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

时间:2019-05-14 21: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

第一篇: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

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

文/徐玲

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应帮助孩子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使他们逐步认识到热爱大自然的意义,使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融入孩子的身心之中。

一、走进大自然

现今的家长闲暇时至多带孩子去趟公园或儿童乐园享受一番,而忘记了大自然也是孩子向往的地方。春天到来的时候,让孩子观察树叶发芽、吐绿的现象;夏天到来的时候,让孩子记录小蝌蚪变成一只小青蛙的经历;秋天到来的时候,让孩子观察树叶由绿到黄、叶落归根的变化;冬天到来的时候,让孩子去查找冬眠的小动物。孩子只有不断接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都有不断增长。

二、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上野外郊游时,父母告诉孩子不要折一花一草,如果大自然里没有这些花草,树木光秃秃的,大自然就不漂亮了。上水库或河边时,可以给孩子讲水是十分宝贵的,水源也不能受到污染,植物、动物、人类喝了脏水生病或者死亡,要提醒孩子节约用水,不要往水库里或河里扔果皮,塑料袋等。

作家张抗抗说道:假如每一位母亲带孩子外出郊游或购物时,都能把用剩的果皮瓜壳或塑料袋,收拾好放进垃圾袋,天长日久,孩子自然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假如每一位父亲能在节假日带孩子去登山植树观鸟,孩子们将会更多地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每一种生命。

网址:www.xiexiebang.com 第 1 页,共 1 页

第二篇: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环境保护期末论文》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完成日期:

黄山风景区旅游环境保护考察报告

摘要:黄山风景区面临环境保护压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颇有成效的成果。黄山风景区认真分析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的措施和方案,环境治理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制定规定规范,从而标本兼治。

关键词:旅游环境、生态 保护 黄山市

1、引言

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他所称赞的就是位于安徽省境内的黄山,可以说自古以来,黄山就是一座被赋予了深刻文化内涵的名山,现如今,黄山也是我国少数几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的世界遗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了解它,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人。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要位于黄山区。主峰是莲花峰。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拥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众所周知,黄山的自然景观无比秀美,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黄山四绝著称于世。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并于1985年入选了全国十大风景名胜。更重要的是,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据黄山风景区管委会介绍,多年来黄山着意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也因此取得了“双赢”。20多年来,黄山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人民币,黄山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3。4 %。

1985年以来,安徽省、黄山市和黄山管委会先后制定了《黄山风景区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以杜绝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景区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今,景区投资7000多万元的两个3。5万伏输变电站工程已建成使用,这标志着黄山在全国风景区中第一个实现能源电力化,意味着能源使用达到零污染。此外,黄山景区还完成森林防火水网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炉、净菜上山等一系列环保工程,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

2、黄山的主要生态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黄山游玩,去欣赏黄山的美景,但是问题也随之来。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游客逐年增加,对当地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也给黄山风景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2、1 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破坏,动植物资源资源减少。

森林植被是一座山的生态主体,也是生态物种的屏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黄山风景的不断被开发,大量的工程建设以及自然灾害,使黄山的森林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动植物资源不断减少。游人的不多增加,也极大的破坏当

地的森林植被,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垃圾也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2、2 一些景区存在着超负荷旅游。

随着黄山国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始走进秀美的黄山。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逢节假日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去欣赏别处的风景,显然,黄山是个很好的选择。特别是黄金周期间,黄山的游客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当然这在经济上能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它对生态的影响,因为生态环境是有其承载量的。

2、3 黄山的一些地区存在城市化的不良倾向。

由于黄山风景区的不断开发与建设,黄山的不少景观遭到了破坏。并且在一些地区,由于房屋的大量建设以及不合理的开垦种植等活动,促使一些地区出现了城市化的倾向。但是我们知道,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基于它的文化内涵或是自然的风景,而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

