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诊断及疗救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诊断及疗救
重庆市巫山县龙井小学陈世荣邮编404701手机*** 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总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对祖国语文的理解与运用,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谐统一,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提出研究专题(或问题)→探索研究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研究专题→形成并运用研究成果”的基本操作框架。但是,纵观现状,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本学区教学教研实际,对各种问题分析诊断,选择并尝试了解决问题的新策略。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问题及成因
(一)文本探究深度不够
1、从探究目标角度看,不少学生阅读文本后,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是零星的、分散的,甚至是非语文学科本位的,与探究性阅读教学目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教与学的目标不协合。其主要原因有二:①教师对体现语文本位的问题方法、问题过程训练不到位,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不强。②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整合,形成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
2、从探究策略的角度看,探究前对探究计划、步骤、方法的设想、预立不重视;探究中不注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至造成中等生、学困生在探究解决问题时如瞎子摸象,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可供操作的方法凭借。
3、从探究过程的角度看,自主、合作学习虚拟化。教师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不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真下功夫独立探究,合作研究合力不大,费时低效。造成优等生与学困生两极分化严重。
4、从探究结果的角度看,探究结果的总结方式不当。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教师往往越俎代疱,包办代替。没让学生自主分析、总结、内化研究结果并进行综合性的运用。
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文内容的探究,却忽视了语文的本体训练,即使是对内容的探究,它的深度、广度也值得商榷。教师能够注意到在阅读中进行探究性的启发,但是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对话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探究缺乏多元性和深入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每件事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见解需要尊重、理解,但是更需要必要的引导。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国外的课本中有一篇《灰姑娘》文章,教师引领学生认识人物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都喜欢谁?同学们回答有灰姑娘,有王子等等。但一们同学提出了他喜欢灰姑娘的继母在一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会对此加以否定,认为灰姑娘继母的形象是不可以让人接受的,是反面的、坏的形象。但是,这位外国的教师却鼓励了孩子的回答,并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评价,灰姑娘的继母虽然不好,但是她对自己孩子那种爱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好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灰姑娘。因此不能说她是坏母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人物。所以文本内容的探究应该多元,符合现实世界。
(二)探究内容随意性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与文本已不缺少对话和探究,但为“对话”而“对话”,为“探究”而“探究”成了流行病。如: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在一篇文章中设立许多的问题,虽然课堂后发制人很热闹,但是到最后学生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就是说探究的问题没有代表性,没有在一篇文章中集中几个关键的问题来拓展,随意性很大。
(三)探究活动缺乏反思,重过程、轻结果 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学习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学会反思自己得到学习方法的途径,即,这种学习方法我是怎么样得到的。在现在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教会他们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其实我们还要教会他们进行反思,就是对得到学习方法的过程进行反思,我们是怎么样得到这种学习或思考方法的。这种反思的过程在现在探究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反思过程才能对探究性阅读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进行反思,当教师运用探究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得到答案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反思,就是这种探究方法好吗?这种探究方法是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方法本身对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且还要注意探究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根本没有探究的价值,那么探究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选择
1、要在有“序”的问题过程训练中,从理解难点、表达特色等方面,发现并选定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合谐统一的,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
这里的问题过程训练之“序”是指: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筛选问题,形成研究专题。在这个“序”里,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开头、结尾,重点词、句、段及篇章结构入手,围绕理解与运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筛选,甚至设疑补充,最终确定与教学目标一致的研究专题(或研究目标)。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题目与文中四次歌声的描写质疑,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后,发现并提出了这些问题:①文中的“小夜莺”是个小男孩,作者为什么以小夜莺称呼他?“小夜莺”是个什么样的人?②作者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目?这个题目有什么绝妙之处?③作者在文中为什么反复多次写到夜莺的歌声?这跟表现小男孩的英雄形象有什么关系?„„提出问题后,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整合、筛选,最终确定了“《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并多次写到夜莺的歌声?”为研究目标。其余次要问题都能在解决这一主要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这一训练过程的展示,不仅确立了工具性(妙写歌声的表达特点)与人文性(小男孩机智勇敢爱国的情怀的感悟)和谐统一的研究专题,而且强化了问题意识、问题方法的训练。长期坚持下去,会渐渐培养起学生会疑善问的良好习惯。
