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时间:2019-05-14 21:0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第一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宝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研组

宝地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变换的自适应能力,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出符合21世纪发展新需要的、具备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会用、能用、管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即会用:从人才自身的角度出发,应具有必备的知识和和教育部制订的有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以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来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改革中重点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较强的能力;能用: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能为企业所用;管用:从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出发,能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

二、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1、改革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建立21世纪需要的、符合中职教育规律的、科学的、先进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计划体制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转变,由重学科体系教育向突出能力培养的观念转变。

2、改革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途径。改革现行脱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主动适应机加工行业需要,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高职教育基本特征,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深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摒弃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利用我专业的技术优势,走学产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同步或交替训练,真正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三、改革任务和内容

1、改革教学内容。改革现行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和陈旧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重组和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2、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过去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学为主、老师辅导、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践教学以及“主题式”、“任务式”教学等灵活多样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现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探索建立有利于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3、改革教材建设模式。改革过去那种建设周期长,品种单一,不能很好适应形势发展及地区特点的教材模式,建立既有全国规划教材,又有适合本地区特色教材和自行开发的各种培训教材、讲义,具有规范、灵活、多样,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教材建设模式。

4、改革考核、评估体系。改革以知识继承为主的、只注重书本理论内容、单一的课堂考核体系,建立新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既考理论,又考实践,探索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的考核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核,实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引入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

四、具体实施措施

(一)、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教学模式与考核体系。

1、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1)、改革课程设置,实现课程内容重组。为了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需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体系的“三段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对课程内容实现整合与重组。

2)、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互动式”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前应围绕课程教学大纲与要求,精选教材,编写教案,收集有针对性的案例,选择课程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建立反映知识点、能力点的问题群。

3)、积极开展现场教学。机加工专业课大多数直接联系各种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及维修,这些课按传统的教学形式,用传统教学手段,达不真实直观的效果,教师讲不清,学生犯迷糊。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把课程的部分内容教学移到机器现场,实施现场教学。

4)、实施多媒体教学,扩大课堂信息量。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较复杂的图形特别多,教师若按传统方式,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则既不能

仿真,又无法扩大信息量。由于图形板书浪费不少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效率较低。本次教改实施要求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原理等),先后都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压缩理论教学时间,用于实践教学,或者学生自我发展,使培养的学生更具有本专业特色。

2、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1)、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质量。重视实践教学,构建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建立与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不完全依赖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和质量,并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制度引入实践教学环节。

2)、改毕业设计为“专业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强调教学的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生产一线,创造工程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二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人才市场需求,就业方向,企业对毕业生具体能力要求,进行“专业工程实践”和“毕业顶岗实训”,同时将部分学习内容分解提前到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中去,从而取代了传统的“毕业设计”。

3、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施

1)、理论教学的考核:建立以综合测试、答辩、口试与笔试等方式相结合的新型考试模式,减少传统闭卷考试的比重,使考试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更加符合改革后的教学新要求。逐步建立“免修”制度,编制主干课程“考试大纲”,学生可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学习方式,通过考试即可获得免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以考助学”的目的。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生源学生的学习要求,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选修相关的课程或参与学院和系里的学产研工程实践。

2)、实践教学的考核:

分为操作技能考核与项目设计、项目制作评判式考核两种。操作技能考核:要求学生通过本院自行设定的各种技能考核项目。或者通过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考核。

(二)、坚持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紧密联系生产企业,建好校外实训基地。

走校企合作、学产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形成学产研结合的有效培养机制。让学生参与教师承接的对外合作项目或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作,如:课题开发、外协加工、数控化改造、技术培训等。建立校内校外互补的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跟班进行加工生产实习,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完备、稳定的实训场所和生产一线的实践课题。

2012年4月

第二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作计划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学校具体实施意见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将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就业技能发展充分体现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常规教研工作

1、组织学习教育部新颁发的“新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大纲”

学习并探讨新颁布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机械基础教学大纲”、“机械制图教学大纲”、“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教学大纲”与“金属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对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指导意义,探讨能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推广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式,科学、实效地组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研讨如何将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2、集体备课

(1)定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集体备课;

