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5 02: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

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理解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能在具体的语境中领会其作用。

教学重点: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领会其作用;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境,巧妙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时数:4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者:文采也,即修辞。

修辞: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考试要求:

《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九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还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结合高考真题,了解命题规律:

1、[2014·江苏卷]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排除D项,“蝉曳”是主谓结构,与“墙头”明显不对仗;其次排除B项,题干例句中“雨细”是主谓结构,与“无语”明显不对仗;C项“带雨来”没有A项“聚落花”与“垂纤草”对仗工整。

2、[2014·山东卷]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对仗工整,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3、(2013宁夏)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参考答案】 23.(6分)内容贴切,给2分;语言通顺,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

4、(2012年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案: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5、(2013广东卷)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可从小孩的角度也可从妇女(或妈妈)的角度,只要围绕“情深”书写,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鲜明生动即可得满分。

您温暖的眼神像一缕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不设统一答案)

我深情地望着妈妈,她的眼光就象磁石一般,路在依然走,情在母子间,携手生活的路。我的耳边回响起妈妈的话语:孩子,苦水能让你坚强、苦水能让你成长、苦水更能让你飞黄腾达。我会一直看着你,行走、拼搏。有话对我说,有泪向我流,有苦跟我诉吧。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在你的心中有一个爱你的妈妈——在看着你成长!

6、【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7、(2012年浙江《母亲的中药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 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一)投影显示各地的高考卷。小结考查方式、内容及趋势:

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

2、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形式考查。

3、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进行考查。

(二)命题趋势: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一般不单独命题考查,而大多结合着仿写、扩写、变换句式,诗文阅读鉴赏,写作等命题形式进行考查。要求考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效果;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

四、结合实例详细讲解高考考查的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概念、结构、特点、种类、辨析、作用及运用等),注重实际的有效、高效运用。

比喻

(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例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例句中“火把排成的形状”和“之”字形,两者的形状完全相同,而不是什么在某一方 面有相似点的问题,不具备构成比喻的第二个条件,也不是比喻。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例如: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②思想感情的潮水。③祖**亲。④我的朋友——书籍。(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如:①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②他爱捅马蜂窝,所以有人的爱他,也有的人恨他。(五)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六)比喻要贴切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前后不一致,前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七)准确理解比喻句

例句: 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似点是“暗淡”。

(八)学以致用 共5题 详见课件

1、“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2、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比拟

(一)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1格化。

例如: 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②可是,山头上忽然漫起好大的云雾,又浓又湿,悄悄挤进门缝来,落到枕头边上,我 还听见零零星星几滴雨声。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 把非生物或生物当作人来表现,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声情笑貌,使它们 人者使甲事物具有乙事物的属性。

例如:①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身子长在水里。

②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 侄儿宏儿。

(二)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写,把写人的词语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写物的词语用来直接写人。

比喻则不同。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住口。——比喻

你再咬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拟人 例②: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拟人

我们要谨防弹衣炮弹——比喻 比拟的作用

由于比拟是用拟体的属性去表现本体,使本体临时获得拟体的属性,因此爱憎的感情得 以鲜明地表示,气氛得以有力地渲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使语言真切、生动、形象、新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比拟要注意问题 1、必须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须有相近的地方

(四)学以致用

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C)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此例考查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比拟又称拟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

2、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试分析此诗的修辞手法。

析:此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借代

(一)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讯——借作者代著作。

⑦于是大家替他们兄弟捏把汗——借结果代事物本身。(代担心)

(二)借代的作用

①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

②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三)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四)古诗中用到借代的例子很多,如:

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中以“丝竹”代“音乐”。

③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中的“鞍马”代“客人”(白居易《琵琶行》)。④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中以“杜康”代“酒”(曹操〈短歌行〉)。另外,古诗中还有许多例子,如:

① “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② “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③ “阳关”“折柳”寄托离别。④ “鹧鸪”“杜鹃”寓有悲愤。⑤ “石壕村”代穷苦百姓。⑥ “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

五、学以致用

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

2、改写下面这句话,要求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字数不超过8个字。

拿起武器来保卫祖国。参考:执干戈以卫社稷。

夸张

(一)夸张是有意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并对其加以扩大或缩小来表达强烈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二)夸张的几种形式a、扩大夸张。b、缩小夸张。c、超前夸张。(举例见课件)

(三)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

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到半空中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

这句夸张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学以致用

1、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张的一项(B)

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肿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B项的“子曰诗云”是借代旧教育的读物。

2、赏析诗歌中的夸张手法

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

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4、学以致用

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2006年全国卷2)

答案例举: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反复

(一)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反复分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1 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当中没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

②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 反复的词语或句子,不是连续出现的,其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使其间隔开来。

例:①她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喜欢。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喜欢。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相互对待,我喜欢。

②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二)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1、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从句式看是排比,从语句重复看是反复,这是两种辞格的综合运用。

2、反复与排比的区别: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着眼于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近、语气一致;反复的作用是强调突出,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

3、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

(三)学以致用

1、鉴赏诗词中的反复修辞手法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分析最后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反复修辞,突出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2、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例句:看着你离开,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答案示例:看着你归来,我的心一阵高兴,高兴。

对偶

(一)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二)对偶的作用

对偶是汉语所独具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对偶,可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①由于对偶 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两两相对,从而获得对称美。②由于平仄谐调,节奏鲜明,悦耳动听,从而获得音律美。

(三)学以致用

1、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

2、[2014·山东卷]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对仗工整,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设问与反问

(一)设问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设问的基本特点:无疑而问。

3、设问的作用: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二)反问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问的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1、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2、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例:

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

(四)学以致用:2011年四川卷 1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考点:仿用句式,正确运用修辞

答案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答案2: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

解析:意象1分,句式1分,修辞2分,语言生动1分。

五、课后巩固:选做考点训练部分的题目

第二篇: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

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

①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 “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三)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修辞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常用的修辞方法表: 类别 例示

说明

比喻 明喻(用“像”、“共产党像太阳。”(本体像喻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如“等比喻词)“解剖整个地区,体)如同抱个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大‘金娃’!” 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喑喻(用“是”、“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生动、明白的目的。难点是借喻、“等于”、“成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博喻。为”等比喻词)(本体等于喻体)“且看这里遍

地青松,个个雷锋!”(省比喻词。)

借喻(只有喻体,“忘了和尚多了没水吃。”(喻本体比喻词不出体代替本体,无比喻词。)现)博喻(连用几个比“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喻共同说明一个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本体)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

一样。”(用两个比喻说明下笔前修改的重要性)

比拟 拟人(把物当人来“由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有强烈感情时,才能用好比拟,而写,给物以人的感里弹琴。” 且不能随意比拟,一般要有一定相情、动作、语言等)似点。比拟重在于“拟”,即把甲拟物(把人当物“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当作”乙,两者浑然一体;比喻写,使人具有物的重在于“喻”,即以甲喻乙,两者情态或动作)有主有从。借代 特征代人和事物 “花白胡子下坐在墙角吸旱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烟。”(“花白胡子”代“老年物,使语言富于变化,给读者深刻人”)“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印象。在。”(“硬硬的”代“洋钱”)

具体代抽象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

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借代易与借喻相混。区分时注意:义。”(“本本”代“革命理借代、借喻相同点是本体都不出论”)现,借体(即别称)和喻体都必须局部代整体 “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出现。借代着重于甲代乙,两者必

(“几千双眼睛”代“几千个须有密切关系;借喻重在以甲喻人)乙,两者有相似处。

器物代本称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

不容许枪指挥党。”(“枪”代“军队”)

处所名称本称 “划清两种界限。道德,是革命

还是反革命?是延安还是西安?有些人不懂得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代革命的人,“西安”代反革命的人)

夸张 向在夸张(故意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对人或事物的原样作故意的夸大大处、高处、多处、遮面。”(故意往多处说)或缩小的描写,就是夸张。它有助远处等方面说)于充分表达自己对所要表达的人向下夸张(故意往“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或事的充分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感小处、少处、短处、黄了,收害的日子到了。”(故情,促使读者联想。注意不要忽略弱处等方面说)意往时间短处说)缩小的夸张。超前夸张(故意把“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跟前者同时出现的)对偶 正对(上下两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相似或同一事物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或词组组成。运用对偶可突出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关心”。的矛盾,增强语言的音乐性、感染补充、衬托。)力。旧体诗词运用的“对仗”即反对(上下两联是“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对偶”,要求很严,如要求词性相反或相对的两乾坤。”“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相对,并讲究评仄。注意“对偶”类事物,或一个事窗外已是新春。” 与“对照”的区别。物的相反的两方面,互相对照、映衬)串对(上下联有承“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接或条件或因果墙来。”(因果)“若要人不知,或假设等主从关除非已莫为。”(假设)系)排比 分句排比 “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

象,声音绘制感情。” 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句子成分排比(多“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为词组)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感情。排比的各项内常出现一个相

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同的词语作为连锁词。它们不得少

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设问

“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用自问自答形式表达看法。问句不的矛盾。” 表肯定或否定。有引人注意的作

用。

反问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方式表示确(反的吗?”(否定表肯定)“四十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诘)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表肯定)。要注意区分设问和反问。

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肯定表否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须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九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九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再次,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准,把握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2.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注意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3.提高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方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像能力。4.关注生活中的修辞,重视积累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这话很有道理。比如与人交流,需要说和听;看电视、看广告、看产品说明书,需要听和看。在其中不时可以发现一些很准确的语言、很形象的比喻、很深刻的道理,这些都可以提高修饰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的目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语言的锤炼是个硬功,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另外,高考中修辞部分的考查从内容到形式也越来越靠拢生活。

第三篇: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

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

高考语言运用修辞导学案

转自 白云悠悠

一、复习目标

1、梳理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2、提高在语言运用中修辞能力。

二、高考真题体验

1、(2015年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B

2、[2014·山东卷]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小结】高考中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最常见的考查考试方式:扩写、仿写、变换句式。(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另外专题复习)

三、有关修辞知识

(一)比喻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作比来表现另一事

2、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①明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②暗喻,常用判断词“是”或陈述变化的词“成了”等来联系本体和喻体,有本体、喻体但没有比喻词。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也没有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不同类别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修辞作用及效果: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2012·山东卷)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解此题,首先要注意补写的语句与前面假设句能构成比喻,即本体与喻体要吻合,也就是说两个对象之间要有相似点;其次要注意形式(“……的……不能……”)的基本一致。

