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张忠阳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盘县城关镇化的现状、特点及加快城镇化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提了推进盘县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推进盘县城镇化思考
〔作者简介〕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小城镇建设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大战略。在我们这样一个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人地矛盾特别突出的农业大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对经济结构作重大调整,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道路。一方面靠科学技术和制度创新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要靠大力发展完善的城市化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各级各类城镇,吸引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这乃是转移农村剩余人口、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之举。当前,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县各级党委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建设“平安盘县”,确保我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盘县城镇化现状和特点
盘县县城(红果)座落于滇、黔两个省会城市之间的中点上,贵昆铁路盘西支线、水柏铁路、南昆铁路威红支线和GZ65号国道主干线、320国道通过。县城(红果)东距贵阳380km,西距昆明市290km,距南宁市500km,距北部湾出海口700km。辖区面积271.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14个行政村,人口11万,其中常住人口8万,流动人口3万。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1亿元,同比增长18.6%;农业总产值5.18亿元,增长4%;粮食总产33.5万吨,增长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3.17亿元,同比增长18.72%;财政总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36.88%,其中本级财政收入6.12亿元,同比增长33.66%;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54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综合实力跻身贵州经济强县第6位、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0位、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第29位。2007年,我县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经济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41亿元,同比增长15.5%,1—10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32.98%,其中本级财政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38.01%。
盘县县城(红果)既没有区位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盘县人凭着一股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盘县特色的农村工业化之路,进而以工业化为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化的持续发展。红果镇以发展工业为先导,逐步拓展到旅游业和高科技农业等领域,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事业、生活环境、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盘县以旅游立县战略为统揽,发挥区域旅游发展的带动作用,围绕一个中心(盘县旅游产品的依托中心--城关镇)、两个品牌(坡上草原生态旅游区〔生态品牌〕、盘县大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科普考察〔考古旅游品牌〕)、三个省级旅游避暑度假区(老厂竹海避暑休闲疗养旅游度假区、火铺杜鹃林和大山杜鹃花海旅游度假区、乐民温泉旅游度假区)、七个特色旅游乡、村寨(石桥妥乐古民居旅游村寨、保基陆家寨布依风情旅游村寨、淤泥彝族风情旅游村寨;石桥古银杏之乡、淤泥歌海之乡、保基园林之乡、马场苗族菜花节之乡),搞活“四环线”。
依托优势的旅游资源,以红色旅游为契机,把盘县打造成为避暑度假与休闲旅游、洞穴科学考察与探险、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旅游重要基地,贵州西部旅游和云南东部旅游开发的中间驿站及旅游热点地区。将旅游业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加以重视和培育,通过努力,使旅游业成为盘县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主要财税来源之一,逐步成长为后继支柱产业。
盘县注重农业投入,重视农业的技术开发,积极发展“一优、两高、三省”高效农业,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体系,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乌洋芋、无公害蔬菜、水果、种草养羊等4个效益农业基地初具规模。种养业朝着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盘县玉龙种业和贵州六盘水玉
祥风味食品业成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盘县农副产品批发业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盘县(红果)雄厚的产业基础使这里的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盘县(红果)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形成了政府规划设计、企业投资建设的“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的独特发展思路,确立了“谁投资、谁受益”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资激励机制,实现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建城。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扩大到8.1平方公里,控制规划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逐步形成了农业示范园区、商业区、生活区、文化娱乐区等4个布局合理的功能区。合理安排广场、体育管、客车场等公共设施,以50米大街、民湖大道、众志路为中心向周边扩散逐步把建成区扩大到15平方公里。已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城镇建设。全镇完成拆迁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了14条总计30多公里长的道路,总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目标,形成了以镇胜高速公路、毕水兴高速公路及“二横二纵、一环六连线”的县域交通网络格局。建成了自来水厂、火力发电厂,12万伏变电器增容一倍,程控电话装机量大幅度提高,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2线/百户。闭路电视全镇通村率100%,并实行了村村通调频广播。
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兴建了迎旭住宅小区、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红果镇医院、仁济医院。红果月亮山购物中心及广场、东湖公园的建设、黔马寨改造、污水处理厂、白鹤沟水库、环城东路、广场、东湖公园的建设正在启动过程中。
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建自来水厂(两座)、垃圾填埋场(一个)、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4座)、图书馆(1座)、星光之家(一栋)、电视台、大型购物商场(5个)、农贸市场(2个);实施了一系列“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新建了小广场(1座),新装和更换了主要街道的路灯,人行道铺设彩色地砖2万平方米,对新修建的道路、广场全面绿化,共完成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
在加强城市管理方面,红果开发区先后出台了《红果综合管理若干规定》、《红果户外广告管理规定》、《红果市民守则》等若干城市管理制度。为加大城镇管理的力度,还专门成立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红果开发区建设分局、红果开发区城管局等机构。购置了洒水车、垃圾车、城管巡逻车等先进的装备。每年拔出几十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城镇管理,直接参与城镇管理和服务的人员达 200 多人。并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城镇创建的工作中来。形成了一整套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活动正常的环境综合整治机制。
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出现,是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而出现的新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既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县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盘县(红果)的具体做法是:
1、对位于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的建成区、劳力基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14个行政村,实现土地统一征用和户籍制度改革,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凡失地农民集体都转为居民。
2、县政府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以增强本地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农民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鼓励企业优先招用失地农民,适当放宽招用条件(年龄、文化程度等)。
3、继续做好社保扩面工作,鼓励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全县职工做到应保尽保,本地职工参保率达60%以上。
4、企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县实现了医疗统筹,90%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保险。
5、按照土地统征规定,及时、足额、高价发放农民口粮。
6、农村全部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实现集体供养。