(2)每次集体备课均指定备课教师,开展对口指导、集体备课指导、组织听课及课后交流研讨工作。

3、教学观摩

组织本专业教师参加市区级公开教学活动中相对应专业公开课的观摩研讨,对公开教学未开设的课程,协商两所学校同专业各开一节专业观摩课,要求在公开观摩课中融入能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新教学法,课后组织评课研讨,让所有听课教师能从中受益。

4、说课与片断教学训练

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是应该常抓不懈的工作,今后拟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开展专业教师的说课、片断教学训练等基本功训练,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教学理念和理实一体等方面突出专业课教学的特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实际效果。

5、优秀教学设计观摩交流评选和论文评选

每学年收集一次本专业的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举办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交流会,聘请专家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优秀教学设计和论文研究成果在专业教师中推介。

6、课件制作训练、观摩与评选

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开展课件制作训练及优秀作品观摩,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各级教师技能竞赛。

7、年会与工作总结

每学的六月份召开各教研组年会,对全学年的教研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学年的工作作出初步计划。

三、课题研究

1、发挥前期课改成果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中的指导作用

在前期课改基础上,制订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并明确各课程所选用的教材版本。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2、完成全国职教学会立项课题中工科相关子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的各子课题由各教研组分工负责,教研组组长为课题组组长,各课题组组长应自行定期召开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会,2010年年底,写出子课题结题报告及其它形式成果,并修订完善。课题成果形式应有:

(1)《哈尔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2)《哈尔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3)课题研究成员在实施过程中撰写的相关论文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课题的成果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因此,应将注重研究的实用性,成果的可行性。

3、教师能力标准的开发研究

从召开教师岗位任务能力标准分析会入手,参照省编《指导方案》研究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中职教师能力标准。制订该标准对于教师将来素质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为录用、聘任工作和教师培训等提供了参考标准。

四、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1、9月份,完成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为本整体情况调研,准确掌握总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

2、择机在平时或寒暑期实施继续教育计划。

3、执行市区教师培训计划,将校本培训与市区级培训有机结合。

4、初步完成主要专业的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机械加工专业教师培训课程安排表

五、学年技能竞赛安排

学生和教师的技能竞赛项目初步计划如下,凡属于国赛项目的均参照上一学年最新的国赛方案标准执行:

第三篇: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机械加工技术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改革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制定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假如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由用户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厂企业,录用中职毕业生后希望他们的成长周期尽量缩短,以提高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学生能否适应这种要求,能否尽快地熟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的困境,必须结合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和岗位(群),突显学生能力培养,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根据教学现状我们觉得开展“一体化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发挥中职学校课程资源优势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课题,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发生根本改变,实现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任务。

所谓“一体化”教学法,就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法是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中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结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巡回指导法,提问法及多媒体演示教学方法等。

“一体化”教学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学习阶段 只有学习,才能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育人理念,专业组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各类专业进修。

1、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组织专家来校作有关讲座和报告。

2、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到网上收集课题和课件,探讨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以自学为主。

3、进行校内、外交流探讨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专业组与专业组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相互探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4、进行各项专业技能学习

加强教师技能学习可利用校园网资源进行组内学习,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到相关学校进行取经学习,还可到国外进行培训等。

二、准备、试点、探索阶段

1、专业负责人要做好本专业教学指导和支持服务的整体方案。

2、相关人员要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建设好实训场所。

3、教研组长要做好本课程教学指导整体方案,编制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辅导资料等,编制课程教学实施细则(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4、做好课程教学活动安排(师资培训 教研活动),做好本课程资源建设(教材、教参、课件等)。任课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授课。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试题库,6、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任课教师要既能上理论又能实践操作,要求人人都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在作好上述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试点探索。

三、“一体化”教学法实施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认为要真正构建一套成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首先建立一体化教学的配套管理制度、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然后是培养“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编写一体化教学大纲、编著一体化教材和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和设施。我校在推进一体化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营造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牵扯面很广,决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另外,学生本身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教师层面,我校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座谈会、研讨会。充分认识到职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活力。改革怎么改?一体化教学是方向。通过研讨,教师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层面,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2、创建适合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使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先进教学理念,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我校积极调整办学思路,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实训场所,把车工、数控、钳工、焊工均建设成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