2、4 黄山的自然水平衡被打破。

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水资源,人们的生产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水资源。旅游也一样,毕竟是人去旅游,人们在那里需要吃喝住行,方方面面也都要水,而在山里的水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由于黄山是大量游人的聚集地,因此对水资源的要求也非常的巨大。由于不节制地对水资源的胡乱开采,对黄山的地下水的影响非常的巨大,影响了当地自然的水平衡。

2、5 黄山的污染日益严重。

黄山上每天的生活垃圾是极其庞大的,光靠清洁工是无法做到垃圾的完全清理的。人们生活的废水废弃物很多都会被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同时大量的汽车尾气以及噪音污染也无不在时时刻刻侵蚀在这座美丽的一代名山。

美丽的黄山是我们的骄傲,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去好好地保护它的美丽。这其中当地的政府更应该起到带头的作用。

3、黄山生态问题的治理与保护。3、1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总的指导思想。

黄山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更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因此,对于黄山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它自身的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这宝贵的遗产。众所周知,黄山是独特的山岳风景区,其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研究的价值,而我们知道有些宝贵的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再恢复的。因此保护黄山的自然文化资源是黄山风景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必须严格执行。转变观念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并根据黄山风景区环境容量,有节制地发展旅游和建设相应的服务设施。如果仅仅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目的不注重保护,以至于牺牲旅游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这种开发利用方针是不取的. 因此,为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必须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保护计划,进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风景区生态指标体系,实行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制度,逐步纳入环境综合整治的轨道。

3、2加强黄山风景区的整体规划。

在过去编制的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中,仅作了景区建设规划,但是对于风景区的环境保护规划却涉及很少。在实施总体规划中,由于游客的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应在总体规划中应补充完善风景区环境保护规划.对景区内已建立的保护区及外围保护带的森林植被,古树名术和野生动物等,纳入保护规划认真保护。对于山上景区内的风景资源和动植物等同于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并设立一,二、三级保护区,对一级保护区的名松,古树、奇橙、怪石、名溪、泉潭等及其周围地区,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设立保护档案,实行定人定树管理。只有加强对黄山风景区的整体规划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它。

3、3根据不同风景区的环境承受力合理安排限制旅游人数。

每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黄山也是如此。根据近年来黄山游客逐年增加所带来的食、宿、行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黄山住宿难、吃饭难、用水难等矛盾,实行分区计划旅游显得十分重要.所谓分区计划旅游就是有计划地使游客先后进入6个景区,各景区的容量,由山下总调度进行计划管理,以均衡山上景区的客流.对旅辩团体主要是通过预约登记,按照分期分批的原则台理安排登山。只有合理安排黄山的旅游人数,才能更好地对它就行保护,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3、4加强黄山风景区的水资源管理和严格控制建筑物的建设。

黄山水资源不足,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旺季,供水十分紧张。因此,急需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各景区的供需情况,研究供需矛盾和解决的途径。并制订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必须节约用水,防止污染。而黄山的开发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合理布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由于建设工程破坏的地段和景观要进行整治恢复。对景区内存在的大气、水等污染源要积极治理或限期治理。3、5 建立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建立黄山生态环境监测站,对准确掌握黄山生态环境的变化,合理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事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定点定位监察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演变规律,是准确掌握黄山生态变化的重要手段,并能为黄山风景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黄山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4.5万人。“在任何一个旅游高峰期,黄山的游客接待量始终保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游客量的增长。”黄山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黄山规划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开放的游览区域仅一半左右。

4、近年来,黄山坚持“保护做加法、开发做减法,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游客接待量一直控制在景区生态资源和谐共生中线范围内,通过以空间换时间,实现了资源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2003年以来,黄山旅游接待每年增长10万游客,旅游收入每年增加1亿元。4、1景区内砍一棵树,都得报经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顶层设计” 保护一草一木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周边是星罗棋布的村舍。黄山从对外开放之初就一直面临着保护管理的巨大压力。

“黄山的建设发展始终以规划为先导,探索‘国家公园’的保护管理模式,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就达490平方公里。”黄山管委会负责人介绍,1982年,黄山在全国风景名胜区中最早启动《总体规划》编制,黄山规划委员会主任一直由省长担任。