总体来看,盘县的城镇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规划调控是红果城镇化规范有序进行的前提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航标,它不仅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镇的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所以,城镇发展规划是建设好城镇的重要依据。由于城镇规划涉及的点多面广,这一工作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县政府在红果城镇化进程中着重做好规划和协调两篇文章。所谓规划,就是由政府组织制定城镇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此为导向引导企业适度集中,成片开发,连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盘县政府根据《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以建设红果开发区中心区为发展方向,委托有关规划设计院对红果的城镇建设进行了
规划。在规划中,红果的城市性质定位为科技农业城市和高科技工业城市。规划中的盘县(红果),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源,以山为景,以绿为重,以园为美”的原则,形成“城在园中,江在城中,楼在绿中,景在山中”的园林化城市格局。同时,规划划定了商业区、居住区、文化旅游区,合理安排了供电、供水、通讯、道路、排污等设施。其目的是把红果建设成为一个清洁美丽、赏心悦目、环境幽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所谓协调,就是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涉及各级政府部门、各村和广大农民的事情,由政府出面协调,为企业投资城镇建设创造条件。今年盘县党委、政府委托红果经济开发区邀请有资质规划设计院对红果城市建设规划进行编修。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8.1平方公里扩大至15平方公里。这次规划编修是因红果产业格局的变化而做的重要调整,经过调整,红果的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合理。
(二)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农村城镇化需要有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以什么形式来改变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呢?盘县(红果)城镇化的实践是,通过以科技示范园建设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使城镇化不断向周边延伸。盘县人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盘县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发展第三产业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盘县以种养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定了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为龙头,发展旅游业,全面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加快了盘县(红果)城镇化的步伐,使城镇化不断向周边拓展。
二、盘县(红果)进一步加快城镇化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主体单一制约了盘县(红果)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首先,盘县(红果)的城镇化虽然一开始就引入了市场机制,红果经济开发区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能与红果经济开发区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盘县(红果)城镇化中导入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全的,竞争只能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在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就一直被开发区所垄断。这种垄断性的、缺乏竞争的土地资源开发就会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其次,单一的投资主体制约了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作用的发挥,束缚了政府的手脚,给政府驾驭城镇化进程增加了难度。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难以引导企业,相反却出现了企业干预政府的行为。其三,单一的投资主体使盘县(红果)城镇化潜伏着危机。因为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与开发区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开发区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的可靠保证。一旦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就会给城镇建设带来资金上的困难。开发区投资城镇建设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小政府,大开发”成为制约盘县(红果)城镇化进程的瓶颈
这里所说的“小政府”是指红果镇政府在红果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小”,没有充分地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有的作用。镇政府缺乏驾驭红果城镇化进程的能力。首先,行政体制不适应红果的城镇化。现在政府的行政体制是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大农业的管理体制,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权限并未对应城镇化的需要,因而政府的管理方式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出现了政府以计划经济方法管理市场经济的态势。在现行体制下,县政府通过各种派驻红果经济开发区的机构对开发区的具体工作分别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引发了不少矛盾。例如,在城镇社会经济管理中起最主要作用的一些部门,像城建、工商、公安、土管、交通、电力、邮电、税务等部门,在管理体制上主要是受上级条条主管部门控制的。对它们的工作,镇政府看得见却管不了,从而造成了事权和人权的人为分离。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条条控制力度的加强,镇政府对本镇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被进一步弱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红果镇由原来的34个自然村变为14个自然村和9个社区,而行政体制仍然没有变,尤其是城建、城管等职能部门力量显得较小,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盘县(红果)城镇化的进程。其次,财政体制制约着盘县(红果)的城镇化。红果镇财政和县财政的关系是传统的统收统支的关系,红果镇没有独立的镇财税机构和镇级金库。虽然随着红果乡镇企业的发展,全镇税收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镇财政收入却未能得到相应的增长,县财政给镇财政的资金,只能够满足镇政府正常的行政开支。镇政府很难从镇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这样,镇政府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缺乏可靠的财力保障。财政功能的不健全弱化了政府的管理能力,而政府管理能力的降低又弱化了政府长期规划的实施。因此,现行的财政体
制已经严重制约着政府参与城镇建设的能力。其三,政府官员的“短期行为”影响着盘县(红果)的城镇化。现在的镇乡领导每五年一届,镇领导为了使自己在任期内取得骄人的“政绩”,在城镇建设中往往采取“短期行为”。例如,镇政府在规划中只注重短期目标而缺乏长远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大,追求表面文章。又如,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十年的规划二三年就实现了;城镇规划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最后导致“老子的房子儿子拆”的局面经常出现。由于“小政府,大开发”,政府很难去引导企业,导致政府规划和企业投资建设相脱节。政府虽然有规划,可企业可以不依据规划方案去建设,甚至随便改动规划方案,使规划形同虚设。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待完善
环保问题依然严峻。红果乡镇工业发展和全国各地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样,重效益、轻环保;重发展、轻治理,致使红果“先污染,后治理”已成事实。煤炭、煤电等主导行业的废水污染和焦化行业的废气污染,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比如,煤矿的废水排放虽然达到了国家废水排放一类标准,但是,污染依然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北盘江下游沿江的老百姓患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这跟上游的水污染不无关系。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在盘县(红果)城镇化中显得非常重要。
(四)产业和人口有待进一步积聚
目前,红果已经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尤其是有象盘江煤电集团这样的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所创办的工业,为红果镇的产业积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盘县(红果)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城市不仅要发展,还要繁荣。这就要求城镇人口不仅要有一定规模,而且要适当集中。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城市第三产业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门槛。第二,一定的城市人口规模需求是城市基础设施供给的推动力。尽管流动人口有所增加,但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城镇常驻人口。红果镇的农村规模小,分布散,没有形成城市中心区域的需求规模效应。事实上,红果镇在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上的探索和创新,为人口的适当集中奠定了基础。目前,红果镇区周边农村的土地基本上已被开发区征用,村民的身份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农民,他们白天赶到镇里的企业上班或从事其它经营活动,这些村民与城镇居民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别,转换身份并适时地引导他们迁移到城区生活是很自然的事情。否则的话,这些村民虽然在镇里上班,但下班以后又会回到村里生活,也就是说,这些村民的闲暇时间是在离城镇有一定距离的村里度过的,这样就造成了镇里的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红果镇将被征地农民适当往城镇中心区域集中的条件已经成熟,镇政府应该抓住时机,果断决策,推动城镇建设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人口集中的路径选择可考虑适时地启动房地产业加速发展。这一措施的现实可行性是:第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从中获利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企业有投入的冲动。目前,盘县(红果)已经有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他们前几年的经营情况来看,业绩是较好的。当然镇政府必须主导安居房的开发,以解决住房公平问题,镇政府开发安居房还要争取资金、土地等配套政策的支持。第二,由农民大量转移而空出的土地可以解决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发展用地不足的问题。
