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践行之思想 扎根闽南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
实践行之思想 扎根闽南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 何文清
摘要:惠南中学是旅菲爱国教育家黄泰楠先生等人于1947年发起倡办的惠安县第一所侨办中学,后曾被誉为惠安县四所老完中、福建省九所老侨校之一。学校创办以来,一代代惠南人薪火传衍,弦歌不断,学校名贤辈出,桃李芬芳,已有三万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海”。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优质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让惠南学子生机勃勃成长,为惠南学子个性发展奠基”,“让惠南学子接受和城市学生一样无缺失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化熏陶,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道路上奋然前行,跨越发展。学校把“做实、做好、做精、做优”校园文化当成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来抓,以“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香人文校园建设”为抓手,打开校园办教育,积极贯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语)理论,把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由此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书香人文校园的形成。
关键词:行知思想,闽南文化,课程,环境
一、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惠南中学地处“海滨邹鲁”、“满街都是圣人”的泉州,校园文化也烙上深深的闽南印记。一是借力闽南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面旗帜,我校地处闽南侨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化人文环境,发挥隐形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头脑和健全的人格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学校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橱窗、校园网站、液晶显示屏、大觉山广播站等渠道,宣传惠南知名校友、惠安民居民俗、泉州历史文化、闽南民俗风情等,经过长期有效的宣传,逐渐形成富有闽南侨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二是通过“谁不说俺家乡好”主题班会、“闽南文化”手抄报、黑板报比赛、“闽南语歌曲”演唱会、学说泉州话、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积极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掀起热潮。三是开展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校交给学生的“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学校坚持按照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闽南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他们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搞调查、写报告,研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研究闽南文化的重点课题。如《闽南人习俗与古人礼仪》、《惠女风情》、《泉州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崇武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红树林的保护》、《浅谈闽南文化的保护》、《福建民间传统工艺发展状况》、《惠安民间工艺美术家—黄泉福》等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思想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刻洗礼,增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融入课程,传承教育
2006年福建省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焦点。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课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和主动发展,“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语)成了广大学生共同的心声。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发展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按时组织教师开课、学生选课,教务处负责对校本课程开课进行质量监控和过程检查。
第一,挖掘本地资源,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成立了课程委员会,下设校本课程编委会,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制订了《惠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方案》、《惠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校本课程选课指南》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工作。学校倡导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对本地及本校教育资源进行广泛调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校本课程:《闽南文化概述》、《闽南语》、《惠安传统习俗》、《校史在我心中,光荣伴我成长》、《纵观泉州宗教年历表》、《泉州民俗文化》、《泉州宗教文化》、《泉州石头文化》、《闽台文化渊源》、《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闽南乡土习俗漫谈》、《泉州四南文化》、《崇武旅游地理》、《品赏泉州文化》、《闽南饮茶文化》、《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等。
第二,构建课程体系,把闽南特色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系统
为了满足不同种类学生的需要,学校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管理系统,每学期期初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开课,做到有课程纲要、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流程为:调查→申报→审核→选课→排课→上课→考核。在开足开齐规定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开设了适合校情、生情的校本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如《闽台文化渊源》、《惠安传统习俗》、《校史在我心中,光荣伴我成长》等课程,把闽台关系、惠安风俗人情和学校的校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爱乡、爱校的感情;《中学生实用礼仪》、《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把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培养纳入课程,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航天与物理》、《生物化学》、《科学探究小实验》等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积极进取精神„„校本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选课“菜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力地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了发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每个学生在校本选修模块当中至少修满了6个学分。
第三,做好传承教育,增强学生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特别是泉州,更是有着 “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的美誉。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闽南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学生对自觉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通过鲜活的事例、丰富的载体,使这种教育切实收到实效,使学生真正得到实惠。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上大胆引入闽南语,帮助学生克服音韵格律上的障碍,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因为闽南话至今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当其他地区的学生还在为古典诗词的平仄押韵而苦恼时,当其他地区的学生还在为一个汉字的“平上去入”的声调而纠结时,闽南地区的学子可以从容运用闽南语这把金钥匙,灵活打开学习古汉语这座宫殿的大门。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在组织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火热的校园生活中,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中享受教育,创设“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的育人情境。
