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9:2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 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的保护

摘要: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由于环境法制不健全,环境投入不是等原因,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积极促进城镇化进程,有必要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出发,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 ; 农村环境问题 ; 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城镇化的理念

(一)城镇化的意义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缩小城乡差距,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路线和政策的选择极为密切,也与对城镇化的认识密切相关。以改革开放为界限,可以把我国城镇化分为两个明显的阶段,中国城镇化的加快,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目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且这种石头人在加强,但是随着城镇

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环境问题开始明显凸显出来,(一)土壤污染问题

在为城镇化提供农副产品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有机农药污染、化肥污染较为突出,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和土质恶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二)水污染

水资源的用水紧张,水资源紧缺矛盾在我国比较突出。例如娄底市境内水资源量较

少,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随着娄底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谁污染严重问题越来越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且这种状况在娄底市仍未得到有效的遏制,许多河段水体已基本不能饮用,全区水质性缺水的局面加剧

(三)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垃圾也越来越多,组成成分日趋复杂,以往分散式的就地消纳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已对农村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张。

(四)工矿企业的污染问题

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对资源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未加以重视,只顾眼前

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破坏、浪费资源现象依然存在,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对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对水质的污染值得高度重视。

(五)禽兽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

亲手养殖是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农村分散性家庭养殖比较普遍,而其多数是散养。也存在规模养殖厂建于农村,没有进行人畜分离,有的养殖场建于水源地附近,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对所在农村环境影响较大。

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低效率、低产出、高耗能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粗放型掠夺式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恶化循环的经济根源,这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也是经济效益低下,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关键因素。

(二)环境保护法制不完善

环境保护法规不健全,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协调,环境保护法没有落到实处。我国环境法律法规虽已成体系,但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不严,没有引入刑事责任,基层环保部门监管手段落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的偷排、漏排何超标准排放污染物的行为。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以,造成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良现象。而且没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不明确。

(三)环境意识淡薄,社会制度缺失

首先是环保跟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政府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增加短期经济收入是硬道理,看不到环境恶化将会带来的恶果,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其次是政府的宣传教育没有重点关注农村,政府只注意到大量重点企业的显性环境问题,忽视了农村的宣传教育。

(四)环保投入不足

政府对环保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极少,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对政府的税收直接影响不大,政府目前不愿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治理农村环境。基层环保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形成,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造成农村缺乏可靠地社会保障机制。

(五)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

随着国家对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视,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微薄和农民致富心切,纷纷进驻农村。重污染行业,布局分散,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无人监管,没有污染防治设施。

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环保教育与环保法治相结合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是农村环保工作的基础。目前一些农民和一些农村干部对环保还存有模糊认识,环保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因此,在广大农村必须加大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村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治村的能力,以“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

(二)环境制度安排与环境法治相呼应

环境制度安排上可考虑以下几项:一是建立和强化农村环境监测、信息披露制度,追究谎报、瞒报者的法律责任处罚;二是规范行政程序,严格农村新、改、扩建项目的审批,防止污染源从农村生成或向农村转移;三是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建立农村环保考核指标体系和农业环保责任制度,将其纳入了政府目标责任书。四是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农村环境补偿机制,强化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五是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推行规划和政策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如对土地利用、区域开发、能源、水利、交通、旅游、资源利用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加大法律监督

在我国环境法律监督体系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和行政机关的监督在近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组织的监督主要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出现,但我国舆论监督程度很低,作用很有限。司法监督主要是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在环境监督领域这块基本上是空白。人民群众的监督主要表现为以环境评价制度等为内容的公众参与,这要求在加强公众宣传的同时,培植一批环境监督员,并给予必要的保障。农村环保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二个监督层面组成:一是上下级政府监督关系,即上级政府把下级政府关于环保工作开展的好坏作为政绩量化考核一项依据;二是环保机关形成上下级的垂直监督关系。国家环保总局要从法律和行政上对各级环保机关各部门加大稽查力度。对个别环保机构环保不力或不作为进行严格查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及行政责任,这二种监督制度的实施既能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的发生,又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威,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马力宏、邵峰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

[2] 郭振、陈柳青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3] 苏扬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污染治理

[4] 吴上进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5] 黄凯城镇规划

[6] 郑强可持续发展战略

[7] 杨艳城镇化进程

[8] 赵群城镇发展初探

[9] 韩玉林美国城镇进程发展讨论

[10] 李强城镇化进程问题研究

第二篇: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卜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 }一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保护