(五)教育投入有待加大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红果农村的农民虽然报怨土地被征用,担心生活保障问题,但都表示如果有机会进入各类企业打工,他们还是愿意去的。因为毕竟在企业打工的比较收益要比种地高许多。事实情况是,现在红果农村里的青壮年农民,除了小部分自己创办小型企业发展外,基本都进入了各类企业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或素质较差的农民,他们或料理家里剩余的少量自留地或无所事事。现在政府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办法是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力度,通过短期职业培训使他们变为合格的打工者。这个办法是有效的,但却是被动的、治标的办法。建议红果镇政府把眼光放远一点,加大对各类教育的投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各类实用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创办高等教育,用1-2代人的时间,从根本上转变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方式,使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既发展了教育事业,又提高了人口素质,还能解决企业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应该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企业和农民是发展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因此发展教育可以采用多方投入的方式。
三、关于推进盘县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一)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国外城市化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应该看到,小城镇是农民自己创造工作岗位的场所,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民继农村包产到户、创办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说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的话,那么小城镇建设就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具有扩大内需、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作用。是农村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重视小城镇建设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适应城镇化的需要
①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市)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比如,对县(市)政府派驻镇政府的机构,可把人、财、物三权都下放到镇政府,以块块管理为主,条条只进行业务指导。对那些专业性强的部门,例如邮电、银行、电力、公安、工商等少数条条管理对业务更为有利的部门,可采取财物两权由条条管,人事权条块共管的方式。只有理顺行政体制,才能加强政府参与城镇管理的能力。镇政府也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管理为主的转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方法向市场经济管理方法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②农村小城镇市政管理模式遇到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小城镇都简单沿用城市模式,建立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配备庞大行政队伍。农民负担不起,管理也十分杂乱低效率。应探索经济有效的行政机构与完备的物业专业服务公司之间实行密切结合的管理模式。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制:①要确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投资建镇原则,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城建政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镇建设。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特别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和进镇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全方位筹措资金,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建镇的局面。②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建立有利于增强小城镇自我发展能力的镇级财政体制,按照分税制的原则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只有这样做,才能增加政府投资城镇建设的力度,增强政府驾驭城镇建设的能力。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在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①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代化的城镇不仅要有先进的经济指标,也要有现代化的社会指标。在城镇的总体规划中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起来,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事业,使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②人与环境的关系。首先,要抓好企业废水、废气的达标排放。其次,要全面地认识城镇生态环境。城镇(点)和区域(面)的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没有区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城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中,把两者协调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治理,才能使乡镇真正成为经济高效、社会发展健康和环境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城镇。再次,要以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手段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及生态资源。当前,评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此对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下一步,建议政府能出台有关条例,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五)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城镇个性,具有自己特色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小城镇的发展中一味地求大、求全,会导致城镇建设雷同化,出现城镇“个性危机”。世界城镇发展的实践表明,城镇的形象关键在于特色,小城镇个性、特色形成的关键在于开拓和创新。因此,要切实把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工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小城镇的特色。
(六)以制度创新克服农村城镇化中的制度性障碍
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规模是不利的。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探索农村政策的调整。①计划生育问题。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农民夫妇第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一胎,这一政策造成了想生育二胎的农民不愿“转非”进城。在目前还不能放开生育二胎的情况下,可考虑允许进城的农民转为非农人口后在一定的时期内仍以“农民”的身份享受农村的计生政策;待时机成熟时,可在城镇统一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②土地承包问题。进城的农民原承包的土地如何处理,既影响到农民“转非”进城,也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利用。要积极稳妥地探索、调整农村土地政策,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鼓励用租赁、参股等多种方式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使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总之,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要在计生政策及土地政策等方面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到城镇居住,营造城市人气。
(七)关于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问题的思考
从全国范围来看,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从我市范围内来看,通过把“温州模式”跟“义乌现象”相对比,如果从小城镇建设的角度来看,则义乌的发展方式更有可学性。因为“温州模式”是由温州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的,温州人在华人群体里不太容易找到与之类似的群体,他们走南闯北,到处捕捉商机,靠独有的商业素质创造财富。而义乌则是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创造财富神话的典范。义乌的发展始于农民在廿三里牌村建造的市场,围绕市场的商贸活动带动了一家一户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工商业税收增强了城市的实力,从而带动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使城市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义乌经济的发展道路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这是一条以贸带工,工贸结合,工贸兴市的道路。第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主体是村镇居民创办的各类个私企业。这是义乌城市经济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第三,政府的各项保护性政策为城市和工商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总之,对城镇化而言,义乌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可借鉴和值得借鉴的。