【答案】做出的饭菜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盖好的房子不能居住 修建的高速公路不能通车

(二)比拟

1、概念: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种修辞格叫比拟。

2、构成:被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比拟的人或事物叫拟体。

3、种类:根据拟体的不同属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4、其作用、效果是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例】(2012·全国新课标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解此题,既要明确例句的特点是选用同类型的事物,又要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生的哲理。

【答案】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三)对偶

1、概念: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关联的一组短语或句子,两两对称地组织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2、对偶的种类:

(1)从形式上看,对偶有严对和宽对之别。

①严对:又称工对,即工整严格的对偶。要求相对称的两项字数相等,词类相同,句式的语法结构相同,相对应的字平仄相反或符合格律,相对应的字不用同一个字。

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②宽对:即要求宽松的对偶,它可以冲破一些严格的要求,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从内容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①正对:即上下联意义相同、相近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往往互相补充。

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②反对:即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③串对:又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义相承、相接的对偶。两联之间常为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果关系)

④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万斤粮。(条件关系)

⑤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转折关系)

3、对偶的作用

①对称美。②音律美。

【例】(2012·湖北卷)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试题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述情景。写对偶句,要求字数、结构相同。解此题,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比如,黛玉之“惊”,宝玉之“笑”,黛玉之“眼熟”,宝玉之“面善”等等,稍加综合,即可写出对偶句。

【答案】娇黛玉一见宝哥哥惊疑似何处见过 痴宝玉初识林妹妹欣喜如梦里重逢

(四)排比

1、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构成排比的短语或句子常会有同一词语反复出现在各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2、排比的主要修辞效果是:

(1)结构相同或相似,具有相对的整齐美。

(2)往往重复某些词语(提示语)来把各项连成一个整体,可以增强语言的旋律美。

(3)排比的各项意义相关,语气一致,而且排比的项数没有上限,可以尽情发挥,增强语言的气势。

【例】(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案】谷子弯下沉重的腰身,向你汇报秋天的成果;枫叶展露醉人的笑脸,向你讲述秋阳的温和;秋风陪伴欢笑的游人,向你倾诉秋日的眷恋。

(五)设问

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特点:无疑而问。

3、作用: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六)反问

1、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2、反问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1)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2)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四、巩固练习

1、[2014·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3、(2013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

4、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幅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2)中秋 下联:

,明月千里寄相思。

【答】

5、(2011·重庆卷)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1)此刻,她那________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______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答】

6、(2011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3·湖北卷)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

【答】

8、(2013·全国大纲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

9、(2012·全国新课标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

10、(2012·重庆卷)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下面选项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_____________。

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

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

C、你不让它做一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

D、山崩造成断崖,断崖却形成了壮观的瀑布(2)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1、(2012江西卷)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答】

12、(2012天津)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答】

1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5分)

例句:(1)尘土受到损辱,却以花朵来报答。

(2)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给它带上霞彩。

【答】

14、(安徽省合肥市2014质量检测)下面是某中学校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方写出恰当的句子。(4分)

人生不能过于平淡,索然无味的人生必然会错失生命的乐趣。若人生是一片大海,那就期待惊涛骇浪,①

;②,③

;若人生是一片草原,那就期待狂风暴雨,荒原边的游牧永远不能造就壮丽的搏击。

【答】

15、(2014重庆)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答】

16、(湖北省八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联考)“点赞” 为一网络语言,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请仿照示例,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材,将下面的话补写完整,构成排比。

要求:①符合作品的特点(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等)

②句式相近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了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塑造了哀怨与执着湘水女神的屈原《湘夫人》点赞。让我们吟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答】

17、(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意通顺、连贯,并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示例】点亮心灵的灯,燃烧孤独、寂寞、凄冷和荒凉,让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点亮心灵的灯,________;点亮心灵的灯,_________。

【答】

18、(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喻体,写一首短诗,要求合乎事理,结构与示例相似。

【示例】我能想到的,最伟大的 献身

莫过于成为海岸,守着大海——

保持一个曲线的姿势

数着无止境的重复

【仿诗】我能想到的,最伟大的献身

19、(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根据所提供的作家,仿造下面划线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

《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

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贝多芬挣扎在孤独的渊谷,但他用音乐作为抗争的云梯,备尝辛酸,终于攀上了永恒的巅峰;

【答】

20、(2011四川卷)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示例】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 1.依据对联的对仗原则,“墙头”对“水面”,“雨”对“风”,“垂”对“聚”,“草”对“花”。

3、【答案示例】和谐仿佛翠竹,冬季描生机勃勃但无骄姿,夏日衬郁郁葱葱却不沉迷。

4、【答案示例】闻粽香思屈子忠魂

清风一缕拂丹桂

5、【答案示例】(1)④理由:形象地表现了“瓷城女子”眼睛的晶莹、明亮、“深情”。

(2)②理由:与后文“闪烁着奇异的光亮”相符合。

6、【答案示例】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7、【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

8、【答案示例】坚毅犹如青松,夏季遇烈日炙烤却无惧色,冬季迎皑皑白雪而不折服。

9、【略】

10、【答案示例】(1)②(2)甩开头发 就变成了瀑布∥流出眼泪 就变成了大雨

11、【答案示例】 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

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12、【答案示例】与屈子上下求索

与李商隐灵犀一点

13、【答案示例】(1)小草受到践踏,却以绿意来装点。

(2)腊梅在寒冬傲雪挺立,寒风给它增添了清香。

14、【答案示例】①浅湾上的航程永远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 ②若人生是一片高山,那就期待峻岭绝顶③山脚下的登攀永远不能领略秀丽的风景

15、【答案示例】就像下棋一样 如果一个棋子走错了 整盘棋都可能会输掉 人生这步棋每一步都要走好

16、【答案示例】①我为具有朴素平淡语言风格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点赞

②我为勾勒出开阔宏丽意境的杜甫《登岳阳楼》点赞

17、【答案示例】驱散困惑、失意、忧郁和彷徨,让奋斗的每一分钟都充满激情,意兴飞扬;消解狭隘、偏见、仇视和愚昧,让未来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祥和,充满希望。

18、【答案示例】①莫过于成为星辰,陪着黑夜——/闪烁一点微弱的气息/点缀无边际的沉默

②莫过于成为苍松,守着雪原——/维持一个笔直的姿态/迎接无止歇的呼啸

19、【答案示例】史铁生挣扎在残疾的绝境,但他用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了死亡的诱惑;马丁·路德·金挣扎在黑暗的深海,但他用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自由平等的天空。(形式、内容各2分,共4分)

20、【答案】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第四篇:2012语文高考复习学案:字音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学案

(一)--------字音

【考纲要求】 《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能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同时指出: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能力层次为A级,一般占3分。【考点阐释】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字音试题为一般为近年高考考查“首发阵营”,命题点聚焦于“常用”及“应用”,着眼于“认读”,着眼于“写作”;特别是“多音字”“形近形似字”“同音近音字”“习惯性误读误写”等。“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包含如下重要信息:(1)考查的范围是“现代汉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特有的读音不会涉及;(2)考查的范围是“普通话”,对方言读音与普通话的读音的区别要多加注意。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命题依据。基本题型为:一是字音正选题;二是字音错选题;三是音形整合辨识题;四是音形义的整合辨识题。试题题面可出现也可不出现汉语拼音。【要点精析】

一、考常用字甚至是最常用的字的读音

举例说,近几年考过的“绮丽”的“绮”.“擂台”的“擂”.“拘泥”的“泥”.“匹配”的“匹”.“倾轧”的“轧”.“参与”的“与”.“结束”的“束”等等都是常用字。考常用字的读音,而不考生冷的字的读音。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重在应用。生冷的字使用的频率低,自然不能成为考试的选例。

二、注重形声字和多音字读音的辨别

常用字的数量比较大,究竟选择哪些常用字来考查,这是很有讲究的。高考注重选择常用字中的形声字.多音字来给考生辨别。形声字,按照一般规律应该读声旁。但是,许多形声字的读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声母变了,有的韵母变了,有的声调变了,更有声韵调一起变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知这一变化,仍然“读半边”,因而误读。如“绮丽”的“绮”应读qǐ,而不能读qí;“旖旎”应读yǐ nǐ,而不能读qí ní,“分泌”的“泌”只能读mì,不能读bì等。多音字是汉语特有的现象,而且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较大。人们不注意它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读音,因而常常读错。如“差”有4个读音,在“差别.差错.差额.差价”和“差强人意.差可告慰”这些词语中读chü,在“差生.差劲.差不离”这一类词语中读chà,在“出差.差遣.差旅费”这一类词语中读chüi,在“参差”中又读cÿ。读音不同,反映出意义上的不同。许多人不注意这些而常常误读。有时还会选用其他类型易读错的常用字,如“结束”的“束”,“匹配”的“匹”。这样看来,高考选择要求辨别读音的字例,又是从汉字的特点出发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引导人们读准常用字的字音。【备考园地】

易错读的字(500个)

【A】谙 ün 谙习黯 àn 黯然 盎 àng 盎然 皑 ái 白雪皑皑 隘 ài 狭隘 凹 üo 凹陷

【B】 雹 báo 冰雹 稗 bài 稗草 迸 bâng 迸发 蹩 biã 蹩脚 濒 bÿn 濒临摈 bìn 摈弃 秘 bì 秘鲁 婢 bì 奴婢裨 bì 益愎 bì 刚愎庇 bì 荫庇砭 biün 针砭屏 bǐng 屏气钵 bō 衣钵擘 bî 巨擘曝 pù 一曝十寒哺 bǔ 哺育 【C】糙 cüo 粗糙刹 chà 刹*那侪 chái 侪辈蝉 chán 蝉联婵 chán 婵娟谄 chǎn 谄媚 谄笑伥 chüng 为虎作伥偿 cháng 赔偿 偿还惝 chǎng 惝怳huǎng坼 châ 干坼掣 châ 电掣嗔 chýn 嗔怪瞋 chýn 瞋目撑 chýng 支撑 撑腰瞠 chýng 瞠目骋 chãng 驰骋 骋怀 笞 chÿ 鞭笞侈 chǐ 奢侈褫 chǐ 褫夺饬 chì 整饬啻 chì 不啻炽 chì 炽热 炽情伺 cì 伺候憧 chōng 憧憬忡 chōng 忧心忡忡淙 cïng 流水淙淙瞅 chǒu 瞅见搐 chù 抽搐黜 chù 废黜绌 chù 相形见绌攒 cuán 攒射 攒动惆 chïu 惆怅chàng踌 chïu 踌躇chú椎 chuí 椎心痛恨喘 chuǎn 喘气揣 chuüi 揣着书踹 chuài 踹开辍 chuî 辍学啜 chuî 啜泣绰 chuî 阔绰怆 chuàng 悲怆簇 cù 簇拥蹴 cù 一蹴而就崔 cuÿ 崔嵬 wãi忖 cǔn 忖度

