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等政策措施,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的发展。如在《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通知中,广电总局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有线网络要实现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的4 项总体要求及工作目标。在上述重大行业政策的指导下,2009 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迅猛,在网络数字化、网络整合及高清互动业务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佳的成绩,但后整转时代遭遇的业务、体制、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存量与增量:40% 的数字化率
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工作在2009 年继续向纵深发展,截至2009 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 个直辖市的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622 万户,用户数字化率达39.46%,相比2008 年提高了
2.36% ;在全国333 个地市级中,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整体转换的城市数量达到272 个,占地级市城市总量的81.68%,相比2008 年底提高了23.42%。除了地级市外,2009 年,众多县级市也开始启动整体转换工作,使整体转换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截至2009 年12 月底,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达到6497.3 万户,用户数字化率达到39.76%,其中,新增量为2114.8 万户,略高于2008 年水平。
2009 年,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与2008 年相比,有线的数字化速度小幅上升;其次,在业务拓展方面,各地有线网络呈现出多种商业发展模式并存的状况;第三,在用户覆盖方面,有线数字化开始从城市向郊区、县蔓延。目前,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500 万的省份为江苏省和广东省,有线数字化程度超出50% 的省级行政区域为宁夏、青海、天津、吉林、海南、湖南、新疆、内蒙、北京、广西、贵州、山西等12 个地区。
截至2009 年12 月底,各省级行政区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及有线数字化程度如图2 所示。网络整合:应以资本为纽带
截至2009 年12 月,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开始进行网络整合工作,其中,2 个直辖市及14 个省份的有线电视网络已基本完成整合工作,北京、天津、河北、吉林、安徽、广西、海南、贵州、陕西、江苏等省份已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网络整合。
2009 年有线网络整合围绕两个方向进行:一方面是进行省内网络整合,形成以省级网络为运营主体的运营单位,省级网络整合较为彻底的省份为江苏省,在网络整合完成后,江苏省以省为单位规划及开展互动业务,对双向业务的拉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是启动省外网络整合,以推进集团化建设步伐,典型案例如湖南电广传媒于 2009 年中投资组建华丰达有线网络控股有限公司,并与国开行签署197 亿框架贷款额,主要用于跨地域有线电视网络的收购。此外,江苏有线2009 年中与昆明广电的合作,陕西广电网络与广西、江西的“三西”合作,均是广电探索跨区域网络合作商务模式的一些尝试。
从各地的整合结果来看,在网络整合过程中,强化资本连结纽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网络整合的形式主要包括行政性整合和资本性整合,在已完成网络整合的省份中,采用两种模式的比例基本相当。格兰研究认为,进行行政性整合后的有线电视网络并没有彻底改变网络分散的属性,由于集团成员间在利益上存在诸多冲突,这种状况造成整合后的企业集团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因此难以发挥出整合的规模效益。
鉴于此,格兰研究建议有线的网络整合应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无论是进行省内整合还是跨省集团的建立,在整合形式上均应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扩大企业资本金,在增强企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解决数字化发展过程的资金需求问题,如进行网络改造及双向机顶盒的发放等。新希望:双向业务有所突破
网络承载能力是业务发展的基础。格兰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进程有所加快,截至2009 年12 月底,超过30% 的有线网络运营商已将双向网络改造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从宏观市场来看,我国有线双向网络的覆盖用户已超过3000 万户,双向机顶盒用户超过1000 万户(即运营商发放的双向机顶盒用户数)。
发展双向互动业务对有线网络运营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摆脱有线网络收入结构单一的局面,还可以对抗电信网络的有力竞争,最终实现向综合网络服务商的转型,因此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发展双向、互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
与前几年相比,2009 年有线电视的双向互动业务开始进入大规模开拓阶段,越来越多的有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搭建互动业务平台,开始尝试性地开展双向互动业务。但从最终的结果看,有线互动业务整体进展缓慢,受制于用户规模及用户消费行为以及营销力度的影响,互动业务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