第一,在抓常规方面,我们把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融入到学校教学的适当环节,在全员和普及上下功夫。一是开展好“闽南文化特色类”校本选修活动;二是开展好“闽南文化特色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常规活动落实在平时,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传统美德,增进了学生对闽南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第二,在抓大赛方面,学校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深入挖掘闽南特色的民俗文化,做好传承和发扬工作;办好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综合性的校园文化大餐,在“做大、做精、做细”校园文化的同时,把闽南文化巧妙融入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爱家、爱校、爱乡”纯洁感情;通过“扬先烈精神,育爱国情怀”祭扫泉州烈士陵园、端午节前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惠南中学侨乡美术作品展、“校园乐坛新势力”闽南歌曲演唱会等单项活动,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校园文化中随处可见闽南文化的倩影,逐渐形成了具有惠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2011年春,在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寒假道德实践活动——“读书·快乐·成长”寒假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黄榕芬老师指导陈幼真同学荣获泉州市一等奖,孙晓凌老师指导黄菲菲、林毅同学荣获泉州市三等奖。2011年秋,由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泉州市第十七届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我校黄卫中老师指导江东冰同学荣获市二等奖,指导杨君其荣获市三等奖;高林燕老师指导江锋同学、陈煌杰老师指导吴紫杭同学,均荣获市三等奖。2011年秋,由泉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泉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我校黄榕芬、郑嘉玲老师指导王传嘉、王哲宏、陈玮瑜、杨伟艺、孙静珑、丁子锐等同学荣获市三等奖,我校也因为在本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荣获团体三等奖。
四、优化环境,文化校园
“环境是无声的教材”。“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井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应该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陶行知语)我校充分利用闽南侨乡大觉山钟灵毓秀的自然条件,致力于“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学生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浸润人性的关怀”、“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教化效应”。学校每一建筑物的命名都富有侨乡特色和德育内涵,用凝固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海内外侨亲、校友、乡贤“捐资助学、乐育英才” 的感人故事,树德励志,激励后昆;漫步惠南中学校园,随处可见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浑然天成”的碑石,碑石上刻着诸如“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碑文则赋予它在丰富的文化气息,灵动含蕴,润物无声;建筑墙面、楼道拐角、走廊墙上、墙柱立面„„随时随地让人感悟孔孟之道、行之思想,品读名言警句、鉴赏美文名篇、感触“温馨提醒”,耳濡目染,怡情怡性;广场四周、消防路两侧的灯柱,配上激励标语、名言名句,冲击视觉,令人遐想,促人深思,照亮心灵;由孔子圣像、论语碑林、成语碑林、名人之路、行知园、生物地理园等景观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苑”,穿越时空,深邃致远,散发着圣人先贤的人文芳菲,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德育前瞻,让整个校园更显优雅、古朴、大气„„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们“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逐步学会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备了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以物的和谐促进了心的和谐,整个校园书香人文气息浓厚。
几年来,学校在丰富的文化传承中积淀,在积极的实践创新中发展,在“学陶、师陶、研陶”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形成了“文化熏陶,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在文化类评比活动中曾先后获“泉州市中小学生迎新春、赞侨乡‘应推杯’作文竞赛组织奖”、“泉州市第四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组织奖”、“泉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泉州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泉州市书香校园”等集体荣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陶行知著
[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黄仁贤、涂怀京主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http:// [4]《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http://www.najyw.net/wjfb/editor/UploadFile/ 20064149819459.doc
第二篇:书香校园之浅谈
书香校园之浅谈
书香校园,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境界,是教书育人的最佳境界。
一、营造热爱读书的校园氛围
1、在开学之初,使每个学生明确学校理念:书香校园,学生做书香学生。
2、在学校的多处地方张贴爱书名言,营造氛围。
3、教师做示范作用,教师首先热爱读书。学校给教师配备必备读书目录,有书籍柜子,可让教师随时借阅书籍,这些做法都是对学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二、学生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作用
1、学校图书馆在开学之初就把学校的推荐优秀书目下发学校的每一年级的每个班。
2、每个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都可以每一个礼拜借阅一次,每次可以借10——20本,加强良性循环。
3、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每学期由学校的图书馆搞优秀书籍读后感橱窗展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1、开学之初,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给学生开列书目《中学生必读的100部名著》,以经典名著来引领学生的阅读方向,减少了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讲课文,甚至有些课文可以不讲,在每一周开辟一到二节课作为阅读欣赏课,学生专门用来阅读经典书籍,随堂做摘抄,或进行批注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高效性。
3、每几周或者定期举行新书推介会。
4、进行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读后感。
5、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摘抄的优秀文章进行交流,两个班互换阅读,也可以进行展览,起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班级的资源
1、在班级开办班级图书馆。号召每个学生都将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拿来,成立班级图书角,制定借阅条例,专人负责管理。
2、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五、开展跳蚤书市
可以在每两个礼拜由政教处组织全校性质的“跳蚤书市”,由参加书市买卖图书的学生进行现场交易。交易本着自由公平的原则由学生进行买卖。
六、教师引领读书。
1、教师自己热爱读书,做书香教师,做高雅教师!
