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经济学的小文章
中美老太太的购房观比较—住房投资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两个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一辈子还完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临终才买了一套房。评论者从这则故事中得出了不同的感叹。有人说,中美老太太消费观不同。美国人是先买房后还款,超前消费。中国老太太是先攒钱后买房,量入为支。中国老太太该向美国老太太学。有人说,中美国情不同,中国老太太哪能学得了美国老太太? 在我看来编故事和评论故事的人都犯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混淆了中美老太太不同的购产观。美国老太太是把买房作为投资,中国老太太是把买房作为消费。美国人从小就有买房是投资的观念,中国人现在还被住房是新消费热点所误导。所以,要比较中美老太太的购房行为,先要区分消费与投资。在经济学中消费与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即效用)。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个人买汽车与买房子都是同样花钱,但买车是为了满足方便交通或显示身份的需要,而买房和买股票买债券是同样的投资。在美国GDP统计中,买车作为消费支出中的耐用消费品支出,买房作为私人国内投资中的私人住房投资支出。更重要的是,决定消费和投资的因素是不同的。只有了解这些差别,改变中国老太太的买房观,中国住房市场才有希望走出困境。
美国老太太把住房作为投资是与她生活的经济制度相关的。她提供劳动得到的收入分为两部分:消费与储蓄。金融制度保证了她可以把储蓄变为投资,这种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也可以是购买住房。这不同的投资形式都会给她带来收益。产权制度保证了她可以获得自己的全部投资收益,当然,也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她不能把她的钱全用于一种投资,这样做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风险太大了。一般而言,住房投资较为稳妥,而且随房价上升,房租高昂,买房是最有利的投资形式之一。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但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收益率。当住房投资收益率高时,她借款投资就是一种理性行为。方便的金融体系为她提供了贷款,所以,她在年轻时就借款买了房,然后慢慢偿还。
中国老太太生活的环境让她不能把住房作为投资。这位老太太必定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这种体制下,收入分为工资和福利。住房是作为福利分配的,她的收入中没有这种买房的部分。也许她在消费之后会有结余。但这种结余只能存在银行里作为备用消费金。计划经济下不允许个人投资。
住房是作为消费品分配给居民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分上,这个老太太大概就由于级别不够,没有分上房。买房是消费这个观念实际上来源于计划经济。
改革了,号召买房了,但中国老太太买房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她的收入中仍没有买房的钱。所谓房价高制约住房市场并不完全正确。什么是房价高?价格高低是一种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现在的房价,相对于一般人的收入而言的确太高了,许多人一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但实质并不是价格高而是收入低。房价中当然有不合理的成本可以压低,但降价空间并不大,让房价低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收入,把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住房费用还给劳动者。
但收入还不是决定中国老太太是否买房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消费是为了得到效用,取决于收入,但投资是为了得到收益,取决于未来收益的高低。如果投资的收益率足够高,借钱投资(购房)也是值得的。所以,这个老太太不买房的关键还在于投资收益问题。
首先是投资于住房能否得到收益。我们能从购买住房中得到收益的条件是我们对住房拥有完整的产权。当买房只有若干年使用权,而且住房交易还要受各种干预时,老太太敢投资于住房吗? 其次,收益率有多高。购买住房的收益来自两方面。一是节省的房租,二是房产的升值。中国的房租一直维持在低价格(与房价相比),房产升值的市场交易又不活跃。低投资率的前景下谁愿意投资呢? 最后,住房作为一种投资要有银行的贷款支持。近年来住房贷款发展很快,但与美国老太太享受到的方便相比,差距还不小。所以,中国老太太只能倾其一生储蓄买房,而无法像美国老太太一样年轻时贷款买房。我们把中国老太太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住房业总是走不出困境。与美国老太太相比就可以了解住房业如何走出困境。据最近报道,权威人士预言中国住房市场还有开发幼年的潜力。此言的确不误,但是如果不从观念上把住房作为投资,从制度上为个人投资创造条件,当下一代又有两个中美老太太在天堂见面时,对话内容仍然不会变。
第二篇:学习经济学的小文章
言利必有义—企业经营目标
有些企业家喜欢以“儒商”自居。如果“儒商”的含义是有文化的企业家,企业家以此为追求是有意义的。如果“儒商”的含义是儒家的“言义不言利”,那就或者是言不由衷,或者是给自己定错了位。
经济学家把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所有人都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即他们行为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个人作为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是为了收入最大化,作为消费者购买物品与劳务是为了效用最大化,作为企业家从事经营活动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从现实中看,企业家的经营活动也许有不同目标,但作为共性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如前所述,经济学分析是把某种假设作出分析的前提的。在分析企业行为时,基本假设是利润最大化。