1989年,省人大颁布《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在全国率先对风景区的保护与管理立法。2005年,黄山委托清华大学修订编制《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更加突出平衡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重公众教育与游客体验、统筹景区内外有序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强调从单一视觉景观保护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点状保护转向网络式保护,从景区内自我保护转向区域统筹、联动保护,从被动的绝对保护转向主动的平衡保护。“大到项目建设,小到一草一木,黄山都有一整套以规划为控制依据的项目管理和审批程序,甚至连景区内砍一棵树,都得报经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黄山规土处负责人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会议高度评价黄山的保护管理成果,认为“黄山是一个管理得很好的世界遗产地,是一个有着大量游客到访的复杂景区的亚洲管理典范”。4、2热点景观区实行“封闭轮休”,推广“山上游、山下住”——管理创新 严控环境容量

寿逾千年的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从1981年开始,“一人一树”的迎客松守松人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岗位。

多年来,黄山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着力创建环境友好型景区,在全国首创了一系列保护管理做法:1987年开始,对莲花峰、天都峰、丹霞峰、狮子峰等热点景观区实行“封闭轮休”;建立了宽4公里、长100公里的防治松材线虫生物隔离带,建设高山防火水网,实现“全山禁烟”,对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策”;率先推行“垃圾和洗涤下山、净菜上山”,实行全山“污水统管、达标排放”以及景区内游客换乘;推广“山上游、山下住”,拆除景区内各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投入1.5亿元,建成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资源保护指挥调度中心。

为破解山岳型景区淡旺季失衡现象,黄山推出赏雪游、摄影游、年俗游、温泉游等新产品,推动冬游市场持续升温,并在全国旅游景区率先测定和公布日最佳和最大接待容量,推出“预测、预约、预报”联动机制,将生态旅游活动的强度、规模和范围控制在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建立气象机构57年来的相关数据表明,黄山全年降水总量稳定在24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误差仅0.3℃。目前,景区主要环境质量要素均常年保持“优级”等级,其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常年稳定在每立方厘米3万个以上。4、3游客和周边群众成为景区保护管理的主体—— 凝聚合力 保护景区资源

今年端午小长假开始,黄山风景区发起“游客自带垃圾下山”的倡议,得到了广大游客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游客和周边社区群众不仅是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更是景区保护管理的主体。”黄山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黄山无论是规划编制实施还是项目论证建设,都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黄山自觉遵守相关义务,与国内知名风景名胜区共同发表《“绿色生活、低碳发展”黄山宣言》,率先创建世界遗产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测区、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实验区,统一导游培训和导游词编写。同时,加大投入,规范景区标志标牌,建设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开展科普教育,使游客自觉参与、主动保护景区各类资源。除常年对儿童、老年人、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游客实行优惠政策外,黄山每年还针对纪念日、寒暑假等不同时段,自驾游、航空游、修学游等不同群体以及本市本省、长三角、北方市场等不同区域,推出各类优惠政策,尽最大可能让利于游客,推动科普教育社会化。同时,通过项目合作、投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式,统筹整合黄山市及周边地区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农家乐”等服务行业,支持黄山市各地以及景区周边乡镇发展现代服务业

5、结语:旅游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讲求系统规划和标本兼治,环境治理 宣传教育和法规规范缺一不可。

第三篇:家庭建设勿忘 搭建“精神家园”

“家庭建设”勿忘 搭建“精神家园”

万吉良 《 中国青年报 》(2015年03月02日 02 版)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一席话,让人为之振奋。

家是什么?有人把家比作人生的港湾,当你累了困了的时候可以遮风避雨;有人把家比作心灵的归宿,当你遇到烦闷苦恼的时候可以尽情倾诉;有人把家比作幸福的源泉,有家的地方就有幸福向你招手„„

同时,家也是社会的细胞,更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幸福生活的缩影,所以重视家庭建设,是一个永恒的挂念,只不过习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打破惯例首用近1/3的篇幅专门谈及家庭建设,更引起人们的共鸣。