牡丹江市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目前,生态 市建设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全市上卜已形成了以生态市建设促进发 展的共识,但是本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生态市建设的任 务艰巨而繁重,在新形势卜更要兼顾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 重,如何协调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生态环境问题之问的关系,选择 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镇 建设之路,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一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

1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1.1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生态环境形势严竣。城镇周边农 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突出表现为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 染与工业污染叠加,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速度趋势加快,农 牧业生产的废弃物污染日益加剧,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

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2水质持续改善压力巨大,治理任务更加艰巨。农村地区沿 河滩堆放大量垃圾等污染地表水和地卜水,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可以 达到III类标准,但工业、生活污染源仍对饮用水水质存在威胁。

1.3禽畜粪便和养殖业污染问题不断加大。调查发现农村分散 型家庭散养较普遍,个别规模养殖场建于村内,没有进行人畜分离。养殖业粪便处理不当引起的恶臭及所排放污水对所在农村环境影 响较大。

1.4基础能力建设滞后,环境管理手段不足。由于农村环境保 护监管能力薄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基础 能力建设总体仍然滞后于环境管理的需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低效率、低产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经 济增长方式和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贫困 恶性循环的经济根源。

2.2环境意识淡薄。基层政府的注意力多用发展经济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和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农民环境意识 淡薄。

2.3环保投入不足。政府对环保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 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相对较 少,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农村环保管理相对薄弱。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笔者认为,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应加大生态环 境保护的治理力度,突出抓好生态建设项目,针对本市特点,具体提 出以卜几点建议:

3.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对牡丹江 辖区内未划分保护区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建立农 村饮用水源地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 执法检查,坚决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及违法建设项目。建立和完 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体系,将重要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纳 入监测范围。建立水源地管理档案,制订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 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

3.2加大乡镇污水治理力度,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快乡镇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 一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保障污水的处理 率和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率。推进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将污 水统一收集入农户自家化粪池,并定期进行转运和处置。探索适于 高寒地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的处理方法,并进行试点 示范。

3.3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提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收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市(影处理的模式。城市

和县城周边的村庄统筹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系统。在经济欠 发达、交通不便的村屯,要积极探索就地处理模式。加强粪便无害化

处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无水堆肥卫生厕所。加强农村地区电子 废弃物、医疗废物、有毒及有害废弃物的分类、回收与处置。重点加 强牡丹江流域及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温春、渤海、长汀等敏感乡 镇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对牡丹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村屯 实施连片集中整治,清运垃圾,恢复河道。

3.4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严把审批关。对现有工业企业,要严格 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积极推 行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对污染严重 的乡镇企业和家庭作坊进行整治,开展农村地区化工、电镀等企业 搬迁和关停之后的污染治理。新项目要严把环境准入条件,将乡镇 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优化工业发展布局,适当集中工业 企业。

对牡丹江市辖内的铁岭镇、北安乡等5个乡镇,林口镇、古城镇 等11个乡镇进行工矿治理,开展生态修复,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农 村矿山污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比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和城 市污水污染农村环境。

3.5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对于农村分散养殖户,推广畜禽粪便 农户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模式。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放 养区,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新改扩建的集约化和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 强畜禽养殖集中区域的环境监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执法检

查。

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养殖场布局,适度集中、规模化发 展。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散养密集区为重点,大力推行清洁养 殖,通过生物发酵床、垫草垫料养殖等改进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养殖 场沼气工程、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 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

3.6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农药、化肥使用的环境安全技术 导则的有关要求,积极调整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大力推广和普及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农民科学施肥,鼓励农民大量使用农家肥、新 型有机肥料以及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尽快建立农 药、化肥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粮食主产 区和重点流域有毒有害农药的使用情况。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建立培 肥制度,鼓励农民田问堆沤肥,随时处置分散的农业废弃物,严格控 制农业而源污染厂

第三篇: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宿迁于1996年建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31.53万,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一朵艳丽的新葩,作为江苏、安徽两省之通衢,宿迁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一、宿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城镇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是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建市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全面推进,宿迁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009年,宿迁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33.3%,比2008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2009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36.76万人,占总人口的25.8%,比1999年增加100.25万人。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5个百分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这除了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建市以来,宿迁把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 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根据市情需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区划调整,将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并入经济实力强、人口密度大的中心镇,通过撤乡改镇、乡镇合并、镇镇合并、镇改街道,整合资源,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集聚和带头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数量不断增长。建市以来,宿迁城市建设迅速进入全面发

