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

时间:2019-05-14 03: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

第一篇: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加强案件线索管理,确保线索处置更科学、更合理,促进线索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县纪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成立镇纪委案件线索集体排查领导小组,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纪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纪委委员和镇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案件线索排查领导小组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会议,重点分析重要案件线索。

二、线索排查范围

(一)镇纪委在接待群众信访举报和投诉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重要的案件线索。

(二)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其上级领导、机关批办和转办的信件、信函。

(三)镇纪委在廉洁自律、责任追究、案件检查、执法监察、效能监察、经济环境优化、源头治理、纠风治乱等业务工作中发现和掌握的重要的案件线索。

(四)大要案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他执纪执法机关发现和移交的涉及重要的案件线索。

(五)新闻媒体披露及其它重要案件线索。

三、线索排查程序

(一)线索受理。案件线索集体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线索的收集、登记、汇总工作。

(二)研究决定。线索集体排查领导小组对提交的案件线索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形成排查意见。对涉嫌违纪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案件线索,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三)资料保存。案件线索集体排查领导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纪委办公室应将线索排查资料和相关文书资料整理归档。

四、有关事项

(一)重大案件线索应及时向纪委书记汇报,取得指示后,再按要求进入相关程序

(二)本制度自2013年 月 日起实施。

第二篇:案件线索排查和移送制度

案件线索排查和移送制度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案件线索的收集。案件线索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日常督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其二是群众通过电话、信函、网络举报;其三是上级部门交办。案件线索的来源、基本情况、获取时间、案件线索发现(接获)者等等,要通过格式化的收集,为案件线索的进一步判别和排查提供原始的信息和依据,防止线索残缺和缺失。

第三条案件线索的报批。案件线索格式化收集记载后,由镇纪委提出拟处理意见,报请纪委书记审批。

第四条案件线索的排查。经报批的案件线索,由镇纪委牵头组织实施初查。

第五条案件线索的处置和移送。经过初查的案件线索,如在镇纪委处置权限内,则由镇纪委提出处理意见报请纪委书记审批;如需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由镇纪委提出拟处理意见,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后报请镇纪委书记审签;如情节较为严重,影响较为恶劣,需移送县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的,移送县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

第六条线索的排查和移送在镇党委和镇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业务上接受县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篇: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

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简称“三公”)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巩固我县治理“三公”经费工作成果,推进“三公”经费管理的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每年年初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制定“三公”经费详细预算,并将预算报告报县廉洁自律办公室审批,年终实行监督检查。公务接待经费实行限额制。凡超出预算审批和限额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全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

第二条 “三公”经费开支实行公示制。每年年末各单位将该“三公”经费开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纳入财政预算的“三公”经费单笔开支在5000元以上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 公务车辆管理

第三条 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配备用于非营利活动的载客汽车。

第四条 公务车辆配备

(一)严格实行定编管理。

(二)公务车辆的配备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

(三)不准将在编的公务车辆擅自转让或变卖。

第五条 公务车辆购置。各单位凡申请新购或报废更新公务车辆,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使用不满8年或行驶里程未超过40万公里的,不得申请更换新车。

第六条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

(一)各单位领导干部只准使用其任职单位的在编车辆,不准使用非任职单位的车辆。领导干部工作异动时,不得“车随人走”。

(二)因机构改革,单位合并或撤销时,其所有车辆一律交县公务车辆管理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三)公务车辆只能使用于公务活动。

(四)公务车辆实行定点加油、定点保险。

(五)各单位要严格规范公务车辆维修管理。

(六)任何单位不准长期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企业的车辆,不准擅自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赠予的车辆。

第七条 严禁公车私驾私用。领导干部一律不准用单位的公务车辆学习驾驶技术;一律不准擅自驾驶公车;一律不准利用职权向企业、下属单位和他人借用车辆并擅自驾驶;一律不准将公车用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接送亲友等非公务活动。

第八条 政法机关车辆管理按相关制度执行 第九条 对违反公车管理的处理

(一)凡超编、超标准配备的车辆一律由县公车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收缴,交县财政局国资办处置。

(二)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或利用职权借用车辆擅自驾驶的,或者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的,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或以上处分;是市管干部的,由县纪委、县监察局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造成车辆丢失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除对相关责任人从严处理外,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三章 公务接待管理

第十条 公务接待坚持节约简朴的原则,严禁奢侈浪费。

第十一条 单位公务接待实行限额制,公务接待费用不得超过限额标准。凡超过限额标准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全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超标严重 的单位全县公开通报,并给予相关人员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