2、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给学生朗诵书籍的机会,引领学生热爱读书。
3、教师在自己的阅读中,遇到好的文章,适合给学生推荐的就可以适时推荐给学生。
4、教师进行课文的延伸阅读,比如学生学了《春》,在介绍作者时可以多花些时间,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将阅读作者的相关书籍、文章作为作业,并落实检查!
七、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给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电子图书地址,鼓励学生读书。
八、可以多多地让学生观看电视散文和诗歌朗诵会,感受美文之美,营造读书的氛围。
九、开展全校性质的美文阅读交流会。
第三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校园”这一主题,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创建了快乐成长的书香校园。如今,走进李夫峪小校园,一股股浓郁的书香文化味扑鼻而来,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在校园内回荡。学校努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不论在校园的任何地方,都能让师生随时可见名言警句,可读经典美文,以陶冶其情操,培育其品格,文明其精神。
同时,学校为各班专门制作有鲜明个性化的班级墙报,各班在广泛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出自己个性化的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口号,在此基础上,提出班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努力付出行动,力争打造出班级特色。
其次,为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配设了图书架,各班建立图书角,采取买书、借书、图书漂流等方式,让图书角真正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精神家园。让“今天你阅读了吗”成为师生每天自问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各班成立了多种形式的读书社团。比如成立读书沙龙、故事会、课本剧团等。通过晨诵、午读、表演等形式,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如节日课程、感恩课程、安全课程、礼仪课程、朗诵课程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比赛和评选活动,以赛促读,以评促写。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诗文诵读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主题演讲比赛、读书之星评选、书香班级评选等。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书香校园 主题词:侵润书香
睿智启航
发展目标:大力开展校园、班级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引领广大师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用阅读引领成长”,让校园回归到阅读的本真中来,打造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书香班级”。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用洋溢的书香感染师生。重视学校传统,立足人文积淀,凸显文化特色,为学校建设寻求新的发展亮点。活动规划:
一、以“晨诵、午读、暮省”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在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晨诵”为每天早晨到校后的一段时间,以“每日一诗”的形式,广泛开展“走近经典”的诵读活动。全班同学或自由朗读或齐声诵读,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在大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及音乐感,在大声诵读中走近文化经典和民族底蕴。学校将组织相应的古诗文诵读大赛或诗词知识积累竞赛。
“午读”为每天午读课时间,学生按照语文老师安排的进度阅读每个班级学生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师生可针对其中片段作赏析、点评交流。
“暮省”则是学生课后,抽出时间,在读书笔记上,记录晨诵、午读的主要内容,写一些心得体会。或以日记、随笔、读书手抄报等形式记写成长的记录。暮省主要是以写的形式,记写感悟。师生之间,亲子之间要用语言相互激励,以共勉。
二、精心设计了学生读书活动,做到了“三定”:
一是定等级,将图书分为八个星级,每个星级5本书,学生读完一个星级的五本书,经教师验收,达到标准的,学校安排统一时间面向全体师生向该生授星;二是定标准,验收标准是学生学生积累的好词好句,书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学生能完成验收模板可顺利获得授星;三是定活动,学校安排各班每周开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各班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展示活动,通过讲故事,交流心得,片段表演等形式,交流学习成果,相互借鉴提高。
三、活动引领,进行全方位展示;一是系列读书成果展示,学生每周一份手抄报,班级两周一份班刊,教研组每月一期校刊《山果果》,学校每期一期《师生优秀作品集》。二是活动展示,即班级每周一次读书会,每月一个主题阅读擂台赛,定期举办课本剧展演和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活动剪影:
博览伴我同行,让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同行,让生命光彩照人。
24*0.85*2
第五篇:书香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书香校园建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新教育形式下,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出“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具体目标:
①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通过读书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兴趣,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③通过活动,师生一起体验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境界,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三、本学期的工作要点:
(一)营造读书氛围
阅读需要氛围,这氛围需要营造。为了积极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准备首先从营造浓郁的校园阅读文化氛围做起:
1、校园挂条幅,在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例如: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等。
2、各班在11月中旬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3、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4、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一个开放性的阳光书吧,全天向学生开放,每年更新图书。图书室定时向学生开放,每天安排一个年级,由图书管理员做好管理工作,保证校园内有安静、温馨的读书环境。
(三)明确阅读时间
在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得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让孩子们有时间接触书籍,努力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带动更多的孩子自觉投入到阅读中来。一天三读
1、诵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为早到校的学生阅读时间;每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诵古诗说名著时间。
2、默读:每天自由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3、睡前读:每晚一次的家庭阅读。
(四)开展阅读活动
1、学生读书活动
(1)开展一次读书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举行“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活动中。
(2)4-5年级每一位学生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
(3)每位学生有专一的阅读笔记。语文教师要负责学生阅读书目的健康。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语文老师每周检查一次,期末进行学生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4)开展课前3—5分钟“背名篇、说名著活动”。(介绍内容、讲情节、讲心得等均可),语文教师可根据本科内容,灵活安排,推广此活动。
(5)周末、十一、寒假等长假期间,鼓励学生在家看学校推荐的书,写读书体会,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
(6)学校进一步完善图书室,图书管理员选择推荐新书目,向学生借阅。把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最能感动人的著作推荐给学生,把富有时代气息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学生的阅读中,要强调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阅读最有利于自己精神发展的书,阅读最适合个性发展的著作。如古诗文诵读、经典文学名著欣赏等。
(7)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中华诗歌散文精品朗诵比赛,“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比赛,“享受读书之乐趣,品经典之茗香”演讲比赛,国旗下的演讲,诗歌散文精品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小报评比,“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捐赠一本书,感念母校情”捐书活动等等。该项工作由各年级由语文老师负责落实。
2、教师读书活动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1)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知天下大事。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强调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能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阅览室的藏书,全体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读完两本,并完成读书笔记,写出读书心得。
(3)定时开放校阅览室,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学校或教研组内应有固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
(4)要求老师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三、具体实施办法:
1、评选“书香小明星”和“书香班级”。
表彰在阅读中表现较好与进步较快的学生,并授以“书香小明星”,同时,每学期还要在各年级中评选“书香班级”。通过评比,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孩子们与书籍走得更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
2、建立开放书吧。
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读书时间。学校准备在二楼东侧建立开放式书吧,增设开放图书柜,让学生随时可以拿到书阅读。
3、建立好书交换站。
为了有效发挥三级书库的作用,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开展读书活动。
手抄报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好办法。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中高年级的学生读书手抄报比赛,把自己读到的好书、感想介绍给同学们。或手工抄写,或电脑打印;或个人独办,或分工合作。获奖作品张贴于专门为读书开设的长廊内,使读书、爱书的氛围更浓厚。
5、组织班级或年级读书会。
定期推荐优秀书籍。学校每学期向学生开出必读书目。除此以外教师组织“阅读小明星”定期向同学推荐优秀书籍,要写出内容概要、推荐理由,作为“向您推荐一本好书”向全校推出。
附本学期活动安排:
十一月份
1、制定学校书香校园建设方案。
2、书香校园建设启动仪式。
3、建设校园阳光书吧。
4、建立班级图书角,制定班级必读书目。
十二月份
1、学生自备必读书籍,开展好书交流看活动。
2、班级读书交流会观摩活动。
3、师生撰写读书随笔
一月份
1、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展评与交流。
2、师生撰写读书随笔 评选“书香小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