【D】殚 dün 殚精竭虑 悼 dào 悼念 追悼傣 dǎi 傣族逮 dài 逮捕殆 dài 危殆缔 dì 缔造谛 dì 真谛滇 diün 滇池掂 diün 掂量玷 diàn 玷污笃 dǔ 笃信盹 dǔn 打盹咄 duō 咄咄怪事掇 duō 拾掇踱 duï 踱步 【E】婀 ý 婀娜 nuï讹 ã 讹诈遏 â 遏制

【F】藩 fün 藩篱肪 fáng 脂肪汾 fãn 汾水斐 fþi 成绩斐然甫 fǔ 惊魂甫定缚 fù 缚住 束缚 讣 fù 讣告 【G】

赅 güi 言简意赅扛 güng 力能扛鼎葛 gã 瓜葛纠葛杯葛葛gþ 诸葛(姓)舸 gþ 百舸争流亘 gân 横亘颈 gþng 脖颈肱 gōng 股肱觥 gōng 觥筹佝 gōu 佝偻垢 gîu 污垢诟 gîu 诟骂勾 gîu 勾当梏 gù 桎zhì梏盥 guàn 盥洗室犷 guǎng 粗犷皈 guÿ 皈依晷 gǔi 日晷刽 guì 刽子手 聒 guō 聒噪贾 gǔ 余勇可贾 【H】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哈 hǎ 哈达骸 hái 骸骨悍 hàn 精悍 悍然吭 háng 引吭高歌沆 hàng 沆瀣一气阂 hã 隔阂涸 hã 干涸貉 hã 一丘之貉可 kâ 可汗hán壑 hâ 沟壑褐 hâ 褐色讧 hîng 内讧囫 hú 囫囵lún怙 hù 怙恶不悛踝 huái 踝骨 足踝徊 huái 徘徊豢 huàn 豢养浣 huàn 浣衣肓 huüng 病入膏肓喙 huì 无庸置喙晦 huì 晦气诲 huì 诲人不倦殨 huì 殨脓混 hùn 混凝土 混淆豁 huō 出去 【J】

畸 jÿ 畸形稽 jÿ 稽查 稽留羁 jÿ 羁绊 羁留缉 jÿ 通缉 侦缉汲 jí 汲取 汲水棘 jí 棘手藉 jí 狼藉嫉 jí 嫉妒脊 jǐ 脊梁掎 jǐ 掎角之势浃 jiü 汗流浃背歼 jiün 歼灭缄 jiün缄默 僭 jiàn 僭越笺 jiün 信笺 笺注菅 jiün 草菅人命矫 jiǎo 矫正侥 jiǎo 侥幸酵 jiào 酵母 发酵窖 jiào 地窖嗟 jiý 嗟叹讦 jiã 攻讦藉 jiâ 慰藉 枕藉桀 jiã 桀骜ào馑 jǐn 饥馑噤 jìn 噤若寒蝉菁 jÿng 菁华腈 jÿng 腈纶儆 jǐng 以儆效尤痉 jìng 痉挛迥 jiǒng 迥然炯 jiǒng 炯炯 炯然窘 jiǒng 窘迫攫 juã 攫取灸 jiǔ 针灸 疚 jiù 内疚厩 jiù 马厩狙 jū 狙击掬 jū 笑容可掬咀 jǔ 咀嚼juã沮 jǔ 沮丧矩 jǔ 循规蹈矩*倔 juã 倔强jiàng龟 jūn 龟裂隽 jùn 隽秀隽 juàn 隽永 【K】

揩 küi 揩拭 揩油楷 kǎi 楷模 楷书慨 kǎi 慷慨 愤慨忾 kài 同仇敌忾勘 kün 勘察瞰 kàn 鸟瞰亢 kàng 亢奋 高亢犒 kào 犒劳 犒赏恪 kâ 恪守脍 kuài 脍炙人口眶 kuàng 眼眶 岿 kuÿ 岿然窥 kuÿ 窥探 窥视傀 kuǐ 傀儡lþi喟 kuì 喟叹溃 kuì 溃*烂篑 kuì 功亏一篑廓 kuî 轮廓 【L】

褴 lán 衣裳褴褛lǚ琅 láng 琅琅上口睐 lài 青睐烙 lào 烙印 酪 lào 奶酪肋 lâi 肋骨勒 lâ 勒*索 勒令勒lýi 勒紧擂 lâi 擂台 打擂羸 lãi 羸弱蕾 lþi 花蕾敛 liǎn 收敛踉 liàng 踉跄qiàng趔 liâ 趔趄qiâ蠡 lí 管窥蠡测逦 lǐ 迤逦莅 lì 莅临凛 lǐn 凛冽liâ赁 lìn 租赁遴 lín 遴选囹 líng 身陷囹圄yǔ掠 lûâ 掠夺弄 lîng 弄*堂镂 lîu 镂空赂 lù 贿赂 【M】

霾 mái 阴霾埋 mán 埋怨袂 mâi 联袂懑 mân 愤懑靡 mǐ 披靡弭 mǐ 消弭谧 mì 静谧 宁谧泌 mì 分泌娩 miǎn 分娩腼 miǎn 腼腆tiǎn藐 miǎo 藐视泯 mǐn 泯灭酩 mǐng 酩酊大醉dǐng谬 miù 谬论 谬误摩 mï 按摩*蓦 mî 蓦然回首秣 mî 秣马厉兵沫 mî 口沫 唾沫 【N】

捺 nà 按捺 赧 nǎn 羞赧难 nàn 发难* 责难呶 náo 呶呶不休挠 náo 阻挠 淖 nào 泥淖讷 nâ 木讷馁 nþi 气馁嫩 nân 娇嫩泥 nì 拘泥昵 nì 亲昵 昵称拈 niün 拈轻怕重 酿 niàng 酝酿yùn 袅niǎo 袅娜nuï嗫 niâ 嗫嚅rú宁 nìng 宁可忸 niǔ 忸怩虐 nûâ 虐待 【O】讴 ōu 讴歌呕 ǒu 呕心沥血 【P】

葩 pü 奇葩迫 pǎi 迫击炮湃 pài 澎湃蹒 pán 蹒跚畔 pàn 河畔滂 püng 滂沱tuï炮 páo 炮制 炮烙庖 páo 庖厨 庖代胚 pýi 胚胎tüi澎 pãng 澎湃pài抨 pýng 抨击纰 pÿ 纰漏 纰谬砒 pÿ 砒霜毗 pí 毗邻 毗连匹 pǐ 匹夫否 pǐ 否极泰来僻 pì 偏僻媲 pì 媲美骈 pián 骈文 骈体缥 piüo 缥缈miǎo殍 piǎo 饿殍遍野剽 piüo 剽窃剽 piüo 剽悍抨 pýng 抨击扁 piün 扁*舟翩 piün 翩跹娉 pÿng 娉婷tíng冯 píng 暴虎冯河聘 pìn 聘请鄱 pï 鄱阳粕 pî 糟粕剖 pōu 解剖仆 pú 仆*从曝 pù 一曝十寒 【Q】

戚 qÿ 亲戚畦 qí 菜畦颀 qí 颀长绮 qǐ 绮丽稽 qǐ 稽首讫 qì 付讫 收讫迄 qì 自古迄今洽 qià 洽谈愆 qiün 罪愆悭 qiün 悭吝潜 qián 潜质掮 qián 掮客戕 qiüng 戕害襁 qiáng 襁褓嵌 qiàn 镶嵌xiüng翘 qiáo 翘首憔 qiáo 憔悴cuì诮 qiào 讥诮悭 qiün 悭吝纤 qiàn 纤绳 拉纤戕 qiüng 戕害怯 qiâ 胆怯惬 qiâ 惬意挈 qiâ 挈妇将雏遒 qiú 遒劲擎 qíng 引擎黥 qíng 黥刑亲 qìng 亲家綮 qǐng 肯綮茕 qiïng 茕茕孑立穹 qiïng 苍穹祛 qū 祛除 祛疑龋 qǔ 龋齿觑 qù 面面相觑蜷 quán 蜷伏 蜷缩榷 quâ 商榷券 quàn 胜券在握悛 quün 怙恶不悛 【R】

冉 rǎn 冉冉升起绕 rào 围绕荏 rþn 光阴荏苒rǎn稔 rþn 熟稔冗 rǒng 冗长 冗余蠕 rú 蠕动偌 ruî 偌大 【S】

霎 shà 霎时讪 shàn 搭讪讪 shàn 讪笑赊 shý 赊欠摄 shâ 统摄慑 shâ 威慑娠 shýn 妊娠莘 shýn 莘莘学子哂 shþn 哂笑蜃 shân 海市蜃楼遂 suí 半身不遂恃 shì 有恃无恐舐 shì 舐犊情深噬 shì 吞噬说 shuì 游说铄 shuî 众口铄金枢 shū 中枢 枢纽漱 shù 漱口墅 shù 别墅涮 shuàn 洗涮吮 shǔn 吮吸谥 shì 谥号食 sì 箪食壶浆薮 sǒu 渊薮怂 sǒng 怂恿竦 sǒng 竦然溯 sù 推本溯源祟 sùi 作祟 鬼祟娑 suō 婆娑缩 suō 收缩塑 sù 塑料 塑造 【T】

