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

时间:2019-05-14 21:23: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

第一篇: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

2015~2016年度高三阶段性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

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2.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

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而应该“以

丧礼处之”。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

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

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

3.在四川新繁和成都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上有汉代“市”的景象:市列分明,商肆整齐,“市

楼”矗立于市井中央,在其上可以“俯察百隧”。这反映出

A.汉代政府对市场贸易进行垄断

B.四川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市井》画像的景象与史实不符

D.汉代的市场监管较为严密 4.《清史稿》记载了晋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和贷

给资本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见,晋商的发展

A.折射了清朝统治的腐败没落

B.得益于与政治力量紧密结合 C.标志着政府商业政策的转变

D.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趋同 5.《醒世恒言》写道:“那相公是个老实头,不知利害,一径奔到非空庵前,东张西望。”《红楼梦》也

有同样的表述:“珍大奶奶不是我说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今天河南方

言中还广泛运用这个词,如:也是个老实头,干点啥事也不容易。这反映出

A.古今方言在表述方式上存在共性

B.现代方言保留了古代遗风

C.古代小说中的语言运用有失严谨

D.河南方言的进化相对缓慢

6.1914年,无锡商人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三年

后,他已拥有10个工厂,一昼夜可出面粉4.2万袋,这位面粉大王还同时进军纺织业,在衣、食两大民生产业中攻城略地。对今天的企业来说,可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壮大企业规模,实行实业救国

B.优化投资环境,支持资本扩张

C.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D.利用政府支持,生产民生产品 7.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

驰”。可见,陈独秀意在

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

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

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 8.“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

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由材料可推知

A.十月革命被中国资产阶级认可

B.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渐成主流

C.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9.右图是蒋介石国民政府为壮大空中作战力量发行 的一种债券。这体现出当时

A国民政府积极发动全民抗战

B.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空战阶段

C。国民政府增发货币以备抗战

D.国民政府借助统一战线抗战

10.1978年9月,邓小平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从

总的状况来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是一种落后的东

西。”邓小平的这一言论

A.作用在于为改革埋伏笔

B.否定了新中国初期政策

C.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序幕

D.不利于中苏关系的缓和 11.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5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

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989年,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改革模式。这表明

A.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还很混乱

B、计划经济地位逐步被政府淡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企业认可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化 12.下面是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据此可知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认可

B.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

C.中国外交政策由“不结盟”回归“结盟”

D.冷战时的外交烙印被世界各国遗弃 13.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老农民》的编剧高满堂说:“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长达60

年,从头至尾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这部作晶

A.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B.是一部体系较完善的史书

C.不可能涉及新中国的城市建设

D.可为冤假错案的平反证伪 14.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

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

念”是

A.美德就是知识

B.法律至上

C.怀疑神灵权威

D.追求民主 15.《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它在第九表第三条中规定:“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

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成文法削弱了贵族势力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注重维护法律程序公正 16,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

组织

„„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

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由该学者观点可知

A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

17.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确立了三条纪律与程序:(1)会议以闭门方式举行;(2)所有问题的决议必

须以州为单位来投票;(3)投票结果以当时在场州的总数的大多数的意愿为标准。制宪会议

的这些规定

A表明美国急需建立中央集权制政府

B。确立了民主制衡的新原则

C.有助于均衡各州利益确保行政效率

D,主要为避免会}义受外界干扰

18.1789年,英国大约生产1000万吨煤,而法国仅生产70万吨煤。当时有位诗人已意识到这

种无限的动力之源对英国工业的意义,他写道: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它还拥有东印度群

岛!修正你们的地图吧!新的城堡是秘鲁。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对国家实力有促进作用

B.英国掠夺海外资源满足工业革命需求

C.该诗人不满法国海外殖民地减少

D.法国大革命减缓了其工业革命的进程 19.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

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

通过。这表明英国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20.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自然界无情的生存竞争引入人的社会生活中来,应该提倡个人和国家的 竞争(包括终极的毁灭战争),从而淘汰失败者和一些“不适合再生存下去”的人,从而达到净

