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旅游资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如果旅游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优美,就能有力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促进并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从而激发人类尽自己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愿望。同时,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巨大,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致使大片原始森林枯死。也使一些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旅游资源只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功能和效益。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地方特色。各地旅游资源都有其不可复制的个性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之处。开发旅游资源必须让属于自己独有的美景或者风俗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
2、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让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旅游业被虽然称为“无烟工业”,但同样会产生污染。现代旅游业中,景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
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资源要以“滚动开发、循序渐进的模式”,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防止“杀鸡取卵”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有效降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目前,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管理者对此又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游人严重超过景区的生态负荷,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承载力(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十分突出。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门票价格拉开一定的差距,适当调整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居高不下的状况,起到控制景区内的游客流量、降低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的作用。
2、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现代旅游业中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所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所以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而且,在很多时候更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只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篇: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在缩小,世界各地朋友的交流更加方便,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中国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国,旅游业的开发是必然选择,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只注重开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对旅游资源只知道利用而不加以保护,这会造成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了解到只有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 环境保护
正文;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近年来, ,许多旅游地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 ,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这样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 ,破坏了旅游环境 ,降低了旅游质量 ,造成景观衰退 ,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时,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可低估的破坏性.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其初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却忽视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结果便是人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影响到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旅游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充实旅游学有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 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 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 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 空气质量下降, 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涌入, 致使基础设施紧张, 旅游旺季高度集中的旅游流破坏或影响了旅游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糟糕, 景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 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涌入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
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 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 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像上海的黄浦江, 广州的珠江, 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 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 , 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 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 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 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 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 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2。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质不高, 在旅游的过程当中, 旅游者随意进入保护性的景区景点, 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攀摘花木、践踏草坪,这些行为造成景区一片脏乱, 甚至是资源破坏。某年的十一 黄金周期间,泉城 济南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但是部分游客竟然在泉水边洗脚, 既不文明又污染了清澈的泉水。同样也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 江西南昌市动物园推出了与动物亲密接触活动, 3 只刚满100天的虎宝宝被当作与游客拍照的道具。在活动过程中, 游客们对虎宝宝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动物研究专家在反对利用动物牟利的同时, 呼吁广大游客文明出行, 爱护动物。3 3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 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 反之, 则小些。如贵州织金洞景区, 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 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会对洞内景观造成严重破坏, 游客人数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加, 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会增高,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水发生作用, 会破坏洞内景观, 使其变色, 甚至是融化。当洞内干燥时, 石灰岩表面又会结晶, 这样使洞内景观严重污染和破坏。目前, 织金洞的景区, 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护的措施, 但是, 随着游客的增加, 景区的精华部分!!银雨树, 其颜色也在逐渐变暗。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 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 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 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 缩短了其寿命。4 通过对上海的黄浦江,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的景区等景观点,充分让我们知道旅游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我们应该做到在生态旅游中,我们时刻遵循“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响亮口号,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当地的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5],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发展生态旅游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做为政府,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6 [ 1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57~66.李丹.风景名胜区警惕建设性破坏[ N].光明日报, 1999年1月19日.3,4 百度百科