挞 tà 鞭挞沓 tà 拖沓傥 tǎng 风流倜傥tì剔 tÿ 剔除 挑剔悌 tì 孝悌倜 tì 倜傥tǎng恬 tián 恬静殄 tiǎn 暴殄天物佻 tiüo 轻佻调 tiáo 调皮帖 tiâ 字帖恸 tîng 恸哭荼 tú 荼毒生灵湍 tuün 水流湍急颓 tuí 颓废 颓唐蜕 tuì 蜕化 蜕变臀 tún 臀部唾 tuî 唾手可得 唾弃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W】

娲 wü 女娲蜿 wün 蜿蜒yán委 wýi 虚与委蛇yí逶 wýi 山岭逶迤伪 wþi 伪造猥 wþi 猥亵xiâ紊 wþn 紊乱倭 wō 倭寇 斡 wî 斡旋龌 wî 龌龊chuî芜 wú 芜杂 荒芜侮 wǔ 侮辱 欺侮 【X】

蜥 xÿ 蜥蜴yì晰 xÿ 清晰蹊 xÿ 独辟蹊径膝 xÿ 膝盖檄 xí 檄文葸 xǐ 畏葸不前黠 xiá 狡黠瑕 xiá 瑕瑜yú骁 xiüo 骁勇楔 xiý 楔子噱 xuã 噱头偕 xiã 偕同挟 xiã 挟持 要挟携 xiã 携手屑 xiâ 琐屑械 xiâ 机械鲜 xiün 屡见不鲜*纤 xiün 纤维跹 xiün 蹁跹pián痫 xián 癫痫涎 xián 垂涎骁 xiüo 骁勇淆 xiáo 混淆饷 xiǎng 军饷相 xiàng 相机行事吁 xū 长吁短叹栩 xǔ 栩栩如生诩 xǔ 自诩畜 xù 畜牧 畜养恤 xù 体恤煦 xù 煦暖 和煦酗 xù 酗酒渲 xuàn 渲染谑 xuâ 戏谑勋 xūn 功勋 勋业驯 xùn 驯服徇 xùn 徇私殉 xùn 殉职 【Y】

睚 yá 睚眦必报轧 yà 倾轧*揠 yà 揠苗助长湮 yün 湮没 湮灭筵 yán 筵席 寿筵偃 yǎn 偃旗息鼓魇 yǎn 梦魇赝 yàn 赝品肴 yáo 佳肴杳 yǎo 杳无音信钥 yào 钥匙噎 yý 因噎废食揶 yã 揶揄yú曳 yâ 摇曳靥 yâ 笑靥旖 yǐ 旖旎nǐ迤 yǐ 迤逦lǐ诣 yì 造诣翌 yì 翌日肄 yì 肄业弈 yì 对弈熠 yì 熠熠轶 yì 轶事氤 yÿn 氤氲yūn垠 yín 广阔无垠莠 yǒu 良莠不齐囿 yîu 囿于成见庸 yōng 附庸腴 yú 丰腴瘐 yǔ 瘐毙伛 yǔ 伛偻lǚ蜮 yù 鬼蜮垣 yuán 断壁残垣钥 yuâ 锁钥晕 yùn 月晕* 晕车 【Z】

藏 zàng 宝藏 沼 zhǎo 沼气憎 zýng 憎恨 憎恶锃 zâng 锃亮凿 záo 穿凿 确凿绽 zhàn 绽开 破绽蛰 zhã 惊蛰 蛰伏辙 zhã 南辕北辙箴 zhýn 箴言帧 zhýn 装帧鸩 zhân 饮鸩止渴缜 zhþn 缜密拯 zhþng 拯救诤 zhâng 诤友栉 zhì 鳞次栉比帙 zhì 卷帙浩繁峙 zhì 对峙偬 zǒng 戎马倥偬诌 zhōu 胡诌卓 zhuō 远见卓识拙 zhuō 拙劣 笨拙灼 zhuï 真知灼见杼 zhù 机杼伫 zhù 伫立赘 zhuì 累赘lãi 缀 zhuì 连缀谆 zhūn 谆谆告诫擢 zhuï 擢发难数濯 zhuï 濯濯童山滓 zǐ 渣滓渍 zì 浸渍jìn作 zuō 作*坊fang怍 zuî 惭怍

二、常见多音多义字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ü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ã)出售,严重折(shã)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ý)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â)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ý)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â)彩。

4、着:你这着(zhü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ï)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有闲心思量(liánɡ)她,没度量(liànɡ)宽容她。野外测量(liánɡ)要量(liànɡ)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ɡ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ɡ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ɡ)静过,但他宁(nìnɡ)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ɡ)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ã)在家和(huï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î)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â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hþnɡ)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ɡ)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ɡ)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î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ï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ï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ɡ)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ünɡ)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înɡ)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ünɡ)服,为丧(sünɡ)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ɡ)、垂头丧(sànɡ)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ü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ü)错。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ü)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ü)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ânɡ)老师盛(shânɡ)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ãnɡ)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ünɡ)俗。

24、创:勇于创(chuànɡ)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ünɡ)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ï),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26、疟:发疟(yüo)子就是患了疟(nǜe)疾

27、看:看(kün)守大门的保安也很喜欢看(kàn)小说。

28、行:银行(hánɡ)发行(xínɡ)股票,报纸刊登行(hánɡ)情。

29、艾:他在耆艾(ài)之年得了艾(ài)滋病,整天自怨自艾(yì)。30、把:你把(bǎ)水缸把(bà)摔坏了,以后使用没把(bǎ)柄了。

31、传:《鸿门宴》是汉代传(zhuàn)记而不是唐代传(chuán)奇。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32、荷:荷(hã)花旁边站着一位荷(hâ)枪实弹的战士。

33、涨:我说她涨(zhǎnɡ)了工资,她就涨(zhànɡ)红着脸摇头否认。

34、奇:数学中奇(jÿ)数是最奇(qí)妙的。

35、炮:能用打红的炮(pào)筒炮(büo)羊肉和炮(páo)制药材吗?

36、给:请把这封信交给(ɡþ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37、冠:他得了冠(ɡuàn)军后就有点冠(ɡuün)冕堂皇了。

38、干:穿着干(ɡün)净的衣服干(ɡàn)脏活,真有点不协调。

39、巷:矿下的巷(hànɡ)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ɡ)有点相似。40、薄:薄(bî)荷油味不薄(báo),很受欢迎,但要薄(bï)利多销。

41、拓:拓片、拓本的“拓”读 tà,开拓、拓荒的“拓”读 tuî。

42、恶:这条恶(â)狗真可恶(wǜ),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þ)心。

43、便:局长大腹便便(piōn),行动不便(biàn)。

44、宿:小明在宿(sǜ)舍说了一宿(xiǚ)有关星宿(xiǜ)的常识。

45、号:受了批评,那几名小号(hà)手都号(háo)啕大哭起来。

46、藏:西藏(zànɡ)的布达拉宫是收藏(cánɡ)大藏(zànɡ)经的宝藏(zànɡ)。

47、轧:轧(zhá)钢车间的工人很团结,没有相互倾轧(yà)的现象。

48、卡:这辆藏匿毒品的卡(kǎ)车在过关卡(qiǎ)时被截住了。

49、调: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o)查,然后调(tiáo)解。

50、模:这两件瓷器模(mǘ)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ï)型做出来的。

51、没:驾车违章,证件被交警没(mî)收了,他仍像没(mãi)事一样。

52、舍:我真舍(shþ)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â)。

53、殷:老林家境殷(yÿn)实,那清一色殷(yü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

54、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55、系:你得系(jì)上红领巾去学校联系(xì)少先队员来参加活动。

56、假:假(jiǎ)如儿童节学校不放假(jià),我们怎么办?

57、降:我们有办法使从空中降(jiànɡ)落的敌人投降(xiánɡ)。

58、脯:胸脯(pú)、果脯(fǔ)不是同一个读音。

59、间:他们两人之间(jiü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60、石:两石(dàn)石(shí)子不够装一卡车。

61、劲:球场上遇到劲(jìnɡ)敌,倒使他干劲(jìn)更足了。62、茄:我不喜欢抽雪茄(jiü)烟,但我喜欢吃番茄(qiã)。63、刨:我刨(bào推刮)平木头,再去刨(páo挖掘)花生。64、弹:这种弹(dün)弓弹(án)力很强。

65、颤: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栗,小陈颤(chàn)抖。66、扒:他扒(bü)下皮鞋,就去追扒(pá)手。

67、散:我收集的材料散(sàn)失了,散(sǎn)文没法写了。68、数:两岁能数(shǔ)数(shù)的小孩已数(shùo)见不鲜了。69、参:人参(shýn)苗长得参(cýn)差不齐,还让人参(ün)观吗。

70、会:今天召开的会(kuài)计工作会(huì)议一会(huì)儿就要结束了。71、簸:他用簸(bî)箕簸(bǒ)米。

72、吓:敌人的恐吓(hââ)吓(xià)不倒他。73、胖:肥胖(pànɡ)并不都是因为心宽体胖(pán),而是缺少锻炼。74、耙:你用梨耙(bà)耙(bà)地,我用钉耙(pá)耙(pá)草。75、伺:边伺(cì)候他边窥伺(sì)动静。

76、好:好(hào)逸恶劳、好(hào)为人师的做法都不好(hǎo)。77、咳:咳(haÿ)!你怎么又咳(kã)起来了? 78、处:教务处(chǔ)正在处(chù)理这个问题。79、囤:大囤(dùn)、小囤(dùn),都囤(tún)满了粮食 80、缝:这台缝(fãnɡ)纫机的台板有裂缝(fânɡ)。81、澄:澄(dânɡ)清混水易,澄(chãnɡ)清问题难。82、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ün)不来风。

83、得:你得(dþi必须)把心得(dã)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84、屏:他屏(bǐnɡ)气凝神躲再屏(pínɡ)风后面。85、几:这几(jǐ)张茶几(jÿ)几(jÿ)乎都要散架了。86、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87、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lâ)于助人。88、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89、吭:小李一声不吭(kýnɡ),小王却引吭(hánɡ)高歌。90、粘:胶水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ün)不紧。91、畜:畜(xù)牧场里牲畜(chù)多。92.称:称(chânɡ同“秤”)杆的名称(chýnɡ)、实物要相称(chân)93.弄:别在弄(lînɡ)堂在玩弄(nînɡ)小鸟。

94.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ɡ)不过如此。95.露:小杨刚一露(lîu)头,就暴露(lù)了目标。

96.重:老师很重(zhînɡ)视这个问题,请重(chïnɡ)说一遍。97.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lǜ)一向很高

98.空:有空(kînɡ)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ɡ)话。99.泊:小船漂泊(bï)在湖泊(pō)里

100.朝:我朝(zhüo)气蓬勃朝(cháo)前走。101.膀:膀(pánɡ)胱炎会使人膀(pünɡ)肿吗?

