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国考面试热点:养猪户考上公务员
【背景链接】
养殖场里2000多头猪要喂,西安户县石井镇的养殖户宋世峰一刻也不得闲。直到他接到西安组织部的电话,才放下活计赶紧往市里跑。
去年12月24日,29岁的宋世峰从西安市组织部领到录取通知书。通过招考,他从一名农民变成一名公务员——石井镇政府科员。与他一起被录用为公务员的工人农民共有457位。宋世峰说:“当了这么多年农民,没想到还有机会。”
【热点解析】
1、“留不住”、“进不去”并存,干部结构不合理,乡镇公务员短缺
养猪户考上了公务员,普通工人农民也被选用,这在时下讲学历、看文凭的公考热中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这种接地气的选人用人新风气,既为个人提供了人生出彩的平台,也为优化基层干部结构带来了契机。
一直以来,公考热之下,家门、校门、机关门三点一线的“三门”干部大量存在。有的因为缺少基层经验,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因为高学历与现实待遇的落差,往往不能安心干;有的奔着仕途而来,蜻蜓点水很快就走。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人才僵局,一边是新来的大学生公务员“留不住”,一边是优秀的工人农民“进不去”,公务员队伍“调结构”成了难题。
选人才不易,用好人才更难。根据招考公告,此次招考还限定为本市或本县生源报考,新选拔公务员在熟悉的地方继续工作,他们本身也愿意留下来。而且被录用的人员,要与所在县的公务员主管部门签订为期5年的服务合同,服务期内不能调离。情感因素加制度保障,让优秀人才“招得来,留得住”的问题有了靠谱的解答。
党的十八大提出:“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这给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指导。
2、没有范围、没有参考书,笔试面试更侧重实践积累
从陕西招录工农公务员的考试内容看,主要测试公共基础知识和农业发展、农村政策、企业管理、社区建设等与基层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从农业谚语的解释,到60岁老人养老金发多少钱,大多注重实践积累,不是突击熬夜就能背出来的。而且,组织部门还加强实地调查,了解考生平时的邻里关系、为人处世、是否孝敬父母等,更全面地考察招录对象。不是靠长篇大论的申论看人,也不是只看卷子上的表现,而是从实践能力、为人处世等多方面检验考生,这样的招考规则接地气,也利于扎根基层的工人农民证明自己的价值。
3、省里每年拿出15%的名额,从工人农民中招录公务员
“工人农民文化程度毕竟较低,这样会不会降低公务员的素质?”从一开始就有人对这种招录方式存在一定疑问。
对于质疑工人农民能力的说法,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田晓东说:“为了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组织部将从2014年春季开始,从新录用的村(社区)干部和劳模等一线人员中选拔推荐100名同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大专学历教育。”
陕西省这次新录用公务员共457名,占全省今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总数的15%。“这项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从今年起以后每年都从招录公务员总数中拿出15%的名额,用于从工人农民中招录公务员,力争经过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使全省从优秀工人农民中考试录用的公务员在基层干部队伍中占有一定比例。”去年11月25日,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从优秀工人农民中考试录用的公务员代表座谈会”上说。
【考点预测】
1.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2.走群众路线;3.解决就业问题;4.城乡公平竞争。【措施】
党的十八大提出,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干部队伍渠道。日前出台的干部选任条例也明确,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树立注重基层的导向,这些都预示着选人用人的新取向。把这些组织工作的精神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更多身怀实践技能的普通人进入公务员队伍,还需在制度设计和选任操作中更接地气,为基层人才铺好成长之路。
1、创新制度。完善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是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没有范围、没有参考书,笔试面试更侧重实践积累,这样的考试制度能够更好的有利于我们政府选出真正具有岗位匹配性的公务员。
2、加强监督。在陕西,从今年起以后每年都从招录公务员总数中拿出15%的名额,用于从工人农民中招录公务员,切出这么一块用人蛋糕,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如何把真正优秀的工人农民选上来,而不是设置了一个关系户进机关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从发布招聘公告到笔试、面试、政审、录用等一系列选任的过程中发挥好监督的作用,一旦发现借机耍手段、走后门的情况一定要严加惩处,避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国家选取到最适合各职位的人选。
第二篇:2014国考面试热点:基层公务员“马上有理解”
2014国考面试热点:基层公务员“马上有理解”
【热点链接】
中央的“八项规定”、严禁公款赠送贺卡年历等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条条都指向公务员。1月29日据报道,3位基层公务员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他们春节前的工作生活。其中一位的话很有意思:“我们的福利待遇,从来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好,所以,现在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坏”。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理论深喉】 [综合分析]
对于公务员来说,体制内的人想“突围”,体制外的人想“进城”,这都是一种常情与常态。公务员作为一种职位,当然有其他职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样也容易因为其特殊性而饱受指责与偏见,并使之成为被伤害的一部分。
