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辞的复习
修辞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小学阶段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知识点拨
1、这六种修辞手法,它们的特点、作用你了解多少呢?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查找的资料,把你了解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课件出示)
⑴ 比喻:俗话叫“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若、如、如同等。也就是说,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之处。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把太阳比作红球。太阳、红球这两种事物形状、颜色有相似之处。因而这是一个比喻句。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这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不能是同一种事物。比如:小明长得像他爸爸。尽管有比喻词“像”,但“小明”与“爸爸”是同一种事物,不能相比,因而不是比喻句。有的句子不出现比喻词,但也有可能是比喻句。例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和“园丁”是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老师辛勤地培育学生,让学生茁壮成长;园丁辛勤浇灌花朵,让花儿竞相开放,都表现出“辛勤”。把老师比作了园丁。因此这是一个比喻句。
所以要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就要看是否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要注意的是,这是不同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
⑵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夸张。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从概念上来判断,这是一句缩小夸张。这句话意思就是“王若飞被关在很小的牢房里。”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夸张,就更能说明牢房之小,更能突出敌人对革命者的虐待。
又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从概念上来判断,这是一句夸大夸张。意思就是“茉莉花开了,香味很浓。”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夸张,就更突出茉莉花浓郁的香味。
⑶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也就是赋予人的思想、动作、语言。运用拟人的方法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比如:小鸟在树上唱歌。赋予小鸟人的动作“唱歌”,因此这是一个拟人句。这句话意思就是“小鸟在树上叫着。”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拟人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就更生动。⑷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如: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就更突出了河水的清澈。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先提出问题:“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再回答问题:“不是,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问自答,因而这是一个设问句。如果我们直接说“人的聪明才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运用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根据概念来判断,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话意思就是: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这样一改,意思一样,但前一句,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
2、区别设问与反问: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再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如:你不遵守纪律,难道不该挨批评吗?(反问句)这句话其实就直接告诉我们:你不遵守纪律,就该挨批评。再看一句: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句)先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然后回答。
三、巩固训练
一、(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3、阿姨好像不喜欢她这种不讲信用的做法。()
4、我常常想:那口井,是谁是开掘的呢?()
5、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6、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7、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
8、他觉得自己好像是闯进了笼子的小动物。()
9、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10、夏天,树叶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
二、读下面的片段,找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说它的具体作用。(分组合作完成)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的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的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的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四、创新运用
1、按要求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天上的云形态各异,什么样子都有。改写成排比句和比喻句。(2)我心中十分焦急。改写成夸张句。(3)月亮被云遮住了。改写拟人句。
(4)我们少先队员带头遵守纪律。改写成反问句。
2、自主选择:尽量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或一段话。(1)写警示语;(环保、文明、安全等)(2)为家乡的特产写广告词;
(3)介绍我们美丽的家乡或美丽的校园。(学生动手写,然后交流)
五、回顾总结。
1、请同学们想想,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的是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说话、习作中,根据说话或文章的需要,尽量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让我们的语言更精彩,让我们的文章更具魅力!