102.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强:小强(qiánɡ)很倔强(jiànɡ),做事别勉强(qiǎnɡ)他。104.塞(sài)外并不闭塞(sâ),塞(süi)子塞(süi)不住漏洞。105.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bì)可不行,得辟(pì)谣。106.倒:瓶子倒(dǎo)了,水倒(dào)了出来。107.都:大都(dū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三、易误读的词语

伺候cìhou 家畜jiüchù 请贴qǐngtiþ 酗酒xùjiǔ 与会yùhuì 谙练ünliàn凹陷üoxiàn 谄谀chǎnyú 炽热chìrâ 惆怅chïuchàng 辍学chuîxúe 璀璨cuǐcàn傣族daǐzú 玷污diànwū 恫吓dînghâ 笃信dǔxìn 废黜fâichù 汾酒fãnjiǔ观瞻guünzhün 刽子手guìzishǒu 裹挟guǒxiã红彤彤hïngtōngtōng 胡诌húzhōu 踝骨huáigǔ黄澄澄huángdýngdýng 灰蒙蒙huÿmýngmýng 奇数jÿshù 畸形jÿxíng犄角jÿjiǎo 脊椎骨jǐzhuÿgǔ 瘠薄jíbï 戛然jiárán 缄默jiünmî 强嘴jiàngzuǐ孑然jiãrán 矜持jínchí 粳米jÿngmǐ 痉挛jìngluán 沮丧jǔsàng 咀嚼jǔjúe角色júesâ 累赘lãizhui 擂台lâitái 慢腾腾màntýngtýng蒙骗mýngpiàn 明晃晃mínghuünghuüng 腼腆miǎntiǎn 模子múzi 鸟瞰niǎokàn 忸怩niǔní滂沱püngtuï 蹒跚pánshün 抨击pýngjÿ 澎湃pãngpài 纰漏pÿlîu 毗邻pílín 癖好pǐhào 媲美pìmþi剽悍piüohàn 剽窃piüoqiâ 撇开piýküi 撇嘴piþzuǐ 婆娑pïsuō 叵测pǒcâ剖析pōuxÿ 气馁qìnþi 蹊跷qÿqiüo 契机qìjÿ 卡壳qiǎkã 卡子qiǎzi牵掣qiünchâ 掮客qiánkâ 翘首qiáoshǒu 悄然qiǎorán 惬意qiâyì 龋齿qǔchǐ祛除qūchú 躯壳qūqiüo 妊娠rânshýn 偌大ruîdà 瘙痒sàoyǎng 霎时间shàshíjiün赡养shànyǎng 晌午shǎngwǔ

深邃shýnsuì神龛shãnkün 尸骸shÿhái 拾掇shíduo侍奉shìfâng 似的shìde 涮锅子shuànguōzi思忖sÿcǔn 夙愿sùyuàn 榫眼sǔnyǎn拓片tàpiàn 调唆tiáosuō 挑唆tiǎosuō 湍急tuünjí 拓荒tuîhuüng 剜肉wünrîu蜿蜒wünyán 腕子wànzi 威吓wýihâ 巍然wýirán 萎靡wþimí 猥琐wþisuǒ猥亵wþixiâ 斡旋wîxuán 忤逆wǔnì 吸吮xÿshǔn 檄文xíwãn 戏谑xìxuâ瑕疵xiácÿ 吓唬xiàhu 涎水xiánshuǐ楔子xiýzi 星宿xÿngxiù

渲染xuànrǎn炫耀xuànyào 眩晕xuànyùn 绚烂xuànlàn血渍xuâzì 徇情xùnqíng 殷红yünhïng岩层yáncãng 眼睑yánjiǎn 赝品yànpǐn 唁电yàndiàn 要挟yüoxiã 窈窕yǎotiǎo谒见yâjiàn 穴位xuãwâi 隐讳yǐnhuì

引擎yǐngqíng 应和yìnghâ 余孽yúniâ玉玺yùxǐ 谕旨yùzhǐ 晕厥yūnjuã 晕车yùnchý 杂沓zátà 凿子 záozi造诣zàoyì 渣滓zhüzi 扎手zhüshǒu 轧钢zhágüng 栅栏zhàlan 择菜zháicài粘连zhünlián 瞻望zhünwàng 湛蓝zhànlán颤栗zhànlì 着慌zháohuüng 着落zhuïluî肇事zhàoshì 海蜇hǎizhý 蛰伏zhãfú 褶皱zhþzhîu 甄别zhýnbiã 砧板zhýnbǎn箴言zhýnyán 诤言zhângyán 咫尺zhǐchǐ 桎梏zhìgù 妯娌zhïulǐ 贮藏zhùcáng专横zhuünhâng 转瞬zhuǎnshùn 撰述zhuànshù装殓zhuüngliǎn 装帧zhuüngzhýn拙见zhuōjiàn 卓见zhuïjiàn 卓识zhuïshí灼见zhuïjiàn 茁壮zhuïzhuàng辎重zÿzhîng 租赁zūlìn 阻塞zǔsâ 作坊zuōfang 作弄zuōnîng 作料zuïliào作梗zuîgþng 做作zuîzuo 作祟zuîsuì

四、如何辨识字音 1.做好“两个集合”:

(1)多音字集合:记少推多。例如:“艾”多数词中读ài,”在“惩艾.自怨自艾”中读yì;“泥”多数词中读ní,在“泥子.拘泥.泥古”中读nì;“朴”多数词中读pǔ,在“朴刀”中读pō,在“朴树”中读pî,作姓氏时读piáo。

(2).形声字集合:记异弃同。例如:“卒”读zú,用它作声旁的字,“崒”读zú,“猝”读cù,“淬.瘁.粹.萃.啐.悴.翠.倅”读cuì,“碎”读suì;再如:“真”读zhýn,用它作声旁的字,“镇”读zhân,“缜”读zhþn,“慎”读shân,“填.阗”读tián,“颠.滇”读diün。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一般来说,可根据声旁的读音推断声母或韵母,特别是平舌音.翘舌音(z.c.s,zh.ch.sh)和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in.en,ing.eng)。作为固始方言的一些土语区,要克服“f.h”的现象。2.语境确认:利用字形.字义.词性确定读音。例如:“巷”字有两种读音,①读xiàng,是较窄的街道,名词;②读hàng,虽也是名词,但指的是坑道,专指采矿.探矿。据次,可知“街巷”读①,“巷战”读①,“乌衣巷”读①,“巷道”读②。再如“号”字也有两个读音,①读háo,动词;②读hào,名词,也作动词,只有“标上记号,切(脉搏)”两个义项。由此可知,“号啕”读①,“号称”读②(以某种名号宣称),“号召”读②(像号声一样地召唤),“号角”读②;“号叫”读①。高考主要考查常见字的读音,从近几年的高考看,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字音复习,应注意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复习重点在于点拨学习方法,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让学生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学习字音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据义定音.联想记忆.记少不记多.记生不记熟。

(1).据义定音:这种方法多用于多音字的学习。

例如:①贾:与商人.作买卖有关系的,就读gǔ音,如“商贾”.“多财善贾”“余勇可贾”;②累累:当成串讲,读lãi音,如“果实累累”;当累积讲,读lþi音,如“罪行累累”,当牵连讲,读lþi音,如“连累”,当连续讲,读lþi音,如“连篇累牍”“累教不改”。

(2).记少不记多,主要应用于多音字中,有些字音的词条很少,记住仅有的几个词条,能够减少记忆量。例如:①模:读mï时,新华词典中有16个词条,而读mú音时,只有“模样”.“模子”.“模具”.“模板”四个词条,记住这几个词语,其他的都读mï

(3).记生不记熟,对于一些生疏的字音要强化记忆,而熟悉的字音,就不需要再花时间记忆了,这样会减少学习中的记忆量。

例如:①济:读jì音,如“周济”“救济”“同舟共济”“无济于事”都是大家熟悉的,就不要再记忆了,而jǐ音,如“济南”“人才济济”需要强化记忆。

(4).联想记忆,主要用来记忆形似字和形声字,就是由一个形声字联想到与它形似的多个字,把这些字放到一起通过形旁推意,根据声旁断音。

五、熟知常见失误

1、形声字误读:

随着汉字的演变,不少形声字的声旁的声母、韵母、声调发生了变化。如:百折不挠(náo)、机械(xiâ)、侪辈...(chái)、栉风沐雨(zhì)、怙恶不悛(hù)中加点汉字的声旁反而容易迷惑考生,引起误读。..