第十二条 单位日常会议、公务接待实行食堂就餐制,严禁发整包烟,工作日午餐一律禁止饮酒;乡镇和有独立院落的部门单位必须建有食堂,鼓励相关单位整合资源联合办食堂;不能回家就餐的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和部门干部除重要接待活动外应当在食堂就餐。

第十三条 县级会议或其他大型会议就餐及住宿地点实行公开招投标,费用标准按中标价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十四条 严禁县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用公款互相请吃请喝,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或以上处分。

第十五条 本县行政区域以外来客的接待、重要外事和招商引资及项目签约等重大活动实行定点接待,不能到单位负责人亲友经营的场所消费。消费实行现金支付,并于开支后的一周之内报帐。

第十六条 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干部到乡镇开展工作需要就餐的,必须在乡镇机关食堂,同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并按每桌不超过150元的标准开支;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干部和乡镇干部到村组开展工作原则上不到村组就餐,遇特殊情况需要在村组就餐的,要按实支付伙食费。乡镇、村组非午餐接待用酒只能用啤酒或本地产的粮食酒。

第十七条 接待中央、省、市来客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接待标准执行。

第四章 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管理 第十八条 规范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

(一)实行党员干部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审批备案制。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必须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并严格按程序办理。执行党员干部出国(境)登记备案制。党员干部因公出国(境)必须按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到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履行备案手续。公款外出参观学习必须将团组和个人往返时间、线路、学习考察内容和经费数额报县廉洁自律办公室(设县纪委党风廉政室)备案。

(二)各单位一律不准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组织干部职工外出旅游。

(三)单位和党员干部不得用公款组织和参与没有明确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

(四)各单位经审核批准后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的,不得借机安排旅游项目。

第十九条 对未按要求审批备案的因公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党员干部因

私出国(境)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第二十条 违规组织公款旅游的,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不按规定报批备案并借机安排旅游项目的,全部费用由个人自负。对前述活动的组织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或以上处分,并追究单位相关领导责任。

第二十一条 按规定审批备案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中擅自安排旅游项目的,旅游项目费用由个人承担,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追究单位相关领导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中的公务用车管理由县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务接待管理由县财政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管理由县廉洁自律办公室负责;县作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本规定的监督检查;县纪委、县监察局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三条 县委、县政府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举报电话:7657002举报邮箱:yyxjwjbzx@163.com。)随时接受群众的举报。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县纪委、县监察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规定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原则,进一步规范我委公务接待、公务考察、公务用车(简称“三公”)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不断推进“三公”经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霍山县“三公”经费网络平台管理有关规定(试行)》(霍纪字[2013]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委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进一步严格规范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坚持规范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原则,公务接待严格遵守:

1、严格执行接待申报、登记、审批制度。公务就餐接待前,应到办公室如实申报,经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到指定定点饭店就餐,并严格实行对口接待,严格控制陪同接待人员。招待结束后陪同人员要及时到办公室登记招待事由、来客单位、主要来宾、参陪人员、经办人、实际餐费及酒水情况,以便及时报批。中餐禁止饮酒。

2、严格控制接待费用标准。公务用餐时尽量安排自助餐或工作简餐,餐费执行二类会议就餐标准,每天不超过90元/人(不含早餐);确需宴请的,须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不得超过一次,宴请标准应低于100元/人,接待酒水应当选用本地产品,陪餐人员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不得擅自提高接待标准。

3、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报销制度。公务接待费用在定点饭店签单、挂帐时要注明发生时间、主要来宾、事由以及陪同人员等。公务接待报销实行经办人、证明人、审核人“三人分离”审核制度,并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分别审批。对内容不全、手续不齐的,财务一律不予报销。

4、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场所。公务接待原则上在定点饭店就餐,确需在其他饭店接待的,须经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酒水自带。

5、严禁同城吃请和中餐饮酒。严格遵守机关效能建设“十条禁令”,提高机关作风效能。

二、进一步严格规范公务考察管理规定

加强公务考察活动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财务报销制度,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公务考察严格遵守:

1、严格执行对口考察制。外出考察培训须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式文件,没有正式文件、不是对口业务、没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的一律不予安排。严格限制参观考察学习人员。

2、严格执行审批备案制。外出考察培训须逐级汇报,经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报办公室登记备案,方可实施。公务考察一律实行网上申报,未通过审批的不得出行。派驻干部要依据有关规定同时报主管部门同意,方可外出。