坦白而言,注重家庭建设自古有之。但今人多局限于物质建设——如买房买车、添置家具。向往美好生活本无错,只是有些人却忽略了精神家园的搭建。

其实,家庭建设,除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条件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家园的搭建。精神家园的搭建,有两个支点,那就是习总书记说的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如果一个家庭的家教好、家风好,不仅能为家庭增添温馨,而且也会让下一代健康成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搭建精神家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以德治国的坚强基石。家庭好,能够彰显国家的文明与进步;家教好,践行中国梦后继有人;家风好,社会风气也将崇德向善。

也正因于此,家国情怀难舍难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家和万事兴”,搭建精神家园既关乎家庭和谐建设,也关乎国家兴衰、民族荣辱与社会和谐。

当然,搞好家庭建设,搭建精神家园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奋斗,既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当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我们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才能更加美满幸福。

第四篇:家庭旅游总结

家庭旅游总结

家庭旅游是指一家人一起进行的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相较于一般的旅游活动而言,其旅游对象有了特殊的限定。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这里一家人泛指上述生活组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

家庭旅游消费行为的家庭收入、职业类型、受教育程度三个因素的分析, 得出家庭收人水平是目前影响我国家庭旅游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得出家庭旅游消费行为随家庭收入、职业类型、户主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王红兰(2008)的《城市家庭旅游消费研究》是研究家庭旅游消费的文章中较全面的一篇,笔者首先对我国城市家庭消费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人们进入小康生活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60.3 元时一些家庭开始将消费重点转移到旅游上来,家庭旅游进入起步阶段,但该阶段内主要是奖励旅游、探亲旅游和商务旅游。当人们开始追求发展和享受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03 元时,居民家庭旅游进入阔步前进的阶段

旅游支出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各类家庭中均不是主要支出,不同家庭结构的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以及旅游意向花费相差较大

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家庭的不同阶段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旅游消费行为主要受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孩子的影响,尤其孩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影响家庭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可支配收入、业类型、闲暇时间、职教育水平以及孩子的年龄,从家庭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最后可以发现决定性因素是家庭收入、闲暇时间、孩子年龄等。(二)对家庭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不同家庭结构出游的总体特征,得出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选择的出游时间不同、出游动机的影响因素不同、有无出游计划也不相同,同时也分析了各类家庭结构中占出游比例最高的月人均收入的分布段。其次,笔者对不同结构家庭在区内以及区外进行旅游时对旅游资源的偏好、出游方式的选择以及交通工具的选择三方面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家庭结构出游时,对区内游的选择比例高于区外游的选择比例。

主要从家庭结构方面来着手研究。比较不同家庭结构决策行为的不同以及家庭成员在旅游决策中的角色地位,得出旅游决策行为主要受家庭收入、孩子、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的相同结论。

不同家庭结构出游的总体特征

不同家庭结构出游时,两代同堂家庭所占比例最高,为54116 % ,其次为三代同堂家庭,占27135 % ,夫妻二人家庭出游占13132 % ,最后为单身家庭。来自不同地区的家庭其出游率不同,城区家庭中家庭结构越简单,出游率越低,单身出游率最低;农村家庭中单身出游的比例略高于夫妻二人家庭出游的比例,出游率随家庭结构的简单化而降低,三代同堂家庭出游率最高。

出游的影响因素及出游心理

自己计划出游在所有家庭结构中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应孩子要求、同事亲友推荐,这3 种方式所占到81.129 %。旅行社宣传、报刊宣传、广播宣传、电视宣传及其他方式所占比例仅为18.171 %。不同家庭结构中,家庭结构越复杂,孩子要求出游的比例越高;家庭结构越简单,受电视宣传的影响较大,自己计划出游的比例越高;夫妻二人家庭受亲友同事推荐影响最大,其次为单身家庭、两代同堂和三代同堂家庭;单身家庭受报刊宣传的出游比例在所有家庭结构中比例最高,其他家庭相差不大,旅行社宣传对各类家庭出游的影响相差不大。出游时,各家庭最关心的问题是旅费和安全问题,两项共占68128 %。三代同堂的家庭对花费太多的问题和食宿不便问题较为关心,夫妻二人家庭对交通不便或拥挤问题和安全问题较为关心,单身出游者对时间不够最为担心,高出此项最低家庭1 倍多。