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利”是受到排斥的,“惟利是图”是一个贬义词。长期以来,我们也习惯于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好像“利己”必定“损人”。经济学家强调个人的利己,实际上是认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增进社会利益的过程。
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有这样几条途径: —按消费者的偏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向消费者和社会提供充分的好产品。这样的产品市场欢迎,能卖出好价格,利也就在其中了。
—进行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生产率。首先进行创新的企业,产品成本低于其他企业,又可按市场价格出售,其余额就是利。当其他企业为利而进行模仿或再创新时,整个社会受益。
—承担经济活动的风险也会得到作为“风险贴水”的利。社会需要有人承担风险,利就是对风险承担者的报酬。
—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获利。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竞争的结果优胜劣汰,成功的企业获利,这正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按最优化原则利用和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如果每个企业都做到了这一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企业这些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活动哪一项不利于社会?企业言“利”必然对社会有“义”,为何不敢公开言“利”?企业利润增加,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增加,企业用利润去投资扩大了就业,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惟利是图何罪之有?一个只言“义”,口口声声“为人民服务”的企业如果亏损还要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去养活,这种“义”有什么意义?这种“为人民服务”,岂不是让人民为它服务? 人们往往把当前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企业惟利是图,其实市场经济首先必须是一个法制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从事自己认为能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活动。企业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为利润最大化而经营。那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坑蒙拐骗以谋利的行为不是我们所说的理性经济人行为。犯法的行为最终是要受到法律正义之剑惩罚的,哪有个人利益或利润最大化?现在一些个人或企业为谋私利而从事非法活动的现象存在(甚至还相当严重),并不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或利润最大化假设不对,而是因为执法不严。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围。
原计划经济各国的经济改革往往是从承认利润的作用开始的。60年代中期,苏联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从经济学家利别尔曼一篇强调利润作用的文章开始。7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以重新评价孙冶方把利润作为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牛鼻子”的观点启动。今天,惟利是图不应是一个贬义词,利润挂帅也不是什么修正主义。企业追求“利”,“义”也就在其中。中国所需要的正是大胆言利,敢作敢为的企业家。
第三篇:经济学文章问题
:(1)你的样本(故事)在哪里;(2)你文章所作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性);(3)你的文章和XXX的文章或观点(或者XXX学派的观点)相比,有什么新的观点(idea)和你对这个问题主要的判断是什么(包括选用哪个学派的观点进行解释);
(4)用逻辑的语言描述你文章模型的逻辑结构(逻辑性,我曾经栽在这个问题上,犯了过于强调研究工具而忽视研究目的的错误);(5)基于你的判断你所选择变量的定义和分类在哪里;(6)你所选择的约束条件的经济意义在那里,在以后的分析中如果放松这些约束条件会出现哪些变化;(7)为何选用这种类型的数学工具描述文章的逻辑结构;(8)由你个人的判断所选择的外生变量对所选择的内生变量来说有哪些影响,同时所选择的变量相对于其它因素(未被当作变量选入的因素)来说有何显著性和可替代性(用计量结果来证明你的观点);(9)在模型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假说有哪些,并如何进一步用理论或者实证的方法证明这些假说是成立的;
(10)根据你的故事,选择哪些样本和数据证明你的观点,这关系到所选样本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及对你观点的实证证明的作用;同时如何描述理论模型中的不可测变量和如何处理好其它因素(未被当作变量选入的因素)以及相应计量工具的选择也是关键。
第四篇:管理学习小文章
(一)做正确的事情,提升领导力
引言:当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做正确事情的时候,这种行为可以感染到周边的人,产生聚合效应,吸引大家都要学习和表现这种行为,形成做正确事情的氛围。
管理者的领导力普遍需要提升,领导力缺失与领导力不足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员工士气低落,工作氛围压抑。无论从管理者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帮助员工成长的角度,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和修炼都是一门重要课程。
