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517)东阿县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东阿县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本报讯2011年是东阿县城镇建设加速发展之年。年初,东阿县住建局对县委、县政府谋划安排的城市建设项目分解为46项主要工作事项,明确了牵头领导、主要承办单位,并排出了时间表。目前建设各项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之中。
该局进一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同时切实加强县城规划与管理工作,科学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编制燃气、热力等专项规划。编制洛神湖地区控制性详规,力争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100%。坚持建设与管理两手抓,加快构建城镇管理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三违”查处力度,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和完善建设用地“五统一”管理。加大县城创建力度,着力改善市容市貌。
东阿县住建局还通过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继续提升年”活动,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按照高标准、精细化、高效果的工作标准,4月底已全面完成今年的城区绿化再提升工程,7月底,完成所有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资料的整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游泳馆、图书馆已竣工,规划展览馆也即将进行建设,预计10月底即可竣工;污水再提高及资源化工程近日已顺利完工,项目运行可每年减排废水1095万吨,中水利用率真正达到100%;城区主干道路面维修已完成工程施工方案,正在进行全面施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按预定的时序进度要求正在加紧施工之中;老干部活动中心、杂技团、污水处理厂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将适时开工建设;洛神湖二期工程中一大批科教文卫重点工程和机关单位综合楼项目正加紧建设,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稳步推进。(曲宗琪)
第二篇:持续有力推进城乡建设,着力加速城镇化进程
(二)持续有力推进城乡建设,着力加速城镇化进程。围绕建设区 域性中心城市,推进阜城大建设、大发展,全面加快城乡建设步伐。一 是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 划修编,编制实施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高水平规划西 湖新区,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按照城市发展目标,编制完善县城规划和 重点中心镇发展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县城、特色乡镇、新农村四级城 乡发展体系。二是扩张规模拓展城市空间。加快阜城三清路网和七渔河 路网建设,开工建设八里松路网、职教园区路网,实施东三环路及颍河 大桥项目建设,加快北三环下穿铁路立交工程建设步伐,完成阜王路、颍上路等道路延伸工程。高标准推进颍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打造 阜城商贸金融服务新区。三是加强管理做美市容环境。加快七渔河、一 道河、七里长沟和泉河城区段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东清河、中清河、西 清河治理南延工程,开工建设书法广场、农民工广场、市民广场、刘锜 公园、植物园,推进三角洲公园三期、西城河景观带、泉河北岸风景带 建设,实施三清路、阜太路和阜临路景观绿化工程。加大小街巷改造力 度,切实解决路不平、灯不明、下水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启动南照淮河 取水工程,加快城市供水并网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旧城改造力 度,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 19500 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1100 户。加快碧水云天项目二期、和谐佳苑、白衣桥、职教园区、双清路、莲花路等安置小区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创建文 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区。继续加强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四是多措并举破解瓶 颈制约。依法加强土地房屋征收和补偿安置工作,严格控制和查处违法 建设,加快解决土地、规划、房产等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实施土地整理 和整村推进,全面清理各类闲置土地,严格规范土地管理,促进集约节 约用地。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国策,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进一步增加 商住用地和普通商品房供给,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五是城乡统 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壮大一批基 础好、潜力大的中心镇,发展特色经济、开放经济和园区经济,做大总 量、形成特色,力争实现在全省争先进位的目标。
第三篇: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齐河加速“城镇化” 计划8年50万农民搬新社区10月22日,在德州市齐河地产项目推介会上获悉,以争创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的齐河县,正大力实施主城区改造、城南新区拓展和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等重点项目,实现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并计划用8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县50万农民全部住进新社区。面对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山东省实施的“一圈一带”战略等发展机遇,齐河县作出了以建设“省会北城”为目标,把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作为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之举。为此,齐河县特意邀请135位国家、省级地产开发单位的地产专家,为该县占地5004亩的主城区改造、城南新区拓展和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等重点项目“诊断把脉”,以期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据了解,今年1~9月份,齐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20160元、11540元,均增长18%,为全县城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该县计划用8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县50万农民全部住进新社区,争创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第四篇: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和对策
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和对策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是否科学发展、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这一提法在此背景下迅速受到社会各方重视。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城镇化进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城镇化进程是人口流动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产业转型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调整、社会转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对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就是推进人口聚居、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政府服务等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过程,更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二)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 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特大城市盲目扩张,由于城市容量有限,导致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公共服务配