2、形近字误读:

很多字形相近而读音迥异的汉字也容易读错。如:谄媚(chǎn)、陷阱(xiàn)、馅饼(xiàn)中,“谄”字就容...易受后两个加点汉字读音的影响而误读。再如,猝死(cù)、淬火(cuì)、精粹(cuì)、荟萃(cuì)中,“猝”....就容易受后三个加点汉字读音的影响而误读

3、多音字误读:

多音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多义形成的多音字,还有一类是同义多音字。前者字义接近的区别起来有一定难度。如:和稀泥(huî)、和面(huï)中,“和”字都有“加入液体搅拌”的意义,考生就难以区别;而和平(hã)、...附和(hâ)中,“和”字的读音因意义差别较大而比较好区别。后者考生往往更容易误读。如:待他不薄(báo)、..日薄西山(bï)中,“薄”字的读音因单用(单音词)和用该字构成复合词时而不同;血淋淋(xiþ)和血海深仇...(xùn),靓妹儿(liàng)和靓妆(jìng)则因口语和书面语而读音不同

4、方言误读:

我国八大方言区的考生,因n、l,zh、z,in、ing,h、f,b、p,o、e等不分容易读错汉字。如四川考生就容易读错:围歼(jiün)、畸形(jÿ)、虐待(nǜe)、剖析(pōu)、不屈不挠(náo)、腼腆(tiǎn)等词语中加点汉......字。生活常用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形声字,方言区的考生也容易读错,比如:豆豉(chǐ)和豇豆(jiüng),河浜(büng)【注意事项】

语音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积累生字、疑难字。

除了掌握3500个常用字以外,还应积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且编者已注音、释义的生字以及一些疑难字。做到在阅读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拿不准的难读字,如“盥”guàn、“龋”qǔ。另外不能受地方音的影响而产生误读,如“普遍”的“遍”,不读“piàn”,而读“biàn”。②.注意多音多义字。

(1)词性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号”读 hào(名词)“号召”,读háo(动词)“号叫”。(2)词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如“恶”,读“þ”,作“恶心”讲,读“â”,作“凶恶”讲。(3)口语和书面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薄”,书面语读“bï”,薄弱,口语读“báo”,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薄。

(4)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不同而读音不同。如“巷”,一般读“xià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就读“hàng”了。③.留心形近异音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有一部分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是它们的读音却不同。如“莠”与“秀”字形相近,但读“yǒu”,如果读成了“xiù”,则错了。在语音识记中,一定要克服“识字认半边”的现象。

语音复习,要弄清错读的原因,养成正确识记普通话字音的良好习惯,可采用平时点滴积累,考前强化识记的方法。答题时,要审清题干,认真分析,运用比较筛选的方法,结合字义,辨识字音。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统读字587个)

癌ái 霭ǎi 蔼ǎi 隘ài 谙ün 埯ǎn 昂áng 凹üo坳ào 拔bá 白bái 傍bàng 龅büo 胞büo 爆bào 焙bâi惫bâi 鄙bǐ 俾bǐ 笔bǐ 比bǐ 庇bì 髀bì 避bì婢bì 痹bì 壁bì 蝙biün 遍biàn 傧bÿn 缤bÿn 濒bÿn髌bìn 柄bǐng 波bō 播bō 菠bō 帛bï 勃bï 钹bï箔bï 醭bú 哺bǔ 捕bǔ 鵏bǔ 埠bù 残cán 惭cán灿càn 糙cüo 嘈cáo 螬cáo 厕câ 岑cãn 猹chá 搽chá阐chǎn 羼chàn 韂chàn 伥chüng 钞chüo 巢cháo 耖chào 晨chãn撑chýng 橙chãng 惩chãng 痴chÿ 吃chÿ 弛chí 褫chǐ 豉chǐ侈chǐ 炽chì 舂chōng 储chǔ 触chù 搐chù 绌chù 黜chù闯chuǎng 疵cÿ 雌cí 赐cì 从cïng 丛cïng 脆cuì 措cuî搭dü 呆düi 傣dǎi 档dàng 蹈dǎo 导dǎo 悼dào 纛dào凳dâng 羝dÿ 堤dÿ 抵dǐ 蒂dì 缔dì 谛dì 跌diý蝶diã 订dìng 堆duÿ 吨dūn 盾dùn 多duō 咄duō 裰duō踱duï 婀ý 伐fá 阀fá 砝fǎ 法fǎ 帆fün 藩fün梵fàn 妨fáng 防fáng 肪fáng 沸fâi 汾fãn 讽fþng 肤fū敷fū 俘fú 浮fú 拂fú 辐fú 幅fú 甫fǔ 复fù缚fù 噶gá 冈güng 刚güng 港gǎng 隔gã 亘gân 佝gōu锢gù 犷guǎng 庋guǐ 刽guì 聒guō 蝈guō 壑hâ 褐hâ鹤hâ 黑hýi 亨hýng 訇hōng 讧hîng 囫hú 瑚hú 蝴hú桦huà 徊huái 踝huái 浣huàn 黄huáng 诲huì 贿huì 蠖huî霍huî 获huî 羁jÿ 击jÿ 芨jÿ 圾jÿ 戢jí 疾jí汲jí 棘jí 嫉jí 脊jǐ 绩jì 迹jì 寂jì 浃jiü甲jiǎ 歼jiün 鞯jiün 趼jiǎn 俭jiǎn 缰jiüng 膙jiǎng 较jiào酵jiào 嗟jiý 疖jiý 睫jiã 馑jǐn 觐jìn 浸jìn 茎jÿng粳jÿng 鲸jÿng 境jìng 痉jìng 窘jiǒng 究jiū 纠jiū 鞠jū鞫jū 掬jū 苴jū 俱jù 俊jùn 揩küi 慨kǎi 忾kài勘kün 慷küng 拷kǎo 疴ký 恪kâ 刻kâ 眍kōu 矻kū酷kù 框kuàng 矿kuàng 傀kuǐ 篑kuì 括kuî 垃lü 邋lü罱lǎn 缆lǎn 琅láng 捞lüo 劳láo 醪láo 礌lãi 羸lãi蕾lþi 喱lí 连lián 敛liǎn 恋liàn 劣liâ 捩liâ 趔liâ拎lÿn 遴lín 蛉líng 榴liú 虏lǔ 掳lǔ 榈lǘ 孪luán挛luán 掠lûâ 囵lún 漫màn 牤müng 芒máng 铆mǎo 瑁mào虻mãng 盟mãng 祢mí 娩miǎn 缈miǎo 皿mǐn 闽mǐn 茗míng酩mǐng 谬miù 摸mō 膜mï 嬷mï 墨mî 耱mî 沫mî蝻nǎn 蛲náo 讷nâ 馁nþi 嫩nân 恁nân 妮nÿ 拈niün鲇nián 酿niàng 嗫niâ 忸niǔ 脓nïng 暖nuǎn 衄nǜ 殴ōu呕ǒu 杷pá 琶pá 牌pái 湃pài 爿pán 蹒pán 畔pàn乓püng 滂püng 脬püo 胚pýi 澎pãng 坯pÿ 披pÿ 匹pǐ僻pì 譬pì 剽piüo 聘pìn 乒pÿng 颇pō 剖pōu 扑pū蹼pǔ 戚qÿ 漆qÿ 期qÿ 蛴qí 畦qí 萁qí 骑qí企qǐ 绮qǐ 杞qǐ 槭qì 洽qià 签qiün 潜qián 嵌qiàn戕qiüng 襁qiǎng 跄qiàng 橇qiüo 怯qiâ 挈qiâ 侵qÿn 衾qÿn噙qín 倾qÿng 穹qiïng 黢qū 渠qú 瞿qú 蠼qú 龋qǔ趣qù 髯rán 攘rǎng 桡ráo 绕rào 妊rân 扔rýng 容rïng糅rïu 茹rú 孺rú 蠕rú 辱rǔ 挼ruï 靸sǎ 噻süi埽sào 森sýn 啥shá 衫shün 姗shün 墒shüng 猞shý 慑shâ摄shâ 射shâ 娠shýn 蜃shân 胜shâng 室shì 殊shū 蔬shū疏shū 叔shū 淑shū 菽shū 署shǔ 曙shǔ 漱shù 戍shù蟀shuài 孀shuüng 硕shuî 蒴shuî 艘sōu 嗾sǒu 速sù 塑sù虽suÿ 绥suí 髓suǐ 隧suì 隼sǔn 嗍suō 索suǒ 趿tü鳎tǎ 獭tǎ 探tàn 涛tüo 悌tì 佻tiüo 听tÿng 庭tíng骰tïu 凸tū 突tū 颓tuí 蜕tuì 臀tún 唾tuî 娲wü挖wü 喎wüi 蜿wün 玩wán 惋wǎn 脘wǎn 往wǎng 忘wàng微wýi 巍wýi 薇wýi 危wýi 韦wãi 违wãi 唯wãi 纬wþi伪wþi 萎wþi 文wãn 闻wãn 紊wþn 喔wō 蜗wō 硪wî诬wū 梧wú 牾wǔ 杌wù 鹜wù 夕xÿ 汐xÿ 晰xÿ析xÿ 皙xÿ 昔xÿ 溪xÿ 悉xÿ 熄xÿ 蜥xÿ 螅xÿ惜xÿ 锡xÿ 樨xÿ 袭xí 檄xí 峡xiá 暇xiá 锨xiün涎xián 弦xián 陷xiàn 霰xiàn 向xiàng 淆xiáo 哮xiào 些xiý携xiã 偕xiã 挟xiã 械xiâ 馨xÿn 囟xìn 芎xiōng 朽xiǔ煦xù 癣xuǎn 穴xuã 学xuã 雪xuþ 谑xuâ 寻xún 驯xùn逊xùn 徇xùn 殉xùn 蕈xùn 押yü 崖yá 亚yà 筵yán沿yán 焰yàn 夭yüo 肴yáo 杳yǎo 舀yǎo 曜yào 耀yào椰yý 噎yý 屹yì 轶yì 谊yì 懿yì 诣yì 荫yìn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萦yíng 映yìng 庸yōng 臃yōng 壅yōng 拥yōng 踊yǒng 咏yǒng泳yǒng 莠yǒu 愚yú 娱yú 愉yú 伛yǔ 屿yǔ 跃yuâ酝yùn 匝zü 杂zá 簪zün 咱zán 暂zàn 凿záo 贼zãi憎zýng 甑zâng 摘zhüi 沼zhǎo 召zhào 遮zhý 蛰zhã 辙zhã贞zhýn 侦zhýn 帧zhýn 胗zhýn 枕zhþn 诊zhþn 振zhân 知zhÿ织zhÿ 脂zhÿ 植zhí 指zhǐ 掷zhì 质zhì 蛭zhì 秩zhì栉zhì 炙zhì 诌zhōu 骤zhîu 烛zhú 逐zhú 筑zhù 撞zhuàng拙zhuō 茁zhuï 灼zhuï 卓zhuï 纵zîng 粽zîng 镞zú 组zǔ佐zuǒ 唑zuî 做zuî

【精题精炼】

(1---12为2011全国各地高考题)