3、一律不准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组织干部职工外出旅游。对违规组织公款旅游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不按规定报批备案并借机安排旅游项目的,其费用及后果由个人承担。干部职工因私出差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4、严格控制次数、人数、天数。班子成员及二级机构负责人3天以上的外出考察,原则上一年内不得超过2次,其他工作人员原则上一年内不得超过1次;组织外出考察活动尽量减少人数,组团人数应控制在30人以内;外出学习考察原则上控制在5天以内(包括双休日)。

5、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公务考察结束后,应在2天内向单位主要领导销假。

6、严格执行党工团妇开展活动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活动数量。

7、严格执行公务考察费用报销制度。公务考察活动的所有支出票据须由经手人、证明人签字,财务人员及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并附上县纪委外出考察审批单。财务人员需对费用报销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各种凭证填写的正确性、完整性等逐一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受理。

三、进一步严格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严肃公务用车纪律,节约公车开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公务用车管理严格遵守:

1、公务车辆配备、使用、处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不准将在编的公务车辆擅自转让或变卖。

2、严格执行用车登记派用制。单位公车正常情况下一律在大院内有秩停放,需要公务用车时,须报经办公室登记备案,由办公室本着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原则统一安排调度。没有办公室的调派,不得擅自出车。违反规定擅自出车的,一切后果由驾驶员承担,并将同时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

3、严格执行公车定点维修、加油原则。公车维修、加油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定点原则、公务卡或转帐结算,没有主要领导同意,非定点的修理、加油发票一律不予报销。

4、严格执行租车管理制度。对于单位公车不够用或有重要公务活动和重大应急突发事件处置等确需租赁车辆的,由办公室报经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同意后统一安排。严禁其他人员随意租车或报销相关租车费用。

5、严禁公车私驾私用、酒后驾车。一经发现,一切后果由相关责任人自行承担。

6、加装了CPS定位系统的公车出县必须如实申报登记。

四、进一步严格规范会议管理规定

严格会议审批制度,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规模、参会人数和会议费用等,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厉行节约。

1、能通过文电、网络或其他方式部署工作的不再召开会议,会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应合并召开。对邀请上级领导出席的大型会议或活动,要严格报批程序。

2、工作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发放不必要的文具,不得印制会议资料汇编,不得赠送礼品、纪念品,不组织与会议无关的活动。

3、参会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准无故迟到、早退、代会和缺席,必须提前进入会场。

4、为严肃会场纪律,参会人员不准交头接耳,不准窃窃私语,不准随意中途离场,严禁大声喧哗、随意走动等。

5、开会期间手机关闭或调至震动状态。

6、无紧急情况开会期间不准到会场喊人。

7、为节省会议时间,会上发言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8、为提高会议效果和质量,办公室人员应事先将会议内容通知参会人员。

五、进一步严格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公开公示规定

加大治奢力度,严格落实“三公”经费支出控制数,严格推行“三公”经费公开公示制度,强化监督。

1、单位公务用餐登记簿公示联在单位内部及时主动公开。

2、“三公”经费预算及决算情况要在单位的门户网站或政府信息平台上及时主动公开。

3、公务接待定点饭店要在单位的门户网站或政府信息平台上及时主动公开。

六、进一步严格规范“三公”经费违规督查规定

严格执行“三公”经费管理规定,是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办公室、财务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注重协调沟通,定期汇报“三公”经费开支状况。委纪检组将对“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情节轻微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屡犯不纠的,按照《霍山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负有责任的股室负责人、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分管领导严格进行问责,予以组织处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违反“工作日中餐禁止饮酒”等规定和效能建设其他规定的责任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问责,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委属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三公”经费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转变机关作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四篇: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深入推进筑牢“防火墙”工程,继续深化“四大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为“十二五”开好局和为迎接建党90周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现对2011年消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进一步推进构筑“防火墙”工程建设

1.落实政府消防安全主导责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三级层层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继续将消防工作纳入2011年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政务督察、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严格落实季度讲评、半年督导、年终考评机制。市、县(区)两级政府制定出台“十二五”消防规划和实施计划。完善消防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坚持事前追究与事后追究相结合,对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方面失职渎职的,依法实行责任追究;凡发生较大以上火灾或亡人火灾事故的,取消消防工作评先资格,凡发生一次亡3人以上或累计2起(含2起)以上亡人火灾事故的,消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2.落实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安全责任。坚持落实防火安全委员会成员每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研究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积极发挥部门、行业系统的管理作用,指导各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加强和规范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的管理规定,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行业主管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履行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监管责任,全面做好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将消防工作与行业、系统自身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公安、消防、安全监管、工商、质监、文广新等部门要建立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齐抓共管,形成执法合力。