化人类基因,优化人种的效果。该学者观点说明

A.进化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B、社会进步是激烈竞争的结果

C.科技进步与否有赖于合理解释

D.不应把进化论引入社会竞争

21.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

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

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

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

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22.1928年7月5日,斯大林说:“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建设工作不是从军事共产主义开始的,而是从宣布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原则开始的。列宁在1918年就已经论证了新经济政策的原

则。”这种说法

A。是对新经济政策的高度赞扬

B.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经济职能

C。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创新性

D.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进步作用 23.有学者曾说:“苏联虽然成为一个政治大国,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和国家组织中,处于少数

和孤立地位,很难发挥作用;苏联无疑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它缺乏战略空军和有效的天空

防御能力;苏联的经济尚待恢复。”该学者意在说明

A战后形成的两极是不对称的两极

B、战后的苏联实力大减

C.社会主义阵营不足以抗衡美国

D、苏联政治上孤立无援

24。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在马德普拉塔举

行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A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

B、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

C.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

D.该贸易区难以实现利益均衡的理想 20.2006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凡位意大利影评专家最后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

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

是一部中国电影。”可知,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

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齐桓公称霸以前,郑庄公称霸时期的郑国就曾于公元前706年派兵援助

齐国,帮助其击败了入侵齐国的北戎军队,而齐桓公更是凭借“尊王”和“攘夷”战略,通过为

周王室和小国提供政治和安全保障,成功获得了体系霸权的地位。公元前662年,齐国为救

援燕国出兵北伐山戎,击退山戎后还主动将齐国的部分土地赠予燕国。公元前661年和 659年,齐国两次为救援邢国抗击狄兵,并将邢国迁到夷仪安置。公元前660年至658年,齐国又帮助因狄兵入侵而灭国的卫国复国。然而,在国家消亡数量方面,春秋初年,西周分

封的邦国有140多个,而到了春秋后期,尚存的周朝诸侯国仅剩十余个。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等经济援助政策,为西欧和日本等地区(国

家)战后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大量经济和技术援助;同时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军事联盟,在面对苏联威胁的背景下为其盟友提供安全保障。苏联也通过“莫洛托夫计划”和成立经济

互助委员会等措施为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同时通过组建华沙条约组织等军事联盟为东

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和安全保障。在国家消亡方面,这一时期对一国的征服和占领事实上已经停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原《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两种演化路径——基于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体系和二战后体系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种体系产生不同的原因。(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

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

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孟德斯鸠说:“中国

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

材料二1949年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

院、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中国教育近代

化过程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

——《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13所教会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欧洲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态度。(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认识。(2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近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

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

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

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

程。”近代化可以归纳为如下公式:

近代化一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十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十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运用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12分,说明:可以就公式中的两个

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

开始走向极限,国内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

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

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

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

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

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 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

求新平衡)。

——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经济政策变革与政党政治的关系。(4分)

第二篇:江苏省苏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l.《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维护社会的安定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2.“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 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

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

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4.右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

A.春秋私学的兴起

B.明代的绘画艺术

C.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5.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正统地位

6.“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7.从下表(1876年~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之趋势日益增强 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8.一种名为“人类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一合图二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①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 ③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 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11.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军队制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2.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

.和平共处不称霸 B.尊重差异求合作 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谋发展”

13.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

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 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 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强调法律至上 B.限制公权滥用 C.维护公民平等 D.追求司法公正

15.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16.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A.推行两党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实行三权分立

D.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

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十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和下图“?”处对应的是

A.完善了精细分共的“手工工场”

B.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 C.形成了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

D.开创;额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

18.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 “明显地改变”的是()A.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19.“美国,只是一场会议和一纸协议就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下面对此“协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

B.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

D.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20.南开大学崔宝衡教授在谈到某西方文学作品时,总结为:“在作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喻的,生活也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与人之间则十分隔膜、难以沟通。”下列与该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A.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夸张手法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二、非选择题:苯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21.(14分)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3分)

22.(12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 “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

“中体西用”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4分)(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学为体”的宗旨的?(6分)

23.(14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

——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

——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的显著成就的时代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发展的关系。(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