第二篇:对推进六盘水市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对推进六盘水市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陈红梅
〔内容摘要〕 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六盘水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关 键 词〕 城镇化 分析 建议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统计局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实现我市统筹城乡综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城镇化现状
我市成立三十年来,城镇化总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建市初期,三线建设推进了我市的工业化进程,使我市由一个纯农业地区向工业基础城市迈进,三线建设者的涌入、矿山开发和工业的兴起,城镇化也进入萌芽时期。但当时的城镇化水平极低,198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在8%以下。第二个时期是1981-1996年,全市城镇化水平处在缓慢增长时期,1981-1991年,年均增长0.11%;1991-1996年,年均增长0.48%。第三个时期是1996至今,城镇化率从年均增长0.75%至2000年以后年均增长1.3%,城镇化水平从2000年的19%快速增长到30%以上,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在32%左右。2008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为34%,全国城镇化率为46%,我市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有关资料,2005年,市中心城区、红果、平寨三个中心城区人口为60.63万人,约占全市城镇总人口的76%,其中市中心城就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0%以上。2005年,钟山区城镇化水平为90.39%,六枝特区为25.5%,盘县为19.25%,水城县仅为0.96%。这一时期,建制镇数量迅速增多,全市98个乡镇(办)中共有34个镇(办):其分布为六枝特区5个镇,盘县20个镇。钟山区4个镇、4个办事处,水城县1个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成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核心战略。
二、我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布局发展不均衡
六盘水地域辽阔,各县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区域不平衡性。数量上,盘县远远多于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建制镇占总数58%以上,南昆、水柏铁路沿线成为小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发展建设水平上,钟山区高于其它县区。
(二)城镇发育程度低,规模不够大
我市城镇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集中。市中心城就占全市城镇人口的50%,说明城市对人口的聚集作用较其他城镇强,城市规模越大,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就越高,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越大。特别近几年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滞后,主要体现在规模小,分散建设,达不到基础设施的规模门槛,又缺乏
产业支撑,使其不能更多地增加人口容量。按全市305万人计算,以32%的城镇化水平,全市有城镇人口97万人,市中心城和平寨、红果两个次中心城约有人口71万,而全市30个建制镇仅容纳城镇人口26万,再除去盘县老县城城关镇6万人,就成了29个建制镇仅有城镇人口20万人。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左右时才能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可以产生“棘轮效应”,对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明显作用。我市大部分小城镇的规模都远远小于该规模水平,小城镇目前的人口规模不足以使其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城镇化水平滞后,城镇化质量不高
我市32%的水平不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与西部平均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也有差距。从以上数据分析,我市2005的城镇化水平大致相当于全国1990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比全国落后了15年,是3个五年计划。就算2010年实达到了35%的水平,也还比200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至少低1个百分点以上。突出的表现为,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按照有关的评介考核标准,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合理比值在1.4—2.5之间,而我市2006年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0.5。特别是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等相关政策带动下,中心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区面积大量增加,而产业和人口聚集跟不上,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导致部分新区房屋空置率高,人气不旺。这种滞后型城镇化呈现出“工业城市、农业社会”的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拉大,必将制约工业化进程和城市经济发展。
(四)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应,小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2008年我市乡村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最高为64.72%,其次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的是第二产业;另外,全市小城镇乡镇企业总共有5560个,工业企业个数仅占总数的23.5%,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农业服务型企业占大多数。由此可见,我市小城镇建设中二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起点较低,缺少支撑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
我市工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主要是重工业,工业结构单一。服务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使我市长期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适宜,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滞后。推进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新型城镇化观念
在我市工业化已经先行的现实条件下,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六盘水要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依托城镇这个载体提供的优良设施和环境,可不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推进城镇化是有效减少农民数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经济”问题,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如果没有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没有认识上的提升,工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城镇化就会停滞不前。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着眼于长远谋划,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的态度积极推进我市的城镇化进程。
(二)科学规划,统筹大、中、小城(市)镇发展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调控手段,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设计。按照优先发展大中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形城市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以我市现行的城镇布局和发展格局,对市中心城、平寨、红果进行扩容,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经济辐射带动力。对市中心城进行扩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品位。依托“中国凉都”品牌,以建设大城市和贵州西部中心城市为目标,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消夏避暑胜地。在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基础上,超前谋划小城镇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所有建制镇中心区建成万人以上城镇。适时调整城镇布局和城镇区划,着力推进交通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产业优势明显的重点镇加快发展。促进城镇扩容升级,形成大中小城镇发展并举,城市规模、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逐步建立辐射带能力强,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
(三)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培育支柱产业