3.落实基层消防组织监管责任。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落实“四抓三防两落实一到位”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办事处消防组织建设,依托乡镇安监办成立消防办公室,确定1-2名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接受消防专业培训,督促落实消防工作每月例会、安全检查、宣传教育、联防联治和责任奖惩制度,年内90%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达到网格精细化管理标准。实行社区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和农村多户联防制度,组织开展“零火灾村镇”、“零火灾社区”创建活动,推动70%的社区、80%的行政村分别达到“四有”、“五有”标准。结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推动全市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处可靠消防水源。完善公安警务体制改革中消防分级管理制度,治安管理大队履行警务体制改革前由各派出所履行的第三级消防管理责任,社区警务大队具体负责督促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工作和对“九小”场所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防止失控漏管。严格落实派出所每周一查工作制度,全员培训派出所负责人和专兼职消防民警,全面提升派出所民警消防工作能力。

4.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深化社会单位“三会三化”建设,全面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达标创建活动,年内确保全市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推行单位消防安全自我评估和人员密集场所公开承诺制,落实公共娱乐、桑拿洗浴、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社会单位自主管理能力。实施超常管理,指导重点单位每季度开展全员培训,逐区域、逐楼层明确疏散引导员、末位巡查员和消防设施管理员,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重点单位全部建立“防消联勤”队伍,设立消防应急执勤点,推广应用超大型疏散指示标志。选取金明区、开发区为试点,建立重点单位动态评价体系,实施等级化管理,打造消防安全动态监管试点,适时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进行推广。

二、深入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进一步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

5.扎实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大力实施“火灾隐患整治攻坚年”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护航中原”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消除火灾隐患。紧盯重点时段、重点问题,坚持滚动式清查、常态化整治、周期性治理相结合,分行业、分类别开展高层建筑、化工企业、宾馆饭店、公共娱乐、集贸市场、“三合一”、“九小”场所、在建工程施工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场所专项治理,全力稳定火灾形势。集中开展消防控制室、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整治,建强硬件设施,规范软件管理,提高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和“11.9”消防宣传日,组织质监、工商、公安、消防部门联合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行为,全面净化消防产品市场。充分发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派出所,集中整治城中村、商业密集区、车站周边地区等消防“乱点”场所,实行消防、治安、公安派出所多警联动,每季度开展清查整治行动,严防亡人火灾发生。

6.强化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机制。继续将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纳入市政府责任目标,严格落实“政府督导人、行业监管人、消防监督人、单位责任人”四级连带责任捆绑制。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分包和新闻媒体公示曝光等措施,强力督促隐患整改,确保省、市、县三级政府挂牌督办的50处重大火灾隐患务于2011年8月底前全部整改完毕。

7.进一步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各级公安机关、消防部门要始终坚持“从高从严管理、超常措施防范”,严格落实“九个必须”整治措施,充分运用行政拘留、强制执行、临时查封、媒体曝光等手段,严厉惩处各种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对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单位和场所,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吊销其核发的证照,该关停的必须关停,该取缔的必须取缔,始终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

三、强力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进一步壮大多元化社会消防力量

8.巩固发展社会消防力量。严格落实《河南省“十二五”期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按照“覆盖城乡、防消联勤、一队多能、持续保障”的原则,发展壮大社会消防力量。将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员及消防文职人员工资、基本社会保险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公安合同制消防队管理教育制度,落实管理和保障措施,努力提升公安合同制消防队的业务水平和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做强乡镇专兼职消防队,推动全市13个属于全国和省级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10个建成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或居住人口5万以上的乡镇、易燃易爆危险品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密集的乡镇按照标准建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其他已建成多种形式消防队按照有固定队址和车库、有4至6名专兼职队员、有1部四轮消防水罐车、有必要经费保障的“四有标准”进行升级改造。规范消防文职人员管理、教育,积极推进文职人员协助检查制度,年内50%的消防文职人员通过消防等级考试,取得协助消防监督检查资格。

9.深入开展“保消合一”、“巡消结合”工作。深化巡消合一、保消合一工作模式,全市巡防队伍配备常用灭火器材,消防电动巡逻车达到220辆。将消防知识纳入巡防、保安培训、资格考试内容,实施全员轮训,确保达到“四懂四会一具备”的要求。落实消防专业保安派驻制度,年内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公众聚集场所保安派驻率达到70%。