第二篇:复习修辞教案
复习修辞教案
王生万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2、能在写作文时运用修辞方法。教学重点
根据修辞知识,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电脑、电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综合复习修辞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要把小学阶段零散学习的修辞知识系统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相信同学们会通过积极的思考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二、复习修辞方法
1、比喻 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
(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老师这有几个句子想让同学们帮助判断一下是否属于比喻句。(出示投影)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这个小姑娘像他姐姐。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5)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和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法。排比给人以气势畅达,节奏鲜明,情感炽热之感。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我的“长生果”》
(3)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
3、比拟 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桥》
(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桥流水人家》
4、夸张 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可爱的草塘》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
(3)女人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古井》
5、设问 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地注意和思索,接着自己回答问题,或问而不答的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强调某种观点,抒发某种感情,渲染气氛,加强语势,使文章生动活泼,波澜起伏。
(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钟》
(2)但是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枯萎了呢? 《桃花心木 》
(3)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请形呢? 《假如没有灰尘》
6、反问 是一种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示明确的意思,文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反问可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加鲜明,不容置疑。
(1)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再见了,亲人》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好》
(3)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穷人》
7、对偶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以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法。对偶给人的美是多方面的:音韵美,节奏美,均衡美,对称美。
(1)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开国大典》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三、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打印材料)
四、总结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写作时,都希望把话说得漂亮一些,表达效果好一些;即使阅读和听话,也希望能鉴赏别人话语或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性。因此,人人需要修辞知识,人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修辞技巧,学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第三篇:整理复习--修辞教学设计
整理复习—修辞
张艳
教学目标:
1、能辨析比喻、排比、拟人这3种修辞手法,熟知他们的表达效果,并且能用准确的语言叙述清楚。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改写、仿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同学们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习得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今天我们就针对“修辞”这一句型进行整理复习,对我们习得的知识进行一下检测和补充。
2、首先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小学阶段常用哪些修辞手法,以及他们的好处。
3、相信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我们能对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得清
1、整个的天空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7、到了八九点钟,迎着升起的太阳,“死不了”那一个个鼓胀胀的花蕾像睡了个懒觉的女孩子,不好意思地张开笑脸,争着打扮起来。
过渡:恰当的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情趣盎然。而且考试中各种有关修辞的题型也屡屡出现,因此正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也变得至关重要。今天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复习—修辞,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二、整理复习
(一)、修辞类型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比喻、拟人、排比”三种类型.(二)、比喻 课件出示: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请同学们阅读这段文字。提炼重要信息。
2、学生汇报交流。
3、辨别以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你是怎么判断的? 课件出示
*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4、小结方法。
过渡:依据比喻句的特点我们做出来正确的判断,接下来我们再来判断一下下列比喻句属于哪种类型,你的依据是什么?
课件出示: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时间就是生命。
*星空中银盘高挂。
1、学生汇报交流。
2、教师小结。
过渡:再来一组,这一回我们着重练习说说这些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课件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给寂静的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1、阅读
2、说说这些比喻句中把什么比做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画面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三)、拟人
过渡:文章中准确恰当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将描写的对象描写的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也能取得异曲同工的妙用。课件出示: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阅读,提炼要点。
2、你是如何判断的,你的依据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有感情朗读,读出画面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四)、排比 课件出示:
排比 :是由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1、仔细阅读,看看有没有你以往不曾关注到的信息。
2、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4、依照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我们来欣赏以下句子的表达效果。课件出示: *桂林的山真奇呀,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哇,像翠屏,像芙蓉,像玉笋,重峦叠彩,绮丽清秀;桂林的山真险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它就会栽倒下来似的。
*老师,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您的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您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
1、阅读、体会、交流。
2、有感情朗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3、教师小结。
(五)、举一反三练得精--改写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小东走的很快,一定是有急事。(改成比喻句)
3、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六)、举一反三练得精—仿写
1、月亮从江上升起来了,圆圆的、亮亮的,好像一个银盘。(比喻)
2、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就是正义!你就是勇气!(排比)
3、白桦树该还在向你絮絮低语。(拟人)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5、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拟人兼比喻)
(七)、举一反三练得精—练写
1、试着应用上一种或两种修辞方法写句子。
三、作业
搜集一些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可以是诗句或谜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四篇:《专题复习之修辞》教案
《专题复习之修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
2、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常用修辞手法的类别及作用
【教学难点】常用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一株大白菜放在清水里煮起来,不加任何调料,你觉得好吃吗?
(生回答:不好吃。)为什么?
(生各抒己见。如:淡然无味等)那你认为怎么样才会好吃呢?
(生答:加入一些调味品。)非常好,其实我们写作文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同学的作文能够写得非常的优美,而有的同学却是平平淡淡的呢?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的优美呢?这就涉及到修辞手法的问题了。
二、你了解吗?