一方面要发展壮大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的关联度,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功能定位的基点。城镇发展必须依托产业带动,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开发劳动密集型岗位,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产业发展的定位上。根据六盘水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现状,着重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同时兼顾其辅助产业的发展,以便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以及合理的产业结构,我市要加快发展轻工业,尽快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和重工业一统天下的现状。特别是要搞好城镇工业布局规划,要努力做到每个镇都要有一个支柱产业,以产业支撑起城镇发展。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弥补重工业对人力需求减少的缺陷,提高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重点发展以交通运输和专业物流市场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培育以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地方特色旅游业;将气候资源融入城市环境、建筑和文化,做强“凉都”城市品牌;大力发展地方餐饮业、规范娱乐服务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依托,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四)建立小城镇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
资金来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盘活城镇的土地和其它资源存量。
(五)加强政策引导,解决体制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镇化工作的通知》精神,同时
认真落实好《中共六盘水市委、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到城市生产、经营、定居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对市区、县城、重点小城镇规划范围内的农业人口,可以考虑整村转为非农业人口,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办理城镇户口;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对外商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可以采用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等方式,吸纳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建设;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全面放开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多渠道筹融资体制,实现城镇建设的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科学调整土地用途,合理确定城镇发展建设用地,建立城乡土地资源统一优化配置、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新机制,加强建设用地的宏观调控,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机制,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级市场,认真执行土地招、拍、挂制度,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三是竭尽全力搞好农村教育事业,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层次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七)打造宜居城镇,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硬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通过合理布局规划,把我市打造为重要的休闲、绿色、生态的宜居城市。一要重视城镇绿化建设。要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绿化建设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植树造林为主,注重乔木、灌木、花草的合理配置,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镇绿地体系。二要突出特色,塑造城镇美的形象。要根据历史文化、自然特征,突出的城镇风格,建设一些标志性建筑、寓意深刻的城市雕塑和现代化的广场。三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项目上马。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对新上项目严把审批关,坚决杜绝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加强城镇“三废”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美化环境。四要营造宜居城镇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居民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养成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加强对市民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镇、园林城镇、生态城镇的活动,使城镇的品位不断得到提升,宜居城镇的文化内涵得以丰富,从而推动和促进城镇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和共同进步。
第三篇:加快推进珙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加快推进珙县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珙县政府副县长王正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在新形势下,抢抓发展机遇,突破制约因素,明确发展思路,对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珙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我县城镇化实现程度为41%,比2005年的33.2%提高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56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39.1%提高1.9个百分点,说明了我县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低了5.6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总体处于中级发展阶段。
(二)城镇化区域差异较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全县各乡镇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来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主轴”城镇化较高,“两翼”城镇化较低,宜威公路沿线乡镇发展迅速,其余乡镇相对滞后的局面,从近年统计的数据对比来看,区域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基础设施状况也得到明显好转,但和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如教育设施、环境状况及防灾减灾等都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从目前看,就已经出现了城镇道路拥挤,水、电、气供应不足等现象,这些都将会影响和制约我县城镇化的发展。
二、珙县城镇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一)思想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对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深,没有正确把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意识欠缺,发展紧迫感不强。有的乡镇在经营城镇拓宽资金渠道方面,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资金瓶颈尚未完全突破。引导农民进城镇创业的方法、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部分乡镇仍然存在用钱靠财政、建设靠政府的思想意识。
(二)规划制约。大多数乡镇规划滞后,无法满足建设的需要,且现有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的滞后导致建设的无序进行,区域功能繁杂,个别乡镇的部分街道还没有配套相应的排水、排污、路灯等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脏乱差现象。
(三)地域制约。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上,乡镇分布不均衡,在城镇化发展目标上缺乏明确的区域分工,城市主导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在发展中缺乏协调和沟通,在资源配置、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造成重复和浪费,难以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城镇发展,又相互削弱辐射能力。一些乡镇,由于历史的行政区划等原因,管理范围过大,造成管理多层次、多环节、低效率的矛盾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对农村的渗透,也制约了本来就不强的城镇辐射功能的发挥。
(四)政策制约。阻碍城镇化的各种政策性障碍没有彻底消除,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到实处,支持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使我县城镇建设缺乏空间,招商引资、发展工业项目等因土地问题常常被搁浅。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珙县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保持珙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我县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产业支撑、科学合理规划、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功
能、做好政策保障,推动城镇现代化和集群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约高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加强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城镇化进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发展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的热情,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加强领导,整合力量,进一步理顺城镇化建设管理体制,充实和完善城镇化建设管理机构。二是建立健全城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体系,为城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对城镇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指导,重视和帮助引进城镇化建设的急需人才,创造条件稳定和留住现有人才。