不同家庭结构的居民出游时,在出游时间、出游偏好、出游行为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和特征 511 不同家庭结构出游时,两代同堂家庭所占比例最高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在客源市场中,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走入社会,三口之家(或两代同堂)的比例将逐年增加,且成为一种时尚,这对今后旅游市场发展、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以及旅游宣传促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开辟这一市场。512 城镇家庭中结构越简单,出游率越低

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成为影响居民出游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越简单,为生活及事业奔波耗费的时间越多,而三代同堂家庭中老年人群作为特殊的细分市场,在时间及经济上都不受影响,因此出游机会较多。另在412 的分析中,到访率居前10 位的旅游地中,夫妻两人的到访率始终居第1 位,这就更说明这一市场开发的重要性,而有较强经济能力却没有足够时间出游已成为影响这一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加快推行带薪休假制度,鼓励这一有经济实力的人群加入到旅游者的队伍中,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和效益。农村家庭出游时,其出游率也随家庭结构的简单化而降低。不断发展的经济使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具备了出游的能力,并且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旅游意识逐步增强,再加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居民出游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和充裕,因此,农民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家庭中,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孝敬老人,为老人购买旅游成为三代同堂家庭出游率较高的原因。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有近114 亿的老年人口,这是一个旅游需求较旺盛、接待要求高且复杂的群体,我们应把这一群体作为旅游工作的重点,不只重视城镇老年人,更应重视农村老年人。开发老年旅游市场,不仅有利于充分满足老年人对旅游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促进老年人颐养天年。

513 随着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周末和休假时出游率呈上升趋势

我国旅游产品正由观光型产品向度假型转变,长线旅游开始转向短线旅游,针对家庭出游的这一特点,在开发周末市场、休假市场及近程市场时的目标指向性将更加明确,开发旅游产品时,设计适合单身旅游及夫妻二人家庭的产品,这对于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很有意义。

514 从我国黄金周休假制度的设立到今天,黄金周出游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一直是困扰旅游业界的重要问题

515 家庭结构越复杂,孩子要求出游的比例越高,家庭结构越简单,受电视宣传影响越大,旅行社宣传对各类家庭出游的影响不大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营销相对成本大,但营销效益较差。针对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促销可以提高营销效益,减少成本;而旅行社则应突破现有局面,策划如何有效打入家庭旅游市场。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成员构成状况, 即不同的结构类型, 使得不同的家庭在旅游行为上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未婚期———年轻单身家庭

未婚期的家庭成员经济上自立、无负担、身体状况处于一生的最佳状态, 他们为了自身的学习、娱乐、交友、健身、求新、求奇等需求心理较为突出。而旅游活动恰好有利于满足以上几种需要, 故可将此类“家庭”或者说单身年轻人视为旅游活动的生力军。尤其是旅游活动发展至今, 一些新型的旅游项目如探险、攀岩、蹦极和自助游等旅游方式更具有时尚特征, 最能适合年轻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受我国传统的影响, 年轻人一般不离开父母单独“成家”。他们虽然有了自己的一份经济收入, 但对消费行为包括旅游行为并没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权。但总体来看, 年轻单身家庭, 以及由年轻单身者组成的群体是最具旅游潜力的群体。新婚期———年轻夫妇无子女家庭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 旅游与年轻人结婚几乎是相伴而行的, 许多人同时把旅游纳入结婚计划之中, 称之为“蜜月旅行”。在中国,“蜜月旅行”已被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许多年轻人视为时尚。而对于经济不够宽裕的年轻人, 新婚期是比任何时期都更有可能去旅游的时期。因为经济不够宽裕的人习惯于把旅游看作“奢侈消费”, 而新婚期正是“奢侈一把”的好时机。年轻无子女夫妇消费欲望强、节俭意识差, 他们此时最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钱, 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积蓄换作高档家俱、名牌服装、金银珠宝等。相形之下, 旅游对他们显得既有精力又有能力。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一结婚就准备要孩子, 新婚期的时间越来越长,因而可将这类家庭视作潜力巨大的旅游者群体。满巢期Ⅰ———年轻夫妇有一6 岁以下儿童家庭