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愈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赵向群、候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朝歧见。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时十五讲》

材料三(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清•赵翼《甘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3分)(2)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分)

(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有何不同评价?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对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17、18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题而进行知识体系创新,牛顿和洛克先生逢其时,用三部经典著作从三个不同领域共同诠释了理性的本质,成为英国近代知识体系创新的集大成者„„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花费18个月时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书中全部的论述都以命题形式给出,而每一个命题都给出证明或求解。只是在牛顿认为某个问题在哲学上有特殊意义时,他才加上一个附注,对问题加以解释或进一步推广。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

一、选择题

1~5ADABC

6~10BDDCA

11~15CBABB

16~20CBCAD 21.(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分);

(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3分)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两点得4分)

(4)作用:官僚政治有利于稳定政体;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3分)

22.(1)“中体西用”思想适应了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谋求国家富强。(4分)

(2)说明:承认西方正制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2分)

(3)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中体”受到冲击;(2分)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抛弃“中体”;(2分)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全盘否定“中体”。(2分)23.(1)措施: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3分)

效果: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分)

(2)变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1分)

原因:经济“滞胀”;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思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分)

(3)特征:多种理论综合基础上的创新.(1分)

原因:“新经济”的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化(区区域化团化)趋势加强(3分)(4)关系: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源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2分)24.(1)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2分)目的:巩固北魏统治(1分)

(2)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4分)

(3)不同:材料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分)

2分)

25.(1)背景: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发展(国家权力结构的重建建)。(任答一点得1分)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的深入,近代科学的兴起。(2分)

(2)特点:数学化;重视逻辑推理.(2分)品质:刻苦钻研;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等。

(任答两点得2分)

(3)影响:推动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机械决定论对启蒙运动及其某些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负面影响。(2分)

关系:相互促进。(l分)。

第三篇: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2分,每题2分,共60分)

1.右图“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侧面反映诸侯的义务是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拱卫王室 举兵伐商

2.从汉到宋的历史证明,若“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中”,则“时有叛国而无叛郡”;若“强干弱支”,过度集权,则地方人浮于事。这是“中国政治的两难”。为解决“两难”问题,元朝的创新举措是

A.增设参知政事 B.实行行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三省六部制

3.汉和帝永元十三年诏曰:“幽、并、凉州,户日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材料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A.泰朝宰相为百官之首,负责监察百官 B.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C.宋代设置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成祖时废宰相制,设置内阁制

5.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评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这一评述认为雅典民主的主要特点是

A.轮番而治 B.全体居民的民主C.主权在民 D.直接民主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贵族寡头政治„„后来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针对这一要求梭伦改革 A.实施财产等级制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D.发放“公职津貼”

7.虞崇胜在《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指出:“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下列各组关系中,能突出体现“均衡”原则的是 A.英国议会和国王 B.美国国会和总统 C.德国皇帝和宰相 D.德国皇帝和议会

8.有学者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吻合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B.美国的共和政体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C.光荣革命推动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D.德意志四分五裂局面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9.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有这样两段镜头:慈溪西安避难时,安吴夫人向太后提供了10万两白银,未偿还1901年“庚子赔款”,她又向太后提供白银。这两段镜头涉及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蒋廷輶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那时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清政府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及其繁重,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百分之二十。外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烦。”这一状况状的改变始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临时约法》

11.有学者评述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下列有关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 C.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南京平民 12.仔细观察右图,该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以下有关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袖 C.直接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3.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①《挺进大别山》 ②《南昌起义》

③《三大战役》 ④《武汉会战》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14.右图为“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该声明书针对的是 A.日本全面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太原会战 D.百团大战

15.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这一评价针对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政新篇》

C.«临时约法》 D.《天朝田亩制度》

16.清人高从望在《随轺笔记》(手稿)中记载: “一月二十九日(1871年3月19日)闻巴里(巴黎)有乱。......晚闻见有粘贴告示,系吉尔)所出,云巴里乡勇作乱,民会(即国民议会)之兵四万已退至渭洒(凡尔赛),这一记载反映的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作大尝试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17.(英)约翰•W•梅森在《冷战》写到“在20世纪中,1917年至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 — 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据此,“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二月华命 C.北约成立 D.巴黎公社成立