[5] 陈攀峰:《欧洲生态旅游不玩虚》,载《中国环境报》2004年5月28日。[6]《中国环保产业》杂志2002年7期
第三篇: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能否共存正方例子
正方例子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都江堰为;例
一、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优良的生态环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区等多种形式,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建于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业、农业、环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头,被称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都江堰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内两大植物区系交汇,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极高价值。拥有2处世界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处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7911.5公顷,其中,龙池原始森林和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离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重要景观33处,有国宝大熊猫和珙桐等多种珍稀动植物3012种,1994年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都江堰市成为成都平原一方绿色宝地,而且“生态牌”已成为市域可供长期利用十分可观的无形资产,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魅力。
(二)良好的发展基础,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态旅游增长的巨大空间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确立了“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坚持防治结合,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城市;坚持依法行政,塑造环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环境方针和“建立绿色政府、经营绿色城市、发展绿色经济、推广绿色生活、倡导绿色文明”的发展目标,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力地促进全市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全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障体系,认真实行综合决策、统一监督与齐抓共管、环境投入、公众参与四项制度,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投入、宣传、科技四个关键环节,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优化。近年来,全市大兴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长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新增绿地面积31.11万亩。在城市绿化方面,采用“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建成了“一个绿色心脏、五条绿色彩带、六条绿色长廊、十八颗绿色宝石”为支撑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了以“大环境为依托、公共绿地为重点,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新格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 1
54.02,森林覆盖率达53.86,总绿化率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验收,获得“人间天堂都江堰”的美誉。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统及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社会的“绿色名信片”,在全国县级政府系统首开先河。2003年,成功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鲁尔区 新型发展战略
7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鲁尔区与世界其他老工业区一样面临着结构性危机,是鲁尔区在德国经济中心的位置下降,现在其工业产值仅占全国不足1/6。为此,鲁尔区开展了工业政治,首先发展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促进区内经济结构多样化;第二,调整区内生产布局,开发原来相对落后的莱茵河左岸和鲁尔区北部,与此同时拓展南北向交通网,以利新区开发;第三,大力发展文教科研,推进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整治环境,消除污染。新的结构调整战略为新时期鲁尔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为了学习欧洲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笔者赴德国的埃森,考察了鲁尔工业区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由11座城市和4个区构成,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负债增加等,使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对此,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使鲁尔区的经济再造辉煌。
第一,制定总体规划。鲁尔区发展初期,缺乏对土地利用、城镇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造成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区域形象受到严重损害。为了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之后,又分别通过法律一再扩大其权力,现已成为区域规划的联合机构,对矿区的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对于调整鲁尔区的经济及社会结构起了重要作用,使这一百年老工业区再次充满了活力。
第二,对传统工业进行全面改造。长期以来,煤产业和钢产业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经济结构老化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政府的资助下,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管理。对煤炭和钢铁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化。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鲁尔区建成了由公路、铁路和水运构成的交通网,是欧洲最稠密的交通网络,区内600公里
高速公路,730公里联邦公路,1190公里乡村公路组成了鲁尔区内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使得区内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公里。
第三,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在进一步发掘原有产业潜力的同时,鲁尔区将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此来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有:(1)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药产业。鲁尔区是世界上医院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从世界顶尖的医疗技术到传统的治疗手段,几乎覆盖了全部的医疗领域。区内的研究机构、医疗教育机构,为制药及生物工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吸引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创新企业进入。目前,医药产业共吸收就业28万,是鲁尔区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2)物流产业。鲁尔区以区位条件、交通设施以及工业底蕴为基础,通过市政当局推动、国际物流企业参与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目前,约有3000个物流企业,覆盖鲁尔区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就业人数达18万人。
(3)化学工业。鲁尔区曾是德国化学工业的先驱,焦油 化工产业衰落后,鲁尔区积极开发碳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产品。化工产品的深加工具有明显的后向关联度,拉动了鲁尔区的经济复兴。新型化工产品安全、高效,具有清洁及可循环利用性,提高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4)文化产业。旅游与文化产业是鲁尔区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特色之一。1998年,鲁尔区制定了一条区域性旅游规划,被称为“工业文化之路”的旅游线路连接了19个工业
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博物馆和12个典型工业城镇。“工业文化之路”如同一部反映煤矿、炼焦工业发展的“教科书”,带领人们游历150年的工业发展历史。开发工业旅游在改善区域功能和形象上发挥了独特的效应,成为鲁尔区经济转型的标志。
第四,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持。鲁尔区已发展成为欧洲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外,每个大学都设有“技术转化中心”,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的体系。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并对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予以资金补助。目前,全区有30个技术中心,600个致力于发展新技术的公司。