四、继续加大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城乡抗御火灾整体能力

10.加强消防业务经费保障体系建设。将消防业务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政府督办和考核内容,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消防事业经费保障标准。市、县(区)两级消防业务经费增长不低于20%。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及消防装备建设经费不低于城市维护费(城乡社区事务费)总额的8%。

11.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城市消防安全评价工作,加强城乡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和《河南省“十二五”消防工作发展规划》的规定,修订完善市、县和建制镇消防规划,完成8个产业聚集区消防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在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同步建设、配套、完善消防设施,快补旧账,不欠新帐。开展以整治堵塞占用消防通道、市政消火栓缺失损坏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消防设施专项检查,对设有市政供水管网的街道,市政消火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需按要求增补市政消火栓,明确消防基础设施管理、维护责任,确保已建成的公共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12.加强消防队、站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县、区要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河南省“十二五”消防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加强消防队、站和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2011年年内,禹王台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开封新区职教园区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消防站完成立项征地任务;训练基地开工建设;指挥中心、特勤二中队、战勤保障队、杞县、兰考县、开封县消防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13.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各县、区要认真落实《河南消防部队装备建设三年规划》,深入开展装备建设“1261”工程。市本级购置动中通卫星指挥车1台、AT水多功能水泡沫车2台、多功能强臂式消防车1台、53米举高消防车1台,战勤保障大队、特勤二中队、鼓楼中队完成车辆装备配备,保证投入执勤。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各购置16吨水罐消防车1台。所有现役中队配备2台遥控电动炮,按标配齐攻坚组装备和32种特种防护装备,对25%的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淘汰更新。

五、大力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14.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各县、区要以新修订的《河南省消防条例》实施为契机,广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灭火基本技能和逃生基本方法。大力推进消防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实施“家庭校园消防安全计划”,年内每个县(区)分别建成1条“消防安全示范街”和1所“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大力实施橱窗工程,龙亭区、禹王台区、开封新区、通许县分别建成橱窗标牌90块,灯箱式橱窗10块,其他县(区)分别建成橱窗标牌110块,灯箱式橱窗15块。在消防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乱点”区域全部设立消防安全提示牌。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公众媒体和固定教育基地的宣传作用,借助电视、楼宇广告、公共交通工具等媒介播放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自救宣传片,在主流媒体开辟消防宣传新专栏,不断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精心组织“119”消防宣传周、消防夏令营等宣传活动,利用菊花花会等重大活动进行消防宣传,营造消防工作浓厚氛围。

15.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大培训。教育、文广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公安等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普法宣传计划、干部学生素质教育、就业上岗技能培训。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消防演练和2个课时的消防教育。督促辖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住宅区全部开展一次疏散逃生自救演习,高层地下建筑和高层住宅每半年、人员密集场所每季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月开展逃生演练。年内对物业公司、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的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特殊工种岗位人员及工作人员全面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各级公安机关分批轮训主管消防工作乡(镇)长、村“两委”、社区负责人,推动基层政权组织落实消防责任。

第五篇: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

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上级商务主管部门、以及绵竹市委、市府对商务工作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商运字〔2009〕5号)精神,和省、市有关酒内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酒内流通管理及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一、绵竹酒内流通市场的基本情况:

全市有酒类生产企业(含小作坊)71家,其中:办理了酒类产销许可证的企业有58家,未办理工商登记,卫生许可证,质量监测相关证照,产销许可证的小作坊有13家(这只是各镇乡统计上报的数据,还有各镇乡没有统计上报无证生产白酒的小作坊);酒类零售兼批发企业1337家,其中:办理了流通备案的676家,使用酒类随附单的企业106家。

二、酒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为了摸清震后酒类流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到工作有的放矢。首先,制定了竹商务(2009)40号文件,《关于震后酒类企业情况统计的通知》,要求各镇乡对本辖区内的酒类生产、销售企业进行全面统计。

2、根据各镇乡统计上报的情况,分别对上报的酒类生产企业逐个进行了核实、检查。

3、为了推动酒类流通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散装白酒,制定了竹商务(2009)57号文件,关于转发《川商酒管 [2009]3号<关于严格加强散装白酒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的通知,代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向市目标办提出了对镇乡《2009商务局酒类管理工作考核意见》,要求各镇乡加强对当地散装白酒市场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目前没有出现一例销售、饮用散装白酒引起的不安全事故。

