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1z8103 课程名称: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 Modern Analysis Method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学分学时: 4/54+16°
先修课程: 物理化学,物理冶金原理,材料工程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差热分析技术(DTA)、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热重分析技术(TG)、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以及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2、读懂一般专业文献中有关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的图象和结论。
3、能与从事X射线、电子衍射工作的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结果。
4、为今后从事X射线、电子显微分析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5、了解差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热重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物相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内应力的测定方法;电子衍射花样的分析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俄歇电子能谱仪的结构原理及分析方法;差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热重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电子及X射线的性质(2学时)
2、晶体的衍射效应及衍射几何(5学时)2.1 可见光的光栅衍射现象
2.2 X射线衍射的基本理论(劳埃方程、布拉格方程、倒易点阵、衍射矢量方程及爱瓦尔德图解)
2.3 薄晶体的电子衍射(单晶体、多晶体电子衍射花样)
3、X射线和电子衍射的强度(4学时)3.1 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
3.2 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
3.3 一个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
3.4 结构因素或结构振幅的计算
3.5 一个小晶体的衍射
3.6 粉末衍射的积分强度
4、X射线衍射分析设备(2学时)4.1 X射线晶体分析仪
4.2 X射线衍射仪
4.3 X射线设备的新进展
5、电子显微镜(4学时)5.1 电子光学基础
5.2 透射电子显微镜
5.3 扫描电子显微镜
5.4 试样制备 5.5 电子显微镜的新发展
6、多晶体X射线衍射和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指数标定(4学时)6.1 X射线粉末衍射花样指数标定和晶体结构测定原理
6.2 电子衍射与电子衍射仪
6.3 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
6.4 单晶体和多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指数标定
7、物相分析(4学时)7.1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7.2 X射线物定量分析
8、内应力的测定(3学时)8.1 X射线法测定宏观内应力的原理
8.2 测量方法及测量技术
9、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4学时)9.1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吸收电子像)
9.2 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复型像、衍射衬度像)
10、材料化学成分的物理分析方法(4学时)10.1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
10.2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11、差热分析技术(DTA)(3学时)11.1 差热分析技术的发展简史
11.2 差热分析技术的测试原理
11.3 差热分析技术的结构组成和影响DTA曲线的因素
11.4 差热分析技术的一般应用
12、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3学时)12.1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简况
12.2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的测试原理
12.3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构组成及其能量和温度的校正 12.4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的应用
13、热重分析技术(TG)(3学时)13.1 热重分析技术概况
13.2 热重分析技术的测试原理与结构组成 13.3 热重曲线的影响因素与误差来源 13.4 热重分析技术的应用
14、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3学时)14.1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概述 14.2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14.3 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和仪器
14.4 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的应用
15、红外光谱(IR)(4学时)15.1 概述
15.2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方法 15.4 红外光谱的应用
16、核磁共振波谱(NMR)(2学时)16.1 基本原理
16.2 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16.3 图谱解析 16.4 应用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本课程的理论课为54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本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为1:1。
本课程共开设9个实验,一次观看录象。实验课: 共15学时
1、介绍X射线分析仪及德拜相分析(2学时)
2、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2学时)
3、X射线物相定量分析(2学时)
4、扫描电镜与扫描图象观察(1.5学时)
5、能谱仪结构原理及应用(1.5学时)
6、差热分析技术(1学时)
7、差示扫描量热技术(1学时)
8、热重分析技术(2学时)
9、动态力学分析技术(2学时)看录象: 电镜样品的制备(1学时)作业:第一章到第四章为本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因此每章后留若干道课外作业,以便加深学生理解。四.考核方式
笔试
五.参考教材
材料电子显微分析,魏全金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年 X射线金属学,范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年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
高分子材料近代测试技术,高家武等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年
第二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高校之一。学院坚持以区域行业建设需求为导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不断完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教学体系,竭诚为渴望进行深造的各界人士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机会
一、报名及入学
1、招生对象及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面向社会招收业余学习的学生。凡报考我校现代远程教育高中起点学习者须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证书;报考专升本学习者,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含专科)以上学历证书。
2、入学方式
参加学习者需参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统一组织的入学测试。凡持假证书或不符合条件的毕业证书及成绩证明报名者、在入学测试中弄虚作假或舞弊者,不论何时发现均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所交各项费用一律不予退还,一切后果自负。
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可报名申请免试入学:
持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报读高中起点可免试
入学;
持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者,报读专科起点可免试
入学;
参加最近一次全国性成人高考,成绩达到当地相同专业和层次
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可免试入学(需提供相应的毕业证书、准考证、成绩单)。
二、招生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民航管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经济学(经济管理)、经济学(项目管理)、行政管理、法学、会计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国学教育)。
三、缴费标准
专科:学费:6000元+4200=11000元
本科:学费:6500元+5100 =12000元(不含英语计算机统考)
报名考试费:400元
四、报名材料
一寸蓝底照片4张,考前毕业证书,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第三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个人简历下载
柳如飞
应届毕业生 | 男 | 25岁(1985年1月1日)居住地:北京
电 话:139XXXXXXXX(手机)E-mail:Liurufei@51job.com
最近工作 [ 2个月] 公 司: XX集团
行 业: 机械/设备/重工 职 位: 实习生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材料学
学 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我评价
工作上,认真负责,执行力强;生活中为人随和,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爱好足球、篮球和羽毛球,一直是班级主力,注重团队合作意识;喜欢打台球,让自己平静下来,心无杂念的去击打每一杆;喜欢看书,努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喜欢做志愿者,用心去服务每一个人。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1-3个月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矿产/地质,学术/科研,建筑/建材/工程,其他行业 目标地点: 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化工技术应用/化工工程师,储备干部,科研人员,技术研发工程师,采购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工作经验
2008 /3--2008 /5:XX集团(500人以上)[ 2个月] 所属行业: 机械/设备/重工 生产车间主任助理 实习生
1.一家致力于新材料和中央空调系统工程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2.协作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生产现场管理,记录当天车间人员的到勤及完成的生产任务。3.每周末,独立完成上周的统计报表,上报小组组长。
收获:拓宽了视野,接触到公司一流销售运作和科研技术开发;接触到公司先进的发展理念;锻炼了自己条理化工作的能力
------------------2007 /10--2007 /11:XX集团(500人以上)[ 1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生产管理部 实习生 1.五人小组协调负责跟踪监视模压制品生产的整个流程,相互配合完成各个工序的监督记录。
2.配合车间师傅完成SMC汽车外饰件自动喷漆流水线的调漆,外饰件传送到喷漆室及外饰件喷漆检测。收获:深入了解国内SMC片材及汽车外饰件产业的发展与最新动态,积累了产业市场的分析报告的撰写经验
项目经验
CeO2 / CeO2-TiO2 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光化学特征(项目负责人)该项目是一项国家大型基金项目(涉密),主要想实现小环境舱内的人机环境适宜化;稀土氧化物CeO2的合成及工艺设计和实施,即:化学合成及工艺的基础研究;对合成产物进行功能设计,如通过表面改性、掺杂或者复合,实现其最佳功能。
ZrB2 / SiC 超高温陶瓷的湿法合成(项目组成员)
该项目是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主要工作是对ZrB2 / SiC超高温陶瓷粉体的合成进行了基础研究;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ZrB2 / SiC粉体,对ZrB2 / SiC粉体进行烧结,探讨其性能。
稀土氧化物CeO2 的形貌控制及合成机理的研究(项目组成员)
主要负责试样性能的测试工作,对合成试样进行性能评估;对试样进行了各种性能表征,总结其规律,进一步对合成工艺进行指导,改进实验方法,合成了性能更优异的试样,获得好评。
硅胶负载型TiO2的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降解甲基橙的研究(项目负责人)
教育经历
2008 /9--2011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学 硕士 本人材料学专业硕士毕业,硕士期间进行了超高温陶瓷和新型能源材料的基础研究。专业领域涉及陶瓷材料、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方面。擅长化学合成及工艺的研究。在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能够熟练应用XRD,SEM,TEM,DSC,UV-vis,XPS等设备工具对材料组织、性能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对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PS谱图进行分析。
主修课程: 材料测试技术,电子信息材料,先进材料制备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表征,固体物理,电子材料物理等。
硕士期间,学习成绩材料学院200人排名第三,班级50人排名第一,获“学习优胜奖”; XX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届“飞扬青春 心向北航”研究生征文比赛参赛作品获一等奖;------------------2004 /9--2008 /7 山东轻工业学院 材料化学 本科
我本科专业为材料化学,系统学习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材料性能、测试及研究方法、无机材料工艺学(含硅酸盐、复合材料)等。系统掌握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一直班级38人排名前2名 主修课程: 材料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力学,化工原理,复合材料原理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物理化学等。
所获奖项 2010 /6 研究生征文比赛一等奖 院级
-----------------2010 /1 学习成绩优胜奖 院级
------------------2008 /4 一等奖学金 校级
------------------2007 /10 二等奖学金 校级
------------------2007 /4 一等奖学金 校级
------------------2006 /11 优秀团员 校级
------------------2006 /10 二等奖学金 校级
------------------2006 /10 三好学生 校级
------------------2006 /4 二等奖学金 校级
------------------2005 /10 二等奖学金 校级
------------------2005 /10 三好学生 校级
社会经验
2005/11--2006/ 07 XX创业俱乐部 外联部副部长
5次为协会活动成功拉取赞助,成功举办3次专家讲座,成功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获得企业好评;协调其他部门,顺利完成活动的策划和对外宣传工作。锻炼了自己与企业沟通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团队领导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培养了宣传策划活动的能力。
2009/10/--2009/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挑战杯”志愿者 参与了某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幕式主场地约200人左右来自中央团委及港澳台与会人员的接待工作;协作另一名志愿者维持整个主场地的秩序,积极解决与会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积累了大型活动整体把握的经验,锻炼了自己与团队之间的协调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培训经历
2009 /5--2009 /6: 北航 TEM操作
培训透射电镜的具体操作及图形分析处理,进一步的指导科研。
证书
2009 /4 托业 680
语言能力
英语(熟练)听说(良好),读写(熟练)英语等级: 英语六级
第四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贺信
贺信