在各项增值业务中,宽带互联网业务及视频点播业务最受有线运营商青睐,但宽带业务受制于出口限制发展非常缓慢。格兰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 年12 月底,在国内有线宽带业务发展较好的76 个城市中,宽带用户总数约为300 万户左右,仅占国内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2%,且突破10 万户以上的城市很少。视频点播作为提高用户黏着度的重要业务形态,是有线网络运营商开展最多、下力度最大的业务之一,已成为有线电视增值业务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业务形态,但由于替代性产品增多及用户消费习惯等问题,目前广电VOD 业务尚未完全获得用户认可。
新亮点:高清发展突飞猛进
高清作为广电网络最大的优势业务,得到了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被列入2009 年重点工作。2009 年9 月28 日后,新增的9 套高标清同播的卫视频道,加上之前已经开播的4 个高清频道,使我国高清节目数量迅速跃上一个新台阶。
高清节目数量突破10 套后对终端产业拉动作用明显,2009 年全国高清机顶盒市场开始启动,部分高清业务推进较好的地区更呈现出高清机顶盒市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9 年12 月底,全国高清机顶盒总量突破50 万台,与2008 年相比实现了倍数级增长。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清机顶盒的市场拓展模式(用户获得机顶盒的方式)可以分为以北京为代表的“行政模式”和以深圳为代表的“市场模式”,且前者推动力明显大于后者。截至2009 年底,歌华有线已经完成30 万户高清交互机顶盒的发放工作,为其后期拓展双向互动业务、建立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从业务拓展模式看,无论是北京的行政模式还是深圳的市场模式,大多数运营商都将高清和双向互动业务捆绑在一起发展,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高清对互动业务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尴尬:收入模式仍然单一
有线网络的ARPU 值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及新业务(增值业务)收入。从整体情况来看,2009 年有线网络的收入来源仍过度依赖于基本收视维护费,新业务收入对ARRU 值的贡献尚待进一步挖掘。
截至2009 年底,超过70 个城市或地区已经召开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价格听证会,从全国情况看,与模拟时期相比,数字电视基本包第一端子收视维护费平均上涨了71.94%。比较一些地域数字化前后有线网络的收入情况可发现,收视费的提高仍是推动有线网络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如不考虑收视费上涨的因素,绝大多数有线网络运营商的户均收入则呈现无增长或增长缓慢的状况。老问题:体制是制约发展最大瓶颈
在传统体制下,“喉舌”功能是有线运营商最重要的职能,电视作为党和政府最重要的舆论工具及宣传通道,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原有体制的影响下,有线电视的产业化改造面对的是分散、低效和粗放的系统。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现有管理经营体制成为制约有线发展的重大瓶颈。
展望:2010 四点趋势
2010 年1 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使我国广播电视及视听娱乐行业走向一个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有线产业在面对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三网融合”时间表为广电留出了2010 ~ 2012 年的3 年缓冲期,这个窗口期对广电行业而言事关生死,能够实现跨越性发展,有线将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发展时期,有线网络将面临完全被边缘化的窘境。
格兰研究预测,2010 年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趋势一:用户快速发展。格兰研究预计,2010 年至2014 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规模更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 左右,至2014 年有线电视用户总规模将达到2.3 亿户,新增用户主要来自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中挖掘出来的黑户、新建小区的用户等;2010 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总量将达到9000 万户左右,2011 年中期突破1 亿户。
趋势二:网络规模化扩张。一些省内有线网络整合较好的省级网络公司将通过收购省外有线电视网络或业务合作等模式,形成一些跨区域的集团,表现比较突出的省级网络公司包括江苏、湖南等省。趋势三:双向网改快速推进。目前国内大多数有线运营商的网络技术平台要全面支撑双向互动增值业务尚存在不小难度,因此,有线网络运营商须顺应“三网融合”的要求,加快下一代网络建设,在提供可靠服务质量的同时,使有线网络具备完善的语音、视频及数据多媒体业务承载能力,及支持快速灵活的新业务生成能力。
趋势四::业务发展将呈现多元化特色。有线网络的产业属性会逐渐凸显,大型网络运营商会更多考虑产业发展以及调整运营思路,研究用户消费行为,以用户为核心拓展业务。
《中国数字电视》独家授权新浪科技频道,请勿转载
第四篇:网络的优缺点