2、破译研究专题(或研究目标),探讨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研究步骤及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专题后,教师让学生围绕研究专题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时,不少学生往往不知怎样入手,怎样研究,其原因就是不明确研究专题的研究方向、范围及方法、步骤等。这就要求老师动脑筋、想办法,指导学生根据研究专题的自身特点、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破译研究专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法。如探究《夜莺的歌声》一文,在确定了研究专题(这是一篇写人记事文,作者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并多次写到夜莺的歌声?)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这篇课文内容特点及这个问题的特点,制定了如下的研究计划: ①自读课文,划出文中四次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思考、体会歌声的含义。②研究文中写小夜莺四次歌声的作用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每次歌声是从哪儿来的?是怎样唱的?唱歌的目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③联系四次歌声的研究结果,结合课外收集的信息资料,回答研究专题(这是写人记事文,作者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反复写“小夜莺”唱歌?),感悟研究成果。
仔细分析这份研究计划,不难发现:第一步旨在让学生感知教材特点,第二、三步把教材特色与研究专题之特点相结合,把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分解成了方法性、操作性极强的几个小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探究性阅读破译研究目标(或研究专题)的一个范例。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就要让学生学会把问题“化大为小”、“化繁为简”、“化整为零“。
3、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真实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缺乏真实性,没有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费时低效。解决这一问题可尝试如下策略。
(1)自主探究要真,要真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钻研;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并解决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探究性学习与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倡导的“渗透性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对一个问题,在还不太懂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研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弄懂。可我们的教师在探究性阅读的课堂操作中悖逆这一原理,课堂上往往只有几分钟的自主探究时间就草草收兵,学生来不及对问题认真思考,细细琢磨,更谈不上查阅资料,深入研究。与此相反,给足学生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真下一番功夫,从多角度、多层面寻找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真正关注自主探究的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如:哪些学生没积极动脑,还神游在外;有多少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似是而非„„他们是学习方法、知识基础、还是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等),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草船借箭》,围绕研究专题(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读书探究时,学生开始只画出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部分句子,有的学生甚至画错了不少句子,更谈不上思考,批注具有独立见解的收获。此时,笔者意识到是学习方法的问题,于是以“知天文”为例,先交给了学生前后联系,课内外结合的探究方法。(①找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指导朗读体会诸葛亮、鲁肃见雾后暗喜与担心的不同心境。②联系前三天描写诸葛亮不同“动静”的句子与“雾‘”的联系,结合课外收集诸葛亮“算天”的事例,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地神算“天文”的才智。③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法:前后联系,课内外结合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然后指导学生用此方法自主探究了诸葛亮“晓地理”、“知人心”的神妙。
由此可见,教师对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及时发现、及时点拔,是探究性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它为学生成功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研究精神。
①合作学习的分组要优势互补,分工要合理、科学。学生的个别差异客观存在,怎样分组,教师要合理组织。要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爱好特长、性格情趣的不同,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的分工要明确、合理,组长要有向心力、凝聚力、组织管理能力,小组成员承担的个人责任要根据特长,各尽所能,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
a、要培养组内成员的协作精神。组内成员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要帮助学困生释疑解难,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合作目标。
b、在合作探究中,要培养学生讨论、交流、批判的优良习惯。小组成员敢想敢说,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合作学习的效果,认知的进程,讨论的焦点、难点,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争论、补充、修正、综合各种答案,形成合理的集体研究意见。