满巢期Ⅰ的家庭主要消费行为集中在满足儿童吃、用、玩的需要方面。孩子的年幼使得家庭出行显得极为不便,不大可能考虑远途旅游, 只在家庭附近的公园、动物园进行休闲娱乐, 且频率较高。这期间, 举家出游的情况不多,但不排除夫妇一方尤其是男主人因商务活动等工作原因而外出旅游的可能性。4 满巢期Ⅱ———年轻夫妇有一6 岁以上儿童家庭

满巢期Ⅱ的家庭,孩子进入学龄期, 教育成了家庭的主题。旅游也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扩大视野的一个重要方面。家长会有意识地趁节假日期间带孩子外出旅游。这时, 家庭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非常慎重, 多以博物馆、纪念地、历史文化名城等人文景观为选择对象, 使旅游活动为教育子女服务, 旅游方式多是一家三口同时出游。据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目前中国人的户均人数为3.44 人, 0~14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2.89 % ,据此两项结果可以推知, 满巢期Ⅰ和满巢期Ⅱ的家庭所占比例相当大。人们还将此种家庭类型称作核心家庭。鉴于此, 如何抓住时机, 对此类家庭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是值得旅游服务部门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 家长, 尤其是城市家庭的家长已日渐重视对孩子的全方位多方面的培养教育。许多部门已看到了这一趋势, 并予以积极配合。如, 社会上普遍举办针对中小学生的各类艺术培训班、体育训练馆等。旅游部门在这方面的呼应还显得很欠缺。据统计, 2000 年城镇居民出游者中14 岁以下居民出游率只占7.7 % , 而14 岁以下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2.89 % , 这说明14 岁以下儿童家庭的出游积极性还有待挖掘。满巢期Ⅲ———年龄较大夫妇与已自立的 孩子组成的家庭

满巢期Ⅲ的家庭, 孩子已自立, 并且父母也多有固定的收入, 可被看作是消费水平高、购买能力最强的家庭。这种家庭成员外出旅游的潜力很大。但是否都有可能外出旅游还很难说, 因为还有一个观念问题。中国传统上先攒钱后花费、父母应帮孩子“成家立业”的观念在大部分人身上还普遍存在。所以, 这种结构的家庭, 由于父母考虑到孩子的“成家”问题, 储蓄意识非常强烈, 即使有钱也不舍得用于旅游。目前, 我国已连续采取多项刺激消费的措施, 如连续降低储蓄利率, 增加多项消费贷款并降低贷款利率, 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等。只有当人们的观念彻底改变, 潜在的旅游消费需要才能变为现实。满巢期Ⅲ的家庭具备旅游成员搭配比较灵活的特点。三口集体出游、年轻人单独出游、父母双双出游、父母之一与孩子一起出游等各种方式都很常见。空巢期———老年夫妇无子女家庭