展阶段,城镇数量迅速增加。各区、县积极整合资源,对人口规模较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乡镇进行撤并,撤乡改镇或乡镇合并,以发挥中心城镇对区域发展的积聚和带头作用。全区乡镇总数从2000年的126个减到111个,减少了15个,其中乡的数量下降14.3%;而建制镇的数量则增长11.9%。目前全市乡镇平均人口4.53万人,平均面积68.9平方公里。

(三)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建市以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聚集程度提高,聚集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化进程依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2009年,三县两区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1.2%,比1996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6%,比1996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同时,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46.3 %调整为59.8%,上升1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96年的35.9 %调整为43.3 %,上升7.4个百分点。

(四)中心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建市以来,宿迁加大区划调整力度,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区行政地域面积从1996年的136平方公里扩大到944.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由1996年的26.5万人扩大到136万人,比1996年增加100万人,增长46.9%,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5.8%。中心城区暂住人口由1996年的24.92万人增加到58.76万人,增加了33.84万人,增长135.2%。城市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二、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发展。2009年,宿迁地区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46.6%,非农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59.8%,而城镇化水平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40.8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低7.1个百分点,比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低16.3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例系数只有0.85。这反映了宿迁的城镇化与产

业非农化不同步,城镇化的发展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的进程。

(二)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强。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我市还处在集聚发展阶段,缺乏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区域,各1区、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小城镇数目虽然较多但增长缓慢,县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集聚能力不强,吸纳生产要素、转移农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同时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缺少相应的产业支撑,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城镇功能不明显。

(三)城镇化内在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上,盲目攀比,乱铺摊子,只追求城镇区域的扩大,不重视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镇功能的完善,造成中心城镇规模扩张过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管理水平上不去,医疗卫生设施不配套、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在城镇发展中,不注意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一味地模仿他人的东西,没有彰显出自己的城镇特色和建筑风格,甚至连道路名称都照搬外地。个别地方在老城改造时过度开发,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抢救保护不够,造成城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四)区域协调发展不够。由于缺乏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的引导,宿迁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受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影响,各地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影响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存在着重城轻镇、重镇轻乡的倾向,乡村居民点建设分散,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009年宿迁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8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由1996年的2.11:1扩大为2.34:1。

三、加快宿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扩大消费需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宿迁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坚持大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积极融入宿迁城市群和徐州都市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以产业支撑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挥规划先导作用。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调控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依法管理和建设城镇的重要依据。推进宿迁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加强规划研究与制定,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适时、动态、超前研究编制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要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规划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要统筹区域城镇化发展,合理确定各区、县城市发展目标,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优势互补和区域共同发展。按照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总体规划、行政区划“四划合一”的思路,合理定位各级城镇的规模和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区域城镇体系。按照尊重科学、统筹城乡、服务经济、突出特色的要求,制定城镇化发展纲要,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根据城乡资源环境容量,切实加强城乡空间管治和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要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以规划引导城市科学发展,以规划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明确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加强对规划

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二)加快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对于推动宿迁城镇进程至关重要。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并进,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进程。要加大工业投入,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支柱型经济增长点,扩大宿迁工业总量,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资本和资源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加快培植一批主业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发挥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形成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要围绕支柱产业的配套延伸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原料型、低效型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形成链式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功能特色,吸引更多的外资项目落户宿迁。要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保证社会的基本就业。同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要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培育发展商务服务业,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县城是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市域城镇体系中联系城乡的关键环节。提高县城发展水平,可以增强其接纳上一级或同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能力,为上一级中心城市提供发展空间,也可以发挥县城沟通城乡联系、协调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重点中心镇是县域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强辐

射能力的建制镇。从县域经济层面来看,县城是县域经济的龙头,重点中心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兴县必须强镇”,推进城镇化,应加快发展县城、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提高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要增强县域发展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的区域中心职能,提高县级规划建设水平,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县城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县城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要坚持择优培育的方针,对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拳头产业或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要把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有条件的少数中心镇要发展成为小城市,以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和核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为城镇化创造了条件,城镇化的发展要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开辟道路。苏北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化新农村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有利于发挥城乡优势、形成城乡特色出发,充分发挥城市在产业、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良性格局。要打破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