从消费者使用网络获取产品信息的角度来看,网络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媒体使用者是信息的主动搜寻者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一对多的单向式传播,消费者只能够被动地接收信息,广告信息是广告主刻意传达给消费者的,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此外,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间限制也不可能承载太多的信息,因此,传播的广告信息大多数单纯简洁。这样的传播状态导致了受众或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相比而言,网络媒体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因为网络媒体的使用者可以依靠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寻自己想得到的任何信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推”向受众。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使用者主动把信息“拉”向自己。同时,网络媒体具有无限链接的功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量可以说是无限丰富。这样,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前,可以到网络上主动搜索相关的产品讯息,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但是,传统媒体上那种不断重复广告信息以赢得受众无意注意的广告发布方式,在网络上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中,20.9%的网民回答弹出式广告/窗口,仅次于选择网络病毒的29.2%的网民数。在浏览网络时,网络受众习惯性地关闭弹出式广告,同时,受众很少或根本不点击其他非弹出式的网络广告。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上很难有效地实现。
2.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化
在网络上,消费者可以搜索到相关产品的各种信息,有广告主有意发布的信息,也有其他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或服务后的评价,还可能有第三方机构关于某种产品的测评报告,也可能有大众传媒或网站关于某类产品的公开报道,即网络媒体成了消费者信息来源的集大成者。因此,比较传统媒体,网络在帮助消费者获取信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适合处于有意式处理信息阶段的消费者。
3.庞大信息量对广告信息的干扰
网络的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但是,从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角度讲,大量的信息容易造成广告传播的噪音。网络的每一个页面上都有很多的链接点。比如拿搜狐的首页与一张传统报纸的头版或者杂志的封面相比,前者给受众的感觉是信息点太多了,而发布在一个报纸版面或者杂志页中的广告则更容易进入读者的视野。同时网络广告的尺寸很难有所拓展,最常用的网络广告形式有旗帜广告、按钮广告、漂移广告、文字链接广告等,它们尺寸都较小,很容易湮没在色彩斑斓的背景网页中。并且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网民不会长时间地阅读同一页面,即使在同一页面阅读,也会不停地上下滚动屏幕,如果在五秒钟之内不能获得网民的注意,页面上的广告区域就成为视觉盲点。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适合于进行有意式信息处理的消费者,靠重复传播试图捕获消费者无意注意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网络媒体上效果大大减弱
第五篇:网络存储技术优缺点与发展趋势
网络存储技术优缺点与发展趋势
随着不断加速的信息需求使得存储容量飞速增长,存储系统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核心平台,同时各种应用对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存储容量上,还包括数据访问性能、数据传输性能、数据管理能力、存储扩展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存储网络平台的综合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发展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和可管理的先进存储方式就成为必然。下面就当前的存储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信息量的飞速发展使得存储容量也飞速增长,发展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和可管理和先进存储方式就成为必然。本文就几种传统的网络存储框架进行探讨,之后介绍了新的存储技术,并分析了网络存储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
随着不断加速的信息需求使得存储容量飞速增长,存储系统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核心平台,同时各种应用对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存储容量上,还包括数据访问性能、数据传输性能、数据管理能力、存储扩展能力等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存储网络平台的综合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发展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和可管理的先进存储方式就成为必然。下面就当前的存储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存储技术概述
所谓网络存储技术(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存储,数据可以在远程的专用存储设备上,也可以是通过服务器来进行存储。网络存储技术是基于数据存储的一种通用网络术语。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存储技术分为三个阶段:①总线存储阶段;②存储网络阶段;③虚拟存储阶段。以存储网络为中心的存储是对数据存储新需求的回答。它采用面向网络的存储体系结构,使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分离;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包括了网络和I/O的精华,将I/O能力扩展到网络上,特别是灵活的网络寻址能力,远距离数据传输能力,I/O高效的原性能;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和存储资源,消除了不同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障碍;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管理性。
二、几种传统的网络存储架构