(二)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经济实力。产业是支撑小城镇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特色城镇建设保持强大动力和活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产业发展作支撑,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空壳城镇。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要求,以优惠条件引导推动产业关联度高的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培育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根据各乡镇的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比如孝儿镇和底洞镇,要着力发展工业和商贸产业,建设成为工业发达、商贸活跃、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经济强镇;上罗镇和洛表镇,要以旅游和商贸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配套产业,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山川秀丽的生态重镇。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集中做大能源、建材、化工、林业、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要着眼于未来产业竞争的需要,积极培育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扶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对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带动效应大、对长远发展有重要支撑
作用的产业项目,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四是着力发展城镇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物流和矿产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贸为代表的民生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以仓储、邮电通信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增强城镇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的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三)科学规划,构建合理城镇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指导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依据,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一是转变规划理念。要从注重拓展地域空间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特色突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注重发挥优势和突出特色,处理好生产、生活、休闲、交通四大要素关系,做到有机衔接和协调。二是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统筹规划城乡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乡一体、以城带乡、以镇带村的城镇化体系。三是加快重点城镇发展。要充分发挥巡场、珙泉组团的枢纽作用,强化中心功能,以商贸流通、金融、文体旅游、房地产业为重点,努力构建宜宾二级中心城镇。四是加快“特色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思路,依托各乡镇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状况和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交通枢纽型、旅游观光型等各有侧重的特色小城镇。
(四)夯实基础,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镇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镇管理。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城镇社会综合治理,尤其要搞好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逐步建立起法制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城镇管理体制。重视城镇综合防灾,不断完善城镇防灾、防洪、抗震、消防等公共安
全设施,建立健全各类预警、预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镇服务功能。要在科学规划、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加强城镇的交通、水电、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做好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大力度推进城镇化工作,壮大城镇规模与品位。
(五)政策保障,增强城镇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城镇发展的土地置换和调整机制,创新土地使用和流转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一方面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避免土地浪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工脱离土地。二是创新城建投融资体制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放开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和城市建设新格局。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放宽落户条件,加快配套政策跟进,加快城镇居民转移步伐。四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六)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两轮驱动”、良性互动,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着力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第四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需要更加注重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
一、我国城镇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有设市城市655个,其中特大城市122个(人口超过400万的超大城市13个)、大城市118个、中等城市151个、小城市264个;建制镇19234个。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长期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开始扭转。
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打破了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乃至逆向发展的坚冰。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依托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吸纳农民工流动就业,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城镇化率年
均提高1.25个百分点,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转移农村人口最多的时期。三是自“十二五”规划起的未来20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将出现新趋势,城市群、城市圈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两极。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一些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城市圈,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8%的人口,实现了全国4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些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群周边地区,将是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城镇化水平将有一个量和质的同步提高。另一极是小城镇。目前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5%以上,小城镇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人口、产业和财政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极。
上述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约30年时间,主要是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正在进行中的第三个阶段,约20年时间,则是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可以说,前两个阶段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第三个阶段,则是转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三阶段是攻坚阶段,涉及的多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前两个阶段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但如果政策对头,效果会更加明显。我国用50多年时间,走过国外需要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历程,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彪炳青史的一页。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
擎,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