18.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十月年命的胜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D.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19.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运动都有明确的主题,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光荣革命:反王权专制 B.五四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C.辛亥革命:无处不均匀 D.二月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0.下面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比例结构表,据此可知本次大会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开启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彰显了直接民主特征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三条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破环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该规定体现的原则有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独立自治④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小明査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B.建国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C.建国以来宪法发展历程 D.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23.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在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我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某法律文件《试行》规定:“第九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此基础上后来正式通过的法律制度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5.在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之后,邓小平一再提醒大家:“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这一提醒旨在强调

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 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26.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棑。这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计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位

27.近年来,我国以“大国外交”的姿态,首倡亚投行建设、顺利召开G20杭州峰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派遣维和部队等,实现了从零和博弈到合作共跃的外交转型。这最能说明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C.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28.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求同存异”的方针一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APEC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帮助29.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最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约组织 C.建立华约组织 D.推行杜鲁门主义

30.有学者在评论二战后某政策时说,“它为联邦德国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由此可知,此政策是 A.杜鲁门主义 B.成立华约组织 C.马歇尔计划 D.成立北约组织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用正误.iemi的用表示•镏谋的用mb“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用“A”, 表示,错误的用 “B”表示。(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31.隋炀帝时形成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宠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32.2016年11月9日,在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投票选举中唐德特朗普胜出,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

33.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为中心任务,这说明党中央认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4.1954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免宪法规定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5.英国首相丘古尔说:“核武器„„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因此,美苏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往往表现出坚韧和理性,古巴导弹危机正是这一国际关系特点的体现。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1题,共14分。)36.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这是两岸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与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面对侵略,台湾人民作出了何种反应?(2分)

(2)图二蒋介石画像背景为: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大海对岸飘扬着五星红旗。这反映出当时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系三卷

(3)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列举出该方针成功实践的两个事例。(5分)材料三

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的结果,日台合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台日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种“„„”所指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到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四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直接“三通” 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5分)结合知识,指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的时间。据材料,两岸实现“三通”有何重大意义?(3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共16分)37.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这种格局,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4分)

(2)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概括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6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2分)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哪些类型的重要外交活动?(4分)▲ A.^

2017~2018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C 2.B 3.B 4.C 5.C 6.A 7.B 8.A 9.D 10.A 11.B 12.B 13.C 14.A 15.A 16.B 17.A 18.B 19.A 20.B 21.C 22.C 23.B 24. B 25.C 26.C 27.A 28.D 29.B 30.C

二、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 32.B 33.B 34.B 35.A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4分)。

36、(1)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 反应: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1分)(2)关系:两岸分离(或敌对1分);

主要原因: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败退到台湾(1分)。

(3)原则:独立自主解决内部事务的原则,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内政。(任意一点1分)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问题:香港、澳门回归。(2分)(4)中日关系正常化(1分)。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1分)(5)2008年。(1分)

意义: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6分)。

37、(1)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2分); 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或一边倒(2分)(2)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3分)影响: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分)(3)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分)活动: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2分);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2分,如答“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各1分)。

第四篇:广东省惠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惠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文综政治试题2014.1一、选择题

23.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在全球化体系中,美国是唯一居于统治地位的超级大国,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它。„„我们不是老虎。全球化才是老虎。但是我们最会骑老虎,而且我们正在对其他所有的人说,要么骑上来,要么滚开。我们之所以最会骑老虎,是因为我们把它从虎崽子养大成老虎。”这反映了

①全球化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②美国拒绝其他国家加入全球化体系

③美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全球化的产物④全球化的规则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

24.下面左右两图分别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由图可以看出

P(价格)

0Q(需求)0P(价格)S(供给)

①价格变动对供求产生很大影响②人们可能会根据价格变化调节生产与消费 ③供给与需求之间无法实现平衡④价格高低根本上取决于供求状况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A.从甲国贩卖布匹到乙国B.从甲国贩卖木材到乙国