关于领导与管理的区别,有很多说法,比如,“领导是把梯子靠在正确的墙上,管理是沿着梯子往上爬”,“领导是在体制上做事情,管理是在体制内做事情”,“领导是艺术,管理是技术”,等等。这其中最有名的要属“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这句话了。关于做正确事情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位于日本南部宫崎县的幸岛是短尾猴的故乡,日本科学家对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研究过程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猴子也会清洗红薯。科学家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非人类种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对短尾猴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沙土里种植一些红薯,走的时候就把这些红薯留下了。后来,猴子发现了红薯,就开始当作食物来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长的,红薯上经常粘着一些沙子,比较硌牙。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发现,把红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会硌牙了,于是它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小猴子,这些
猴子也开始用水洗红薯吃,再后来,这些猴子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它的猴子,甚至告诉了其它岛上的猴子。于是,一天,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这就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出现。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一个人在一个小范围内做正确事情的时候,这种行为可以感染到周边的人,产生聚合效应,吸引大家都都要学习和表现这种行为,形成做正确事情的氛围。
管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正确的事情,提升领导力:
一、描绘一个激人奋进的团队愿景
人们工作除了要获得一定的物质回报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获得意义。所谓意义,就是员工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这份工作给员工带来了哪些成长和成就。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给一个医学博士非常高的薪水,却只让他做点钞员的工作,恐怕没有多久,他就会放弃这份高额薪水去寻找一份薪水低很多的工作,因为这样的工作无法让医学博士找到工作的意义。
作为一名管理者,你除了带领大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要帮大家建立一个激人奋进的团队愿景。具体一点,就是所管理部门的价值定位,管理者要明白,你的部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你的部门能为整个团队贡献哪些价值。
这个工作可以从五个方面考虑:第一,部门重点工作有哪些?第二,这些重点工作能为公司创造哪些价值?比如财务贡献、人才培养、顾客满意度、管理(生产、技术)水平、社会声誉等。第三,如何通
过一句话的形式把它们描绘出来?第四,如何把这句话和每个员工的工作结合起来,重新定位员工的职责、丰富员工的职责,使员工的工作更富创新精神和挑战性?
二、建立高绩效的标准
明确了部门定位,接下来,就是定立高绩效的标准,人们不会做你期望他们做的事情,而是会做你考核的事情。那么如何定位员工的考核标准就显得很重要。你是把考核作为工具,仅仅制定一些显而易见容易达成的标准,还是把考核作为你的管理思想,制定高要求的工作标准?显然,后者是更好的选择。
高绩效的标准要结合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要求,把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结合起来,激励员工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为组织贡献更多的价值。
三、保持关心人的态度
霍桑试验告诉我们,员工的高绩效和环境因素无关,而是和管理者关心人的态度有关,关心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及时表扬员工的成长;第二,及时指出员工的不足,并与员工探讨改善方案;第三,辅导员工提升工作技能;第四,与员工探讨职业发展规划,并提供帮助。
四、营造开诚布公的沟通氛围
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帮助别人成长,背后指责则是徒生是非。一个管理者要着力在部门内部营造一种开诚布公的沟通氛围,要从启发员工的角度出发,通过问问题帮助员工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树立
责任感,形成处理问题的工作思路。推荐一个小工具,咨询顾问团队经营使用这个工具,就是“6个1工程”——掌握一项工作技能、学习一项生活本领、做一次培训课程、读一本书、指出别人一个优点、指出别人一个缺点。经常在部门内部分享各自的“6个1”,既能帮助员工成长,又可以营造开诚布公的沟通氛围。
专家点评:控制不等于领导力,管理不等于领导力,领导力才是领导力。如果你寻求怎样领导,那么:
1、将你50%的时间投资在领导你自己上,包括目的、伦理、原则、自我激励、行为。
2、将20%的时间投资在领导那些比你权威高的人身上。
3、将15%的时间投资在领导你的同行上。
一个成功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在于“做正确的事情”,同时帮助各阶层的主管“把事情做正确”。
领导力的发挥一定要注重榜样的力量,作为管理者,要想让下属做好,你首先要做得比他好,还要热心地帮助他不断提高。
管理者的榜样效应是能激发员工活力,吸引员工接受你的领导的最有力的方式。
要让每个员工清楚地理解他的努力对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有多么重要,还要让每个员工都能够清楚地感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必须看得见,摸的着,数得清……
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沟通的作用至少有二:
1、帮助老板及时掌握公司基层信息。
2、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二)请学会勉强别人
引言:年轻的时候,最讨厌别人逼迫我做什么事,总觉得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动自发”才完美
一个部门主管向我抱怨:何先生,你不知道这件事多难执行,所有的部门都持观望态度,因为会影响他们现有的工作,我无权命令他们,也不想勉强他们,公司可否暂停或中止这项计划?