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一线和中心城市的宜居、生态功能退化。由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人口聚集过于集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长不同步,交通、住房、公共服务不堪重负。有些城市的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运行,资源承载能力逼近极限,城市的生态功能弱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稳定性差。一些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同构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一些城市规划修编占地过多,用地扩张和耗费资源过度,集约化程度低。三是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不少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部分人群基本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出现缺口,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四是社会管理滞后。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要认真总结过去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大城市规模扩张与提高增长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要坚决遏制城市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不能再走“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和人口无序增长的发展道路,而要重视内涵式增长,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上狠下功夫。大城市发展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要着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及集约化水平。二是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大城市的桥梁纽带,在城镇化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双重职责。大城市应加快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把高新科技、优质高等教育、先进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其他产业则可有步骤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科学、均衡布局并聚集产业,构建发展平台。三是处理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广大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提升城镇和乡村现代化水平。防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忽视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推动城镇化。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城镇化过程既要遵循规律,顺应发展,又要统筹协调,量力而行,在财力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要警惕形式上的“城镇化”,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或县改市、市改区,在产业未发展,农村人口住所、职业、社会保障等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将农民统计为市民,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城镇化率”,这种不反映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真实水平的城镇化,没有实际意义;要警惕用高负债支撑城镇化,防止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急于求成;要警惕“贪大求洋”式的城镇化,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多搞实惠有用、群众欢迎的东西,少搞哗众取宠的东西。
二是规划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应按照城乡统筹、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原则,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总体规划,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规划向农村延伸,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应维护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就是对经过中期评估或经济社会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确需调整规划的,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维护规划的稳定性。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包括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是户籍制度问题。城镇化意味着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相应的户籍、住房、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就需要跟进。“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逐步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条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划分,只是打破二元户籍制度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把户籍制度与相关福利制度逐步分离,逐步弱化或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差异。这种分离,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迈的步子可以大一些,在特大城市,由于城市容量等因素制约,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
倾向。
四是小城镇管理体制问题。对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重点镇,要研究解决其“责大权小”的问题,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可考虑向重点镇下放行政执法权限,把公安、交管、环保等部门行政执法权及必要的行政许可权下放,提高其社会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推进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按实际人口规模确定财政分配关系,减轻重点镇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财政压力;根据城镇集中居住的常住人口及财政收入规模,解决其机构设臵、公共服务队伍人员编制等问题。
五是资金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需要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要加大对进城人口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资金需求量大,这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为突出。“十二五”时期,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在继续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探索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债务负担问题,发展目标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步伐要稳妥,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的道路。
第五篇:推进高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思考
推进高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思考
高县政府副县长 李宏斌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惠民生、促统筹的重要载体,对于集聚和整合生产要素,缩小城乡差别,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县、城乡统筹、项目驱动、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全域范围和更高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城乡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该县城镇化率达到29.6%。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统筹城乡规划。根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原则,按照“新理念、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要求,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编制集产业发展、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景观塑造、土地利用等为一体的城乡建设规划体系,构建以“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为重点的功能配套、以大带小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一是完成《高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设计评估报告》,正在修改总规修编设计任务书和设计单位遴选方案。二是完成东区控详规、城市景观设计和滨河景观设计初审,正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管网系统、亮化系统等专项规划设计任务书。三是完成月江、嘉乐控详规初审,及沙河、来复、罗场、大窝、可久控详规设计任务书。四是完成50个村庄建设规划、可久高岭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设计任务书和《高县新村建设农房设计图集》。五是对消防大队、法院、档案局等20多个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和选址方案提出了控制性要求。
(二)倾力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县城。按照“东拓西进,构筑主轴,建设中心,打造景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河两岸四组团”的城市框架,全力提升城市形象品味。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显雏形。硕勋大道、石门大道、东升大道一期工程和骆家防洪沟工程已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加快推进西区九条道路油化改造工程和硕勋公园整治工程,预计在10月底全面完成;积极推进庆符东区“财富畔岛”开发;开工建设防洪堤景观打造、迎宾广场景观打造、硕勋路和翰笙路分车绿化带景观打造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启动滨河大道建设和滨河景观打造工程。二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成效。东升家园A区工程建设已全面完工;曹家坳改造工程和新建108套廉租房工程开工建设,硕勋公园倒迁安置房工程完成立项审批、地勘、施工图设计、预算送审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东升家园B区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三是房地产开发成规模。金盾小区、阳光小区、筑景园、玫瑰园、经典润苑、锦绣名都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锦绣名都二期、高洲国际花园、地华祥和家园、荣运房产工程按计划进度全力推进,泰豪家园建设工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三)集约发展重点小集镇。根据“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建设,规范管理”的思路,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原则,突出“一镇一特色,一城一风貌”的建筑风格,努力建设集约型宜居宜业小集镇。