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注意形象。由于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如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如今鲁尔区已经变成环境优美的公园绿地、幽雅的产业园区,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新型产业发展创造了优美洁净的环境。
鲁尔区转型的启示
目前,我国有118座资源型城市(镇),许多城镇资源枯竭,面临城市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由于传统产业的收缩,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城市发展后劲不足,鲁尔区经济转型的成功为我国探索传统老工业城市(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注重城市形象的改变。鲁尔区产业的成功转型,一个重要的表现是重塑了自己的形象。过去,人们对鲁尔区的印象是:矿区,“人的脸是黑的”;与煤和钢有关,“男人辛苦”;污染严重,不适合于居住;河流是污水的通道,“几百年来一直是排放废水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的印象在逐步改变。环保型的工业园区不断扩展,不断探索和改造,用新的可持续的方法来解决土地利用问题,与新型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超出了传统恢复环境的思路。所以,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必须从重新塑造形象开始。
第二,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市之间的合作发展。鲁尔区分布着一个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各个城市相互协作,共同治理污染。尤其是对于流经这些城市的共同的河流进行重新整治,先治理小河流,再治理主河道,流经各个城市的小支流在进入主河道时都已经被净化。合作的重要性就在于,许多环境问题是跨越区域和相互依存性的,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共同的配合行动。
第三,始终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鲁尔区的创新就在于,它把各个城市的历史挖掘出来,文化保留下来。在那里,工业的历史名胜,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卖点”,埃森的矿区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把城市变成一个公园,用机械化向游客展示工业时代的文明;把工厂变成一个艺术馆,人们在废弃的工厂里举办上万人参加的大型音乐会;把以前的车间变成大型餐厅,给周边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等等。正是由于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使鲁尔区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出来。
第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必须未雨绸缪。鲁尔区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是成功的,但也是痛苦的。由于资源枯竭,企业倒闭,工人技能单一,老龄化严重,使该地区失业率曾经高达10%-20%。经过长期的探索,才最终找到使城市走出困境的途径。我国的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已经枯竭(如抚顺、个旧等),或者资源即将枯竭(如大庆等),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的发展,为了避免由此而造成的痛苦,必须未雨绸缪,使城市能够平滑地转型。丹霞山景区负债经营
据了解,丹霞山的总面积是290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面积为230多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可供游览的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仅占可开发面积的十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开发旅游业力度的不断加大,丹霞山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尤其是2004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后,丹霞旅游品牌更是蜚声国内外,2004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但丹霞山现有交通条件、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与世界级名山的要求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想打造成名符其实的世界名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但靠卖门票生存的丹霞山目前却是负债经营。
门票收入是丹霞山景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三年,因管理成本支出增长明显高于收入增长,造成了丹霞山景区目前负债经营的局面,丹霞山景区管理处的门票等总收入与该处的公用经费、税金等总支出相差1000多万元。近年来,丹霞山的景区建设、保护和宣传促销投入,除从每年的门票收入中提取外,不足部分主要通过向银行贷款和
向景区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资金扶助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的匮乏使丹霞山的各项建设与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丹霞山门票同比价最低
目前一些国内的知名景点相继以门票调价方式来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并证明了实行门票调价是景区实现自我提升与谋取新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而综观国内同一类别景区的门票价格,相比之下,丹霞山现行的门票价位也存在着颇大的差距。丹霞山现行票价有景区套票和分景点票两种,其中套票为散客65元/人,团队45元/人(节假日分别为散客70元/人,团队50元/人);景点票分别为长老峰40元、阳元山25元(节假日为分别45元与30元)。国内同级别景区现行门票价格有:张家界243元/人,黄山180元/人,嵩山150元/人,九寨沟145元/人,庐山135元/人,云台山120元/人,武夷山111元/人,五大连池110元/人。作为广东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的门票价格是国内同类景区中最低的。提价方案有两套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有关部门提出了两套调价方案。作为申请方,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代表阐述了丹霞山景区门票提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取消原景区分景点票制,实行一票制,游客购票后可免费乘坐环保车到各景点游览的方案。
一票制后的调价方案有二:一是散客票价由原来的平日65元/人、节假日70元/人分别调整为120元/人、130元/人,团队票价由原来的平日45元/人、节假日50元/人分别调整为84元/人、90元/人。此方案将会使丹霞山每年的门票收入大于成本支出,能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二是新标准调整为散客平日100元/人、节假日110元/,团队平日70元/人、节假日75元/人,此方案将使景区每年无盈余资金投入对丹霞山的宣传。
正反方的一个共识
针对丹霞山门票的调价,赞成方认为,从长远发展的方向看,提价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筹措资金方法,能为丹霞山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早日开发大量未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提供资金来源,否则会因宣传的滞后,更难赶上其他名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现有环境不及早保护,一旦恶化还可能遭到世界有关组织的警告甚至对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的摘牌;若丹霞山不能靠山养山,还有可能成为政府的包袱。赞成方在赞成的同时,也提出了涨幅一定要适度、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优惠、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票价等观点。
反对方则认为,韶关目前的旅游市场运作还不太成熟,游客经济能力承受不了,还未到提价时机,提价将有可能导致旅客的流失,对旅行社等一系列旅游产业链上的行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认为丹霞山与其他同类景区存在许多不可比性。
赞成也罢,反对也罢,挖掘内部潜力、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丹霞山品位,吸引更多的客流,从而提高门票收入并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等,则成为所有听证代表的共识。
第四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 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肖颖 通讯员 肖成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 焦点关注 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 关键思路 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 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 焦点关注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思路 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第五篇: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姓名:班别:座位号:高二地理导学案备课时间:2014-3-11设计人:莫慧坤审核人:黄雅健施冬玲授课人: 黄雅健莫慧坤施冬玲使用时间:第周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旅游极限容量是指所能容纳的⑬______旅游活动量。旅游合理容量也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是保证⑭________________,旅游环境处于⑮________状态。三 旅游环境保护的策略、措施及实施主体
3.掌握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1.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难点:2.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知识链接】
【学法指导】案例分析与活动探究相结合 【预习导航】
二 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旅游环境容量,或称⑪_________,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⑫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1.读教材P57图4.5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游客会对旅游地产生哪些污染?