套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城镇化不仅没能解决农民身份问题,还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显然不符合发展趋势,为此我们必须改变方式,走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走新型城镇化之路,一是要坚持大城市适当扩张,常年务工农民真正适应城市生活,尤其是农村的80、90后,同时,公共服务配套跟得上,让农民能够安居乐业;二是中等城市适度扩张,通过适度扩大产业规模解决部分农民进城生活问题;三是小城市有条件地扩张,根据小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吸纳更多农民就近转移,完善公共配套,融入城市生活;四是加快发展场镇和新农村,通过场镇扩容来扩大场镇居民规模,让新农村成为转移农民的载体。
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对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两大提升”,推进城镇集群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着现实指导意义,从而真正构建起和谐幸福宜居的生态田园体系。
(三)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与加速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是要通过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集聚、交通布局、土地利用、生态涵养、公共服务等方面,以加快发展场镇和新农村为主线,构建起中心城市、中小城镇、新农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生态城镇体系,进而形成功能互补、发展有序、特色鲜明的城乡一体化空间新格局。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正是为了加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城镇体系建设能解决大量农村富余人员就地安
臵问题,而且,农村新社区建设能改变农村存在的“散、脏、乱、差”的现象,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居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有利于改善农民民生,同时有利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田园城镇体系建设的核心是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进而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中心县城、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经过60余年的长足发展,已经在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生有效改善、社会民主进步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也给我国带来了整体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同样无法回避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镇化而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当前城镇化模式已经不可持续,而要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又面临着如下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缺乏产业支撑;资源匹配不足;发展优势流失。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小城镇规划指导。长期以来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大中城市的发展规划,对小城市和城镇的指导和关心不够,导致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配臵失当、功能分区不明显、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不便,而且也加大了城镇环境的治理难度。同时,文教、卫生和福利等设施相对薄弱,广场、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仍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
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城镇化发展缓慢,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企业的能力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差距比较大。
(二)城镇化进程缺乏产业支撑。城镇化的核心是化农村为城市,化农民为市民,化农业为非农产业,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但是大部分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后,经济大都依靠租赁商业收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经济结构层次低,非农产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和产业带,市场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规模特色主导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弱,经济发展后劲普遍不足。由于不足以成为城镇发展的支撑产业,经济后劲缺乏,严重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许多村民变市民后,仅靠房租收入或者小商小贩养家糊口,增收渠道不多,增收后劲不足。
(三)城乡差距依然明显,资源匹配向中心城市倾斜。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村民变市民后在教育、医疗保障、就业、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也没有享受市民应有的权利。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小城镇居民增收速度又明显低于中心城市的居民。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小城镇和农民的消费增长也是发展迟缓,在提高生活质量和用于个人发展方面的支出与中心城市居民相比差距较大。此外,教育差距也成为城乡差距中较为隐性和深层次的差距,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教师结构不合理,进城务工子女受歧视等现象仍然存在。近年来,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的
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发展优势流失。在城镇化建设初期,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功能、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把握还不够准确,只追求面积扩大,盲目向外扩张,有的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这样就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非农化速度将加速进行,有限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但出于粮食安全、日后生计保障等因素考虑,再加上农地流转机制的不健全,不愿或无法转让其承包的农地,造成了较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
同时,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就近排放;有的城镇其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单处理方式。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随意堆放的固体垃圾,极易对城镇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
三、我乡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的进程中,我乡按照旅游度假区就是新型城镇化的理念,采取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乡域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方式来推进新型城
镇化建设,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生态田园城镇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重视规划设计,明确发展定位。一是注重规划的统领性。坚持规划先行,摒弃城乡分割的规划体系,在高度对接区委“五区”发展战略基础上,按照生态田园示范区要求,根据川西民居风格,突出山区乡镇个性风格。二是体现规划的科学性。立足现有的全乡总体规划、场镇新区规划、新型社区规划等,遵循生态化和人本化的原则,通盘考虑全乡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地、旅游等多种资源,因地制宜,逐步构建起空间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城—镇—村—新型社区”四级体系。三是突出规划的融合性和前瞻性。将国家级旅游区规划、龙泉山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产业聚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水系网络、燃气网络、公路网络、电网)、全域土地综合整理、低保户土坯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生态移民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确保规划的融合性和前瞻性,有效指导全乡产业发展。
(二)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