一是突出重点,全力打造特色小集镇。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全县19个乡镇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产业发展规模特点、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集中打造南以“三化联动”为示范的罗场镇、北以工业园区为示范的月江镇两个示范小集镇,力争在短时间内把两个示范小集镇打造成为集镇功能完善,商贸服务业发达,特色产业鲜明,人口聚集明显,建筑风格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精品小集镇。截至目前,月江镇已投入街道整治资金212万元,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1600万元,雅筑小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罗场镇完成商住房开发约4000㎡,正在全力推进占地面积约100亩的华盛大道建设工程相关工作。二是资金引导,分类支持。根据全县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把全县所有乡镇分为三类,每年县财政根据乡镇收取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土地纯收益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安排给乡镇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单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但忽视了另外两个产业发展所需条件,产业间良性互动关系未形成,导致产业结构失调,特色产业不优、优势产业不强,群众就业空间狭小,择业需求难以满足,人口聚集效应未能完全显现。
(二)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一方面,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资金一直都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方面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拍卖土地、收取城镇建设配套费和公用事业附加费获得,但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这部分收入已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的要求。另一方面,省市在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建设领域的投融资政策上未能完全放开,无形之中抬高了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建设的“门槛”,导致一些有意愿投资城市建设的投资者无法通过现行政策将资金合规合法的投入城市建设,致使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三)建设用地供给矛盾突出。新《物权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以来,由于更多的体现了民生意愿,在动拆迁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向个人倾斜,赋予了个人在动拆迁中更多的权利,导致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过程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很难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征地拆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致使城市建设项目用地不能及时提供。
(四)环境承载力受到挑战。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工矿企业逐渐增多,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城镇人口在短时间内陡然增加,导致城镇现有的防污、治污设施已无法满足治污需求,致使周边环境受到破坏,城镇环境承载压力受到挑战。
(五)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需求。随着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多,场镇现有的水、电、气等日常生活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由于老化、供应不足等因素,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广大群众需求。
三、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规划龙头作用,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按照“规划不完善,决不开工;规划不深入,决不讨论;规划不超前,决不实施”的要求,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科学制定全县城镇发展规划。一是进一步编制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系列的城市专项规划,做到规划全覆盖。二是积极探索“四规叠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基础上,按照“编制相互衔接、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思路,推进“四规叠合”。三是严格执行规划。在规划审批上,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加强规划审批管理。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二)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一是优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水、电、气、防污、治污等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增强城镇承载力。二是完善城镇功能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县城和重要乡镇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区域竞争力,促进人口向县城或重要场镇聚集。三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成贵高速铁路高县段工程,争取宜叙、宜昭高速选线经过高县和早日开工建设。力争市上启动庆符—镇舟快速通道建设、庆符—巡场快速通道建设,全力以赴加快宜庆路建设。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枢纽点、以高速公路为支撑、以国省干线为骨架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增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三)强化乡镇产业支撑,坚持错位发展。依托城镇集中发展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形成产业链条,配套完善生产生活设施,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一是促进产业向重点乡镇集聚,坚持产业和城镇互动,提高工业集聚规模和发展水平。二是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形成一园一产业、一镇一特色。文江镇继续发挥“黑白工业”特色,全力推进高洲酒业百亿生态园、十里酒城建设,加快怀远二号煤田开发;大窝镇(双河乡)依托长江国际温泉城和中国第一白酒庄园项目,主动融入宜宾城区,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承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宜宾“后花园”;月江镇围绕工业集中区,打造工矿型经济强镇,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沙河镇依托福沙工业园,重点发展纺织一体化产业、特色豆腐产业,打造精品小城镇;来复镇依托南广河水利资源,以水电站为配套基础,以北部同城化发展的大窝—双河休闲度假生态园为支撑,对接发展水上休闲旅游项目;罗场镇(蕉村镇)重点依托南部区域性专业化商贸物流城的规划和建设,以煤炭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为发展支撑,打造南部重镇,构建县域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物流的次中心。三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创新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四)配套完善政策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形成开放、公正、合理、有序的户口迁移制度,创造条件使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依法享有城镇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匹配的义务,逐步弱化和剥离附属于户口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二是建立健全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城镇人口管理制度,以常住人口为基准进行科学规划,重新分配社会公共资源,合理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探索推进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与市民平等的社会保障。四是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
(五)创新投融资体制,破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瓶颈。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入、个人参与”的原则,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四个转变”机制:即在城市资产定位上,由公共财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在城市建设定位上,由公益事业行为向资本经营行为转变;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由出资人身份向经营者身份转变;在投入思维定位上,由“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向“有多少事就筹多少钱”转变。一是积极推进多元化融资。首先鼓励和支持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招商引资、BOT(建设—经营—移交)、BTO(建设—转让—经营)、BOO(建设—拥有—经营)、BT(建设—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现代融资方式进行建设经营;其次通过包装城建项目向银行争取贷款等形式加快城市非经营性设施建设;其三鼓励采用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形式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市政公用事业建设。二是引入市场机制经营城市资源。对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可经营资源,通过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三是积极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建立供气、自来水、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新体制,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