从消费需求水平和结构来看, 空巢期的家庭需求较为单调, 多以日常生活必须品和医疗保健品为主要内容, 加之我国老年人一向崇尚节俭, 故老年人的消费支出较少。对于城市离退休人员而言, 普遍存在工资“花不完”的现象。结合旅游活动的特点来看, 旅游是最适宜“有闲+ 最有钱”阶层人士的活动。而在所有年龄阶段的人中, 最符合这一条件的就是城市离退休人员。最新资料显示, 我国男性60 岁、女性55 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33 亿, 并以每年3.2 %的速度增长。综合我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及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两种趋势, 老年人无疑是越来越大的旅游市场, 极具开发潜力。“夕阳红”之旅之所以在全国遍地开花、搞得红红火火,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说明只要积极开辟适合老年人参加的旅游项目, 抓住时机向老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促销活动, 并提供针对老年人的良好服务, 老年人必定会给旅游部门一个满意的回报。据对2000 年城镇居民出游情况的统计,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出游率占总出游率的6.6 % , 这与该年龄段的人口在我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6.96 %基本上持平。然而各城市之间出游率占总出游率的比例已超过15 % , 而昆明、海口、长沙、长春等市的该项指标尚不足2 %。当然,这与一个城市的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当地的气候、交通、旅游资源特点、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都不无关系, 但仍显示出较明显的不平衡性。例如, 南京、无锡、苏州三个城市同属江苏省, 65 岁以上老年人出游率占全市人口出游率的比例分别为: 南京10.9 % , 无锡3.5 % , 苏州17.3 %。三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之间出游率的差异性,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年人旅游市场的潜力之大。7 孤独期———单身老人家庭

孤独期的家庭, 这一时期在消费特点上除与空巢期有多方面相似之外, 还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老年人讲究夫妇间老来相伴, 一方的去世必然会影响另一方的出行积极性。这样看来, 孤独期的老人会比空巢期的老人出游的积极性低。另一特点是, 中国人都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如果家里只剩下老父或老母一人, 晚辈就会加倍予以关照。与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的子女, 会主动邀请父母到自己所在地旅游以及生活居住;与父母同在一地的子女也会主动陪伴父母外出旅游。从这个角度看, 孤独期老人出游的可能性反而更大。日趋增多的几类新型家庭

以上以家庭生命周期为线索, 对七种结构类型家庭的旅游行为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 家庭生命周期只能反映出传统的家庭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家庭类型, 且这些背离传统的家庭在所有家庭中所占比例呈日趋上升之势, 其旅游行为有很大的独特性,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新型家庭有:(1)独身主义者家庭。他们一身轻松来去自由, 是各类旅游活动的积极参加者。(2)拒绝生养孩子的家庭。其成员往往也是热衷旅游的活跃分子。

(3)单亲家庭。由父亲或母亲一方抚养孩子。这种家庭往往因为孩子年幼或经济负担过重而对旅游活动疏远。

(4)离异后的单身家庭在旅游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此类家庭是否参与旅游, 问题在于时间和金钱,这往往受个人性格、兴趣等的影响, 有的人离异后会成为旅游活动的积极参加者, 并把旅游视为满足其社交等需要的一种重要途径;有的人离异后却甘愿离群索居, 对旅游毫无兴趣。

第五篇:旅游与环境保护论文

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人类破坏性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带来的恶果也日趋严重。另外,由于游客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旅游环境管理的难度,为了减少旅游业对当地景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旅游环境的保护意识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以及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

而现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兴的、独立的复合型产业。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可见一个群峰巍峨,清泉飞溅,林海绿浪,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吸引人们前去游玩、揽胜、搜奇和观赏。反之,一个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黑烟弥漫,嗓声刺耳的恶劣环境,怎会是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呢?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3、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1旅游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旅游业的兴旺,使旅游接待地的流动人口增加。旅游交通的频繁和飞机、汽车、游艇等交通工具废气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游接待地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加剧,许多穿城而过的河流已遭严重污染,水色发黄甚至发黑。另外,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加重了当地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交通等的供应因需求量急增而显不足。

3.2旅游者环保意识差,加重了旅游景点的人为破坏因素

在旅游景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旅游者触摸攀爬名胜古迹,在部分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名胜古迹的本来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一些穿着入时的旅游者随手丢垃圾的不良行为,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3.3旅游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首先,旅游区的资源和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跟不上,目前所有旅游区都是由旅游区管理处负责景区的管理和建设,在旅游区的环保工作中,经常发生相关部门扯皮及互相推诿的现象,造成管理混乱,影响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其次,旅游经营人员缺乏环保意识,文明建设滞后,致使名胜古迹受损。旅游业经营管理部门对旅游区内的垃圾等污染源只做简单处理,而不是彻底解决,对于维护环境的基本设施,如警示牌、垃圾桶、厕所等觉得没必要,不愿投资。