一是强化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全力配合成都二绕高速人和段顺利施工,加快推进村道建设,打通对外连接通道,加快农用地整理村组道路建设步伐,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全乡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完善能源供应系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全乡已建成的8个人工湖基础上,加快后续人工湖建设,增强蓄供水能力、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鼓励利用太阳能、沼气
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加大农网改造力度,提高全乡供电质量和稳定性;加强与区自来水和天然气公司的对接,争取水、气尽快完成入户建设,使我乡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样安全便捷的饮水和天然气服务。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植被恢复,在合理利用政策资金的同时,引进社会资金植树造林,使全乡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取缔境内污染企业,严厉打击偷盗树木行为,关闭非煤矿山;结合健康步道以及自行车休闲绿道的建设,打造健康绿道网络体系,鼓励当地农民在绿道周边地区开设绿道驿站、农家乐、农家旅馆、农特产品市场,将生态环保和乡村旅游融为一体。
(三)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传统产业。围绕油桃、沙参、条枣、樱桃、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八大传统优势产品,大力开发有机特色农产品,申请有机品牌认证,打造山区特色品牌。
二是示范推进现代农业。按照既是农业园区又是观光园区的思路,着力打造三元油桃基地、黎明条枣苗圃基地、新民大学生创业园、车站“六合馨园”等现代农业园区,试点推进“家庭有机农庄”建设,发展“庭院经济”。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充分利用好“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举办地和四川省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的金字招牌,将体育运动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利用每年4-11月的人和乡生态旅游季系列活动,引进社会力量举办各
类赛事活动,并在三元村高标准建设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山地运动休闲基地,打造户外运动综合体,努力形成特色旅游品牌。
(四)充分利用资源,增强发展内涵。
一是注重开发和保护文化古迹。按照功能集聚、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思路,将文化特色突出、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与现代休闲旅游紧密结合,积极探索石城寺、张家兵洞、摩崖石刻等乡域内69处文物古迹开发新途径,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格局。
二要注重夯实文化发展载体。积极建设文化地标,持续加大旅游休闲度假区、多功能运动休闲广场等工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乡镇文化内涵、提升山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大力引导群众行为文明化、居住环境优美化,全面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引领新农村建设出形象、出品位。
三是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融。在传承和弘扬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吸收现代文明,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快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群众素质,使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生活方式上向市民转变,使农村真正融入城市。
(五)注重配套管理,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加快设施建设。在场镇重点完善中小学校、幼儿园、敬老院、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在农民新型社区,拟建立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
能为一体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结合治理,健全场镇管理制度、保洁员制度,创新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场镇和新型社区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管理信息化,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规范化、人性化、高质量服务。
三是完善保障制度。以扩大社会保障面为重点,做好进城务工的农民,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有序引导和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六)加快旅游度假区建设。
一是建好景区。用好用活龙泉山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政策,依托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结合现有产业布局,按照旅游度假区就是新型城镇化的理念,高标准建设“一带一环四区”功能布局的仁和森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二是完善配套。按照AAA景区标准建设场镇新区和三元副中心,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打造特色老川西古韵小街,发展短线城郊型休闲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场镇建设、农民安臵共同推进,整合开发运动养生、果品养生、中药养生、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打造森林生态环境养生度假。
三是促进就业。利用旅游度假区建设之机,加快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通过建立各类功能区、综合配套区等措施来增加就业岗位,促使农村人口向场镇新区和三元副中心集中,形成新的消费群体,拉动经济增长,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
第五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需要更加注重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注重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
一、我国城镇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有设市城市655个,其中特大城市122个(人口超过400万的超大城市13个)、大城市118个、中等城市151个、小城市264个;建制镇19234个。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0.9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长期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开始扭转。
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一是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打破了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乃至逆向发展的坚冰。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依托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吸纳农民工流动就业,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城镇化率年
均提高1.25个百分点,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转移农村人口最多的时期。三是自“十二五”规划起的未来20年。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将出现新趋势,城市群、城市圈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重要两极。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一些具有区位和产业优势的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对集中的城市群、城市圈,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8%的人口,实现了全国40%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些地区以及其他大城市群周边地区,将是今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地区,城镇化水平将有一个量和质的同步提高。另一极是小城镇。目前小城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5%以上,小城镇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国地方税收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人口、产业和财政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极。