4、到部分镇乡实地了解酒类管理工作。听取镇乡和酒类企业对酒类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及需要的服务,了解企业有没有成立市酒类管理协会的愿望,同时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第一,要持证合法生产、经营;第二,不能生产、销售劣质曲白酒;第三,不能制造、销售假冒名白酒;第四,严格遵守《酒类随附单》制度和正确使用《酒类随附单》;第五:按时年审、更换相关证照。

5、方便群众及时为他们办理酒类产销许可证(年审或更换法人的换证)16件、办理新增酒类流通备案35件,办理酒类随附单17件,共68件.6、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净化酒类市场环境

我局严格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绵竹酒管实际,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市场检查工作。一是整合执法资源、注重协调配合。取得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镇乡自查和重点抽查工作,从而形成了酒类执法监管和市场打假合力。开展辖区内酒类流通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了假冒国家名优酒等违法活动;开展散装白酒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该市散装白酒市场秩序。坚持执法与宣传相结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酒类执法打假,收到良好成效。二是加强节日检查、确保消费安全。在酒类流通市场监管中,我局十分重视节日市场酒类商品检查工作,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饮酒安全。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对所辖内酒类批发部、名酒专卖店和宾馆、酒楼、商场、超市等卖场的酒类商品和酒类流通随附单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酒。三是严守终端环节、加大源头治理。以流通终端环节酒类商品进货渠道、购销台帐和“随附单”的检查为抓手,对货源不清、渠道不明、并进行溯源追踪调查。2009年1-12月,共出动酒类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执法车辆30台次;检查酒类批发企业58个,零售门市(含宾馆饭店、酒楼)6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认真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

1.酒类管理工作没有考核奖励机制。

2、酒类生产企业71家中有13家无证生产经营(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税务登记证、无酒类产销许可证、无流通备案、无酒类随附单等);就我们商务局要管理好这些无照经营的酒类企业生产经营

是很困难的,而且小作坊生产的白酒基本上都进入了散装白酒流通市场,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消费。

3、工作开展深度不够。销售企业面广,全市目前不完全统计约1337家(各镇乡没有统计小型餐饮店、小副食店、歌厅、酒吧,有个别镇乡根本就没有上报酒类零售业,如果全面统计估有近3000家),这些商家中,有部分商家是无证经营(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酒类备案登记),特别是小的餐饮店、小的副食店,很多商家不愿意办理相关证照;因为人力不够和权力所限,无法进行全面管理。

4、宣传力度应加大。大多数商家对《四川酒类管理条例》、《四川酒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5、乡镇对酒类生产企业零售企业监督管理不够。镇乡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不确定,此项工作没有常抓;

6、执法力度不够。执法队伍不健全(无执法队伍),日常性酒类执法工作无法独立开;

四、下一步酒类管理工作几点建议和工作思路:

1、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奖励机制;

2、镇乡要高度重视,落实人员具体抓商务工作;

3、相关部门要各施其职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对无证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加强管理;

4、建好执法队伍;开展常年性执法工作。

5、重大节日前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打假工作;

6、各镇乡要加强酒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要管理好散装白酒的生产销售市场;

6、各级要加强《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宣传,商家要加强酒类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商家的法律意识;

7、认真作好酒类许可证发放和年审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

8、开展“放心酒”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酒类安全消费。

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执行好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酒类生产流通行业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下载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进一步规范重要的案件线索排查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精选]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财经政策、法规、制度,加强监督,维护财经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委实际情况特制定本......

    进一步规范

    进一步规范、加强和完善我社机关公车使用管理,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加快公务用车改革的要求,根据市公开治办 [2011]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公务用车集中管......

    进一步规范基层团组织工作

    进一步规范基层团组织工作,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此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基层团组织是指院系团委、研究生团委、团总支和团支部。 二、分团委(团总支) 第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各施工、监理单位: 随着武汉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迅速推进,各条线路施工陆续展开,为了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加强对重大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

    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的通知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 自2007年以来,山西保险业按照中国保监会的安排,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防范并及时化解风险、维护山......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微信群规范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微信群规范,现重声如下两点,望群内成员规范要求自己 一、微信群的内容:1,发布正面、积极的内容。 2,每个工地发布一些本工地施工内容,施工进度,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医保住院病人医疗行为

    检查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规范医保住院病人医疗行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使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合理控制,医保处稽核科人员对城区的几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情况如下: 一、人......

    为进一步规范医保住院病人医疗行为

    检查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规范医保住院病人医疗行为,加强住院病人管理,使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合理控制,医保处稽核科人员对城区的几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情况如下: 一、人......