第四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我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对于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我县城镇化进程已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攸县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攸县位于湘东南部,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54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6万人。近年来,我县加快了城乡发展步伐,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截止目前,全县建制镇达18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72,其中,城关、酒埠江、皇图岭、网岭、黄丰桥等六镇跨入省“百强镇”行列;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23.1平方公里,城镇居民达22.5万人(其中县城区常住人口达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0.5。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县城荣誉称号,县城被列为全国文明卫生城镇示范点。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虽然较好地实施了“城镇发展带动战略”,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县城镇化的进程,具体问题如下:

(一)规模问题。全县18个建制镇,建成区平均2平方公里,县城以下建制镇平均不到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平均7468人,其中县城以下建制镇4509人,而全省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1.05万人,县城以下建制镇为6700人。按国务院1980年165号文件确定的设镇最低非农业人口2000人的标准,我县现在有7个镇达不到这个基本的要求。规模过小,直接影响基础设施效益的发挥、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力。

(二)规划问题。首先,规划是指导城镇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从总体上看,一是我县县城规划比较超前,但建制镇规划编制较为滞后,规划功能不全,特别是管线、绿化等专业性详规编制落后;二是,实施随意性大,乡镇领导更换频繁,加上规划意识不强,凭想象作决策,从而导致规划实施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普遍水平不高,相当多的建制镇停留在一条街、两排房的水平,满足不了城镇发展的需要。其次,农村房屋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到处只见新房,不见新农村,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城乡统筹规划总体上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有序推进。

(三)土地问题。

1、现行的土地使用审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省委、省政府(1999)22号文件下发后,全省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用地不少于3万亩,指标有,但审批很困难,如果仍然按照先交造地费再批用地的程序审批,很多乡镇会由于垫付不起造地费而无法批到土地。

2、现行国有土地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分配政策是30上缴中央财政,20上缴省财政,20上缴地州市财政,30留给县市人民政府。而土地所在地的小城镇则没有明确规定,这种“顾上不顾下”的土地收益分配政策既不利于开垦新地,实现占补平衡,更不利于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四)资金问题。一直以来,城镇建设的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主体以政府为主,而且只投入不收益,只建设不经营,导致城镇建设的路子越走越窄,资金不足的困扰越来越大。城镇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甚至有加剧之势。稳定、健全、有序的投资机制远没有形成。首先,从财政资金来看,中央财政虽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主要集中投向在中城市,难以惠及小城镇;第二,从银行信贷资金来看,多选择短期速效项目,对小城镇中长期建设贷款渠道尚未疏通。第三,由于目前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启动不了小城镇的内部消费,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而导致小城镇的公益、公共设施建设普遍亏损,使乡镇背上沉重的包袱。

(五)产业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缺乏支柱产业作支撑。各镇对支柱产业的培育,还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模糊、产业雷同等问题。小城镇建设要引导、吸纳农民进城,乐业才能安居,必须解决好产业问题。

(六)管理水平问题。

1、乡镇政府管理功能严重滞后,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等依然承袭农村管理的旧模式,对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生产、金融、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培育与管理等都十分陌生,难以承担城镇化的重任。

2、人员问题。管理和建设队伍冗员过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镇上居民素质不高,生活习惯还不能与城镇发展合拍,给镇区管理造成一定困难。

三、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小城镇建设是“大战略”,是我县城市发展带动战略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是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小城镇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摸清他们对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要求,并据此制定小城镇建设的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防止出现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切实为“三农”问题服务。

(二)着手区划调整,扩大小城镇规模。按照广东、浙江的经验,镇区人口达到7000人,是小城镇的基本人口规模,3万人是小城镇的理想人口规模,我县现有乡镇25个,农村人口53.5万人,平均每个乡镇不足3万人,即使将来全部人口集中到镇区,其规模也十分有限,不能满足人口成本最低化的要求,而且,经济与资源要素是有限的,分散投入和建设,必须导致哪个小城镇在短时间内都建设不好。2001年底,我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全部完成,民政部门应根据规划编制的方案,按照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和规模等级,对现行乡镇区划进行调整,控制城镇数量,逐步扩大重点镇和中心镇的规模。