他的抱怨早在我意料之中,因为他负责的这项工作确实困难,许多地方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流程,再加上原有工作已很令人烦忧,所有的人都期待能放弃这项工作。但基于许多原因,公司不能放弃。
我告诉这位主管:你是无权主命令他们,但你推行的是公司的政策,理论上他们不乐意配合,可也不至于严词拒绝。你要用各种方法,勉强他们一起配合,如果你不想“勉强”别人,那这件事肯定办不成!
“勉强别人做事”,这可是我这辈子花了最多时间学习的事。年轻的时候,最讨厌别人逼迫我做什么事,总觉得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动自发”才完美。因此长大后开始工作,我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讨厌去勉强别人,尽可能不去勉强别人,也因而面临了很长一段时间一事无成,什么事也做不了,让别人觉得一点能力也没有的尴尬状况!
我慢慢发觉,几乎没有一件事是别人乐意去帮你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他人不断的催促、不断的说服、不断的沟通、不断的哀求之下,完成某一件事。
我惊觉,这是一个无处不“勉强”的世界,我更惊觉,人生的真相就是“勉强别人”,而成功的人,就是很会“勉强”别人的人,能
力则是用勉强别人来衡量,不会勉强别人的人,就是没有能力的人。
“勉强”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最粗鲁而直接的勉强叫命令;文雅、含蓄的勉强叫沟通;用道理去勉强叫说服;诡诈的勉强叫欺骗;用好处去勉强叫引诱;炫惑的勉强叫广告;不断的勉强叫锲而不舍。勉强是一切事物的原动力,任何工作、任何任务,都需要不断地勉强自己、勉强别人,才能够完成!
我终于认清真相,勉强原来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因勉强而成长,营业人员因勉强而成就业绩,工作者因勉强而绩效非凡,主管因能勉强别人,而完成困难的任务,老板因能勉强所有的人,而获利赚钱。
勉强伴随着困难而来,因困难,故需勉强;不愿勉强别人,其实是无能力的托词。学会勉强别人,是工作者认清事实、学习成长的开始。
专家点评:
几乎所有成功企业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强人,除了品格强、能力强、大多是态度强,一个没有情感强度的人,当不了头。古人讲:善不领兵,就是这个意思。董明珠是女强人,别人说,她走过的地方不长草;苹果的乔布斯傲慢性强,就连儒雅的宗庆后都说过:搞得好的企业都是比较专制的。什么都讨论讨论就麻烦了,从培养人的角度看,人才都是被逼出来的。西点军校刚入学的新生,第一堂课是被训斥,然后在各种压力的挑战下,战胜自己,极限过后,无坚不摧,勉强需要技巧,但勉强不能没有。
勉强真是不能缺,看看企业所有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几乎都是“不准”和“应该”,即使勉为其难,你也要做到。人不能没有压力、没有约束,员工没有对规矩的敬畏,企业没有对规矩的坚守,就谈不到绩效,更遑论成功!