C.从乙国贩卖木材到甲国D.从乙国贩卖布匹到甲国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应

①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始终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促进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27.某市工商局2013年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执法行动,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切实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对此,商品生产者

A.要诚信经营,以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目的B.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C.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D.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全国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我国的民主党派能参与并决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C.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9.中方通过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中国海军定于2013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在位于西太平洋

公海海域的有关海区举行军事训练和实弹射击,提醒各国过往舰机注意避让。这表明我国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独立行使平等权

C.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主权国家义务

D.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30.公安部提出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证、办户口。下列做法与材料体

现的政府职能一致的是

A.全国法院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B.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汇率中间价

C.国家工商总局决定组织开展专项整治“霸王条款”活动

D.某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31.具有157年历史的东莞道生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日前被拆,引发广泛关注。不久,东莞

市政府决定在原址复建。保护好文物古迹主要是因为它

①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

②作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2.2013年第二届岭南民俗文化节在广州举行,来自广东省内12个地市的30多支民俗队伍参加

表演和巡游。举办民俗文化节

①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有利于在文化的包容性中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

④是人们以自省、自律的方式,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3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4.世界各国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虽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是经济发展、环境以及社

会之间的平衡。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其价值评价也不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35.贪图无所不能,只会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会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会一无所

有。这能说明的哲理是

①要善于抓主要矛盾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36.(3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金额单位: 亿美元

材料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有十二年,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全局,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态势?(4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为我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出谋划策。(12分)

(3)分析材料三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15分)

37.(2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惠州市在“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指导下,深度激活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惠州经济蓬勃发展;扎实开展各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建成一大批公共文化场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不同人群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热情开放的客家文化为起点,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四东”特色文化等,凭着历史的积累与当今的努力,走出了一条惠州文化建设的独特路径,提高了文化惠民的实效,丰富了惠州人民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以法治的思维方式化解矛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建设,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保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惠州文化建设的依据。(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相关知识,简要谈谈二者各自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12分)

惠州201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参考答案

24-28BACDA;29-33CDADC ;34-35BB

36.(1)2013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都上涨,且出口增长幅度大于进口(2分);加工贸易与其他方式贸易同比都在上涨,且其他方式贸易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加工贸易(2分)。备注:若答到“说明我国进出口贸易趋势回暖向好”可加1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4分。

(2)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3分)

②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3分)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3分)

④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3分)

⑤加快步伐,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3分)

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3分)⑦培养人才,加强对世贸组织规则的研究力度,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保驾护航。(3分)备注:回答任意4点即可得12分;若答“坚持科学发展观”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得1-2分,但本问总分不超过1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全会立足于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新部署。(5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行动指南。(5分)

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5分)

备注:若答出“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等可酌情给分2-3分,但本问最高不超过15 分。

37.(1)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惠州市加快振兴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惠州经济的发展。(3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加快惠州文化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3分)

③文化的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惠州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结合本地特色创新打造发展了惠州“四东”文化。(3分)

备注:若答出“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或“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等可酌情都分别给分1-2,但该问最高不超过9分。

(2)(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6分)

②我国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履行管理与服务的基本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法治中国建设政府应有所作为。(6分)

备注:若答出“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等可酌情给分2-3分,但本问最高不超过12分。

第五篇:四川省雅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雅安中学高2015级第3次周考文综试题

历史试题

1.西周学校制度为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与商代相比,虽有较大发展,但教师仍是政府官吏兼教导之责任,而非专门意义上的教师职责。这反映了西周()A.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重视 B.“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 C.封建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 D.教师职责专一地位较高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指西周时期,而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学校制度是“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可知当时仍是由政府垄断教育,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我国仍处于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当时的教师都是政府官吏兼任,并不是专职教师,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信息是“西周学校制度为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

2.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甘肃出土了大量的铜农具,不是对甘肃地区的政治统治,故A项错误;商朝时期青铜器是比较贵重的金属,主要用来制造礼器和兵器,农业生产并未普遍使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铜器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因此与手工业的细密分工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信息说明当时我国已经使用青铜农具,故D项正确。