3、培养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实施一体化教学首要条件是教师。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还是割裂的。“双师型”教师是指那些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我校采取理论教师下工厂企业工作,实习教师学校采取优化师资配置,将部分专业课理论教师充实到实习教学中去,参与学生的实习指导,让教师了解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手段和特点,同时也提高动手能力和指导学生训练的教学能力。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把教师分成多个子模块组,要求教师首先做到模块式“一体化”。合理安排模块教师的搭配。原则上是师傅型教师+理论教师或业务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另外,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学技能。随着进一步深入推进一体化教学,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还在加大。

4、编写适合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

过去,职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校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决定从根本上扭转理论与实习脱节的现象,开展一体化教学。制定适合本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职业中学学生教育教学的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校本教材模式。

5、实施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形成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推进一体化教学。具体的措施有:

(1)推行项目教学

聘请专家到我校进行项目教学指导,对专业教师开展项目教学培训,促使老师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2)利用案例教学

要求各专业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等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案例的呈现方法,强调呈现案例时的注意问题而呈现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等步骤进行分析论证,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案例教学法在全校各专业得到广泛使用。

(3)扎实开展场景教学

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专业技能指导,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运用能力。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运用好模拟教学

利用仿真软件为专业课程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实训学习环境,采用模拟教学,让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到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学习实训,进行多次训练设计过关后,才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敬业精神。

(5)实施岗位教学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岗位教学,按照工位定岗定员,按照企业上班进行“三班倒”,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为提高“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学校将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和培训计划,实行“订单”培养;加强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实训校本教材;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利用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能力,企业用人情况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从而围绕市场需求办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一大批综合素质好、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有优势的毕业生。

四、总结改进阶段

1、加强硬件环境建设。硬件环境要和谐,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教室。专业教室要具有一定的职业氛围,专业教室内分为实训教学区和教学研讨区两部分。实训教学区提供学生操作演练的实训设备,设备要与实际生产保持同步,或有一定的超前性;教学研讨区是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讨论的场所,并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

2、建立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毕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确立以“专业基础课”为依托,培养本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专业组要制订各专业课程的基本技能达标要求。教学文件要匹配为提高一体化教学效果,学校要制定一套适合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建立相应的技能等级和考核制度。

3、实现“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为培养学生广泛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的择业面和社会适应能力,任选课打破专业限制,学生自由参加选择,实行“学分制”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尝试实行弹性学制。

4、加快教师教学模式的改进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进行听评课、说课比赛并进行一体化教研研讨活动完善教学模式。选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实习,增加动手能力,到企业、学校参观学习,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为今后的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5、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担任一体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水平。鼓励教师在职进修,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进修,向“双师型”“一体化”教师目标努力。

总之来说“一体化”教学适合于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第四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考证名单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考证名单

陈浩车工高级

张震车工高级

梁兴车工高级

张悦数控车工高级

胡嘉轩 数控车工高级

薛庆海 电焊工高级

王宏磊 电焊工高级

请以上人员准备3张1吋半黑白照片,身份证复印件,职称证书复印件。(务必于下周一交)。

第五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遂宁应用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建设市场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机加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把《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办成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加快了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的建设步伐,我校按照劳动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我们机加专业教师在2006年寒假和2007年暑假深入15家机加类企业,重点考察了船山机械厂、飞虹轴瓦厂、二个本地区的机械厂和长三角经济开发区。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1、本区域内机加行业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是机械类企业所必需的,无论是简单的机械加工,还是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加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床切削加工专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加工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工资再高也难找机械加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人员短缺200多万。数控、模具、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关注全国职业中学的学生技能比武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从遂宁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遂宁市的机加产业规模在全省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飞虹轴瓦更是发展迅速,现正在遂宁市扩大上千亩厂房,每年机床切削加工技术工人的缺口已经超过万人。

为了进一步了解遂宁市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行情,专业调研组走访调研了飞虹轴瓦、遂宁烟机厂、遂宁纺机、坤鼎汽车等企业,上述企业都是遂宁市机加设备生产行业的骨干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企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遂宁烟机厂企业员工近3000人,遂宁纺机厂企业员工近5000人,飞虹轴瓦企业员工超过万人,它们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约占企业员工的15%,管理人员约占5%,三家企业产品均生产各种重型机械和机加自动化产品,产品覆盖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福建等华南地区,由于企业善于管理,产品开发适销对路,因此企业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三家公司除了具有一批稳定的机械加工人员外,数控设备都具有一定的规模,飞虹轴瓦各种数控设备约有700多台,占全部加工设备的15%,与数控技术有关的技能型人才约有1280人,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约1130多人;遂宁纺机厂各种数控设备约有140台,占全部加工设备的12%,与数控技术有关的技能型人才约有180人,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约120多人;遂宁烟机厂各种数控设备约有160台,占全部加工设备的14%,与数控技术有关的技能型人才约有170人,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约130多人;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两家公司颇为重视,他们在本行业内代表着制造业的精英。其它企业诸如坤鼎汽车、遂宁机械厂等企业都属于中小规模的机加产品制造企业,企业员工300-400人,技术人员平均占10%。这些企业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员在技术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较