(三)管理好离自己最近的人
引言:真正懂管理的人,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离自己最近的人管理好,再通过他们去管理下面的人。
一家大公司的生产部长离任,来接替他的,是一个30多岁的管理学硕士。他上任一周以后,总裁让秘书打听一下他每天都做些什么。秘书回来说,这位新部长大多时间都待在办公室里,属下来汇报工作,他就做指示,没事的时候,他就看书、看报,很悠闲,有时也到车间去转转,但次数很少,而且下去待的时间也不长,看看就回来了。总裁听了以后没有做评价,只是让秘书继续观察。20多天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开始变得有条理了;两个月以后,生产部的管理工作完全走上了正轨;三个月后,生产效率创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
这里,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指挥家施特劳斯的一件事。1872年,施特劳斯应邀到美国演出,美国方面想让施特劳斯指挥一场世界上有史以来参演人数最多的演出,就是由两万名演奏者参加的音乐会。众所周知,在音乐演出中,指挥的人越多越容易出错,一个指挥家,如果能成功地指挥几百个人同台演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何况要指挥两万人呢。很多人都认为施特劳斯不会同意,没想到,当美国方面把想法告诉施特劳斯之后,施特劳斯很爽快地答应了。演出正式开始了,人们都为施特劳斯捏了把汗,担心演出过程中出差错。然而,演出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事后,有记者问施特劳斯是怎样成功地指挥了两万人的演出,施特劳斯说:“是这样的,我把这两万人分成了100组,每组200人,再由我的100个助理指挥,每个人指挥一组,然后由我指挥这100个助理指挥,这样一来,任务就被大家分摊下来了,每个人只需完成各负责的任务就行了,而我,只需要指挥好这100个助理指挥就可以了。”
再回头来接着讲那位管理学硕士。后来,总裁在公司干部会上让那位年轻的生产部长谈一下他是如何搞好生产部工作的,他说的话与百年前的施特劳斯所说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上任的第一天,把手下的三个副部长召集到办公室开了个会:我把生产部的全部工作任务分成三部分,让他们每个负责一部分,然后让他们照这个办法回去给科长开会,向科长交代任务,让科长再给副科长开会……以此往下类推,最后,到车间班组长那里,每个班组长也就管好几十个人就行了,而我,只需要管理好离我最近的人(三位副部长)就行了。”
习惯埋头于琐碎的小事中的人,其敬业精神固然可嘉,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真正的懂管理的人,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离自己最近的人管理好,再通过他们去管理下面的人。在战场上,元帅的作用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指挥好手下的将军们,让他们指挥好手下的士兵,从而达到控制千军万马协同作战的目的。管好离自己最近的人,这就是精明的管理之道。
专家点评:管理者首先是管理企业(人、财、物和信息组成的系统结构)其次是管理管理者,再次是管理员工和工作,这三者是同步完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位管理学硕士正是这样做的,他是这个部门的大脑,他了解一线情况,但重点管好管理者。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直接去管理好每一个人,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指挥好、管理好你身边的人,离你最近的人,通过他们再去指挥、管理好更多的人,到最后,连你自己也无法想象,你所指挥、管理的竞是千军万马!
(四)没有培养合格接班人,就得不到晋升
引言: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良性、持续发展的基础,接班人工程就是老板们的安心工程。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总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困惑和难题——青黄不接,公司总是招不到优秀的新员工,培养不起来几个优秀的接班人。比如,营销总监几年都招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经理;而营销经理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弄不来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结果导致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后断无人,想换掉一个都不行,只能是多年一成不变。
由于没有优秀的接班人和可替代的后备人才,造成老板们总是受制于原先的那些中高层管理者和所谓的那些公司元老和“能人”。
事实上,优秀的员工和优秀的接班人,外面有的是。只是,他们早就被公司的元老和能人给提前干掉了。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只不过是老总们个人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因为元老和能人们一旦招来并培养起优秀的新员工,他们势必会受到威胁,搞不好自己的位置还会被取代,谁会做这样的傻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北京一家公司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所有中高层管理者如果没有培养起合格的接班人,就永远得不到晋升。
这家公司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公司,集团总公司的老总姓姜,从公司诞生那天起,姜总就在公司管理层办公室的显眼位置贴上一个条幅——没有接班人就没有晋升。比如,营销总监如果培养不出来一个
好的接班人,就永远别想晋升为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如果培养不出一个好的接班人就别想晋升为总经理,总经理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就别想晋升为大区域总经理,依此类推。
除了贴条幅提醒外,该公司还在实际中切实执行。比如,一次姜总曾跟业绩很好的苏州分公司李总说,如果你培养出一个合格接班人,我就把你调回到北京当总裁,至少能管理3个区域。李总听后大为兴奋,在不影响业绩的同时,开始将工作的重心转向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上来。
一年后,苏州的这位李总开始给姜总打电话,说,“苏州公司我已经培养起一个总经理了,他能力非常强,现在都是他在主抓市场,我只是充当一下顾问而已,你看我现在能不能回北京了?”