1.(全国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ü)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ÿ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â)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北京卷)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炭 韬光养晦 冗(rǒng)长 恪(kâ)尽职守 B.谐奏曲 咄咄逼人 怆(chuàng)然 怙恶不悛(qǔn)C.威慑力 暇不掩瑜 攫(juã)取 唾(chuí)手可得 D.笑咪咪 按图索骥 荒谬(niù)返璞(pú)归真

3.(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安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zì)蓓蕾(lþi)剖(pōu)析 追本朔(shuî)源 B.庇(bì)护 载(zþi)体 友谊(yì)莘(xün)莘学子 C.殷(yÿn)红 翘(qiáo)首 刹(shà)那 少不更(gýng)事 D.低劣(liâ)广袤(mào)婆娑(suü)卓(zhuï)有成效 4.(重庆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包扎(zü)殷红(yün)损兵折将(zhã)还看今朝(hái)B.劲敌(jìng)答理(dá)转弯抹角(mî)悄无声息(qiǎo)C.阡陌(mî)膝盖(qÿ)舐犊情深(shì)刚愎自用(bì)D.镌刻(juün)恪守(kâ)迄今为止(qì)煽风点火(shàn)5.(山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磅秤/磅礴 仿佛/佛手瓜 刨除/刨根问底 B.钥匙/汤匙 漩涡/涡轮机 调节/调虎离山 C.驻扎/扎实 亲事/亲家母 伎俩/仨瓜俩枣 D.果脯/胸脯 胳臂/长臂猿 倔强/强颜欢笑 6.(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载体 C.胆怯/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 7.(安徽卷)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角色∕角逐 砥砺∕抵消 载歌载舞∕载誉归来 B.贝壳∕地壳 和蔼∕暮霭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和谐∕调和 屡次∕步履 称心如意∕拍手称快 D.模块∕楷模 誊写∕家眷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8、(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给(ji)予 毛坯(pi)强劲(jing)人心惶(huang)惶 B、山崖(ya)霎(sha)时 掳掠(lue)沁人心脾(pi)C、馄饨(dun)不屑(xie)嫉(ji)妒 令人咋(zha)舌 D、神甫(fu)订(ding)正 烙(lao)印 摄人心魂(hun)9.(四川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吉祥(jí)

棱角(líng)

狡黠(xiá)

长吁短叹(xū)B.浸润(jìn)

蓦然(mî)

腈纶(qíng)

残碑断碣(jiã)C.喟叹(kuì)

愤慨(kǎi)

盥洗(guàn)

呱呱坠地(guü)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D.阻挠(náo)

女娲(wü)

咯血(kǎ)

戛然而止(jiá)10.(湖南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揖让yÿ 山岚lán 彤云tïng 满腹珠玑jÿ B.阆苑làng 盛馔zhuàn 敛衽rân 未雨绸缪miù C.遒劲qÿú 毗连bí 盥洗guàn 鸢飞鱼跃yuün D.翰墨hàn 睿智ruì 奶酪luî 撑天拄地zhǔ 11.(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棘手 际遇 极乐鸟 集腋成裘 B.嗜好 侍奉 试金石 适逢其会 C.钦慕 倾情 青云志 轻车熟路 D.溺爱 丽质 逆时针 匿迹销声 12.(江西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行(háng)伍

彳(chì)亍

着(zháo)装 少不更(gþng)事 B.造诣(yì)

校(xiào)对

珐(fà)琅

茕(qiïng)茕子立 C.蟊(máo)贼

弹劾(hã)

勖(xù)勉

鲜(xiün)有所闻 D.圭臬(niâ)肖(xiào)像

迤(yǐ)逦

咄(duō)咄逼人 13.(2009·山东高考)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眷顾 伺候(cì)怯生生(quâ)不揣冒昧(chuǎi)B.糅合 愠色(yùn)闹别扭(biâ)闭目塞听(sâ)C.遴选 舛误(chuǎn)煞风景(shü)飞扬拔扈(hù)D.做梗 咋舌(zã)处方药(chǔ)唧唧喳喳(chü)

14、(2010·北京高考)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chân)穷源朔.(shuî)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jùn)永 令人发.(fà)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tüo)扰 一气呵.(hý)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zhà)囤.

(tún)积居奇

15、(2010·山东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饯.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â)B.扒.手(pá)吱.声(zÿ)和.稀泥(hã)步履蹒.跚(pán)C.畜.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îu)扪.心自问(mân)D.顺遂.(suí)什.锦(shí)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â)16.(2010·湖南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祥.瑞xiáng 馥.郁fù 窈.窕yǎo 螭.宫折桂chán B.聪颖.yǐng 仰慕.mî 芳謦.xÿn 龙驹凤雏.chú C.幽婉.wǎn 荣膺.yÿn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þn D.涟漪.yÿ 富庶.shù 澄.澈chãng 万擎.

争流huî 17.(2009·天津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揩(küi)油 痉(jÿng)挛 笑靥(yâ)物阜(fù)民安 B.泥(ní)古 诤(zhâng)友 蹊(qÿ)跷 羽扇纶(guün)巾 C.滂(püng)沱 摈(bìng)弃 聒(guō)噪 悄(qiǎo)然无声 D.洞穴(xuã)糟粕(pî)酝酿(niàng)心广体胖(pán)18.(2009·浙江高考)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19、(2009·北京高考)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诠释 出其制胜 瞩(zhǔ)目 人才荟(kuài)萃 B.杀戮 宁静致远 莅(wâi)临 鸢(yuün)飞鱼跃 C.平添 励精图治 缜(zhþn)密 鹬(yù)蚌相争 D.松弛 老奸巨猾 揣度(duï)深陷囹圄(wú)))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1.答案:D 解析: A、一丘之貉(hã);B、凹陷(üo);C、咀嚼(jǔ)。2.【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B项谐奏曲 应为协奏曲,怙恶不悛应为quün;C项暇不掩瑜 应为瑕不掩瑜,唾手可得应为tuî;D项笑咪咪应为笑眯眯,荒谬应为miù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易错提醒】受方言影响误读的字特别多,【备考提示】注意形近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项,B项 莘(xün)莘学子应为shýn;C项,殷(yÿn)红应为yün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易错提醒】B项中的莘莘受方言影响易误读作xÿnxÿn 【备考提示】注意常见多音字的字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4.答案:A 解析:B.答理(dü);C.膝盖(xÿ);D.煽风点火(shün)。

5.解释: D、果脯 guǒ fǔ,胸脯xiōng pú。胳臂gýbei。强颜欢笑qiǎng yán huün xiào

A,刨除páo chú 刨根问底 páo

B,漩涡 xuán wō 涡轮机 wō C驻扎/扎实 zhù zhü zhü

6.【答案】D(chǔ/ zhù náo/ ráo zhuàn/ chuán A.xiã jiün/ chàn huǐ xù/chù B.huî/ hâ xÿ/ qÿ zài C.qiâ/quâ bàn xǐng/ shþng)

7.【试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常用汉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识记)。【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A项中的“角”均读(juã)、“砥”“抵”均读(dǐ)、“载”均读(zài)。B项中的“贝壳(kã)/地壳(qiào)”读音不同,其他“蔼”“霭”均读(ǎi)、“锲”“挈”均读(qiâ)。C项中的“称(chân)心如意/拍手称(chýng)快”不同,其他“和”均读(hã)、“屡”“履”均读(lǚ)。D项中的“誊(tãng)写/家眷(juàn)”不同,其他“模”均读(mï)、“呱”“沽”均读(gū)。8.解析:C项咋舌读zã 9.答案:D 解析:A.棱lãng;B.腈jÿng;C.呱gū。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B项“未雨绸缪”读次音mïu ;C项“毗连”不能套读半边,应读pí;D项“奶酪”在方言中读音就是luî,要注意纠错,应读lào。11.【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项,际度jì,其余读作jí;C项,钦读作qin,其余读作qing;D项,丽读作lì,其余读作nì。【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备考提示】注意音近形异字的读音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2.【命题透析】考查识记现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解题透析】D[A.着(zhuï)装;B.校(jiào)对;C.鲜(xiǎn)有所闻] 【技巧点拨】本题误区全为多音易错字,这些字也更易成为学生学习的陷阱,记忆稍不精准就能成为学生答题障碍。答题时可以用排除法。13.答案 B 解析 A项怯生生(qìâ);C.项拔(跋);D项唧唧喳喳(zhü)。14.答案:C 解析:A项 “供认不悔”中“悔”应为“讳” B项“一拉罐”中的“一”应为“易”;“隽永”中的“隽”应读“juàn ”; D项“化装品”中的“装”应为“妆”; “倾轧”中的“轧”应读“yà ” 15.【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B项,和huî稀泥,C项,扪mãn心自问,D项,顺遂suì。注意B项吱声(zÿ)为方言词,C项露马脚(lîu)也是一个容易读错的字。济宁高新区高级中学语文高考总复习内部资料

【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易错提醒】“嚼舌头”易受方言影响判断不出错误。C项中的三个多音字也有一定的迷惑性。试题难度中等。【备考提示】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如“栅”、“解”;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畜”;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露”;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吱”只有方言“吱声”中读bâ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如“扪”。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16.答案:A 解析:本题一改往年考“多音误读”和 “望形生音”,直接考查生“方言误读”,仰慕的“慕”,方言极易念作“mî”,醇美的“醇”,方言就是念作“shún”或“xún”; 万壑争流的“壑”,方言中就是念“huî”。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读音,在普通话中却是不正确的读音,分别读“mù”“chún”“hâ”。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没有变,考点却更加贴近生活。17.【答案】D 【考点】考查正确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解析】A项的“痉挛”音“jìng”B项“泥古”音“nì”,C项 “摈弃”音“bìn”

【思路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音近字的读音,以及方言误读字的读音。B项中的“泥”是多音字,在作动词的时候,应该读“nì”,作名词时读“ní”;C项中的“摈”和“摒”音相近,又都可以与“弃”组成合成词,所以很容易误读,“摒”读“bìng”,摈读“bìn”。18【答案】D 【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侥(jiǎo)/角(júe)辙(zhã)/折(zhã)瞠(chýng)/称(chýng); B.踞(jù)/据(jū)癖(pì)/否(pǐ)摒(bìng)/敛(bǐng); C.怆(chuàng)/创(chuüng)蛊(gǔ)/贾(gǔ)诘(jiã)/结(jiý); D.蹩(biã)/别(biâ)涸(hã)/和(hâ)徜(cháng)/场(chǎng)。