c、全班交流时组内同学轮流作主答,代表小组发表集体研究意见;组外同学要以这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最佳的集体研究成果。(3)在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面性、差异性两大特性。“全面性”是指在探究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差异性”是探究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具体操作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满足每个学生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尽可能地安排好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教师可采用“分层导学,多步关爱”的策略实施操作。这里的“分层导学,多步关爱”是指:把学生分成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学困层次的学生给予多方面的关爱、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进步、发展。
第一层面,对优等生的研究要求是:指导他们对理解难点、表达特点等方面从多角度、多层次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体验,体悟语言现象,语言规律的神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尽量使他们成为“塔尖”人才。
第二层面,对大面积中等生的研究要求是:让他们从一至二个角度,采用一、二种方法对语言的特性感悟体验,力求达到正确解决问题为止。捕捉探究中的创新“火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第三层面的学困生,要采用多步关爱的教学策略帮助学困生解决探究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这里的“多步”指教师、小助手(优生)及课外帮困小组等多步力量的合力。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探究方式、学习活动,弄清楚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从而“唤醒”、“激励”他们,点拔、引导他们。
在课堂上,教师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培养、发动小助手(优生)为学困生释疑解难,在小助手与学困生之间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如果学困生在课堂上还没弄明白的地方,还可利用课外帮困小组的力量帮助学困生。使他们在多步关爱的合力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
4、要让学生自己感悟、总结、积累、应用研究结果。语文有别于其它学科,既要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训练,又要重视探究结果的感悟、积累、运用。要指导学生对一堂课的研究所获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总结,回答研究专题,陈述研究成果,自主感悟、内化、积累研究成果(这里研究成果的积累包括研究方法的积累,语言规律的积累,以及妙词佳句等语言现象的积累。),并自主运用于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的综合实践中。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与诊断教学随笔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教学随笔
观音小学:赵祖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一书中,我对拼音教学感触最深。汉语拼音教学是帮助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学好拼音是小学生踏入语文课堂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孩子们对他的喜爱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想让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就必须让拼音识字的教学充满活力,透出新意。本书通过典型的案例来矫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建构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理性精神,积极推进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运用书中优质案例的教学,解决了课堂教学中一些棘手的教学问题。下面以教学用音序查字法随笔谈谈。
起初,许多孩子不能理解用音序查字法查生字,为什么要有“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这样的步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而,很容易忽视这两个必要的步骤,在查字时,便只顾在字典正文里一通乱翻„„
为了预防学生形成这种不好的查字习惯,我在引导孩子们熟记《汉语拼音字母大小写对照表》之后,特地设置了这样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表演:有位邻校的小朋友听说我们观音小学一年级有个好孩子叫xxx,想与他做朋友。这位小朋友来到我们学校时,刚好孩子们放学回家了。聪明机智的他是怎样找到xxx同学的呢?——他首先在办公室里找到校
长,经由校长介绍,便找到一年级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向他提供了xxx同学的家庭住址。根据这个地址,便找到xxx同学的家了,在那里就可见到xxx同学了!然后告诉孩子们:用字典查生字,如同刚刚大家表演的《找人》。而先查的大写字母(这里我们叫它“音序”),就充当了校长这样的角色;再查的音节,恰像班主任这一角色。音节后对应的页码便是这“生字同学”的家庭住址„„。之后,再来重新表演:扮演校长的小演员戴上“音序”头饰;扮演班主任的演员戴上“音节”头饰。办公室场景更名为“音节索引表”,„„
最后,教给孩子们《音序查字法儿歌》用于指导实践: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多少页。从这一页往后找,生字一定能找到。
通过课堂教学问题与评价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教师教学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获得很大的提高。通过学习,使我发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相信,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学习,我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
第三篇:小学语文探究性论文: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小学语文探究性论文: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获取知识和能力,并获得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在当今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知识阅历和潜能,不要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要创造时机、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探究,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的建构的过程。从而达到进一步激活学生智慧和思维的目的。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营造探究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利用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创办班级图书角》,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由班级学生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沦、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制订书籍借阅制度,设计制作什么样的 借书卡等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采用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