(2)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2.请看教材62页材料“彝族山寨”及下面漫画,从中可以知道旅游活动还常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漫画:
探究点二
1.旅游环境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有什么区别?游客达到或接近旅游极限容量,会对旅游地或旅游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吗?
2.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
【当堂检测】
1.阅读教材58页案例3“旅游开发对世界遗产造成的破坏”,回答问题。(1)第一个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2)此处为何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3)此处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
2.阅读教材59页案例4“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回答下列问题。(1)说说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
(2)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
【课后作业】
1.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2.下列环境问题中由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是()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修建索道,大量砍伐树木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现水旱灾害
3.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4.关于某旅游区的旅游活动规模的正确叙述是()
A.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就业人口数量相适应B.规模的大小应与旅游区景点的数量相适应 C.规模的大小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规模的大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5.有关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是()
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1米,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慑。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日均12 000人以上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1)材料一、二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具有什么价值?
(2)材料一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姓名:班别:座位号:高二地理导学案备课时间:2014-3-11设计人:莫慧坤审核人:黄雅健施冬玲授课人: 黄雅健莫慧坤施冬玲使用时间:第周【预习导航】①交通②食宿③干扰生物④环境功能⑤地表环境⑥水土流失⑦对视觉效果⑨过大⑧商业化⑩城市化⑪旅游承载能力 ⑫可持续发展 ⑬最大 ⑭游客满意程度高
⑮最佳⑯法律法规⑰环境保护区⑱开发商⑲项目评价⑳绿色旅游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1.(1)固体废弃物污染。
(2)汽车尾气、噪声、危害生物、危害文物古迹、冲击当地文化等。
2.(1)破坏传统社区文化(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历史沉淀可能毁于一旦)
(2)破坏文物古迹 ①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②少数旅游者不文明的行为(3)造成城市问题(景观破坏、交通拥挤等)
探究点二
1.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它指无害于旅游开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该概念包含两层含义:(1)无害;(2)可持续,即不对环境产生影响或者对环境的影响在其自我调节范围之内。旅游极限容量指旅游开发地域所能容纳最大的旅游活动量。旅游极限容量是旅游环境容量的一种,旅游活动接近或达到旅游极限容量对旅游地所产生的影响也应该在其环境承受范围之内。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旅游者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或者人类正常活动(如呼吸、光照等)给旅游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既有旅游者有意无意的行为造成的,也有旅游管理部门调控不当而导致的。而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则是指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以及开发后给旅游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它侧重“开发”一词,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当堂检测】
1.(1)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墙(2)此处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城(3)无度的城市发展与观光旅游
2.(1)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来实现的。颐和园的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珍贵的文物,游客的触摸、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过颐和园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可以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控制游客容量,可避免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氛围和景观的破坏,可避免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的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的时空分流措施。
(2)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考虑。“开源”即新辟旅游地点,实行分流,除了案例所述,还可以进行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旅游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等,改变游客认为颐和园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颐和园可以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较多游客。颐和园还可以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节流”是指控制游客流量,例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对旅游团队。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定,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
【课后作业】
1.D2.C3.A4.C5.D
6.【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武陵源风景区: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
黄果树瀑布:上游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所致。(3)①环境污染或破坏;②生态系统破坏;③扰乱当地社会秩序;④损毁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