3.4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当造成了部分资源的破坏

旅游区的开发缺乏科学规划,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旅游区规划经不起可行性论证,更有甚者,有些旅游区虽然做了规划,但在实际开发时并未执行规划。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旅游开发建设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破坏了旅游区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建项目与旅游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等。

3.5旅游环境破坏的自然因素

旅游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促使旅游环境产业的发展变化,根据大自然发展的影响程度和速度,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情况。3.5.1突发性破坏

突发性破坏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3.5.2缓慢性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这是缓慢变化。旅游环境的缓慢性破坏包括自然状况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及生物作用所导致的旅游环境形态和性质的改变,任何名胜古迹及其外围环境都时刻受到自然机械风化的危害。在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许多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已出现衰败的迹象。

4、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4.2对旅游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城市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

4.2.1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

由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位于上风向的污染企业一定要责令搬迁或关闭。

4.2.2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

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城市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

4.2.3城市中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

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出钱治理”的原则,并出立相应的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出现。

4.2.4对于垃圾污染,更多的是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

4.3提倡文明旅游,杜绝旅游污染

游人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环境的质量,因而我们应该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配之以严格的处罚规定,对于不文明行为,罚而不严,等于不罚,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全民的环境道德教育。应呼吁广大游客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美好的景观之中也留下自己美好的身影。

4.4完善旅游资源管理体系,适当限制游客量

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景区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我国旅游资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规范化、理性化的道路。针对旅游旺季一些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的实际情况,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景点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游客进行疏导、分流或限制;同时,开发增设新的景点、卖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游客量,使旅游资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内接待参观游客。

4.5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随着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旅游者本人将成为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

5、结束语

我国有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适时适地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意识的整体提高。总之,旅游业已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烟工业”,它也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环境有效保护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旅游业,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促进环境的保护工作。相信在全民环保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通过有关行政部门和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旅游资源一定能够得以持续利用,旅游业一定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汉洪,彭旺元.南岳衡山“旅游公害”及其防治对策[J].旅游学刊,2006(1)

[2]刘振礼.旅游环境的概念及其他[J].旅游学刊,2005(4)

[3]刘继韩.对承德避暑山庄旅游环境保护的意见[J].旅游学刊,2006(2)[4]傅文伟.发展旅游与环境管理[J].旅游科学,2008(3)[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6]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下载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庭旅游,勿忘“环境保护”.docx.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汇报三年来,我区紧紧围绕“重保护、拓市场、优服务、上品位”的工作方针,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强化规划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景区生态旅游建设及风景......

    三亚家庭旅游日记

    今天,我们一家三口去三亚旅游。我可兴奋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和第一次去看大海,我好幸福哦!到了飞机场我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飞机,不一会儿飞机离开了地面飞向了天空,这时云儿好......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在缩小,世界各地朋友的交流更加方便,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中国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国,旅游业的开发......

    4A整改意见(旅游交通部门、环境保护)

    4A整改意见 一、旅游交通部门 1、外部交通标识完善,要求在颜色、外形上有别于一般交通标识。 2、增加对停车场的管理,包括划线、分区、出入口设置专人值班,增加特色、生态面积......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木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铁质......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姓名:班别:座位号:高二地理导学案备课时间:2014-3-11设计人:莫慧坤审核人:黄雅健施冬玲授课人: 黄雅健莫慧坤施冬玲使用时间:第周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暑假家庭旅游计划书(合集5篇)

    一、活动背景1.开展原因:为庆祝建党90周年,响应国家和谐社会的号召。704号公社决定举家出游,同时由于邱克刚从英国留学归来,外加姥姥姥爷与和鑫迪同学即将结束深圳之旅,特此策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