(三)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优化小城镇建设环境。

1、在户籍管理上,落实有关政策,取消二元制户籍制度。同时按照个人上缴费为主、单位(或雇主)补助为辅、财政适当扶持这三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好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

2、在土地使用制度上,一方面,对城镇建设用地依法实行有偿使用,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广泛推行地块的拍卖和招标出让、出租。土地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国家和省市的以外,其余的税费一律返还给小城镇用于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一方面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小区集中,在今后3-5年以内,在全县城镇规划的工业小区以外,一律不再批准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有条件的城镇可以有计划地将学校、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公益设施向城镇集中建设,逐步实现对自然村的合并和分散农户向城镇的集中建设,最终实现退宅还田,维护耕地的总量平衡。

3、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我县应尽快出台提供小城镇建设信贷的实施细则,在加强项目前期论证的前提下,对小城镇建设加大投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产业开发及乡镇工业和住宅建设。

(四)理顺小城镇建设体制,积极探索建设与经营的有效途径。我县在2003年成立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公司经营、项目负责、市场运作”的经营机制,采取“垄断经营城区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经营措施,彻底改变了城市建设由政府包揽和单纯靠财政投入的城建投资体制,城市建设融资走上了自筹、自用、自还和以地生财,以城建城的市场化道路,因此,我县应在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上同样采取以上措施,完善小城镇建设开发市场,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走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道路。

(五)加强综合协调,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指导工作。

1、推进城乡建设,第一位是要做好城乡规划。城镇建设规划要有超前意识,方向一定要明确。要以跨世纪的眼光编制和修订规划,使之能够体现现代化城镇的文化气息和风貌,同时对近期建设也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2、城镇建设要加强全过程管理,做到“管而有法、放而有度、活而有序”。具体说,要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对小城镇的各基建设包括各种地下管线和设施的开挖、埋设,都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同步施工。突出以道路、自来水、绿化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配套;要“镇当城建”,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抓好项目建设。

3、要加强街容镇貌、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重点抓污染源的治理,严禁乱摆摊担、乱扔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贴、乱画,提高小城镇环境质量,使城镇整洁、优美、文明、有序。

4、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再走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

1、突出重点,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一是继续采取领导办点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二是重点镇的确定,应根据工作实绩,在全县5个中心镇范围内实施动态管理;三是确保我县每年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正常使用,并逐年增加,同时,当地政府要组织相应配套资金。

2、培养支柱产业,推行镇企共建。推进城镇化尤其需要强化产业支撑,把城市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发展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使扩大城市规模和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和轨道。首先,培植发展小城镇的特色产业,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创造特色”的原则,对城镇资源存量、交通区位和产业传统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再制定或修定城镇发展规划。二是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驻镇企业应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根据镇区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对一个项目或一个片区的建设实施“一定三年”包建等方式,抓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同时,当地政府也应在各项政策上对企业进行倾斜。

3、健全管理机构,培养素质优良的小城镇建设队伍。尽快遏止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撤并、管理人员流失的状况。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应统一列入财政;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继续推行村镇建设助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队伍。加强对村镇个体建筑工匠的管理,不断提高村镇建筑工程质量。

4、强化镇级政府的职能作用。如果说农民是城镇化建设的主体,那么各级政府就是城镇化的主导。因此,乡镇政府要更加重视城市管理,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方法,要改变现在只管城不管乡的工作格局,加强对农村、对农民的服务,建立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而县政府应尽快赋予乡镇政府应有的建设权、发展权、管理权等行政权,从而使中心镇真正成为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全局,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引领城乡建设;坚持以强化功能特色为重点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坚持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村镇建设步伐,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五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 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肖颖 通讯员 肖成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 焦点关注 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 关键思路 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 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 焦点关注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思路 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下载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某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考

    **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思考 (201*年*月)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张忠阳〔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盘县城关镇化的现状、特点及加快城镇化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了推进盘县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关 键 词〕 推进盘县......

    加快赤壁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赤壁市城镇化进程的思考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为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去年10月,赤壁市召开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会议要求要......

    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道军编者按: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我市近年来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原......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

    论户籍制度与中国城镇化进程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因此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方向与重心应开始转向......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

    城镇化进程0

    “三农”问题的困扰,如何解决?富余劳动力出路何在?城市发展后劲源自哪里?城乡怎样才能在有机互动中发展?加快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无疑为此提供了有效途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