最常用的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探究氛围很容易形成。再如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摄影组、板报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氛围。
二、激发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
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利用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如一位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这样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趣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和语文成为好朋友,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你能像书中的小朋友一样提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你的姓怎么写?”有的说:“语文要学些什么呀?”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适当地给予鼓励,学生的探究兴趣越来越浓。
2.通过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解决
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汉语中,有很多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
3.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探究意识。如《穷人》一课中,对于桑娜是否应该抱回西蒙的孩子,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发表自己意见,深入理解课文。
三、生成探究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会踊跃地发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一些词语不懂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还有的学生就发现不出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我们才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引导学生在课题中发现问题。很多课文,我们可以单刀直入,抓住课题,让学生多作解析,引发一些问题;再围绕提出的几个好问题去阅读课文,使课文阅读更有目的性、针对性、连续性。以题析文,能激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学习文章引路,引导学生探索。二是通过重点词句发现问题。如《白杨》一课中,有“沉思”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爸爸这两次沉思,都想了些什么?说明了
什么?三是引导学生在空白处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
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的途径。一是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对难题要推测几种答案,经过周密思考,选择最佳答案。二是思议结合,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已有答案一致,也可能与已有答案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也有时能是答案不只—个。这时可让同桌议一议。三是合作讨论,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分小组合作互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语文论文]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小学语文改革的焦点之一便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首先要从语文的课堂教学变革做起。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要改变以往注重传授所谓“技巧”“经验”满堂灌的形式,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自己亲身感受。即“探究性”作文。
什么是探究性作文?研究性作文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
教师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就是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情境;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然后指导他们把探究的过程整理成文。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写作文的材料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研究性作文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学生是比较喜欢写研究性作文的,经常指导他们写这样的作文,对于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十分有效。
1.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让学生喜欢写作文,愿意写作文,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行动的直接动力,是激励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因。动机水平的高低强弱,决定着个体活动的质量、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动机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适应学生这种较高层次的需要,以激发其写作动机。所以,学生写这样的作文,积极性高,自觉性强。
2.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刘勰说:“文附质也。”“文”就是语言文字及其表达的形式和技巧;“质”就是内容,包括思想和情感。“文附质也”,语言文字的表达必须附丽或扎根于特定的思想和情感内容之中。可见,作文教学的真谛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运用已有知识研究课题,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更充满情趣。
3.写研究性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语言活动是交际和概括的统一。”“人所固有的高级心理交往形式有可能存在,只是由于人可以通过思维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我们也清楚,作文的过程是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的过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就必须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其前提是让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探索和研究。他们探索研究得越深,写出的作文就越有质量。实际上,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教师把握了这一过程,就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