网络存储架构大致分为三种:直连附加存储、网络附加存储、存储区域网络。这几种网络存储方式特点各异,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下面我们来做简单的介绍并分析其中区别。
2.1 直连附加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直接网络存储(DAS)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的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主要应用于单机或两台主机的集群环境中,主要优点是存储容量扩展的实施简单,投入成本少,见效快。DAS主要应用于:
①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SAN或NAS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时;
②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时;
③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时。
缺点:
①不能提供跨平台的文件共享功能;
②用户要备份数据和存储数据,都要占用服务器CPU的时间,降低了服务器的管理效能;
③由于各个主机之间的数据独立,数据需要逐一备份,使数据备份工作较为困难;
④随着服务器的增多,数据管理会越来越复杂;增加存储设备,扩展存储容量,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重新配置,这样做容易中断单位的业务连接性,造成数据丢失。
2.2 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NAS)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NAS中服务器与存储之间的通信使用TCP/IP协议,数据处理是“文件级”。NAS可附加大容量的存储内嵌操作系统,专门针对文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供高效率的文件服务,降低了存储设备的成本,数据传输速率也很高。
NAS应用于电子出版、CAD、图像、教育、银行、政府、法律环境等那些对数据量有较大需求的应用中。多媒体、Internet下载以及在线数据的增长,特别是那些要求存储器能随着公司文件大小规模而增长的企业、小型公司、大型组织的部门网络,更需要这样一个简单的可扩展的方案。
缺点:
①NAS采用File I/O方式,因此当客户端数目或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较多时,NAS服务器仍将成为系统的瓶颈;
②进行数据备份时需要占用LAN的带宽,造成资源浪费;
③NAS只能对单个存储(单个NAS内部)设备中的磁盘进行资源整合,目前还无法跨越不同的NAS设备,只能进行单独管理,不适合密集型大规模的数据传输。
2.3 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通常SAN由RAID阵列连接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组成,SAN和服务器以及客户机的数据通信通过SCSI命令而非TCP/IP,数据处理是“块级”。
应用:
①数据共享由于存储设备的中心化,大量的文件服务器可以低成本的存取和共享信息,同时也不会使系统性能有明显下降;
②存储共享两个或多个服务器可以共享一个存储单元,这个存储单元在物理上可以被分成多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连接在特定的服务器上;
③数据备份通过使用SAN,这些操作可以独立于原来的网络,从而能够提高操作的性能;
④灾难恢复传统方法,当灾难发生时,使用磁带实现数据恢复。通过使用SAN,可采用多种手段实现数据的自动备份,而且这种备份是热备份形式,也就是说,一旦数据出错,立即可以获得该数据的镜像内容。
三、新的网络存储技术IP—SAN
网络存储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技术IP—SANt。IP—SAN是以IP为基础的SAN存储方案,是IP存储技术应用的第三阶段,是完全的端到端的、基于IP的全球SAN存储。它充分利用了IP网络的技术成熟、性能稳定、传输距离远、安装实施简单、后期维护量少的特点,可为用户提供一个运行稳定、实施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的大容量存储系统,是一种可共同使用SAN与NAS,并遵循各项标准的纯软件解决方案。IP—SAN可让用户同时使用GigabitEtherne SCSI与Fibre Channel,建立以IP为基础的网络存储基本架构,由于IP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的应用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持,在IP网络中也可实现远距离的块级存储,以IP协议替代光纤通道协议,IP协议用于网络中实现用户和服务器连接,随着用于执行1P协议的计算机的速度的提高及G比特的以太网的出现,基于IP协议的存储网络实现方案成为SAN的更佳选择。
四、虚拟存储
所谓虚拟存储,就是把内存与外存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得到一个容量很大的“内存”。以存储网络为中心的存储解决不了全部的数据存储问题,如存储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数据融合等。不少先进存储系统的倡导者都提出,存储作为一种资源,应该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来水和电力一样,随时可以方便的存取和使用,这就是存储公用设施模型,也是网络存储的发展目标。实现存储公用设施模型的关键就是在网络存储基础上实现统一虚拟存储系统。目前存储技术还处于存储网络阶段,虚拟存储才刚刚起步。
五、云存储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所构成的集合体。用户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
六、结束语
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未来网络的核心将是数据,网络化存储正是数据存储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网络存储技术沿着三个主要的方向发展:NAS、SAN、IP—SAN。而SAN和NAS的融合将更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备份,因此,SAN和NAS的融合、统一虚拟存储技术是未来网络存储技术发展的两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