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

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 C.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说明察举制在年龄上的要求不是必须四十岁以上,故排除A;材料中“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说明当时的考查方式是考试+察访,故排除B;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说明此时的考查内容包括文化水平,不仅仅是以德选拔标准,故C正确;古代的选官制以科举制的推行标志着人才选拔任用制度趋于成熟,察举制在后期,为世家大族垄断,压制人才,因此不能说选拔制度趋于成熟,故排除D。4.隋文帝时,“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尚书省事无不总”。唐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的局面。唐中宗此措施()

A.巩固了宰相集体负责制 B.提高了尚书省的行政效率 C.平衡了左右仆射的职权 D.使中书省职权超越尚书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宗任命尚书省左右仆射时,只给其中一人加上同中书省门下衔,形成‘专拜仆射者,不复为宰相’”有利于形成宰相的集体负责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提高尚书省的行政效率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指的是对左右仆射的管理,不是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出中书省和尚书省权力的比较,故D项错误。

5.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以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这说明了宋代()

A.服饰呈现多元化 B.宗法礼制逐渐崩馈 C.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唐代崇尚“华贵、夸张和开放”体现了唐代开放的思想,宋代注重朴素无华的理性之美,这主要是受理学的影响,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故C项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6.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期()

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 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设置市舶司和颁布《市舶则法》对中外贸易进行严格的约束,体现了这一时期政府对中外贸易的规范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对贸易的管理,不是强调贸易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唐朝时期我国已经设立对外贸易机构,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对中外贸易的管理,不是限制海外贸易,故D项错误。

7.“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C.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说明明清时期的杰出思想家传承了中国古代儒学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故D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只是当时一部分进步思想家提出,并未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它继承了儒学的优良传统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故B项错误;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故C项错误。

8.通商口岸贸易情形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出现造成了()

A.近代民族纺织业布局集中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洋纱洋布在中国销售萎缩 D.洋纱洋布价廉物美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洋纱大量在中国倾销,导致中国“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说明列强的商品输出导致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衰败,也标志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得出洋布洋纱在中国大量倾销,故C项错误;洋纱洋布价廉物美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不是影响,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

根据材料信息“洋纱一纵,尤为畅销”、“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说明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败。

9.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引导宣传 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了近代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出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所以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的现象出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政府的引导宣传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家族发展的需要而是民族发展的需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理解材料其实是考查实业救国思潮,还要知道该思潮的出现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

10.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强调()

A.人的平等 B.社会的等级秩序 C.道德的重要性 D.人的尊严和价值 【答案】B 【解析】人的平等是苏格拉底等古希腊思想家追求的目标,而孔子主张“仁”、“礼”,强调伦理道德,即强调人必须遵循社会的等级秩序,故答案为B项。孔子没有强调人的平等,排除A项;两位思想家均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与人的尊严和价值,排除CD项。

点睛: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而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可以看出孔子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他的理论极力维护这种等级秩序。

11.罗马法规定,在物品所有权转移时可采用“拟诉弃权”的方式,即买卖双方当事人持买卖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亲自到裁判官(法官)面前,买受人充当原告,出卖人充当被告,伪称诉讼,由原告手持标的物或者象征物,并声称:“依罗马法,此物为我所有。”裁判官则问被告(出卖人):“你对原告的主张有无异议?”出卖人不提出异议或默不作声,裁判官便裁定该物为原告(买受人)所有,买卖就告成立。这说明当时()A.罗马人买卖物品必须接受裁判官的裁决

B.罗马法中形式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内容则是次要的 C.罗马法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比较完善 【答案】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

12.曾经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供职的美国人马士说,“直至1839年,使西方国家听从条件方可允许双方关系存在的是中国;1860年以后,把和中国共同来往的条件强加于中国的却是西方国家”,条约中的种种原则“曾在半个多世纪中成为支配中国对外关系的常规”。马士的言论()