姜总说:“好呀,但是你回到北京后,苏州的业绩不能下滑,一旦下滑,你就必须再回去,继续寻找和培养新的接班人。这是我跟你不能让步的约定。”
结果,这位李总在回到北京上任后,依然没有丢下苏州公司不管,经常跟苏州保持联系,监督和指导苏州的接班人,并称,你一定要做得比我还要强,否则,当我重回到苏州,我们都没有脸面相见。在他监督下,苏州的接班人也不敢掉以轻心,业绩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在这家公司还有另外一个案例,一位姓周的小伙子刚来公司因为字写得漂亮,人也机灵,在开展业务的同时,便被兼职安排成为姜总的御用“写白板”的人——每到姜总有公开的演讲和培训时,他都需要将姜总所说的重点写在白板上。由于业务做得不错,两年后他被提
拔为公司经理,可是每次他还是要帮姜总写白板。于是,他便开始抱怨说,我都是经理了,还要帮姜总写白板,有失身份呀。
姜总听到后,对他说,这不能怨公司,如果你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你就必须永远都要帮我写白板。结果,第二天,这位周经理就开始在公司基层员工中找到了几位字写得好、反应快的人开始培养,半年后,他成功解脱,不再需要为姜总写白板了,因为他培养起了好几位优秀的写白板接班人。
专家点评:好的企业文化里也有一条:没有合格接班人就没有晋升。看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科学的战略和优秀的人才是关键,这里指的优秀人才就是优秀“接班人”。
无论是对公司老板来说还是对中高层而言,最难培养的就是接班人。我的用人原则之——就是:考核一个中高层干部,在位时,看他的业绩;不在位时,要看他是否为公司培养出了优秀人才和接班人才。
接班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如果接班人才跟不上公司发展步伐,跟不上老总快速提升步伐,那么轻则会造成公司事业的停滞不前,重则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五)制度造就秩序
访美期间,我们一行人乘车行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秩序井然。我问美国朋友:在美国超速违章的多吗?他说:有,但极少。在美国我们不敢违章,违章付出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在美国第一次超速违章罚款200美金,并把你的违章记录上黑名单。然后保险公司在你车辆保险费上增加1000美金。如果你是第二次超速违章,罚款增加,车辆保险费用再增加2000美金。如果再有第三次、第四次违章,保险公司就不再给你保险了,让你在美国不能拥有自己的私家车,让你寸步难行。他说,美国的网络系统非常发达,在任何地方2分钟以内都可查到你的不良记录。当你上了这个黑名单,在美国生存那就惨了,在这巨大的成本面前任谁都要掂量掂量。
美国朋友还说: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是人。在美国,如果超速不罚款、不上黑名单,我敢说60%以上的美国人都会超速违章。是严厉的制度保证了良好秩序。
我有一位朋友喜欢捕蟹,在美国西海岸领一张捕蟹证仅一美金。每次捕蟹规定你只能捕六只,而且只能是半斤以上的公蟹。公蟹的形状、半斤重蟹的图案尺寸都给了你,只要你按规矩办,你就可经常吃到自己捕捉的西海岸的海蟹。如果抓到你一次超出规定数量或不达重量或是母蟹,那你今生今世就别想再吃到自己捕的蟹,也别想吃到自己钓的鱼了。制度虽小,却十分严厉。在美国,你钓鱼捕蟹都靠自律。你不自律警察和公民都会出面干预,自律的行为保证了秩序,维护了共同的利益,而这种自律说到底是来自对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在我国,往往并不缺少制度,但缺少执行制度的保障体系,许多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较差,使违反制度的人付出成本太小,同时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制度属于管理范畴,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比,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的到位上。
制度造就了秩序,也产生了力量。散兵游勇与正规军相比,差距就在管理制度上。
第五篇:英语学习小文章
Mark: Hi, Jack, how have you been?