上述三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约30年时间,主要是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化提供廉价劳动力,工业化带动了城镇化。正在进行中的第三个阶段,约20年时间,则是要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可以说,前两个阶段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第三个阶段,则是转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第三阶段是攻坚阶段,涉及的多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前两个阶段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但如果政策对头,效果会更加明显。我国用50多年时间,走过国外需要百年才能完成的城镇化历程,将在中国历史上写下彪炳青史的一页。
二、“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超出预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
擎,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存在。
主要表现为:一是一些一线和中心城市的宜居、生态功能退化。由于人口规模快速膨胀,人口聚集过于集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长不同步,交通、住房、公共服务不堪重负。有些城市的水、电、气、热、煤等供应常年紧张运行,资源承载能力逼近极限,城市的生态功能弱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稳定性差。一些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同构性竞争导致重复建设。一些城市规划修编占地过多,用地扩张和耗费资源过度,集约化程度低。三是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不少农村人口进城后的居住、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这部分人群基本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出现缺口,一部分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四是社会管理滞后。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十二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要认真总结过去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大城市规模扩张与提高增长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一线城市和中心城市,要坚决遏制城市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不能再走“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和人口无序增长的发展道路,而要重视内涵式增长,在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提高城市化质量上狠下功夫。大城市发展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要着力提高单位土地的人口承载能力及集约化水平。二是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联结农村和大城市的桥梁纽带,在城镇化
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双重职责。大城市应加快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把高新科技、优质高等教育、先进文化、医疗卫生、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制造业等作为发展重点,其他产业则可有步骤地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科学、均衡布局并聚集产业,构建发展平台。三是处理好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互进机制的形成。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广大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步提升城镇和乡村现代化水平。防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忽视新农村建设,使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管理,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不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推动城镇化。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城镇化过程既要遵循规律,顺应发展,又要统筹协调,量力而行,在财力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推动。要警惕形式上的“城镇化”,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或县改市、市改区,在产业未发展,农村人口住所、职业、社会保障等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将农民统计为市民,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城镇化率”,这种不反映经济社会实际发展真实水平的城镇化,没有实际意义;要警惕用高负债支撑城镇化,防止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急于求成;要警惕“贪大求洋”式的城镇化,一切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多搞实惠有用、群众欢迎的东西,少搞哗众取宠的东西。
二是规划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应按照城乡统筹、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原则,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域覆盖的总体规划,同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规划向农村延伸,改变过去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的二元格局。应维护规划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就是对经过中期评估或经济社会状况发生重大变化而确需调整规划的,也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维护规划的稳定性。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包括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是户籍制度问题。城镇化意味着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相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发生变化,相应的户籍、住房、教育及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就需要跟进。“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逐步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生活来源)为户口准入条件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籍划分,只是打破二元户籍制度的第一步,关键是要把户籍制度与相关福利制度逐步分离,逐步弱化或取消依附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福利待遇差异。这种分离,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迈的步子可以大一些,在特大城市,由于城市容量等因素制约,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
倾向。
四是小城镇管理体制问题。对于人口多、经济总量大的重点镇,要研究解决其“责大权小”的问题,积极探索“强镇扩权”,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可考虑向重点镇下放行政执法权限,把公安、交管、环保等部门行政执法权及必要的行政许可权下放,提高其社会管理的控制力和执行力;推进镇级财政体制改革,研究按实际人口规模确定财政分配关系,减轻重点镇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财政压力;根据城镇集中居住的常住人口及财政收入规模,解决其机构设臵、公共服务队伍人员编制等问题。
五是资金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仅需要增加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还要加大对进城人口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的支出,资金需求量大,这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更为突出。“十二五”时期,要认真研究解决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在继续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镇化建设。探索市政公用事业投资体制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要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债务负担问题,发展目标要明确,速度要适度,步伐要稳妥,使城镇化走上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