1、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学生回答)
(出示幻灯片:中考说明要求需要掌握的十一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对比,引用。)
2、你能说说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常用的修辞手法的一些作用。)
(1)比喻 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共产党像太阳。”(本体像喻体)“解剖整个地区,如同抱个大‘金娃’!”难点是借喻、博喻。
喑喻(用“是”、“等于”、“成为”等比喻词)“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本体等于喻体)“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省比喻词。)
借喻(只有喻体,本体比喻词不出现)“忘了和尚多了没水吃。”(喻体代替本体,无比喻词。)
(2)比拟 有强烈感情时,才能用好比拟,而且不能随意比拟,一般要有一定相似点。比拟重在于“拟”,即把甲“当作”乙,两者浑然一体;比
/ 5
喻重在于“喻”,即以甲喻乙,两者有主有从。
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给物以人的感情、动作、语言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物(把人当物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3)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富于变化,给读者深刻印象。
特征代人和事物
“花白胡子下坐在墙角吸旱烟。”(“花白胡子”代“老年人”)
“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硬硬的”代“洋钱”)
具体代抽象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代“革命理论”)
局部代整体 :“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几千双眼睛”代“几千个人)
器物代本称: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枪”代“军队”)
借代易与借喻相混。区分时注意:借代、借喻相同点是本体都不出现,借体(即别称)和喻体都必须出现。借代着重于甲代乙,两者必须有密切关系;借喻重在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处。
(4)夸张 对人或事物的原样作故意的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就是夸张。它有助于充分表达自己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充分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感情,促使读者联想。注意不要忽略缩小的夸张。
向上夸张(故意往大处、高处、多处、远处等方面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故意往多处说)
向下夸张(故意往小处、少处、短处、弱处等方面说)“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收害的日子到了。”(故意往时间短处说)
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跟前者同时出现的)“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5)对偶 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组成。运用对偶可突出事物的矛盾,增强语言的音乐性、感染力。旧体诗词运用的“对仗”即“对偶”,要求很严,如要求词性相对,并讲究评仄。注意“对偶”与“对照”的区别。
/ 5
正对(上下两联是相似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衬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反对(上下两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的两方面,互相对照、映衬)“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串对(上下联有承接或条件或因果或假设等主从关系)“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因果)“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假设)
(6)排比 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排比的各项内常出现一个相同的词语作为连锁词。它们不得少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分句排比 “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句子成分排比(多为词组)“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7)设问 用自问自答形式表达看法。问句不表肯定或否定。有引人注意的作用。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8)反问(反诘)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方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要注意区分设问和反问。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否定表肯定)“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肯定表否定)
3、你知道他们的区别吗?(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
/ 5
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2)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三、我掌握了没有?(请同学说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
(4)、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 5
()
(5)、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6)、雨在哭,山河却在欢笑;雨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7)、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 你。()
(9)、接天莲叶无穷碧。()
(10)、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又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四、进一步挑战
你能说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吗?
(1)、流的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
(2)、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3)、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
/ 5
第五篇:修辞复习教学设计
修辞复习教学设计
东湖小学
尤兴翠
教学目标:
1.复习小学阶段常见的三种修辞方法,能正确判断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方法。2.能赏析这三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表达中的作用。3.能够运用三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改写句子、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爱用会用修辞说话或作文的情感。教学重点:
1.能赏析这三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在表达中的作用。2.能够运用三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改写句子、写一段话。教学难点:
1.带“像”之类词的句子是否是比喻句。2.比喻句和拟人的辨析。教学资源:PPT;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导修辞主题
谈话引入课题,板书“修”,给“修”组词,过渡到“修辞”。二.明修辞特征。
1.明修辞。出示课堂所复习的比喻、拟人、排比三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思考辨明这几种修辞手法的依据。交流后明确:
比喻:有本体、喻体、比喻词;本体喻体是不同类的物且有相似点。拟人: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排比: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
2.知修辞。课堂限时检测性训练,突破比喻难点。三.赏修辞精妙
1.悟修辞。学生自主体会,引导学生从修辞角度体会所出示的句子的精妙之处。
2.赏修辞。学生合作赏析,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赏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重点让学生讨论出赏析所运用的一般句式。
交流后明确:运用(修辞)(怎样)地写出(物)的(特点),表达了对(物)的(什么)情。
3.检测:用这个句式赏析课外文段里的句子。
四.用修辞美文
1.仿句子。示范排比例子,引导学生仿写,交流后评价以突出教学重点。2.改句子。通过检测题练习比喻、拟人的改写,让学生巩固课堂重点。交流展示后点评,以重点突破比喻拟人的区别。
3.写语段。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校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3种修辞手法。课堂择先进行展示。五.说修辞总结。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课堂学习修辞的收获来总结课堂,教师结语(修辞,就是给语言化妆,老师相信你们多用修辞,让你的话语生动形象,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附【板书设计】
修辞
比喻:本体、喻体(相似、不同类)拟人:物有人的特点 排比:内容、结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