Jack: Not very well.Mark: Why? Looks like you're feeling very down!What happened?
Jack: Nothing.Mark: Come on.For a man who's feeling so down, there're usually two reasons.Either his career is going downhill, or he has a broken heart.Since you're so successful, it must be the other.Jack: Well, you're right.I just broke up with Jane.Mark: Oh, I'm sorry.I thought you two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Jack: Well, you never know.I want to settle down, but she says she wants to pursue her career while she's still young.Mark: Well, you can't blame her.It's always difficult to choose between career and family.Jack: Maybe you're right.Mark: Jack,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to comfort you, but cheer up!There's plenty of fish in the sea and you'll find your soul mate, your perfect match!
Jack: Yeah, but it's hard to forget her at the moment.You know, we were together for almost five years.It's really hard.Conversation Room FML/ 糗事一箩筐
1).Today, my girlfriend opened my refrigerator and began her standard moan: “You're a pig, you never clean up.Look at that egg, it makes me want to throw up, it's gone black, it’s covered in fuzz, IT'S GOT HAIR ON IT!” I got up to check it out.It was a Kiwi fruit.2).Today, I discovered why my girlfriend is so obsessed with cutting my nails.She collects my clippings in a jar under her bed.She claims it will keep us together longer.3).Today, my mother woke me up at 4:30 A.M.to tell me our dog was running down the street.I ran for an hour, chasing after her.Turns out it was our new neighbor’s dog.Ours was in our basement.4).Today, I saw an elderly man fall in a crosswalk, so I jumped off my bike to help.As I helped him across, the light turned green.I then watched across a 6-lane street as someone stole my bike.3.Tongue Twister: Picky people pick Peter Pan Peanut-Butter, 'tis the peanut-butter picky people pick.单词:picky, people, pick, peter pan, peanut.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一个意思:
Example:She doesn’t like broccoli.1.I don’t think she will be happy with broccoli.2.Broccoli just isn’t her thing.3.She likes everything but broccoli.4.Broccoli would be the last thing she eats.5.Don’t count on it, she won’t eat broccoli.6.She is not very fond of broccoli.7.Broccoli doesn’t seem to interest her at all.8.She’s sick of broccoli.Marie: Is that a spot on your uniform ,Robbie?
Robbie: Oh,this,that`s just a little something that the Lieutenant pinned on a particularly deserving officer at roll call this morning.Frank: What did you get?like a condemnation?
Robbie: Commendation,Dad.Marie: Wu,Let me see.Robbie: Okay,go easy on it.Marie: What`s it for…?
Robbie: Perfect attendance.Three years in a row.Ray: Hey,that`s ,that`s pretty good,Robert,Ok, bye now.Marie: I am so proud of you,Robbie.Frank: That`s my boy.always there.Debra: Hey,Ray,look at this letter,you are up for sportswriter of the year.Ray: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Debra: Hey ,look,your newspaper submitted ,and you got nominated.Marie: Oh,Raymond,that`s marvelous,Ray : I knew I was submmited,but I didn`t think this would happen,Robbie: 1095 days of perfect attendance.Debra: Look,they are goin
The notorious cheap skate finally decided to have a party.Explaining to a friend how to find his apartment, he said, “Come up to the fifth floor and ring the doorbell with your elbow.When the door open, push with your foot.” “Why use my elbow and foot?”
“Well, gosh,” was the reply, “You're not coming empty-handed, ar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