中国科学院: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消息传来,我校师生无比欢欣鼓舞,在此,谨向参与飞船研制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同志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向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人员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跨世纪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中国科学院与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大力协同、顽强拚搏,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所有炎黄子孙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标志着我国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不仅是高科技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就,也是长中国人志气的一件大事。我校作为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有一大批校友承担了飞船研制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还有部分师生直接参与了飞船研制的相关工作。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更多的高精尖科研成果,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三年十月十六日
第五篇:985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50余万平方米。自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经过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基本形成了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27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59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四个学科领域进入ESI,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779人,其中专任教师2164人,教授、副教授16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9.3%。凝聚了以20位两院院士,20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3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3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涌现出了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1人,其中本科生14428人,硕士研究生8700人,博士研究生4015人,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668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力推进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面向基础科学和重大工程技术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完善大学章程建设”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发布《人才白皮书》,强力推进人才培养“长城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完全学分制试点,抓好国家和校级试点学院和试点班的建设,探索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博雅教育,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等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统筹考虑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了自主设置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成立了高等工程学院博士班、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高级人才研修中心,探索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积极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互动,把一流的科研能力转化为一流的教学能力,在创造知识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创造知识。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和“北航3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署名学生达51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
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已连续举办22届,吸引了3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在创造和应用知识中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二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的高校,2009年捧得“挑战杯”。建校60年来,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5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和精品课程17门,“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始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我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现有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年来,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55项,特别是近年来,9年获得8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围绕空天信特色优势领域,通过与行业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协同,强力推动“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在北京落地,与北京市共建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与昌平打造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园,与北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通航集团;推动建设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把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国际品牌计划”,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获批国际交流合作外事自主审批权。大力推进“学生国际经历计划”,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已成为全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学校设立外事自主审批权。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突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体系,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突出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
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目前,“北航大讲堂”已举办70多期,北航艺术馆和沙河校区“艺文空间”举办了近150期高品位展览,人文品质、学术品格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探寻师生身边的感动,形成了“典型引路”品牌,两年一度的“感动北航”活动已举办三届,荣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宽广的视野谋篇布局、更扎实的行动继往开来,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突破,朝着“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