A.反映出西方列强对华关系的不断发展 B.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说明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 D.体现出清朝政府的保守与落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根据材料中马士的言论可以得出,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控制程度逐渐加深,B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材料实际上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程度加深;C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表述偏离了材料的本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清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所以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都比较重视人口蕃衍问题。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中指出“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唐代的刘晏则说:“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明代的丘浚则指出:“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 古人也看到了人口蕃衍过多之弊端。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指出,“古者…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而“今…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处于北宋盛世的大文豪苏东坡说:“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至乾隆55年全国人口增至3.1亿人,乾隆帝十分担忧地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据吴江生《中国20世纪以前人口资源环境思想探要》

材料二 据统计,1500年,英国人口为300万人,1700年为500万人,1800年为850万人,1850年为1675万人。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出现了大批失业者和贫民。19世纪初年在约克郡就有1/3的工人失业。随着失业和贫困而来的是,在英国出现了大量的赤贫者和半赤贫者,在1834年以前,其半赤贫者便有340万。

﹣﹣舒小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和人口理论》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思想家和政治家重视人口增长又对人口增长表示担忧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3)据上述材料,说明应如何处理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1)重视原因:人口增加能促进土地开发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能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人口增加能增强国力(巩固统治).

担忧原因:人口过多易导致社会动荡;人口过多会导致个人和国家的贫穷并滋生种种弊端;土地和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有限.

(2)原因: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革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能为更多的人口生存提供粮食资源;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刺激着英国的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人类寿命的延长等提供了条件. 问题:劳动力过剩,贫困者增加;国家负担加重等.

处理:合理调节人口增长幅度,将人口的增长控制在社会财富、生产水平和自然环境能够承载的基础之上,实现和谐发展.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人口政策,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思想家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学生从材料中“人口滋多,则赋税自广”“ 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中概况即可;第二问从材料中“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是以公私枵然(空虚的状况)而百弊并生”“ 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概况出两点即可;

(2)本题第一问学生从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城市化进程加快;海外市场的扩大和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二问学生从材料中“失业和贫困”、国家负担加重等角度方面来阐述即可。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很好的概况能力。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甲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乙

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

秦始皇比孔子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丙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毛泽东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答案】示例一:主题: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

史料解释:①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②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③毛泽东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

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的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的例证.

.........考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考查学生论证、探讨与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第一步是要准确理解材料,能够归纳出材料的主要观点,其次是要明确你自己的观点态度,第三步是必须结合相关史实对你自己的观点作出论证。这种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当前高考中考察学生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1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采用汉式中央集权官僚制为统治全国的王要制度,行省之下,设有路、府、州、县,分层统治。但又保留蒙古原有封建制度,即使在汉地亦有五户丛封尸,遍布多数州县,并与朝廷分享其分尸所在地之主权。边远地区的统治万式也各不相同,如畏兀儿族由大都护府管辖,吐蕃直属宣政院,湖广、江西等行省境内少数民蔽地区仍由土官、土司世袭统治。元朝建立南北一致的货币及度量衡,但主要的赋税北方则为岁粮、科差,大休以丁与户为征收单位。江南则沿袭宋朝两税制度,分秋税、夏税,接亩征收。元朝多种法律并行,种族不同的涉案人由不同裁判管辖机构,依“从其本俗法”的原则加以审理。不同族群者同涉一隶时,则组织混合法庭共同审理。不同族群法律待遇不同。

﹣﹣摘蝙自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影响。

【答案】(1)特点:多制并行;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民族分化.成因:元代为少数民族王朝统治,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法律、文化及风俗差异巨大.

(2)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保持各地区稳定,减少政治震荡;不利于民族融合,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对国家统一又有消极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行省之下,设有路、府、州、县,分层统治。但又保留蒙古原有封建制度”“边远地区的统治方式也各不相同”“如畏兀儿族由大都护府管辖,吐蕃直属宣政院,湖广、江西等行省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仍由土官、土司世袭统治”等进行总结措施的特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对成因进行总结归纳即可。

(2)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在认再现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影响的认识。首先巩固国家统一就有利于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再者有利于各地区稳定,其次根据材料来看,“元朝建立南北一致的货币及度量衡”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最后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影响,结合所学,可回答负面影响即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元朝·元朝巩固国家统一

下载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word格式文档
下载豫晋冀三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