大,平均可达30%。

2、经济发达地区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调研领导小组还走访调研了一些经济开发区的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及机加类企业,如三一重工、联盛(番禹)模具制造公司、广州风行模具厂、广州市华偎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模具厂等,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床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床切削加工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加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中等技术应用人才,而当地的职业学校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行业的需求,这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仅遂宁市几个大中型机械类企业每年的缺口不低于1万人,目前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主要有:机械产品制造加工;机加产品的组装、调试;机加设备的操作、维护;机加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生产一线服务人才;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等。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加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床切削加工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改革调整后的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加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企业在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技工学校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加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加产品的加工、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实用技术。这一措施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适应了本地区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革调整后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具有实用型人才特色。

二、机床切削加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机床切削加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床切削加工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加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加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

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机加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我校位于全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川中地区,周边崛起的力帆集团、飞虹轴瓦、遂宁烟机、遂宁纺机等大中型机械厂,给我校机机械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床切削加工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床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及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床切削加工技术。

2、我国急需机床切削加工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对机加工、数控、模具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反映了这一趋势。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加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很乐观。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培养在市场中的份额。

3、本区域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我省机加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前,力帆集团、飞虹轴瓦等大中型企业不断扩大规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经济更是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床切削加工技术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我们调研考察的10多家企业,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国机加类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较高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满足企业对机加类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加类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加类技术应用型人才。

近些年,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加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床切削加工,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从业人员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加强机床切削加工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我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的办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情况

我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实验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现有电工,车工、焊工、数控、模具技术,计算机仿真,并有一个机加构件加工校办工厂。

2、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提高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学校重点建设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

(1)校内实习、实训条件

机加实训中心:可进行车、铣、刨、磨、焊、钳等工种的实习。

数控加工及线切割实训室:配置车、铣、线切割等数控机床,为学生掌握

先进的数控设备技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

(2)校外基地

学校与多家机加类企业签定了实习协议。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工厂企业的联系。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限度地缩短我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试用期,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3、教材建设

我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规划和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校自编了«车工实训教材»、«钳工实训教材»、«焊工实训教材»等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

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办成我校的拳头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实验室、师资、图书资料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对我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职业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教、学、做”合一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2、开展工学结合开展互动性的工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工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工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工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3、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

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颁发毕业证书。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4、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修订原有的机加专业的教学大纲,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使得实践、实训的课时比例不低于60%,删除原来的“理论力学”、“工厂供电”、等课程,增加“数控加工技术”、等新型实用课程,满足市场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紧迫需求。

总之,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机床切削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机加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本区域内的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人员工需求在不断增加,为提高产品质量及加工效率,实施自动化生产,企业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的机加设备的需求已大势所趋,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已引起机加制造业、机械工业部门足够的重视,行业内已出现严重缺口,这给我校机床切削加工专业教学及其教学改革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2007年8月

下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教学改革的需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的教学模式要与汽车专业的特点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重视理论课的......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院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试点方案。本方案根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对电子商务专业......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中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与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

    2012机械加工技术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我是技术部门的一名普通员工,刚调到技术部门时,由于之前只是对其卷取机部件的机械加工有所了解,对卷取机总体装配与使用原理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精通,对于新环境、新事物......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管理规定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管理规定 为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科研先导、教学有方”的高素质......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实习计划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08级学生校外实习计划 (0808班、0809班) 一、校外实习的性质 校外实习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个必不可少教学的组成部分。......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诊断与改进工作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断和改进报告 根据主管行政部门的有关精神,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教务科的具体安排下,本专业对一年级的部分科任教师进行了随堂听课,并组织本教研组的听课......

    重点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典型案例(本站推荐)

    安徽省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重点建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