其一,公众别被腐败公务员,奢侈公务员蒙蔽双眼。其实,当前,公众不是对公务员队伍不满,而是对公务员队伍中的特权以及腐败现象不满,主要是对那些拥有一定权力并且蛮横的公务员不满。我们的规定,我们的反对四风,我们的禁令主要是针对这些公务员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基层的公务员,他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其二,制度禁令是为了让公务员更规范,不是为了卡公务员的正常生存。一些公务员之所以有“我们也没觉得有多惨”的感悟,就是因为大部分基层公务员是比较规范的,其实,制度禁令就是让所有的公务员都不规范起来来,都正常起来,以前在一些部门,一些岗位存在的灰色收入是不合理的,现在,必须铲除,回归正常。
其三,应该重视基层公务员的待遇。我们必须承认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很重要,我们也应该保证公务员基本的待遇。公众对公务员的待遇也不是吹毛求疵,关键是公开,阳光,坦荡,没有灰色收入,这是最重要的,公务员挣钱应该挣到明处。公务员明处挣钱,老百姓从来不反对,公务员没有了灰色收入,应该根据社会生活水平给公务员制定规范的工资标准,进行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这也是保证公务员队伍廉洁的重要工作。
[启示]
如同统计学上的平均法一样,“表面繁荣”却掩盖了真实的情况,而“碎片化、片面化”的认识,也容易导致偏见的产生。大多数公务员的收入,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高,就正常而言,甚至可以用“微薄”来给予形容;自然,其也没有想像中的所谓的灰色收入,更没有提前放信息来源唐山人才网:http://tangshan.offcn.com/ 假,“一杯茶一张报”等特殊待遇。更多的人还是处于“付出了,但没得到理解”的境地。至于一些基层公务员的“带甲种田”和“因职抑郁”,其实是绝大多数公务员的真实写照,只是他们的声音在强大的质疑声中被淹没了,其真实状况被一些个体制内的优势者给拔高了。
[措施]
真正和谐而成熟的社会,不缺质疑精神而缺少质疑的能力与素养,让公务员说话天塌不下来,让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才是社会之幸。对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一方面,建立这方面的机制和标准,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让公务员工作成为公民的一个展示自身为人民服务价值,打造人生事业的好舞台。同时需要多听听来自公务员的声音,打捞那些“沉默的声音”,如此才能进行沟通与交流,并掌握全面而准确信息,避免因为误导而产生偏见。
另一方面,政府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改革现行的条块分割体制,明确划分政府间权力,赋予基层相应的权力财力,以便基层因地制宜地实行具体到位的管理、服务,同时精简政府中间层级,将节省下来的编制、财力充实到一线基层。此外,各级各地政府要努力提高决策、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多替百姓着想,做好试点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让基层公务员工作开展得更顺利。同时,要给予基层公务员更多关怀,解决他们在事业进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合理诉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信息来源唐山人才网:http://tangshan.offcn.com/
第三篇:2018国考公务员面试热点:电视剧注水乱象
2018国考公务员面试热点:电视剧注水乱象
热点背景:
近年来,电视剧产业化运行机制发生变革,市场化增速加快,为追求商业利益,制作方有意拉长电视剧篇幅,这种处理方式已成为某种业界“潜规则”。
《大唐荣耀》从60集拉长为92集,《择天记》从50集拉长到55集,动辄80、90集的电视剧屡见不鲜,新《还珠格格》99集、《天天有喜》91集、《隋唐英雄》120集„„长剧越来越多,剧情拖沓、内容稀薄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某些口碑良好、被誉为“良心剧”的作品也存在人为拉长“凑集数”等问题,挑战着观众耐心的底线。
题目预测:
近年来,动辄80、90集的电视剧屡见不鲜,《大唐荣耀》从60集拉长为92集,《择天记》从50集拉长到55集,新《还珠格格》99集,《隋唐英雄》120集„„对于当前电视剧“注水”的现象,你怎么看? 中公答题思路解析: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审美、娱乐、情感沟通等多重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注水剧”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注水部分越长,被浪费的个人时间和公共资源就越多。人民群众对电视剧的期待值就会越低,而相对而言,电视剧的文化传承功能也会降低。
制作方注水的方式也主要是通过增设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设置冗长的台词以及重复再现故事情节等,很多制作方纷纷效仿,随波逐流,在电视剧制作行业形成了不良风气。
电视剧“注水”,主要是电视剧制作方和播出方的原因造成的:电视台热衷于人气演员,而人气演员片酬较高,导致制作方在拍摄和后期制作的投入越来越大,使得电视剧制作成本不断增加,所以通过增加电视剧的集数,实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电视台以集数定价,作为依靠贴片广告收回成本的买方电视台来说,剧集越长,植入广告的空间越多。
要治理电视剧“注水”乱象,需要多方并举:
对制作方来说,应实施剧本战略,加强文化和编剧在电视剧中的主导地位;要减少对演员的颜值依赖,把注重故事讲述、情感传递和价值观的表达;要按照合理的比例配置人员薪酬。
对于播出方来说,改变以集数购买的陈旧方式,避免制作方人为拉长剧集。同时,还需要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跟踪和指导,对电视剧“注水”乱象进行管控。进行电视剧行业“供给侧”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中高端的电视文化产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第四篇:2018国考面试热点:公务员品德纳入考察
2018国考面试热点:公务员品德纳入考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供大家参考。
【热点背景】
目前,多个省份2017的公务员招录进入政审阶段。近年来,诸如被纳入“失信”名单、学籍造假,甚至未婚先育等等,在公务员招录中,成为考生政审不过关的原因。
【综合分析】
解决的必要性:对于公务员招考引入“考德”机制,其必要性不容置疑。公务员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德”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他们的道德操守,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至关重要。公务员招录“考德”,也就是从入口环节提出要求,纯洁公务员队伍。