二、研究性教学的程序
指导学生写研究性作文,可以按以下四步进行:
1.确定研究课题。教师先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指导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确立研究课题。可以是全班共同研究一个课题,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研究一个课题,也可以是个人单独研究一个课题,这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2.自主探索研究。教师要给学生安排探索研究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围绕课题选择正确的方法展开研究,最终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也可以在探究方法上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3.交流研究结果。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教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探究的方法和结果,以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了保证交流的质量,事先一定要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要有书面材料。交流时,发言的面一定要宽,最好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随机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4.记叙探究的结果。探究的结果要通过作文来体现,所以最后要指导学生将探究的情况记叙下来。一般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怎么探究的就怎么写,重点要写清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三、研究性作文教学实例
一次作文课上,我先向学生讲了牛顿、瓦特等科学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让他们明白,提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接着,我鼓励他们大胆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提出,路边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而不是方的?有的询问,自然界中为什么黑色的花很少见?还有的问,母鸡在冬天为什么下蛋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带领大家讨论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经讨论,归纳出了几种方法:一是看书,二是做实验,三是向别人请教。然后,我布置大家选一个自己最想弄懂的问题去寻找答案,或者几个人一组去共同研究。这是作为作业布置给大家的,要求在三个星期内完成。课后,有的同学去图书馆找书,有的找来材料做起了实验,还有的向老师、父母去请教,有的同学甚至写信向报刊、电台询问。
三个星期后的又一次作文课上,我先让大家分小组汇报各自探索研究的情况,要求发言时必须讲清三个问题:(1)研究的是什么问题?(2)研究的过程如何?(3)研究的结论是什么?接着,我组织全班进行交流,选了几个代表讲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组织大家进行了评议。然后,我趁热打铁,要求他们把交流的内容记叙下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读不通的地方自己再改。最后,我选出三位同学当众朗读自己所写的文章,给予了适当的点评。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因为学生写的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交上来的作文普遍写得较有特色。其中一位同学写的题目是:《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他是采用实验法解决问题的。首先,他用硬纸板分别做了圆形、方形的盒子和盖子,做完后再盖盖看,发觉方盖必须对准了角才能盖上,而圆盖随便怎样盖都能盖上,由此得出结论,盖子做成圆的是为了盖起来方便。后来,他又从玩具汽车的轮子得到启示,知道了盖子做成圆的还为了施工时运输方便,因为圆的可以滚动。文章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有新意。还有一位同学写的题目是:《母鸡在冬天也能多下蛋》。她从书中找到了冬天母鸡生蛋少的原因是因为光照时间短,于是她跟奶奶搞了一项实验,在鸡窝里装了盏电灯,增加光照时间,结果母鸡果然生蛋多了。文章写得很有点儿实验报告的味道。《探究性作文教学初探》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服务。
第五篇:语文教学诊断总结
初中部教学诊断月语文组总结
卢红英
经历了半个月的忙碌,9月份语文组的“教学诊断月”听、评课活动告一小结,我们每天忙着调课、听课、上课、评课,应该说每个人的公开课尽管不是精品,尽管很疲惫,但每个老师不舍得错过观摩任何一节公开课的机会,办公室里老师们讨论的也是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思考的依旧是自己该汲取他人哪些长处,可谓为教育工作而忙碌、思考、生活。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具体问题,先寻找自身的一个不足,然后针对问题组内备课,再上课,力求突破自身的不足。经过一轮的讲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现将活动的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按备课组讲课顺序):
(一)解决问题:
1.侯广彬:针对自己“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自渎课课堂效率。”的问题,在授课时,采取:(1)初读课文利用默读、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勾画关键语句。(2)用跳读、探究的方法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并赏析美点。效果:由于主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体现了自读课文“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效果较好,效率较高。
2.高占杰: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答题抓不住重点,不会归纳”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方法有二:(1)针对课文选材特点,引导学生概括事件,再根据人物性格特点,综合归纳概括。(2)课下再让学生做练习册中的阅读题,再将课上学到的方法如法炮制,有些效果,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训练,才能逐步形成能力。
3.郭卫:(授课班级多媒体已坏,进行“裸课”教学)针对“基础字词夯实”的问题,(1)学生初读课文,布置学生勾画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解决;(2)教师将重点字词板书;(3)指名板演注音,纠正格式及正误,并齐读2遍;(4)抽测生读,对重点词语解释;(5)作业布置:每词至少3遍,带拼音;(6)第二天早读检测听写,及时反馈。所以尽管没有大屏幕,但学生对字词的把握很牢,效果极好。
4.赵玉堂:自查问题——“裸课”如何让课堂内容落到实处?解决措施:字词方面,让学生把易错易混的字词写在黑板上,在“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上注音,齐读。在读写方面,(1)分析课文时突出可学的写作特点,联系学生实际突出写法;(2)结合本课进行一次写作指导,并写一次大作文:拟定作文对象→拟定中心→筛选材料→安排详略→分析写作角度→下笔成文→润色修饰。效果:字词落实可以,写作指导上让学生更加重视课文学习,懂得了如何学有收获,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明确“课文即作文范例”!