【思路分析】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常用的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音近字。对于拼音,考生需要平时积累,可采用错题集归类识记法,如A项“侥幸/角色”,C项“怆然/创伤”中每组的后一字为多音字,前一字为习惯性误读字;D项“干涸/曲高和寡”,B项“癖好/否极泰来”的前一字为形声字。

19.答案 C 解析 将字音字形结合起来考查,不但可以减少题量,还符合生活语文的规律,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命题思路。A项:其-奇,据词义可以推测出来;荟,音“huì”。B项:“莅”音“lì”。D项 “圉”音“yǔ”

第五篇:《修辞无处不在》学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少量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3、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还包括炼字、炼句(炼,锤炼,炼字,就是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修辞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我们常发现,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新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

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左传》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修辞则是依据一定的题旨情境,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还有一种说法是:修辞指的是寓含在语言交际现象当中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李索《古代汉语言修辞学》)这种说法更突出了修辞在生活中的交际功用。

在生活中,修辞主要体现在对语音、词语、和语句的修饰功能上,因此修辞按此分为三个方面: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二)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语言的音乐美。使语言或说话听起来有变化、有节奏、协调而富有美感。

1、语音修辞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字数相等的词组或句子连接一起来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针对最近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打 出的大幅标语:“举国同悲,万民同咽”“山河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就充分表现出了大地震后整个中华民族的悲恸情绪。此外还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等等。(2)反复就是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句。反复可以可以突出重点,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可以标明叙述的层次,增强条理性和节奏感。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3)顶真就是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用前一单位末尾的词语或分句作为后一单位的开头来巧妙连接。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比如:

①丰田车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这个广告语运用顶真的修辞方法构思巧妙,使上下句语势连贯,前后逻辑严密,使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同时说明了丰田车在世界上销路之广,性能之优。还比如“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云转,云不转风转”。

②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竹根。

③大别山童谣:《小板凳摞摞》。小板凳,摞摞,里面坐个大哥;大哥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小猴出来蹦蹦,里面坐个豆虫;豆虫出来爬爬,里面坐个娃娃。娃娃要吃面疙瘩。面疙(瘩)有水,要吃鸡腿;鸡腿有毛,要吃樱桃;樱桃有核(hū)子,要吃牛犊子;牛犊撒欢子,一程撒到山边子。这首儿歌仅有104个字,通过运用起兴、顶真和两句换韵等民歌表现手法,取得了数代传诵的效果。

(4)回环就是把两个字词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言语片段紧紧连在一起。

比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是北京“天然居”餐馆的对联,此联除了在语言上体现回环往复之外,还暗含出“天然居”的来客都是高雅不俗之士;“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5)押韵

比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6)排比就是用并列的词组或句子在语形上组织得具有某种相似性(如结构相似、字数相等、话题的关键词语相同)。运用排比可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也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7)连绵词有四种:

①双声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慷慨、徘徊、琵琶、芳菲、连理、伶俐、鸳鸯、仓猝、荏苒。

②叠韵词。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窈窕、骆驼、联绵、崚嶒、啰嗦、烂漫。③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如:玲珑。

2、从“语音修辞”的角度品味下面的诗歌。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语修辞

“词语修辞”,着眼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也就是要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它类似的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里主要说的就是词语修辞。

“消极修辞”在现代语文学中的地位(节选)(吴德升)在文学作品中,选择、搭配相应的词语和句式,不仅是作者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而且常可获得一石数鸟的功效。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大都不仅在主题的开掘、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排列组合等方面匠心独运,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各展其长,这当然少不了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与搭配,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例如《红楼梦》第三回,同是写大家闺秀出场,选用的词语不同,从而显示出人物身份、地位以及个性的差异。迎春、探春、惜春出场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环,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写王熙凤出场时,则是“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一群”与“三个”并“五六个”不同,“围拥”与“簇拥”也差异明显。写王熙凤既讨好林黛玉也讨好贾母时,语言简练,效果理想:“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个“嫡亲”,既使黛玉无可挑剔,又使喜欢听恭维话的贾府“老祖宗”顿时心花怒放。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句中“泻”的意思是“照”,然而用“照”则平淡乏味,因为“泻”原义是“液体快速地流”,所以,这里用“泻”便将静景写得生动活泼。同样,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穿”“拍”“卷”的同义词分别是“插”“撞”“掀”,然而一比较就会发现,“穿”“拍”“卷”比拟性的动作比“插”“撞”“掀”更生动,更形象,更贴切,更逼真,更传神。这是说生动。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中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句中“竞”字的选用达到了不可更动的地步,它包含了“争”和“比”两重含义,倘若换用“争比”既不精练,也不通顺,当然更不合词格的要求。这是说简练。这里需要注意,不能因为强调简练便丢掉了详繁,须知简练有简练的好处,详繁有详繁的妙用,关键在于表达的需要。例如《水浒》写林冲在风雪交加中离开草屋时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这一句既详又简。鲁迅评道:“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周先慎评道:“一个‘紧’字,境界全出。”从这一点说,刘勰的标准十分科学:“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 心雕龙•容裁》)

1、平常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别样的表达效果。a.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南唐•冯延巳《谒金门》).用“皱”字来表现春水被风吹起的姿态,实则是表现作者的心被这风给吹乱了。以景写情,生动深刻。b.月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泻”,本指液体的快速流动,这里给人以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情景。而且还是“静静地”,从而使静态的月光流动起来,但又绝无声响,准确写出了月夜安详的一片静穆景象。比用“照”字要含蓄得多。c.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浮的物体是轻柔的,浮的动态是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用“浮”写“雾”,突出了“薄薄的青雾”的形态。从而把水汽、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升腾、慢慢扩散、逐渐弥漫、自下而上的特点写活了,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2、词语之间超常规搭配(超常组合与语言规范问题)

有时候,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我们会采用一些超常规的组合,它可能不合语法规范,甚至违背事理。有人认为这不可取,因为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规范的语言,准确是修辞的前提;有人则认为如果只求规范,就会扼杀语言的表现力。比如杜牧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历来为人所称道,但明代的杨慎却认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杨慎《升庵诗话》卷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联系广告中成语的“仿词”现象,以及现在许多文章生造词语、故作朦胧的现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超常规搭配词语是创造性地使用词语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将与甲事物搭配的词语用到乙事物上。我们平常用的最多的是词语移用和异配。如《潮湿的心》、《粉红的回忆》、《欢乐的火焰》、《车子碾过一个世纪》等等。这些词语的搭配突破了常规的局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空间。

a.远处一页白帆,正慢慢慢慢吻过来。(何立伟《白色鸟》)b.春天爬上了树梢(杜鹏程《保卫延安》)c.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d.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e.城市“暗疮”亟待祛除

f.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3、比喻、通感、借代、拟人、夸张、双关、仿词、婉曲等,都是从词语选择的角度进行修辞的。(1)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者事物,而是借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如:“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鲁迅《药》用“硬硬的”指代大洋,“花白胡子”指代着花白胡子的那个人,这样表达,给人感觉是形象鲜明。)

(2)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况不同类的另一事物或情境。例如:“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已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3)双关是让一个词句同时关涉到两个方面。主要是利用词句的多义、语言的相同(或相近)或语境的相似构成的。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比如金猴皮鞋的广告语:“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辉”。“足下”一指脚下,二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这 样就使该广告具有了双重意义:穿上金猴皮鞋,不仅脚下生辉,而且使你整个形象光彩照人,大放溢彩。(4)比拟就是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物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来表现。比如新手上路,后面贴上“请勿吻我”,以及草地上的标牌:“别踩我,我怕疼”等俯拾皆是。

(5)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对某些事物的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加以夸大或缩小。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们的春联:“门迎四海千重福,户纳乾坤万里财”,“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还有“我都快累死了”“我等的花儿都谢了”等。(6)婉语就是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比如说人死了,不直接说死,而是说“他去了”“他走了”“他老了”“睡着了”“停止思想了”等,还有一些谦敬词,如“足下,不才”等。

(7)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8)仿词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例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终生无汗(空调广告)趁早下斑,请勿逗留(化妆品广告)以帽取人(帽子公司广告)百“文”不如意“键”(电脑广告)。

(四)语句修辞即对所使用的关键句子或段落加以选择和锤炼。即炼句。

1、整句和散句

排列在一起的一队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它主要指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叫做散句。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广泛,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比较灵活,避免呆板,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两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贯通。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散句是它的自然形态,也是基本形态,人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主要用散句;整句则是一种修辞方式,是一种辅助形态,它除了在格律诗、快板诗、对口词等少数文艺形式中起主导作用外,一般都要与散句结合使用。

比如“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虽然前面分成了三个方面,作了重新的整合,但需要明确,大部分辞格是横跨几个层面的,像“排比”句,从语音上来说,有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从句子组合的角度讲,这又是运用了整句,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

2、修辞格中的设问和反问。以下句子哪些是设问,哪些是反问?

(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2)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3)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3、学生搜集自认为精典的整句、散句、设问句和反问句,揣摩它们的表达效果。

语句修辞强调的是对文章中关键句子或段落的选择和锤炼。具体表现在对语句类型的选择上,如:顺序句和倒装句(强调句),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设问句、反问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下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修辞学案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音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语音 【说明】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摭.拾(zhé)......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病句

    豆丁资源共享:http://www.xiexiebang.com/yujunqiang6639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病句 【说明】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请柬......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学案(二)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学案(二) XX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一、(共1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 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

    高考语文复习学案--病句辨析(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学案——病句辨析(教师版) 。 二、知识汇总:1 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

    2012高考语文复习学案:新闻短评★

    新闻短评教案设计 主备人组长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短评的特点和结构2、掌握新闻短评的答题方法【教学重、难点】 掌握新闻短评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修辞复习)

    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修辞复习)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

    修辞的复习

    修辞的复习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老师叫同学收集了有关修辞手法的资料。下面我们来看看几则警示语,想想这些警示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出示警示语) 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警......

    复习修辞教案

    复习修辞教案 王生万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2、能在写作文时运用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修辞知识,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