落实下去存在的困难性:一般而言,考察品德,大多是对考生的人事档案、履历进行审核,无非是更加看重考生的身份、政治面貌、诚信表现,以及奖惩情况等。问题是,如何掌握客观化标准,避免个人主观因素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个难题。如果没有客观标准和完善的考评体系,那么,招考的正当性、合规性更难以把握。
目前,我国缺乏除考试之外的另一种可行的考察机制,而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道德考察体系,尚需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对策建议:只有在对公务员“德”的考察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准确,这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德育水平。因此,作为公务员考录部门,应该慎之又慎,考官及考察标准,首先要“以德为先”,给考生提供公
平条件,划定统一标准,规范自由裁量空间,这不仅是为了保证“考德”的合理性,更是对考生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的梳理对考生巩固相关知识点有所帮助!中公教育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第五篇:2018公务员国考面试热点解析:一带一路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2018国考面试热点解析:一带一路
【面试真题】
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并倡导召开了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会议,让各个国家一起商讨国际大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和活力。对此,你怎么看? 【热点储备】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古代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在面试题目中,最常用到“一带一路”的就是涉及到开放、包容等主题的时候,可以适当迁移引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一带一路”的内容,体现理论功底。比如提到我国的大国外交,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一带一路”本身体现了相互联系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为互联互通。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体现的是内外联动和双向沟通。可以用在社会现象题型或态度观点题型,涉及事物发展是相互关联、因果关联的知识点中。比如目光短浅这个行为,就是没有注意到事物是发展的联系的,没有理解互联互通的紧密性。因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管中窥豹,因此短视牺牲了长远的发展。
从丝绸之路的核心精神,到“一带一路”的提出及发展历程,再到现在傲人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期许和展望,每一步都是积累的过程,每一步都在为“一带一路”的繁荣兴盛、和平发展积蓄力量。所以,考生遇到量变达到质变、与“积累”相关的态度观点类题目,可以将“一带一路”作为实例举证。【思路点拨】
第一,这体现了立己达人的共赢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自我与他人是互立互达、共立共达的统一体。我国古代思想家将“五伦”的精义概括为“相人偶”,即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强调自我只有在与他人的良好互动中才能完善自身。这种对自身的认识先天地包含着他人,从而将“立人”“达人”纳入“立
行!
与梦想坚持者同己”“达己”的范畴。这充分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天具有共赢、共享、共建的诉求。“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种内在诉求在国家层面的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同国家相互关联、协调合作,既维护各自的核心利益,又努力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带一路”建设赓续丝路精神,其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开放包容的特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第二,这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和而不同,即在对差异性、独立性的尊重和包容中实现和谐统一。正如一首乐曲要有不同的音调才能和谐悦耳,经济、政治乃至命运共同体也需要在包容差异中实现和谐。古丝绸之路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不仅儒道思想西渐,而且异域佛教等相继东传,欧洲还曾广泛接触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认文明多样性,包容文明异质性,推动不同文明互相欣赏、和谐共处,这在当今世界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对和而不同理念的践行,强调寻找各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兼容并包、携手同行。
第三,这体现了兼善天下的担当情怀。中华传统思想中一直蕴含着强烈的天下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有这些,都把善天下、平天下作为最高的使命意识、德性追求。这种追求无疑超越了民族局限和区域藩篱,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一带一路”建设正是中华民族担当情怀的积极实践。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中国要谋求什么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和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中国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秉承“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胸怀,将自身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得益于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国也欢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