5.周文君:针对“文言文教学如何夯实基础、学生收获更大”的问题,讲授文言文《陈涉世家》。课上侧重学生的熟读成诵:齐读、自读、自由背诵、个 人背诵等方式;对实词、虚词的翻译,力争做到每人一句,生生相互纠正,师生指正,逐字逐句夯实到位,当堂默写第二段,学生收益大,效果较好。但在对《史记》和作者司马迁的介绍时,要点不够准确,不全面,例如:一定要介绍《史记》的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其高度评价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缺少对司马迁的介绍,这些内容都应该在第一课时中介绍到位。
6.邰玉华:针对“常规教学文言文阅读,如何更高效?”的问题,进行《陈涉世家》第三课时的教学。在文言文新旧知识点的自然衔接上很得当,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分析能力训练恰当:按座位顺序逐字逐句译文,并由学生指出重点应掌握的字词;在分析结构时,训练学生自己找“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训练学生为起义舆论准备的两件事自拟小标题;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效果不错。只是对学生误读的字词纠正上不及时,另外对学生翻译的细节上,要强调跟准教材及书下注解;课堂节奏上需提高紧凑度,因为这节是第三课时,而译文还未结束,各种文言现象还未归纳,显然节奏稍慢。
7.王卓:针对“小说教学如何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一题,进行《杨修之死》的授课。课上对“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7件事,分别通过分角色朗读、讲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及复述能力,师生互动积极,气氛活跃,学生的复述能力得到很好锻炼。但仍有“课上教师讲述过多,不敢大胆放手”的毛病,今后逐步改善。
8.李震卿:针对“自读课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将字词打印成小题片,由学生的“读”转化为“读写结合”;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章;又将情节的把握转化为“复述故事”; 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同桌讨论”完成,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美中不足的是在概括事件时,个别教授语言组织的不够准确,还有待锤炼。如“阔门事件”不妥,此处是“嫌门阔”,所以易造成误解,而叫“改门事件”或“改建园门”就恰当了。另外,布置作业时:“通过什么事件体现人物性格?”,也许是教师紧张,这句问话明显....有问题,因为本节课已经将“事件”讲完,布置的新作业应是“反映出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9.杨莹:针对自己“课堂语速过慢,造成课堂紧凑度不高、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课前印发“学案”,由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设置系列问题以完成本自读课的教学。课上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序的进行教学,学生的眼、耳、手、脑并用,尤其是动手笔答,教师注重答题方法的指导,都很有效率;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学案中的问题设置过细,导致自读文章被老师领着分析的过细,依然没有放开手脚,将课堂还给学生。显然有些问题设置是多余的,抓住关键问题,就可以将那些多余的小问题一起解决掉,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的理念。
10.李薇:针对自己“授课语言不生动,各环节衔接不自然”的缺点,在课前认真备课,印发导学题篇,精心设计导入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注 重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努力使课堂环节紧凑、自然,这点基本达到。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仍显仓促,有“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之嫌,如:读课文环节,一人一段,早有几位同学站起来朗读,而不是课上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提前准备的“做课”之感;各环节的衔接仍显滞涩,这除了精心备课外,还要精心备学生,熟知并预见学生可能在哪个环节存在问题较多,将用什么办法解决等,这点功夫不到;另外,板书仍需精心设计琢磨。
11.李宝奎:针对自己“课堂容量小,授课语言不够简洁”的问题,在讲《寓言二则》时,力争:(1)增加课堂容量。将两则寓言安排成一详讲一略讲,从最后课堂效果和时间上看,第二则仍然讲解过多,因为课外文言寓言的寓意未交流上,还需要进一步恰当安排时间的分配。(2)语言简洁方面,从导入到讲解,尽力做到提出问题明确具体,不重复多问,与课堂无关的多余话不讲,语言力求精、准。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效果较前明显转好。
12.黄金菊:针对“自己上课随意性强,有时会完不成教学任务”的不足,在上《草房子》“读书交流课”时,时刻注意围绕主题进行,不能跟着感觉走,防止自己思维的肆意扩散,以致课堂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另外,针对“课堂尾声缺少小结”的毛病,也在极力改正,有很大进步!
(二)发现不足:
1.对教材的处理存在问题。个别老师还没有跳出教材,没有体现出知识的拓展训练,在分层拔高,延伸学习方面存在不足。
2.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授受式传统教学,忽视对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和关怀,没有充分重视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合作互动的作用,造成师生两张皮,课堂缺乏生气,学生学习效果差。
3.有的教师忽略引导学生参与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单一的注重教师备课,却忽略学生的接收水平与能力,缺乏“备学生”的功夫;在借助的教学内容和相应手段上也显单一。
4.个别教师的板书设计还有待精心设计;有的教师对课堂练习与学习效果的检测重视不够;个别教师讲课时有些紧张,语言不够准确、连贯,还有待继续锻炼。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大家都把这次听评课活动作为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一次难得机会,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的精神难能可贵!讲课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力争继续完善,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再上新台阶!2011.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